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核电站工作总结范文 火电厂工作总结范文(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20:03:39 页码:14
核电站工作总结范文 火电厂工作总结范文(3篇)
2023-01-17 20:03:39    小编:ZTFB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核电站工作总结范文(推荐)一

xx年全国的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比xx年增长14.8%,增速与xx年相比回落了0.4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发电量为3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火电发电量18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核电发电量稳步增长,全年发电量5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xx年我国电力消费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1735亿千瓦时,比xx年同期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6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用电量16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第三产业用电量2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xx年12月,国家电网统调发电量1926.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3%,其中水电量141.17亿千瓦时,火电量1767.33亿千瓦时,核电量18.14亿千瓦时。 根据预测,2010年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提高到6至7亿千瓦,2020年提高至10至11亿千瓦,当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6万亿千瓦时。“

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还体现在电力系统容量、电厂规模和单机容量的大副度提高上。现在我国最大的火电机组是90万kw,最大的水电机组容量70万kw最大核电机组容量100万kw。华北、华北、东北和华中四大电力系统的容量均已超过4000万kw。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装机容量1820万kw,单机容量7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比全世界70万kw机组的总和还多,是世界最大的发电厂。我国核电力工业起步较晚,自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的30*kw浙江秦山核电厂于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实现了核电的零突破。1974年建成了第一条330kv输电线路,由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厂到陕西关中地区。1981年建成了第一条500kv输电线路,由河南姚孟火电厂到武汉。电力系统输电电压等级,除西北电网为330/220/110kv外,其他电网都采用500/220/110kv。国内各省电网都已形成220kv网架,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南方等电网都已建成500kv大容量输电线路和跨省联络线,并将逐步形成跨大区域互联的骨干网络。正在建设中的西北750kv输电工程,标志着我国电网输电电压等级由目前最高的500kv即将升级为750kv,实现历史性跨越。除超高压输电外,1988年建成了从葛州坝到上海南桥的500kv直流输电线路,全长1080km,输电容量120*kw,使华中和华东两大电力系统互联,形成了跨大区的联合电力系统。在这些电力建设工程中,超高电压等级(220kv/330kv/500kv/75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②搜集整理500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③熟悉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构成,了解电气设备的布置,了解电气运行的有关知识。

④实地考察梦山500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

⑤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梦山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⑥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区域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35kv。当该变电所停电时将使该地区的供电中断。

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kv。当全所停电时,只影响该变电所的供电用户。

牵引变电所是一种特殊的终端变电所,用于向电气化铁路的电力牵引网和电力机车供电。其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为27.5kv(bt供电)或55kv(at供电)。牵引变电所是一级电力负荷,少数牵引变电所还担负着其所在地区的10kv动力负荷。

电网从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厂直配城市网、省区电网、跨省大区电网和跨大区联合电网。随着用电量不断增长,大型水电、火电和核电的建设,地区间电源与负荷的不平衡以及经济调度的需要,必然要求发展输电和联网,电压等级也随之逐步提高。从最初较低电压水平的6-10kv经历35kv、110kv和220kv,发展到超高压的330kv、500kv和750kv电网,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归纳起来,影响输电电压等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⑴长距离输电的需要;

⑵大容量输电的需要;

⑶电网互联的需要;

⑷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需要。基于以上要求采用超高压输电也就在所难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华中、华东、华北、东北四大电网,都是以500kv网络作为其主干网络,跨大区电网还采用了500kv直流输电技术,部分省区的500kv电网技术已经较成熟,个别省份还在试行750kv输电技术。

500kv线路和设备的电压等级高,工作电流大,设备本身外形尺寸和体积均很大。500kv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套管的对地距离近9米,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本体高度近7米,避雷器高度近6.5米。因此,在500kv变电站中,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静电感应水平,以及电晕和无线电干扰等问题都比较突出。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指的是变电站中汇集、分配电能的电路,通常称为变电所一次接线,是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母线、避雷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电气主接线图中,所有电气设备均用规定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按它们的正常状态画出。变电站的主接线有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单母线接线,桥式接线三种。

为了便于运行分析与操作,变电站的主控制室中,通常使用了能表明主要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主接线操作图,每次操作预演和操作完成后,都要确认图上有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已经正确无误。

电气主接线是整个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干,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定,对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现场布置,保护与控制所采取的方式,运行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检修运行维护的安全性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选择优化的电气主接线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0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站,在电网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大网、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500kv变电站电气接线一般采用双母线四分段带专用旁母和3/2断路器两种接线方式。

500kv升压变电站配电装置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采取三列式布置。在母线和线路上装设三相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主变压器上装设单相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接线简单清晰。母线为铝合金型硬母线,间隔宽度为32m,基本冲击绝缘水平1800kv。

