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23:35:37 页码:9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汇总13篇)
2023-11-22 23:35:37    小编:ZTFB

总结读书心得,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避免总结过于主观和片面,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和角度。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总结的目的和方法。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一

今天我休息,真正是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啊!成了真正的“坐家”。

是啊!今天我在家里看了就算一天的书。早上五点半就起床,锻练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了我的一天读书生活。先是怕打扰了老婆早睡,我就坐在厨房里朗读《资治通鉴》。通鉴上的文章全是原汁原味的古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讲述得道理则精辟透析。今天早上我第一次借助手机网络辅助我读古文。虽说《通鉴》近于白话,但上面还是有许多生硬冷僻的汉字。那些个字不仅不理解字义,影响到整句文字的理解,甚至有些字就认不识。以前我阅读到这些字时,都是连蒙带猜,许多时候文章就显得生硬了。今天的我倒底是借助了科技手段,对许多有生冷字的文章有了一种简捷便利的理解。倒底是借助了高科技的手机网络,许多次我都是想查找个别字词的释义,度娘上竟然提供的是整段文章的白话文解释。想想生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大中华时代,真是我辈人的幸运和幸福。过去没有网络的时代,这些只能借助字典,那样一个字查上半天,岂不太扫兴了?像现在网络购物、网络付费、刷卡、微信红包,人们的生活质量真是发生了质的飞跃。

好像是下午四点钟以后,我就放下了阅读有点吃力的《通鉴》;我从书柜里取出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我家书柜里书虽然不多,可是有许多我都还没读完,有的书读完了也和没读差不多,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冰心奶奶的这本《再寄小读者》虽然是百年以前所作,但是文章写得文采灵动飞扬,可谓是妙语动天下啊!记得我头一次读她,就读得口角噙香。那些个名句读了之后不仅获得了愉悦的美感,而且让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升华,素质和涵养也得到了提升,嘿嘿!恐怕连灵魂都得到了超度。像“世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像“左手爱,右手同情,在人生的旅途沿路撒下,让踩着荆棘的不觉得痛苦,让有泪可流的人不感到悲凉”,像“人生从八十岁开始”。等等。全部都是真正的纯正的心灵鸡汤,濡养了人的身心灵魂。

今天我读到了“我不羡慕水滸人物的分金亭,剥皮阁,我只羡慕那种大刀阔斧、激越豪迈的胸襟!”,读到了“母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她对你的爱是无止境、无条件的,只是因为你是她的儿女”。尤其是读到关于母爱一章,真是让我的眼眶里也盈满了热泪。是啊!世上的母亲都是无止限的爱着我们子女的。世上何人无父母,人间无人不为子!想想自己的父、母亲把我从小养大,其间是充满了几多的辛苦艰难。记得儿时的自己身体特别不好,总是要去看医生,总是要需加强营养。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带着我去市一院看病,总是给我买好吃好喝的.。有多次我都是在自行车的轻微颠簸中入睡的,更有许多次夜半三更月黑风高的时候,她骑车驮着我走在人迹稀少的乡间土路上踽踽独行。我还记得她背着我攀登楼梯辗转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去诊治、做检查、打点滴作治疗。那一次次的门诊治疗、住院治疗,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我们的家庭是典型的因病致贫。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妈老爸到亲戚家借钱的种种情形……母爱如海,深沉广阔,我辈该怎样感恩?怎样报答?感恩自己的母亲,推而广之我们就应该尊重天下所有的母亲。愿天下的母亲都能幸福安康!

啊!读《通鉴》能让人明白历史,知晓典故,让人懂得自古家国兴亡盛衰的道理;读《再寄小读者》则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今天是坐拥书香滋味长啊!愿自己及天下所有书虫都能日日与书为伴、书香满怀。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二

中秋节快到了。超市里摆上了琳琅满目的月饼,让我不禁想起外婆家乡的火腿月饼。想起那香喷喷的贵阳火腿月饼,外婆那笑盈盈的脸就浮现在我眼前:“小像,今天想吃什么?肠旺面?牛肉粉?还是辣子鸡?”

这些贵阳的美食我都爱吃,但我最喜欢吃的,就属贵阳丝娃娃了!

吃的时候,只要把薄面皮摊在手上,把你喜欢吃的蔬菜丝儿每样都放一点儿,然后像给婴儿包襁褓一样精心地包起来,注入适量的酸酸辣辣的蘸水,就可以吃了。

其实除了吃,我还很喜欢看外婆制作薄面皮的过程。外婆先把面粉、水和盐放在一个大碗里搅匀,揉成一个面团,再把平底锅烧热。然后抓起面团,把它甩圆,往锅底一杵,拎起来,一张巴掌大小的面皮便贴在锅底,稍等两秒就可以揭起来放盘子里。再一杵,又是一张……每次我都等不及包蔬菜丝儿,直接啃皮子:因为我认为,这薄皮是丝娃娃最香的部分。外婆总是哈哈大笑:“小馋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三

今天是的第一天,新年。农历十一月十五,二九的第二天,天一点也不冷,没有往年“一九二九不出手”的感觉。真不知道这老天爷是怎么的了。这些天真的是节节相连,刚过元旦,再有一个多月就是春节!春节,生活中人们称为年,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最隆重的节日,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年的味道已经在空气中弥漫开了。

