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2:35:32 页码:7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通用11篇)
2023-11-21 12:35:32    小编:ZTFB

总结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总结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和概括,避免片面和偏颇。如果您对总结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感到困惑,以下是一些参考资料,供您学习使用。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第82~83页。

教学要求:

1.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2.通过走数字迷宫,使学生经历多角度、多途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同一问题答案的多样性。

3.以“小小邮递员”游戏,主要使学生经历根据答案选择算式的过程,从中感受与人合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

4.数学投掷游戏。主要渗透统计思想。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教具准备:

铃鼓,信箱,小球,筐子,卡片,数字迷宫图,方格图,课件,小旗。

教学难点 :“送信”、跳方格。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二、介绍游戏规则。

1.出示“数字迷宫”图。(课件:“数字迷宫”彩虹图。)。

2.介绍“对口令”的游戏规则。(课件)。

3.介绍“投掷游戏”的方法。(出示课件。)。

4.小小邮递员。

师:同学们,今天在“数学乐园”里大家玩得开心吗?

生:……。

师:咱们下次再来玩。

注:以上活动均由小队长负责实施、轮流进行。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的密切联系。

2、通过走数字迷宫,经历多种途径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同一问题答案的多样性。

3、做“小小邮递员”游戏,主要使学生经历根据答案选择算式的逆过程,享受与人合作的乐趣。

4、通过投球游戏,初步渗透统计思想,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重点难点:复习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走数字迷宫(课前把学生的书桌摆到教室四周,中间留出一大块空地,老师用粉笔在地板上照书上的迷宫画好,写上数字。黑板上有画一个。)。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认识他们吗?(幻灯片出示1~7数字,让学生读出它们。)。

数字宝宝今天特地邀请我们班同学到数学乐园参加游戏比赛。

师:有没有兴趣?

生:有!

师:数字宝宝说,只要闯过他们摆的迷宫,大家就可以进数学乐园。敢不敢迎接挑战?

生:敢!

2.观察迷宫,明确规则。

师:数学宝宝摆了一个什么样的迷宫呢?

生:有1到7个数字,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

师:按照什么顺序才能走出迷宫呢?谁知道?

学生发言(按照从1到7的顺序)。

规则:两组分别从1——7各题选择自己要回答的问题进行回答。答对了可以进行下一道题的回答。

分组:多种形式的分组。多次进行回答。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三

教学内容:9以内数的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复习9以内数的认识,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2、通过数学活动,复习9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对物体和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感知分类和比较的意义。

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活动一:过桥。

活动目标:通过过桥,复习9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活动过程:

口算:用手势比出桥上各算式的得数。

活动二:买门票。

活动目标:通过说出机器人身上物体的名称及数一数这一活动,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活动过程:

1、说出机器人身上各种物体的名称。

2、数出机器人身上各种物体分别有几个。

活动三:野生动物园。

活动目标:通过野生动物园,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掌握左右方位。

活动过程:

1、让学生看图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基数和序数、左右方位的巩固练习。

活动四:买面包。

活动目标:通过买面包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活动过程:

1、分小组进行买面包活动。

2、小组汇报。

活动五:小兔玩游戏。

活动目标:通过学生独立认真地观察小兔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兔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认真观察小兔图。

2、小组讨论,对小兔进行分类。

3、小组汇报。

4、拓展题:把9只小兔关在三个一样大的房子里,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关法。

全课总结。

课外延伸:用学具盒里的图形拼一幅美丽的图画。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四

《数学乐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它是在教学0—10的认知后进行的综合运用,并含有统计思想的渗透。由于本节课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给了人以全新的感觉。因此,本着《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教法设计和课堂呈现方式上都作了大胆尝试,变传统的“复习旧知、练习巩固”为让学生离开课桌,走进教师为他们设计的游戏活动中,把学习内容设计为四个游戏,让学生自主选择玩的活动,以流动的场面达到动与静的最佳结合。本堂课重在学生参与,使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82—83页。

教学片段。

(片段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喜欢去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数学乐园,章老师想带你们去玩一玩,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坐上小汽车一起去吧!(揭示课题:数学乐园)。

(片段二):活动。

迷宫游戏。

师:“我们到了数学乐园,看谁来欢迎我们了?”(课件出示1-10)。

师:“听数娃娃要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出示数娃娃)。

数娃娃:“小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数学乐园来做客,要进入数学乐园就要通过数字迷宫,走数字迷宫要按照1、2、3、4、5、6、7、8、9的顺序,就能走出来。”

