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51:04 页码:9
最新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汇总14篇)
2023-11-12 12:51:04    小编:ZTFB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实施过程的监控和调整,及时反馈和修正教学方案。教师在教案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边说边画的方法画小鸡并均匀地涂色。

2.愿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绘画操作卡,勾线笔、油画棒。

2.有关小鸡的知识准备和小鸡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谜语《小鸡》引题

圆脑袋,尖嘴巴,会捉虫,会吃米,唱起歌来叽叽叽。(小鸡)

二、欣赏小鸡,讨论演示小鸡的画法

1.出示小鸡图片,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

2.谁来告诉大家,你看到的小鸡是什么样的?小鸡会干什么?(捉虫……)

3.师幼合作画小鸡

(1)画蛋宝宝

师:鸡妈妈很能干,生了许多个蛋宝宝,谁来帮忙把它画下来。(提示:起点与终点要连接牢)

幼:幼儿画蛋宝宝

(2)画小鸡

师:鸡妈妈开始孵小鸡了,她把蛋宝宝都抱在自己的怀里,整天地孵呀孵……蛋壳啄破了,小嘴钻了出来(画嘴),眼睛睁开了(画眼睛)伸出两只鸡爪爪(画脚 )

尾巴也长出来了(画尾部)。好了,一只小鸡出壳了,它高兴地跑到草地上,看看有没有好吃的东西。

幼:笃笃笃,又一个蛋宝宝啄破了,小嘴钻了出来(画嘴),眼睛睁开了(画眼睛)伸出两只鸡爪爪(画脚 )尾巴也长出来了(画尾部)。一只可爱的小鸡也出壳了,他好象要去找爸爸呢!

(3)给小鸡宝宝穿花衣

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鸡涂色。

三、幼儿操作:画小鸡

1.幼儿操作要求:画蛋宝宝时,要注意蛋宝宝之间的距离。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画出小鸡的各种动态,均匀地涂色。

四、展示作品、评讲:

1.幼儿展示作品,分享可爱的小鸡。

师:哪个宝宝愿意给同伴们看看你的小鸡长得怎么样?在干什么?(从小鸡的动态、涂色的均匀进行讲评)

2.歌表演小鸡出壳,活动结束。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二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鱼活动画。

2.尝试经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欢乐的情感。

绘画纸、水彩笔。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玩音乐游戏“几条鱼”(歌曲附后)。

1.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体现鱼的情绪。

2.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鱼的活动。

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

(评析:让幼儿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态表现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2.欢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鱼儿间头碰头、嘴对嘴、手拉手、尾连尾……),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评析:教师根据孩子讲述的表情动作进行示范,如同给孩子拍照片一样具体实在,便于孩子理解。)。

三、交代要求,引发作画欲望。

师:小鱼儿生活的地方十分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水草、礁石、珊瑚、轮船、海带、水泡……)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能够突出形态各异的鱼,绚丽多彩的背景。能够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能够表现欢乐游玩的情景,还能够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评析: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已有了不一样的情绪体验,又从幼儿教师的示范讲解中获得了用笔表现的相关经验,教师对水中美丽背景的语言启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为孩子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再玩音乐游戏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我喜爱的作品,能够是自我的作品,也能够是同伴的作品。

(评析:活动首尾照应,无论是音乐动作表现还是色彩构图表现,教师都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注重了情绪情感的真实体验。整个活动活而不乱,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三

1.仔细观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2.根据手的外形大胆想象,绘画。

活动准备:

1.绘画材料:图画纸,勾线笔。

2.绘画前组织幼儿做各种手影游戏,丰富幼儿的想象。

一、开始部分请幼儿猜谜将活动导入。

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两课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二、基本部分1.看看、说说自我的手师:伸出自我的手,仔细观察自我的手,说说自我的手的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先自由观察讲述,再团体交流)。

如:10个手指、手掌、手背,以及各手指的名称。

2.游戏"小手变变变"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和"小手变变变",引导幼儿用手做出各种造型,并启发他们想一想象什么,要求想的越多越好,并且与别人的不一样。

