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秋经典美文汇总(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8:30:51 页码:12
2023年中秋经典美文汇总(通用14篇)
2023-11-11 18:30:51    小编:ZTFB

知识是无价的财富,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发展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这是一份关于教育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一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时值中秋,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广袤的苍穹上。都说霁月难逢,但今年中秋的月却格外的圆亮,在凉凉的秋风中毫不吝啬地向大地挥洒着她温柔如水的银晖,给大地的万物笼上了一层轻绡薄纱,朦胧、神秘又充满了一种温润如玉的柔情。

月光照在各家的庭院中,照在曲径通幽处,照在扶疏竹木上,照进了反季节而生长的荷池中……也照在向月深深而拜的人们和四处奔跑玩耍的孩子们的身上,照在散发着幽微清香的月饼和水果上,更照在人们向月祈祷花好月圆的心愿上。在月饼和水果醉人的清香中,我的思绪又萦回到故乡,在依稀记忆中仿佛又回到了旧日时光。

我的故乡是座落在太平镇南边的一个小村落,村中只有十来户人家。村的前面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浅,在夏天,小河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捞鱼、游泳,忙得不亦乐乎。但这条小河的河水太清,清水不养鱼,鱼多的地方在离村约一里地左右的一方水塘,这方水塘长约二百米,宽约四米左右,水塘有三条沟渠,一条是用来从大壬水库引进水,另外两条是用来排水的。是当初搞农业学大寨时人工筑成的,用来灌溉庄稼。两边是陡斜的山壁,山壁上覆盖着葱茏的植被、长着苍劲的松树和各类灌木。这方水塘实际上就是筑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里,堤坝筑在向着村子农田的方向,水深约莫三四米,但从来没有人去游过泳,大概是因为水不清和四周坡陡不好上岸的缘故吧。

每隔一段时间大壬水库的水管局便会放闸泄水。水库中的鱼虾蟹鳖特别多,会随着排泄的水游进水塘中。这一来,每年中秋节前夕,排水干塘捉鱼成了村中的例事,家中每年都会分得一部分鱼。那时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最兴奋的事倒不是家中能分得多少鱼,而是等大人们把鱼抬上岸后,我们这些小孩便下塘去找他们遗漏的鱼。这时整个塘中到处是我们的笑声和发现一条鱼夸张的大叫声。捉鱼最有趣的是捉塘虱,它是个自以为聪明的生物,每次都只把头埋在淤泥中,尾巴却露在外面,让人一眼看去便发现了它,最难抓的是螃蟹,一不小心便被它的钳子钳得生疼。

傍晚时分,当暮蔼沉沉地笼罩着周围时,一群孩子们都收获颇丰,有田螺,有塘虱,有虾,有河蚌,各种巴掌大小的鱼,甚至有人得到了一条大鲤鱼。在暮色中我们有说有笑地向村中走去,而笑得最响的往往是收获了大鲤鱼的那个,在他神采飞扬的叙述中往往伴随着我们一阵阵艳羡的惊叹!

接连下去的两三天,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都会到水塘排水的沟渠去捞鱼,因为水沟中没有了水塘的水流出,鱼虾往往聚在了有积水的地方,拿上东西一捞,时常会有大收获,特别是那种山虾(小虾米),一捞便是一大把。那段时间,村中到处都飘着煮鱼炒虾时散发的香味,在鱼虾的香味中我们迎来了中秋节。

过中秋节有许多规矩,特别是拜月,没有拜月之前是不准吃月饼的。拜月的程序一般是在吃过中秋团圆饭后进行。当浑圆的月亮缓缓地升到竹稍之上,各家各户开始拿出月饼、柚子、桔子等,拜月时月饼和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然后设了香案,点上红烛,说上一番祈愿的话,接着向月三跪九叩后敬茶酒。敬茶酒是把事先斟好的茶洒在地上,每杯茶呈横向洒三次洒完,酒也是如此。但必须是先敬茶后敬酒,茶必须是三杯,酒必须是五杯,敬了茶酒之后再双手合掌拜三拜,整个拜月程序才算完成,这回便可以把东西撤回家中去了,可以把月饼分开来吃了。

