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秋雨散文(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08:21 页码:7
秋雨散文(通用12篇)
2023-11-12 09:08:21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写总结的关键是要有重点,突出事物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领域。通过观摩他人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行业内的优秀表现和创新思路。

秋雨散文篇一

倘把这场秋雨说成满怀了柔情,一点也不为过。许是看到收秋的人们,把辛勤付出的劳动换来的金灿灿的果实都收回家的时候,就在清晨人们有些疲惫的梦乡里,轻轻缓缓地洒落下来,莎莎莎的如同来自仙乡的天籁,落在梦里浅笑的嘴角,瞬间就让梦里的五彩斑斓,靓丽成绽放在心头憧憬的艳丽。

看这细密的雨丝,带着晶亮亮的表情清丽的笑着,就给喜悦的农人们放了一个假。或许,她看到农人们太累了,累了,就要歇歇。或许是她不舍得,让这些辛劳的农人们累着。

雨天。难得的清闲,怎么会没有一杯满溢着清香的茶呢!

昨天还是喧嚣的原野一下子清静下来,只有莎莎的雨声轻敲着大地上的一切,轻轻柔柔的,生怕一用力,就会碰疼了似的。整个大地也好像疲惫了,在雨滴的轻抚里,静静地睡去,进入了柔美的梦乡。

这时是不应该有风的,她不能摇动静默的大树,怕惊扰了正被雨爱抚的惬意,她不能发出任何的声响,她不能惊扰所有静谧的梦。

这世界弥漫在如丝如缕的雨雾里,把这个真实的世界轻盈的包裹起来,虚幻成意识里才有的仙境,让有些昏乱的大脑渐渐清爽,人一下子变得精神起来,年轻起来。让俗世里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眼睛变得清亮起来,周围以及远方不曾留意的风景,瞬间美丽了许多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如此美妙的风景,都从眼角滑过!还有亲人的笑脸,散发着从来没有的亲切。

太静了。没有一丝声响的田野,连一声细微的虫鸣都听不到。太静了。或许只有细雨里的土地才会如此的幽静。太静了,心里。或许狂跳的内心只有在这广袤的宁静里,缓缓地安静下来,让人生的恬淡与悠闲在这满怀了柔情的秋雨里,涟漪般一圈一圈的荡漾开来。

这满怀柔情的秋雨,仍在下不紧不慢。轻轻缓缓。

不知道她的心,怎么会如此的平静。难道她没有一点索取,才会如此洒脱。难道她满怀了柔情,才有了水的.纯净。

或许农人们无法拒绝秋雨的柔情,以及慷慨赠与的悠闲。但在人们的内心里,却总把生活的静美无奈地关在了门外,任凭浮躁裹挟了叹息在心房里咆哮。

这秋雨还在下。正如同悠闲向人生的尽头蔓延。这秋雨的柔情到底有多么浓,不知能否感受得到。

秋雨散文篇二

七夕已过,三伏隐去,连续一周的霪雨。

今晚,天放晴,难得的月夜、虫鸣、凉爽和豁然开朗。

今天才有七夕的感觉,天高云淡、月朗星稀…。

钿盒、蛛丝、长生殿;

圆月、虫琴、心高远。

独立,路灯下的树影参差斑驳,如黑白的剪影;

聆听,草深处的虫鸣此起彼伏,像高低的琴筝;

