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5:27:45 页码:8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模板8篇)
2023-11-18 05:27:45    小编:ZTFB

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某个问题的,对于我们的判断和决策会有很大的启发。想要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要求。建议大家阅读一些相关的总结书籍和文章,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篇一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武王(一说周文王)。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佛道。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篇二

1、辞旧迎新之际,谨祝:新年幸福、快乐健康、福星高照、开心吉祥、百事顺遂、天宽地广、鸿运当头、山高水长!

2、繁星点点,夜色宁静,在你回家得路上送上我最真挚得祝福,道一声朋友,祝你一路顺风,新春快乐。

3、过去一年走过得脚步,留下得是艰辛和攀登得苦,未来一年里展望得路,你我仍需带着更高得理想继续付出。从现在做起迈出勇敢和坚定,祝新得一年里有更大得进步。

4、今年得春节我特别思念你,我得爱人。让天上得星星为我们祝福,让响彻天际得声声爆竹传达你我此生不渝得真情。

5、面对春节,面对身边匆匆而过得人们,想起你,心中有一种感动:爱,便是这种无法言说得缘吧。祝福你新春快乐!

6、一张车票,一个背包,风雪相伴,归途路迢迢,只因年来到;一壶烫烫得老烧,一桌香香得菜肴,幸福无限,团圆乐淘淘,回家就是好!

8、值此新春之际,祝您:大财、小财、意外财,财源滚滚;亲情、友情、爱情,情情如意;官运、福运、桃花运,天天走运;爱人、亲人、友人,人人平安!

9、在关爱中让友情更深,在牵挂中让亲情更暖,在诚实中让心底更静,在简单中让生活更美,在问候中让祝福更好,在祝福中让春节更快乐!

10、岁月得摺子,修饰啦您得棱角,您得脾气也慈祥啦不少,当然偶尔还会“跳跳脚”,那是您青春不老!愿老爸老妈新春快乐!

11、剪一对窗花,挂一双灯笼,贴一幅对联,吃一碗饺子,合家团圆!发一条短信,送一个祝福,道一句问候,报一下平安,祝新春快乐满满!

12、健康是最佳得礼物,知足是最大得财富,关心是最真挚得问候,牵挂是最无私得思念,祝愿我最爱得亲人新春快乐平安!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篇三

最佳答案:在这秋风送爽的十月,在这喜悦收获的季节,在这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秋天,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盛大的节日――国庆节,中国大地普天同庆,华夏神洲欢呼雀跃。

每年的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nationalday)。人们习惯称“十一”。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庆节,各国对于国庆节的.庆贺方式,由于传统和习俗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各国国庆节的名称有所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为庆祝国庆,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我亲爱的祖国。

龙腾马啸,与时俱进。

月白风清,共酒开怀。

鸡鸣凤舞,同乐共欢。

对酒当歌歌盛世。

无情沉醉醉当今。

面壁图腾腾英华。

视网为家家温馨。

迎风起舞舞今生。

执手相叹叹当今。

吟诗作乐乐太平。

抚琴独唱唱太平。

仰天长叹叹乡愁。

举杯邀月月如钩。

华夏河山遍红旗,

中原内外皆兄弟。

南辗北转实不易,

念往昔,

岁月峥嵘应有忆。

洪魔肆虐似无敌,

众志成城经有计,。

军民共筑卫国堤。

庆国庆。

看世界沧海桑田,。

庆中华成立四九年.

中华美德源流长。

英雄辈出焕荣光.

国庆。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喜迎国庆。

金秋十月好心境,。

举国欢腾迎国庆.

四十九年风雨径,。

共祝未来更光明.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篇四

1.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当4支红色大军在70年前的那个十月胜利会师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2.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3.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4.无论是吃不上饭的放牛娃,还是胸怀报国志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志,还是柔弱刚强的女战士,都被凝聚到了这支红色队伍里,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所激励.正因如此,湘江血战中的红军将士在成片成片的战友倒下后,又如同潮水般补充上去.正因如此,雪山草地中被饥饿和疲惫逼至生理极限的人们沿着战友的遗体形成的路标顽强前行,最终走出死的沼泽,迎来生的希望.

5.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6.长征精神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从跟随红二方面军进行部分长征的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到千里迢迢来陕北记录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从80年代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到今天仍在这条路上跋涉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初衷而开始关注长征的外国人在走近这段历史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7.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优良作风,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8.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9.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10.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篇五

每年阳历的1月1日为元旦,“元”表示开始,“旦”表示日,即“初识的日子,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现在的元旦是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关于元旦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尧舜时期,还要从尧舜时期的禅让制说起,尧帝在位时,勤政于民,治理天下有方,深得百姓爱戴,但其子无能,所以将帝位让给德才兼备的舜,后来舜把帝位传给治水有功的禹,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元旦有很多民俗习惯,比如吃团圆饭,拜年,新年贺词、贴对联,贴窗花、穿新衣等等,不过元旦和春节相比,重视程度上还是有差距。

上日、正日、正朔、正旦、三始、岁朝、履端、开元、元辰、元春、新年、元朔。

上日。

在上古时代,元旦又叫上日,《书·尧典》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上日乃朔日,古特指正月初一。”