3.学习绘画(引导幼儿欣赏"小手变变变"作品,并在手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手的联想画"图片欣赏。

(2)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一样的手形)。

(3)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适当做一些示范。

(4)指导个别幼儿进行绘画。

4.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师:小朋友们画得都不错,此刻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我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请画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小朋友自我介绍作品。鼓励模仿教师作品的小朋友。帮忙画的有所欠缺的幼儿学习应当怎样画。欣赏每个小朋友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师:今日,小朋友们的小手画得都不错,期望你们以后要爱护小手,让我们的小手更加的健康灵巧!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四

1、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提示,逐步把小鸡的完整形态画出来,最终能独立完成小鸡的绘画。

2、学习画小鸡的简单动态,低头,回头,转背等。

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1.准备一张画有不完整小鸡的白纸,准备添画使用:

1)一只有头、有身体,但是没有脚的小鸡。

2)一只有脑袋,有身体,但是没有脚也没有眼睛嘴巴的小鸡。

3)一只有头,但是没有身体的小鸡。

4)只有一个圆圈(孩子可以理解为脑袋,也可以理解为身体)。

5)预留空白处,让孩子自由发挥。

2.黑色勾线笔、油画棒。

教师给小朋友观看几张小鸡的照片,根据小鸡的不同姿态,对结果进行讲解。教师:小鸡天天在草地上玩,这张照片就是小鸡正在低头找虫子吃,大家看看,这只小鸡的小尖嘴朝什么方向啊?(朝下)小鸡的爪子有几只脚趾?(四只脚趾)。

教师:小鸡又摆出了一个漂亮的姿势,它在回头招呼后边的小伙伴,喂,这有好多小虫子,都来吃吧!小朋友们看,它的小尖嘴方向有变化吗?(朝后)。

教师:小鸡抬头看着天空,它想到天上去听月亮婆婆讲故事,小朋友们看,它的小尖嘴方向变了没有?(朝上)。

教师:小鸡不是孤孤单单的,它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平时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到草地上玩,一起玩耍。小朋友们看看,这时候它的小尖嘴是朝什么方向的?(朝前)。

实际操作。

一、教师引导小朋友们由易到难进行添画,并进行巡回指导。

二、要求小朋友们完成形象的添画后,对小鸡进行涂色及轮廓的勾画。

三、有时间和有能力的小朋友,引导他们画上草地或者把背景涂满色。

四、根据时间,作品完成后,请小朋友们描述自己画的小鸡在干什么。

范画参考。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五

1、尝试用不同颜色涂染,表现不同肤色的儿童形象。

2、运用已有经验为不同儿童形象大胆设计服饰、发型。

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的各国小朋友的图片。

1、分别请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各国小朋友的形象。

2、讨论不同国家儿童的形象和画法。

(1)从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来区别不同国家儿童形象的特征。

(2)用不同的发色、五官和服饰来表现各国儿童的特征。

(3)思考各国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使画面既有不同人物形象,又有各国的背景特征。

3、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地球村的各国孩子。

4、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六

引导幼儿学画海马的基本形象,并表现一定的动态。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涂染顺序,合理、耐心地给画面着色。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水粉画的兴趣。

海马基本常识介绍:

海马(拉丁学名:hippocampus),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头呈马头状而与身体形成一个角,吻呈长管状,口小,背鳍一个,均为鳍条组成。眼可以各自独立活动。

海马行动迟缓,却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动迅速、善于躲藏的桡足类生物,分布在大西洋、欧洲、太平洋、澳大利亚。

1、绘画用纸(2米×4米):纸上用白蜡笔勾画出若干海洋生物的形象;

2、排笔、油画刷和水粉颜料人手一份;

3、前幼儿已认识海马。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教案主题。

1、师:“小朋友们见过大海吗?你喜不喜欢大海?为什么?如果你们给这张纸刷上大海的颜色,你们会有意外的发现。你们想试试吗?”

