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生活不在别处散文(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8:54:16 页码:14
最新生活不在别处散文(汇总8篇)
2023-11-18 08:54:16    小编:ZTFB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需要。提升写作水平的途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训练的知识和技巧,可以查阅以下相关资料。

生活不在别处散文篇一

有些人要归来,有些人想离开。不知道人是不是都有这么种心理,未曾得到的,未知的东西,始终都充满着诱惑,也许不知道满足是人类的本性。很多的人都过的不快乐,同事,亦或者网络上遇到的陌生人。为着生活的压力,感情的烦恼,对未知的恐惧。现代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能者多劳,优胜劣汰就在所难免了。

很多时候真的是不知道可以说什么,或者可以向谁倾诉。今天在博客上看到一句话,一个人在博客里写到:“有时我很怀疑一切事物存在的真实意义,比如爱情,朋友,虽然它们在某一刻都真实的存在于我的生命里,但是如果都失去,生活是不是也将继续下去?谁离开了谁都将要继续。孤独依旧如影随形。”

原来,绝望的人无处不在。

一直喜欢的是安妮宝贝的书,它描写了爱情,旅行,流浪,死亡,漂泊,孤独,流离失所。里面的主人公都是一样的寂寞,美丽的带着流离失所的灾难般的气息,她们走在追求爱情的旅途中,遇到了奋不顾身,不爱了就决绝的离开,不给自己和别人任何纠缠的机会。我一直喜欢这样的女子,独立的,果断的。

虽然事实上爱情,发展到最后总是会纠结不清。

这是安妮的文章中我非常喜欢的一篇,也许我的概括已经缺失了它本身带给人的触动。但是我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完时心里感受到的疼痛感,就像某种钝器轻轻的一下下的敲击着心房。这么一种无望的感情,即使一开始就预望到了结局,仍然义无反顾。

很多人都这样的喜欢安妮,或许就是因为她描述出了我们一直想选择却选择不了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因为太多的人,走不出他们的原罪。

记得安妮曾经说希望读到可以带去心灵触动的文字,因为不多,所以她自己写。但是有些文字一经发表,感觉就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女子之间的惺惺相惜。

一直都是矛盾的,没有人知道面容甜美的自己内心的纠结,它们盛开着破碎着都只有我一个观众。以前常常会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的笑起来,或者流泪。走在城市的边缘,心总是纠结着凌乱,当它们交错着贯穿着融汇着,矛盾就是我心里轻微的疼痛。这种感觉很难对别人诉说。换来安慰或者是被询问,都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朋友的理解或者无声的陪伴,是很好的。所谓无声胜有声。

如同那天跟一起的同事说我要辞职了,换来的是惊讶和为什么。呵呵,没有为什么,只是给自己机会体会不同的生活而已。同一味菜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何况是生活这么多变的东西。听起来好像有点为自己开托,但是事实也是如此,就如同水感受不到鱼的眼泪一样。

仍旧是幻想着旅行,幻想在别处的生活。虽然,别处也会变成此处,别处的风景也会变成此处的风景,于是又去找别处,周而复始。可是我渴望这个生命的过程,对于我生命的意义所在就是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奋斗于追求的路途中,也许会悲观,彷偟甚至是失落,但是请让我越来越坚强。

幸福始终是一种幻觉,我在幻觉种起伏。

我们生活在一场风靡的嬗变里。

生活不在别处散文篇二

“生活在别处。”这是法国诗人兰波写在巴黎大学墙上的一句话。

现实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区域,有自己固定的生活方式。但很多时候,活跃的思想往往不满足于被限定的活动范围,也许是受“近处无风景”的习惯性思维影响,总是向往别处的生活,总认为别处的风景无限,别处的生活多彩。于是就努力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就想方设法去亲历生活在别处的愿望。

当然,身在职场,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充分体验生活在别处的感受,只能来去匆匆地去体验别处的风景,感受别处不一样的温度、气息、习俗和环境。特别是不同于家乡令人向往的美丽山水和城里城外的风光景色。

如今很多人与我一样,也都向往着生活在别处。生活在乡村的人向往着城市热闹的车水马龙和灯火辉煌;而生活在喧嚣城市中的人又都向往着乡村的宁静和清新。不论是乡村人还是城市人,也都用行动努力实践着生活在别处的目标和理想。

人总是需要一些感动来鼓舞和提振士气的,尤其当自己长时间生活在单调而沉寂的小城,视觉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迷茫,总会悄然而生出一些让人心动的想法和欲望。