学生在地上画好的图上走迷宫。

小鸟回家。

看,我们的加油声把小鸟都吸引来了。小鸟请小朋友和它们一起跳舞一起飞翔。(音乐响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看我们来到了小鸟的家。(出示树)。小鸟累了想请同学们把它们送回家。每棵树上的鸟窝上都有一个数字,这是小鸟家的门牌号码。小鸟身上的算式的得数是几,小鸟就住在那个鸟窝里,请你们把小鸟送回家吧。

学生活动。

小鸟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们坐上小汽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上课一我开始就问“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喜欢去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数学乐园,章老师想带你们去玩一玩,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坐上小汽车一起去吧!”接着出现了美丽的画面,这时学生非常的高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学习。“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的一个特点。例如:在走迷宫游戏中,我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说教般的告诉学生你应该这样走迷宫,我将要求通过学生喜欢的数娃娃告诉学生,让学生不觉得是任务,而是游戏。师“我们到了数学乐园,看谁来欢迎我们了?”(课件出示1-10)。

师:“听数娃娃要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出示数娃娃)。

数娃娃:“小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数学乐园来做客,要进入数学乐园就要通过数字迷宫,走数字迷宫要按照1、2、3、4、5、6、7、8、9的顺序,就能走出来。”再我将书本上的迷宫“搬”了下来,将它画到了教室的地上,更加生动、直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看到地上的迷宫,都跃跃欲试希望快点上去试一试、走一走。

游戏是成人和儿童都喜欢的一个活动,游戏能调节人的情绪。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我设计了许多数学游戏。例如:在小鸟回家的游戏中,我将枯燥的10以内的加减法设计成和小鸟做朋友。有可爱的小鸟卡片,美丽的大树,欢快的音乐,帮助小鸟的愿望,这一切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教学要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在这里我还注意了学生情感的培养。每个学生都和小鸟做了好朋友,都想快点将小鸟送回家,这时我就问学生“大家都想送小鸟回家,那我们一起去好吗?”有的学生马上就说“那很挤,会把小鸟挤疼的”“那小鸟会受伤的”我马上又问学生“那怎么办呢?”有的学生说“一个一个的去”有的说“要组长来安排”。学生们是那么关心小鸟生怕小鸟受伤,孩子们是多么善良呀,他们的爱心,他们的善良让我深深感动。

二、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

活动课,应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整个活动中,我都尽可能让多一些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我认为应该放开手,相信孩子,这样他们会走的更好!在活动中,我充分的相信孩子们,例如:投掷活动,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十个沙包,让他们自己排队,自己组织,每个学生都可以上来投一投,记一记,让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我投进了几个呀,几个没投进呀,自己动手用喜欢的图形记录自己投进的个数。再让学生看着自己小组的统计表,自己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如,在小鸟回家活动中,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小鸟卡片,让每个学生都进入活动的氛围,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教学走迷宫时,怕花费太多时间,我只请了部分学生作为代表,走了迷宫,没有走的学生十分的失望。还有一个学生在别的同学走出迷宫时说“我觉得不好”因为她没有能亲自去走一走,玩一玩。下课后,学生失望的眼神在我脑海里时时浮现。我想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亲自试一试呢?为什么让两个同学一起走、三个同学一起走呢?孩子们看见了迷宫已经跃跃欲试了,我为什么还不放手,相信他们,而是害怕他们会出错呢?如果我早点进入那样不是就有时间了吗?这样还可以让学生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走出迷宫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有多种方法呀。

三、以媒体为主向,项项直观。

活动课是一种实践,实践需要媒体、需要直观,这一节课我充分的体现了媒体和直观。我首先考虑了活动课的氛围,精心布置了场景,使学生亲临其境;其次,准备了不少实物道具,让学生实际操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三,精心设计制作了电脑软件,其形式和形状都新颖、可爱,使学生在现代媒体中接受“美”的教育。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五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本块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序数和基数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的目的是: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

1、《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内容的要求:

(1)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思考等实践活动中,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2、本课时是一个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序数和基数。

3、本课时内容与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块内容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本课时的数学乐园,是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块内容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和实践相结合,学会用数学。