2、老师讲解用油画刷由内向外涂染的方法后,幼儿围在绘画纸周围刷颜色。

二、学画海马。

1、师:“大海里的生物很多。有一种动物是由爸爸来养育孩子的.,爸爸身上有个育儿袋。你们知道是谁吗?”“海马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在幼儿的描述下画出海马的形象:圆脸、喇叭嘴、大肚皮、弯身体、翘尾巴,最后添画身上的花纹。

2、师:“海马真神气!你们知道老师画海马的笔是什么笔?”

引导幼儿认识排笔及握笔姿势和使用方法,并请幼儿拿排笔学习抓笔姿势。

1、请幼儿每人拿一支排笔和一杯颜料,围在纸周围找一处画海马。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启发幼儿大胆添画其他海洋生物和景物,丰富画面。

请幼儿与同伴欣赏大家合作完成的作品,再请幼儿一起把作品放到作品栏中。

了解海马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看海马的照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小动物叫什么名字?他的名字叫海马。请幼儿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仔细观察海马的样子,由哪些部位组成。并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

(2)了解海马外形特征:小朋友们你们说,海马长什么样子啊?它的身体由哪些部位组成呢?请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进行总结:小朋友们,海马的头部长的像马,在他的头上长着突出的冠,眼睛还有像吸管一样的嘴巴,在他的背部长的鳍,是帮助他游泳的,海马的尾巴卷卷的,像大象的鼻子,他的尾巴不光可以帮助海马游泳,还可以缠在水藻上帮助海马休息呢。海马的肚子上长着育儿袋,是用来养育海马宝宝的。他的名字虽然叫海马,实际上他是海洋里的一种鱼类。

(4)关于海马你还知道什么?请幼儿说一说。看课件,小朋友们你们看,海马的身体还可以随着周围的环境改变颜色呢,真是一群奇妙的小动物啊。

1、关于目标与内容。

本教案的目标定位为“尝试合作、体验快乐、激发兴趣”。从目标达成情况看,尝试合作部分目标基本达到,教案中的两次集体操作幼儿能一起合作,有的幼儿还能互相协商。另外油画刷和排笔带来新鲜感,涂刷水粉过程中带来的视觉冲击都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快乐。

幼儿集体在一张纸上进行创作是第一次,所以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感觉幼儿体验较仓促。如果集体中,纸面再大一些或分成两组进行,幼儿可能会更轻松快乐些。

2、关于细节。

在本次教案中我给幼儿提供了颜料和油画刷,这些东西幼儿都是难得接触。有几个幼儿因为不小心手上沾到颜料而不知所措,他们的表现让我认识到忽略了一个细节:应该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湿毛巾,让幼儿玩得更轻松,使教育更完善有效。

在幼儿用排笔绘画海马时,我的示范讲解中应增加一点:排笔笔杆的长度可以自由把握这样幼儿在教案时就可以更自如地在纸上绘画,而不是因为够不着都在纸的边缘,使最后的画面有一丝遗憾。

3、关于师幼互动。

在“涂刷颜料”这个环节中,幼儿没有涂刷的经验,为此我的指导相应较多,大多数的幼儿能按老师设置的意图进行操作,但有少数幼儿出现了意外,如颜料弄到身上、碰翻了等等。在绘画“海马”这个环节中由于幼儿前对海马有了一定的认识,大班幼儿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所以幼儿能轻松愉快地完成工作。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幼儿原有绘画水平及经验的了解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师幼互动更为顺畅。

海马之歌。

细长尾,小马头,

昂首直立水中游,

名为海马不是马,

海洋鱼类里面有。

育儿袋,真奇妙,

海马爸爸生宝宝,

海藻肤色伪装好,

天敌来了没处找。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七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汽车的组成部分,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涂色。

2.帮助幼儿建立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小熊玩具、小汽车玩具、汽车步骤图。

2.幼儿收集小汽车玩具。

一、音乐游戏活动。

2.(出示小汽车)师:这可是熊宝宝的最爱啊,教学英语单词:car。

3.师幼共唱英文歌曲《thelittowcar》边唱边做动作: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车轮转动的动作,小汽车的嘀嘀声。

二、观察与实践。

1.请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汽车,讨论:小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像什么形状?

