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3:26:00 页码:13
2023年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汇总17篇)
2023-11-12 13:26:00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对自己经历的一种反思,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总结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思考经验教训和改进方法。在这里,小编精心选取了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一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二

2、子集;。

3、补集;。

4、交集;。

5、并集;。

6、逻辑连结词;。

7、四种命题;。

8、充要条件。

1、映射;。

2、函数;。

3、函数的单调性;。

4、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6、指数概念的扩充;。

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8、指数函数;。

9、对数;。

10、对数的运算性质;。

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1、数列;。

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周期函数;。

11、函数的奇偶性;。

12、函数的图象;。

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5、正弦定理;。

16、余弦定理;。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实数与向量的积;。

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5、线段的定比分点;。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8、平移。

1、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

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5、两条直线的交角;。

6、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2、圆的参数方程。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平面及基本性质;。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面直线;。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

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1、直线的方向向量;。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14、异面直线的距离;。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16、平面的法向量;。

17、点到平面的距离;。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4、多面体;。

25、棱柱;。

26、棱锥;。

27、正多面体;。

28、球。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

3、排列数公式;。

4、组合;。

5、组合数公式;。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5、独立重复试验。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三

(2)导数的四则运算。

(3)复合函数的导数。

设在点x处可导,y=在点处可导,则复合函数在点x处可导,且即。

1、数列的极限:

粗略地说,就是当数列的项n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无限趋向于a,这就是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记作:=a。如:

2、函数的极限:

1、在处的导数。

2、在的导数。

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k=,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注:函数的导函数在时的函数值,就是在处的`导数。

例、若=2,则=()a—1b—2c1d。

(一)曲线的切线。

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就是曲线y=(x)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由此,可以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具体求法分两步:

(1)求出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即曲线y=f(x)。

(2)在已知切点坐标和切线斜率的条件下,求得切线方程为x。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四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几个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m的形式。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五

科学记数法: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及之间的大小关系。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统计图对统计的作用:

(1)可以清晰有效地表达数据。

(2)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3)可以获得许多的信息。

(4)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六

中考很重要,数学不简单。下面是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考前过一遍记忆更深刻!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sin260°+cos260°=1。

3、2sin30°+tan45°=2。

4、tan45°=1。

5、cos60°+sin30°=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4、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5、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6、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七

1.读的方法。初一同学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易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读数学书呢?平时应做到:

(1)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

(3)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读书,先求读懂,再求读透,使得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2.听的方法。“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一同学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

(3)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

(4)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5)听好课后小结。

3.思考的方法。“思”指同学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

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于思考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学习中要做到:

(1)敢于思考、勤于思考、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考;。

(2)善于思考。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

(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问的方法。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七年级同学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应掌握问问题的一些方法,主要有:

(1)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

(2)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

(4)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此外,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

5.记笔记的方法。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

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

(2)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

(3)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

(4)记课堂小结。并使学生明确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八

1.概率与统计:包括概率、统计、概率的意义、一维和二维正态分布、样本和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2.微积分:包括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

3.线性代数:包括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矩阵的行列式、矩阵的逆矩阵、矩阵的秩、向量组的相关性、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包括随机事件与概率、概率的基本性质与运算法则、古典概型、条件概率、独立性、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正态分布、二维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条件概率与相互独立性、期望、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中心极限定理等。

5.平面几何:包括点和距离、平行和垂直、三角形、四边形、圆和扇形、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等。

6.平面解析几何:包括点与线的坐标、直线的方程与性质、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性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性质、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等。

7.集合与函数:包括集合与集合运算、函数与映射、函数图像与性质、指数与指数幂、对数与对数运算、函数图像变换等。

8.三角函数:包括三角函数的概念与图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二倍角公式等。

9.数列:包括数列的概念与表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通项公式求法、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的极限等。

10.立体几何:包括多面体和旋转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平面基本性质、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度和平面角、距离等。

以上是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应对考试技巧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九