三、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活动,是在学生基本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之后再来进行的,可以说在知识点上,基本没有什么难点。本课时的难点、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只有对各种活动严密地组织,让学生乐与参加、喜欢思考。

1.在数学乐园的一系列活动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数据,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形成简单的统计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采取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而且每一个游戏都是用故事的形式连接,让学生在课中,犹如置身与童话王国之中。

七、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信箱、纸框。

学具准备:

空白卡片、彩色笔、乒乓球。

教学环境布置:

把教室中的桌子全都搬到教室外面,让教室里有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闯迷宫。

1.激趣。

师:同学们,认识他们吗?(cai播放1~9九个数字娃娃的小动画)。

数字娃娃今天特地邀请我们班同学到数学乐园参加游戏比赛。有没有兴趣?

生:有!!

师:数字娃娃说,只要闯过他们摆的迷宫,大家就可以进数学乐园。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2.观察迷宫,明确规则。

师:数学娃娃摆了一个什么样的迷宫呢?

生:有1到9个数字,有两个出口。

师:按照什么顺序才能走出迷宫呢?谁知道?

学生发言(按照从1到9的顺序)。

师:指给大家看看吧。

(一个学生上台划出路线图,展示给学生。)。

师:对。只有按照从1到9的顺序,才能走出迷宫见到数字娃娃。如果不按顺序,就会被困在迷宫里,也到不了数学乐园了。

3.独立闯迷宫,展示成果。

师:谁有不同方法路线走出迷宫?把它划在自己的课本上。看看自己最多能找出几条路。

(学生在自己课本上用笔划出路线,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情况。)。

(学生到黑板上划一划,说一说。)。

师:谁和他不一样?来。

(学生划出不同路线图。)。

4.肯定方法的多样,闯出迷宫。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条路,都能顺利走出迷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按照从1到9的顺序。数字娃娃要带大家去数字乐园了。走吧。

二、说组成,得门票。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从1数到9到了。(cai出示数学乐园画面)。

进数学乐园还要有门票的。怎么办呢?

生:有!!

师:屏幕上出现哪两个数字,就说一个关于它们的组成。比如2,6。

生:2和6组成8。

师:还能怎么说?

生:6可以分成2和4。

师:都可以。

师:我们来开火车。哪列火车顺利到站,他们小组就可以拿到门票。小火车,生(齐接儿歌):开起来,一开开到我这来。

(cai随机出现一组组的两个数字)。

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一个接一个说数的.组成。

(游戏顺利完成的,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发到各个学生手中。)。

三、验门票,进乐园。

1.写算式。

学生用水彩笔在空白卡片上写一个算式,不写得数。

2.同桌互换。

把写有算式的卡片和同桌互换。

3.验门票,进乐园。

学生按小组,挨个读出门票上的算式,说得数,投入写有对应数字的票箱,其余学生做裁判。计算正确投递正确的学生进入数学乐园。

四、排排坐,选队员。

1.教师发指令,选拔学生。

师:同学们经过这么多考验,终于顺利来到数学乐园了。等不及要参加游戏比赛了吧?

可是,比赛规定只要十个男同学,十个女同学。怎么办呢?还是考考大家,通过考验了才能参加比赛。

师:请同学们坐整齐了,听到口令作出反应,又快又对的就能参加比赛。准备好了吗?

竖着数,请从前往后第3位同学起立。

(这位学生做出正确反应,被选中来到讲台上。)。

2.学生尝试发指令,继续选拔出其余比赛人员和记录员。

教师继续发口令,选择一定人数后,请学生发口令。

教师注意观察人数,挑选十名男同学,十名女同学,分为男队和女队。再挑选男、女同学各一名,作记录。

3.说明比赛规则,准备投球比赛。

队员和记录员各就位,其余学生做裁判和啦啦队,说明比赛规则:共有20个球,男队和女队轮流向一个篮子里投球,投中一个,记录员在黑板上对应位置画一个圆圈。

五、投球比赛。

1.两队开始投球比赛,其余学生做裁判和啦啦队,记录员作好记录。

2.比赛结束,观察黑板上的记录情况,说说比赛结果,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六

曲知音。

2、83页。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球、多媒体、数字卡片、信封。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去“数字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生:想。

(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走迷宫游戏1、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师:数学数学,可离不开数字。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数字呢?生说师板书。

