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3:36:22 页码:14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通用11篇)
2023-11-12 13:36:22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做好规划。接着要深入分析和思考,总结出关键问题和核心经验。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一

7月29日,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1、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市社区、广场、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xx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xx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2、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

3、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二

劳动最光荣,“五一劳动节”当天,在这充满活力的节日里,嘉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县委,县妇联,县河湖长制办公室携手嘉鱼县义工协会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环湖创卫公益活动。

虽然天空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但依然阻挡不了义工们高涨的热情,活动现场许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都加入了现场互动,在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解中,义工志愿者和孩子们都知道了怎样爱护环境,垃圾如何分类,家长们纷纷赞扬表示,参加公益活动既增加了孩子们爱护环境的理念,也学会了如何垃圾分类的处置知识。

环湖中,义工志愿者不顾劳累打捞水边漂浮物,孩子们在家长陪护下捡起草丛中的烟头和废弃物放入垃圾箱里,此时徒步深圳途经嘉鱼助学板车哥也参加了活动,把活动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环湖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环湖创卫公益活动,在县政府各部门的带动下,嘉鱼义工协会一定会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让嘉鱼的天更蓝,水更美!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三

通俗的讲,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收集,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而垃圾处理科学化的前提条件是垃圾必须分类收集,使农村生活垃圾变废为宝,采取垃圾减量与资源回收等方式、降低成本、减少土地消耗逐步达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重要环节。

1、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质,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有可减少垃圾处置量,他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减少环境污染。随意堆放和简单填埋,会污染地下水源和空气,还有孳生大量蚊蝇和细菌,传染疾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3、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实现减少处理量和处理费用的目的。

生活垃圾可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再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二)易腐垃圾:是指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果蔬垃圾、园林垃圾等有机垃圾。主要包括:过期食品、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餐饮网点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和其他果蔬垃圾,枯枝落叶和修剪产生的园林垃圾等。

(三)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四)其他垃圾:是指除上述三类范围外的其他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受污染无法再生利用的纸张、玻璃、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一次性餐具以及烟头、灰土等。

(一)可回收垃圾:采用宝蓝色。

(二)易腐垃圾:采用绿色。

(三)有害垃圾:采用红色。

(四)其他垃圾:采用灰色。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四

大棒骨是厨余垃圾。事实上,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类似的还有玉米核、坚果壳、果核等。

厕纸是纸,不算可回收“纸张”。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陶器、烟盒等。

厨余垃圾装袋扔进桶。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远比厨余垃圾更难腐蚀。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确做法应该是将厨余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塑料制品都属于其他垃圾。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比如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橡胶及橡胶制品,都属于可回收物。

速冻饺子、豆腐包装盒,都是厨房里产生的垃圾,当然是厨余垃圾。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装袋都归类“其他垃圾”。另外,用过的餐巾纸、卫生间的纸,还有抽过的烟头、旧衣物,也属于“其他垃圾”。

吃完的花生壳算其它垃圾。吃完的花生壳应该算厨余垃圾。家里用剩的废弃食用油,也归类在厨余垃圾。

残枝落叶算其它垃圾。残枝落叶及家里开败的鲜花属于“厨余垃圾”,而尘土属于“其它垃圾”。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五

学校为了让校园更加美好,让我们这些小学生懂得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因此特意为我们举办了一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目前活动已经结束,就我参加活动之后做一个活动总结:

学校让我们学生自己准备垃圾桶,并且把每个垃圾桶贴好垃圾种类的标签。这样的一次动手,首先就让我们学生学到了垃圾有哪些分类。全校所有的小学班级都做了这样的准备,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前期的准备,也更方便了之后活动的进行。

活动开始后,首先是在班级里学习垃圾分类的一些知识,包活垃圾的种类,然后细致的讲解了每一种垃圾都分到哪一个桶里。当然文字对我们来说,还不是特别的了解,然后就是老师通过给我们看视频,从视频里去进行对垃圾的分辨。

当我们了解基础的垃圾分类知识后,我们的老师就带领我们开始在校园里进行垃圾分类了。这个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用我们自己制作的简易垃圾桶,在校园里捡拾垃圾,然后一边捡,一边辨认并分类。别说不进行这样一场特别的活动,我都不知道原来校园里还有很多地方扔满了垃圾,而且大家都是随手扔的,并且校园各处的垃圾桶都跟个摆设似的。每个班级竭尽全力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分类好的垃圾桶里,就这样进行着,整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就捡了很多的垃圾了,真的是什么都有,从有害垃圾电池、厨余垃圾水果皮、其他垃圾卫生纸到可回收垃圾易拉罐等,真的是什么都有,可谓繁杂。

活动进行到最后,我们把垃圾桶摆在操场上由老师们为我们揭晓答案。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六