摘要:进入高中以后,数学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系统性越来越强,一些初中阶段没有打牢基础的学生会感觉到越来越吃力,知识漏洞会越来越大,数学成绩的提升也越来越艰难。为此,本文从高中数学学习特点入手,对高中数学知识漏洞修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知识漏洞的修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数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缺乏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知识,都难以实现数学学习的整体提升。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知识的漏洞更是应该及时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高中数学具有系统性强和难度大的特点,而这也是导致部分高中生数学学习水平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1.1系统性强:高中的数学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高中数学的系统性较强,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

1.2难度加大:高中数学的数学语言更为抽象,比如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十分难以理解。同时,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理性,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高中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此外,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急剧增加,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所以综合看来,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有很大的增强。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十

要是想学好高中数学,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做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因袭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定式训练是必要的。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高三数学必须养成良好的审解题解题习惯,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做到审题要慢解题要快,注重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被扣分较多,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学生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十一

1、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性。

2、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3、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4、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十二

(1)先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可表示为p=q,则我们称p为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里由p=q,得出p为q的充分条件是容易理解的。

但为什么说q是p的必要条件呢?

事实上,与“p=q”等价的逆否命题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则p一定不成立。这就是说,q对于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条件”

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等价于”这一概念;如果从命题a成立可以推出命题b成立,反过来,从命题b成立也可以推出命题a成立,那么称a等价于b,记作a=b。“充要条件”的含义,实际上与“等价于”的含义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命题a等价于命题b,那么我们说命题a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b成立;同时有命题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a成立。

(3)定义与充要条件。

数学中,只有a是b的充要条件时,才用a去定义b,因此每个定义中都包含一个充要条件。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就是说,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显然,一个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个含有充要条件的语句来表示。

“充要条件”有时还可以改用“当且仅当”来表示,其中“当”表示“充分”。“仅当”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义中的条件都是充要条件,判定定理中的条件都是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中的“结论”都可作为必要条件。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十三

高中数学知识漏洞的修补不仅是完善知识体系的需要,也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的需要。

2.1完善知识体系的需要:高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知识体系都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漏洞进行修补,是完善知识体系的需要。

2.2进行后续学习的需要:高中阶段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容易发生漏洞的地方也是比较多的,如果不及时弥补漏洞,会使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困难重重。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高一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与运算掌握不牢固,在后面的第三章函数与方程的学习中,就会十分困难。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进行知识漏洞的修补,就要在课堂上注重回顾旧知识,注重强化复习环节,并且充分地利用错题本。

3.1课堂教学注重回顾:课堂回顾时指教师在上完课后,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吸取失败的教学,进而优化自己的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教师需要及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回顾,重新梳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以及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等。尤其是要重点反思新课讲授这一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重要的是,通过回顾,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无遗漏,如基础知识的讲授是否全面,重点知识的训练是否到位,难点知识的讲解是否详细透彻,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搜集教学素材,修补知识漏洞,优化教学过程。

3.2注重强化复习环节:复习就是重新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使其在脑海中留存的时间更长一些,这表明复习能够深化和巩固知识,其实,这只是复习最基本的功能,通过复习,学生还能够对以前的知识漏洞进行填补,进而梳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复习环节,因为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虽然各个章节是独立的,但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复习环节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要利用板书对知识点进行罗列、整理和总结,也要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列出每一节课的知识点,画出知识框架,理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样做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够使教师了解知识点的讲解是否有遗忘和缺漏,进而及时给学生查缺补漏,使他们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3.3充分地利用错题本: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题目,即便老师已经讲过了解题方法,学生考试时依然做错。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中不注意总结,不注意反思,懒惰的思想导致他们不求甚解。因此,不少教师让学生建立错题本,使他们通过错题发现知识盲点和学习误区,寻找做题失误的原因,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而系统化、条理化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题本来修补教学中知识漏洞,错题本就像一扇窗口、一座桥梁,教师可以通过错题本了解学生解答某个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也能了解他解题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弥补学生的不足,解决他们零散、疏漏的问题。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批阅学生的错题本找到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4、结语。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难度都大大提高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逐渐产生畏惧情绪,从而为后面的学习与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知识漏洞的考查与修补,使学生稳扎稳打地学习每一节内容,基础牢固,学习水平才能有较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十四

