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一种生活散文(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26:38 页码:13
2023年一种生活散文(精选11篇)
2023-11-12 12:26:38    小编:ZTFB

总结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回馈和借鉴。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这些范文中的经验和技巧对我们写作总结时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种生活散文篇一

不知曾几何时,我的生活里再也没有了爸爸的身影。于我,爸爸就好像陌生人一样,于他,或许我只是一个责任,我这样想。

可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天,熟睡的我被一阵阵“浪潮”逼向了厕所。“才5点啊,睡不着了!”我在嘴里嘟囔着,还不时瞟一瞟那个最角落的房间——爸爸昨天刚回来。

我是知道的,爸爸今天肯定又要走了,肯定又不告诉我什么时候走,走的悄无声息。哎,算了,不告诉就不告诉呗!

我感到有点冷赶紧爬回了被窝,闭上眼睛假寐。突然,“嘭”的一声,低低的,但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分外刺耳。我微眯着眼看到爸爸站在门口,保持着开门的姿势,看着我,做再见的手势。那一刻,我怔住了,泪水不断涌出,头昏脑涨。爸爸的送别方式竟如此特别!是啊,他只是一个老实的农民工,根本不知道如何表达爱,这样笨拙而简单的方式承载了他对我所有的爱呀!

时间过得真慢,仿佛要定格在这美好的一刻一般。突然,爸爸缓缓的关上门,只发出“嘭”的一声低响,和着门外那颗浓浓父爱之心萦绕在我的心头。

平时,我一向鄙视父亲的粗俗不堪,关个门就像地震一样,我想,今天我明白了,父亲的文雅细腻都在这门声上,他是为了不吵醒他的女儿呀!慢慢的,那父爱的门声,和着我的愧疚之心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不绝于耳。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幽幽的,低低的,萦绕我心。

一种生活散文篇二

契诃夫有句名言:“要是已经活过的那段人生只是草稿,有一次誊写的机会,该有多好……”每每读到此处,总叫人浮想联翩!我常常在想,要是真有机会誊写,我会改掉那一部分呢?要是真有机会誊写,我又将添加哪一部分,删除哪一部分呢?可是,要是真那样,人生就完美了吗?就没有遗憾了吗?我想,凡是正真活过的人,给出的答案,会是否定的,因为完美的人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就算给你十次,甚至一百次修改的机会,总不会没有遗憾的!

每个人都想追求完美的人生,曾几何时,我们为曾犯下的错误扼腕顿足,曾几何时,我们为曾留下的遗憾叹息后悔,夜深人静,我们常常会幻想、会渴望人生重新来过,那样,或许会好一些,或许会完美一些,可是想终归是想,它成不了现实,还往往事与愿违,带来一大堆的负面情绪,让生活充满了无尽的阴霾和迷惘,我们痛苦,我们纠结,甚至沉沦,可是最终还是要面临一大堆的“怎么办”无计可施,追求完美成了越来越不完美,对于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窘境,我们又能怪谁呢!

其实,生活说白了就是活一种心态,活一股精气神,我们之所以觉得越来越糟,不是心态不好,就是方向错误,我觉得,追求人生的完美应该是一个矢量,是有方向性的',它应该是指向未来,而不是过去,过去了,就别妄图去改变它,妄图再激烈、凶猛也无济于事,因此,对于已经逝去的,我习惯于接受,它唯一给我的,就仅仅只是提醒我,要好好珍惜现在,审视现在,让我别再为曾经的错误、遗憾添砖加瓦。

幸福是一个比较级,人生的完美程度也是一个比较级,好不好,完美不完美全存乎一心,心里满足,再残缺的人生也是完美的!但是,于我而言,我渴望完美,但我的心却不设置完美,何出此言?《易经》六十四卦中,最好的要属于第六十三卦,曰未济卦,“未济”即为事情没有达成之意,意味着还有进步的空间,还有未到达的部分,正在向前,蒸蒸日上,最不好的是第六十四卦,曰既济卦,“既济”意味着事物已经完美,将要朝坏的方向发展,象征着衰败和没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若人生真的完美了,真的完整了,那还真是不好的征兆,万物因残而显美,因完美而显残,大抵如此罢了!因此,这一生中,不管曾经逝去的日子多么之荒谬,多么之狼狈,亲爱的,不要悲伤,不要难过,那都是美的征兆!

