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 申请监督申请书怎么写?(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19:15:41 页码:7
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 申请监督申请书怎么写?(9篇)
2023-01-17 19:15:41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一

(三)一、学生基本情况:

1、辅导对象:李广烨

2、性别:男

3、年龄:12岁

4、年级:4年级

5、个案表现:李广烨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

1、学习成绩较差。数学成绩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经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李广烨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肯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1)学校大环境

党尔寨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李广烨

班主任认为李广烨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李广烨喜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评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根据李广烨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李广烨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积极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引导李广烨倾诉自己的烦恼,从中了解到李广烨大量情绪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现李广烨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说话间,我发觉李广烨常常话语间歇,并伴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由于时间关系,约定几天后再谈。以后连续两天运用机会找他谈天,问他喜欢什么活动,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等,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2)了解该生的有关情况,助其调整认知。

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李广烨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帮助李广烨调整认知。第一,父母工作忙与不爱他并不矛盾,应该体谅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他舒适的生活。

第二,同学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烦恼。出现此状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经常跟同学打架闹意见造成的,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师批评教育你说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进步,同时,说明你确实存有不足,更加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

当李广烨进来时,告诉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现在: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根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改变途径。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李广烨的表现概述如下:(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积极分子”。(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七、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李广烨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协助支持。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二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设计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姓名:杨瀚星

性别:男

年龄:8岁 家庭情况:一家三口

个性特点:动作慢、不主动做事、爱打游戏机、在家比较听话。

二、案主的社会适应情况:

1、学习:中等,粗心大意,老师批评小动作多。

2、交往:能够与同学和好相处,很合群,有自己的朋友。

3、品行:嬉皮笑脸,与人友善。

4、身体:身材中等。

5、心理健康:健康。

三、当前面临或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当前面临心理问题及表现:对学习比较不上心,喜欢玩游戏,喜欢看电视,一批评他作业不好就发脾气。

四、诊断分析与辅导对策:

1、诊断分析:这名学生这样的行为表现,有可能是年龄还比较偏小,还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2、对策:不以老师的身份跟他相处,平常的课间多跟他接触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也好,让他感觉到老师也是可以跟他一起玩的。在玩中慢慢拉近彼此间距离,让他喜欢上我,喜欢上我的课。

五、辅导过程的记录:

第10周:帮助其克服做事拖拉的习惯。订立短期目标(如接下来的第一次测验要取得多少分)。

第11周:与其分析学习上存在的不足,确立“帮对子”,树立学习上的信心,使其能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

第12周:与家长沟通,使其父母能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并订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短期目标等阶段性目标的奖励。

第13周:与其小结近段时间里来的变化,增强自信心,并订立后半阶段的学习目标。

六、辅导的结果与反思:

1、辅导的结果:比以前有所进步了,能够比较认真的和积极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作业方面也比较工整,错的也耐心修改。

2、反思:有时候老师太忙不能每个学生都辅导到位,他毅力也不够坚定,老师稍微忽略了他,他就很容易打回原形。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三

今日中午散步时,托班组的闫馨予小朋友因为想妈妈,有些不高兴。中班组的豪豪小朋友看见闫馨予不高兴,就过来拉闫馨予的衣服,想带她一齐玩。闫馨予情绪本来不好,豪豪一拉她的衣服,立刻哭起来。我急忙走过去安慰孩子。这时,同是托班组的帅帅看见了,立刻停止了玩耍,走过来,搂着闫馨予的脖子,问馨予:“谁欺负你了?”闫馨予一边哭,一边说:“豪豪哥哥拉我衣服。”帅帅拉着闫馨予的手说:“你不哭了,我们找他去。”我问帅帅:“你找到豪豪哥哥准备做什么?”帅帅大声地说:“让他道歉,好好道歉。”这时,闫馨予的好朋友——媛媛姐姐跑来说:“豪豪没有欺负馨予,他拉妹妹衣服是让妹妹和他一齐玩。”帅帅说:“妹妹哭了,就要道歉。”……最终,豪豪哥哥还是给妹妹道歉了。闫馨予笑了,帅帅也笑了,和妹妹手拉手一齐玩起来……

