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坐着看风景散文 你坐在看风景(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8 01:50:52 页码:8
坐着看风景散文 你坐在看风景(三篇)
2022-12-18 01:50:52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如何写坐着看风景散文(精)一

“哎,不是吧,都下雨了还要上补习班,韩老师也真是的,也不体谅体谅我们学生。”我唉声叹气的去拿伞。

韩老师是我小学的英语老师,我一直在上老师办的补习班,那天从晚上到第二天早上一直在下着雨,而且还挺大,这不刚才老师打电话给我下了铁令——8点之前必须前来补习,我是一百个不情愿呀,但在妈妈的催促下还是拿着雨伞踏着雨的伴奏上路了。

叮——叮——叮手机响了

我却丝毫不着急慢吞吞的拿起了手机,不用说又是老师来催了,哎,学习真是个苦差事,上个补习班也不容易。

“喂,韩老师,我正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呢,您有什么事找我呀。”

“薛子呀,你怎么把我当成老师了,你忘了我是谁了,我是五年级时转走的老刘啊,咋俩快一年没见面了,怎么这个周六日有时间吗,咋俩见个面呗。”

老刘是我小学1至5年级的最好的朋友,我们形影不离,上学一起走,放学一起走,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干过仗,一起“疯”,一起“炸”,别提有多开心,可是上五年级后,她却转学了,不知道为什么,从此那条上学放学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孤零零的走着,没有人会像她一样愿意天天陪我走,一路上没人陪我说话,我感觉我越来越孤独,越来越不爱说话。

“喂,喂,喂,薛子,还在吗,你这会干什么呢,你到回个话呀”

电话里的声音将我拉回了现实中,我激动极了,一年了,一年了,我终于又能见到她了,我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结结巴巴的说到

“可-—可以—我今天上午上完补习班就来,告诉我你新家的地址吧,也就—俩小时左右我就能来。”

“真是太好了,我家在……”

俩个小时的补习班终于结束了,我坐着车来到了她家楼底下的车站点等她,这时雨又下了起来。天娃娃,天娃娃,你为何哭了,难道是因为我们又见面了替我们高兴的哭了吗?雨敲击着地面的声音仿佛在回答“是的,是的”。

“薛子”

随着声音,我慢慢的转过身,是她是她,和我一样举着伞的她,她慢慢的拉起了我的手,慢慢的向前走,这一路上不知为何一直很沉寂。

雨依然在下,依然在冲刷,而那一幕成了定格在我人生画廊中一幅永不退色而又鲜丽漂亮的画……

如何写坐着看风景散文(精)二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江南春》。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2.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3.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学习,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诗意。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意,感悟诗情(难点)

一、导学: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诗你能背几首?

(你来!流利!真有感情!你会的真多!)

(图片以及古诗)

1、这幅画面,是正在浅吟低唱《静夜思》的李白,无论古今,不分中外,所有在外的游子都有一种怎样的情怀?——

是啊,这是一个乡愁满怀的李白。(板书:乡愁满怀)

2、《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豪情万丈啊,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正是,潇洒的李白,豪放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

3、《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怎样的李白?

(请你回答。你也想说,请,)——正如你们感受到的,这是有情有义的李白。(板书:有情有义)

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李白,他是思乡的游子,是豪迈的侠客,是重情重义的真汉子,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李白的诗,你将会看到又一个不同的李白。

二、自学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

(二)出示自学指导:

1、结合工具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重点词意,充分发挥想象来理解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互学。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讨论诗意,请小组代表发言。

2、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示

(一)、初读古诗

1、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

有谁知道敬亭山?你来说说。(图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称为“江南诗山”。自李白《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等许多名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这座“江南诗山”,也因而饮誉海内外。

2、再读课题:敬亭山前面加了个“独坐”,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你读得很慢,因为——哦,是因为伤感;你读得很轻,因为——哦,很孤独;你怎么读这么重?——哦,是在感叹!)

3、读课文: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读两遍。开始——

好!谁来试试!

(读得多好啊!字正腔圆。)谁再来?同学们从他们的朗读里听出了什么感觉?(好孤独!好无奈!好伤感!好寂寥!恩,很有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

4、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得出你很善于思索!)