完美的人生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就让他老老实实的当好理想的角色好了,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个晨光初起的梦醒时分,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撑开我们朦胧的睡眼时,庆幸自己还活着,然后鼓足勇气,用美好的心情迎接新一天的挑战!也许这样,我们才不会害怕年华让我们老去,当有一天我们以相同的姿势暮然回首时,我们会微微一笑,然后一杯清茶,一路花开,岁月静好!

一种生活散文篇三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食物。合理有度地吃零食既是一种生活享受,又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吃零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

如何选择零食。

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食物,可以给机体补充能量和营养素。所以,零食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是全天膳食营养摄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评估能量和营养摄入时应计算在内。但是,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所以吃零食的量不宜过多。

合理选择零食,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及正餐的摄入情况选择适合个人的零食,如果三餐能量摄入不足,可选择富含能量的零食加以补充;对于需要控制能量摄入的人,含糖或含脂肪较多的食品属于限制选择的.零食,应尽量少吃;如果三餐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应选择蔬菜、水果作为零食。

2.一般来说,应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零食,如水果、奶制品、坚果等。

3.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两餐之间可适当吃些零食,以不影响正餐食欲为宜。晚餐后2~3小时也可吃些零食,但睡前半小时不宜再进食。

4.零食的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和食量;在同类食物中可选择能量较低的,以免摄入的能量过多。

坚果好吃不宜过量。

人们经常消费的坚果有核桃、杏仁、松子、花生、榛子、栗子、腰果、瓜子等。坚果是一类营养丰富的食品,除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叶酸、镁、钾、铜、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较多的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但是,坚果含能量较高,不可过量食用。每周50g是适宜的。

吃零食要注意口腔卫生。

经常吃含糖零食,特别是黏性甜食,容易形成牙菌斑,腐蚀牙齿,使牙齿脱钙、软化,造成组织缺损,形成龋洞。吃甜食次数越多,发生龋齿的机会就越大。因此,要注意口腔清洁,吃零食后要漱口,睡前不吃零食。

此外,长期固定用门牙某处嗑瓜子会造成牙齿的过度磨损,形成“瓜子牙”,影响牙齿健康。

一种生活散文篇四

停电多么可怕的字眼啊对于无聊静养中的我应该是最大的考验吧如果再加点淅沥小雨恐怕真的得冬眠了还好有个气质小孩(我可爱的堂妹)陪我打打闹闹平淡如水的生活荡漾着层层微波停电让我不会时常将自己麻痹于电脑与电视之间有充裕的时间想很多很多的事发生过的往事进行着的琐事计划中的大事总喜欢在无电状态下静静仰望着阴阴的天吹着冷冷的风发发呆回味昨天思量今天憧憬明天尽所有的力量让自己开心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开心。。。

常常在想兄弟姐妹漂流在不同的地方各自打拼着美好的明天时间阻止不了彼此的思念距离无法刻画彼此的'陌生通个电话总是问长问短嘱咐唠叨着见了面总是兴奋不已激动开心着这就是血浓于水吧世事再怎么变化无常不变的依旧是那份暖人心的亲情亲情树悄悄萌芽于我们所有人内心最柔弱的深处根深蒂固。。。(更多精彩尽在)。

岁月在所有人的脸上留下了经历过的沧桑不管怎样我们依旧生活的很开心很开心“开心”寥寥几笔简单的两字小小的开心总能让人回味无穷开心过后想更开心更更开心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一条简讯能让我乐个大半天她(他)开心我也开心普通的言语交流却流露着所有的关心信赖无形中奠定了更深厚的情意珍惜这份难得的情耐心浇水细心修剪枝芽充足的阳光满满的温情亲情树会茁壮成长。。。

一种生活散文篇五

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不为琐事所奔;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不为情所动;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无牵无挂的人,不为尘缘所困。

“少年不知愁滋味”,小时候,每当自己上学、上班回家晚时,看到的是母亲责备、焦虑的目光,那时候,不理解被母亲牵挂的幸福,反而认为母亲是操心多余。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长大,有了家庭,有了感情的羁绊,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了我牵挂的目标:牵挂独居在家里的老母亲:“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是否寂寞?”,牵挂远在家乡的公公婆婆:“公公婆婆的身体是否安好?”牵挂晚归的儿子:“儿子在外面,可别出事啊?”牵挂出车在外的丈夫:“你可要平平安安回来啊”!

