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4:54:37 页码:14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大全10篇)
2023-11-24 04:54:37    小编:ZTFB

跑步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户外健身方式。所谓完美的总结,是指对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和精确的归纳和总结。在写总结时,不妨看一看以下的总结范文,并从中学习一些好的写作技巧。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一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

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作动词1.译“做”、“成为”等。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一)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

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4.表示比较,译“比”。5.表示被动,译“被”。

(一)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2.表测度,可译为“吧”。3.表感叹,译“啊”。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三)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四)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一)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词。

1疑问代词,译“哪里”“怎么”。2.指示代词,译“此”“这”。3.人称代词,译“他”“它”。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一)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二)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三)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译“……的原因”“用来……”。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2.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3.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二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

2.(副词)表示顺承。

楼愈高,则明渐少。——《山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

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核舟记》。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观潮》。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三峡》。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相当于“那么”。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3.(副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连词)表示假设,想防御“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连词)表示让步,想防御“倒是”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6.(助词)无意义。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五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右手攀石趾,若啸呼状。——《核舟记》。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逐浪排空。——《岳阳楼记》。

2.(动词)及,比得上。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3.(代词)你。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4.(代词)此,这样的。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5.(连词)假如,如果。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

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

6.(助词)用于词尾,可译为“……一样”

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公输》。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六

1.结构助词的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代词第三人称例:环而攻之而不胜。

第一人称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指示代词这例:故为之文以志。

3.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例:无丝竹之乱耳。

凑足音节例:公将鼓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例:何陋之有。

4.动词到往例:杜少府之任蜀州。

1.介词用把拿例: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介词凭据按照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介词由于因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连词不译,或译为“用来、拿来”例:故为之文以志。

例: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译为“以至”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连词表并列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连词表顺承例:温故而知新。

3.连词表转折例:学而不思则罔。

4.连词表修饰例:朝而往,暮而归。

1.介词在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介词自、从例:舜发于犬亩之中。

3.介词到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介词比例:苛政猛于虎也。

5.介词向对跟给例: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第三人称代词例:亲旧知其如此。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指示代词那那样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代词其中的例:其一犬坐于前。

4.语气副词例:其喜洋洋者矣。

1.代词这样例:然则何时而乐耶?

2.连词然而例: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3.……的样子例:屋舍俨然环堵萧然。

1.副词却例: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2.副词那么就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连词如果例:出则无敌国外患。

1.“者”字结构相当于“的”字短语例: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2.“者”字结构作定语,后置例: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3.助词不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4.“……者……也”表示判断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助词不译例:宅边有五柳,因以为号焉。

2.代词第三人称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疑问代词哪里怎样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兼词于之于此例: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副词就才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副词却竟然可是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表示判断和申明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连词于是例: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1.“所”字结构相当于“的”字短语例:寻向所志,遂迷。

2.“所”与“自、从”等组合,表示动作行为的有关处所、条件、对象。

例:问所从来,具答之。

3.“所以”译为“用来……的”例: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所以”译为“……的原因”例: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为……所”表示被动例: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6.名词地方那儿例: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副词就于是例: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副词竟然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介词替给对跟例:不足为外人道也。

2.动词做[因语境而异]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是[表判断]例:此为何若人。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七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八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一狼洞其中。——《狼》。

2.(代词)他,他们。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问其姓氏。——《湖心亭看雪》。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3.(代词)它,它的。

则题名其上。/其色墨。/其色丹。——《核舟记》。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飞漱其间。——《三峡》。

及其日中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狼》。

帝感其诚。(代词,指愚公)——《愚公移山》。

屠自后断其股。(代词,指狼)——《狼》。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代词,方仲永)——《伤仲永》。

并自为其名。(代指自己)——《伤仲永》。

亲旧知其如此。(他,代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它,代指千里马)。

——《马说》。

其岸势犬牙差互。(它,代小石潭)。

——《小石潭记》。

增其旧制。(它,代岳阳楼)。

——《岳阳楼记》。

醉能同其乐。(代词,代宾客)。

——《醉翁亭记》。

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扶苏)。

——《陈涉世家》。

卜者知其指意。(代词,代陈胜、吴广)。

——《陈涉世家》。

皆刑其长吏。(当地的)。

——《陈涉世家》。

其乡人也。(他的。指曹刿)。

——《曹刿论战》。

下视其辙。(代词,指齐军)。

——《曹刿论战》。

望其旗靡。(代词,指齐军)。

——《曹刿论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他,代古仁人)。

——《岳阳楼记》。

谓其妻曰。(他的,指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妻献疑曰。(他的,指愚公)。

——《愚公移山》。

5.其中。

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其一犬坐于前。——《狼》。

6.(副词)表语气。

其真无马邪?(难道)——《马说》。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马说》。

安陵君其许寡人。(加强语气,一定)——《唐雎不辱使命》。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九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篇十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

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作动词1.译“做”、“成为”等。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一)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

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4.表示比较,译“比”。5.表示被动,译“被”。

(一)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2.表测度,可译为“吧”。3.表感叹,译“啊”。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三)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四)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一)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词。

1疑问代词,译“哪里”“怎么”。2.指示代词,译“此”“这”。3.人称代词,译“他”“它”。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一)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二)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三)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译“……的原因”“用来……”。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2.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3.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