仰望,天幕中的星月悬系苍穹,似天堂的烛灯……。

心,静静。

梦,轻轻。

忽想起,七夕那天的雷雨过后,天空撑起的彩虹。

庭院空空,只身徘徊,忽觉物是人非。

一切即将睡去。

暑气未退时,没有落笔的心情,枉费了大家殷勤地问候。

秋已至,心情大好,原先的身心俱疲业已荡然无存,不觉中,心情如季节一样轮回往复。我属于“秋”,因为经历了“夏”才会历练得成熟,迎来的是五谷丰登。

“自然”真的奇妙,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感受,倏忽间,斗转星移,霜天暗换。

伫立良久,一片空明,“思想”如涓涓溪流润泽我的心灵,胸无杂念。曾经的雷雨、曾经的濡湿、曾经的烦热、曾经的不如意一笑而过,恍如隔世。

开始幻想如“小杜”的《山行》,一览众山的峰顶,独享劲风如刀,须臾间窃闻天听的骄傲。

夜深了,秋风骤起,身感轻灵,如在云端…。

心在天堂,与仙家对弈、与鸾鸟和鸣,不问尘世,梦回唐朝。

秋雨散文篇三

突然闯进等待已久的窗棂。

带着秋的味道。

有雏菊的辛甜,泥土的饱满。

此刻应就着燃起的'灯火共饮。

白酒太烈,啤酒太浅。

应是红酒更好。

很像你。

温柔,浪漫又热情。

带着冷冷的神秘。

我独爱你这份清冷。

纯粹的,淡然的又无比深邃。

可以触碰到灵魂。

超脱物外的情绪。

仿佛一切没有理由,没有目的。

更不需要任何言语。

寂静才是更深层次的交流。

哦,是离别太多次。

所以就无所谓离别。

因为太多次。

来了我静静陪你。

走了我默默相送。

你在与不在都是风景。

我心宁静。

此刻万物都静静的。

默数你的心跳。

淅淅沥沥。

静静的感受。

那渴望温暖的寒凉。

我无法帮到你。

一如无法帮到自己。

贪求太多才注定痛苦。

我只守住这无所求。

顺其自然之缘法。

焚香静坐。

体会你表象之下的真。

西北的甘露何其珍贵。

是你对大地母亲的馈赠。

谁领了这场功德去。

哦,随他去吧。

雨还在。

悲悯的遥望。

夜色降临。

室内满满的明亮。

窗外无际的漆黑。

谁在无声祈祷。

另一场缘起。

我,这里。

秋雨散文篇四

客寓柳州,住跋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挡眼有石塑一尊,近似昨夜见到神貌。石塑底座镌《荔子碑》《剑铭碑》,皆先生手迹。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罗池东侧有柑香亭,西侧乃柳侯祠,祠北有衣冠墓。这些名目,只要粗知宗元行迹,皆耳熟能详。

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廊。所立石碑,皆刻后人凭吊纪念文字,但康熙前的碑文,都已漫漶不可辨识。由此想到,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甬道,也已截截枯朽。时值清晨,词中寥无一人,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漫漶。

柳宗元到此地,是公元815年夏天。当时这里是远未开化的南荒之地,朝廷贬放罪人的所在,一听地名就叫人惊栗,就像后来俄国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还有那份开阔和银亮,这里却整个被原始野林笼罩着,潮湿蒸郁,暗无天日,人烟稀少,瘴疫猖獗。去西伯利亚的罪人,还能让雪橇划下两道长长的生命曲线,这里没有,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躯体,也消蚀得无影无踪。面南而坐的帝王时不时阴惨一笑,御笔一划、笔尖遥指这座宏大无比的天然监狱。

柳宗元是赶了长路来到这里的。他的被贬,还在10年之前,贬放地是湖南永州。他在永州呆了10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它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照理,他可以心满意足,不再顾虑仕途枯荣。但是,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这年年初,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还是按捺不住,欣喜万状,急急赶去。

当然会经过汨罗江,屈原的形貌立即与自己交迭起来。他随口吟道:

南来不做楚臣悲,

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泪罗道,

莫将波浪枉明时。

《汨罗遇凤》。

这样的诗句出自一位文化大师之手,读着总让人不舒服,他提到了屈原,有意无意地写成了『楚臣”,倒也没有大错。同是汨罗江畔;当年悲悲戚戚的屈原与今天喜气洋洋的柳宗元,心境不同,心态相仿。

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王朝宠之贬之的臣吏,只有父亲的儿子或儿子的父亲,只有朋友间亲疏网络中的一点,只有战栗在众xx交铄下的疲软肉体,只有上下左右排行第几的坐标,只有社会洪波中的一星波光,只有种种伦理观念的组合和会聚。不应有生命实体,不应有个体灵魂。

到得长安,兜头一盆冷水,朝廷厉声宣告,他被贬到了更为边远的柳州。

朝廷像在给他做游戏,在大一统的版图上挪来移去。不能让你在一处滞留太久,以免对应着稳定的山水构建起独立的人格。多让你在长途上颠颠簸簸吧,让你记住:你不是你。

柳宗元凄楚南回,同路有刘禹锡。刘禹锡被贬到广东连州,不能让这两个文人呆在一起。到衡阳应该分手了,两位文豪牵衣拱手,流了很多眼泪。宗元赠别禹锡的`诗句是:“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到柳州时,泪迹未干。