这时,我的亲人们就会用一种安慰的口气对我说道:“我没事,你不用操心了。”

虽然,我也知道,自己是框费心机,操不必要的心。但是,我生长在亲情这片沃土上,有了这片沃土,我才能茁壮成长;没有这片沃土,我成长的根基摇坠、贫瘠、荒芜。在这片沃土上,我会用我的爱心,种植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人世间最让人感动的便是感情,最不能欠帐的是感情,最不能疏忽的是感情。人生有缘才相聚,要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爱护,要以涌泉之心报滴水之恩。

丈夫是位客车司机,刚结婚时,我们和婆婆居住在一起,被一家人关爱着,亲情包围着,丈夫出车在外,既是聚少离多,也体会不到牵挂的滋味。进入中年后,丈夫工作性质也变了,我们离少聚多,在一起的时期长了,偶尔的分别,心中反而有了牵挂。

正当一个人在家寂寞时,手机响了,是丈夫从遥远的南方打来的电话,问他:“有什么事?”“没事,想和你聊聊。”电话那头,丈夫没完没了地问起了家中的事,问完了儿子,又关照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吃饭不要凑合,不要整天坐在电脑旁,熬坏了身体……”

听着他没完没了地絮叨,我说:“挂了吧,浪费电话费……”

他说:“费点钱怕啥?想和你多聊会……”这时,我心中突然有一种感动,一种被人牵挂的感动。

如今,每当丈夫出差时,我都会打去电话,和他聊上半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相距千里把牵挂变成了沟通,我们再吝啬那点电话费,不利用这个便利的条件,让距离隔断我们的感情,是很不划算的。

我感冒了,丈夫出差在外,在别处独居的儿子破例回到了家中居住了,两天后,儿子问道:“妈妈,你好了没有?”那时,我突然觉得,我的儿子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懂事了,知道牵挂母亲了。

老母亲由我们几个孩子轮流赡养,每当母亲到我家居住时,我会推掉所有的应酬和杂事,尽可能早点回到家中,多陪在母亲的身边。我会对朋友说:“我家里还有一个老娘等着我呢!”每天和行动不便的母亲在家里宅着、聊天、看电视。到了晚上,丈夫下班了,家里有了人,我趁机想出去潇洒一会儿,找个借口,编着瞎话,溜了出来,在外面风光一阵子,回到家中,丈夫说道:“娘一个劲问你去哪里了?怎么还不回来?”唉!小时候让娘牵挂,老了,还是让娘牵挂。

在家里,我牵挂老娘,老娘牵挂我;我牵挂丈夫,丈夫牵挂我;我牵挂儿子,儿子牵挂我。牵挂,如同一张用牵挂编织成的网,在亲人之间来回编织、轮回。它是依附在爱深处的寂寞,它扎根在你爱的人和你被爱的人的灵魂最深处。

公公婆婆在老家居住,每到春节,我们都会回到老人的身边,和老人一起欢度春节。但乡下居住条件差,冬季里,屋子很寒冷。深明大义的公公婆婆便让我们两个儿子一替一年轮流回家过年。我们希望两个老人能回到条件好的城市里和我们一起过年,这时,婆婆总是说,家里养着鸡啊、兔啊、猫啊、鱼啊……离不开人。弄的'我啼笑皆非,人让人牵挂,难道动物也让人牵挂?其实,我心里明白,老人牵挂的不是那些动物,俗话说:“穷家难舍”,老人真正牵挂的是自己的家。“爱屋及乌”,离开了自己的家,家里的一切都会让老人牵肠挂肚,当然,包括那些和老人日久生情的宠物们。