2.幼儿相互比较小汽车,说一说:自己的小汽车与别人的小汽车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3.师出示小汽车步骤图,请幼儿观察讨论:小汽车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4.师示范画小汽车,鼓励幼儿在涂画中要进行大胆涂色,为画好的小汽车起名。

5.(放音乐)幼儿涂画操作。

三、作品欣赏。

师收集作品,与幼儿共同欣赏,分享为小汽车起名的乐趣。

2.师:老师要嘱咐小熊,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做个安全的小卫士。

3.师幼儿歌《安全小卫士》。

安全小卫士。

小朋友,你别跑,站稳脚步把灯瞧。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准备好。

手头不能出车窗,乘车安全要注意。

从小就要讲规则,做个安全小卫士。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八

1、学习用食指蘸颜料在弧线上点画。

2、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对色彩、绘画产生初步的兴趣。

1、人手一盒六色印泥,一小块抹布。

2、每位幼儿一张有妈妈头像的a4白纸,上面有弧线一条。

1、组织幼儿讨论,引出活动内容。

课前串项链

(出示项链)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

幼:项链

师:原来这是你们做的项链,这串项链是谁做的。都有什么颜色的?

幼:黄色、红色、绿色......

师:你们看她串的项链真好看,一个接着一个串。

师:这又是谁串的项链?

幼: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位妈妈,这位妈妈的胸前没有一条项链。今天就请用我们的小手送一条项链给妈妈。

2、示范

师:(出示六色印泥)小朋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印泥。这里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就和你们做的项链一样有很多颜色,所以叫“五颜六色”。

(1)手蘸颜料示范点画“珍珠”,要求点画后立即抬起,换颜色时要先将手上的颜料擦净。

师:现在先看老师示范一遍,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这是…..

师:这是食指妈妈。小朋友你们也伸出来看看。(老师下来和孩子互动一下)来,哎哟,你的食指妈妈来了。今天我们就用食指来给妈妈做项链。用我们的小手点一点、变一变。(老师示范,动作慢一点)伸出手指舔一舔,用力一按在线上,一个接着一个按,要换颜色先擦手。

师:我们再来试试看。(重复念一遍儿歌)

师:小朋友把妈妈的项链做好之后,一定要记住,把自己的食指擦干净,把印泥的盖子盖好放在篮子里。然后把你做好的项链给老师,老师帮你们粘贴在墙上。

(2)幼儿开始点画。

3、幼儿分组创作,教师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

师:小朋友把做好的项链给老师,老师帮你们粘贴在墙上。(椅子不要再搬上面了,直接走到作品周围来欣赏)

4、互相欣赏幼儿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小朋友为妈妈做的项链都很漂亮,妈妈肯定会很开心的。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九

1、尝试用橡皮泥造型并运用秋天的农作物果实采用多种方式有规律地来装饰瓶子,激发幼儿对制作活动的兴趣。

2、能合理利用周围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美化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各种罐头、饮料瓶,橡皮泥,黑豆、黄豆、绿豆、玉米、红豆等。

1、欣赏花瓶。谈话:小朋友,你们见过花瓶吗?花瓶是什么样貌的?教师带来了几幅花瓶图片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下。

2、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来设计花瓶上的图案。

出示图片,帮忙幼儿归纳规律。

1)主题式的装饰。

2)瓶口、瓶底对应的装饰。

3、观察装饰好的花瓶,激发制作欲望。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运用了上头的哪种方法?”

4、出示课件,幼儿观察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2)帮忙本事强的幼儿富有个性的创作。

5、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赏、评价。

“你是用哪种方法来装饰的?你喜欢哪个花瓶?为什么?”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十

孩子们对于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鸭子特感兴趣,小鸭的各种形态特征在幼儿的脑海里早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是我选择这一课题的原因之一。俗话说“心灵才会手巧”,泥工活动可以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引导幼儿学习用搓、团圆和镶嵌的技能塑造小鸭的基本特征。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地做事习惯。3、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橡皮泥、泥工板、牙签、塑料分泥薄片、塑料小棒。2、小鸭范例、用积木搭好的池塘。3、录音机、《郊游》、《母鸭带小鸭》音乐等。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听谁来了?”(放小鸭叫的录音)(出示小鸭范例)“呀!小鸭子来了。小鸭子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先跟旁边的好朋友轻轻地说一说。”(然后请个别幼儿讲述)。