小时候的每年中秋节拜月都是由奶奶来主持,奶奶有五个儿子,即我的父亲和我的叔伯们,他们从不拜月,只有奶奶和她的媳妇们和孙子孙女拜月。虽然自我懂事时起,父亲和几个叔伯已分家,但一到中秋节,各家都会拿着月饼和水果给奶奶聚在一起拜月。奶奶有十一个孙女,十个孙子,除了出外的那几个比较年长的兄姐,剩下的十几个在家,每年齐刷刷地站成一排拜月,那种气势可羡刹不少旁人。奶奶虽然是主持拜月的人,但她很少拜月,我想大概是因为她那被岁月沧桑所压弯似弓形的腰部并不适合跪拜吧。

拜月时往往有弟妹开小差在后面窃窃私语,还夸张地用手指指着月亮大叫,但常常会引来奶奶的一番呵斥,还说再用手指指着月亮手指会长不长。现在忆起来她当时不过是为了吓唬一下小孩,不让其太嚣张罢了。她有一根很长的竹鞭,看那个高声喧哗就在旁边用竹鞭轻轻地敲一下。有一次我恃着与她隔得远,便无所顾忌的和堂妹大声谈论着关于如何画仕女的头饰。奶奶她不动声色,拿起竹鞭远远地“啪、啪”给我们每人两下。我们自知行为太过分,不敢再言语,只好乖乖地拜月。

“月亮圆又圆,赐我颜面如琼脂玉盘!”女孩说。

“月亮圆又圆,佑我蟾宫折桂梦儿圆!”男孩说。

“月亮圆又圆,佑我家满钵满盘皆银元!”大人说。趁着说祈愿语时我偷偷看了看奶奶,发现她的眼光竟然如水般充满慈爱地看着我们,那眼光,像极了天上的满月洒下的银辉。

终于拜月完成了,趁着皎洁的月光,轮到孩子们疯狂了,做起各类游戏,什么跳格子、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那时基本每家每户都没有电视,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拜完月后便窝在家中看电视了,要不就是坐在电脑面前打游戏。

犹记得那年中秋节我们一群小孩子玩捉迷藏玩得正在兴头上,轮到我找他们躲时,正好村里的罗大爷爷经过,他说邻村请来了唱牛歌戏(我们家乡戏)的戏班,去看戏。我一听说有戏看(因为从来没有看过戏),撇下躲在暗处的小伙伴,只叫上堂妹一人,跟着罗大爷爷去看戏了。第二天小伙伴们怨声载道,说我不找他们也不知会一声,害得他们躲在暗处好长时间不敢出来。

到邻村看戏要经过村前面那条三米宽的小河,那时河上没有桥,好在河水不深,淌过小河,走过一段阴暗的竹林,再经过几家农户的门前,戏班就搭建在那个大晒谷场上。远远就听到了锣鼓的喧鸣声,我和堂妹迫不及待地钻到人群的前面。却发现并没有戏台,只用一个屏风在晒谷场的一角隔开就算是前台和后台。一个柳眉凤眼、香腮若雪的女人,头上插着凤形的头饰,肩上披着饰有流苏的披肩,着一袭委地罗裙,只见她轻拂衣袖,再挽了一个兰花指,莲步轻移,再回眸,霎时间烟霞云彩无颜色,全场肃然。她朱唇轻启,唱:“奴家本名叫冯素贞呀,自小许配李兆廷,谁知我嘅(的)父母巨地(他们)嫌贫爱富呀……”

声音如珍珠落玉盘,时而抑扬顿挫,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曲折迂回,让听者如痴如醉。

在咚咚呛呛的锣鼓声我们一直看到午夜十二点,当一轮皓魄当空,玉露生凉,戏班收东西休息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披着一身的月光向家中走去。

时光在弹指散沫,左手的一世锦瑟繁华,抵不过右手的半城零落烟沙。而今,故乡的那方水塘因为这十多年来很多年轻人出外打工,导致家中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用来引水的沟渠年长失修,已经闭塞了。没有了外来水的流入,鱼虾蟹鳖也就没有了。原来热闹的捉鱼分鱼的场景也就跟着消失了。但水塘的水却比原来清澈了许多,村里的人把它承包给了个人养鱼。水塘依旧在蓝天白云下闪着潋滟的波光。但奶奶却在20xx年2月去世了,从此中秋节拜月少了她,在她走后,每次拜月都是我的伯母婶婶各家各拜各的,当年奶奶率众拜月的气势也被隔到了光阴的对岸。关于看戏,也曾在电视机上看过一两次家乡戏,觉得无论在服饰上和演员的气质上和唱腔上都平淡无奇,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更找不到当年惊艳于女主角美若天仙的感觉了,大概是因为看多了电视剧里的俊男美女,相形之下见拙罢。但它现在列入了国家的文化遗产,说起来也算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吧。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二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凋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账要紧,月饼尚在其次。

