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2:50:18 页码:11
最新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精选12篇)
2023-11-23 22:50:18    小编:ZTFB

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方向。总结中的重点信息应该如何突出,以便于读者理解?小编精选了一些有关总结的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一

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幼年时深深迷恋《荷马史诗》,并暗下决心,一旦他有了足够的收入,就投身于考古研究。

谢里曼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扬和研究是需要很多钱的,而自己的家境却十分贫寒,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

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挣钱谋生,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家私人的商务办事处。

但谢里曼从未忘记过自已的理想。利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代希腊语,并通过穿梭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学会了多门欧洲语言,这些都为日后“奇迹”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多年以后,谢里曼终于积攒了一大笔钱,他开始把时间和钱财都花在追求儿时的理想上。

谢里曼坚信,通过发掘,一定能够找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城市和古战场。1870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了九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这样,歇业商人谢里曼就成了发现爱琴文明的第一人,其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有重要意义。

此时,人们才明白为什么谢里曼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赚钱,因为像许多事业一样,考古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衣食无忧的心态。

世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障碍,有的只是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途径。人有的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座山,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变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

在人生之路上,遇到障碍是难免的,有的人会停下来抱怨;有的人会躺倒不干;有的人会拼命与障碍搏斗;而有的人则会选择绕行,即使是没有其他的路,也会冷静地思考对策,从中找到缝隙或等待穿越的机会。

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却是: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二

人生就像一片没有被踩踏过的雪地,没有一点痕迹,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脚去踩出一条条路,但走出的路是否笔直整齐,则在于心中的目标。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冬日的下午,父亲和儿子一起去散步。走到一片平整的雪地前,父亲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好了,看见那棵大树了吗?我们从这里向那棵大树走去,看谁走的路又直又整齐。”儿子答应了,他不相信自己会输给父亲。

于是父子两人开始从一端向大树走去。儿子一直低着头,看着自己脚下,生怕有一点走歪了。他瞥了一眼父亲,捂住嘴偷偷笑了。父亲正扬起头,盯着前方往前走,丝毫不在乎脚下。儿子认为这场比赛父亲输定了,他一定会赢得这场比赛,于是他低下头,不再理会父亲,仔细的看着自己脚下,一步一步向终点走去。

到达终点后,儿子仰起头一脸得意的对父亲说:“爸,这场比赛我肯定赢了!”“是吗?”父亲笑着对儿子说“你还是背过身去看看吧!”

儿子自信满满地转过身去,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本以为父亲走的路会歪歪斜斜的,但没想到父亲走的路却又直又整齐,相反,自己走的`路又歪又斜,而且脚印杂乱无章。他不解地望了父亲一眼,父亲笑了笑对他说:“你走路时只看注意到脚下,而我走路时是看着前方的大树,把大树作为自己的目标,向着这个目标走去,当然走的直了。”

无论是人生的道路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道路上,我们都要在自己的前方找到一个目标,盯着这个目标向它走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不管起点与目标之间有有多曲折的路,我们总能找到一条最短、最直的路走向自己的目标。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三

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像过滤一样地找座位的做法,大概会被“聪明人”耻笑为“愚笨”。然而笨法子却反而能够屡试不爽,因为“聪明人”都挤在一起等着从捷径里找出路,却不知道当线段被太多人堵塞了的时候,两点之间变成了曲线最短。

大自然总是最明白这道理的。

依米花是个笨小孩儿,她不懂得怎样能飞快地抢来养分,夺来水源,怎样抓紧时机让自己绚烂让自己怒放。她只知道一门心思地长自己的根,一天一点,让它慢慢变深变大,大得足够抓牢土地,足够供给自己营养,然后才不急不缓地开出小小的花来。

