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如何写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原则和管理制度(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20:52:33 页码:9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如何写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原则和管理制度(4篇)
2023-01-17 20:52:33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如何写一

危险废物处置收集单位(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四川省危险废物泥沼环境防治法》的特别规定,限定危险废物《废机油hw08》产生单位必须按规定将产生的危险废物(废机油hw08)交由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持证单位集中统一收处置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现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友好协议:

一、甲乙双方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四川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规定,甲方将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由乙方收集处置。本协议的危险废物定义为:废机油hw08

二、甲方负责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在厂区内符合有关规范的临时设施中,并在包装物上张贴识别标签及安全用语。

三、乙方负责办理甲方的危险废物转移报批手续,协助甲方领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协助甲方上交环保部门的转移联单。

四、乙方接到甲方通知壹个工作日内,组织车辆对危险废物进行转运。危险废物的装车、运输、处理、处置所涉及的费用及因此产生的责任由乙方承担。甲方提供相应的人力支持,协助危险废物安全转运至乙方运输车上。

五、乙方向甲方提供环保局审批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完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手续。

六、乙方自备危险废物转移车辆,无渗漏包装工具及具有危险废物从业资格证的工作人员且必须定车定人。车辆为 、川 ,人员为: 。如乙方在转移过程中未按协议定车定人,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

七、甲方承担废机油(hw08)在厂内的收集、临时储存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的全部责任。甲方交付乙方废机油(hw08)后,因该废机油(hw08)在运输、存储、处理及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包括但不限于违法、环境污染等风险和事故均由乙方独立承担,与甲方无关。

八、经双方协商,本协议期内废机油(hw08)回收价格定为 。本协议期内,如废机油(hw08)的市场回收价格高于此价格的,乙方承按照最新的市场回收价格进行回收,否则,甲方有权单方面提前解除本协议。乙方在收集过程中必须爱护甲方的厂区环境并做好清洁工作,做到人走场净。

十、本协议有效期为 20__年 1 月 1 日至 20__年 12月 31 日,合同期满后,如无异议,双方共同协商续签合同。

十一、乙方每次拉运废机油(hw08),重量依过磅单或其他双方确认的文字凭证为准,再按照第八项的价格当日内在甲方财务部门进行现金结算。

十二、在协议执行期间,若甲方将协议内明确规定并实际产生的废机油(hw08)交予乙方以外的第三方或自行运输、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或其他风险由甲方承担,乙方有权提前终止本协议。

十三、因执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协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十四、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以备环保部门监查、审核,本协议从签约之日起生效。

甲方负责人: 乙方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关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如何写二

合同编号:

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

(适用于处置其生产、实验、办公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处置)

甲方(委托方):

乙方(受托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其他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甲方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委托乙方处理其办公、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

双方经友好协商,就此事宜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危险废物种类、单价及价款的计算

本合同采用以下计价方式,按以下表格(或另附废物处理处置报价单附件1)中所列废物单价和甲方实际处理废物数量计算合同价款:

序号危险废物种类或名称单位单价(元)

1

2

3

4

5

备注条款:

1.以上单价为含税价;

2.本合同内所有处置价格含危险废物之包装费、运费、处理费、保险费等,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收取其他费用。

第二条合同期限

该合同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第三条危险废物的计量

危险废物的计量由甲乙双方共同进行,采用以下第项计量方式:

.委托第三方计量,计量结果双方签字确认;

.按实际计量数填列《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第四条甲方权利和义务

4.1指定为甲方代表,专门配合乙方对废物的现场装运和危险废物的交接。

4.2将待处理的危险废物集中摆放,不可混入其他杂物或将危险废物混装,以保障乙方处理方便及操作安全。

4.3危险废物应置于规范的包装袋或包装容器内,并在包装物上张贴识别标签。

如有剧毒类危险废物、高腐蚀类危险废物和不明物,应在标签上明确注明并告知乙方现场收运人员。

4.4甲方有废物需要转运时,需提前三日电话通知乙方。

4.5按本合同规定按时向乙方支付处置费用。

第五条乙方权利和义务

5.1乙方保证其及派来接收的人员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接收和处置危险废物的资质和能力,并持有相关的许可证书(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和许可证见合同附件),且该许可证书在有效期内。

5.2乙方应具备处理危险废物所须的条件和设施,保证各项处理条件的设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处理危险废物的技术要求,并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不得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5.3乙方保证严格按照国家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对接收的危险废物包装、储存并实施无害化、安全处置。

5.4乙方自备运输车辆和装卸人员,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要求,到甲方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接收危险废物,并做到依法转移、运输危险废物。

5.5乙方派往甲方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有责任了解甲方的管理规定,遵守甲方有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且不影响甲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5.6乙方派往甲方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在甲方院内文明作业,作业完毕后将其作业范围清理干净。

5.7乙方派来的接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接收人员进入甲方厂区后的健康、安全责任由乙方承担。

