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9:26:59 页码:14
最新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优质11篇)
2023-11-23 09:26:59    小编:ZTFB

教案应该符合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要求。教案的编写还需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教案的编写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一

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知识点适合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创编,如果教师不能做个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学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诱导学生去创新。在教学《如今家乡山连山》这一歌曲时,在学生初步会唱这首歌曲时,为了把歌曲唱得生动入情,我抓住歌曲中的三个休止符,让学生讨论这三个休止符分别有什么作用,除了停顿是否还能形象地描绘人物的神态,可以加上怎样的动作表情。学生经过激烈的商讨后,认为:“妈妈告诉我家乡没有山”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我奇怪,可以加上“咦”这个语气助词,而“我呀摇摇头拉着妈妈看|”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看”的神情,最后结尾乐句中的“亲我小脸蛋呦喂|”。八分休止符是妈妈亲了我一口。通过这样的诱导,歌曲的难点不知不觉中被攻破了,学生不仅能生动形象地唱好这首歌,而且也能自主性地学会了表演。

看来抓住教学中的点滴,给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二

教学目标:

1、过学习《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学会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颂家乡的美好。

2、通过欣赏祖国的各大名山图片,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民族风格儿童歌曲,它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用甜美的旋律表现了儿童对自己家乡山村的热爱。通过把谷垛比做山,来歌颂农村的新面貌。歌词句句新切,感人,表现了一个农村孩子纯朴的性格,音乐形象鲜明。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goodmorningboysandgirls.

goodmorningteacher.

2、发声练习:用“a”“i”“u”“o”作发声练习。

用“lu”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演唱歌曲:《金扁担》。

二、感受与鉴赏:

(一)相关文化:听音乐欣赏祖国名山大川的图片。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有许多美丽的名山大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走进它们,一起去欣赏它们美丽的风姿。

(二)感受与鉴赏:

(师)说到山,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山的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那家乡的'山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师)家乡丰收了,农民伯伯们抒收获的谷子堆的高高的,就象小山一样。同学们,你们看这一座座小山,远看起来,像不像山连山啊。

(师)讲解谷垛与蹈子垛的不同点。

2、再次欣赏歌曲。

3、朗读歌词:根据节奏朗读歌曲。

(1)教师示范读。

(2)全体同学齐读歌词。

(师)让我们打开教科书,一起来根着节奏读一下歌词。

4、听伴奏演唱歌曲:

二、表现。

(一)、接龙演唱歌曲:。

(1)教师与学生接龙演唱歌曲。

(2)学生自由选择演唱内容,接龙演唱全曲。

(3)全体同学齐唱歌曲。

(二)、情感处理:

(1)断音记号:演唱时要顿而轻的演唱。

(2)mf较强音记号:演唱时要与其它部分有对比。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创造:

(一)复习节奏:

(二)创作节奏形:以小组为单位,各自练习。

(三)教师指导。

(四)学生汇报:

(1)说出自己小组创作的节奏。

(2)小组同学齐表演。

(3)教师用分数做评价。

(4)用完成速度最快、完成分数最高的小组统一节。

(五)全体同学边唱歌曲,做伴奏表演。

四、相关文化:看“延边的变化”课件。

五、表现:全体同学齐唱歌曲,结束课堂。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三

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通过颇具特色的儿童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村一派大丰收的欢乐景象。歌曲为五声羽调式、一段体。引子后的第1—8小节是两个句首相似的平行乐句,节奏相同,旋律忽高忽低,十分贴切地描写了母子(女)俩的对话。第三乐句第9—14小节,节奏紧缩,插入两个过门,表现出兴奋、喜悦的心情。第四乐句为两声部合唱,以断音唱出爽郎的笑声,充分抒发了两人幸福愉快的心情。詈8小节是一个扩充乐句,节奏拉宽,歌声柔和连贯,使人感受到母亲与孩子间的无限深情。歌曲的音调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地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

本课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参与等,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通过学生的演唱与表演,用歌声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四

这是一首五声羽调式的一部曲式结构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比拟的形象手法来歌颂农村经济改革后的新气象,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根据歌曲内容,以往的教学过程会是如此:

一、组织教学。

二、基本练习。

1、视唱:歌曲的最后八小节曲谱,以解决歌曲的教学难点。

2、二声部训练。

3、音乐知识。

三、顿音记号。

四、歌曲表演。

五、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在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后,我在想,如何使《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教学有新的突破,为此,对歌曲的教学设计我做了重新安排,打破常规,做了一些尝试。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学科综合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联系。我把本课的教学围绕“秋天”这一主题设计成《绚丽多彩的秋天》,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后,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通过歌曲《秋天多么美》、打击乐曲《丰收锣鼓》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农村喜庆欢天喜地的气氛;通过欣赏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感受浪漫抒情的秋天;通过欣赏配乐朗诵沈尹默的《秋》、白居易的《暮江吟》来了解文学家笔下的秋天。