这次的“校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从20xx年xx月xx日展开至x月x日,x天的时间里,学校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即使在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们对垃圾分类活动的热情依然没有减少,因该继续鼓励这样的行为,将垃圾分类的评比长期的加入每周的评比中。然后,在这次的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对这次的活动总结如下: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先开展了宣传期,由各班的班主任召开班会学习垃圾的分类,要保证每个同学都能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在校园中我们在宣传栏更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新一轮的黑板报评比,让同学们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垃圾分类。

在这个阶段,可以看出有不少的同学都是非常有兴趣的,毕竟现在垃圾分类将逐渐成为主流,对生活有关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在生活中已将逐渐开展了垃圾分类活动。

之后我们还增加了分类垃圾桶,但是还没有启用,垃圾桶上清晰的写明了该放入何种垃圾。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这段时间,也常有路过的`同学驻足学习。

在经历了短暂的几天学习后,我们正式开始了垃圾分类,各班级也要求严格的按照分类将垃圾打包丢进分类垃圾桶,包装上有各班的班号,以此分别对各班进行评比。

在活动开始的前几天,因为有些同学参与不积极,或是缺乏分类知识,被发现好几次乱丢垃圾,对这种行为我们严厉打击!由学生会随时检查并记录到班。在这样的整治后,情况变得好了很多。

之后随着活动的推进,垃圾分类的活动也愈演愈烈,在评比上升到班级层面之后,同学们都更加有了积极性,对自我的约束也更强了。班级间也出现了分类的攀比现象,校园的卫生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七

目前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

定义:可回收物(再生资源)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主要种类:

废纸类--—报纸、纸箱板、图书、杂志、各种本册、其它干净纸张、各类利乐包装牛奶袋、饮料盒(需冲洗晾干)。

塑料类--—各种塑料饮料瓶、塑料油桶、塑料盆(盒)。

玻璃类--—玻璃瓶、平板玻璃、镜子。

金属类--—铝质易拉罐,各类金属厨具、餐具、用具,其它民用金属制品。

电子废弃物类--—各类家用电器产品。

织物类--—桌布、衣服、书包等。

2.厨余垃圾。

定义:狭义的厨余垃圾是有机垃圾的一种,分为熟厨余包括剩菜、剩饭、菜叶;生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但广义的厨余垃圾还包括用过的筷子,食品的包装材料等。

3.有害垃圾。

定义: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主要包括:废药品、废杀虫剂、废消毒剂、废油漆、废溶剂、废矿物油、废化妆品、废胶片、废相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充电电池、废扣子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镍镉电池等。

4.其他垃圾。

定义: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通常根据垃圾特性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处理。

主要包括:使用过的卫生纸、传真纸、照片、离型纸、蜡纸、转印纸、塑料光面废纸、卫生巾、婴儿纸尿布、餐巾纸、烟蒂、陶瓷制品、衣服、鞋类、石棉瓦、白板、木质玩具、雨鞋、木质家具、橡胶制品、轮胎等。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八

为进一步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加强社区居民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呼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积极鼓励引导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近日,府山社区在辖区周边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社区网格员们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并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怎么分类,分类后如何处理等相关问题,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努力带动身边的人,方便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正确投放率,让居民分出并分对有价值的可回收物,现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们一起为居民进行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这六种可回收物分类品类指导,介绍不宜列为可回收物的垃圾品类。

有些居民之前都还没有理解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的区别,工作人员们通过宣传折页、手册及现场讲解,对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定时定点的概念向居民群众帮了详细的解释,使居民们能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内涵意义,了解垃圾处理的现状、垃圾从源头减量及分类处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居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并养成习惯,达成共识,凝聚群众力量,共同践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此做法既能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参加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使居民群众能进一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倡导低碳,节能减排,构建文明、和谐的绿色生活理念,也让广大居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共同爱护美好家园,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九

为打造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建立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我校立足课堂教学和美丽学校创建,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全面推进学校和家庭的垃圾分类处理,努力做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利用、分类处理,促进城市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区教育局关于生活垃圾“三化四分”管理工作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由学校大队部负责撰写“垃圾分类我先行”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整合学校开展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公民意识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纳入美丽学校创建工作中。

2、组织开展晨会,以“垃圾分类在我身边”为主题在周一晨会时间,一小品加解说的形式为全体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开启了垃圾分类活动的大门。

3、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各中队辅导员组织三至六年级的队员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为主题开展少先队活动,会中主要以垃圾分类知识介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及相关系列活动为主,以促进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要求队员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家人或周边人一起行动起来。