嘴角也绽出一丝笑容,那是在嘲滤自己:“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悲剧,上升到滑稽。

这年他43岁,正当盛年。但他预料,这个陌生的柳州会是他的丧葬之地。他四处打量,终于发现了这个罗池,池边还有一座破损不堪的罗池庙。

他无法预料的是,这个罗池庙,将成为他的祭饲,被供奉千年。

不为什么,就为他破旧箱筐里那一札皱巴巴的诗文。

屈原自没于汨罗江,而柳宗元则走过汨罗江回来了。幸好回来,柳州、永州无所谓,总比在长安强。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国,太寂寞。

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个鲁滨逊。他有一个小小的贬滴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毕竟劳累,在47岁上死去。

柳宗元晚年所干的这些事,一般被称为政绩。当然也对,但他的政绩有点特别,每件事,都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所见的实情作出,并不考据何种政治规范;作了,又花笔墨加以阐释,疏浚理义。文采辈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小天地,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想力。他死后,一代又一代,许多文人带着崇敬和疑问仰望着这位客死南荒的文豪。重蹈他的覆辙的贬官,在南下的路途中,一想到柳宗元,心情就会平适一点。柳州的历代官吏,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自己的行止。这些,都可以从柳侯词碑廊中看到。柳宗元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使无数文官或多或少地强化了文人意识,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如今柑香亭畔还有一石碑,为光绪十八年间柳州府事蒋兆奎立,这位长沙籍官员写了洋洋洒洒一大篇碑文,说他从柳宗元身上看到了学识文章。自然游观与政事的统一。“夫文章政事,不判两途。侯固以文章而能政事者,而又以游观为为政之具,俾乱虑滞志,无所容入,然后理达而事成,故其惠化至今。”为此,他下决心重修柑香亭,没有钱,就想方设法,精打细算,在碑文中报了一笔筹款明细账。亭建成后,他便常来这里思念柳宗元,所谓“每于公退之暇,登斯亭也,江山如是,蕉荔依然,见实间花,宛如当日”。不能不说,这位府事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人格,因柳宗元而有所上升。

更多的是疑问。重重石碑发出了重重感叹、重重疑问,柳宗元不断地引发着后人苦苦思索:

文字由来重李唐,

如何万里竟投荒?

池枯犹滴投荒泪,

邈古难传去国神……。

自昔才名天所扼,

文章公独耀南荒……。

旧泽尚能传柳郡,

新亭谁为续柑香?

这些感叹和疑问,始终也没有一个澄明的归结。旧石碑模糊了,新石碑又续上去。最新的石碑树在衣冠墓前,郭沫若题,时间是1974年12月。当时,柳宗元变成了“法家”,衣冠基修得很漂亮。

倒是现任柳州市副市长的几句话使我听了眼睛一亮。他说;“这两年柳州的开放和崛起,还得感谢柳宗元和其它南下贬官。他们从根子上使柳州开通。”这位副市长年岁尚轻,大学毕业,也是个文人。

我在排排石碑间踽踽独行。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但是,日近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游人看是一个祠堂,不大愿意进来。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执地枪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

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岛学子,都曾向往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折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与殿阙对峙,与史官争辩,为普天*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复文明,才不至全然黯暗。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懊吧,你们就这么固执地肃立着吧。明天。或许后天,会有一些游人,一些少年,指指点点,来破读这些碑文。

秋雨散文篇五

秋风秋雨愁煞人,在这秋水共长天的一色里,又一次放飞自己。

所有的灵感在雨中激发,被我小心翼翼地编织成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寄托在风雨之中。

落叶、流水、沧桑、地老天荒尽收眼底,一波又一波的思绪,化作雨丝缕缕,剪不断,里还乱。

那些晶莹剔透的回忆,又在平平仄仄的唐诗宋词里,去寻找自己的点点滴滴。

我仿佛走进了了戴望舒的雨巷,独自步量着李清照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冷冷清清的夜,我寻寻觅觅。淅淅沥沥的雨,淋我一身惨惨戚戚。