生活在别处,哪里最好呢?因为我的家乡在北方,是祖国东北的一个边陲小城,因此,我最向往的是与家乡有着较大差异的祖国南疆云南,以及由西南到最西部的西藏和新疆。

生活在别处,具体选择哪一方“别处”呢?经过一番精心研究和思考,终于把这个“别处”划定在与家乡所在的北方相对应的云南。

确定了路线,选定了时间,又在网上精心做了功课,网拍了机票之后,就打点行装踏上了旅程。

北方的四月虽然已经步入春天的季节,但仍是刚刚告别零下低温的乍暖还寒天气。当我背着行囊走下飞机,站在云南土地上的时候,似乎穿越了季节时空一般,盛夏般的温度让我感受到了南北时节的差距。一天之中,在时间或感观上,仅仅几个小时之间就从寒冷的北方穿越到了南疆真真正正的春天甚至是盛夏般的时节。

在南疆的土地上,首先感受昆明的热度不是春城的温度,也不是满城的绿意,而是接机司机送上的一朵红色康乃馨。

当我接过这束充满春城人热情的鲜花的瞬间,我与春城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与司机师傅之间没有了地域间的距离,一路之上,聊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民风,聊着昆明的风土人情,如同熟识的`老朋友一般随意。从踏上红土地的那一刻,春城人便在我心中留下了友好而热情的印象。

昆明人是热情的,昆明的气温也是有热度的。同样二十多度的气温,在北方的家乡感觉非常适宜,而在南方却让人大汗淋漓。走在云南的红土地上,心中时刻都会洋溢着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激情和热情。

云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太多的诱人景观。比如,秀美的石林、古朴的大理、温馨的丽江、具有南国风光的西双版纳……这里有着平静的乡村生活,恬静高雅的人文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深厚质朴的文化传承。

行走在云南的红土地上,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从一处景地到另一处景地,总少不了要坐在车上奔波,很多行程都是靠飞转的车轮子“走”过的。虽然匆匆复匆匆,很多好看的风景都是匆匆而过,一闪既逝,但坐在车上欣赏沿途的南国风景也不失一次难得的观光之行。

隔窗而望,公路两旁尽是满眼的绿色,让人不忍闭上疲倦的双眼。绿的油菜,黄的麦田,层次分明的梯田,头戴斗笠的农家人在田间劳作……一处处南国景色深深牵动着我的目光,让我一路沉醉在自然景色的抚慰之中。

在云南是应该能看到油菜花的,可是四月中旬不是看油菜花的季节。上一季的油菜花早已收获了果实,下一季的油菜正长得郁郁葱葱,有的已经含苞待放,想必过一段时日就能看到遍地黄花了。即使观看油菜花,云南的油菜花也没有一望无际的视觉。

我眼中云南的土地,不能用广阔无垠来形容它的辽阔,与北方的广阔而肥沃的土地相比特别与黑龙江三江平原更是无法比拟。也许因为云南地理地势的特点,也许是处于公路两侧的原因,所看到的都是山与山之间有限的空间,或平缓或陡陗的梯田。也许是没能深入到云南深处的缘故,对云南辽阔的土地还不了解,但我认为云南是一个土地贫瘠的省份。当然,我说云南的土地贫瘠,并不是凭着自己主观臆造的,而是在云南之行的旅途中隔窗看到的。

一路之中,窗外的风景尽情展示出云贵高原丘陵地貌的特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从昆明到大理,从大理到丽江,山丘上稀疏的树木都很弱小,很少有北方那样高大粗壮茂密的森林。公路两侧的田地中,有翠绿的玉米,有泛黄的小麦,但仔细看过去,这些农作物的“体形”都非常的瘦小,我不知道他们播种的是不是这种“苗条”的品种,或是适合云南红土地生长的品种,我总感觉是由于云南红土地不肥沃而导致营养不良的后果。然而,让我感动的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家乡那份厚重的热爱。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有山有水却没有充足土地的高原地带,可是他们千方百计利用这些有限的土地资源,把荒山荒地变成了良田,也就形成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甚至椭圆形的土地,也有的因坡、因沟、因路、因山体的起伏形成或梯形、或扇形、或很不规则的一块田地。梯田从沟底层层递增,一直延伸至山顶;或是一片连着一片,围绕着光秃的山体,绕至山的后面。一块块田地虽然面积很小,但勤劳质朴的农家人,把一块一块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土地连接成立体的高原农田,根据土地不同的地势,种上不同品种的庄稼,不同颜色的农作物把高原农田装扮出了具有艺术性的自然美。