毛竹也不怎么灵光,抛在山谷里几年也不动声色,只是一根筋地积蓄着力量,然后一场大雨后,冒出一片青翠,绿遍整个山林。

曲径通幽。沿着曲线走也能把你带去光明灿烂的彼岸,但有时候走直线却容易把人引向歧途。看那靠一张脸蛋铺出通向名利之路捷径的明星,如烟花般转瞬即逝。还有那贪官污吏,几张支票赢得的荣华,却只能把人推向无底深渊。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四

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幼年时深深迷恋《荷马史诗》,并暗下决心,一旦他有了足够的收入,就投身于考古研究。

谢里曼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是需要很多钱的,而自己的家境却十分贫寒,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

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挣钱谋生,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家私人的商务办事处。

但谢里曼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理想。利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代希腊语,而通过穿梭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他还学会了多门欧洲语言,这些都为日后的“奇迹“打下了基础。

多年以后,谢里曼终于积攒了一大笔钱,他开始把全部时间和钱财都花在追求儿时的理想上。

谢里曼坚信,通过发掘,一定能够找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城市和古战场。1870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了九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这样,歇业商人谢里曼就成了发现爱琴文明的第一人。其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具有着重要意义。

此时,人们才明白了为什么谢里曼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赚钱,因为像许多事业一样,考古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衣食无忧的心态。

世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障碍,有的只是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途径。人有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座山,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

在人生之路上,遇到障碍是难免的,有的人会停下来抱怨;有的人会躺倒不干;有的人会拼命与障碍搏斗;而有的人则会选择绕行,即便是没有其它的路,也会冷静地思考对策,从中找到缝隙或等待穿越的机会。

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两点之间,却是“曲线“最短。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五

像是在树木疯长的森林中努力穿梭,却无法寻找一条笔直的近路。葳蕤的遮天叶中漏下金黄色的光斑,明晃晃的有些刺眼,落在前方有金鱼游动的小池子里,落在我沾了泥土的帆布鞋上。

假期里趁着空闲和我爸去看奶奶。夏日的阳光照在平整的路面上,抹上了两段短而不齐的阴影,爸说:你奶奶从不走这条路,她总是绕小道。他指了指旁边一条摆了卖指甲刀之类的杂货摊的小巷。

从奶奶家到我家,如果走这条大路,就得上长长的石阶。奶奶患有关节炎,腿脚不好使,再加上年迈不便,每次来我家都只有绕过宽敞的大路走小道。

我敲了敲门,奶奶家没有门铃。

是爷爷开的门,奶奶垫了一块蓝绒的方毯坐在陈旧沙发的最右端——她总是习惯坐那里。奶奶半闭着眼,好像睡着,似乎又没有恹恹的困倦模样。手里拿着缺了一块的馒头,嘴突突地往外伸,好像在嚼,却很久未见她再把馒头往嘴里送。

我叫了一声,奶奶。

她缓缓抬起头,却是很欣喜的样子,啊,小杉来了!

然后就是“快过来让我好好看看”“长高了很多嘛”“我的孙女长成大姑娘了”这些每个老人看到很久不见的小女孩都会说的话。

我看着她,灰白的头发,像是一团弄脏了被扯得凌乱的白毛线。面色泥黄,岁月的风霜将她的脸吹皱,让我想起儿时用小木棍在干涸的泥土上划下的痕迹。也许是掉了门牙的缘故,她嘴唇往里缩,使她显得更加苍白。

三伏天中,t恤和皮肤黏在一起,透湿了整个人,很不舒服。客厅没有空调,我起身去开风扇。奶奶家用的是吊扇,就跟我们教室里的一样,刚启动的时候会发出唧唧的声响。

唧唧,风扇转动起来。应该是很久没用了,扇叶上扑簌簌地落下灰尘。

再看了看坐在沙发右端的奶奶,然后把电风扇的开关扭到了“0”处。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六

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前面的一匹马走得很好,后面的那匹马常常停下来。主人以为这匹马拉不动了,于是,就试着把后面那辆车上的货物挪到前面那辆车上去。

前面的这匹马说:“主人,你就把那东西全都放到我车上吧,我拉得动。”

