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一盏冰灯散文范本(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3:16:00 页码:13
最新一盏冰灯散文范本(大全8篇)
2023-11-22 03:16:00    小编:ZTFB

"总结是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如何管理好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友谊是人生中重要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朋友的交往。

一盏冰灯散文范本篇一

美好的东西常常是相通的。

茶如诗词,有的婉约,有的豪放;茶如书法,有的丰润如“颜筋”,有的劲瘦如“柳骨”,有的中规中矩如隶楷,有的张扬奔放如“颠张狂素”;茶如歌,有的'抒情温婉,有的激越豪迈,有的清远悠扬,有的荡气回肠。

茶与诸多艺术形式貌不似而神似,我们完全可以将茶也看成一种艺术,一种充满灵性的艺术,而有参悟的茶人们无疑就是个艺术家。

君不见,品茶之高者,总是气度不凡,或儒雅斯文,或气宇轩昂,绝无鄙陋粗俗或下流之辈。

茶中见君子,君子爱茶,修身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于茶中,养出清朗之气,浩然之风。

茶中见佳人。从来佳人似佳茗,清雅恬静莫言卿。爱茶的女子,必定更爱生活,更懂生活,淡定从容,岁月也难掩其风华。

酒能热忱一时,茶能温暖一生。人生注定要飘浮,注定要经历风雨和磨难,注定要在起起落落中归于平静。

一盏茶,浮生何时了。品茶,品人生之五味,品生命之甘醇。一柱香,一杯茶,就是一生的缘。

茶,清净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净茶,以清净茶养平常心。

知足者欢喜常随,茶意人生,是一种大气,一种广阔,一种无垠。

一盏冰灯散文范本篇二

赵老师是位诗人。如果说诗人前面少一些称谓的话,我只想说,赵老师是位我仰慕并喜欢的诗人。他的诗自然,干净,舒适,读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强迫感,它是以泉水一样的温度淌进心河,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就滑入那些素朴字词的思想。

“关于我,人们描述的很多,我浓缩了春雨,嫁接了夏风,凝结为秋实。其实,我更像人们种下的梦,甜蜜而又饱满。”这是赵老师在《深秋,生命都在等什么》中一章《果》的描述。一只红苹果,很自然就把读者的思绪领进深秋的林间,让人想到了一种收获,也想到了一种离开,但更多的是追求与向往。一只果,由孕育到诞生,由青涩到成熟,于风雨中顽强,于顽强中独立,再与滋生体内的虫卵不断搏战,于匝地的浓荫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其实它的成长不就是每个人一生要走的岁月么?当这些简单的词语让读者身不由己陷入对果的一种沉思时,赵老师却转换笔锋,把画面切换给托起果的这棵树。“园子里,茅屋还在,我的母亲,也就是那棵苹果树,多像一位成熟而丰腴的女人,许了愿的天空澄碧如洗,报喜鸟清点着青峰、苍山、翠木、绿潭这些近邻。”在诗人打开的这幅画面中,读者封闭的思维被缓缓打开,读之有面朝大海的辽远与惊喜,母亲,苹果树,许愿的天空,报喜鸟等等,这些词让读者想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感恩与报答。所以,读赵老师的诗时内心是安静的,是一颗流离失所的心辗转之后回归故园的安宁。他笔下的那些字词是心绪的飞扬,看似不经意的表达,却每每在这信手拈来的随性里轻而易举就抓住了你的思想。