2、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导入时,我对歌曲的两个声部进行了两次范唱,并告诉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请学生们帮助老师完成歌曲的.范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进行了师生合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倾听和参与中获得对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声部的训练中,启发学生倾听声部的音量,以培养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3、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在朗读歌词时,学生习惯了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但在这一课中我强调学生用欢快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读歌词,初步掌握歌曲所要表现的内涵;在歌曲的学唱中,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进行演唱,教会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在教学内容的延伸中,了解秋天不同韵味的美丽。

设计好教案以后,我进行了课堂教学,这个教学设计我教了五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其中两个班级是借班上课,这五次的教学给了我一些启示:

1、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增进对音乐不同题材以及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因素。针对水平好的班级还可以插入创作练习,利用歌曲前两句的写作手法,教给学生“同头换尾”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针对基础较薄弱的班级,不完全采用视唱法,一二乐句采用对唱的形式,最后乐句着重在音的模唱上。歌曲的总体教唱中多听多观察多模仿。

3、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有几处还需进行修改:

(1)教授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并能在演唱中运用。

(2)最后一句中的附点音符用动作弯腰来辅助,八分休止符用响嘴来替代,对最后一句进行重点的处理。

以上是我在教《如今家乡山连山》时的设想和教后反思总结,以供我今后的教学做参考与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五

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唱游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龟兔赛跑》是由中国福利会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的史真荣为儿童写的一部童话故事音乐,由大管、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作品根据伊索寓言《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采用模拟和描述性的手法作了音乐性的叙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创造了小兔子(单簧管、木琴)和乌龟(大管)的形象。采用讲故事与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让儿童边听故事边听音乐,激起他们的想象,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由于乐曲的篇幅较长,而涉及的音乐知识也较多,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适当的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由浅入深。

低年级学生感性的理解多于理性的理解,在欣赏前通过用肢体模仿乌龟和兔子的动作,用语言描述两者之间的区别;然后听兔子与乌龟的主题音乐,用动作模仿表现并哼唱主题;随后可以结合故事的内容或者动画片的情景在老师的指导下听赏乐曲;最后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力,创作新龟兔赛跑的音乐童话。

1.听赏管弦乐合奏曲《龟兔赛跑》

2.创作表演音乐童话新《龟兔赛跑》

1.欣赏管乐合奏曲《龟兔赛跑》,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节,知道顽强的自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

2.通过欣赏、形体动作模仿等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节奏、旋律、速度的变化,知道由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兔子和乌龟的音乐形象,了解乐曲描绘的故事情节和情景。

欣赏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辨别三个场景,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兔子和乌龟的图片,学生用语言或形体动作描述差异

2.跟着两段不同的音乐用形体动作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3.介绍大管和单簧管,看图片,结合乐器音色特点联系所要表现的龟兔形象

1.听“早晨”的场景音乐,感受宁静祥和的氛围,引出故事

2.聆听主题旋律,听出主题所表现的形象,找出两者音乐要素的不同点,完成p18页上的“听听连连”

4.听“森林舞会”乐段,感受乐曲所展示的欢快愉悦的场景

说明: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加强对音乐形象与段落情绪的听辩,由感知着手渗透音乐要素的知识。

1.观看迪斯尼的动画片《龟兔赛跑》,与老的故事做比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以小组为创作群体,创作新版《龟兔赛跑》

说明: 创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创作新版的故事,但一定要围绕体现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决不可偏离主题。

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把通过形象感知音乐的要素放在首要位置。学生通过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及故事的变化来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

《龟兔赛跑》的故事讲了一代又一代,为了让这部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音乐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力,在欣赏结尾部分时,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用不同的方式结束故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千变万化的故事中,永远不变的是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这个主题。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六

1、综合训练2。

3、欣赏《牧童短笛》。

1、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短音的唱法,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2、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区分段落,感受和理解音乐所刻画的形象。

运用连音和短音的唱法演唱。

录音机、磁带。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1、集体齐唱歌谱。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跟琴演唱歌词。

三、歌曲处理:

1、强弱:请学生按照2/4拍的强弱规律来演唱歌曲。

2、速度:中速稍快。

要略带俏皮,音量不宜过强。断音要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练唱。

3、提问:这个小朋友的家乡是怎样的?

