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1:49:35 页码:12
2023年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模板17篇)
2023-11-12 11:49:35    小编:ZTFB

社会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在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关系。写总结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大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下面列举了一些写作总结时常见的错误和应注意的问题。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此次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我们团队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节《三角形的认识》,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较好的实现了课前的预设。现在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一、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同学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全体同学都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同学们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同时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想象与猜想中发现解决问题,在悬念与比较观察中总结特征,在激励与创造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在评价与交流中学会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本节课中的闪光之处,当然,课堂教学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和遗憾,学生的思维有时过于活跃,在创造和操作中耽误过多时间等。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有效的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注个性差异,感悟数学的课堂魅力。

二、教师的教学机智。

三、对本次三位一体活动的反思。

三位一体活动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讨论氛围。大家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在这种既宽松平等,又理性严谨的研究氛围中,大家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见地和心得,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互相交流、启发,讨论受益匪浅,同时获取了宝贵而实用的教学技巧。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锐角、直角、钝角的有关知识。(课件出示)。

2、如果把角的两边截成线段,再把这两条线段连接起来,变成了什么图形?(三角形)。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4、欣赏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件演示)。

5、看来在我们生活中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这节课我们打算研究三角形的概念、特征、性质以及它的分类。

3、三角形的概念。

(2)(课件演示)刚才你们围成三角形的同学,你们的小棒是不是这样一根接着一根围起来?如果把小棒看成是三条线段,谁能用一句话说出怎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3)(课件出示)刚才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组,你们的图形是不是这样?所以说是不是只要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不一定,要围起来)(突出“围成”)。

4、三角形的特征。

(1)请同学们自学资料中的内容,找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提问。

(3)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板书)。

5、三角形的特性。

(1)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不要着急,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a、拿出四边形纸框拉一拉。再拿出三角形纸框拉一拉。

(2)我们三角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具有稳定性(板书),这些部位就是应用了这个特性。

6、三角形的分类。

(1)出示一组三角形。

a、学习直角三角形。

b、学习钝角三角形。

c、指出锐角三角形,并讨论: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4)用一张白纸剪出一些三角形帖在纸板上,要求每人最起码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

(5)讨论(思考题)(机动)。

7、小组总结,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些什么?把你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告诉你们组的同学,然后通过这个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3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1课时。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复习提问]。

[讲解新课]。

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同样,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出命题。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教师对学生作出的这种判断暂时不作否定,待证明后再强调是“相似比的平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注:(1)在应用性质定理3时要注意由相似比求面积比要平方,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但反过来,由面积比求相似比要开方,学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学时可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练习。

(2)在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相似前提,如:两个三角形周长比是,它们的面积之经不一定是,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审题。

教材p247中a组4、5、7。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唤起内驱,激发兴趣,让学生享受自由呼吸的课堂,感受三角形的特点引发思考。感知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并表达出来。体会三角形的高和底的相互依存性。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学段,内容包括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的特征、定义、高和底的含义,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多边形,学好本课将会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数学课标解读中说: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有助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所以在教学时我善于强调现实背景,联系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经常运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猜想)、作图设计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

1、知识与能力: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联想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方法与途径: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与评价:认识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4、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板、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等。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我们玩一个猜图形游戏好不好?

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什么形?

没有角,像个车轮转转转,像个钟面圆又圆什么形?

三个角尖尖的,三条边直直的,三角三边紧相连什么形?

提问: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过三角形?

出示:关于三角形的图片并欣赏。

揭示: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认识三角形。

1、激趣:想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首先,我们要明确活动要求。

出示要求:(1)用你手中的学习材料,做出一个三角形。

(2)小组成员比较所做的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2、操作: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指名某组代表上台介绍,别的小组补充。(材料:小棒、三角尺、方格纸、点子图、白纸)。

4、画: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画在展评单上。

5、概括特征:

得出: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板书: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出示课件: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6、理解意义: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7、感受围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的伙伴感受围城是什么意思?