也许长时间没有下雨的原因,山上或路边许多树木已经枯萎。我所说的枯萎不是北方深秋秋风吹树叶黄的那种季节性的自然凋零,因为还有很多翠绿的叶子挂在树上。而那些枯萎的叶子明显带着一种稚嫩的、不成熟的颜色,它们虽然还恋着树干的母体,但从干枯的形态上已经预示没有了生命特征,如夭折般死亡了。也许我认为他们是死亡了,或许他们只是进入了一段休眠期。仔细看上去,树干的枝杈间又有新的叶子长出来。我似乎明白了那些叶子枯萎的原因,也知道了这种树的伟大,也许是在外部条件不能保证他们整体生存生长的情况下而做出的“舍弃”,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能用牺牲那些长势旺盛又需要充足养分的叶子来保全整棵树木生命的延续。

汽车在公路上奔跑,窗外一处处别致而简单的民居很是引人注目。云南少数民族大多是分散居住,但每一处居住区的民居又很密集,前后左右的住房都连在一起,房屋并不高大,结构也很简单。许多民居都是依山傍水建在山坡上,它们静静伫立,默默守望,仿佛经历了亘古不变的漫长岁月,显得苍老而质朴。尽管也有一些两层或三层的新式楼房,但多数房屋还是很破旧或是古老的。我没有走进他们的居室,但透过宽大的玻璃窗会看到房屋内的装饰也如同外面一样简单,远没有我们楼房室内装修的那样精细豪华。也许他们始终保持和沿袭着自然粗放、简单实用的民族特色风格吧。

云南有着高远的天际,雄浑的大地,起伏的山峦,别致的民居,还有湖光山色,古城古镇,茶马古道……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不仅仅在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历史古迹,也不仅仅是因为有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更具魅力的应该是那些自然的,纯朴的,感人的,让人惊叹的勤劳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劳动成果。

云南是一处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云南是一部内容广泛的诗卷。行走在云南的红土地上,心中会迸发出诗一样的灵感,诗一样的灵魂,诗一样的意境。走一路行程,看一路风景;走一路行程,品一路绝美的诗句。从满城春色的昆明一路走下去,窗外有着一幅幅绝妙而质朴的的山水图画,有着一幕幕带着浓郁气息的南疆特色的田园风光。

关于云南的记忆是彩色的,是流动的。游走云南,是一场很惬意的游行。

我们都向往着生活在别处,因为别处有着不一样的风景。

生活不在别处散文篇三

相遇在五月,你的草原。

瞬间开满了花朵。

杜鹃鸣唱。

一只小鹿,闯进春天。

捂着渐热的心跳。

起程,扬鞭。

昭乌达盟的碧玉龙。

早已苏醒。

2

你说,赶在五月之前。

会有一次拥抱。

于是,着一袭蒙袍。

相约敖包。

只等一回首。

三千里烟云路遥。

一地相思,一地月光。

数着日子,数着心跳,望穿双眼。

3

我曾经是你遗失在塞外的。

梦想,在贡格尔草原。

在游走的`马背上。

我们结草为盟,情定三生。

只一转身,草原依旧。

而一缕烟云,飘渺。

跪向北方,我撕心裂肺般的牵挂。

正轻轻地,轻轻地将你套牢。

4

你又一次说到套马杆。

说起一场邂逅。

小马驹迷恋的故乡,远在燕山以北。

梦回,只等你逐马而来。

散乱一地的诺言,醉入酒囊。

被你虏上马背的一瞬。

天地合一。

长竿在手,生命延续。

5

情节洒落一地,绿色覆盖。

越来越空茫的大地。

汇入夜色,篝火闪亮。

战鼓遁空而来。

回到乌兰布统古战场。

收拣。

遗失的珊瑚找不到归期。

而我们的家,飘摇。

生活不在别处散文篇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小诗,告诉了人们如何在逆境中去自我安慰,相信并期待明天,而我也是受利的一个。

在上学时每天是机械化的生活,家到教室,中午到食堂,再到宿舍,在放学回家这就是一天干的。厌烦那就是不可少的。

每天晚上面对着多多的作业,谁也都是高兴不起来的,埋在作业中几个小时,做完了,匆匆一收拾,就躺在床上了,刚刚用完了的脑子很兴奋,睡不着就在想明天该怎么样,却想来想去都是和今天于昨天一样的事情,没有任何改变。但自己对自己说:期待明天吧,明天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东西与事物等着我。

第二天我还是同样得到那令人悲伤地结果,与往常一样。虽然早就知道了明天于今天一样,但是一想起普希金的这首诗就给了我无尽的动力,它让我撑了一天又一天。

于是就凭借着自己觉得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每一天不管怎样都能开心面对。

生活不在别处散文篇五

黯淡的黑夜。

我苦苦的问自己:你为什么总是不如她?