“虽是这样,我还是习惯了这样飞,凉凉的秋风反倒能振作我翱翔的高度,反倒被一种信念托起。”这是另一章《雀》中的表达。凉与翱翔,飞与信念,只这几个词就足以叫醒沉睡的思考。雀是林间的精灵,草木清香喂养着它的岁月,它带来的是人间美好,但它的飞翔也会遭遇砍伐的斧头,雾霾深锁的天空也会让它迷失方向。诗人用倒叙的方式先交待雀的坚守与追逐,后逐层剥开雀的挣扎。诗人这样描述雀的迷茫,“我想起了昨夜,月光自嘲着出没在黑云里,我精心建造的巢穴在风中飘摇。我再次问自己,浸染后的`夜,除了黑,还有什么呢?”黑云,夜晚,巢,飘摇,雀的经历不正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困惑与挣扎么?这些表达更像一种叩问,但不是让读者在叩问中颓废荒芜,而是唤醒对生命的热爱,再对内心困惑有一个正确解读。因为赵老师并没有止于那样的表达,他把读者的思维又拉入另一重视觉,让读者亲自打开对生命的另一层思索。“是的,我曾是那样的快乐,湖边,草场,原野,垄上,没有刻意,没有怯懦,伙伴们比着翻飞,起落滑翔。”这些描述足以让读者在对美好的追忆中返璞归真。接下来诗人又继续这样写到,“是的,也许腹背受敌的并非一次季节转换,而是与人类交往悲戚下的块块伤疤。 ”最后的思考在雀与人类共存的环境上收笔,这样以小见大,层层递进,让读者在不断的惊醒中把狭义的思考推向了广义的高度,读之内心回响跌宕起伏。这就是赵老师诗歌的魅力所在。所以说他诗歌是讲究的,讲究的不动声色,讲究的让你毋庸置疑跟着他的思想走。

活在当下,世界是快节奏的,名利的角逐是抽在每个人心上的鞭子,停不下的思虑留给了他人,太少的对话留给自己,幸福究竟有多远成了当下的困惑。赵老师却带着他的诗做到了,会让你随着他轻缓舒适的语言打开自己内心的画面,任由他的思想带着你的欢喜,在字里行间返璞归真。好的诗歌就是让读者能在诗人的表达中很自然的走进去,自动对号入座,找到自己心中的佛叩问,膜拜。读一遍,再读一遍,当每一个字词都被咀嚼的口齿生香时,你会听到不老的热爱依然在心口沸腾着……这样的诗歌,是成功的,却安静的没有一点哗众取宠之感。

掩卷之后,窗外是落雨的深秋,深秋的等待生动如人间四月天。是啊,等待是生命的常态,生命都在为一个追逐坚守一份热爱。

我知道这些表达远远不能传递赵老师的诗歌深邃思想,我也没有足够的格局让这些声音荡气回肠,更没有足够的嘹亮让这些唯美在他人的内心千转百回,但如赵老师而言,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字能带走生活中的不堪与沉重,让一个尚还清澈的灵魂在一抹蓝中昂首,以优美的弧线飞越出属于自己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这不就足够么。是的,还有什么比内心的幸福更值得在乎的呢。

我相信,三月的一尾软风会牵着赵老师的诗歌,一起走成他与读者时光深处的那片阳春白雪。

一盏冰灯散文范本篇三

朦朦胧胧的细雨,从昨夜一直下到天明。喜欢这样飘着烟雨的天气,雨不大,安静地下着,没有一丝风。沉浸在一个人的时光里,可以冥想,任思绪飞扬,可以融入到文字中,当然,最美的是躺在安暖的被窝里,听着天籁之声,枕着雨的韵脚,悠然入梦。

突然接到同学的电话,说明天去参加一个婚礼。真好!又要和同学见面了,心里顿时很温暖。混了半辈子,走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能够坐下来说说话的,留在身边陪你哭,陪你笑,陪你疯,陪你闹的,也就这么几个知己好友了。所以,每一次相逢,都显得格外的珍贵而隆重。

入冬以来,这场绵延的小雨就没有停过。其实深秋和初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只是这场冷雨,将季节划分的泾渭分明。走在街上,风夹着寒意吹在身上,不由得裹紧了衣衫。一些树木还没来得及卸下绿装,便被追赶着走进了冬的苍凉。

短暂的相逢,总不能让人尽兴。饭后,把远道而来的两个同学留下来,有一个同学请大家去喝茶,这是个好主意。这样寒冷的天气,又恰逢飘着蒙蒙细雨,取一处静舍,三五知己,相对而坐,一盏清茶,无关风月。可以谈笑风生,亦可以相对静默,甚为风雅。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叫“名苑雅居”的茶楼,这是小城比较有名的一家茶社。典雅的居室,配上精致的茶具,清雅婉转的乐声轻轻地飘着。泡茶的是一位素色的女子,淡淡的妆容,低眉,敛静。