生:想。

师:动物园里有一只熊猫,3只小山羊,5只猴子,它们都可爱极了。生:略。

师:你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会用“数字宝宝”说话了,那除了在课本上,还在哪儿看到过它们?生:略。

师: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数字宝宝”,今天我们邀请“数字宝宝”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你们欢不欢迎?生:欢迎。

师:刚才,“数字宝宝”悄悄告诉我,说他们站的队全乱了,谁能按一定的顺序纷呈他们排排队?生:两生按顺序写出0~10的数字。2、由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到家。”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了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是怎样走的吗?生:上台演示。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兔找家。

生自己做。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来复习。(出示8)老师出一个数,你们出一个数,使这两个数组成8.。师:我出3。

生:我出5。师:我出4。

生:我出4。

(同样的形式师生互对组成10,之后学生互对组成9)活动三:送信游戏。

师:复习了数的组成之后,我们要利用它们来做一些加减题了,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生:有。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数数排第几”的游戏。游戏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会报数吗?(会)请两竖行同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师:其他同学也数数自己从前数排第几,从后数排第几。生:略。活动五:投掷游戏。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看谁投得多”的游戏。生:点学生按规则向蓝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心?生:开心。

师: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想)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小小数学家”的。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七

教学内容:。

《数学乐园》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第二十课时。

教材分析:。

《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这些材料为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供了学习线索.

学情分析:。

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其中的5个活动,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应该会很感兴趣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理念:。

1,创设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各项活动,。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板书:数学乐园.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走迷宫游戏.

1,复习10以内各数.

通过以前的学习,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你能用一个或几个数字说一句话吗。

板书:012345678910。

2,进行走迷宫游戏.

学生试着"走迷宫".

对于写得快的小朋友进行鼓励:你还能想出其它不同的走法吗。

活动二:对口令游戏.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数的组成.出示10.

说明: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使这两个数组成10.

师:我出3,生:我出7;。

师:我出8,生:我出2;。

······。

以同样的形式师生互对9,8,7的组成.

活动三:送信游戏.

说明:复习了数的组成后,我们就要用它们来做一些加减题,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让部分学生拿好手中得到的加减法算式,送到合适的信箱里,对于送对的同学全班给予表扬.

活动四:起立游戏.

说明: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数数排第几"的游戏.

游戏之前,先让学生试着报数.

学生听教师的指令,1,从前数第四个同学起立.

2,从后数第三个同学起立.

······。

活动五:投掷游戏.

教师引入:刚才同学的表现都非常棒,最后我们要玩一个"看谁投得多"的游戏.

说明:每个小组的同学每人投3个,统计整个小组的总数来比较多少.

有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投进了几个,没投进几个。

(三)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其实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们以后细心观察,自己留意,还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老师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一定能收获更多.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八

教材分析: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2页《数学乐园》。

教学目标:

1.在“数学乐园”的一系列活动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数据,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形成简单的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闯迷宫。

1.激趣。

师:同学们,认识他们吗?(cai播放1~9九个数字娃娃的小动画)。

数字娃娃今天特地邀请我们班同学到数学乐园参加游戏比赛。有没有兴趣?

生:有!!!

师:数字娃娃说,只要闯过他们摆的迷宫,大家就可以进数学乐园。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2.观察迷宫,明确规则。

师:数学娃娃摆了一个什么样的迷宫呢?

生:有1到9个数字,有两个出口。

师:按照什么顺序才能走出迷宫呢?谁知道?

学生发言(按照从1到9的顺序)。

师:指给大家看看吧。

(一个学生上台划出路线图,展示给学生。)。

师:对。只有按照从1到9的顺序,才能走出迷宫见到数字娃娃。如果不按顺序,就会被困在迷宫里,也到不了数学乐园了。

3.独立闯迷宫,展示成果。

师:谁有不同方法路线走出迷宫?把它划在自己的课本上。看看自己最多能找出几条路。

(学生在自己课本上用笔划出路线,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情况。)。

师:走出迷宫的同学请举手。到这里来指给大家看看吧。

(学生到黑板上划一划,说一说。)。

师:谁和他不一样?来。

(学生划出不同路线图。)。

4.肯定方法的多样,闯出迷宫。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条路,都能顺利走出迷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按照从1到9的顺序。数字娃娃要带大家去数字乐园了。走吧。

二、说组成,得门票。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从1数到9……到了。(cai出示“数学乐园”画面)。

进数学乐园还要有门票的。怎么办呢?