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并且对前面那匹马说:“你使劲干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家越是要折磨你。”

来到车马店时,主人说:“这匹马真能干。即然只用一匹马拉车就够了,我养两匹马干嘛,不如只喂这一匹,把另一匹杀掉,总还能拿到一张马皮。”

于是,主人就真的这样做了。后面那匹马被杀死了。

书外人语: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值高,那么你就会获得回报,得到成功。姚明的人生感悟:“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时刻都要比别人的高。”

这天,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吵架了,丈夫独自先回到卧室,把门锁上不出来。

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地回答:“女王。”

里面既不开门也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丈夫又问:“谁?”

女王回答:“维多利亚。”

里面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再次敲门。

丈夫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打开了。

书外人语:聪明的人总是根据情境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

姚明人生感悟:“就像人们刚开始使筷子,如果情况要求你必须学会使筷子的话。”

国王心爱的女儿病了,她说要能拿到月亮病就会好.

国王面对这些“不可能”,又烦又气,只好叫宫廷小丑给他弹琴解闷。

小丑问明了一切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这些有学问的人说得都对,那么月亮的大小一定和每个人想的一样大、一样远。所以,当务之急是弄清楚小公主心目中的月亮有多大、有多远。国王一听,茅塞顿开,吩咐小丑解决这个难题。

小丑立即到公主的房里探望她,问公主:“月亮有多大?”

“大概比我拇指的指甲小一点儿吧!”公主说,因为她只要把拇指的指甲对着月亮就可以把它遮住了。

“那么有多高呢?”

“不会比窗外的那棵大树高!”公主之所以这么为,因为有时候它会卡在树梢间。

“用什么做的呢?”

“当然是金子!”公主斩钉截铁地回答。

比拇指指甲还要小、比树还要矮,用金子做的月亮当然容易拿啦!小丑立时找金匠打了一个小月亮、穿上金链子,给公主当项链,公主高兴极了,没几天病就好了。但是国王仍旧很担心。到了晚上,真月亮还是会挂在天上,如果公主看到了,谎言不就被揭穿了吗?于是,他又召集了那班“聪明人”,向他们征询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才能不让公主看见真正的月亮呢?有人说让公主戴上墨镜,有人说把皇宫的花园用黑绒布罩起来,有人说天黑之后就不住地放烟火,以遮蔽月亮的光华……当然,没一个主意可行。

怎么办?心急的国王深恐小公主一看见真月亮就会再次生病,但又想不出解决方法,只好再次找来小丑为他弹琴。

小丑知道了那些聪明大臣的想法后,告诉国王,那些人无所不知,如果他们不知道怎样把月亮藏起,就表示月亮一定藏不住。这种说辞,只能让国王更沮丧。眼看着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他看着就快照进公主房间的月亮,大叫:“谁能解释,为什么月亮可以同时出现在空中,又戴在公主的脖子上?这个难题谁能解?”小丑于是他就赶到了公主的房间,向公主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公主听了哈哈大笑,说他笨,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就像她的牙齿掉了会长出新牙,花园的花被剪下来仍会再开一样,月亮当然也会再长出来啦。

小丑因此而受到国王的嘉奖,成为宫中大臣。

书外人语:简单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知己知彼”是“百战百胜”的基础。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七

同学之间的友谊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心间,又似一阵微风吹过我们的心田,像一朵朵充满了爱心和友谊的花儿开放在我们的心间。

今天,放学了,好多同学都交上了作文本,我也交了上去。我正在收拾书包,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我看见邱晓明皱着眉头写写停停地改着作文。