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函数与导数单调性。

若导数大于零,则单调递增;若导数小于零,则单调递减;导数等于零为函数驻点,不一定为极值点。需代入驻点左右两边的数值求导数正负判断单调性。

若已知函数为递增函数,则导数大于等于零;若已知函数为递减函数,则导数小于等于零。

二、高考数学必考题型之几何。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线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面面垂直”

三、高考数学必考题型之不等式。

对称性。

传递性。

加法单调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乘法单调性。

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正值不等式可开方。

倒数法则。

四、高考数学必考题型之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十五

因数,数学名词。

假如a*b=c(a、b、c都是整数),那么我们称a和b就是c的因数。

需要注意的是,唯有被除数,除数,商皆为整数,余数为零时,此关系才成立。反过来说,我们称c为a、b的倍数。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不考虑0。

1.整除:若整数a除以非零整数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说b能整除a),记作b|a。

质数v素数w:恰好有两个正因数的自然数。(或定义为在大於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两个因数,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正因数。

1只有正因数1,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若a是b的因数,且a是质数,则称a是b的质因数。例如2,3,5均为30的质因数。6不是质数,所以不算。7不是30的因数,所以也不是质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所有不为零的整数都是0的因数。(还有争议)。

2是最小的质数。

4是最小的合数。

拓展阅读:列举因数。

6的因数有:1和6,2和3。

9的因数有:1和9,3。

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

12的因数有:1和12,2和6,3和4。

25的因数有:1和25,5。

36的因数有:1和36,2和18,3和12,4和9,6。

注:此处只列举正因数。切记:一个合数的因数不止一组。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十六

技巧一提前进入“角色”

考前晚上要睡足八个小时,早晨最好吃些清淡的早餐,带齐一切高考用具,如笔、橡皮、作图工具、身分证、准考证等。

提前半小时到达高考考区,一方面可以消除新异刺激,稳定情绪,从容进场,另一方面也留有时间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回忆一下高考数学常用公式,有助于高考数学超常发挥。

技巧二情绪要自控。

转移注意法:把注意力转移到对你感兴趣的事情上或滑稽事情的回忆中。

自我安慰法: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等。

抑制思维法:闭目而坐,气贯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气,如此进行到高考发卷时。

技巧三摸透“题情”

刚拿到高考数学试卷,不要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通览全卷,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从高考数学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准备,顺利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这样可以使紧张的情绪立即稳定,使高考数学能够超常发挥。

技巧四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

高考数学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

技巧五数学答题有先有后。

1、答题应先易后难,先做简单的数学题,再做复杂的数学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跳过实在没有思路的高考数学题,从易到难。

2、先高分后低分,在高考数学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对那些拿不下来的数学难题也就是高分题应“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到更多的分,这样在高考中就会增加数学超常发挥的几率。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简短篇十七

首先是知识,规律的基础。

用最少的东西去证明最多的东西,那些最少的东西是一切的基础。我们深刻掌握了那些最少的东西,一橦知识大厦便可以建造起来。基础知识都在课本里。因而,首先必须掌握好课本的知识点。

有些东西就是前人定出来的,并被世界公认,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一切,便只好接受,并消化。所以,有些时候没办法,只好死记了。当运用多了,便灵活了。熟悉串通了知识,便夯实了找到规律的基础。

真理可以从实践中获得。

在各种各样的题中,找到规律。同一类型的题目,这次错了,下次就会做了。规律是总结出来的。比如说,证明一些平行,垂直的几何题,似乎每次找到了中点,连接,便迎刃而解,这就是一种规律。我们可以从练习册,课本的例题中熟悉总结。还有一些经典易错题,更是要重点留意。

如果例题只是看一看,丝毫不重视的话,考试时速度方面便大打折扣了。一道题往往有好几个知识点堆在一起,只要循规蹈矩逐个击破,也就搞定了。规律越来越多,就像有更多的钥匙,面对各种各样的锁,也就不怕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