我惶惑,并为此感到不安。

就这样,我一路上不知问了自己多少个为什么,却苦苦不解。

我仿佛丢了自己,丢了生活。

然而我呢?

我丢了自己,丢了生活:一味的陷没于和别人比较,仰望别人的成功和幸福,无形当中却抛弃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释迦牟尼曾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给你什么。”是的,竞争对手教给了我乐观和尊重,宽容和自省;还有,那四根路灯教会了我学会坚持不懈的做好自己。

生活不在别处——生活不是和对手一味竞争而丢了自己,生活不是不断质疑自己而放弃自我,生活在心中!

只要有所感,有所悟!

生活不在别处散文篇六

这是五月的落日,依依不舍地拢着西边天际的几片橙红色的云,用尽最后的一丝气力,把依然燥热的余晖斜斜地挥洒向工地。尚未竣工的楼房,长长的、晦暗的影子覆盖着工地围墙边低矮的活动板房。青烟从大伙房的屋顶升起,飘飘渺渺,活动房、工友们的说笑声、刚刚停止转动的卷扬机和搅拌机,都笼罩在这一片巨大的烟雾罗织的网中。

“离开父母和朋友,眼含热泪挥挥手,风吹雨打不呀不停留,长长路上我默默地走。多少冬夏与春秋,面对车流与高楼……”陈星的歌声在工地上响起的时候,收工了。临时接出来的水管,一直通到搅拌机的旁边。“哗哗”的水流从我的头顶浇下,水流顺着发丝淌过脸颊,滑过鼻翼和嘴角,沿着下颌落下,沁凉与燥热瞬间相遇和交融,所带来的是呼吸紧促,肌肉收缩,脸颊颤抖的快感。每天傍晚收工以后,我都会尽情感受一番这样的刺激,一天的疲乏似乎都在这强烈的冲击下消失不见了。不只是我,几乎所有工友同样喜欢这一刻的清爽与刺激,身体不那么沉重了,脸颊和脖颈不再感觉咸涩和粘稠。收工真好,记工簿上又多了一个勾,多了一勾幸福与惬意,烈日下倾泻的汗水也变成了多彩的泡泡,这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忙碌与流汗却是为了另一种生活。

我和老伟进工地的头一天,就被活动房里的燥热闷得晕头转向。两个人从活动房中大汗淋漓地逃出来,坐在工地的石子堆上,目光掠过楼层间黑洞洞的窗口,几个工友站在窗口望着黄昏中的城市,神情迷茫而专注。

我们所在的工地处于这个城市的边缘,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开发区,道路四通八达,工程车来来往往,塔吊林立,到处都是在建的楼房。山西、四川、河南的大大小小的工程队散落在各个工地,我和老伟跟随的是一家四川工程队,老板姓唐,高个子,粗嗓门,走路步子很快,像一阵风。

老唐给坐在石子堆上的我和老伟扔了两支烟,自己也叼了一支点上,哈哈大笑着说:“你两个要不也上楼去住,楼上凉快,新房子还没人住过,先让你们住个新鲜,三居两居的随便挑!”我和老伟看着老唐的大长脸,不知道该笑还是该臭他一顿。新鲜感倒没怎么觉得,但正在施工中的楼房,内部什么都没有,刚砌起来的空壳子里虽然还算凉爽,却潮得厉害,蚊子多的要命。

床是没有的,一张床板就地平放,简单的行李一铺,洗刷用具和饭盒搁在空洞洞的窗口,这就是我们的“窝”。看着这个还是三居的“窝”,我和老伟面面相觑,我们将要在这里度过一段打工的日子了。

躺在地铺上,望着头顶上一块块灰暗的楼板,老伟无比感慨地说:“这肯定是咱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生活!”

我正在胡思乱想,没头没尾地接了老伟一句:“忘记?也许,没准儿!”