生:有!!!

师:屏幕上出现哪两个数字,就说一个关于它们的组成。比如2,6。

生:2和6组成8。

师:还能怎么说?

生:6可以分成2和4。

师:都可以。

师:我们来“开火车”。哪列“火车”顺利到站,他们小组就可以拿到门票。“小火车,……”

生(齐接儿歌):“……开起来,一开开到我这来。”

(cai随机出现一组组的两个数字)。

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一个接一个说数的组成。

(游戏顺利完成的,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发到各个学生手中。)。

三、验门票,进乐园。

1.写算式。

学生用水彩笔在空白卡片上写一个算式,不写得数。

2.同桌互换。

把写有算式的卡片和同桌互换。

3.验门票,进乐园。

学生按小组,挨个读出门票上的算式,说得数,投入写有对应数字的票箱,其余学生做裁判。计算正确投递正确的学生进入“数学乐园”。

四、排排坐,选队员。

1.教师发指令,选拔学生。

师:同学们经过这么多考验,终于顺利来到数学乐园了。等不及要参加游戏比赛了吧?

可是,比赛规定只要十个男同学,十个女同学。怎么办呢?还是考考大家,通过考验了才能参加比赛。

师:请同学们坐整齐了,听到口令作出反应,又快又对的就能参加比赛。准备好了吗?

竖着数,请从前往后第3位同学起立。

(这位学生做出正确反应,被选中来到讲台上。)。

2.学生尝试发指令,继续选拔出其余比赛人员和记录员。

教师继续发口令,选择一定人数后,请学生发口令。

教师注意观察人数,挑选十名男同学,十名女同学,分为男队和女队。再挑选男、女同学各一名,作记录。

3.说明比赛规则,准备投球比赛。

队员和记录员各就位,其余学生做裁判和啦啦队,说明比赛规则:共有20个球,男队和女队轮流向一个篮子里投球,投中一个,记录员在黑板上对应位置画一个圆圈。

五、投球比赛。

1.两队开始投球比赛,其余学生做裁判和啦啦队,记录员作好记录。

2.比赛结束,观察黑板上的记录情况,说说比赛结果,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九

教学反思。

1、在操作体验中经历建模。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模型。体验和建构是学生活动化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失去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本节课在提示课题理解完间隔的含义以后,通过三次种树的数学活动,并辅助与多媒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了“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学生清楚地理解两头种树棵树为什么要+1,两头都不种棵数为什么-1,以及一头种为什么棵数与间隔数是相等的,达到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数形结合——促进方法渗透。

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两端都栽植树问题教学片断。

1、提出问题。

学生的猜测可能有不同的结果:100;101;102或99。

2、自主探究。

棵数和间隔数到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并用图示的方法验证。

显示:隔10米种一棵,再隔10米种一棵……,一直画到1000米!学生会感觉:这样一棵一间隔画下去,方法是可以的,但太麻烦了,又浪费时间。

引导学生:要研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让学生思考、交流,尝试从简单入手,用“把大数变小数”的方法进行研究,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发现规律。

学生开始动手画图、填表、比较分析,然后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小数据中两端都种的情况下,都有“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

师:如果这条路变得很长很长、无限长,两端都种还有这样的规律吗?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管数字多大,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最后还要补上一棵才能达到两端都种的结果。这个环节,潜移默化地渗透“极限”的思想。

4、总结归纳。

归纳“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

让学生体会到研究问题可以从简单入手,将困难的变为容易的,将复杂的变为简单的,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抽象的数学化归思想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提高思维的素质。

5、总结规律。

师:你们能用一个式子把规律表示出来吗?

(板书)间隔数+1=棵数棵数-1=间隔数。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十

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活动,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

1.数字迷宫图十幅,信箱四个,口算卡片40张。

2.自制教学课件,教室场景布置,学生坐成4行。

教学过程 :

二、活动——送信游戏。

2.检查送信游戏的正确性。学生投完信后,老师把四个信箱分发到四个小组(课前学生坐成四行),由小组长主持检查每个信箱里的口算卡片是否送对了,学生做手势表示对错进行检查,看有没有送错的信。对于送错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错了。各组检查完后,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检查结果。