500kv超高压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有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容器等。

①500kv升压变压器。500kv主变压器的特点是电压等级高、传输容量大,对变压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要求都比较高。500kv变电站的升压变压器,对于单机容量为600mv的发电机组,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变压器的容量为700mva左右,多采用三相变压器,也有采用三台单相变压器接成三相组成的。

关于核电站工作总结范文(推荐)二

一、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①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②搜集整理35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③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云田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④实地考察____35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

⑤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过程

____变电站介绍

____变电站属于发供电分公司供电工区下设的站点。____变电站作为供电工区重要的一个35千伏变电站,不仅担负者阳煤集团重要机关的供电任务,而且还为周边厂矿和居民提供电源。____变电站现在用两台容量为31500kva的主变。主电源是由110kv的矿站经矿刘双路给____提供电源。

电力发展史

电网从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厂直配城市网、省区电网、跨省大区电网和跨大区联合电网。随着用电量不断增长,大型水电、火电和核电的建设,地区间电源与负荷的不平衡以及经济调度的需要,必然要求发展输电和联网,电压等级也随之逐步提高。从最初较低电压水平的6-10kv经历35kv、110kv和220kv,发展到超高压的330kv、500kv和750kv电网,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现场实习

20__年5月3日我们公共事业专业的全体同学来到了位于____的____35kv变电站。来到____变电站,远远地看到有两路高压铁塔线路从远处通向变电站。一进大门,院里的两台巨型变压器映入眼帘。所长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后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几个重要的场所----如外部变压设备、高压间和主控制室等。外部变压设备分为主变压设备和备用变压设备。备用变压设备在主线路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时启用,增加工作效率。为了防止发电站出现问题产生停电的事情发生。该变电站采取了双电源送电措施。正常工作时,变电站使用两路电源,提高了电源进行的可靠性。外部高压电进入变电站后,通过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最后接入变压器输入端。变压器能够将外面的35kv高压电转换为所需的6kv的低压电。由于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很大,如何降低变压器的温度保证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温度,每台变压器上都装有很多散热片,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高压间。高压间又明确分为输入端和馈出端。内部设备由许多铁栏分隔,为了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要求我们不要擅自碰触高压设备。二十几年都未出过大的故障。在主控制室内,有三名技术人员随时监视着主控制设备各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主控制设备体积庞大,功能完善,具有故障显示,故障分析,自动保护等众多功能,给管理操作带来很大便利。当跳闸时,绿灯会闪,同时铃响,进行报警。

接着我们跟随站长来到会议室,他给我们讲解了____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和一些基本的模式。____变电站采用一运行主变一备用主变的运行方式。当运行主变故障跳闸后,备用主变会马上投入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变备自投。____变电站35kv采用的是双母线接线方式,主要考虑的是供电的可靠性。而6kv采用的是单母分段式接线,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兼顾了可靠性。一般情况下,电经过输电线路到达35千伏变电站后,通过变压器转化为6千伏等级,通过6千伏变电站再次降压,最后通过街头常见的变压器转化为居民用电,此时电压已经降到了220伏。

再接着来到主控室,其中包括微机监控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管理系统。主控室可以说是变电站的核心部分,在这里有许多的设备包括视频视频监控系统机、故障录波系统、监控后台、五防系统等。以上的大部分是由我国电气业较先进的许继集团的产品,可以说都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在主控室现场的技术人员给我们讲解了高压设备停电和送电的操作顺序。也解答了我们关于变电站的一些问题,让我们收获颇丰。通过主控室的监控后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变电站所以一次设备的运行情况。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都会经过中央信号屏传到后台机上。经过了解____变电站20__年进过了综自改造,改造后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而且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运行人员在主控室里就可以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故障进行预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闭锁,显示和制表打印,时间顺序记录,事故追忆,信息的远传,运行、操作、事故处理指导,人机联系,运行的技术管理,自诊断、自恢复和自动切换。

参观完主控室后,站长向我们介绍到整个主控室每天只有三个人在值班,可以说,区域控制中心的建设实施实现了减人增效、提高操作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等等方面的经济效益。从远期效益和电网发展来看,随着接入的变电站不断增多,按照无人值班模式设计的变电站在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以及缩短建设工期方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最后站长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变电站事故及事故处理。处理事故时必须做到稳(沉着)、准(准确)、敏(迅速),且要根据以下原则采取措施:尽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设备安全的威胁;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送电;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运行。事故时和事故后的联系汇报制度和汇报内容。电力系统的值班调度员领导各变电站值班人员处理系统发生的事故,事故时,发生事故的变电站值班人员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管辖值班调度员、分公司调度、站长。调度员则根据汇报的情况判断分析,做出事故处理决定,下达命令。值班人员的汇报必须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误报和漏报,会对处理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紧急情况可先处理后汇报.如果事故时变电站与调度联系中断,则值班人员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通讯恢复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过程详细汇报.并应做好事做记录。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我了解了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构成、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并了解安全净距的意义。了解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情况及主控室的总体布置情。在变电站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实习方针,加强《安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更是我们的必修课。