望断秋水无语,我知道,那是忧伤已久的相思,应和着我多情的梦底。

你可知否?就在这雨落芭蕉的那一刻,我的心碎了,可我仍在疼中爱着。

捡起一片落叶,任凄凉的心从中抽出,沿着秋雨旖旎而上,寻找你的.归处。

这个时候,喜欢把你想象成他年桃花深处的少年,手携一把千年的古筝,披一蓑衣,从千年的暮霭等待中款款而来,我就是你那低头一笑温柔,回眸一望的娇媚。

这一刻呀,落叶有了轻盈的舞姿,流水也有了动人的歌声,凄美斑斓却美意无限,我在雨中走来又走去,走去又走来。

一个石级,一个梦境,一阵凉风,一点伤痛,一缕细雨,一腹柔情。

悲喜交加的此刻,教我不想你真的好难。

飘飘洒洒的雨与我密密麻麻的相思窃窃私语,隐藏在心中的点点滴滴的爱情故事,飘飘渺渺的纷沓而来。

留在我眸底的,是你潇潇洒洒的影子,搂在我胸前的,是你结结实实的怀抱,挂在我嘴角的,是你娓娓婉婉的誓言,滴在我心里的,是你温温热热的暖。

亲爱的,就让我化作今夜的雨,满载着我的思恋,穿越千山万水,好让我贴近你……。

秋雨散文篇六

任何人的作品,作家也好,学者也好,画家也罢,推而广之,一切可以称得上艺术作品的东西,文字的,形象的,可视可感的一切艺术产物,都会打上作者自身的烙印。余秋雨先生也不会例外。

最初接触余秋雨的散文,是十多年以前,那次去南京,长江大桥、总统府、梅花山、中山陵、喣园一路玩下来,兴致颇高!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江南的风情,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南京横跨长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可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南方的茶园,红土,第一次听到了江南的风情小调,在春意盎然的时刻,走路有些疲累之际,一首江南小曲让人心生无限感慨!

那次去南京美中不足有两个遗憾,一个是我平生最爱的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的那么多种类的梅树,竟相开放,可是我们的留影一张也没有冲洗出来——梅花山上兜售的胶卷是伪劣的,真是大意,那时还没有多少伪劣商品的防范意识,其一;二是我在南京的一家书店里买的余秋雨的散文《秋雨散文》是翻版书。

应该说,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我最欣赏有三点:一是其语言,他的语言往往凝重而深沉,引人深思;二是对待文化与历史的严肃的思索,透露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历史使命感;三是能够走出象牙塔,不拘泥于史料,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和思索。这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致力于写作的年轻人应该引起重视的。文学是人学,应该关注生命、关注生存、关注一些重大的题材。当然文学家艺术家也要吃饭,可是知识分子的灵魂不能丢,这样我们的文学事业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会早日腾飞,我们的祖国才会早日立于世界前列。

后来,我陆续购得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文化苦旅》,也买回了《余秋雨现象批判》、《艺术散文创作论》等等相关书籍,说到底,我曾经有一个阶段很关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也许在那时的文坛,似乎缺少一种文化的厚重感,这从我订阅的《文学报》、《文学自由谈》等文学类刊物上就可以窥见一斑,当然,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不能这样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我认为应该是。

受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在一个时期,文学似乎贬值了,有多少文人纷纷下海经商,文学似乎不那么严肃了,而和商品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人往往从利益考虑,从经济角度出发去写一些迎合某一类读者群的“作品”。所以,那时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的出现,仿佛给“炎热的文坛”吹来一股凉意的“秋风”,让人耳目一新!

可是不久我就发现,余秋雨的散文,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学术性、文化性的记游,严峻的,剖析的,有时又觉得故作高深,完全是一种冷峻的理性审视的回望与批判,是一种对历史的追问和反思,它不同于一般的散文,缺乏审美性、艺术性、缺乏真实感,不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也缺乏一种散文的内核,就是我们常说的心与心的交流与共鸣,更谈不上是艺术散文,说他是在误导一些文学青年,尤其是爱好散文的文学青年,一点也不为过。至少余秋雨的散文不能算是散文的标杆!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沿袭已久的中学与大学教育,似乎缺少了一种人文的情怀,一种民族的质朴的真诚的东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样的教育与校园氛围,就会让我们的孩子的眼睛由“澄明”而变得“浑浊”,这将是我们一个民族的悲哀!

“大学课堂上讲授的是错误的散文理论,散文评论界何以能对当代中国散文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试想,大学教授们推崇的是伪散文,散文作家又有谁能突破误导,进入真正的心灵言说状态?”