有没有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要有感情的、带着喜悦的情绪来演唱。

四、综合训练二。

1、教师先带领学生将每组两组旋律哼一哼。

2、教师随便弹奏乐曲的其中一个,请学生举手表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个?看谁听得准。

五、欣赏《牧童短笛》。

1、初听乐曲,请学生从整体上熟悉一下乐曲。

2、教师介绍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3、复听,请学生说出乐曲分为几段?

4、分段细听乐曲。

(1)要求学生跟着哼唱第一乐段的主旋律。

(2)细听第二乐段。请学生将这一乐段的情绪、力度、意境作比较。

(3)细听第三段,请学生说说这段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

5、完整复听全曲,完成听听想想。

听音乐下课。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七

音乐知识:

顿音记号。

三、歌曲教学:

四、歌曲表演:

五、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在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后,我在想,如何使《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教学有新的突破,为此,对歌曲的教学设计我做了重新安排,打破常规,做了一些尝试: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学科综合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联系。我把本课的教学围绕“秋天”这一主题设计成《绚丽多彩的秋天》,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后,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通过歌曲《秋天多么美》、打击乐曲《丰收锣鼓》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农村喜庆欢天喜地的气氛;通过欣赏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感受浪漫抒情的秋天;通过欣赏配乐朗诵沈尹默的《秋》、白居易的《暮江吟》来了解文学家笔下的秋天。

2、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导入时,我对歌曲的两个声部进行了两次范唱,并告诉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请学生们帮助老师完成歌曲的范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进行了师生合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倾听和参与中获得对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声部的训练中,启发学生倾听声部的音量,以培养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八

总课时数:

第1课。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2。

3、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1、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短音的唱法,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2、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区分段落,感受和理解音乐所刻画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运用连音和短音的唱法演唱。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1、集体齐唱歌谱。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跟琴演唱歌词。

三、歌曲处理:

1、强弱:请学生按照2/4拍的强弱规律来演唱歌曲。

2、速度:中速稍快。

要略带俏皮,音量不宜过强。断音要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练唱。

3、提问:这个小朋友的`家乡是怎样的?

有没有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要有感情的、带着喜悦的情绪来演唱。

四、综合训练二。

1、教师先带领学生将每组两组旋律哼一哼。

2、教师随便弹奏乐曲的其中一个,请学生举手表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个?看谁听得准。

五、欣赏《牧童短笛》。

1、初听乐曲,请学生从整体上熟悉一下乐曲。

2、教师介绍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3、复听,请学生说出乐曲分为几段?

4、分段细听乐曲。

(1)要求学生跟着哼唱第一乐段的主旋律。

(2)细听第二乐段。请学生将这一乐段的情绪、力度、意境作比较。

(3)细听第三段,请学生说说这段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

5、完整复听全曲,完成听听想想。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九

教学内容:

2、听:《全都认识我》。

3、动:采集与分享。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演唱歌曲,歌颂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通过欣赏歌曲《全都认识我》和动一动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

4、通过连音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此起彼伏的走向,想象《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意境。

教学重点:

通过听、唱、动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唱好歌曲中的前倚音,能连贯接唱歌曲中间奏的地方。

2、歌曲中断音的的地方应唱得短促而有弹性,连音的地方应用连贯的声音、悠长的气息来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卡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告诉她的孩子,说我们家乡没有山,但是那个小朋友不相信,指着那连绵起伏的小山,拉着她妈妈看,妈妈看见了,哈哈地笑了。小朋友们,妈妈为什么会笑?妈妈看到的山和她说的山是一样的吗?同学们想一想,妈妈看到的山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听歌,看谁在歌中找到了答案。(是农民伯伯丰收的谷堆)。

二:学唱歌曲。

1、听磁带。

师:在丰收的季节,家乡的谷垛堆得高,就像小山一样一座挨着一座,这说明了什么?(家乡大丰收了)。

2、听磁带,跟磁带默唱。

3、听磁带,跟磁带轻唱。

4、跟琴轻轻地唱,找出自己不会唱的地方。

5、师生共同解决难点。

注:(1)唱好前倚音,休止符的地方。

(2)连音要唱得连贯,断音要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3)间奏的地方能连贯地接唱。

6、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地方,并唱一唱。

7、完整演唱歌曲。

8、男女生接口唱或师生接口唱。

三、唱一唱乐谱。

2、出示卡片:

师:看一看,老师这张卡片上有哪几个“小兄弟”?

3、师:家乡山连山,歌中也有山,把音连一连,就会看到山。

4、唱一唱乐谱(跟琴唱)。

5、拓展:

(1)歌曲中除了这几座连着的“山”,还有别的“山”吗?