帅帅活泼好动,顽皮可爱。有一副热心肠。在交往时,对待比自我小的妹妹格外照顾。本案例中,帅帅一味袒护妹妹,谁欺负年幼的妹妹(哪怕不是真的欺负)都不行。他都要去帮忙妹妹。

陈鹤琴先生说:“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设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忙人,那这种教育能够说全无意义”。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儿童明白应当帮忙别人,明白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

照顾弱小,有利于孩子构成一种热情、友善、进取的态度与别人交往。

经过本学期对黄俊杰小朋友的个案跟踪。我发现,帅帅是一位热心肠的孩子。在交往中,他会给弟弟、妹妹供给帮忙,把玩具分给弟弟、妹妹;同时,他也会学习哥哥姐姐帮忙他人,为了和哥哥姐姐交往,而采取各种讨好方式完成交往,如:用语言讨好、用行为讨好。同时,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帅帅会用多种方式进行交往。孩子在一天天的提高。

混龄教育的“大帮小”、“小学大”让孩子相处的温馨融洽,也成功的完成了这孩子们交往合作的目的。此刻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每个家庭的唯一的宝贝,这种混龄教育活动不但增强了大班孩子的职责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帮忙弟弟妹妹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帮忙弱小,关心弱小,自我约束、榜样示范,也给混龄班的小朋友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更为孩子供给了一个关爱他人的机会。

未来社会更需要我们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本事。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教育的资料和要求。所以,培养幼儿交往的良好习惯十分重要。教师能够利用各种方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途径。如:利用自然环境,为幼儿营造简便、愉快的友好氛围;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方式;利用每周幼儿的分享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交往的环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幼儿的交往本事;在蒙氏教育规则约束下,为孩子们营造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等等。

总之,只要重视孩子在交往中良好品德的培养,孩子们会更加提高的!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四

观察时间:9月

观察方式:随机观察

观察过程:

“请小朋友把玩具收好。”话一落音,杨雄凯就很快把自我的积木推倒在地上,还把旁边小朋友的积木都推到,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积木一边扔一边紧紧地抓住筐,看见小朋友过来,杨雄凯还没等到积木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一边走,想送进柜子。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教育措施:

1、教师要和杨雄凯多交流,告诉哪些事情是应当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应当做的,如:收积木时应当收自我的,将积木轻轻的一块一块放进筐里,不允许哗啦啦把自我和别人的积木全推倒,而使地上到处都是积木。送玩具也是几个小朋友轮流的,学会商量,不要每次都抢着送,而使得一个也送不成,浪费了时间。

2、提议家长在家时多给杨雄凯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5个案分析:他不哭了观察对象:小班潘郅阳

观察记录:4月2日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潘郅阳来了。他哭着对爷爷说:“爷爷,吃中饭来啊!”爷爷说:“好的,爷爷来。”我拉着他的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说:“潘郅阳,你这几天没来幼儿园,教师可想你了。你看,小朋友都在叫你呢!”他看了看,情绪慢慢稳定了,在我的引导下参加到活动区了。分析情景:潘郅阳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十分他,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而在幼儿园里,他在与同伴、教师的共同生活中,有时会与同伴发生矛盾,有时午睡睡不着被教师提醒不要动来动去······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不能象在家里那样呼风唤雨,情感和需要得不到充分地满足。所以,他来园的情绪就比较不稳定。

采取措施:1、得家长配合,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做到严爱结合。2、坚持每一天让孩子来园,把孩子送到教师手里后,立刻离开。3、创设安全、愉快的氛围,引导同伴们和他做好朋友。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五

案主,女,18岁,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

案主来自偏僻的农村,从小到大都住在家里的平房,小学到高中的教学楼也不过两层高。进入大学后,案主寝室住在8层,连上课的教学楼也有8、9层高,这时案主觉察到每当自己靠近寝室阳台往下看、在教室看到窗外的低处、上露天的楼梯时或者坐学校的透明电梯都会感到一阵眩晕、恶心。案主不敢去阳台晾衣服,不敢坐在靠窗户的位置,甚至不敢走学校的露天楼梯。对自己这种情况案主感到很恐慌,觉得这种状况严重影响自己平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忍无可忍,她鼓起勇气找到了辅导员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辅导员带着她来到了学校的社工机构寻求社工的帮助。