茶喝的是一种心情,品的是一份雅兴。在恰好的时间,优雅的环境,闲淡的心情,与懂得的人,相坐对饮,何等惬意。一只精致的茶杯,小巧玲珑,细致温婉,茶杯底部镶嵌着一朵悠悠绽放的莲花,带着古韵禅意,透着清雅幽韵。茶需细品,浅酌慢饮,方能品出时光之味来。袅袅的茶香,伴着悠悠的古筝,一杯碧绿的清茶,一曲云水禅心,心中刹那间便盛开了一朵莲花。

人生,一回相逢一回老,在漫长而短暂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相会呢?与喜欢的人,共一盏茶的光阴,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这短短数小时的倾情相会,却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跋涉才能抵达,今生的良辰一刻值千金。仿佛以前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这场盛情的相约而来的。这相逢间的一笑,胜过一个深情的拥抱,不言爱最纯,不语情更深。

倘若时光深处,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将所有的悲喜收藏,我愿与你,在一盏茶里,付诸最深的情,倾尽一世的欢喜。惜取瞬间的美好,守住点滴的清欢,让流年如画,让岁月成歌。

遇茶如遇人,皆为缘分。在时间无涯的旷野里,在说不清的因缘里,与有缘人倾情一会,里面蕴含着多少上苍的眷恋,和最深刻的慈悲。想来这世间有几十亿人,而我们也只能活在几十个或十几个人当中,是多么的难得与珍贵。

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每一次的相会。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总想把每一分每一秒的美好和欢笑,都一一收录起来,好好珍藏。待到白发苍苍,再回望,那将是感动生命的美好回忆,涤荡心灵的美丽过往。

有一种情怀,清淡如茶,却又馨香怡人。没有功利,没有纷争,无欲无求,去伪存真。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友情暖人心。一份知己的情,一盏暖心的茶,一抹清幽的绿,一缕沁心的香,让人在纷扰的尘世里安静下来。细品茶的清韵,那一份悠然,那一份风雅,回味绵长,淡而生香。

这案前的一盏清茶,一抹浅绿里氤氲着淡淡的暗香,仿佛帘外寂静的雨声,有着不动声色的素净。茫茫人海,能够拥有一份清淡如茶的缘分,人生便有了别样的风味;漫漫红尘,能遇到几个懂得的人一路同行,生活便有了不一样的滋味。人走茶凉又有何妨,每每念起,你便是我心上的那一缕清香。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此生。

我知道,与你共一盏茶的光阴,会越来越少了,我知道,一回相逢一回老了,所以,我会把每一次珍贵的相逢,都装点成一帧美丽的扉页,安放在流年的风景里。待到有一天,岁月的风吹老了我们的容颜,也吹瘦了我们的思念,我们还能循着那一缕茶香,走进往事,找回昨天。然后对着岁月的镜头,莞尔一笑。

一盏冰灯散文范本篇四

慵慵地躺着,疼痛而温暖,岁月里隐藏的利刃会在不经意间被刺中,谁也逃不脱的是宿命。无论坐着还是躺着看书的眼睛都在酸痛里,不觉有一种绝望般的感觉袭来。蓦然又警醒。想起当年居里夫人从波兰到法国,初衷不仅仅是科学的使命,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自由的梦,是一种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青春的律动,隐隐约约是为了一个莫名的前程。

“以文字的方式活着一辈子都很难轻松”,当年的一个朋友告诫我。我虽然有些认同,但我仍然一意孤行。我也知道一个人突然就扔掉一切会有无助与哀痛,我只把自己训练成正在拉开的`弓。一个人仰望天空,自己只是孤鸿。