拓展延伸:由4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什么形?五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呢?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6边形?我们利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认识更多的多边形。

活动二: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自学课本66页,同伴交流,组内探讨,完成展评单上的活动二,比一比,哪组同学最会学习。

1、从三角形的一个到它的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2、思考: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

3、独立完成:画出每个三角形底和高。

交流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把一条直角边看作三角形的底,另外一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

完成检测反馈。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三角形的知识,你还有那些问题和疑惑?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三角形的特征: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知道了高是从顶点出发画出来的,研究了顶点的特性,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探究三角形的其他奥秘。

板书设计:

(略)。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六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主题图、认识三角形(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底和高,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是180度等)、三角形的分类、整理与复习以及数学文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的底与高、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等。

2.通过对比了解三角形的不同类型。

3.通过观察、探究、操作的过程,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4.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空间观念。

本单元共用6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认识三角形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九1-4。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例3课堂活动1题及练习十1-3。

第三课时:认识三角形例4课堂活动2题及练习十4-8题。

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分类例1及课堂活动1题及练习十一1-4。

第五课时:三角形的分类例2、3及课堂活动2-4题及练习十一5-8。

第六课时:整理与复习及练习。

单元教学重点: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的底与高。这是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等的基础,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发现和体会”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折、画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指出三角形边、角、定点、会辨认出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例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的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的这种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1、认识底和高:检查方法: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折痕的一端过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端所指的边被分为两段,折后这两段要重合。

2、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实验操作中探索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例3: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课前准备好不同长短的小棒或吸管,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完成实验表格,在围成的三角形中,两边之和与第3边比较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第三课时。

教学例4:方法:1、通过量一量,加一加2、撕一撕,评一评等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系吗?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在操作中去认识各种类别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出示例1中的6个三角形。

提出要求:

(1)观察每个三角形中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不易观察的要用量角器度量)。

(2)根据角的特点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并思考这样分的依据。

(3)给同桌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

1、将红领巾或小彩旗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1)两条边相等。(2)两个角相等。(3)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对折后都是这样的呢?请拿出自己随意剪的三角形,进行对折,看有没有这些特征。

2、教学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探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出示例3按要求剪三角形。

(1)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2)用量角器量30°的角。

(3)剪三角形。

(4)展开。

3、在小组里面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出你是怎样发现的。

4、反馈:

(1)3条边相等。

(2)3个角相等,都是60°。

(3)是轴对称图形。

(4)锐角三角形。

教师:像这种3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等边三角形。

教师:闭上眼睛想一想,等边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

讨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怎样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七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1、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

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八

通常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按角分三角形的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的意义,并会正确地作三角形的高。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和分类。

2、画一画:请你在纸上任意画几个三角形。

3、议一议: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得到):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重点理解:三条线段、围成、封闭这些词的意义。

看一看: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和()个角。

出示:

(1)用力拉一拉,你发现什么?(三角形不会变形)。

(2)说明: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3)请你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和高。

出示一些三角形:

(1)你能不能给上面的三角形分分类?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如果学生分不出,可做适当的引导。)。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

1、6一类:三个角都是锐角:叫锐角三角形;

2、4一类:有一个角是钝角:叫钝角三角形;

3、5一类:有一个角是直角:叫直角三角形。

(3)可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三种三角形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说明: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或对边延长线)画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注意:(1)高要用虚线表示,并且标上垂直符号;

(2)底边的延长线也要用虚线表示。

讨论:(1)一个三角形可以作几条高?

(2)请找出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

(3)作哪类三角形的高时,需要延长底边?

三、练习。

1、p75第1、2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有形p59、60、61。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学书本、观看视频讲解,逐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高的画法和意义。

1、孩子们,三角形,你认识了吗?(认识了)。

相信大家已经进行了自学,认真看过学习视频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1)请小老师上台画三角形。

(2)什么叫三角形呢?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围成”二字的理解呢?

强调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2、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的方便,现在可以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了吧!

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

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揭示板书:3条高。

(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

(5)指名板演:作高。

(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师板书:稳定性。

(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

(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

(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

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1)实物投影校对。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

(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实践操作。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高的画法。

三角形高的画法。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1、活动。

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一

学科领域:数学,并涉及劳技、语文、美术、信息技术教育。

智能领域: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人际沟通。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实验教材)。

所需时间:1课时。

2、理念概述。

通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日常教学,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一直是我校的教研特色。本学期使用的上海市数学二期课改实验教材,实际是对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考验和磨炼。如何用好这本教材,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体现,要通过不断的钻研。在“几何小实践”这个单元中,涉及了“三角形分类”的知识。选择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设计时融入了多元智能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与单纯的数学知识讲授相区别。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智能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发挥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智能潜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点的探究结果用演示文稿来呈现,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的认识。通过动手、判断、辩论、再次讨论、得出结论、再次动手操作的一系列环节,使学生在反复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三角形按边分类的正确、完整的概念,使得他们的智能水平在平常的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按边之间的关系给三角形分类并用信息技术进行汇报。

(2)通过动手折叠,探索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探究与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注:这是贯穿我们日常学科教学的长远目标)。