1、主要问题:案主的“恐高”问题

2、 相关问题:案主由于恐高引起的不能正常适应大学正常的学习生活问题。

1、第一阶段目标:使案主适应一定高度的楼梯,逐步克服对一定高度的恐惧;

2、第二阶段目标:努力使案主克服“在高处会掉下去”的心理,使其相信高处也可以是安全的;

3、第三阶段目标:综合训练使案主既努力克服一定高度的“高”,也能克服处于高处怕坠落的恐惧感;

4、终极目标:改善案主恐高的现状,能够爬至学校最高楼层并不那么恐慌,促使案主良好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1、基本阶段及方法

第一阶段:研究

第一次会面:在结案过程中了解案主基本情况,确定案主的问题,并与案主一起订立目标、签订契约。通过与案主的交流,了解案主“恐高”行为的严重程度等相关基本情况,并建立基本的专业关系。

第二阶段:诊断

根据第一次对案主问题及期望目标的了解达成协议,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第三阶段:治疗

步骤(1)、(第二次会面)订立此次谈话及活动的目标:通过上楼梯——放松消减案主对高度的恐惧,第一次爬楼梯爬十层爬到每一层都往下看,在案主产生焦虑的时候对其进行放松及鼓励,树立其自信。逐步努力消减案主对爬高层楼的恐惧。布置家庭作业:回去每天坚持爬两次露天楼梯(至八层),由好友监督,并协助其做放松。

步骤(2)、(第三次会面)此次活动带案主来到一个带着倾斜落地窗户的高楼,让案主尝试趴在玻璃上向下看,当其产生焦虑或恐惧时,给他做放松,并给予其支持。慢慢达到让其减轻恐惧的目的。让案主坚持做家庭作业(改为爬至十二层)。

步骤(3)、(第四次会面)如果上面两个步骤所示的活动还在案主的接受范围内,根据案主需要实行下一步方案——运用消防云梯车协助治疗。家庭作业继续进行(改为爬十五层楼梯)。

步骤(4)、(第五次会面)结案评估阶段——主要是对前几次活动进行总结,与案主一起评估整个个案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则与案主协商结案并实施一些跟进计划完善整个治疗过程。

2、动用的资源

案主身边的朋友——主要是协助并监督案主完成家庭作业。

案主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以三个星期为限

e-mail:447884540@

手机:13401179706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六

日常表现:调皮、捣蛋,大概就是最适合他的形容词,每天老师都得念叨他好几个名字。吃饭、睡觉、上课无不提醒,就是一个自制力欠佳的孩子,不过呢,小家伙和老师还是挺能聊的,感情还不错,有时候吧,真拿他没办法。。。

培养目标:

1、上课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自律。

观察记录:

时间:20xx年11月19日 地点:操场 内容:散步

开学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小家伙们对老师也熟悉啦!不过,这个小家伙对老师似乎就是自来熟。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地热情,这家伙也和老师慢慢亲近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行,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感,不过有些时候,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规矩,可是。。。

饭后散步是一直都有的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入睡,这也是一个非常健康的方式。可小家伙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把散步当成了一种娱乐,还时常和老师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去钻山洞?”从散步的情况来看,就是一般那些调皮的孩子站在前面也会变得乖巧,可子汶就不是这么说,站后面和孩子们在追追跑跑,站前面似乎就是不跑了,但嘴巴就说个不停。。。可是,这天刘老师一经过我们班,这小家伙顿时站直了,瞬间乖巧的感觉。。。

个案分析:

由上可见,小家伙是可以做好的,是不是老师对他的要求放低了?在他面前还是不够严肃呢?然后他就放纵了?对于刘老师,他又能管好自己?