早晨推开门,就听到了猪的叫声,乡亲们已经开始杀年猪了。散步回来,远远地闻到了一股爆米花香,从不远的平房那儿扑鼻而来,这种童年过年时特有的香味,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过年美好的回忆。

在童年的故乡,每当将近过年的时候,乡亲们就开始忙年了,杀猪、宰羊、杀公鸡、淘米蒸豆包、撒粘糕、碾荞麦面、做豆腐……还要赶几次年集,置办年货,鞭炮是不可少的;同时还要着手准备烹制各种可口的美食,以便招待过年前来拜年、访友的客人。

爆米花是童年过年时不能少的零食。每到年关时,有专门从事蹦爆米花的外地人挑着一台简易的机器,在村口老榆树下吆喝起来:蹦苞米花哟……边吆喝边在背风的一侧支起蹦爆米花的机器。这种器件呈深黑色葫芦形,还有一个简单的风箱和火灶作为配件。外地人边吆喝边自顾自地架着机器,顺手拉起风箱,红红的煤炭火就旺旺地燃起来了。

不一会儿,就有邻家大嫂从家里端出玉米或者黄豆,走到外地人面前,价格几乎是俗定约成,外地人也不问其它,立马开始装米、摇炉、拉风箱,大约5分钟后,外地人习惯性a高声警告:“放炮咯”!于是“轰”地一声,白花花的爆米花就从葫芦口喷出来,粒粒色彩鲜艳且脆嫩可口,并散发出一种浓浓的香味。

村里的小伙伴们一听到这种声音和闻到这种香味,就从各自的家中跳跃着围拢过来,流着口水望着外地人那魔术般的表演,等待自家大人前来蹦爆米花,以解那撩人口腹般的馋相。叽叽喳喳的好奇声伴着不时的“轰”声,宁静的小山村喧嚣起来了。这种蹦爆米花的场景,在我们那原本就缺少娱乐的小山村,也算得上是新年来临时心情愉悦的一个前奏曲。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有着美好的印象。

母亲一般都是在别人家蹦得的差不多了才去,端半小簸箕玉米,每次都能让我们吃个够。她老人家从来不去与乡亲们争抢时间,在她眼里,诸事都想着他人,让着他人。当我家第一炉爆米花出炉后,母亲会分给周围小朋友吃,我自然也不例外地装满了衣服所有口袋。那新鲜出炉的爆玉米花的美味,至今依然让我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蹦完玉米花后,母亲会将玉米花装帽盒里,帽盒的底部还要放一个用旧布缝的小口袋,口袋里边装灶坑里的'灰,以防爆米花存放一段时间后回潮,吃着不清脆。我常常耐不住爆米花美味的诱惑,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大把地将玉米花放在口袋里,然后跑去与要好的小伙伴们分享美味。其实每次我往口袋里装,妈妈看见了也只是说:这个馋猫,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要过年了,妈妈还会给爆米花沾糖衣。制麻糖玉米花。其实就是现在人们常见到的冰糖葫芦,只是原料不是山楂,是玉米花而已。感觉工艺很复杂,要先将白砂糖放到锅中,加水熬糖浆,那是一个细心的活,不能大火。熬好了,将穿好的玉米花串放糖锅中,滚一圈粘满糖液,拿出放在抹过油的木板上,用力摔一下,这样玉米花串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大糖片,很美观。同时再沾一下早就炒好的芝麻,冷却几分钟后就可以食用。这样的玉米花串吃着清脆香甜,是我们童年时难得的美食。

在我的在老家这种麻糖玉米花一般家庭都做,是自己吃或者招待客人的新年物品。外出拜年时还可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家的小朋友。这种麻糖能保存很久,也许这是母亲善于勤俭持家和节约的缘故,五月节的时候我还吃过。

故乡的年关在我远行的记忆里,有着许多的欣喜和期盼,同时也记载着家乡人那特有的生活习惯和对生活的向往。身处异地的我在这个爆米花飘香的日子里,一种浓浓的乡情承载着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四

旧,不只是眼睛里的一些东西,更是心里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勾人怀想一种情愫,我把这种情愫,归为念旧。

有人对物念旧,有人对人念旧,也有人一直向前,从不懂旧是什么。

我是一个会念旧的人,我的旧,仅仅对物。甚至这份“旧”里,还掺和着一点点的贪恋。

我的老家在鹿邑,一座因为是老子故里而出名的县城。我从小在那里长大,头一次去老子的太清宫,还是十九岁那年,因一个朋友来看我,顺道想去看看太清宫,然后便去了。

后来跟姐妹也去过几次。但是,我对那里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记得并不深刻,因为它是近些年翻新过的。虽然也有旧的痕迹,但是已经很薄弱了。

而乡下,我的家。是一座青砖建成的坐北朝南的院子,算不上大,但也不能说小。院子里有母亲的一个小菜园,一年四季长着吃不完的菜。而我最喜欢的是家里的青砖,两扇掉漆的木门,那是父母亲结婚时盖的房子,有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味道。

门前不远处,有着一棵长了很多年的.榆树,母亲都忘记它是什么出现的了。每到冬天,我就喜欢搬一个凳子,靠在榆树上,或者在阳光里找个地方,坐下来,翘着二郎腿,懒洋洋地翻一本闲书。