不久前,我接到了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的电话,老同学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道:“多年了,一直在牵挂着你,多方打听,才打听到你的电话……”听着老同学的诉说,我感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份友情在牵挂着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听到过太多的新闻,有多少没有家庭牵挂的孤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又有多少老人,不被儿女牵挂,遗弃在街头路边,冻死在冬季……曾经听有人调侃过:“我是一个无牵无挂的人”这样的人让人羡慕吗?人和人之间需要牵挂,没有人牵挂,人就如同行走在茫茫的沙漠里;如同飘在高空的风筝断了牵拽的绳;如同在没有阳光的阴霾天气中;人的生命源泉就会枯竭;人就没有精神支柱;人的感情世界冷漠,人生孤独。人生活在一个没有牵挂、没有感情、没有精神、冷漠、孤独的世界里,很难想象这个人有人生的幸福,事业的成功。

当你爱别人,牵挂别人,你会得到别人的回报;你反过来又被别人爱,当别人牵挂你的时候;你的精神愉悦,身心健康,才气勃发,你的潜在的聪明才智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这时,便是你的人生、事业的最佳状态,最鼎盛时期。

人,是个高级动物,他能用语言来表示感情;用牵挂来表示思念;用真情来打动人心。无论你相别多久,无论你相聚多远,无论你的官职多大,无论你的地位多卑微,无论你的心中是否蒙上过阴影;只有你心中有了牵挂,它永远是根扯不断的线,你牵挂我,我牵挂你,织成一个情网,构成人生最美妙的网,在这张网里,有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爱情、友情。有对生活的渴望,有一切值得牵肠挂肚的东西,这些都会有无形的张力,把你紧紧网住,而在这网的中心,就是你、我的爱心。因此,别忘了和牵挂你的父母道一声“平安”,和久别的亲朋好友来往一次探视!通一次电话!道一声问候!

把你的牵挂赠送给对方,让人间最美好的情谊留在你、我心中!

一种生活散文篇六

在生活中想让自己做的事情或者工作更好更完美,这种心情是没有什么不妥的,不过,我们想告诉大家,如果我们过份的追求完美,那就会起到反作用,反而会让自己频频出错,希望大家要注意这种情况。

“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美国近日的心理学双月刊《今日心理学》上这样说。诚然,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弄巧成拙,让人焦虑沮丧而又难登成功之巅。

一方面,瞬息万变的时代困扰着家长们,让他们给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通过口头语言、叹气、沉默和皱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后代。

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反而让人僵化,失去了适应多变世界的灵活性,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焦虑。

首先,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第二,高标准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认为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他们想方设法回避或掩盖错误,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比如一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其实,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学生记忆力下降。

第三,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另外,完美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高兰・沙哈认为,完美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能干,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仇视甚至攻击。古代诗人屈原的一生就颇具完美主义的悲情色彩,他“怀瑾握瑜”,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对外界完全绝望,只得怀石沉江。

其实,“完美”并不等于“优秀”:前者是懊丧不成功,后者是享受成功。如果“完美”已经成为你的束缚,记得常常温习不完美的好处。首先,转移注意力。在追求“最好”疲惫不堪时暂停一下,看场电影、打场球,再重新审视快乐的真正所在。其次,故意犯错误。一向妆容完美的你可以试一次素面朝天出门:别人嘲笑你了吗?小看你了吗?新的感觉会给你新的思路。

做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做到完美的,我们要有个正确的心态,即使做不到,尽力就好,不要太过得较劲,那反而会给自己造成伤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种生活散文篇七

我问她:“你恨家里人吗?”她说:”我恨他们让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更恨我自己。”

我说:“不要恨你自己,因为你无法选择出生或者不出生。也不要恨他们,因为他们过的也不好。”

还有一对夫妻,刚结婚了几年很穷,但很幸福。20多年后,不在贫穷,但天天吵。男人出轨了,女人爆粗口大骂。两人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早已不复当年的恩爱。从幸福到恶语相向,他们一定没有想到后来的生活会变成这样。“他人即地狱!”他们肯定理解这话。

是啊,人如果只看到别人的错,那他一定是常常抱怨。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

“高尚者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者是卑鄙者的墓志铭!”每个人都在追逐幸福的生活。高尚者的高尚艰难,卑鄙者的卑鄙也艰难,每个想要放弃坚守的人都会问:“我究竟应该怎样去生活?”