“变电站安全无小事”已在每个同学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在这次实习中,我收益颇多,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将伴随我一生。这次参观可以看到变电站的管理可以说是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临走前,我看着一根根的输电线把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给我们带来了光明,给我们带来了征服大自然的力量。此外,我们和站长的谈话中也学到了一些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和工作的经验,让我知道怎样在平凡之中创造出不平凡。

关于核电站工作总结范文(推荐)三

一 时间:

二 地点:

三 实习着:

四 实习内容

(一)了解电力系统整体概况

28日上午,我们全体学生集合在一起,许老师向大家大致讲解了整个发电系统的情况,认识和了解了发电过程。

我国的发电厂主要有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和核能发电厂。

(1)火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

我国火电厂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且主力发电厂为凝气式发电厂。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系统: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燃烧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即燃烧系统。主要有运煤、风烟、灰渣等组成。汽水系统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除氧器、加热器等设备及管道构成。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电气系统由发电机、励磁装置、厂用电系统和升压变电站组成。

(2)水力发电厂

水力发电厂又称为水电站。把水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为电能的工厂。生产过程为:从河流较高处或水库内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流速冲动水轮机旋转,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3)核能发电厂

核能发电厂简称核电厂,利用反应堆中核燃料裂变链式反应所产生的热能再按火电厂的发电方式,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在转换成电能。

我国还有其他发电厂如风电厂。地热发电厂。潮汐发电厂等。

(二)高压走廊

28日下午,我们集体参观了从校西门到龙源湖之间的高压走廊,主线路为10kv输电线路,共有两条即李万左线和李万右线。我们学校用电也由它供给。这条线路外非裸线,因为典雅较110kv线路低,线路离地较近,以防伤人或车,故未用裸线。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到以下知识:

1.送电线路主要设备

送电线路用绝缘子以及相应金属导线及架空地线悬架设在杆塔上,连接发电厂和变电站,以实现输送电能。

a 导线:目前常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钢芯铝合金绞线为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常采用每相四根或两根导线组成的分裂导线型式。

b 架空地线主要用于防雷,也可以降低不对称短路时的工频过电压,减少潜供电流。兼有通信功能的采用光缆复合架空地线。

c 绝缘子:将导线绝缘地固定和悬吊在杆塔上的物件。常用的有盘形瓷质绝缘子、盘形玻璃绝缘子、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d 干架:支撑架空线路导线和架空地线。本次实习所接触的杆距为50m

高压输电线采用裸线输电。如果输送的是交流电,一般采用空芯输线。高压输电线上最上面有两根电线为避雷线,输送的三相电采用分裂式。线路与干架连接部分有绝缘子,以固定线路,防止因经常抖动将电线扭断。在输电线路上有许多铁环,用于挂线。通信线路经常借用输电线路铺设的杆架,以节省基础投资。二者并列运行,以将互相之间的干扰降至最小。输电线路遇到难以清除的障碍物时采用地下电缆。

(三)配电装置

12月30日,我们参观了校屋内配电装置与校中央空调。

我们学校的电从李万10kv左右供电线引进,经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和高压开关柜组成。下面对各板块进行分析:

配电装置是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由开关电器、保护和测量电器,母线和必要的辅助设备组建而成的总体装置。其作用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部分,维持系统正常运行。

首先看到的是两台电力变压器,采用落地布置,安装在变压器基础上。变压器基础一般制成双梁形并辅以铁轨,轨距等于变压器的滚动中心局。主变压器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25m,且距变压器5m以内的建筑物,在变压器总高度以下及外廊两侧各3m的范围内,不应有门窗和通风孔。

进入配电室后,我校的高压开关柜采用手车式。它采用单母线接线,由手车室,继电气仪表室。母线室、出线室组成。断路器及操动机构均装在小车上,断路器手车正面上部为推进机构。当手车在工作位置时,断路器通过隔离插头与母线和出线相通,继电器仪表室。测量仪表。信号继电器和继电保护用压板装在该小室的仪表门上,小室内有继电器、端子排、熔断器和电能表、母线室位于开关柜的后上部,室内装有母线和静隔离触头。出线室位于柜后部下方,室内装有出线侧静电隔离触头,电流互感器。引出电缆和接地开关等。