看倦了书的时候,我就会起身蹲在母亲面前,和母亲讨论木门上镶嵌着的,那五枚带着历史痕迹的铜币。因为年代久远,其中三枚已经字迹模糊,看不清朝代,只能确认是刀币。另外两个,是唐朝发行的钱币。

我喜欢那两扇门上镶嵌的钱币,甚至,曾多次和母亲商量过,把它们拆下来。可是因为时间长了,钱币几乎和木门融合在一起,想要拆下它们,除非把门砸了。后来,我离开家,再没有人打那扇门的主意,母亲也没再提过。只是,每次冬天回家,我都会搬个凳子靠着木门坐下,在冬日温煦的阳光里,闭目养神,或者看书。

至于老房子,有人提议改建,我没同意,母亲也不同意。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认为母亲是懂我的,她也对具有年代性的建筑和事物充满依恋,就如同,我的双手一遍遍无声地抚摸过青砖,时光的厚重感和沧桑,就在指尖缓缓蔓延开了,一直蔓延到心底最深处。这种感觉,和城市高楼大厦的无情,和钢筋水泥的冰冷,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后来,我去过一些城市,看过一些古城小镇,见过一些会怀旧的人。

我仍旧是这个样子,一个人行走在历史留下的沧桑里,我会是安静的样子,安静的,就像我的样子。此时,我会全然不顾别人的目光,观察古墙或老宅的每一株草木和细小的痕迹,有时安静的微笑,有时停在一个地方发呆。时间是伟大的,又是深刻的,当你看到一棵参天大树,其实是生长在一座千年的古墙里时,大概没有人是不感叹万物的包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的。

我本身就是一个怀旧的人,喜欢极了一切和旧有关的事物。所以看到有同类怀旧,我多数微笑认同,并不深问。有些事,一旦深问,也就变味了。

比如以前一个好友,结婚很多年,孩子都十几岁了,却依旧忘不了他的初恋,每每提起,无不是一副惋惜心疼的样子。唯一一次听不下去的时候,我站在他面前大声说:既然这么心痛,干嘛不离婚去找她呢?他不说话了。

总有一些人就是如此,拿着怀旧的名义,发泄着对现实世界与婚姻的不满,却又胆怯于失去安逸的生活,和一个暖被窝的人。

旧,其实就只属于过去式。对于能触得到的事物,要感谢时光和历史的包容与仁慈;对于流年带走的人和经历,付诸一笑即可。毕竟,眼下才是最真实的,身边人,才是最知冷知热的。

如果有一天,你想起旧人或旧物,那就把它和时光放在一起吧,终有一天,它们会轻得可以飞起来。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五

漆黑的晚上,一轮不太皎洁的新月也可以照见夜行者前进的道路。渺茫的海面,一束不怎么明亮的光柱也能指明航船入港的归途。人生路上,起雾了,点一盏心灯,即使微光如豆,已足以指引着你,不再踌躇。

被挂了张标签,那头狮子彷徨了,学起了驴叫;被打成右派,文革有人颓败了,失去了生的希望;被反对了,二战前反战的声音消逝了,正义不存。不过是旧势力暂时过于强大,新生的力量最初总是弱小的,但只要坚信自己,敢于去拼搏去争取,正确终将会战胜谬误。

很多时候正确和错误只有一线之隔,而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正站在这条线上,跨一步就成功。在心灯坚定的指引下,王安石不顾群臣的反对,商鞅舌战群儒,毫不犹豫地撕下身上“坏了祖宗法律”的标签,推行新的制度,使国富兵强,在群雄争霸外夷入侵时立于不败之地。推行了八百多年的封邦建国到了嬴政改成了郡县制,尽管部分大臣建议沿袭旧制,但事实证明,秦始皇的决策是正确的。

一切都是可突破的。人们不只需要突破自然所带给我们的限制,开荒辟壤,更要突破权威,冲破桎梏。正是每一次在如月心灯的指引下坚强的创新和突破,我们的社会才能一步步前进,人类才能一点点进步。回首我们艰辛却辉煌的发展历程:从采集狩猎到男耕女织,从专治皇权到民主共和,从诗经楚辞到唐诗汉赋。从过去我们走到了现在,这其中的有被贴上异教徒标签却始终坚持真理被焚烧于鲜花广场的布鲁诺,有被指责不按规律办事却仍坚持改革被车裂菜市口的商鞅,有被批评仍呼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马寅初。他们都已经逝去了,随着时间,随着历史的前进,但他们的精神,他们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却始终像一轮皓月留在历史的星空中,作为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继续向前。

人的价值不是能够用一张标签来衡量的,那不过是别人对自己多样的评论。可能客观,可能误解。对于那些误解,不过像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罢了。迷雾是常有的,但不要让自己的方向迷失,心灯在前路的上方,昂首向前。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六

爱,是穿越、是守候、是默默的等待。爱,是心语,是苦楚,是澈心澈肺的思念。无法躲避,无法封冻,又无法割舍。

爱,是呼唤、是惦记、是唯美的情怀。它时而宁静,如微风拂过琴弦,如落花飘零水上,荡在心里、梦里和岁月里;它时而疯狂,如潮水涌动飞扬,如刀尖深深划过的伤口,深深镌刻在深夜的泪光里;它时而窒息,无声无踪,却能如影随形,触摸心底,让人无语!