那天我无法坚持读书了,我想以静坐的方式放松,也不行。我于是吃了泰诺昏昏欲睡。我不期待月色朦胧,我知道我的身体不仅仅是感冒一种,我知道许多部件虽不是千疮百孔。因为执着地夜以继日的苦读已经让肉体不堪负重,我一点也不后悔。这一生尚未盖棺论定,我依然要做文字的夜莺。

许多的亲人朋友陪伴着我,温暖着我,但更多的只能一个人前行。文字的道路是幽径,在热闹里我常常会迷失我的眼睛,迷惘我的心灵。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孤零,就像佩索阿或狄金森。我越来越在内心呼吸宁静。也只有这样,文字里才能有晶莹。

我的写作有一个基本的原则,给这越来越冷漠的世界传递爱、温暖与心灵的光明。有一种情绪如从文或废名,从残酷的废墟中也要给他人一个澄澈的心境。我的心里有太多的《雨霖铃》和《踏莎行》,只是我做不了欧阳修,也不是柳永。

也许有一天我等不到文字的黎明。只是觉得,我曾经以自己的方式抗争,也就了无遗憾,寂然无声。没有天生的龙种,虾兵蟹将也有永恒的文治武功。文学的古典有《金瓶梅》也有《红楼梦》。尘世间有《恶之花》,也有《浮生六记》。不会“躲进小楼成一统”,看到不平依然会热血沸腾。在凡俗里,到处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只能寻找我的一盏灯,也隐隐的照亮我的梦想,像小沈阳般去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一盏冰灯散文范本篇五

仲春,寒雨,午后。

一盏清茶袅绕的时光,一些记录点滴回忆的文字,一个清淡如茶的平凡女子。

——题记。

犹如文字、音乐,茶之于我,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对于茶的执爱,缘于自小家庭父亲的熏陶,更缘于历经世事风霜后心境对淡泊宁静的向往,对于茶的执爱,已然成为生活中不可改变的习惯。记得曾与友人玩笑,说生活中什么都能戒,但唯茶不能矣。

年少时,尤喜绿茶。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即使无暇煮水泡茶,也经常取一小撮茶叶置于透明杯子,当片片茶叶在热水中舒卷,轻舞翩然间,茶香渐渐升腾。看茶叶舒展,曼舞,释放,心生无端的欢喜与惬意,疲惫顿消。我想,这就是一盏茶给予身心困倦的我最恰时的抚慰。

记得老家石坑,素有出产绿茶。每年春末四月,酷爱喝茶的父亲,总是喜欢把从老家带回的绿茶,一罐一罐的密封保存好,仔细地写上年份。前些日子,和父亲谈笑说起他珍藏的老茶,他说居然还有一小罐爷爷留下的老茶,算来已封存了二十多年。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的橱柜总是放着各种各样的茶,小时候我喜欢取来一小撮茶叶,放进嘴里慢慢的嚼,喜欢那种甘苦之后口舌生津的感觉,有时候比吃糖更好。如今想来,对于茶香的偏爱,自小已是不觉中。

年少时喝茶,想的都是意境。茶,饮涤凡尘,其隽永悠长,远不是我这一介凡女俗子所能体味,虽不曾深谙茶道,但对茶之清雅,却是神往不已。记得那时有一朋友开茶庄,相赠一些茶叶,是我最爱的铁观音。于是会在心里默想:能不能有这样一个夜晚,伴一曲素琴,煮一壶清茗,对一窗如水月光,薰一室茶香,若可以,邀上三两挚友,围案而坐,低语谈笑间,也抵得半生尘梦了。想来最爱古人“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诗句,也不过是如此意境吧。

偶尔也忆起曾经那段灯下敲字的静夜时光,一杯热茶,袅袅暖着微凉的指尖,对一屏字,写一段文,深夜里,唯有茶为伴,安暖自知。

许是年岁渐长,最近这些年,感觉脾胃不甚好,渐渐较少喝绿茶,开始钟爱老茶。岁月经久之后,之于人,或之于茶,或许都会有着一种历经沉淀后的沉稳,时光淬炼里,那温厚淳朴的茶性,仿佛更懂我所需,亦更适合现在的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遇见适合自己的茶,便似相识多年的故人,知你,懂你,暖你,予你清静独有的时光,渡你。