小鸭子长着圆圆的脑袋和胖胖的身体,还有一张会唱歌的扁嘴巴。你们看它多神气!小鸭子最喜欢到小池塘里去游泳了。”

(1)师:“池塘里的水蓝蓝的,清清的,小鸭子游到东,游到西。哎呀!一个人玩真没劲,要是有好朋友陪陪我那该多好啊!小鸭子想念它的好朋友了,可是好朋友在哪里呢?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小鸭子,使它不孤单呢?”(用纸折、用笔画、用橡皮泥捏)。

(2)引导幼儿观察小鸭的塑造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塑造过程: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小鸭子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朱老师就先找一只小泥鸭做它的好朋友吧。先将橡皮泥搓成一个圆柱体,然后分成一大一小的两块,我们将小泥块搓成一个圆脑袋,用塑料片在圆脑袋上插出一个小口子,然后在大泥块上切下一丁点,用大拇指用力一摁对折做成小鸭子的嘴巴,镶到小口子里,最后用塑料小棒在小鸭子嘴巴的左上方和右上方点出眼睛,在点眼睛时一定要将小鸭子的嘴巴对着自己,这样点眼睛时就不会歪掉了,点出来的眼睛就漂亮了。

不错的然后用一个大泥块做小鸭子的身体,做身体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掌腹将橡皮泥搓成萝卜形,将尖尖的一头用手指轻轻地往上一顶就变成了翘起来的小尾巴,最后用牙签把头和身体连在一起,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就做好了。

(1)师:“小鸭子除了会游泳它还有很多本领,会抬头给太阳公公唱歌,会把头钻到水里去抓小鱼,还会转过头去招呼自己的好朋友呢。现在请每个小朋友给小鸭子捏一个好朋友,我们要捏出它们不同的姿势。捏好后让它到小池塘里去找好朋友一起玩。你也可以欣赏一下别的小朋友捏的小鸭子,看看哪只小鸭子最神气。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幼儿解决嘴巴的塑造问题。

(3)放《郊游》音乐安定幼儿情绪,组织幼儿回到座位上。

(1)组织幼儿参观作品,找出最喜欢的小鸭子。师:“小鸭子找到了很多好朋友,它们在小池塘里游泳、捉小鱼,玩得真高兴!我想请小朋友找出你最喜欢的小鸭子,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讲评部分幼儿作品)。

(2)师:“哎呀!小鸭子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来跟小鸭子学本领吧!”(律动:母鸭带小鸭)。

活动延伸:组织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继续进行加工。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十一

1、引导幼儿学习在稻草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稻草画一幅、稻草若干、颜料、笔等。

(一)出示稻草画,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幅画怎么样?美吗?为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是用稻草捏贴拓印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探索稻草拓印的方法:

1、师:“那这么漂亮的稻草画是怎么制作的呢?

(幼儿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2、师:“小朋友说的很好,首先我们先要思考用稻草贴一幅什么样的画,然后选择稻草开始捏贴,贴好后选择你喜欢的颜料涂上去把它拓印下来。在印的时候我们的小手是不能移动的,要按住,而且颜料取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就影响画面效果。”

(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注意构图,思考再进行稻草捏贴。

2、颜料的取舍适量。

3、注意卫生。

(四)作品评价。

1、师:“请小朋友来说说哪幅作品最好?为什么?”