爱,简单朴实,在大自然中阐述着清冷纯白的时光;爱,睿智从容,在颠簸岁月里改变着迷离的心乱;爱,淡静而倔强,在凄美的世界里诠释了落寞的沧然。爱,是一份执着,一份感怀,一曲歌谣,它用绝世的唯美,穿越遥遥的距离,穿越时隐时现的岁月,穿越无尽的思念。谁为爱所困,谁为爱牺牲,谁又比爱深刻。只要值的,寂寞就没有错,路就没有错,爱就没有错!岁月的枷锁比思念遥远,比爱脆弱,请在红尘的最深处等我,在岁月的最苦处等我,在生命的路上等我!

爱,不言不语,让心海如澜;爱,浅浅淡淡,任岁月流转;爱,起起伏伏,使心净澈如水。爱的情怀,随琴声缓缓流动,化作串串音符撒落、涤荡;爱的人生,随深秋静静弥漫,化作片片落叶飞舞,沉淀;爱的'相遇,随时间默默辗转,化作散落的日子定格、铭记。没有人可以留住时间,但可以留住心中的爱,沿着思念的经纬,走进生命的绿洲,独自去倾听爱的呼唤!

爱的痛楚,心知道,夜知道,泪也会知道;爱的距离,脚知道,梦知道,时间也知道。

爱在等待,爱在无言,爱在心间……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七

向南。我们选择与家的方向背道而驰,与我餐餐不离的酸辣味渐行渐远。向南。公元一九九九年正月十五日,中雪。在发小轻车熟路的带领下,我们坐大巴翻越秦岭。万幸,我人生中的初次远行,在防滑链的“卡蹦”声中,终于安全到达省会车站。

发小比我早出社会一年。他以“老经验”判断火车上肯定人挤人,吃东西非常不便,提议现在就去把肚子填饱。“水司”车站,虽以开停陕南班车为主,但车站内外,不乏褶皱纵横满面尘烟的关中老汉。他们人手一篮罐罐馍蹲在车站四周,双目不停地左右横扫,紧盯出站方向。我随即向其中一位招手,孰料竟从四面八方扑来十几位老汉,不由分说,每人朝我们怀里塞了两只罐罐馍,并异口同声地问:“碎娃,得是你们要馍?”我们慌忙点头,挨个付钱。

迷迷糊糊,列车就停在了祖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站:郑州。在被上下车旅客接踵踩醒的同时,一股奇香来袭,我四处张望,这香味原来是从站台透窗而入。“道口烧鸡,又香又嫩的道口烧鸡!”售卖员们拉开架势,彼此抬高嗓门大声吆喝。发小拽了拽我的`衣服,耳语道:“肯定贵得很,早知道就不买馍了。”我瘪了瘪嘴。车到开封,他喉结还在不停地蠕动。他的喉结,自从在工地卸了一年水泥后,的确比我突出了好多,而且比我更缺油水滋润。我发誓,等以后挣了大钱返乡时,一定请他吃一只“道口烧鸡”。

人生第一次跨越长江,呼啸的。空气中开始夹杂江南独有的湿润。南京长江大桥“拱”形霓虹灯绵延数里,真如课本上所描述的那么壮观。晨时,不知从中途哪一站上来一群清瘦女人,个个手端大号铝制脸盆。“粽子,粽子!鸭蛋,鸭蛋!”发音干脆,带有嗲气。整个车厢顿时安静了下来。我们这群疲惫、躁动,来自西北高原的男女老少,显然是被这种“低海拔”的江南妩媚所安抚。车厢幽长,寂如雨巷。这次,是发小招手。一只粽子,两枚鸭蛋,五元。我对发小抱怨,没有糖,买粽子咋吃?发小二话没说,呼啦啦剥开粽叶,我赫然发现:这粽子不只造型像船,里面竟然还有馅:糯米晶莹剔透,鲜红色火腿肉包裹其中若隐若现……发小不无得意地说:“这叫‘船形粽’,馅有很多种。”“这是红心鸭蛋,江苏高邮特产……”我哪有心思听他说道,三下五除二,鸭蛋留给他,粽子已被我“颗粒归仓。”

“山外青山楼外楼”,三十多个小时的颠簸之后,终于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杭州。发小姐姐前来接我们。西湖区浙大玉泉校区后门,本地人饭馆,异乡的首顿饭菜,由发小姐姐亲自点来:东坡肉、干炸响铃、莼菜汤、冻豆腐烧雪菜、片儿川,大份。对于这些菜名,我除了啧啧称奇之外,剩下的只有期待。少顷,一份三块,软乎乎、肥嘟嘟、酱红色的“五花肉”冒着热气被服务员端上了桌。我还没问,发小姐姐便给我普及了这盘“东坡肉”的来历。我已经忘了当时我和发小是怎样狼吞虎咽解决掉这盘肉菜的,只是好奇这肉咋能不经咀嚼,入口即化。其他四样菜,除“莼菜汤”因鲜美无比,产自西湖而印象深刻外。“片儿川”类似老家的“酸菜面,”“干炸响铃”与“冻豆腐烧雪菜”因口味清淡,不易下饭,后来我在杭州六年,也极少去吃。