通过活动,队员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也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4、组织少先队员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在队员家中开展,要求队员与家人一起做好每天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并对每天的垃圾产量及垃圾减量小妙招进行记录。活动中,队员们积极参与,纷纷记录下自己的垃圾减量小妙招,并利用课余时间在队员之间互相介绍,互相学习,完善自身设计的垃圾减量小妙招。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走上街头,走进小区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向路人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行动中。通过活动,队员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校园也变得更加整洁。

5、垃圾分类设施进校园。为了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学校为每个班级、每个专用教室、每个楼层均配备了垃圾分类专用垃圾桶,并且在垃圾房设置了垃圾分类介绍展板,让我们的学生时刻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知道自身的责任。

6、做好“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系列活动宣传报道工作。注重活动过程性材料积累,动员全体师生利用身边的各种丰富的媒体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也让更多的家长成为我们的宣传者,让活动开展更加扎实有效。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十

红网时刻10月19日讯(通讯员陈芳乐王彪)为提高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10月18日,永州四中在学校操场举行“垃圾分类我先行倡导文明新风尚”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校长张向东及全校师生参加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委员、学生处主任吕湘浓主持。

仪式上,来自高二年级2012班的何天宇同学作了题为《文明倡导垃圾分类》的国旗下讲话,他讲述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垃圾的分类标准。他号召全体同学,垃圾分类,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力争减少每天的垃圾量,真正落实垃圾分类,为校园的绿色环保,为地球的环保事业献出微薄之力。

此次升国旗仪式,增强了师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使师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去,养成日常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总结篇十一

且辖内流动人口多是外来务工族,他们对广州市实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知晓率较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大多喜欢将厨余垃圾、固体废弃物垃圾、甚至对环境有害电池都混合放在一个垃圾袋中,这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开展成为一道难题。为探索一条适合城中村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天河区固废办的大力支持以及xx领导的高度重视下,xx选取辖区内条件较成熟的xx作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试点小区。主要做法:。

定时收运处理方式之后,为了使这项工作在不影响住户日常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结合小区住户早上外出上班时间多在7点30至9点,晚饭时间主要在19点至20点30时间段。xx将定时投放的时间设定在设定每天上午7点30分至9点、晚上19点30分至21点两个时间段定时进行生活垃圾收集。同时,为了增强居民准时投放垃圾的意识,xx选取了居民熟悉且投入小的通知模式——“定时摇铃”通知。在垃圾收运前有环卫工人提前十五分钟进行摇铃,提醒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投放,减少居民忘记投放垃圾的情况出现,不断地增强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醒居民按时投放垃圾,还可以减轻环保工人的工作压力,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双赢的局面。综合以上因素,确定了“摇铃收运、定时投放”为xx小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一是加大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xx正门安装led液晶显示屏,把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及时滚动播放,普及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为小区全部498户配臵了小型餐厨垃圾桶,在每栋居民楼楼道配齐分类容器,设计分类指引为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准备了条件。

二是联动社区自治组织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xx社区属于xx经济一社物业,小区业主多是一社成员,要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必须要与经济一社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此,xx街成立了以经济社社长简柏樟任为组长的xx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环卫站站长、居委会主任,成员为副社长、两站成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出租屋协管员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方案,明确了由街道统一规划,加强组织,经济社、居委会上门协调,物管改进服务方式的工作职责,全面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三是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普及小区居民知晓率。通过在小区门口制作宣传标语、在小区各个楼道口粘贴分类指引、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小区居民的知晓率。每月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并结合小区居民特点与xx社区内学校合作开展了10多次形式灵活、内容贴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党员的带动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率。四是由志愿者和督导员全面开展平时宣传、督导工作,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开展20余次垃圾分类培训班和座谈会,组织完成了12名垃圾督导员和30名志愿者的队伍组建。30志愿者通过上门派发宣传单张普及小区居民分类知识和方法,指导小区居民进行分类。小区志愿者,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体会深刻,他们说,在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伊始,派发宣传单张时,一部分小区居民接过之后转眼就把单张仍到了垃圾桶里,而上门在和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时,大多数小区居民都以没有时间拒绝,即使居民有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是为方便自己,他们都是随手将垃圾摆进桶内。这些情况给他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小区环境一步一步得到了改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也不再抗拒了,大多数都慢慢接受他们的讲解,逐步开始进行分类工作了。现在大多数居民都知道垃圾分类工作,并参与了垃圾分类。而12名督导员对垃圾分类工作则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说,以前在监督小区居民投放垃圾时,很多居民都表示分类处理很麻烦,很多人都没有分,我为什么要分,很少将垃圾进行分类,分类的准确率就更加不用说了。现在通过与xx社区内学校单位合作,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情况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活动中设计游戏、问答、歌唱比赛等环节,将垃圾分类工作做进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少居民在小孩的带动下进行了垃圾分类,分类准确率都比较高,目前准确率已达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