(二)、细品诗意

1、李白到底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里分明写了好几样景物,为何李白要说“独自坐在”敬亭山呢?请在诗中划一划,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词语。

好,你找到了什么词语?(“飞尽”是指——)是啊,所有的鸟都飞走了,敬亭山静悄悄了。你呢?(“独去闲”是指——),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我和你的感觉一样)(是啊,好一座寂静清幽的敬亭山!)

3、读读这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久久地坐着,久久地看着,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谁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3、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李白的眼里,还有云么?还有鸟么?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句话是说——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来看去,谁也看不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啊!再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山脉脉相望,紧紧融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感悟孤独

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你曾豪情万丈,你曾广交朋友,为什么此刻这么深情地看着敬庭山呢?(孤独)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1、我们一起读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在李白的眼里,那是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

再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其实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你们很善于推测。)

(介绍背景)的确,这时正是李白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时候。李白曾经七次来到敬亭山所在的宣城游玩,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10年以后再次来到敬亭山所作的。李白的满腹才情只被唐玄宗视为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他空有投身政治报效祖国的雄心,却被一些权臣小人算计被迫离开长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增添了孤独与寂寞之感。

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听得出,同学们感悟很深)齐读。

2、老师也来试一试。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配乐,范读。

同学们来!(齐读)

3、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你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话对李白说呢?

(1)练笔: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2)引读:

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不言中(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李白啊!”

五、测评

1、课外拓展

《秋蒲歌》出示。自由读,感受下这首诗里是怎样的李白?

你来读读。请你读读。很深情。让我们齐读《秋浦歌》。

“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能安慰安慰他吗?

李白,这么多人在关心你啊,你要乐观、坚强、开朗起来。

你还记得《赠汪伦》吗?同学们齐——

还记得《静夜思》吗?

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

李白啊李白,我们都在怀念你,你并不孤独!

让我们再来齐诵这首诗《独坐敬亭山》。

2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2、读懂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翻阅书籍,了解洞庭湖的相关知识。

2、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学;

1、出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同学们, 你知道这句谚语的意思吗?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

2、出示资料来简介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君山在洞庭湖中,山上有诸多名胜。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自学: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二)出示自学指导:

1、结合工具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重点词意,充分发挥想象来理解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互学: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讨论诗意,请小组代表发言。

2、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示:

1、初读全诗。

2、再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

(1) “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2)“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3、细读“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遥望:远望。山就是指君山。

洞庭湖和君山 ,就像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翠,

白银‖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5、 知人论世,悟诗情

五、测评:

(1)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2)作业:

1、背熟《望洞庭》。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2、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这首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一、导学:

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板书:3词两首)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根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自学: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2、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这首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出示自学指导:

1、结合工具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重点词意,充分发挥想象来理解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互学: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讨论诗意,请小组代表发言。

2、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示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教师补充:

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

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同就是他在67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3、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3)全班汇报交流。

(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花朵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可欣赏插图。)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即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五、测评

三、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忆江南》。

如何写坐着看风景散文(精)三

师: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一天,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咦!后来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成语故事,《坐井观天》(板书)。

1 、师:同学们先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的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

2 、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小朋友拿起笔,再次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用“ ”画出他们的对话。

师: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师:你画得真准!小朋友,你们画对了吗?

1 、师: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一次对话,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师: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标点符号?

师:小鸟从哪里来,飞了多久,这都是青蛙想知道的,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和你的同桌一起再读一读这段对话。

2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出示第二次对话),接下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了,请看屏幕。

生读句子。

理解大话、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把反问句改写成肯定句。

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纸,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看天花板,说说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有多大?

师: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

3 、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请小朋友看看,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

师:小朋友们的语言真丰富,小鸟飞过许多地方,看到的东西多,知道也就多。青蛙不相信,小鸟可着急了,他得努力劝说青蛙相信自己的话,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男女分角色读)

4 、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

师: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师:对,眼见为实,让他亲眼瞧一瞧!(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出示句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 。)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生读)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鸟还是青蛙。

3、总结全文

小鸟为了锻炼自己,飞过许多地方,获得很多见识。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学点知识,多看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学、多看、多听、多想、多问,那你就不是井底之蛙,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