发小的工作,还是在杭州城东建筑工地干老本行。有次我从城西去找发小,他请我吃了望江门一带红极一时的“炒田螺。”那时我们还不会用嘴吸田螺,便连壳咬碎挑里面的肉。邻桌本地食客见状,除用异样眼光打量我们外,末了,还嘟哝一句本地方言:脑西搭牢儿。后来我们才明白,人家是骂我俩:脑子有毛病。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征迁我失去暂住地便去了江苏。其间辗转与发小联系了一次。我说有机会来淮安了我请你吃小龙虾和蟹黄汤包他说好。三年前因扛水泥吸入太多粉末他患上了尘肺病。每次碰面都接连摇头:“万万没想到我这体格吃东吃西现在竟吃上了低保。”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八

家就是咿呀学语的宝贝,叫着ba,ma,看着爸妈幸福的微笑。

家,就是寒冬里戴着妈妈织的围巾,坐着爸爸开的车去上学,那无限的温暖。

家,就是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爸爸妈妈坐在湖边看夕阳,我把气球送上蔚蓝的天空,梦想最初升起的地方。

夜色渐暗,晚饭过后,白天围着一家子转的妈妈,刹那变主角,孩子给她端洗脚水,爱人给她捶背,喂她最爱的零食。

午夜时分,天国的爸爸闯入了我的梦里,我从辍泣声里醒来。爸爸你走了,我们过得好苦,你知不知道,我很乖的,你怎么就不要我们了呢?我还没有见过你呢,家里一张你的'照片也没有。妈妈,我饿了,我想吃饭,我梦到一个自称是爸爸的人。

背上行囊,离家出走。思念代替了妈妈那句:“眼不见心不烦”,固执的我,倔强的我,最初的选择。妈妈不知流了多少泪,在门前盼了多少次。

人影穿梭于苏州、杭州两个城市,所谓的人间天堂。吃着油汪汪的鸭蛋,看着如画江南——小桥流水,我的春城情节,涌上心头。家,家乡,家乡菜,我离家多年后的悔,悟。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九

星期天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看见了一个不错的餐馆,我看到那家餐馆上面挂了一面牌子叫《你好,家乡的朋友》,这个名字很好,我和朋友一起进去,进去的时候我看见里面的布置非常的优雅,像一个读书的的人布置的。

我们找到一个挨着墙边的座位,它的墙壁上面爬满了爬山虎,很漂亮,当太阳照进来的时候,桌子上的水杯里面的水会被照耀的闪闪发光。这是一个服务员向我们走了过了,她说了一声我们那边的话,我听到这话我心里快要忍不住哭了,她问我们想吃点什么?我不知道我想让她给我们介绍介绍,她毫不犹豫的说了他们经常被点的菜,最后我俩就让她帮我俩点了,当饭上来的时候,我吃了第一口,我的眼泪不知觉得流了下来。

当我的同伴问我为什么要哭?我没有回答她,只是我那时我想起来我的妈妈,当我吃到这里的'饭,想起妈妈给我做的锅巴饭也是这个味道,以前我不喜欢吃饭挑食,没味的不吃,咸的不吃,淡的不吃,实在没有办法,妈妈就给我做了锅巴饭,谁都没有想到,我既然那么喜欢吃锅巴饭,现在的我在学校待了那么长时间,不能和以前一样任性了,所以当我吃到这碗饭的时候,心里哇哇的哭了。

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回去那家店,那里有我回家的足迹,那里承载的我的任性,那里的店让有我家的味道。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十

浏览网页时偶尔看到了一张砖瓦窑的图片,看到了它就勾起了我记忆里儿时的故乡。记忆里的故乡它是多么的美啊,它那么的恬静、淡然、柔和,一轮月、一纬塘、一缕炊烟、一群光着脚丫的孩童……记忆中它像是春天里婉转的柳笛那么的勾魂永远都让你听不够!

我时常怀忆儿时故乡的那些往事,那里有我甜蜜的童年时光,那份记忆里有蛙鸣的池塘、有露水打湿小草的沁腑清香、有夜晚闪闪的萤火虫、还有一个几乎快要被我忘记的土砖窑,因为它在我童年的游戏里实在是占有的记忆细胞领地太小了。那时的砖窑在我们孩童眼里就像是一个土山,打春过后经过几场冬的尾巴略带寒意嘹哨的风儿刮过以后,它就成了草籽的家,待到春雨的降临后它便有了草儿绿莹莹的身影,慢慢的到了春夏交接时它的土黄色也就被草儿覆盖的若隐若现了,不过这时我们小伙伴们还并不去在意它。

随着新春徐徐地走近那漂浮于小麦苗与嫩草上飘渺如仙境的晨雾消失,这时候小伙伴们正沉醉在春的喜悦里,每年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吃那些掺了玉米面蒸出来的蒸菜,从正月里的茵陈和慢慢走来的摘槐花、捋榆钱、打桐花、撸柳絮,品味这新春大自然带给我们得恩赐,除了吸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还陶醉于打雀儿、捞蝌蚪、吃茅草甜甜根的欢愉里,天气慢慢转暖初夏夜晚的榆树和柳树林里捉那还未蜕壳的蝉蛹的开心里。