对应的新课标:上海市二期课改三年级数学(实验版)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4、教学准备。

(1)学生基础: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3)设计学生探究的模板。

(4)制订教学评价和智能发展评价量规。

5、所需教学环境及资源材料。

(1)具备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

(2)计算机及因特网、音响。

(3)上海市小学数学二期课改(实验版)提供的资源课件片断(三角形初步认识)。

1、导入新课。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播放学生课前收集的三角。

形建筑和物体图片,确定要探究的教学主题。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出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本环节涉及:语言、人际沟通、身体运动、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做示范,并提出学生动手做一些三角形。

(2)学生思考: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搭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

(3)学生小组合作搭三角形。

(4)学生交流研讨。

本环节涉及:语言、数理逻辑、人际沟通、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演示电脑课件,提出任务:将做好的三角形分类。

(2)学生小组合作,按自己的想法初步进行分类。

(3)师生间互相交流(电脑演示学生分的结果)。

(4)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将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放入集合圈。

(5)学生用拍手来表示赞成和反对:在“涉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时,学生间会对其是否属于等腰三角形产生意见分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用辩论赛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6)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来揭示三角形按边分类的结果(三条边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7)巩固练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对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巩固)。

4、折一折,画一画。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智能。

(1)教师取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动脑筋来判断这是什么三角形。

(2)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是等腰三角形,并且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3)教师通过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得出判断等腰三角形的最简便方法。

(4)教师再次取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利用好方法进行判断。

(5)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是等边三角形,而且有三条对称轴。

(6)教师通过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进行巩固练习。

5、小结并拓展。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语言言语智能。

(1)教师利用课件,组织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内容。

(2)学生交流表达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3)布置作业:(拓展)用长方形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2、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意义。能识别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底角和顶点。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3、知道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两种分类。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各种变式位置下,区分不同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1、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师:三角形还有许多有趣、有用的知识,让我们在这节课中一起去探讨、发现吧!

二、新授:

(一)三角形的稳定性。

1、显示两位同学修椅子的画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到底该怎么钉呢?请大家做个实验。

2、师:请大家捏住对角拉一下桌子上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拉一拉,讨论)。

师:三角形有一个特性就是稳定性。现在你能告诉两位小朋友木挡子该钉在哪儿?

教师在平行四边形上钉木条子加以验证。

(二)按边对三角形分类。

1、认识等腰三角形。

剪等腰三角形(课件演示剪的过程,学生按照演示过程剪三角形)。

小组讨论:这样剪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边相等,(腰闪烁)。

两个角相等。

师: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等腰三角形合拢重合再分开,然后角闪烁)。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看书认识名称和起各部分名称,知道后,同桌。

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边汇报,边课件演示)。

2、认识等边三角形。

师:请大家看一下演示,这个等腰三角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底不断扩张至与腰相等,并把三条边重合。)。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学生自己说)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腰不断压缩至与边相等,三边重合)。

师:这是个什么三角形?为什么?那么它的三个角相等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等边三角形沿三条对称轴对折。说明三个角相等)。

3、揭示分类。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你能把桌子上的三角形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1、4、5是等腰三角形。

7是等边三角形。

2、3、6是什么三角形呢?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小结:根据三角形的边的特征可分为(边说边出示集合图)。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二)按角分类。

1、师:三角形除了按边分类,它还有另一种分类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看书汇报,

2、大家看着学具,你能说出它们按角分分别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1、3、7是锐角三角形。

2、5是直角三角形。

4、6是钝角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边小结边出示集合图)。

3、师:三角形三个角都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若只让我们。

看到三角形一个角,你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吗?

(因为三角形中都有锐角,所以看到一个锐角是不能判定它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三、深化。

根据板书:(结合学具)。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同样方法(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小结。

四、综合练习。

1、判断: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3)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4)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

(5)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锐角。()。

(6)三角形可以分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2、选择:

(1)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

a不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三

p.22、23、24(想想做做)。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具盒、尺等。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揭示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做三角形。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利用手边的材料,比比谁的方法多?

交流。

(1)用小棒摆。讲评时注意:小棒摆的时候一定要首尾相接,不能有多出来的部分。

(2)在钉子板上围。讲评时注意:只要有三个顶点,如果发现边不够直的话,需要把三角形调整得大一些。

(3)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

(4)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也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一起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说说各部分的名称: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三、三边关系。

1、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用学具盒里的小棒分别摆一摆,是不是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摆完后交流:

(1)同一种颜色(一样长)的小棒肯定是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

(2)一红两绿这三根小棒是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

小结: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那为什么会围不成了呢?