正日。

东汉时期,元旦又叫正日,《四民月令》记载:“正月元旦,是谓正日。”

正朔。

东汉时期,元旦在汉朝又叫正朔,《礼记·大传》记载:“正谓年始,朔谓月初,故以此称一年之始日”。

正旦。

后汉时期,元旦又叫正旦,《后汉书·陈翔传》记载:“时正旦朝贺,大将军梁冀威仪不整。”

三始。

东汉时期,元旦又叫三始,《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以其为岁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故云。”

岁朝。

东汉时期,元旦又叫岁朝,《后汉书·周磐传》记载:“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李贤注:“岁朝,岁旦。”

履端。

在南北朝,元旦又叫履端,《哀江南赋》记载:“天子履端废朝,单于长围高宴”。《幼学琼林·岁时》记载:“履端是初一元旦。”

开元。

在南朝,元旦又叫开元,《梁书·武尚纪》记载:“今开元发岁,品物惟新,思俾黔黎,告示安旧新。指新年开始,故称。”

元辰。

在晋朝,元旦又叫元辰,庾阐《扬朝赋》记载:“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履端归余,三朝告始。”

元春。

在宋代,元旦又叫元春,《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隋元会大飨歌》记载:“展礼肆乐,协此元春。”

新年。

在宋代,元旦又叫新年,吴自牧《梦粱录·正月》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元朔。

在唐朝,元旦又叫元朔,《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记载:“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谓一年之第一个朔日,故称。”

方式一: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方式二: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放假了,随你怎么玩都行。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方式三: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圆,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1、年糕。

年糕年糕年年高,对新的一年有着更高的期盼和收获,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期,南方人更为盛行,尤其喜欢糯米年糕。年糕有两种成分的,南方喜欢用糯米制作,北方喜欢用黏黍制作。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烤着吃,更可以煎着吃,也可以直接蒸熟即食。

2、汤圆。

汤圆寓意为团团圆圆,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人们喜欢和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吃美食,分享这一年的收获,总结一下得失,畅想一下新的一年新的目标和打算。汤圆有很多种类,有糯米实心汤圆,有芝麻的,有肉馅的,有紫薯的,彩色的汤圆更为时尚,寓意有个好彩头,纯色芝麻汤圆为经典汤圆。

3、饺子。

元旦北方人盛行吃饺子,起源于明清时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聊家常,互诉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快与委屈,同样也分享着所遇欢乐与收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热气腾腾的饺子也上桌了,家的温馨温暖着归子的心。

4、鱼。

元旦和除夕人们都喜欢做条鱼,尤其红烧鱼,寓意新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

5、鸡蛋。

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已出现。《风土记》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练形是道家用语,指修炼形体,认为可以成仙。生吃鸡蛋是为了长生。

6、椒柏酒。

由花椒和柏树叶浸跑而成的。据古书记载,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而元旦节饮椒柏酒的传统习俗,主要在山东历城、浙江嘉兴一代。

7、五辛盘。

又称辛盘、春盘。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作为凉菜食用。魏晋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盘的传统民俗。意在尝新。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篇六

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篇七

11月28日,共青团泉州市委组织机关和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前往泉州博物馆参观“长征从这里出发——福建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展览”。

该展览通过“长征从这里出发”、“浴血长征”、“三年苦斗红旗不倒”三大板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翔实地重现了红军长征这一豪情万丈、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以及福建老区苏区和八闽儿女对长征胜利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参观过程中,干部职工认真观看展览,切身感受历史环境氛围,共同回顾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缅怀红军战士的英雄壮举,深刻了解和感受到长征所凝练出的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体现,更是八闽儿女永远珍视的精神财富。

此次活动让前来参观干部职工进一步加深了对红军长征胜利伟大意义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长征路,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把学习党史与践行“两学一做”要求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工作做合格党员,助力“五个泉州”建设贡献青春正能量。

简单的长征手抄报篇八

从上学伊始,语文便是三门主要科目之一,学好语文就需要同学们的不断积累,而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语文学习方法。

从教材要求上讲,小学语文教材低段(一、二年级)的教学,着重是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从心理特征上看,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七至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要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具体说来就是:

1.借助形象物学习汉语拼音和简单的汉字。

2.学会写字的基本方法。

3.能用形象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情境记忆法背诵课文。

4.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的方法。

5.通过先想后说的方法,说、写完整的话,通顺的话,规范的话。

6.课后能用复习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教会学生学习。这个阶段中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多数是从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感知到的。

小学语文的中段(三、四年级)教学,着重进行段的训练。通过对段的理解,段的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练,这时的中年级学生,已是九至十岁。从心理特征上看,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有意注意也随之增长,能较为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思维方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从语文知识上看,学生已学会汉语拼音,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课前预习找疑点,课堂笔记记要点,课后复习抓重点的方法。

2.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方位变化观察法”(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时间推移观察法”(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移步换境观察法”(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

5.学会用“摘句法”、“归纳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6.学会用“理序法”、“路标法”、“化整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教师或家长在这个阶段中,要开门见山地教给学生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示范性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反复实践。

小学语文的高段(五、六年级)教学,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十一、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教师或家长在这个阶段中,结合课堂教学,着重注意训练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