和丹姐的相识,缘于文字,这个曾历经生活磨难而依然有着一颗如茶澹泊心的美丽女子,几许天真,心存执着,文字里总有春暖花开的明媚。那天上班之余偷空去丹姐店里喝茶,我说我爱上了她的武夷大红袍茶饼和金边兰,茶罐空空时,便觉无茶难度日。茶香氤氲里,听她讲如今日趋清简平常而知足感恩的日子,看书,养花,写字,喝茶,仿佛我们已是相识已久。

春节,有挚友远方归来。清茶相待,知己二三,谈笑间感慨,外面世界太纷繁,身心疲惫,坐拥事业锦绣房车鲜亮,亦不如归来安居小城,粗茶淡饭暖羹汤,清淡日子里安暖自在。朋友说,每次回老家,总喜欢带上几罐家乡的茶,身心疲倦的时候,总能在一缕茶香里,回味家乡的味道。茶香未散去,我们莞尔一笑,懂了,拿起,放下,便是至简茶境。生活里从不缺繁喧热闹,唯无求以安然自得。是如此庆幸,可以安守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小城,一山一水,一溪一云,总有一种根植于心的安稳与笃定。

世味有浓淡,素心无嗔喜。平凡如我,茶之于生活日常,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深远意境,而是一粥一饭间的烟火气息,晨昏日暮,清茶一盏,更多的是平淡流年里的妥帖与安暖。清晨,泡一壶老茶,煎一盘婆婆亲手做的萝卜粄,就着淡淡的家常滋味,就已觉身心安顿的满足。

窗外,寒雨潇潇,幸有清茶暖时光。阳台上,草木初萌新芽,深红浅绿,都是季节的恩赐。春季里,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此时,淡茶书心,细碎光阴里,一花一盏渡时光,一草一叶见清澈。

最真无非平淡,最暖不过日常。一盏清茶,过往皆寻常。

一盏冰灯散文范本篇六

品茶如品人生,或浓烈或清淡;或香甜或苦涩;或沉或浮尽在一寸光阴里说话。手捧一盏茶,倚窗远望,不管窗外是微风斜雨,还是风和日丽,不管是月明星稀,还是艳阳高照,我总会想起远离的光阴,总会想起自己生命中的三个与茶有关的人。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人在历史的浪花里煮茶更有不一样的故事。

记得我小时候,包产到户没几年。那时我们家被称为“桃树园”,一家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是村里有名的大户。爷爷是我们家的掌柜子,大小事情由他一人掌管,每到耕种时节这块地该种什么,那块地该种什么,合计种多少亩小麦,多少亩玉米,多少亩胡麻等等,都由他一人做详细的规划,然后由父亲带领其他人去干,爷爷就只管喝茶了。

爷爷是我们家茶瘾最大茶龄最长的一位了。他一辈子离不开的是火盆和茶,饭可以不吃,但不喝茶是绝对不行的。爷爷有一个专门用来生火煮茶的火盆,它是用生铁铸成的,内窝直径有八寸,外圈边沿直径大约有一尺五,底部是三角腿。那时候的我用尽全身的力量才能把它端起来,就是现在也得用一定的力量才行。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鸡鸣五更时分,爷爷总是第一个起床,咳嗽、开门、取柴、捡煤、生火。煮茶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便把我拉入了半睡半醒的状态,迷迷糊糊地听见爷爷一会儿用嘴吹火的声音,一会儿听见他把茶罐罐,茶杯,茶叶,水壶放到炕沿边上的声音。一会儿朦朦胧胧中看见他把燃的正旺的火盆放到土炕的墙角跟,这时,爷爷的悠闲时光便开始了。只见他双腿打坐,然后捏一小撮茶叶放入小罐罐,倒满水,一摇一晃地靠近火堆中间,他便开始耐心地等待罐罐茶煮沸的时刻。当然在这期间,他还得点燃他的旱烟管,一边尽情地吸,一边用小竹竿搅动开花四溢的茶水。第一杯茶煮开之后,爷爷会先用它来祭奠祖先,第二杯才是自己一天的开始。