为了便于取水打砖坯和烧砖完成后的渗窑所以我说的这座砖窑就坐落在距离池塘几十米的地方。我们在窑里玩的时光是在夏天和秋天,随着夏日黎明那站在墙头上大公鸡浑厚而绵长打鸣声响起,随即耳中传进了各种各样的声响,骡马的打嚏声、井边担水的吱呀声、大人们见面的招呼声、蝉的鸣叫声……夏天的艳阳也在这清晨给了刚刚还宁静的村庄涂抹了一层彩粉,此时家家厨房的烟道里也飘出了袅袅炊烟,待到早饭结束大人们就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了,我们这些娃儿们也结伙搭伴的一起去玩耍,玩累了就在池塘边一片比较开阔的草地上休息,我们或坐或躺的在柔软的草地上,有的人抽出散发着青草芳香的毛草芯叼在嘴里看着别人或说或笑的摆龙门阵听着他们讲述着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故事,时间随着草棵里蚂蚱的蹦跳慢慢溜走,这样的时光把我们的心儿也甜醉了。到了快晌午时太阳已经炙热的烤着大地了,池塘里的水也被晒得上部温温的,水底也不那么凉了,我们就蜂涌着到池塘里戏水,我们在水中的打闹扑腾把塘里的小水鸡都吓得钻进了荷叶丛中,青蛙也吓得停止了叫声,我们戏耍的那片塘洼也被搅腾的如浑汤一般,洼里的鱼儿也顶不住缺氧的压力张着嘴儿在水面上吧嗒吧嗒呼吸,这时我们捉鱼捞虾精彩的大幕也就拉开了。待到玩累了大家就去砖窑或柳树林里休息,夏季那一时刻砖窑里还是挺凉快的所以是最常去的消暑好去处,它像一个大漏斗一样的抽风机,在窑肚子里随着空气中的热气被接着地气的微风带起我们就拔点草垫在身下躺在平坦的窑肚子里接受那稍许的微爽,待到困意上头时也大致该听到大人们下晌后站在街里呼唤孩子们回家的叫声了,我们也就起身拎起用柳枝串着刚才下塘嬉戏时捉到的白条、鲫鱼等等一掌来长的小鱼回家了。不用多时小村里好多家都会弥漫着飘出油炸小鱼香喷喷的味道,吃着玉米糊糊面条稀饭配着清晨泡在水缸里凉爽的黄瓜还有那马齿菜和玉米面掺在一起蒸出的窝窝头,唉!现在想想那味道带来的连篇浮想就会水打前襟。儿时的夏天就在那黄瓤西瓜的沙甜、桃子的蜜怡、杏子的酸甜、油炸小鱼的喷香、牛背上的逍遥中慢慢度过。

收了玉米播种上麦子以后秋意渐浓,大人们农闲了就又开始准备着几家合伙打砖坯烧砖了,烧砖之前大家伙要先把闲置一年的砖窑修整一下,他们把顶部的窑口从新规整抹上厚厚的新胶泥再把窑壁上崩裂的地方糊好抹平整,最后就是把窑膛内彻底打扰干净把我们在窑内用砖头瓦块搭建的'“简易烤炉”也请了出去!打扫规整完毕之后就一边有人架上劈材开始烘窑,一边有人在窑前平整出一块场地,这些都做妥当了大家伙就开始一起挖黏土打砖坯。(呵呵,打砖坯这项工作我还做过呢,不过那只是贪玩好奇而已)制作砖坯时大人们把木制的模具摆放在平整的地上,再在手上沾点水然后从一堆活好软硬适中的泥堆边部用手挖起几捧泥用合适的力道摔在模具里,接下来刮去顶部多余的泥然后抹平再拍打拍打模具取下模具后就会有两块完整的砖坯摆在面前,接着挨着前两块整齐的排列有秩序的把砖坯打成一排排一行行的,这样的程序周而复始直到把平整的场地摆满,然后等着砖坯里的水分自然蒸发就成了一块块待烧的砖的雏形了,把这些干了的砖坯交错着码叠在一起后就让它慢慢的风干透,腾出的场地继续打坯直到打出能装下整窑的砖坯。接下来就等着所有的砖坯彻底干透后装窑烧制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好多儿时的稚趣已淡淡的忘却了,只是偶尔闲暇时突然想起那些点点滴滴,可是每一个点滴就会打开记忆的闸门,那是故乡草甸中清脆的虫鸣、那是故乡水塘边咕呱的蛙鸣、那是故乡香飘十里的荷香、那是拿个竹竿在树下打枣子的甜美……可现在生活的都市里再也没有那上树摘果子、拎着装着小鱼的罐头瓶满街跑、拽着好脾气黄狗尾巴打哈哈、吃着烤红薯烤玉米时满脸的黑乎乎,更见不到点亮亮的萤火虫也见不到水鸭扑打着翅膀贴着水面优美飞行的姿态……!