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曰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见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等到月亮渐渐地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

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

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三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顾人曾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宋刘过。

今夜无望仰视皎洁的明月了。冥蒙的细雨萧萧地飘洒着,给大地披上了湿漉漉的裙裳,一簇簇的桂花在浓绿的树叶下偷偷地窥视着,似乎也在感慨皓月之不可见,只能散发出阵阵幽香,以弥补这令人遗憾的缺陷了。“又逢赏月叹无光,云里嫦娥亦感伤。泪作凉宵桂花雨,清风袅袅透天香。”

往年金风送爽季节,我便会登临赭山,拾阶而上,曲径通幽的地方,有一片桂花林,那儿的银桂毫无保留地朝游人吐露芬芳,不邀宠,不媚俗,自由自在地开放。煞风景的是,总有那么几个人偷偷摸摸地大把采摘,放入塑料袋里,带回家中。不是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嘛?那只是勉励我们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珍惜青春和生命罢了。好在大多数游客都对此类行为嗤之以鼻,才得以保留一份馥郁的馨香。

今年我在异乡客地过中秋节了。庆幸的是,居处附近也有一片桂花林,无缘赏月就有兴闻香吧。晚饭后循香而去,霓虹凄迷的秋雨里,那儿的桂花正开得灿烂,游客络绎不绝,是否亦如我一般充满了对它的期许呢?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汉晋后,人们开始把桂花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月宫吴刚伐桂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亦称“月桂”,因此,月亮也称“桂宫”、“桂魄”。“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雨还在似有若无地飘洒着,“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薄薄的雨幕裹住了浓香的散发,那香气沾了空灵的水汽,使你的嗅觉反而变得敏锐起来,深呼吸一下,平日里不易分辨出来的香味,此刻很自然地就进入了鼻腔,撞击着黏膜,一番化学反应后,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宛若裹上了椰丝的巧克力,使你的味蕾会产生全新的感受。

随身的mp3里播放着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圆舞曲。我仿佛正走在蜿蜒的石径上,忽然一辆轻便马车快捷地来到身旁,驾者邀我上车,一声吆喝,马蹄声起,撞击着卵石,溅起一地火花,那车径直向密林深处驶去,渐行渐远……恍惚间有仙姝引路,来到一处玉宇琼楼般的宫殿,已卸装了的女主人,大约是嫦娥吧,她慵懒地斜倚床榻,低眉浅敛,星眸含嗔,睡眼惺忪,似有责怪远道来客姗姗来迟的意思。侍女捧上一樽桂花酒(为什么不是吴刚?),劝我一饮而尽,推脱不得,不胜酒力的我,片刻便醉卧于殿堂之上了。醒来后,“画桥不见惊鸿影,一片哀伤付断弦。”

今夜没能邀到团栾之月,而桂花的馨香和滴雨的脆响,却用嗅觉和听觉的感受,完全弥补了视觉上的损失。况且,中秋月不像哈雷彗星,每隔76年才来光顾地球一次,我们相约期待明年的她吧。“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却在那儿开了扇窗”,信然。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四

雨,越下越大。我独自撑着伞,顺着田间小路,嗅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来到一片荷塘边。

一池荷花竞相绽放。微风吹过,送来缕缕荷特有的清香;雨打荷叶,幻化成颗颗透明的银珠,荷叶上的银珠不断地在滚动、在堆积,继而随风飞滑落水面;雨中的荷,在微风中摇曳多姿,洁净如东方之玉。含苞待放的花蕾偷偷地从荷叶底下探出头,像小姑娘的脸,粉面含羞,随风紧张的四处张望;绽放的朵朵荷花亭亭玉立,洁白无暇。雨珠、嫩黄的花蕊、花尖上的一抹淡淡粉红,相映衬托出了荷花的洁白、荷花的美。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得娇艳欲滴,纤尘不染,似玉一般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中。