楼房主体还没有完工,为了施工方便,每个楼层的单元房之间还是互通着的,在各单元穿梭,像钻地道一样。刚开始的几天,总是连自己睡觉的那间房也找不到,一不小心就蹿到其他工友的房里了。当然,我们俩睡觉的那间房,也常常被别人莫名其妙地突然光顾,只不过都是些汉子们,也无所谓看见什么隐私。唯一能够算得上有点隐私的就是老唐和老唐老婆那间房,还有老唐三弟和媳妇的那间房,也是工地楼层中最早的、唯一装了木板门的两间房。

我对四川人的能吃辣而惊诧不已,最明显也是最直观的就是工地伙房墙外那挂着的那好几大串紫红透亮的小红椒。一天三顿饭,顿顿都是辣的人泪奔的菜。可怜我和老伟两个山西人,随着人家四川人吃菜,吃的是水深火热,大汗淋漓。菜倒不错,什么炒青椒、炒青菜,也或者炒葫芦、炒莴笋,最常吃是炒葫芦,大约葫芦是最便宜的。伙房大师傅的炒菜勺头在大锅里一翻一转之间,扣到饭盒里的菜永远都是以红色为主,青与绿倒成了点缀。

“看起来还不错啊,闻着也挺香!”老伟端着一半菜一半米的饭盒跟我说。

“嗯,像样儿!”我很赞同老伟的话。

四川工友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让我们俩的筷头也蠢蠢欲动,一饭盒菜还没吃到一半,两个人便眼泪汪汪地唏嘘不已,麻和辣是对嘴巴最强烈的刺激。老伟“咝咝”地吸着嘴唇,舌头也大了:“啊哈,菜啊……还是不错的,就是太……唏……刺激了!”是的,四川人做的菜确实不错,川菜还是相当出名的,即便是工程队的饭菜也是那个味儿,麻辣辣,辣麻麻。

辣辣麻麻地刚刚第四天,老伟痛苦不堪地说:“唉呀,麻烦大了!”

我疑惑不解:“咋回事,麻烦啥呢?”

“三天没上厕所了,今儿第四天了,快憋死人了!”老伟挤出一个极勉强,极难看的笑容。

“哈哈哈……”我捂着肚子大笑:“原来还有人陪伴我啊!”

老伟纳闷地看着我:“怎么,你也是啊?你还能笑出来呀?”

我也煎熬了三天,正要和老伟诉诉苦,谁知他也和我一样扛不住了。

长此以往,可如何是好呢?

所幸工地门口摆了个面皮摊,两个人连吃了两天面皮,并且大灌啤酒,才彻底解放了。可是每天吃面皮灌啤酒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我们的那点工钱怎么经得住天天花呢?毕竟工地的饭菜是管饱吃,而且不用掏伙食费。

可是工地的饭菜吃着太上火了,我们俩是一筹莫展,工地总不可能因为我们两个山西人而改变了所有四川工友的饮食习惯吧!当然,要是只有两个四川人,而其余的都是山西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哎,长毛,我告诉你俩一个不上火的秘诀!”那个经常性地蹿错门的四川小子闪着狡黠的眼光跟我说。这小子总是有意无意地蹿错门,尤其是唐三两口子住的那间房进错的次数最多。

“哈哈,老侉有秘诀啊,咋不早说?”我及肩的长发在他眼里似乎有些另类,后来工地上的四川工友都跟着他喊我长毛,而我也无一例外地喊这些四川工友李侉或者张侉。

刚开始的几天,我和老伟还笑话四川工友们每天三顿大米汤喝得“呼呼”响,原来最解火的就是这些煮过大米的看着浑浊不清的汤。蔡伟皱着眉头喝了几口,吧嗒着嘴说:“这寡淡无味的,是谁说的每顿能喝两饭盒啊?”说归说,这煮大米汤还真不错,坚持喝了两天,肚肠舒服多了,上下也通透了。

看来,有时候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

老侉说完就折了出去,没走几步,老侉就又蹿错门了。唐三警惕地盯着老侉从他的房门口折出来,老侉拐了一个弯,又路过我和老伟的房门口,大声说要和我们俩晚上喝酒。唐三满腹狐疑地站在门口,一直盯着老侉的背影闪过墙角。唐三媳妇从门边探出脑袋喊:“唐三,你看啥子哟?”唐三挠了挠头,一声不吭地进了房里,木板门随后被关得严严实实,隔断了我们诧异和窥探的目光。

工地上很少有女人,唯一在工人们的视线中出现的两个女人就是老唐和唐三的女人,都在伙房帮灶。老唐的女人虽然是老板夫人,却普普通通,在伙房什么活都干,整日里忙得不亦乐乎。唐三女人面容姣好,总是一手插在裤兜里,一手洗菜或淘米,和老唐女人相比轻松多了。

工人们每天吃饭总要在伙房边多磨蹭一会儿,目光游离不定,直到唐三女人一手插裤兜,一手挽着唐三小鸟依人般地离开大家的视野。

老侉目光幽幽地说:“唐三有啥子好?又锉又呆的!”