三、活动二——起立游戏。

好啊,我们进人数学乐园啦!看,数学乐园里有很多小动物在等着我们呢!老师出示包括乖乖虎、皮卡丘、小熊维尼、机器猫的画面(课件),你们喜欢它们吗?让学生分组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全班坐成四行,每行10人,各行报数(同时进行)。

老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点击小动物图案,出示下列四题:

四、活动三——数字迷宫。

前后左右四人为一个小组,每组发“数字迷宫”图一幅。说明:“数字迷宫”有一个人口,两个出口,由数字1-9组成,从人口到出口必须按1、2、3、……9的顺序走。四个小朋友讨论不同的路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画出路线图,比一比看哪组想的路线最多?画完后,分组统计出本组所画路线的条数,用水彩笔写在图的右下角,然后与别组交换统计路线的条数。

五、总结:今天,大家在“数学乐园”里玩得开不开心?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以后我们学会了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

评析:

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并感受到它的冲击力。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旨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在这里,数学得到了升华。数学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课程标准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持续、和谐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数学教育观面临着重大变革,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更应当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我想,这篇教学设计,对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作了最好的解读。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只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和认知图式的建构,到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并真正地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了统一,体现了“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这种现代教育观。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它正在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我所执教的这节一年级《数学乐园》活动课除体现了以上宗旨外,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以游戏为主线,层层递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面临的挑战,各国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其重心就是探讨“乐学”,提高教学效率。游戏教学在贯注“乐学”思想方面是独领风骚的。它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教学游戏,是学生乐于学习之“源”。在这个“源”中,既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又展现了学习的智力背景,鼓舞学生自动求知。它有感性认识的坚实基础,也有促使学生理性认识的桥梁;它调动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有着学生生理感官与心理需求的快乐与满足。它调动与调节学生左、右脑同时投人学习,激发学生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以此推动学生认真学习,顺利开展认知活动。教学开始,便以“玩”导人,先“玩”“送信游戏”,再“玩”“起立游戏”,接着“玩”走“数字迷宫”,最后结束时还许诺下次带学生到“数学乐园”里来玩。这一系列的“玩”做到了有序牵引,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玩兴”,愉快而轻松地复习了1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2、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那种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而活动课,更应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这节课便体现了这一点。第一个活动,全班学生参与“投信”,立即形成了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兴奋情绪受到激发。在第二个活动中,虽不是人人火爆,但做到了:一人表演,全班监督;一组参与,全班评价。第三个活动,处于“静态”的活动中,全班分组,人人以“笔”代“走”,画出走迷宫的路线。这样,这节课的学生参与率为百分之百,做到了参与内容广,参与时间长,教学效果好。

3、以知识为主流,面面俱到。活动课仅只是一种课堂形式,其内容才是活动课的实质。这节课为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和计算的认识,把有关知识有机地、有序地分布在每个游戏中。第一个送信游戏,以计算为主,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对应的信箱,一部分“死信”(结果无对应信箱)需作出不可投的判断,对误投的要订正处理,对投信的质量全班作出评价。第二个活动,巧妙地把前面与后面的位置问题、基数与序数的问题、加法和连加的问题,都安排在直观的对比中和活动的氛围中进行处理和巩固。第三个活动是知识的综合性运用,以顺序的认识为根本,走出不同的路线,认识不变中有变,并辅以简单的统计,复习最多与最少、同样多与多(少)几。这三个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孕伏了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中,大容量的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4、以媒体为主向,项项直观。活动课是一种实践,实践需要媒体、需要直观,这一节课充分的体现了媒体和直观。执教者首先考虑了活动课的氛围,精心布置了场景,使学生亲临其境;其次,打破教室组织结构,去掉桌子,改坐四行,给学生一种新鲜感;第三,准备了不少实物道具,让学生实际操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执教者精心设计制作了电脑软件,其形式和形状都新颖、可爱,使学生在现代媒体中接受“美”的教育。

总之,这是一节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低年级数学活动课。

(作者单位:柳州市潭中路小学)。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如何写篇十一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只有拥有最先进的理论和认识能力,才能得心应手,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课堂上,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是衡量生成的标准。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那么,该怎样转变意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等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接着让学生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结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的寻问学生自主地归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互相指导,互相渗透。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设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我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你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显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逐步完善。只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给学生留有空间,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总之,对课堂的预设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要尽可能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使课堂教学沿着预设的轨道前进。但教学过程是随机生成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与预设有些差距。此时,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师生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