(2)学生尝试找一找自己熟悉的“山”。

四、表现歌曲。

1、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内容表演歌曲。(要表现出母亲与孩子之间无限的深情与亲情)。

2、展示成果。

3、师生共同评价。

五、欣赏《全都认识我》。

1、师:刚刚同学们都夸了夸自己的家乡,老师再带同学们一起去看一看云南少数民族春光明媚的山村景色。

2、听赏。

(1)初听,了解歌词大意。

(2)师简单介绍歌曲:“这位小朋友也是歌唱的自己的家乡,她已经和家乡的动物、植物做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们,你们能从歌曲中听出这位小朋友有哪些好朋友吗?哪些好朋友认识她呢?”

3、复听,找出她的好朋友。

师启发:有这么多的好朋友认识她,她应该感到怎样?(自豪)。

复听,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次“认识我”(一段歌词中)。

4、复听,在“认识我”的地方按节奏拍手(节奏是x)。

六、小结。

师:这位小朋友交了那么多的好朋友,小朋友们,你生活的家乡谁又是你的好朋友呢?可能有的小朋友已经有了,有了的小朋友可以和他们再沟通沟通感情,没有的小朋友可以去找一找,等你找到了,下次和老师一起交流一下。

七、下课。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十

《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通过颇具特色的儿童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村一派大丰收的欢乐景象。歌曲的音调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地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

1、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的参与体验音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并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准确演唱、表现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感受顿音记号在歌曲中的应用,准确演唱二声部。

3、能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断音的唱法,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做到断音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4、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爱祖国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对小山村的热爱之情。

准确演唱二声部。

媒体课件 打击乐 电子琴等

课 型:综合音乐课

1、师:同学们想知道我的家乡吗?请看一组山村图片—“我的家乡”。(出示课件)

2、在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伴奏下,将学生引入“小山村”情景。

(一)寻找兴奋点 编创2/4拍节奏。

1、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丰收景象。

2、组织学生用学过的2/4拍节奏把看到的、想到的秋景告诉大家。

3、学生自由编创2/4拍节奏,其他同学拍击2/4拍节奏,并重复发言学生的节奏语言。

(二)、寻找笑声切入点 准确演唱二声部。

1、笑声练习。

(1)点击课件,出示课件引出笑声。

(2)学生模仿农民伯伯、阿姨发自内心的笑声。

(3)强调顿音记号。

(4)学生模仿农民伯伯、阿姨发自内心的、有弹性的笑声。

2、声部练习。(出示课件 合唱部分旋律)

(1)引导学生扮演农民伯伯,准确演唱高声部旋律。

(2)引导学生扮演农民阿姨,准确演唱低声部旋律。

(3)分组演唱两声部。

3、指导学生准确合唱二声部。

1、创设情境,初听乐曲。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播放课件 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学习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生聆听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旋律的风格、特点。(播放课件)

3、指导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中人物。(播放课件)

(1)师生共同看歌篇,熟悉歌词及旋律。

(2)熟悉歌中人物。

(3)熟悉歌词,师生共同按节奏朗读歌词。

4、家乡本没有山,淳朴的小主人却把丰收的谷跺比作了连绵的小山,歌声中还飘出了熟悉的笑声,谁在笑?和农民伯伯、阿姨的笑声音高、旋律一样吗?(播放课件)指导学生听辩和唱。

组织学生用 “啦”模唱歌曲,合唱时女生扮演“我”,用“哈” 模唱高声部旋律。男生扮演妈妈用“哈” 模唱低声部旋律。

5、师电子琴伴奏,生模唱歌曲旋律。唱后点评,男女生交换声部再模唱一遍。

6、指导学生用表情、动作等体验歌曲的情感。

7、学生加入动作、表情演唱歌曲,教师在空拍处加入铃鼓演奏。及时纠正、指导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8、指导学生边演唱边在歌曲的空拍处加入铃鼓、拍手、跺脚等动作。共同表演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播放课件伴奏)

9、播放课件伴奏,指导学生轻唱曲谱。

1、请学生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山阳。

3、请同学们课后将《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歌词按自己家乡的特点改一改,唱一唱。

1、总结本课,教育学生爱家乡、爱祖国。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结束教学。

板书课题,其他内容以多媒体为主。

家如今乡山连山教案范文汇总篇十一

第1课。

1、综合训练2。

3、欣赏《牧童短笛》。

1、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短音的唱法,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2、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区分段落,感受和理解音乐所刻画的形象。

运用连音和短音的唱法演唱。

录音机、磁带。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1、集体齐唱歌谱。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跟琴演唱歌词。

1、强弱:请学生按照2/4拍的强弱规律来演唱歌曲。

2、速度:中速稍快。

要略带俏皮,音量不宜过强。断音要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练唱。

3、提问:这个小朋友的家乡是怎样的?

有没有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要有感情的、带着喜悦的情绪来演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