老侉和我们喝酒的时候,不止一次地说唐三两口子实在太不相配了。

“要不是她缺了一只手,咋会跟了唐三?”老侉几杯酒下肚,面红耳赤地说。

老侉的话在我的心底震了两下,一是那么一个俏女子竟然少了一只手,二是我突然发现老侉的居心叵测。

“咋?你还想入非非啊!”

“哈哈,别乱讲,啥子想入非非嘛!”老侉打着哈哈极力掩饰着,眼神却飘忽不定。

唐三是木工,我和老伟焊接安装楼梯护栏,唐三制作安装木扶手,一天到晚不和我们说一句话,只顾埋头做活。我自认为是老实人,他比我还老实,他哥是老板,他却从不会偷懒也不会耍滑。倒是那个老侉,油腔滑调的,干活的时候避重就轻,不干活的时候眼珠子滴溜溜地打转转,不知道心里在琢磨什么。喝过几次酒以后,我一看见他,心里就会莫名地不舒服,好像一只老鼠蹿过身边似的感觉。

收工以后,我和工友们在临时接过来的水管下洗脸的时候,总会遇上唐三女人,她一如既往地用一只手洗菜或淘米,另一只手插在裤兜里,毫不避讳工人们暧昧的目光。老侉瞅唐三不在跟前,就用言语挑逗她,换来的自然是兜头半盆洗菜水,老侉抹抹脸上的水和菜叶,一脸的幸福和惬意,全然无所谓工友们的哄笑,他好像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我有时会没来由地愣怔一下,这样一个看起来清清丽丽的女子,究竟经历过一些什么呢?她的样子看不出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显出痛苦和遗憾。也许,我想的多了。我这个人总是对一些有关或者无关自己的事胡思乱想,这个女子并非如我所想象的心事重重,她的活泼像一团火总是把工地所有人的情绪瞬间点燃。

火可以照亮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

站在楼层间空洞洞的窗口前,我的目光掠过高高低低的新楼层,城市就在目光所及之处忙碌着、繁华着、变化着。热得难以入睡的夜晚,工友们三三俩俩地走出工地,从城市的边缘走进城市的街道,从灰暗杂乱走进五光十色。一样的天空,深邃寥廓;不一样的灯火,闪闪烁烁。居民楼窗口的灯光柔润如水,走在灯火辉煌的街道上,每天在钢筋混凝土与钢梁铁柱中紧绷的肌肉,突然间就有了一种酥软的放松。虽然每一个疲惫与茫然的面孔只是这城市的过客,但这短暂的停留与观望,也或多或少地在我们的心底生发出一些感慨和希望。

某一个这样的夜晚,老伟从底层楼道里推出他那辆125摩托车,带着我去市里兜了一圈。老伟的骑车技术比我强多了,像他那样的速度,换做是我,就没那么稳定和淡然了。我还没想好去哪,也没来得及看清灯光灿烂下的街景,摩托车已经穿过几条街道,拐进了市里最惹人眼目的`歌城。

老伟扭头看了看我的窘相,哈哈大笑:“咋?进不起还不能在外面看看啊?”说着话,手腕一硬,摩托车从舞厅门口停放着的各式小车边“轰隆隆”擦过,这里不是我们的世界,我们只能匆匆一瞥而过。

老侉去歌城外面转过一次后,就收不住心了,一得空就要老伟带他去转转,即便老伟推脱不去,他也要借老伟的摩托车去,老伟说:“这家伙快疯了。”老侉说:“现在进不起,过过眼瘾也挺好,等哪天有钱了,嘿嘿……”老侉的言下之意自不必明说了。

几乎没有人能够在工地呆得住,工地的生活实在是太枯燥单调了。每天傍晚收工吃过饭,除了看工地的,大部分人都出去了,偌大的工地没有了白天的嘈杂与喧闹,在碘钨灯的照射下,清寂空旷。而工地的墙外却是另一番景象,这是露天煤矿的生活区,商店、银行、邮局、医院、公园,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小城。从工地墙边的一个小门出去就是这个生活区,工友们难得守着这么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地方,在里面转啊看啊,虽然因为不买东西而遭人白眼,却也不在乎人家的异样眼光,依然我行我素地左瞅瞅右瞧瞧,一脸地欢喜。