低压配电屏,齐框架用角钢和薄钢板焊成,屏面有门,维护方面,在上部屏门上装有测量仪表,中部面板上设有闸刀开关的操作手柄和控制按钮等,下部屏门内有继电器、二次端子和电能表。母线布置在屏顶,并设有防护罩,其他电器元件都装在屏后,屏间装有隔板,可限制故障范围。

母线及构架,屋外配电装置的母线有软母线和硬母线两种,软母线为钢芯铝绞线。软母管线和分裂导线。高压断路器在配电装置所占的位置。断路器的排列方式必须根据主接线、场地地形条件、总体布置和出线方向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断路器有低式和高式两种布置。避雷器也有高低两种布置。隔离开关和互感器均采用高式布置。电缆沟能满足使电缆所走的道路最短。总之,配电装置应满足保证可靠运行、便于操作、巡视和检修、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力求提高经济性,具有扩建的可能等要求。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我校的中央空调室。该空调主要有一台主机通过风火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控制。它的主要部件为压缩机。它通过改变气体的容积来完成气体的压缩和输送过程,制冷系统主要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将冷冻剂压缩成高压饱和气体,这种气态冷冻剂再经过冷凝器冷凝。通过节流装置后,通入到蒸发器中,将所需要冷却的媒介冷却换热。而蒸发器蛇形管内的冷冻剂换热后变成低压蒸汽回到压缩机,再次被压缩,这样循环利用就完成制冷系统。制热系统也大致是这个原理,只是方式相反。我校的中央空调主要供给校图书馆、行政楼和部分教授楼使用。其供给系统感觉不够完善。尤其是夏季在图书馆五、六层感觉不到冷气。据师傅说是因为动力系统出现故障。

(四)于村变电站

12月31日上午,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步行来到了焦作市于村变电站。刚进站门,只见很多杆架以及许多复杂的配电装置。由于参观人数较多,我们先在变电站旁边的电压走廊参观。该电压走廊有低压供电线路和高压供电装置。专供电工培训使用,因此只有模型,不供电。高压线路共有七根线,最上端两条为避雷装置线。有一条零线。三相供电线路。低压线路有四条,采用了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上有黄红绿三个绝缘子。高压侧的绝缘子比较高、低压侧有四个绝缘子,其中有三个为供电专用,剩下一个为零线使用。低压侧由于电流较大,其供电线较高压侧细。参观完线路后,在师傅的带领下正式进入了变电站。由于所有供电线路都正在使用,我们只是观看下,有疑惑想师傅请教。

我们先了解了变电站的变压器,它在电网中高、低压为110/10kv,是中性点接地的自耦变压器,高压侧采用星形连接,低压侧采用角形连接。由于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热较多,其热量主要来自油浸式,其工作过程为热量由绕组和铁心表面,热量由铁芯和绕组表面以对流方式传到变压器油中,约为绕组对空气温升20~30%,绕组和铁心附近的热油经对流把热量传到油箱或散热器的内表面,油箱或散热器内表面热量经传导散到外表面。热量由油箱壁经对流和辐射散到周围空气中,这部分比重较大。

接着我们参观了变电站的接线部分。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它是变电站电气主系统的重要开关电器,高压断路器主要功能是正常运行倒换运行方式,把设备或线路接入电网或退出运行,起着控制作用,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切除故障回路,保证无故障部分正常运行,起着保护作用。高压断路器是开关电器是中最为完善的一种设备,其最大特点是能断开电器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而高压隔离开关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高压电器及装置在检修工作时的安全,不能用玉切断、投入负荷电流,仅可允许用于不产生强大电弧的某些切换操作。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其特点有一次绕组串联在电路中,并且匝数较少,故一次绕组的电流安全取决于被测电路的负荷电流,而与二次电流无关,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所接仪表的电流线圈阻抗很小,所以正常情况下,电流互感器在近于短路状态下运行。电磁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同,其特点是容量小,类似一台小容量变压器。二次测仪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阻抗大,互感器在近于空载状态下运行,总之互感器是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信息的传感器。

下面谈下对变电站的整体认识,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采用数据采集与监控,警报处理与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等自动化手段,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运行和维护的效率。但变电站的保护也需要提升,它的主要保护系统有防雷保护和信息系统的过电压保护。于村变电站共有四个大型避雷针。变电所内装设避雷器,主要是限制雷电波入侵时的过电压,在变电所内架设避雷线,又称为进线保护。

于村变电所建设时间较晚,它有两台大型变压器,为防止以后用电量增加,在设计之初又建设了备用变电器安装台,人工主要是必要时检修电路,因为变电所的供电系统实现了自动控制。通过师傅的讲解,我对变电所内的各装置有了较多了解。认识了变电所各设备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