自小喜欢雨、喜欢荷,喜欢雨中的宁静,喜欢雨打荷叶的声音,喜欢雨中清新自然的荷香及泥土味,喜欢雨中静依荷塘的那份了无杂念,心旷神怡,更喜欢雨后的荷。雨后的荷,更添一份妩媚,宛如出浴的少女一般,清新亮丽,婀娜生姿。雨丝如垂帘般密密落在荷叶、荷花上,滋润着花的精灵,清洗着凡间的尘埃,也洗涤着每一颗浮躁的心。

痴望荷花,我的遐思徐徐展瓣……那荷塘里荡漾的绿,水中点点的红,风中飘来的芳香,雨打荷叶的轻柔,荷叶上银珠飞落的执着,怎能不让人回味荷之情,荷之韵,荷之洁,荷之德!朵朵荷花或开或拢;或三五成群、窃窃耳语;或擎天独立、孤芳自赏;或掩或藏,棋盘星罗点缀在密密挤挤的荷叶间,荷叶罗裙,霓裳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叶,孰为花,哪是罗裙,哪是霓裳。

两三片花香,四五滴雨声,七八声虫叫鸟鸣,合奏成一曲自然界最美的音韵,随风、飘香、带雨弥漫开来。荷叶,提着绿色的裙裾缀着美丽的珍珠,在风中微微轻舞,摇曳生姿;荷花,低首含春,娇羞无限,踏着雨的香波,随风袅袅莲行。偶尔风过一低头的温柔,便一展倾城倾国的美,任你用怎样的画笔,也难勾勒出荷之美、荷之韵。

在荷塘边站久了,满眼晃动着的除了荷花就是荷花,满身充溢的除了荷香还是荷香。浮躁的心在雨中、荷香里沐浴、洗涤,祛除了尘世的喧嚣、浮华,自留一股清灵,沾着雨露,蕴着荷香,一丝一丝慢慢地渗入,让浮躁的心渐渐地变得玲珑剔透,心神俱清。

我喜欢荷,喜欢荷的美丽,荷那独特的清香,荷超凡脱俗的气质,更喜欢荷出淤泥而纤尘不染的高贵品格。

一宿新雨润新绿,半亩荷塘飘香砌。闲暇之余,静依荷塘边,读一卷好书,品一杯清茶,赏一池清荷,这份怡情,这样的景,任你怎样的看,怎样的赏都是美。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五

最圆莫过中秋月,此时的朦胧也许是必要的,在这多情的晚上,醉是一种幸福。

那种旷世的明朗与圆润高挂在仰望的尽头,天空和大地都充满了暖意。当月宫的清辉洒向大地的时候,人的眼神早已迷离了。

月宫仙子翩跹天宇,广袖长舒,送来清风一缕;月桂飘香,无酒自醉,是浪漫的月华洒在心坎上了。

柳岸湖畔,葡萄架下;刚收获的花生一碟,刚摘下的水果几颗,自酿的美酒一坛;在人静灯灭的黄昏,诚邀明月。月亮最解风情,总是躲在柳丝的背后。

虽身在天涯,有明月做伴便不觉天涯远,望着明月便看到了故乡的颜色。远山相隔,隔不断亲人长长的思念,是月亮接通了期盼的目光。天已微凉,人的心情像湖面的涟漪,只要望着明月心房就暖和了。两情相悦,无论咫尺还是天涯,月光总能捎去悄悄的情话,想着心上的人儿,月亮泛红了圆润的面颊。

中秋的月亮是沉甸甸的,它把春天的种子、夏日的风雨和阳光精巧地化合并浓缩了,凝聚成一轮香香甜甜的饼了。这块厚实的饼呵,有玉米的金黄,有南瓜的甜怡,还有花生的芳香。

蘸着月光,把月亮吃下去,心里甜了,脸上的汗水长成微笑了。小孩在大人的皱纹里又拔节了。

树上飘落的黄叶送来收获的讯息,人们摩拳擦掌地等待着。无私的大地,当把果实奉献之后,只留下枯藤和黄叶。收获是为了播种新的希望。当把玉米的香甜放在口中细细咀嚼时,希望又默默地发芽了。

天空是一块淡蓝的幕布,云朵只是一种点缀,清风让人感到舒爽和幸福。小鸟在浓荫里放出快意的欢叫,新人在鞭炮声中步入洞房。一个洋溢着香甜的节日!