5.8乙方负责接收后危险废物的运输、装卸车及清理工作。

第六条危险废物的转移和运输

6.1危险废物的转移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相关要求进行。

6.2如发生意外事故,甲方交乙方签收前,责任由甲方承担;甲方交乙方签收后,责任由乙方承担。

第七条合同费用的结算及支付

7.1结算依据:《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和《废物处理处置报价单》

甲、乙双方交接危险废物时,必须认真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各项内容。

以双方签字确认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确定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及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或《废物处理处置报价单》)为依据进行结算,确定单次处置费用总额。

7.2结算时间

乙方应在单次危险废物收运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提交《陕西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危险废物处置单次综合费用结算单》。

7.3支付时间

甲方应于乙方提交结算单据后的工作日内向乙方全额支付单次处置费用。

7.4付款方式:。

第八条违约责任

8.1甲方所交付的危险废物不符合本合同规定的,由乙方就不符合本合同规定的危险废物重新提出报价单交于甲方,经双方商议同意后,由乙方负责处理;或者将不符合本合同约定的危险废物转交与第三者处理或者由甲方负责处理,乙方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费用。

8.2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比例向乙方支付危险废物处置费。

甲方逾期付款的,应按照逾期未支付款金额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8.3乙方或乙方派到甲方的工作人员不具备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和能力,却采用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证明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按照合同总金额20%支付违约金。

由此给甲方造成损失的,还应同时赔偿甲方损失。

8.4乙方未按照甲方通知及时转移危险废物给甲方或者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害的,由乙方承担责任,该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甲方损失,为此向任何第三方,包括职工承担的赔偿,为此发生的争议解决费用等。

8.5如违反本合同规定义务造成危险物品泄漏、污染事故的,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

第九条不可抗力

由于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时,遇到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应立即书面通知合同相对方,并应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十五天内,向合同相对方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由合同各方按照事件对履行合同影响的程度协商决定是否变更或解除合同。

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未履行上述义务的,不能免除其违约责任。

第十条争议解决方式

甲乙双方如因本合同产生纠纷,可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果,按以下第种方式解决(只能选择一种):

.提交人民法院管辖;

.提交仲裁。

第十一条合同效力及其它

11.1依据合同做出的所有通知均应以书面形式送达对方。

当面送达或以信函方式送达的,以收件方签收之日为送达日;以传真方式送达的,已收到对方的回复传真之日为送达日。

11.2若甲方生产工艺流程或规模发生变化,产生本合同所列明之外的危险废物的处置事宜及费用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

11.3合同附件及补充协议是合同组成部分,具有与本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如附件与本文不一致,以本文为准;如补充协议与本文不一致,以补充协议为准。

11.4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合同一式份,甲、乙方各执份,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留存或到环保管理部门备案。

甲方(法人公章)乙方(法人公章)

住所地:

法人代表:

授权代表:

电话:

开户行:

账号:

税号:

日期:年月日住所地:

法人代表:

授权代表:

电话:

开户行:

账号:

税号:

日期:年月日

附件1:

废物处理处置报价单

根据贵院提供的危险废物种类,经综合考虑处理工艺技术成本,现本公司报价如下:

序号名称废物编号年预计量包装方式处理方式单价付款方

1

2

3

4

5

注1、如上报价包含全年运输次,如需增加运输次数,则按元/车次另加收取。

2、此报价单包含供需双方商业机密,仅限于内部存档,勿需向外提供!

3、此报价单为甲乙双方于年月日签署的《废物处理处置合同》(合同号:)的结算依据。

甲方(法人公章)

乙方(法人公章)

年月日

有关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如何写三

一、产生裂缝的原因

1.不同材料交接处的裂缝

这种是建筑中最常见的裂缝,一个建筑总是需要很多种材料才能建成,在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因为每种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从而使各种材料在温度的升降变化下引起来的伸缩变形不一致,进一步导致了建筑工程墙体不同部位的变形不同,当气温升降引起的变形应力大于墙体中的拉应力时,墙体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在框架结构中出现的特别多。框架结构的建筑在框架梁、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经常出现这种裂缝,裂缝通常呈现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两种,裂缝宽度较宽且深度较深,当梁宽超出其下墙体的宽度时,有时会在梁底出现空鼓,有的还会进一步引起梁下抹灰的脱落。总之,这种裂缝是很难完全杜绝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两种材料交接处,在做饰面前加钉金属网或在施工中加贴耐碱玻璃丝网格布300宽,加铺一层网格布后再抹灰。

2.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

通常我们都认为地基土层在自重的作用下压缩已经稳定,因此,地基沉降的外因主要是建筑物本身的自重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引起的。更进一步的原因是土壤本身由固体、气体、液体三相组成,它在建筑物的附加应力作用下,土壤本身原本的孔隙率会发生很大改变,从而引起地基沉降。所有建筑在建成后,由于本身自重引起的沉降都会产生。但如果建筑物各部位的沉降不一样,必然会导致沉降大的部位和沉降小的部位之间会发生相对的位移,而伴随着这种位移就会有剪应力和拉应力的产生,当所产生的剪应力和拉应力超过砌块之间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时,砌体就会发生破坏,产生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会随着不均匀沉降的逐渐增大而增大。这种裂缝通常成斜裂缝,并且经常在建筑物下部墙体处出现,由下向上逐渐发展。当长条形建筑物过长时,建筑物自重本身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更为显著,为了尽量避免这种裂缝的产生,通常会用设置沉降缝的办法来处理。另外也可以用增大基础圈梁刚度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沉降有时还会引起底层窗台左右下角处墙体产生斜裂缝,相应的处理办法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每端嵌入墙内不小于600mm,也可以采用在底层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的钢筋网片,每端伸入墙内不小于600mm。