儿时故乡的甜美,故乡那带着露水沁肺的小草气息,故乡那青石板井里我们倒入的小鱼……一切的一切在这喧哗的城市里只能是定格无踪的回忆了!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十一

又是一个周末。早晨还没睁开惺松的眼睛,心里已滋生了丰厚的意藴,似梦如幻,流水潺过水草般的湿润,爽!我想喊,睡足了的感觉真好。

开始融心情与白昼中,起床后打了个很夸张的哈欠,给窗外一个飞吻:有柔风儿吹着树叶窸窣作响,翻滚起的叶子上反射出金灿灿的光泽,像撒上去的一层金粉。天空湛蓝,流云被割得破碎支离。哦,夜里还下了场小雨,空气清凉心脾,微夹带些绿色植物青涩的腥甜味道扑面而来。

小鸟早!它们已开始歌唱了,其初是一二只,后又多只和鸣,是什么鸟歌呀?清脆里充满了流转不尽的欢畅。楼前有几蓬老树花期已过,稀疏残花儿在作最后的凄调低吟。小鸟们的爱巢,就在那浓密的叶间。

说来很惬意,我们一些闲人在楼前的碎瓦残砖中开辟了一个个的袖珍小园,那儿就成了我们这些人的心意园,种的'菜和养的花草五颜六色的,很招人喜爱。站楼上的阳台上望过去特别扎眼。昨天刚去那拔了草。今年的雨水旺,眼看着草比菜长得水灵旺势,对泥土和养分的选择,也不像菜那么苛刻。如果养花,花儿娇气,则更要费一点功夫的。

去了才知道,赶集的人并不多,现在正值秋忙时节,有土地的农家人也要忙过这阵子才好上集,但要买的物品总是有的。哈,我的收获也不少,单车的蓝里已装满,又看到有卖小白菜的。我最爱吃鲜嫩碧梗的小白菜了,洗干净了用手掐成段,放少许的盐巴,清炒了吃,清心爽口。

卖菜的是一对年轻夫妇,男的称菜算帐收钱,女的捆好菜一把一把的递给男的,他们手脚麻利,配合默契 。说着话儿功夫,摊前已围了好些人,我看那女的实在忙不过来, 就自己动手去拿他们机动车里摆放齐整的菜,女人看了,心稍有不悦,但很会说话,给我开起了玩笑:你帮我忙呀?俺可不想让您帮,中午还得管你饭。我一听也乐了,这机灵的话儿,打破了我们之间陌生的隔阂,仿佛早就和她相识,让我们之间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我不吃您的饭,单吃您的菜,看您的菜多 嫩多鲜,还带着新泥 ,刚从园里 拔的?女人笑笑:是啊,起了个大早,早饭没来得及吃就来了。

我小心得拿菜,怕碰折了鲜嫩的叶梗,她扭过头看我:有的就不一样,乱拿乱翻的,又要不了多少。我一听又乐了:这女人真精,她那话是一语双关,明里说他人,其实也在说我,这让我不禁有点儿脸热 ,对她笑了笑。拿够了我要的菜,挑出几片烂叶丢去,怕她再说道,我不好意思丢很多。她帮我把菜捆上,递给男人去称,三元多的菜,舍去了几毛零头,那菜就成我的了,真好。

我要走了, 脚步却移不开 ,目光又粘在那对年轻夫妇的身上。男的一看就是个闷头葫芦,但有心计会干活,女的不光会说,心眼儿也很多,长的高大壮实,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再看男的不急也不燥 ,从女人手里接过菜,给人家称称,偶有讨价还价的,都是女人接过腔来。从那片语中我已了解到:他们原本不是生意人,人勤地不懒,早收了一茬玉米,一场透雨过后,看土地应时,又忙不迭的种了白菜,等收完了白菜,接下来还晚不了种入冬的小麦,打算真好,仿佛那土坷垃里隐藏得尽是钱票子。女人如实说笑着时,就将钱接过手交给了男人,男人又瞟了女人一眼,满眼里都是粘稠的爱意。

我吃着他们的菜,自然品到了那菜的味道,和靠化肥农药培植出来的菜味儿不一样,后者是涩的,同时也嗅到了那对年轻夫妇淳朴的品性,他们可爱不只是因为他们年轻,从那嘻笑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生活得很快活。因为快活,日子才滋润 。

谁都知道,种植农作物 需要很辛苦的劳作,可从他们身上看不到这一点。也许更多的人,会像我一样的想法:我们不仅买走了他们的菜,同时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自然和淳朴。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即使再简朴的生活也是一种快乐。快乐也是逢事都往好处想,感情上不那么累,心情才会好。

懂得舍去才有得。佛家之语: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这话儿多好,好的无边。有时候,修一点佛性滋润心田也挺好。在我想要保持好睡眠,女人睡足了才健美吗!日子里多读些书籍,用文字去慰藉心灵,让精神在高处引领生活前行,心情舒畅了,那沉于心底的千丝万缕的烦恼,自然也会梨花带雨似得纷落,那情形多美。有了诗吟的感觉了,即便是为说新诗愁了心意,也值啦。

对,就这样生活:简单才有快活,这便是周末的味道,真好!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十二

空调间与厨房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真是热死我了,那汗流浃背的感觉无法形容!好在博得儿子的赞赏,他吃的很多,让我觉得热也值得!