“散文创作依赖于一个健康的灵魂。希望通过一些反思,引起人们的思考,为散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灵磁场。”

“有了人才有散文!唯有人的精神的确立,而后才会有散文”

“有了散文才会有更好的人,有了更好的人才会有更好的散文!”

“余秋雨现象”也希望能引起我们的反思,尤其是致力于散文创作的青年写作者们!

秋雨散文篇七

吹起我遥远的思念。

在这个飘着微雨的夜晚。

我独自行走在都市的雨夜里。

霓虹灯那昏黄的孤寂。

死寂地诉说着我的茫然。

前行的脚步里。

我似乎看不到自己脚下的路通向何方。

雨夜中的我感觉自己似乎又是那么低渺小。

小小的犹若尘世的一粒尘埃。

在雨中,在都市的边缘飘荡又惆怅。

在如今这样现代的都市里。

我总感觉自己的灵魂早已枯死在久远的梦中。

而今的我犹如一具干瘪的行尸走肉。

那么地苍白无力。

冷冷的雨夜中。

我早已看不到远方的碧绿叶儿。

也早已看不到曾经熟悉的'容颜。

更看不到那曾经蔚蓝的天。

思念的泪水在空洞中是那么地苦涩。

曾经的欢乐似乎也早已尘封。

孤独在繁华中落寞。

梦想在苍白中似乎早已支离破碎。

多想念那年轻时的曾经啊。

而今!彳亍在这茫然的雨夜里。

我早已没有心境欣赏着雨中的美景。

早已没有那浪漫无疆的逸致闲情。

而今唯一在心底的信仰。

也在冰冷的雨夜中哭泣又悲伤。

茫然的我不知道脚下的路还有多长。

而我这湿冷的双脚依旧在前行。

或许明天的明天。

我能看到远天的星星。

而今这黑色的夜似乎更加沉重。

我这犹如灌了铅的双脚。

依然在无尽的挣扎中前行。

也许就在雨过后明天。

我就能走到你温暖如春的怀中?

秋雨散文篇八

秋雨,是一叶流泪的诗流金岁月。

雨,静静飘洒,潮了眼,湿了心。清清的雨,不是凉爽,而是澄净,诸多情怀诸多苦楚,落寞如风,缓缓流动;浅浅的笑,不是心情,而是心境,诸多无奈诸多忧伤,沉寂如雨,默默滴落;淡淡的心,不是沉醉,而是沧桑,诸多喧嚣诸多纷扰,化为这风,这雨,这世界。

槐花携雨匝满地,留在心上的是:那季节,那脚步,那心......

雨,是一种优雅。它是一种穿透岁月的美丽。面对人生烦忧,不乱于心,如雨淡然微笑从容处之,是一种最美的姿势;面对时光荏苒,不困于情,如雨栉风沐心踏歌而行,是一种最美的情怀;面对生命起伏,不惑于世,如雨用心经历坦荡如涤,是一种最美的优雅。人生情致,来自这种优雅。

若可以,把我留在雨里,留在青春里,留在最好时光里!

雨停了,心情撒了一地。俯身捡起一片落叶,那清晰的脉络是纯净的心境,只是些许潮湿;闭眼聆听一抹流风,那轻声的吟唱是遥远的馨语,只是些许迷离;深深思索一段心事,那无言的沉默是碎心的情怀,只是些许伤感。

潮湿的是雨,也是心;迷离的是心,也是风;伤感的是渐去的岁月,永恒的是生命,是整个世界!

雨,是一种心语,是一种倾诉,更是一种情怀。用心听,如风轻抚心坎,有心事有清爽有眼泪;用心听,如花静默绽放,有花语有过往有思念;用心听,如诗轻捻时光,有沉默有淡然有伤痛。雨,只为有心的人飘洒,只为用心的人释然,只为唯心的人伤怀。

雨,是自然的精彩,是岁月的涤荡,是生命的美丽、永恒!

秋雨散文篇九

秋夜,剪不断的丝丝秋雨在夜空中时泣时诉。遍地烧焦的黄叶在眼前飞升跌落,片片感受秋雨的悲凉,如同我的脸代替我的心。

男人的幽怨常常用一张笑脸遮盖起来,泪水挂在心尖,点点如血!