就像曾国藩先生总结的,一个人不成功无非两个字,一个是傲,一个是惰。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活是自己的艺术。所以先看看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再去看作品后面的背景材料。

给别人做榜样很难,给自己做榜样更难,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慎独”是一个很酷的词,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酷。

父母决定了你出生或者被倒进厕所。一旦你长大了,你的生死就属于你自己。去恨一个人很容易,去原谅一个人其实也容易,因为地狱和天堂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杨雪》,杨雪是个女孩。她对戴眼镜的人很感兴趣,总是凑到你跟前盯着你看。我就是戴着眼镜,她一个劲的用模糊不清的'声音叫:“叔叔,叔叔,叔叔。”我从她的眼睛里看不到神,但看到了天真。

杨雪是一个好听的名字,但孩子本身不是这样的好。她得了脑水肿,今年是第8年。出生两月就发现这个病,她父母说:“要治她,那怕她活一天也要治。”

静静的生活是一种大智慧。自以为懂很多,告诉别人这样生活,那样生活并不高明。

杨雪是一个人,是一个小女孩。她是一种生活,她是她父母的地狱还是天堂,由她父母决定。一个丈夫是一个妻子的地狱还是天堂,由她自己决定。一个母亲是她女儿的天堂还是地狱,由她女儿决定。一切都是变化的,我们从未生活在一切如旧的社会里。

正像杨雪父母所希望的,她能长大,上学,工作,嫁人。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叹息道:“要是她没病,要是她不傻,她是多好的一个女孩啊。”

让每一个杨雪过的活的更久,让每一个杨雪活的自信快乐,是每一个杨雪的权力。他人即天堂,我们要赋予每一个杨雪这样的责任。因为我们也是“杨雪”。

一种生活散文篇八

——题记。

如果真的有来世,我希望我是一朵莲花。

我希望我是濂溪笔下的那一朵。

在纷乱的六月安静的绽放出自己的颜色,给喧哗的尘世带来片刻宁静。纵有夏禅鸣扰,蛙声阵阵,我亦无动于衷。时而有蝴蝶成群飞来,于我身旁偏偏起舞,那美丽的舞姿宛如一曲动人的华尔兹,是剥离浮华后生命最真正在的悦动。

这时,可爱的蜜蜂也不忘来凑凑热闹,拍打着剔透的翅膀,嗡嗡的从远方飞来,仿佛哼着美妙的小曲儿,又似在和着蝴蝶的`舞步,发出悠扬的伴奏。

或许是有些累了,它们懒散的停在我盛放的纯白中,贪婪的允吸着我甘甜的汁液,然后安静的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就像繁华都市的一角,一对相偎相依老人,享受着一杯拿铁的香浓与丝滑,透过窗帘撒下的斑驳的阳光,犹如过滤了喧嚣的城市,柔和而宁静,和谐而温暖。

田田的叶子下面又是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中自由的嬉戏,在我笔直的枝干旁,时而环绕,时而停滞,时而跃出水面,似要一睹这中通外直的躯干上是有怎样的生命。

那时的我依然是安静的,没有一丝声响,仿佛不曾存在一样安静。

静静的享受着天地的馈赠,享受着远离繁华后的宁静与一份平淡。没有万众瞩目的娇艳,却有自己一成不变的颜色,不在百花从中争艳,懂我的人自会将我欣赏。

如果真的有来世,我希望我是一株菊。

我希望我是陶潜笔下的那一株。

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清香飘逸,我只是一株开在落寞深秋的菊。在一片衰败的荒野我在一个不可能有人路过的角落独自开放。

我是在装扮秋天吗?也许是吧,或许我本就微不足道,但我却有着自己的一点颜色,那是不同于秋天的,属于我自己的颜色,清新而淡雅。也许不是,那点微弱的颜色又怎么能敌得过无边的秋色,我注定被淹没,注定被掩埋。

但我不曾悲伤,因为一个隐者曾在某一个深秋向我款款而来,他身袭素白青衫,在那悠然南山之下,我们不期而遇,然后,我们相伴于彼此命途。冲天香阵透长安岂是我本来面目,我本远离繁华,守着自己的一份平淡如水,浅笑,安然。

如果真的有来世,我希望我是一湖水。

我希望我是一潭从未有人触碰的湖水。

后来,一切都过去了,我依然有着一如既往的平静。

也许我是蓝色的,如天空一样忧郁而深邃,仿佛一首永远读不完的诗,一副永远画不完的画。又也许我本是无色的,像天空一样单调而简单,仿佛一个天真的孩子,或是一张纤尘不染的白纸。(抒情散文/)。

