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48:16 页码:12
最新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2023-11-11 17:48:16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成长轨迹的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写完总结后,要仔细检查和修改,确保语法、拼写和逻辑的正确性。鉴于总结范文的多样性和需求的个性化,大家可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一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足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重点)。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重点)。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重点)。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重点)。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或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

8、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2)人口迁徙。(3)教育。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二

一、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古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基本途径(中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原则: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

三、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a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b 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c 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d 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三

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的形成(带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

1.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形成基础:热量。

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

影响因素:降水。

形成基础:水分。

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2.垂直地域分异。

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思考】。

1.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能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不同区域物质、能量分布及其组合状况是不同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想一想: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答案: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会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答案: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

【同步练习题】。

1.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c。

2.下列地区中,具有“山下有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气候特征的是()。

a.阴山地区。

b.祁连山地区。

c.雪峰山地区。

d.横断山地区。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垂直差异。题中“山下有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反映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气候特征。选项中四个地区都是我国山地地区,而以横断山地区垂直地带性最为显著。

答案:d。

3.地表景观沿纬度变化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地域分异。

思路解析: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也就是在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变化主要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的,而全球热量分布大致就是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答案:a。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四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2)取得劳动报酬。

(3)休息休假。

(4)获得劳动保护。

(5)接受职业培训。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8)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1)完成劳动任务——最基本的义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两者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的。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五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的本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民主的特点:

广泛性(表现在:1、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1、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质2、人民利益日益得到充分实现上)。

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

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被写进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内容。

7、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统一,不可分离,是相对应存在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9、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0、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学习政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民主选举: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民主决策意义。

(1)实施决策于民,有助于决策者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2)也有助于决策者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作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3)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同时,我们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4)也有利于提高我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民主决策方式——(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_____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_____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管理:

(1)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它们都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或机构,不是政府机构)。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4)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5)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4、民主监督:(坚持实事求事原则,必须依法)。

(1)民主监督的方式: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b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c通过舆论监督制度d监督听证明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民主监督的意义:a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b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c有肋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

a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

b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c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六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政治自由 c、监督权 其中,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6、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意义?

方式: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社会公示制度 d、听证会。

(3)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9、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

(1)a、信访举报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c、舆论监督制度

(2)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七

选择题是高中政治最常考的题型之一,为此掌握政治学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大家可以及时了解学习并牢记。

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的特点是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7、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8、从选民的角度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候选人的角度可以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国家主席、委员长实行等额选举,其他差额选举,我国是将四者相结合进行选举。

9、公民的知情权是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0、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1、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

12、村(居)民会议是决定基层民主重大事项的机构。

13、监督权的内容有:批评和建议权、控告权、申诉权、检举权(失职)。

14、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在于:是否遵守法律、规则、程序参与决策、选举、监督和管理;是否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是否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5、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16、政府工作的原则:一是对人民负责;而是依法治国。

17、公民向政府求助的渠道:行政裁决(私人的事情向政府寻求解决)、行政复议(个人与政府的事情,向上级寻求解决)、行政讼诉(个人与政府的事情,向法院寻求帮助)。

1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19、行政系统外部监督部门有: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和公民;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部门有: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20、“纪委”或“纪检委”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监督的专门部门。

21、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闭会期间有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职权。行政机关是政府,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23、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具有审议权、决定权、提案权、质询权,每届任期为5年。

2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7、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是其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展开的,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0、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1、人民政协是爱国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3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其前提是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机关是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34、我国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5、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是最主要的要素。主权国家的权力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6、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7、竞争、合作和冲突时国际关系的最基本形式。

38、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39、和平和发展史当今时代的主题。

40、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4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3、美苏对峙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现在的社会呈现多极化发展。

44、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八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1.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九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二、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三、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

(1)依法行政的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3)意义:(了解)a有利于保障、、权利和自由。

b有利于加强、、建设,增强、、权威。

c防止、、、、、、、、提高、、、、、、

d带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p44)。

(4)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

a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b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

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明确的行政管理体制。

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p46)。

1、必要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2、监督的意义(p47)。

a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d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2)如何监督?

a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b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p47。

探究二(p49):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同步练习题】。

1.以下地貌主要形成于山前的是。

a.河漫滩平原。

b.洪积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角峰。

答案:b。

解析:洪积扇平原位于山前。

2.下列地表形态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的是()。

a.黄河三角洲。

b.崇明岛。

c.黄土高原。

d.河谷。

答案:d。

解析: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3.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两条河流交汇处。

b.河流发源地。

c.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

d.河口位置。

答案:b。

解析:河流的发源地大多处于山区,不利于城市的建设。

4.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堆积地貌是由河水的搬运作用形成的。

b.河水的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c.三角洲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类型。

d.河流堆积地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河流堆积地貌是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搬运作用为堆积输送了大量物质。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4、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发展问题。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8、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9、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0、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1、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贫困和落后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建立国际新秩序。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且这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14、内容:

1)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5、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5)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辨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1)、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2)、一个国家能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并不是由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的。

(3)、经济繁荣,且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发展,不称霸的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才更大。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越大。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应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赖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有赖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壮大。

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5、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

6、国际竞争便现在各个领域,经济、文化、军备、人才、科技竞争等。

7、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8、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9、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6、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平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8、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企业和经营者。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辩证法。

(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3.认识论。

(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