多好的秋雨呀,请认准这头黑发,来呵,我们好好谈谈;秋雨呀,我的朋友,请看清这张脸,来呵,我们倾吐我们的脆弱!今夜,四只眼睛两颗心,没有第三张嘴巴销损我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秋雨呀,我的爱人,来呵,请躺进我的心窝,今夜,我们合而为一,互相把握彼此的脉搏,哀怨的共振痛快淋漓,偷得一夜释放的平衡与慰藉。

请不要说我们同病相怜沦落于一个被窝,事实上我们在艰难地固守自己那片明净的天空。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自己的名字,土地肥沃我们寻觅阳光雨露。然而四季冷暖更替,上帝造了一个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圆圆的地球围绕着圆圆的太阳走圆圆的路,人们也注定要成熟得圆圆滑滑在圆圆的地球上转圆圆的圈。“惋惜”、“遗憾”、“悔悟”似乎是人之将死本性回归,对天对地善言陪罪,悲壮而又美丽!

你说,外面的世界五采缤纷,精彩的世界里两种人手牵手共同现代同一首歌。一种人没有名字,一大群一大群大体一样,只是他们各自吃的碗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另一种人把名字锁在心里,随波逐流无奈过现实生活,夜深人静,常在伴侣的鼾声伴奏下,在黑夜中寻找自己的天空,温习自己的名字。你说我俩就是这种人,只是我们今夜大胆而真实地走出一道道门槛,有缘邂逅于这条朴素而真实的乡间小路上。

你说,人生在世,哪怕是亲人朋友也不能代替自己,又不能割据一个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岛屿。难看的脚丫总是要踏在现实的土地上,“彩云追月”毕竟是人说神话。鸟夜归巢、蛇冬眠穴,原始人已知山洞栖身,现代人更应懂得保护自己。伞是“保护”的象征,是一方活动的属于自己的天地。有一种伞,前端是锋利的尖,后端是一柄弯弯的扶手,收拢来小巧玲珑可藏袖中,取出来一按成杖再按成伞,出门在外随身携带,需要的时候准确的把它撑起来。

秋雨呵,我的兄长,你看我手中是一把怎样的伞:枯木作杆,后端无柄前端无尖,貌似能避雨遮雪,用心看百孔千疮,与其说真实地把握,无宁说装模作样。我一无所有!没有一方能挥汗劳作的土地,甚至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草房,右手紧握的不是一把伞,而是一种失落一种渴望。秋雨呀,告诉我,为什么我的力量总是灌注双脚碌碌奔波,而不能集结于一只手上有所收获?多想在弯弯的山路上撒满丁香,我作追日夸父到春天的荷塘里采摘硕大的荷叶在秋冬搭起新房,关闭透风的门窗我们在自己的屋子里精心制作自己的伞,那时,伞外秋雨冬雪,伞内春暖花开,伸手抚摩伞柄,如同真实地摸到了自己的名字。

你说,美好的愿望归依幻想只能叹息作罢,眼光送走南飞的侯燕不该停留在茫茫的夜空。此时,深秋,午夜,天筛稠雨路展坎坷,幽怨与梦想不能羽化自己真实的身体逃遁真实的一切而躺进春天的温床,摸摸自己冰凉的额庭,看看路旁黄土垒成的前人的归宿,听听夜莺的呼唤,“稍待,你也安息!”虽然,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但坦然的悟切决非麻木的流放,生是上帝赐予的机遇,自己无权浪费和销毁,生与死之间的内容上帝酌情安排自己主动把握,喜怒哀乐既是上帝的考验又是生活的调料,酸甜苦辣麻,真实地拥有贴心的感受!

秋雨散文篇十

桂雨蒙蒙舞涟漪,幽然梦醒桂香绵。

风是静默的,如影随形,却饱含着游子悠悠的眷念之意;

雨是潇潇的,化水无痕,却包藏着母亲温软的关爱之情。

身处果熟瓜香的秋色满园,

我已习惯于独自闭目深思:

尽管曲径通幽,亦难解晚秋深邃的心绪,

任凭天马行空,亦难懂深秋纷繁的思虑,

内心深处的那一抹情感,竟有如驰骋西部的骏马,

肆意宣泄,一发而不可收拾。

总喜欢一个人静坐亭间,任细雨淅沥着无尽的苍穹,

仰望恢宏的夜空,任时光于上天泪水中飞快的退去。

当蒙蒙的雨色,一点点渗透了酷热的空气,

当苍茫的灰暗,一分分湮没了噪杂的世界,

我的情感,也有如断线的雨滴,激起心底壮阔的波澜,

于瞬间席卷周身的每一处情绪,回荡良久而无法平息。

当呜咽的秋风拂过河岸柔弱的垂柳,

当层叠的波纹掠过河水秀丽的面颊,

细小的水珠如同跳落心间那迷人的音符,

与心底难舍的乡愁交互共鸣,

定格为似曾相识的一个个熟悉的画面,

终止于思绪飘落时一段段美好的瞬间。

今日有雨露霏霏,把酒杯中意难收;