我不曾悲伤,不曾落泪,因为我有着平淡而不平庸的生活。

如果真的有来世,如果真的有如果,我依然要一种平淡如水的生活。

一种生活散文篇九

《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1962年所作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季先生以平实淳朴的语言、不急不缓而又抑扬有致地抒写了对夹竹桃的“爱”——“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拉开记忆的闸门,夹竹桃的绚烂与韧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也因写了这篇《夹竹桃》而被宗璞称为“夹竹桃知己”。我细细地读着季先生的《夹竹桃》,心中突然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感动:像夹竹桃那样生活。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了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了雪。”这样朴素亲切的语言,让人感到就像是一位和蔼的长者娓娓地话着家常:“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季先生从花色入手,红白相衬,相映成趣,并借助丰富的想象将雪火相融,和谐融洽,更赋予了夹竹桃“摇摇儿女花,挺挺君子操”(沈与求)的妙趣横生,兼具了竹的高风亮节与桃的“灼灼其华”,贯穿于字里行间的`唯有“深情”。读季先生的散文,“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走进夹竹桃,自然而然就能领会到其中的清净与孤高。

对于散文,季先生不同意所谓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说法。他在《漫谈散文》中说:“综观古今中外各名家的散文或随笔,既不见‘散’,也不见‘随’。它们多半是结构严谨之作,绝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这是季羡林先生在阅读、写作了几十年散文之后对这一文体的理解,也是他创作散文的一个原则。而对照《夹竹桃》却发现第三自然段一字不着“夹竹桃”三字。但细细品读,却发现一字也无闲笔:凝练的文字描写了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花开花落,万紫千红。抑或说人生如花,“从春天一直开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开到玉簪花和菊花,”这就仿佛是芸芸众生,有的“花团锦簇”,有的“满院生辉”,有的“带来凄凉的寒意”,有的“在秋风中怒放”,各自活在各自的精彩或喧嚣之中,有喜有悲。相比之下,“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儿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循环往复,为自己开花,乐此不疲,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也是季羡林先生的品格——“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悼念沈从文先生》),他将自己当作一介布衣,是布衣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布衣。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这样,“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是的,像夹竹桃那样安静从容地开、始终如一地开、锲而不舍地开、顽强不屈地开……我们能体会到先生的文章真是虚实相生,浓淡相宜,匠心独具,浑然天成,我们更能体会到先生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和那份挚爱生活的真诚、朴素。

“真”与“朴”是季羡林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真”即其散文是他心灵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九十多年的坎坷、曲折、追求、奋斗的人生历程。季羡林先生1936年在德国选读梵文,他认为“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先生的信念是如此坚定,即使进入古稀之年,事务仍繁忙,他毅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被尊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成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朴”即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就如同他一生经常穿在身上的蓝色中山装一样。他追求“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感,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环……”这就犹如月光下的夹竹桃,花影婆娑。

先生闲庭散步,在月光下,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长句短句,琅琅上口。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月光之下景物相似,情感却大相径庭——“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人随影动,影牵人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优美的语言、美妙的幻想、真挚的情感尽在其中。读着先生的“亚洲、非洲、大海、小虫子、海轮”,我们总能从先生朴素的文字中触摸到他那颗火热的爱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此时我们不能不会心地一笑:“月光下夹竹桃多么美好。”季羡林先生就像夹竹桃那样一丝不苟地生活着。

一种生活散文篇十

如今的中国主力消费群体,已经进入了集体寻找自我的时代,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大家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生活状态,旅游对大众而言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我们需要让这些群体找到精准化的旅游点。我们不需要把旅游打造成奢侈品,也不是有意而为之,它就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

周庄,是水乡古镇和现代休闲兼具之地。旅游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今天的周庄,因为在产品、文化、内涵上逐渐成熟,已经成为人们深度体验旅游的目的地。