2、作品展览。

秋天,是稻谷丰收的季节,根据季节特点及生活在农村这个环境中,小朋友对稻草比较熟悉见得比较多而且又容易收集,于是我设计了版画《稻草捏贴》这个活动。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十二

1、初步了解有关西瓜的简单知识。

2、学习用蜡笔给西瓜涂色并用棉签蘸颜料画西瓜子。

3、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美术的快乐。

1.多媒体ppt2.颜料、棉签、蜡笔活动过程:

一、导入1、通过问答方式引入活动。

天气越来越热了,天热的时候特别想吃水果,你们最欢吃什么水果呀?(苹果..)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请你们猜猜它是谁?(看部分西瓜的花纹图片)引出西瓜。

2、观察图片西瓜。

二、示范大家都爱吃西瓜,今天我们就来画画西瓜。出示基础图片,运用到蜡笔、熟悉的朋友棉签先用蜡笔涂色,再用棉签粘上籽的颜色,边示范边说儿歌:大西瓜,穿红衣,捡颗芝麻粘上去,又圆又大真好吃。

三、巡回指导四、展评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运用蜡笔棉签画西瓜,生活中应多吃各种水果,才能快快长大。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十三

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在设计活动时,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首先,根据我园“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特色课程的要求,我着重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造。如:对各种形状不同的瓶子的联想,对装饰材料的组合运用,这些都隐含着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其次,我也注重我园的基础课程。在技能的传授上老师也开拓思路,把孩子们原有的一些平面装饰技能重新组合运用到立体装饰上。对孩子来说,在技能上也是一次飞跃。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本篇十四

(撕纸添画)。

活动目标。

1.2.在目标轮廓线内。

1教师用材料:挂图“空中舞会。

(一)(二)”;风筝实物、舒缓的音乐2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1~2页;第13~14页;固体胶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扮演风筝姐姐,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探索发现。

1、教师依次挂出挂图“空中舞会。

(一)(二)”,引导幼儿欣赏。

2.翻开《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1页,发现“风筝”的装饰方法。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13~14页,裁取材料用纸,在第2页上进行创作。

2.幼儿认识轮廓线。

3.鼓励幼儿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2.教师选取几幅有创意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级完成的作品两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郁金香。

(折纸)。

活动目标。

1.喜欢动手折纸,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2.学习用正方形对角折的方法表现郁金香。

3.能按照简单的步骤进行折纸添画,表现郁金香花园的美丽景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看过郁金香花展或欣赏过郁金香图片。

2.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挂图“郁金香”;折好的郁金香、音乐《郊游》。

2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3~4页;第15~16页;水彩笔,固体胶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郁金香”,引导幼儿欣赏郁金香的外形和色彩。

2.创设活动情境,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探索发现。

1、教师出示事先折好的郁金香,请幼儿欣赏。

2.教师边念“咒语”边折郁金香,幼儿观察。

翻开《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3页,引导幼儿欣赏“巧手吧”中的步骤画。

三、创作表现。

1.翻开《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4页,引导幼儿欣赏。

2.翻开《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15~16页,裁取材料用纸。

3.鼓励幼儿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2.教师选取几幅有创意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级完成的作品两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可爱的蜗牛。

(泥工)。

1.2.表现蜗牛。

1教师用材料:挂图“可爱的小蜗牛”;蜗牛泥工成品、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火柴棒若干。

1.1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5页;彩泥、泥工板、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并带领幼儿随音乐模仿蜗牛的动作。

二、探索发现、教师出示挂图“可爱的小蜗牛”,引导幼儿欣赏。

2、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泥塑蜗牛,引导幼儿观察其细节,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制作方法。

1.2.翻开《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5页,引导幼儿观察泥塑蜗牛的三、创作表现提出使用彩泥和火柴棒的注意事项。鼓励幼儿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2.教师选取几份有创意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级完成的作品两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小蛇穿花衣。

(泥工)。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颜色、大小的蛇,感受蛇的外形特点。

2.尝试用各色彩泥,运用团圆、搓长等方法制作花纹各异的小蛇。

3.喜欢玩彩泥,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在电视或书上看过蛇。

2.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挂图“小蛇穿花衣”;蜗布置有小溪、草地等情景的kt板。2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6页;彩泥、泥工板、剪刀、黑豆、用卡纸剪成的蛇信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二、探索发现。