人生最美莫过花好月圆时,四时最好莫过瓜果成熟时。

有播种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奔头,有奔头就有劲头。在一年一度的收获中,幸福积累起来了。

我在中秋节,不仅仅看到了明月……。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六

今天小伙伴来我家找我玩了,其实所谓玩,就是聊天而已。认识了十几年的我们,如今还有联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都还在上着大学。

我拿水果热情的招待同学,随后我们去了散步,同学说感觉自己不像这个村庄的人,对这里一点也不熟悉,让今天我好好带她认识一下我们村庄,于是我们就这样带着目的出发了。

同学一直是那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但同时也的确很宅,很少出门,一般都是在家看书或者是看电视。同学是打算考研的,今天她说她放弃了,她一方面担心自己考不上,一方面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她看到父母拼命赚钱的样子于心不忍,她现在只想快点毕业,然后工作赚钱。她们家是今天中午过的中秋节,一般来说是晚上的,只因为午饭过后她妈妈要去上班,所以他们的中秋节是中午过的。谈到亲情,谈到父母,似乎是一个特别沉重的话题,太多力不从心的无奈。

我们说着以前的同学,继续选择读大学的没几个,多半是很早就参加了工作,亦或是现在是有孩子的人。说到我一个同学,她已经生了个儿子,现在又怀了一个宝宝,同学惊讶的看着我,觉得这速度够快,再看下我们,连对象都没有的人,那个时候的我们不是恨嫁,只是,些许感叹罢了,毕竟都是同龄人。

我这个同学,我跟她不是很熟很熟,但也没有过什么大矛盾的那种,她没有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没有让我觉得我可以有多不珍惜,反倒让我觉得这种距离是最好的,没有太近也没有太远,反倒是最容易细水长流的。

我们说了很多,某一刻我觉得我们两个像是“相依为命”的人一样,因为我们太多处境是一样的——毕业面临着找工作,毕业面临着相亲这些。

话不多说,要打爆竹了,要开席了,中秋快乐,愿你们的友谊万岁!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七

混沌的日子,总渴望有一丝清清爽爽的风儿沐浴;杂乱的思绪,总渴望有清清凉凉的光辉清洗。

给心灵一片宁静吧。今夜,我会把所有郁积的情感一一抖落在你的面前,让金色的风吹去上面的浮尘,为你摊开十二份的虔诚,等待你空灵的拂尘一一明净。

感受着你的温度,听你的脚步穿过香气袅袅的花丛,很有节奏地从碧寒清浅的荷塘里走来,掬一轮凝脂的清露洒在我的身上,顿时,世界一片清凉。

时间在静寂中一秒秒地走过,虚幻之中,我仿佛看到一颗微渺的灵魂正慢慢蜕去尘染的外壳,仙化成一朵圣洁的白莲,在空明洁净的星汉亭亭玉立。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八

解放以前的中国,富贵人家,寻欢作乐,以多数人的苦难酿成他们的蜜甜。中秋,是他们的佳节,天上的明月,在他们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穷苦无告的人民呢?食无粮,穿无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们的泪痕,使他们叹息、悲伤。别人的天堂,就是他们的地狱,别人的佳节,就是他们难堪的日子。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九

漫过黑夜清寂的心,你从遥远的梦中赶来。

那时,我正站在高高的楼台上,手捧一杯香茗,静静地等你。

我是在低头啜一叶香茗时,不经意看到你悄悄滑进那一杯清淡里的。我急忙抬头迎你,而那一刻,我的目光一下子完全地被你攫住了。

你清秀冰洁的面庞正从一轮明镜里托出,那清澈明亮的眸子穿透我的忧伤,明亮了我的心底。我闻到了桂花的洁白的香味了。

从来没有一双手如你这样熨帖。当你冰柔的玉指从心上温情地抚过时,我无数个残缺的期待,顷刻圆满成一团碧荷,盛开在我无波的心湖,清纯、淡雅,晶莹如玉。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十

1976年中秋,我下乡了,我从一个江南水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父亲与我经过了长达五天的旅途生活后,终于回到了山东老家,第二天正逢中秋节,父亲买了很多月饼,婶婶炒了几个农家菜我们陪着奶奶过了一个中秋节。