生活着的周庄。

从下半年起,周庄古镇旅游在保护古镇原生态的基础上加速转型升级,在物质上积极丰富满足游客需求的项目和产品,在精神上更加重视游客的自我感受――在周庄旅游生活的感受,营造一个生活着的周庄古镇,让每个人在周庄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打造一个生活的周庄,让本地人、外地人都能有所作为的生活下去,将周庄打造成有文化品位的小镇。”周庄旅游董事长任永东这样定义。

目前,周庄古镇已经形成三条线,将多样化的生活状态呈现在游客面前。第一是青龙桥、贞丰轩、花间堂这条线,水乡特产、民俗工艺、民宿等演绎周庄原住民文化。第二是1086慢生活街区这条线,引进品质酒吧,丰富周庄夜生活。第三是南湖全福讲寺、莼鲈之思――水乡休闲度假社区这条滨湖线,聚集了优雅格调的文化项目。

这三条线加上周庄众多休闲项目,使得周庄形成了浓郁的生活氛围。“有一种生活叫周庄”作为周庄全新推出的旅游形象,就是让游客在周庄寻找适意生活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持续的、有情调的、有趣味的,既让游客有似曾相识的亲切,又有新鲜感和体验的兴趣。

古镇原住民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原住民的土著生活,水乡的生活方式在古镇里如画卷般展开。一个院子,几张桌子,周庄吃讲茶为客人打造一个原生态的周庄生活氛围,坐下来,像原住民一般吃茶聊天,享受静下来的时光,融入原住民的生活。

体验周庄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住下来,周庄的阿婆为你做家常饭;客栈老板在院子里摆上桌椅,请来周庄艺人,你可以边休息喝茶,边听评弹表演,享受周庄人的娱乐方式。早上,叫醒周庄的,是周庄人,吃些刚出锅的早点,听周庄人聊聊家常。贞丰文化街集萃周庄水乡文化,周庄原住民在铁匠铺里打铁、在竹编坊里编竹篾、在豆腐坊里做豆腐……体验原住民的生活,感受周庄朴素生活的味道。

江南雅韵生活。

从南湖古琴社到春江花月夜古筝会所,从马晓晖文化沙龙到古戏台昆山演出。周庄本地优雅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得益彰,周庄本身就带有浓重的文化味道,叶楚伧、陈逸飞等生于周庄或爱上周庄的人留下可供挖掘的文化元素。让周庄名扬海内外的《故乡的回忆》,本身就是陈逸飞先生对水乡生活的发现和感悟。

周庄的优雅生活,让喜欢文化的游客爱上周庄。一场场雅集,一场场文化沙龙,升华了周庄的生活,让文化人士相聚在周庄,享受千年古镇里的典雅礼遇。贞丰轩、花间堂等精品客栈,将水乡文化融入到居所之中,赋予独特的居住美感。

水乡情调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有趣的水乡情调生活。在猫空里安静阅读,在周庄星巴克喝咖啡续杯,在花间堂红酒吧品酒谈人生,在自己喜爱的咖啡厅、酒吧里点爱喝、爱吃的一道特色菜,听主人为你选的音乐,满满品味,细细享受。这种休闲生活的情调,在于陌生而熟悉,陌生是因为面对不同的人,熟悉是因为心中长久的渴望。

周庄是包容的,你也可以留下这种生活。左手后院的故事,讲述了外来者对周庄生活的迷恋。一个摄影师一个作者,他们一起周游世界多年,他们来到周庄,感受到了周庄的生活状态,于是决定留在周庄开设左手后院,开始他们的生活,拥有周庄的生活。在小院里喝着咖啡遐想着世界旅行,感受生活的真谛。

睿智财富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充满智慧和传奇的财富生活。周庄沈万三留下关于财富的传奇。聚宝盆、通番海外等故事是用来听的,其中的道理让人感悟。周庄,向游客呈现江南首富沈万三的传奇生活。两条财道――沈厅财道、万三水上财道,讲诉沈万三富可敌国的发迹史,而财神居将沈万三的财富智慧呈现给游客。

周庄著名的万三家宴,源于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待客家宴,这一桌丰盛但不奢靡的宴席,带着水乡味道的,将首富家日常生活的一面展现给来宾。品尝万三家宴,已经成为游客体验六百年前首富生活的方式。

浪漫夜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浪漫与激情的夜生活。入夜的周庄上演着生活的乐章,《四季周庄》演出,将周庄四季的原住民生活搬上水上舞台,一场场表演,将或诗意唯美,或民俗风情的周庄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