唐三不爱出去,但是唐三女人在工地里呆不住,几乎天天都要和老侉他们相跟着出去。唐三看着女人欢天喜地的样子,不淡定了,也开始随着大家出去逛街了。而实际上,他并不和大家走在一起,只是不离他女人左右,像个跟班似的,惹得大家又是一顿好笑与奚落。唐三女人呢,却总是喜欢往老侉他们中间挤,乐得老侉他们像簇拥着娇贵的公主一般,喜笑颜开地围绕在她身边。唐三女人一脸的得意,与跟在后面神色黯淡无奈的唐三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私底下,有工友嘲笑唐三:“蔫头巴脑的,还能看得住女人?”人当然不是用来看的。因为人都是喜欢自由与快乐的,无论身处何等境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活法,也无关乎老板或者工人,无关乎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对与错都是每个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来的,还有别人的认知与定义,往往自己认为是对的,在别人眼里却是错的,而有时候有些事却很难分得清对与错。

老侉怎么想的,我不知道,唐三女人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其实,每一个人的心里在想什么,别人怎么会知道呢?我只知道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尽早离开,摆脱眼前乏味苦闷的生活。

因为这个想法,我和老伟不分昼夜地抢时间干活,几栋楼房的楼梯护栏,干完我们就可以离开了,虽然老唐和我说过多次希望我能长久地跟着他的工队干,但我被自己的想法左右着,无法答应。

我最初置身于民工队伍中,在工程队的劳作与生活中,心中所想的与眼前的实际情形总是相互矛盾,每每弄的自己无所适从,心底隐藏着的那一点点向往无限延长地蛰伏着。如同这些与我朝夕相处过的工友们,他们也是心有所向,只是在日复一日无休止的繁重劳作中与枯燥的生活中茫然而无奈,只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对情感的理解。老侉们是一类人,老唐是一类人,唐三是一类人,唐三女人是一类人,我和老伟又是一类人,我们在同样的坏境里劳作和生活。我们彼此各不相同,却又极其相似,因为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生存,包括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

如我所想的那样,不久之后,我和老伟便离开了老唐的工程队。老唐说没算下工程款,意思很明显,就是付不了我们工钱,但这打消不了我们离开的心思。老伟说再给他干几天,等拿到工钱就走。没办法,我和老伟在老唐的工地又干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找老唐算工钱,老唐还是说没拿到工程款,只好边干边等。我主意已定,撂下一句话给老唐:结出款给我留着,年底找你。

老伟去了南方,而我一路向北,谁也没想到,我们两个儿时的伙伴这一别竟十多年。工钱年底也没算回来,因为我没找到老唐,直到第二年的夏天才好不容易找到老唐。在老唐的新工地,我没看到老侉,工地上尽是新面孔,唐三倒是还在,却好像不认识我似的瞥了我一眼,继续埋头干他的木工活。老唐女人依然在伙房忙碌着,只是没看到唐三女人,门外墙上挂着的小红椒看着就让我嘴唇发麻,灶上蒸着的大木桶冒着腾腾热气,散发出大米的清香。新建的楼房已经起了好多层,不久之后,这里是否繁华,我不知道,老唐和他的工人们也不知道,我在我选择的路上走着,他们也在他们选择的路上走着,这一路上,有风也有雨,有苦也有乐,明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生活不在别处散文篇七

每天上班的路上,我都会遇到他。包裹厚厚的我,在每一次擦肩而过之后,思绪都会被他占据。人,在你不相识之时,每一天接踵而过之人都不会引起你的注视,相识之后,你会感觉世界之小,小到相遇的频率会如此之高。

这个让我思绪如此敏感多虑的人,就叫李吧。

最初与他相识是在一个好朋友的超市里,他是朋友的一个远房亲戚。这个高高大大,神态腼腆的大男人,言语不多,见到人只是微笑。每天晚饭后时间,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朋友的店里。原以为是朋友雇用的他,后来朋友告诉我,李的朋友极少,闲暇就到他这里坐坐。李的媳妇开了一家很大的服装加工企业,因为他的木讷、呆板,两口子已多年不交流,两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上,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婚姻。

