手机阅读

消毒药申请书汇总 申请消毒物品的申请书(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19:07:32 页码:9
消毒药申请书汇总 申请消毒物品的申请书(三篇)
2023-01-17 19:07:32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消毒药申请书汇总一

1.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物品要整齐。每日一小扫,每周五一大扫。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早、中、晚采用开窗自然通风方法消毒,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地面及厕所消毒按照1:50的比例配置消毒液,按照地面随脏随拖随喷雾、厕所随用随冲随喷雾的方法。每天至少4次对厕所和地面进行消毒,洗刷间的水龙头、水管、墙面等处要每次用前都消毒。

4.桌椅、柜、把手、床边、窗台、扶手、水龙头、墙面:每天午饭后、傍晚孩子离园后请按墙面1:50其他1:100的比例配置的84消毒液,用抹布或喷壶进行擦拭或喷雾。

1.餐具:每餐用完后,请老师将餐具送厨房用开水浸泡清洗后放消毒柜或蒸饭车里高温消毒半小时

2.水杯:每天幼儿离园后,请老师将水杯送伙房用开水浸泡清洗后放消毒柜或蒸饭车里高温消毒半小时。

3.毛巾:每周两次将毛巾投放在1:200比例配置的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清洗干净日晒晾干。

4.教具,玩具,图书:每日将玩具放在1:200的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每周五用1:100比例消毒液清洗擦拭,每日按照1:50消毒液同地面一起喷雾消毒。不能浸泡的玩教具及书籍在阳光下晒1小时。

6.抗湿物品:每天傍晚孩子离园后,教师对班级所有抗湿物品进行全面喷雾消毒,喷雾以液体不流为度,消毒液请按1:50(100克84消毒液兑水5公斤)比例配制。

若班内出现传染病患儿,孩子全部离园后进行终末消毒,患儿接触过的衣服、被褥用70摄氏度以上热水(响水)浸泡30分钟后洗涤,患儿所用毛巾洗涤后煮沸5分钟。不耐热的衣物采用阳光暴晒,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84消毒液100g兑水1公斤溶液浸泡15分钟以上。

有关消毒药申请书汇总二

为了幼儿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要求,幼儿园特制定以下消毒卫生制度:

一、空气消毒。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洗漱、卫生间每天消毒

二、口杯、刷牙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口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擦手、洗脚、洗脸、用水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并每周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床拦消毒。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教学区幼儿在园期间,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六、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厕清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床单、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枕套每月两次。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九、做好幼儿每日晨、晚检,每天早上坚持为幼儿喷喉,预防疾病。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有关消毒药申请书汇总三

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

8。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