两个人的午饭,吃的简单,过程却不简单。饺子是猪肉芹菜馅的,为了吸收芹菜的汁水,我还放了一点点粉条。儿子称赞味道比“谢大饺”东北饺子还要好,不客气的说,我的自我感觉也很好,味道的确不错。

对于厨艺,我一向是有自信的。母亲因工作需要常常下到村庄去,那时我和弟弟在镇上读书,母亲不在时都是我做饭。初中、高中的锻炼使我练就一身好厨艺,高中时周末也常邀一些离家在镇上读书的同学去我那儿品尝几个小菜,打打牙祭,解除她们的思家之苦。到现在再见面,还有同学怀念我那时做的饭菜的味道!

以前在小学工作时,每年春天和秋天,我都会在野外采摘一些野生的蘑菇。刚开始带到学校时,同事们都生怕有毒,劝我别吃。可她们哪知道,我自小跟随爷爷长大,他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员,什么蘑菇有毒什么蘑菇无毒他最清楚。自小练就的一双火眼金睛,让我品尝了许多野生蘑菇的鲜美味道。那时雨天后我常跟爷爷去农科院的丛林中采摘野蘑菇,小小提篮满满,收获的不仅是野生蘑菇,还有满满的幸福!

做了蘑菇酱带到学校,同事看我活的好好的,也开始试着品尝我做的蘑菇酱,大家也喜欢上了它的味道。再后来我采摘到野生蘑菇后,同事纷纷帮我清理上面的泥土。为了答谢她们,我总是很用心的制作我的独门蘑菇酱,带给要好的她们每人一小瓶。有蘑菇酱的日子,我们有时故意不吃早饭,常常到学校的附近买一些馒头,蘸着蘑菇酱一起度过那些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奇怪的是在商店买来的蘑菇,其他原料都一样,可就是做不出和野生蘑菇酱一样的味道。以至于春天和秋天的雨后总有同事提醒我该去采蘑菇了,那时我成了全校有名的采蘑菇的小媳妇!也以至于我因工作原因调离呆了近八年的小学后,还有同事的女儿问她:妈妈,怎么今年没有吃到姨姨做的蘑菇酱?是呀,蘑菇酱的味道留在了我曾经呆过的地方。很久没有做蘑菇酱了,我是一个怀旧的人,离开曾经亲密相处的同事,没有了分享的.人,便再也没有了那份做蘑菇酱的心情!

再来说说水饺的味道,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吃水饺,也曾和他一起吃过水饺,可他说哪家卖的水饺都不如他母亲做的好吃!我今天做了水饺,自然就想到了他,很想让他尝尝我做的味道。可是我们相隔很远,即便是他品尝了我做的水饺,我知道他也不会称赞,因为他的母亲已经离开了他。在他人生辉煌的时刻,让他猝不及防地离开了他。每每谈及母亲,他的声音都会哽咽。我想他母亲做的水饺未必就是最好吃的,可是因遗憾错失的母爱是他再也享受不到的。与其说他怀念母亲做的水饺,不如说他怀念的是母爱的味道!

食物的味道,爱的味道,怀念的味道……我分不清了,容我好好想想吧!

红酒的味道散文随笔简短篇十三

眼角湿润已成特定信号,一般是左眼,只要遇到母亲的姐妹,左眼就不断的湿润,擦去复来。如果两眼角都有泪花,那就是回到姥姥的家里,并见到了终身未嫁的大姨。

我相信人体内有神秘的气息,一旦被同样的阳光照耀,一旦踏上这久别而曾经的土地,身心就会有讯息因为读懂这周围的一切,而唤醒早年的感知和情绪,也是带着母亲的灵魂,回到她的娘家,她出生和童年少年青春的故土,她的兄弟,她的阳光和风尘,还有那些我无法猜测不能知晓的神秘信息。

人已中年,谁会流泪呢?但人已中年,谁心又似铁呢?过去衣锦还乡者,并不是怀着对故乡深情的人吧,也是为说明什么,排出什么,甚至宣扬什么而回归的吧。儿时,自己常常见到一些年老退休者,不愿过城市所谓繁华的生活,而愿意回到老宅,回到童年少年生活过的地方,回到出生之地,完成一单元的轮回;仿佛可以看到,那沉静的老人,他的背影在春光中挪动。

今天中午是舅父的生日,念起当年对母亲的照顾,念己对姥姥和母亲的怀念,我回到母亲的故乡,回到儿时生长的地方,我的姥姥和大姨,这里的尘土深坑和风光。表哥和表姐们都已约回,济济一堂,两三桌的模样,这一群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甚至晚辈的侄儿侄女孙子孙女,却再没有我母亲的言谈和身影,再没有尚存活于世的她的姐妹,我的.姨们。这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奈呀。

我却在貌似冷静的观望中,依旧想到母亲,还沁出不可名状的对这也是我的家人的怨意。这也许已经透漏出我对他们的冷漠,我和他们无言以对,无话可说,感觉自己是一个外人,不像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这里的亲情,真的也埋入了村北的那片坟地?我的姥姥和大姨。

书写的世界,冬日初照,刚才呼呼作响的风声已经消散,车辆来往的声音显得突出,儿子在周日也要辛苦的上学,因为明天就要考试,这样每个人的努力和繁忙,是人到中年所应感悟的吧,这是我打开的中年的密码?我的双眼,又已经浸满泪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