2、探究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说说你用一红两绿三根小棒怎么就围不成三角形了呢?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四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2、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意义。能识别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底角和顶点。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3、知道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两种分类。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在各种变式位置下,区分不同的三角形。

1、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师:三角形还有许多有趣、有用的知识,让我们在这节课中一起去探讨、发现吧!

1、显示两位同学修椅子的画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到底该怎么钉呢?请大家做个实验。

2、师:请大家捏住对角拉一下桌子上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拉一拉,讨论)。

师:三角形有一个特性就是稳定性。现在你能告诉两位小朋友木挡子该钉在哪儿?

教师在平行四边形上钉木条子加以验证。

1、认识等腰三角形。

剪等腰三角形(课件演示剪的过程,学生按照演示过程剪三角形)。

小组讨论:这样剪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边相等,(腰闪烁)。

两个角相等。

师: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等腰三角形合拢重合再分开,然后角闪烁)。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看书认识名称和起各部分名称,知道后,同桌。

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边汇报,边课件演示)。

2、认识等边三角形。

师:请大家看一下演示,这个等腰三角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底不断扩张至与腰相等,并把三条边重合。)。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学生自己说)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腰不断压缩至与边相等,三边重合)。

师:这是个什么三角形?为什么?那么它的三个角相等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等边三角形沿三条对称轴对折。说明三个角相等)。

3、揭示分类。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你能把桌子上的三角形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1、4、5是等腰三角形。

7是等边三角形。

2、3、6是什么三角形呢?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小结:根据三角形的边的特征可分为(边说边出示集合图)。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1、师:三角形除了按边分类,它还有另一种分类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看书汇报,

2、大家看着学具,你能说出它们按角分分别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1、3、7是锐角三角形。

2、5是直角三角形。

4、6是钝角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边小结边出示集合图)。

3、师:三角形三个角都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若只让我们。

看到三角形一个角,你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吗?

(因为三角形中都有锐角,所以看到一个锐角是不能判定它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根据板书:(结合学具)。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同样方法(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小结。

1、判断: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3)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4)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

(5)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锐角。()。

(6)三角形可以分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2、选择:

(1)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

a不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简析:《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学书本、观看视频讲解,逐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预设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三角形,你认识了吗?(认识了)。

相信大家已经进行了自学,认真看过学习视频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二、汇报自主学习导学单。

1、画三角形、揭示概念。

(1)请小老师上台画三角形。

(2)什么叫三角形呢?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围成”二字的理解呢?

强调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2、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的方便,现在可以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了吧!

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

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揭示板书:3条高。

(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师板书:稳定性。

(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

(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

(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

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1)实物投影校对。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

(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实践操作。

四、课堂总结1、[课件演示]画一个三角形及一条底边上的高,旋转三角形。

师: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看大屏幕,静静地回忆。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六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三角形表示法;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三角尺。

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课件、三角板、礼物盒(内含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作业单(每人2份)。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出示盒子,摇一下)咦!里面有东西!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生答。师:那让我们来摸摸他里面的东西,好不好?生答。师:老师需要一位小助手蒙眼睛,谁愿意帮帮老师?准备就绪,宣布活动规则:将你摸到的东西大声地说出来并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大家能够根据他们的性质准确的认出他们,三角形大家也能够认出来,但是今天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学习三角形,看看三角形有哪些特性?(板书课题)。

二、情境导入。

师:大家在生活中见过三角形吗?生答。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出示一组图片,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样三角形形状的东西一直陪伴着大家,你们知道吗?生答:红领巾。师:没错,是红领巾(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就把同学们的红领巾画到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它有哪些特点(黑板上画三角形)。

三、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的三角形标出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展示)。

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三角形,你能看到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摆成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那什么叫三角形呢?(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

师:请你们帮助老师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通常我们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为三角形abc。(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这个图形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用字母分别怎么表示?指名说一说。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以前我们学过怎么画平形四边形的高还记得吗?请一生上台给平行四边形作高。

师:三角形也是有高的,我们来学习一下。(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和画法)。

5、学画三角形的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1)要求学生在作业单上画出三角形制定底边上的高。指名学生展示,并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2)分析强调直角三角形搞得画法。

(3)全班集体评价,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思考: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几条高?(3条)。

四、总结评价,回顾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深层次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五、作业。

1、完成课本第65页练习十五,第1题。

2、自选作业单上一个图形,画出它的三条高。(有能力的同学请把三个都画出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