指导措施:

1、寻求刘老师的教育方针。

2、找孩子谈话。

这个班,小、中班的时候都是由刘老师带的,常规一直都很好,但是由我接手以后,尤其是现在学期末了,我越发觉得这群孩子“松散”了很多,我感到很无力。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七

观察方式:个案观察

观察对象:成硕磊

观察周期:9月----11月

成硕磊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教师和小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小运动选手,都异常喜欢他。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观察一:9月13日

早上进班级时,他会以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见到门关着,他会“咚咚咚”的边踢门边喊“开门,开门!”;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观察二:11月9日

绘画活动开始了,成硕磊趁教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当教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11月23日

成硕磊的口语表达本事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1、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我没有的一些东西。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所以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2、父母对孩子管束较严,并且缺少沟通。由于成硕磊的父母都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就将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而这种情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这样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关爱他、宽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诚地对待他了。

针对成硕磊画画时的表现,我让本事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本事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成硕磊对小汽车、枪等等的玩具异常感兴趣,根据他的特点,在区角活动时我为他准备了许多有关这样的图画,让他也学着画,他十分感兴趣。每次我都将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他画得越来越好了。另外,自由活动时,与他多交流,多讲道理,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

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成硕磊在团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次,他回老家一星期没来,入园时他还将自我回老家的情景讲给我们听。

半年来,成硕磊已有了可喜的提高。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八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设计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姓名:陈展涛

性别:男

年龄:16岁 家庭情况:父母离异,随父住。

个性特点:懒散、厌学、爱打游戏机、对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事情能做得很好。

二、案主的社会适应情况:

1、学习:懒散、厌学、排在全班倒数的名次。

2、交往:能够与同学和好相处,很合群,有自己的朋友。

3、品行:爱说粗口,略带攻击性,嬉皮笑脸。

4、身体:身材比较矮小,长相像新疆人的孩子。

5、心理健康:健康。

三、当前面临或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当前面临心理问题及表现:家长不抱有希望,混到毕业为止,根本不管不问。学生出现明显的厌学情绪,对老师的劝告不理睬,也不愿意给老师辅导,摆着“破瓶子破摔”的态度,上课时老是趴着睡觉,要不就跟同学来哦天。

四、诊断分析与辅导对策:

1、诊断分析:这名学生这样的行为表现,跟他的父母离异有很大关系。从小就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怀,他对老师给他的关爱,他是表现出很别扭的,甚至是不理睬。但他性格又不是孤僻的,他跟同学很玩得来。

2、对策:不以老师的身份跟他相处,平常的课间多跟他接触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也好,让他感觉到老师也是可以跟他一起玩的。在玩中慢慢拉近彼此间距离,让他喜欢上我,喜欢上我的课。课堂上偶尔也让他睡睡觉,作业太难的也不要求他一定要完成,给他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好的方面,进步了的方面及时表扬。

五、辅导过程的记录:

第10周:帮助其克服做事拖拉的习惯。订立短期目标(如接下来的第一次测验要取得多少分)。

第11周:与其分析学习上存在的不足,确立“帮对子”,树立学习上的信心,使其能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

第12周:与家长沟通,使其父母能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并订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短期目标等阶段性目标的奖励。

第13周:加强其知识点的补漏,使其基本能达到“堂堂清”,“天天清”,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14周:加强其知识点的补漏。

第15周:与其小结近段时间里来的变化,增强自信心,并订立后半阶段的学习目标。

第16周:加强知识点的补漏,主要是文言文知识的记忆。第17周:与其订立科学的期末考试复习计划,培养自信心,并全面加强其知识点的补漏,一般问题的解答等。

六、辅导的结果与反思:

1、辅导的结果:写作方面是有所进步了,而且写出来的东西都是“我手写我心”,很有真情实感。对古诗词、文言文,由原来的一点都不记,转变为每天课间一有空就来办公室找老师给他解释意思,教他背。

2、反思:有时候老师太忙不能每个学生都辅导到位,他毅力也不够坚定,老师稍微忽略了他,他就很容易打回原形。

推荐个案监督申请书如何写九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

一、学生基本情况:

1、辅导对象:陈某

2、性别:男

3、年龄:11岁

4、年级:五年级

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

1、学习成绩较差。从贵州转入我校后,语文成绩及格,数学基本不及格。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肯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1)学校大环境 镇中心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2)班主任、同伴看陈某 班主任认为陈某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陈某喜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评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根据陈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陈某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积极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引导陈某倾诉自己的烦恼,从中了解到陈某大量情绪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现陈某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2)了解该生的有关情况,助其调整认知。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陈某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帮助陈某调整认知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当陈某进来时,告诉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现在: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根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改变途径。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期的心理教育与辅导,陈某的表现概述如下:(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积极分子”。(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六、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