爷爷一边煮茶,一边和奶奶聊天。家常串到东家来西家去,柴米油盐酱醋尽在一罐茶水中交汇,沸腾。紧接着奶奶也起身找她的旱烟管,我也就没办法再睡了,只能让爷爷烤几块窝窝头或干饼子吃。天刚朦朦亮,爷爷便大声喊醒父亲,再三催促去地里干活。而爷爷却坐在炕上一直喝到十点左右才熄火,然后去屋前屋后打理生计。他走在哪儿不是责骂声便是吆喝声,所以全家人很怕他,我也有点怕。但爷爷还是很疼我的,所以我很依赖爷爷的火盆,很喜欢闻罐罐茶的味道。

爷爷在老屋里住了三十年,那个火盆也煮了三十年的茶,老屋的每一根椽,每一片瓦,每一堵墙,每一扇窗都烤了三十年的火,烟火的印痕在光阴里沉淀,彩绘。如今当我再次踏进老屋,环顾四壁,抬头仰视时,老屋全是爷爷的杰作和味道,漆黑一片,即使是油漆工用黑色的漆来涂染也不会涂得如此均匀。岁月已逝,爷爷的人生却依然清晰,茶色、茶味、茶的历史一一被时光涂染在屋顶上,墙壁上,黝黑、光滑而发亮。

一个火盆代表着那个时代爷爷的威严,一盏茶煮着爷爷的人生,一座漆黑的老屋便是桃树园的象征,它象征着爷爷当时在村子里的身份和地位。

自从火盆退休之后便有了电炉子,电炉子用起来既方便又省时,所以父亲给自己买了一个二十瓦的电炉子,继承了爷爷的茶道之路。

父亲虽然喝茶,但他和爷爷不一样。他之所以选择电炉子,有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更重要的是它节省时间。父亲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煮茶,因为父亲是我们家的主要劳动力,十几口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父亲既要种地,又要想法设法赚钱供我们一大帮兄弟姊妹上学,他那能像爷爷一样只指挥不干活呢。

父亲在天微微发亮时起床,他一起床可谓是惊天动地,因为他干体力活多的缘故,早晨刚起来腰腿疼痛,父亲一边伸腰揉腿一边大声呻吟:“不得了了,疼死我了。”为此母亲经常责怪父亲大惊小怪,父亲才不去理会这些,他依然呻吟着挪动着笨重的身子,好不容易走下炕,一瘸一拐地拿来电炉子,水壶、茶叶、茶缸、冰糖、茶杯和饼子。又同样呻吟着把一条腿扳弯曲打坐,另一条腿则弯膝竖立,然后像爷爷那样捏一小撮茶叶放入小罐里,再加点冰糖,倒入水,小心翼翼地放到电炉子上。等待期间父亲会点燃一支香烟,他也会给母亲点一支,然后他俩一边抽烟一边规划一天的劳动计划。茶开了,父亲倒满一杯,接着喝一口茶吃一口馍,吃饱喝足之后,立刻开始一天的劳动之旅。如果是冬天父亲便牵着骡子驮粪去,我家的地都在很远很高的山上,来去一趟差不多一个小时,一早上来来往往才跑四五趟。如果是春夏秋三季,更有干不完的农活,父亲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下午干活之前也喝几杯,醒醒脑,提提精神,集中力量扛锄头上东山下西山。

父亲的茶具简单方便,但电炉子不耐用,经常被烧坏,为此父亲老是埋怨生产厂家,为什么不把它制造的结实一点,像爷爷的火盆几代人都弄不坏,它现在可是我家最值钱的传家宝。后来日子一天天好过了,父亲年龄也大了,他告别了山地,告别了体力活。按理说父亲应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煮茶,可父亲偏偏戒掉了茶瘾。父亲自己说:“我以前喝茶是为了干活有精神,现在地里的活干不动了,我也不想浪费电和茶。过去我喜欢看书,没条件,如今日子好了,我有的是时间,我要弥补过去的缺憾,在书中游历山水,了解历史。”父亲说到做到,以前他上炕之前是找喝茶用具,现在上炕之前是找书。母亲经常调侃父亲说:“该看书的孩子们要我一遍又一遍地督促,你倒好随手抓一本书就看,你要考大学吗?你看那么多书有用吗?”父亲笑着答道:“你懂个啥,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母亲气得扭头就走。