我们几个人有时在朋友店里聊天,谈论着社会的一些事情,他会像个局外人一样,在一边默默的整理着已经很整洁的货架,一言不发。

李原先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人,国企倒闭重组后,他被分配到一个电动车维修部门,每月拿着600元的月薪,奔波在生计的路上。与他接触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听到他不满意什么。在他不张扬的个性之中,你永远看到的是沉静的外表,腼腆的微笑。

他住在父母的家里,父母是老实本分的普通离休干部。儿子在外上学,媳妇常年忙碌在店里。工作一天的他,晚间多余的时间,就来到朋友的店里,帮忙整理一下琐碎,其实朋友的店里也没有什么大忙需要帮,但是,他每天晚间一如既往。后来才知道,这里离她媳妇店的距离只有二百米。

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多么想念,却不曾再见面,只能在距离中感受温暖。

媳妇工厂刚开始之时,下班后他会到老婆的店里,帮忙打扫一下卫生,看一下仓库。老婆是个爽朗利落的漂亮女人,每天的笑容就像凝结在她脸上一样,可是只要见到他,就会一脸的厌恶,还带着言语的'不逊,他知趣的远离了。当媳妇向他提出离婚之时,他会一言不发转身走掉。这样的婚姻已经持续了近十个年头。

就在这若即若离的时间里,只要老丈人家有事,他会忘掉自己的一切,走在前面。每年节日,他都会自己去老丈人家,献上晚辈的一点心意。

他们婚姻的媒人是他们双方的父母,两家是世交。老丈人家对他这个老实本分的女婿非常认同、体贴。对于女儿提出离婚一事,老人以生命的代价义正言辞加以制止。

朋友曾经问他,是否知道媳妇的心已经不在你身上,他平静的点点头。又问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彼此心都累着,他只是一言不发。

儿子结婚了,儿媳妇及婚礼的一切都是媳妇一手操办,婚礼那天,他像个陀螺一样,木讷微笑着听任媳妇呵斥的安排。

婚礼过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儿媳妇的来到有所改变,他还在父母家住,媳妇还在店里,新婚小两口住在他们空了近十年的房子里。

时光荏苒,真的会有一种爱,不让人疲惫吗?

几天前我去银行办事,出门之时一个热情的声音响起,原来是李在和我打招呼。我微笑着看着他,穿着一身保卫行头的他,高高的个子,略显薇驼单薄的身材。没有变化的还是那样纯净腼腆的微笑和有限的言语。他告诉我在这里已经工作半年了,应聘保卫工作,每月月薪800元。

每一次看到他我都会想的很多,思虑及深的想法之中,掺杂着诸多的情感,不乏同情。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他清淡的微笑,和那腼腆的神情。最近听朋友说,他还是一个人偶偶独行在时光中。

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这样一个人,行走在社会的边沿,我们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但是他淳朴平静的外表,总会让我有所感叹!

他和我们一样,走过时光,走过岁月,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所不同的是,光阴并没有在他身上刻下太多的痕迹。

晨练的路上,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色,一个浑圆透明的球体静静的挂在灰色的乌云之上,视野之内,感受不到它的光芒。如果不是留心看东方,你不会感觉到天边还有一轮内敛着光芒的红日,通透的红会凝结视者的目光,久久不愿离去。

行走的路上,我们会看到许多景致。真正铭刻在记忆深处的,是因为它拨动了我们内心的旋律,引发了共鸣,唤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结。

生活不在别处散文篇八

黎明,来得特别的早。今日的天色似乎比往日都要亮。5点的时候醒来恍惚觉得到了该起床的时候。明晃晃的太阳给人的感觉等同于炎热,却是9点一过,感觉风慢慢的大了起来。坐在迎窗的格子间里,看着蓝色的窗帘在风中轻舞,心里升起一种无法言传的温柔和宁静。

我听见风低语着掠过我的耳畔,临窗,层层绿浪在眼底舒适的散开,新生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出别样的.韵味。

这,也是生活,似乎只是片刻却也能真实感觉到的幸福。

徘徊,犹豫,让人总是很疲倦。最近两周,总感觉很乏,连着好多个早上都不能按时起床。起来后头也是昏沉中。很想放长假,很想出去走走。

其实,都明白。

有时,只是想太多。

摘了一根狗尾巴草,简单地用瓶子插着,简单地喜欢着。没有其他的多的想法,当我累的时候看见它,看见绿色,心里总有希望。

往前的每一步,都是尝试。有时我甚至会想到结果,有人说,过程中尽力就好,很多时候这些话只能对自己讲。生活,往往以你不情愿的方式结束一个开始。

一种态度,衍生一种生活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