我简直不敢想象南北方的差异竟有这么大,在南方过节是一家人晚饭后借着月色,同吃一个月饼,经过慢慢的品尝、亲切的交流从中感受节日的气氛,大家共吃一个月饼,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北方的节日酒文化独领风骚,一次次的推杯换盏使亲情更加温暖,团圆的气氛更加浓烈,着实体现了北方人的豪爽,其寓意: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十一

又到一年中秋时,月圆惟忆家乡人。

明天才是中秋,但是现在就想写一点东西,此时现在的心情。

中秋是节假日,在日历汇总会特别标注出来,每到这样的日子,都会有特定的假期,虽然不长却很令人兴奋。可惜今年的中秋依旧是假日,可是已经泯于周末。对于官方的解释我无心了解,同时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最近的时日里,有没有假期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去除了假期的成分,突然发现中秋是个值得过的节日。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每到中秋,一家人团坐庭院,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在那轮明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和谐美满。只是这么一个美好的寓于,却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童话。我已经很久没有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而在一个人的日子里,过一个中秋佳节,实在说不上美好。

月饼是中秋的符号,可是月饼却并不总是美好。虽然在节日左右吃一两个还不令人生厌,日常里,真不会主动去尝试。明天就是中秋节,看到摆在前排的月饼,突然有种渴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不过最后还是没有买。

吃着月饼,和家人通过电话,中秋似乎没有更多的庆祝,依旧平常的生活。不过包含着人们的期许,中秋终究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即便平平淡淡,也会有别样心思。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除了偶尔露出意识文艺的气息,一般时候是平常的大妈。她的文艺气息主要表现在两件事,一件是在讲解《滕王阁序》时,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解读。当时她满怀深情的问我们,你们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副画面吗?面对着我们渴望的目光,她微笑着说起当年去芜湖同学家,看到的落日晚霞孤鸟,她说这是她见过的最美的画面。我觉得在那一刻她受到了文艺的洗礼,可是却没有结出文学的果实。不过她的情态让我明白了文艺确实是存在的。

另一件事,便是在中秋的晚上,她对我们说起,她去年中秋在中学的校园里,望着天上的明月,再一次接受了文艺的洗礼。那月,那树,那人共同构成了她的回忆,变成了对我们在晚自习的中秋夜晚的鞭挞。虽然我已经忘了她的描述,但是我记住了她对中秋的执着。在我看来,明月常有,树常有,感慨也常有,可是在中秋的一切,便具有了明显不同的意义。

这便是我记忆中,最具情怀的中秋。可是我真正和家人在一起的中秋,并没有这些情怀。

我的家人不会有比平常更多的情怀,或许对于中秋,他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买些月饼,糖果,一些好吃的零散,让我感觉中秋的美好。同时在中午的时候,做更多的好吃的,或者煲一锅汤,或者一些不常吃的菜。这些就是我们对于中秋的庆祝。在中秋这一天,我们像往常一样生活,或许会期盼在中午吃顿好吃的,然后在晚上抬头看一看圆月,在宁静的夜晚里结束一天的忙碌,也结束了中秋的一天。

在平常的一天里,那些平常的纪念,却是如今我最期望的事情。只是却也欲求而不得。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十二

我小的时候,每于中秋夜,呆坐在楼窗外等看“月华”。若然天上有云雾缭绕,我就替“亮晶晶的月亮”担扰。若然见了鱼鳞似的云彩,我的小心就欣欣怡悦,默祷着月儿快些开花,因为我常听人说只要有“瓦楞”云,就有月华;但在月光放彩以前,我母亲早已逼我去上床,所以月华只是我脑筋里一个不曾实现的想象,直到如今。

现在天上砌满了瓦楞云彩,霎时间引起了我早年许多有趣的记忆——但我的纯洁的童心,如今哪里去了!