1、谈话交流,引导幼儿回顾关于蛇的记忆。

2、出示挂图“小蛇穿花衣”,引导幼儿欣赏。

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6页,了解蛇的制作步骤。

1.2.的方法。

3.三、创作表现再次出示布有情景的kt板,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幼儿自由探索用团圆、搓长等方法制作小蛇,探索表现蛇身上花纹鼓励幼儿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2.教师选取几份有创意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级完成的作品两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碟片娃娃。

(综合材料)。

活动目标。

1.欣赏碟片娃娃夸张的五官造型,感受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惊喜。

2.掌握人物面部五官对称的特点,尝试在废旧光碟上用剪、贴等方法表现五官的基本特征。

3.能够较独立地完成手工制作,有独特的创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绘画人物五官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轻快地音乐。

2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7页;材料包、废旧光碟、记号笔、剪刀、双面胶、彩色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幼一起玩游戏“鼻子鼻子??”,引发幼儿对制作五官的兴趣。

二、探索发现。

1、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7页,观察碟片娃娃夸张的五官特点。

2、出示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拓展经验,交流并发现教师提供的废旧材料和五官的外形很接近。

引导幼儿观察《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7页,了解瓷片娃娃的制作步骤。

1.画等。

2.三、创作表现播放轻快地音乐,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包中材料,运用剪、贴、技能在碟片上黏贴、组合,表现碟片娃娃的面部基本特征。鼓励幼儿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2.教师选取几份有创意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级完成的作品两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毛毛虫。

(泥工)。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了解毛毛虫的身体外形特点。

2.尝试用各色彩泥,运用团圆、搓长等方法制作毛毛虫,并根据毛毛虫的细节特征,进行眼睛、嘴巴、足的造型。

3.感受毛毛虫的可爱,产生爱护小昆虫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认识毛毛虫,有泥工制作经验,会使用简单的泥工工具。

2.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挂图“毛毛虫”。

2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8页;彩泥、泥工板、剪刀、黑豆、用卡纸剪成的蛇信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玩“毛毛虫爬”的游戏,引发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2.集体讨论得出毛毛虫由头和身体两部分组成,身体是一节一节的。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

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8页,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1.作步骤。

2.三、创作表现翻开《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8页,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制鼓励幼儿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2.教师选取几份有创意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级完成的作品两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饺子宴。

(泥工)。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感受“饺子”的不同造型。

2.尝试用团圆、压扁、黏合等技能制作不同形状的饺子。

3.喜欢用彩泥进行创意造型,感受泥塑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吃过饺子,观察过家人包饺子。

2.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一段家人一起包饺子的视频资料、一次性纸盘若干。2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9页;彩泥、一次性纸盘、搓成小团的各色皱纹纸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玩手指游戏“包饺子”,激发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2.幼儿分享交流关于饺子的已有经验。

二、探索发现。

1.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9页,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2.观察《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9页中饺子的制作方法。

三、创作表现。

1熟悉操作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泥工活动的兴趣。

2.鼓励幼儿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2.教师选取几份有创意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级完成的作品两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鞭炮响啦。

(家长开放日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鞭炮鲜艳的色彩和经典的造型特点。

2.大胆选用各种纸质材料,运用剪、贴、卷等方法制作鞭炮。

3.通过用手、动脑,与家长一起合作完成一串鞭炮,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观察过放鞭炮的情景、了解鞭炮的外形。

2.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挂图“鞭炮响啦”;红色卡纸自作的“鞭炮”一串、音乐《过新年》。

2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10页;水彩笔、剪刀、双面胶、固体胶棒、彩色蜡光纸、红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与幼儿、家长一同玩“点鞭炮”的游戏,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会议已有的经验,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鞭炮外形的了解。

二、探索发现。

1.欣赏挂图“鞭炮响啦”,引导幼儿观察鞭炮的主要特征。

2.教师出示自作的“鞭炮”,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2.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10页中鞭炮的制作步骤。

三、创作表现。

1教师介绍准备好的操作材料。

2.幼儿、家长共同讨论“鞭炮”的其他制作方法。

3.以家庭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鞭炮”的制作。

四、欣赏评议。

1.幼儿和家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2.请家长将所有的幼儿作品悬挂起来装饰活动室。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