父亲的电炉子不知从何时起消失了,他喝茶的事也渐渐地淡出了家人的生活。父亲开始煮茶时是悄无声息,戒掉原本没有的茶瘾时也是悄无声息,他的人生就是这样的朴实而平淡。

不知从那年那月那日开始,只喝白开水的他竟然也喜欢上了茶。

午后的阳光素淡而温暖,有明媚穿过落地窗,飘然于眼前的案几上。有点困倦的我斜躺在沙发上,想着要不要南柯一梦呢?而他却兴致勃勃地拿出两个透亮的玻璃杯,分别放上了红枣和茶叶,待一壶滚烫的水沸腾时,他沏满茶,递给我一杯说:“你也来尝尝,喝茶的滋味很好,舒畅,轻松,有一种超然释重的感觉。”

我笑着接过杯子道:“以前看见爷爷,爸爸喝,可自己从来没喝过,也没听他们说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呀。你才喝了几天茶,还能从中品出人生的真谛。”

说实话,我从来没认真仔细地端详过一杯茶的样子,也没尝过它究竟是什么味道。那天在他的蛊惑下,我意外地发现茶泡开之后竟是那么的让人惊喜,嫩绿的小芽随水绽放,这难道是生命的延续吗?无色无味的水经自然之精华的冲泡慢慢有了诱人的绿,有了沁人心脾的清香和淡雅。此时此刻我将要凝固的思绪好像长出了翅膀,轻捷灵敏地飞舞。深吸一口静谧纯澈的'清茶,繁杂琐事在一瞬间释怀放飞,我心宁静。静坐在飘逸着六月余韵的一盏茶香里浅斟细品,韵味悠长。就着茶香静享一份最简单自然的的安逸清宁,便是一种最诗意的生活。难怪人们都说“品茶”,品茶其实是品心情,品生活。

自从他喜欢上茶之后,每到周末便和朋友相约去品茶,有时候我也会如影随形。说是喝茶实际上是在一盏茶的陪伴下敞开胸怀地聊天,推杯把盏,知心交谈。他们任凭一张嘴天南海北,古今中外,人事杂糅,中西驰骋。说的无拘无束,听的仰天大笑,工作的烦恼,生活的苦闷在一杯茶水中消融,升腾,化为乌有。等到一份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畅快情怀,彼此互相真心懂得,默然静守,寂然欢喜。心安静,舒畅、轻松,躁动与浮华自然远离,贪念与功利自然趋向于零。清零只需一杯茶,在虚怀若谷的苍茫天地之间,自斟润莲心,在顿悟的一瞬间,风轻云淡,无悲无喜,“放下着”,“吃茶去”。猛然间,我终于明白他——我的老公喜欢茶的原因。他不像爷爷那样是为了树立“封建家长”的威严,也不像父亲那样是为了凝聚精力拼命干活,他完全是为了快节奏工作之余的放松,静心,尽情享受慢时光里的娴静舒畅。

一盏茶,一段光阴,一个让人难忘的故事。品茶,品心,品生活。茶亦人生,人生亦茶,在一盏茶的光阴里,珍惜拥有,煮沸人生。

一盏冰灯散文范本篇七

岳增利,一位靠双拐行走的残疾人,用别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大学学业,用意志展开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在创业路上,他走的很辛苦但并不慢。虽然残疾的腿没有给他带来更多动力,而理想却成了他起飞的翅膀。“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坚持走下去,成功会越来越近。”

双拐上放飞梦想。

岳增利出生在菏泽市巨野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三岁时,因感冒发高烧,腿部神经受损,再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直立行走。拐杖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时候上学,我骑手摇的三轮车上学。”岳增利说,就这样他拄着双拐,骑着手摇三轮考上了山东大学新闻系。