但我今夜却不曾流泪。不是无泪可滴,也不是文明教育将我最纯洁的本能锄净,却为是感觉了神圣的悲哀,将我理解的好奇心激动,想学契古特白登来解剖这神秘的“眸冷骨累”。冷的智永远是热的情的死仇。他们不能相容的。

但在这样浪漫的月夜,要来练习冷酷的分析,似乎不近人情!所以我的心机一转,重复将锋快的智力剧起,让沉醉的情泪自然流转,听他产生什么音乐,让绻缱的诗魂漫自低回,看他寻出什么梦境。

明月正在云岩中间,周围有一圈黄色的彩晕,一阵阵的轻霭,在她面前扯过。海上几百道起伏的银沟,一起在微叱凄其的音节,此外不受清辉的波域,在暗中坟坟涨落,不知是怨是慕。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十三

忆往昔,那些一起走过的岁月,虽然时过境迁,却还历历在目,记得那时身患被称为爱情病的肺结核的我,自己觉得在死亡边界挣扎,巧的是你我都患过这种病,而你康复了,你的鼓励,一直没有忘却,你给了我你康复的经验,还常常陪我聊天至很晚,这些记忆永远难以忘怀。在你身边,总能看到你甜甜的笑容,听到你真诚的笑声,不知道是何种原因,在你那里,我幽默的潜质总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总能够逗你开心,这是绝无仅有的。

倘若,那时我没有退缩,或许我们此刻正花前月下,倚背畅怀,琴筝曲艺,共赋诗词,携手河畔。

倘若,那时你没有拒绝,或许我们能成就一段佳话,我逗你开心,你伴我左右,相互扶持,共同成功。

你是我生命里的雨,滋润了我的心田;你是我生活中的雪,冰凉了我的体温;你是我枕边的风,吹乱了我的思绪。你不是我的春天,没有装点了我的人生;你是我的秋天,有枫叶一样的颜色,是我的红颜知己!!!

中秋经典美文汇总篇十四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顾人曾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宋·刘过。

今夜无望仰视皎洁的明月了。冥蒙的细雨萧萧地飘洒着,给大地披上了湿漉漉的裙裳,一簇簇的桂花在浓绿的树叶下偷偷地窥视着,似乎也在感慨皓月之不可见,只能散发出阵阵幽香,以弥补这令人遗憾的缺陷了。“又逢赏月叹无光,云里嫦娥亦感伤。泪作凉宵桂花雨,清风袅袅透天香。”

往年金风送爽季节,我便会登临赭山,拾阶而上,曲径通幽的地方,有一片桂花林,那儿的银桂毫无保留地朝游人吐露芬芳,不邀宠,不媚俗,自由自在地开放。煞风景的是,总有那么几个人偷偷摸摸地大把采摘,放入塑料袋里,带回家中。不是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嘛?那只是勉励我们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珍惜青春和生命罢了。好在大多数游客都对此类行为嗤之以鼻,才得以保留一份馥郁的馨香。

今年我在异乡客地过中秋节了。庆幸的是,居处附近也有一片桂花林,无缘赏月就有兴闻香吧。晚饭后循香而去,霓虹凄迷的秋雨里,那儿的桂花正开得灿烂,游客络绎不绝,是否亦如我一般充满了对它的期许呢?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汉晋后,人们开始把桂花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月宫吴刚伐桂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亦称“月桂”,因此,月亮也称“桂宫”、“桂魄”。“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雨还在似有若无地飘洒着,“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薄薄的雨幕裹住了浓香的散发,那香气沾了空灵的水汽,使你的嗅觉反而变得敏锐起来,深呼吸一下,平日里不易分辨出来的香味,此刻很自然地就进入了鼻腔,撞击着黏膜,一番化学反应后,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宛若裹上了椰丝的巧克力,使你的味蕾会产生全新的感受。

随身的mp3里播放着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圆舞曲。我仿佛正走在蜿蜒的石径上,忽然一辆轻便马车快捷地来到身旁,驾者邀我上车,一声吆喝,马蹄声起,撞击着卵石,溅起一地火花,那车径直向密林深处驶去,渐行渐远……恍惚间有仙姝引路,来到一处玉宇琼楼般的宫殿,已卸装了的女主人,大约是嫦娥吧,她慵懒地斜倚床榻,低眉浅敛,星眸含嗔,睡眼惺忪,似有责怪远道来客姗姗来迟的意思。侍女捧上一樽桂花酒(为什么不是吴刚?),劝我一饮而尽,推脱不得,不胜酒力的我,片刻便醉卧于殿堂之上了。醒来后,“画桥不见惊鸿影,一片哀伤付断弦。”

今夜没能邀到团栾之月,而桂花的馨香和滴雨的脆响,却用嗅觉和听觉的感受,完全弥补了视觉上的损失。况且,中秋月不像哈雷彗星,每隔76年才来光顾地球一次,我们相约期待明年的她吧。“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却在那儿开了扇窗”,信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