望断楼高深几尺,凋落黄花不知愁。

心潮涌跃间,我将珍藏千年的灵感全部释放:

任模糊的云影轻携初春醉人的馨香,

任温润的心弦唤醒夏末动人的故事;

任燕子的薄翅掠过丛林翠绿的门楣,

任悦耳的渔歌激荡于崇山峻岭之间。

凝视着摇曳风中的那瓣纤弱玫瑰,

竟有若伊人眸中滑落的一抹泪痕,

相思如心中的一阙清词,悠远香醇,

花蕊在叹息中飘落,暗香在凋零中远行。

秋风起时花无意,秋雨落地静无声,

每每于风起时静思,对你的思念无从剪断。

当爱已成往事,请让我赤忱的心,

伴你走过风雨摇曳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秋雨散文篇十一

夜阑人静。一个人喜欢独自坐在房间,聆听窗外那淅淅沥沥的秋雨绵绵不绝地敲击地面,是那样的轻松,那样的的自由,使我心头一阵悸动,情趣便跟着那雨滴的响声缭绕而上。瞬间耳畔突然响起那首熟悉的诗:“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秋雨的景致真美啊!她给我带来了秋的喜悦,带来了收获的希望。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秋雨是那么透明,那么闪亮,透明的像空灵的水晶,明净的美玉;闪亮的.像灿烂的碎银,耀眼的钻石。不,用什么来比喻都不像。那银针般的雨丝,比水晶还要透亮,比美玉还要纯洁,比碎银还要明亮,比钻石还要耀眼。雨滴走过春的稚嫩,穿过夏的暴烈,用柔顺和婉的情怀悄悄的走进初秋的爽怡。给人的感觉尤为美妙。

清爽怡人的秋雨,细细的,长长的,一缕缕,一条条,像少女的秀发,自然地披散着,荡漾着一股温情。当她轻拂过柳树枝头,就象溪水捧起水草,跟小鸟一起飞翔,随风飘荡,跳出的舞姿优雅欢畅;当她悄悄飘滑霞色枫叶,如离人幽语,窃窃相闻,隔山隔水也阻不断爱的缠绵;当她潇洒滴点茂密梧桐,那“嗒……”的响声,就像一个鲜活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和向住,展现着执着和希望。

聆听秋雨,只有沉浸其中才能感悟她的真谛。这秋雨在纯净中透出一分明澈,点点飘落的不是雨丝,而是心灵上的甘泉,圣洁而灵透,也许人到了这超凡的境界才能悟出那份洒脱和自然。秋雨的纡缓细腻,是天地间的智者,人因她的存在而清醒,因她的智慧而从容!是秋雨让我消除沉闷和忧伤,让我学会冷静地面对沧桑,让我坚定信念勇于超越和奋进,让我迈出的每一个脚步坚实而有力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秋雨散文篇十二

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蛮劲,还能飞奔峰巅。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要腾腾腾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这儿来。有的是栈道,有的是石阶,千万人走过了的,还会有千万人走。只是,那儿不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来了,那就认了罢,为沙漠行走者的公规,为这些美丽的脚印。

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已经担心今晚的栖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罢,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它总在的,不看也在。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干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还十分灿烂。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凤,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它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矙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

我胡乱想着,随即又愁云满面。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了,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不前摔,也不后仰,一时变作了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再稍用力,如入慢镜头,跨步着舞蹈,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那么艰难地爬了几个时辰,下来只是几步!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所说的滑稽,正恰是这种情景。

来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树后有一陋屋,正迟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悬项佛珠,满脸皱纹布得细密而宁静。她告诉我,这儿本来有寺,毁于20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来源,讷讷动问,她指了指屋后一路,淡淡说:会有人送来。我想问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为何孤身一人,长守此地?什么年岁,初来这里?终于觉得对于佛家,这种追问过于钝拙,掩口作罢。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明晨,即可借明静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粲然的沙壁。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