灯光璀璨的1086慢生活街区,是夜生活的秀场。爱动的人享受酒吧,喜欢动感音乐,喜欢在气氛热烈的酒吧里感受时尚生活的激情,举杯、干杯,朦胧的醉意中领悟生活。爱静的人也能享受酒吧,在恬静的酒吧里,聊着人生,慢品酒的味道,任思绪肆意涌动。这些酒吧临近着小巷和水道,朴素水乡和现代时尚在这里交融、升华。

旅游即生活,周庄用参与、体验的生活打动游客。周庄引领着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周庄,如今向着休闲度假旅游的方向前进,将打造成一个生活的小镇,有文化,有品味的小镇。

一种生活散文篇十一

在做母亲时我就是个最平常的女人,我对我孩子的期望也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像平常人家里的孩子一样,快乐、健康,以后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尽管他们的妈妈有点特殊,但我希望他们成长的时候就能学会用平常心看待世界,能与人真诚交流,希望他们能从最普通的生活里看到最真实的美好。

这是很多父母会忽略的一种教育,但在我眼里格外重要。我经常在与普通人的交流中得到快乐。我不会用我的光环罩着你。你也不用迎合我什么。所以,我跟那拉三轮的大爷,看门的保安,打扫卫生的阿姨关系都很好。每次带孩子碰见他们,总会热情地招呼两句,孩子看在眼里就能知道该怎么尊重别人。

搬家之前,我特别喜欢逛附近的一间小店,里面都是一两百元的花裙子,一直买一直穿,和老板娘也熟了,拉拉家常,讨价还价,最后开开心心地做成了买卖,如果孩子在身边,他就会看到这是最真实的生活。妈妈虽然也会去旗舰店买名牌衣服,用来出席一些重要场合,但生活里更常去的是这样的街边小店,你来我往,物质的.买卖间更有人情在。

南路路口那边,晚上经常会出来一对安徽小夫妻摆着一个炒米粉小摊,过去我们是那里的常客,他们做的东西既干净又好吃。认识他们有六七年了,他们刚有孩子的时候我也知道,我们小三的衣服全都打包送给他们家。我说别嫌弃啊,都是些穿不下的,扔了怪可惜的。他们接过衣服,特别感激,也从不见他们四处说我和金星很熟,也不会因为这个不收我们家吃米粉的钱,该怎样还是怎样,特别踏实。许久不见,关心一下我最近是不是太忙,别太累。

有一年新年,我把这小两口请到我们家的院子里,那晚所有的客人都吃上了他们做的东西,炒面啊,炒饭啊,馄饨啊,都说好吃。我看着这小两口,到大城市谋生,从没孩子到有孩子,一直就在那儿本本分分地生活,它成为我最重要的一个记忆和风景,心里特别珍惜那个画面。我经常带着孩子去那里,就算现在搬家后离得远些,每个月也会特地跑过去吃点东西。人与人之间这种真实平等的关系最美,我想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理解这种美。

有一天,我在录节目的时候收到老公的一条短信:“我和你讲个故事。”那天是我老公带着嘟嘟去一个里弄里修大衣拉链,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在那里摆摊,他们俩一看,老伴儿给老头打下手,那老人特娴熟地就把拉链修好了。极其简朴的生活,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还带着一辈子留下的手艺在继续为别人服务,这个画面把嘟嘟感动坏了。回家路上,他都在跟他爸爸念叨,”爸爸你看到了吗?他们真是太幸福了!“这种幸福感染了我儿子,也感染了我老公,他急着要把这种幸福和我分享。坐在化妆间的我也顿时被这种幸福传染了。我还感到欣慰,那是我儿子发现的幸福。

我有能力的时候,会尽力给孩子们一个充分发挥的成长环境。但世事无常,我不保证这样的物质基础会一直都存在。如果有一天妈妈突然住不起大房子,也没有那么多人认识妈妈了,我就想让他们明白,就算回到一个最普通的生活层面,我们一样可以过得很好。他们已经在别的地方看到了那种最平常的幸福,不是住在高楼大厦里,不是穿着西装革履,而就在最简单的生活和最丰满的心灵里。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你推向任何一种层面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