毕业后,岳增利拿着简历去招聘单位面试,却被委婉拒绝。“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说他们需要有经验的人,这种拒绝方式很委婉,但我懂得。”岳增利决心要改变命运,让自己过的更好些。从新闻专业出来的他,开始投身广告策划行业,搞房地产策划。27岁时,他用了三个月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万多元。

岳增利从济南来到济宁那年他29岁换了辆电动三轮车。新的城市新的环境举目无亲的他犯了不少难。

为了扭转局面,岳增利白天东奔西跑与客户谈,每次洽谈前他都要准备十几天。岳增利说,有不少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态度都很客气,也就在那时,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我觉得我和正常人一样,生意不成人情在。慢慢地生意好了起来。”

满怀信心再启航。

初,岳增利预测到房地产行业有所动荡想转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网上看到集成花园景观(家庭式花园景观)在上海、南京南方一些大城市走进了全家万户。于是他打算去看看。

说干就干,从南方回来后,他和朋友商议,认为这个行业很有市场。几位朋友一起融资一百多万,在济宁杨桥花卉市场a区成立了占地300平米的沃嘉美庭集成花园中心。也是在这一年,他换了一辆十几万的轿车,聘请专人当司机。

欧式闲庭、日式田园、中式亭阁,小桥流水、喷泉雕塑、青草绿树,走近岳增利的店,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这种集成花园就是把花园搬进家里。阳台、客厅、别墅、庭院,都可以应用。各种样式都有,大大小小的都能做,价格从上百元到几万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花园。”岳增利说在他心中也有一座花园:“希望花园生活概念走进千家万户。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走下去,或许成功就在你迈过汗水的彼岸。”

个人简介:岳增利,32岁,沃嘉美庭花园中心总经理。三岁时因感冒发高烧,腿部神经受损成了残疾人。几年来,他从房地产策划行业走到园艺业。

创业感言:勇敢走下去,或许成功就在你迈过汗水的彼岸。

一盏冰灯散文范本篇八

浅缘如雨落,深爱似长风。

无悔因缘断,惟叹太突匆!

——题记。

雨在下,叮咚声响不绝于耳。

坐在屋内客厅,独自一人,煮水泡茶。

有着一股清静的感觉,但却也有着一种说不出也道不明的落寞。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或许是因为,这雨水虽然带来了遥不可及的天空气息,但同时却也带来心乱的愁绪。

起身,来到窗前,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心下叹息。

这大半生过来。

去过很多地方,也曾在某些地方停留过很久,但至今却依旧仿如一位落寞的骑士在独行,而且身旁还没有瘦马相伴。

放眼望去,有的,似乎只有自己的影子,一直在旁默默守护,不离不弃。

摇了摇头,止下了心头的杂念。

转身回头,回来到客厅。

饮了几口,已然有些冷却了的茶水,而后抬头,望向天花板。

有人说:“这世间,本就是各人各扫门前雪,也各有各的隐晦和皎洁。”

我不知道,这一段话,是不是对的。

只是,这世间,若然只能独处,真的很是孤单和落寞的。

虽然,各自都有着一些独属于自己的苍茫和无奈,但心头还是要有些牵挂的好,不然这生活当真形如白纸,渺如空气了。

那,我的牵挂呢?

或是说,牵挂我的人呢?

此刻他们,要都在做着些什么,忙着些什么呢?

有人说:“缘分有时就像是一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但翻得太认真又会流泪。”

我也不知道,我是属于这两种中的哪一种?

但却在想,这无常的人生就像是杯中的那口茶,其实不管你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品去饮,或是说去尝。

茶的本身是不会有丝毫变化的,有的,也只是自身心境的因素在作怪,罢了!

窗外的雨,依旧在下着。

叮咚声响,也依旧不绝于耳。

而此刻的我呢?

或许,只是比方才苍老的一点,但却也可能没有丝毫变化。

只是,慢慢饮着茶,顺带在想“这一盏茶的光阴,看似很短,但却又似乎很长,很长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