3.设计原因造成的裂缝

有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粗心大意,收集的荷载有遗漏,或是计算时采用的参数不合理,也会导致建筑物各部位裂缝的产生。房屋因为设计存在问题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设计中结构的梁柱的断面突然变化过大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裂缝;(2)设计中对结构构件施加的预应力过大或偏心,造成构件的裂缝;(3)设计中板、墙等处需要配置构造钢筋时,配置过少或过粗的钢筋引起的裂缝;(4)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而引起的裂缝;(5)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而引起的裂缝;(6)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而引起的裂缝。对于这些原因造成的裂缝,需要设计人员积累经验,认真对待每一个建筑工程,就能在以后的建筑工程中避免产生这种裂缝。

4.施工原因造成的裂缝

(1)随着抗震要求的逐渐提高,在现在的各种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占据了十分大的比重,又因为节能墙体的广泛采用,建筑工程中围护结构的外墙都采用了当前各式各样的空心砌体,而由于这些空心砌体都是薄壁的,中间过多的大孔洞来实现保温隔热,大的空心率使砌体在施工及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破损,因而砌体缺棱掉角的问题常常发生。为了控制施工成本,这些问题砌体也大多用在了建筑工程中。另外,有时砌筑完成了,发现需要暗装的设备管道孔洞没有预留,这时就需要对已经砌筑好的墙体进行砸、凿,从而造成墙体破损。上面两种情况都很容易在墙体上形成裂缝,而一旦外墙有了裂缝,在雨雪天气,就会有水从外墙裂缝处渗入外墙砌体内,而内部中空的空心砌体又会形成水的集汇及流淌通道,让人们找不到真正的渗水处,所以一旦发生渗漏,后期维修起来会特别困难,很难根除。(2)在施工中,工人没有严格按照砌体规范进行施工操作,在砌体中起拉结作用的砂浆不饱满就会产生裂缝。另外,在砌体砌筑前没有淋湿,也没有加大砂浆中的水的比例,从而使砂浆中的水份在砌筑时被砌体吸收,而造成砂浆强度下降,就会在灰缝处产生裂缝。(3)墙体抹灰一次性抹太厚,而没有分层抹灰,有时基层墙体砌筑不平整,从而使局部抹灰过厚,而在厚抹灰处又没有采取任何的加强措施,就会产生裂缝,不过这种裂缝深度仅限于抹灰厚度。对于这些原因造成的裂缝,需要施工人员认真按国家规程施工,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二、产生渗漏的原因

(1)以上各种原因造成的外墙墙体裂缝,从而使雨、雪水直接从裂缝处渗入外墙内或室内,是造成渗水的最重要原因一。(2)在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的防水层做的弧度太小、泛水高度不够、没有加设卷材附加层、卷材收头不严密,这些都会发生屋面的漏水问题。(3)屋面的排水坡度过小,而使屋面上的排水不畅,因而产生屋面积水、渗水问题。(4)在北方,屋面卷材反复冻融,从而加快了卷材的老化,而又没有及时更新,也经常会造成屋面的渗漏问题。在分析了房屋建筑裂缝、渗漏原因的基础上,让我们找到更适合预防控制裂缝、渗漏应采取的防治办法,力求建成更加完善的住宅建筑。

有关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如何写四

为了加强对我科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医疗废弃物意外泄露后造成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废物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组长:医院有关负责人

成员:后勤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政办等部门领导(科主任、护士长),药学部主任、放射科主任、检验科主任、病理科主任、医疗废物收集管理员。

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处理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确定流失、泄露、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领导小组下设4个分组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1、抢救组:由门诊及住院部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将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及转运。

2、现场处理组:由相关负责人对泄露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工作。

3、专家评估组:由医院专家组成,负责对泄露现场和伤亡人员病情进行评估。

4、后勤保障组:由财务科及后勤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理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器械的采购和日常维护工作。

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预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临时放置警示牌,固体物品应立即收集到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3、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物,然后用1000-2000m几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应当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1、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化处置,污染或可疑污染处永1000200m几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停留30分钟后再做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用200吗g几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口罩、帽子和手套,进行工作时应避免用污染的手套接触其他物品,以避免污染环境。

1、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后,应在4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2、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时,在2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3、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处理结果报告给卫生局和环保局。

当发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不能按时收运医疗废物超过国家规定时限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联系,查明情况,并书面上报环保、卫生部门。

2、对暂存场所超期存放的医疗废物要使用国家规定的容器存放,确保安全。

3、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超期存放的医疗废物定期进行消毒,并建立消毒记录。

4、杜绝医疗废物露天存放,做好“三防”工作。

5、由医院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防止医疗废物流失,并做好值班记录。

6、执行日报告制度。

7、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