我放下书包,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了过去,说:“哎?邱晓明,你是不是不会写作文了呀?”“是的!”邱晓明一脸苦恼地回答,“老师在这句话底下画了一条红线,我不知道该怎么改!”我看了看,噢!原来如此呀!他先写了小猫的鼻子后写的是眼睛呀!哦!原来是写作顺序写颠倒了。我看到这,心想还是看看书吧。于是我就一边想着,一边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好词、好句、好段》的书,翻到描写小猫外形的那一段之后,我一边念一边告诉他应该先写耳朵,再写眼睛、鼻子、嘴巴,顺序弄错了可不行呀!他呢,认真地听着,脸上的疑惑没了。等到弄懂了以后,他拿起了笔认真地改起作文来。我就坐在他身旁静静地等着。

不一会儿,他就写完了。他满面笑容地对我说:“谢谢你!”我连连摆手,说:“不用谢!我们是同学嘛!”在那刹那间,我觉得有股特殊地快乐洋溢在我的心里,恰似一朵友谊之花在我们的'心头怒放…..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八

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幼年时深深迷恋《荷马史诗》,并暗下决心,一旦他有了足够的收入,就投身于考古研究。

谢里曼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扬和研究是需要很多钱的,而自己的家境却十分贫寒,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

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挣钱谋生,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家私人的.商务办事处。

但谢里曼从未忘记过自已的理想。利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代希腊语,并通过穿梭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学会了多门欧洲语言,这些都为日后“奇迹”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多年以后,谢里曼终于积攒了一大笔钱,他开始把时间和钱财都花在追求儿时的理想上。

谢里曼坚信,通过发掘,一定能够找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城市和古战场。1870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了九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这样,歇业商人谢里曼就成了发现爱琴文明的第一人,其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有重要意义。

此时,人们才明白为什么谢里曼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赚钱,因为像许多事业一样,考古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衣食无忧的心态。

世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障碍,有的只是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途径。人有的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座山,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变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

在人生之路上,遇到障碍是难免的,有的人会停下来抱怨;有的人会躺倒不干;有的人会拼命与障碍搏斗;而有的人则会选择绕行,即使是没有其他的路,也会冷静地思考对策,从中找到缝隙或等待穿越的机会。

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却是: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九

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像过滤一样地找座位的做法,大概会被“聪明人”耻笑为“愚笨”。然而笨法子却反而能够屡试不爽,因为“聪明人”都挤在一起等着从捷径里找出路,却不知道当线段被太多人堵塞了的时候,两点之间变成了曲线最短。

大自然总是最明白这道理的。

依米花是个笨小孩儿,她不懂得怎样能飞快地抢来养分,夺来水源,怎样抓紧时机让自己绚烂让自己怒放。她只知道一门心思地长自己的根,一天一点,让它慢慢变深变大,大得足够抓牢土地,足够供给自己营养,然后才不急不缓地开出小小的花来。

毛竹也不怎么灵光,抛在山谷里几年也不动声色,只是一根筋地积蓄着力量,然后一场大雨后,冒出一片青翠,绿遍整个山林。

曲径通幽。沿着曲线走也能把你带去光明灿烂的彼岸,但有时候走直线却容易把人引向歧途。看那靠一张脸蛋铺出通向名利之路捷径的明星,如烟花般转瞬即逝。还有那*官污吏,几张支票赢得的荣华,却只能把人推向无底深渊。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十

从前,某处住了一位单身汉。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哪怕只有一次也好。

于是,他日复一日地向神灵祈祷。他的诚意有一天终于得到了回报。

某夜,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奇怪,这么晚了会是谁呢?”他虽然觉得纳闷,但依然把门打开。

门外站着的是一位名叫“吉祥”的幸福女神,他兴高采烈地请她赶紧入内。可是,美丽的幸福女神却指着她身后的另一位女子说:

“等一下,这是我的妹妹,我们是一起出来旅行的。”

他惊讶地看着这位奇丑无比的女子,疑惑地问“吉祥”:

“真的是你的亲妹妹吗?”

“是呀,我刚才不是已经介绍过了吗?她是不幸女神‘黑耳’。”

他听了之后连忙说:“请小姐进屋里来坐,不过,还是请令妹先回去。”

“真是岂有此理!我们不论走到哪里,都是在一起的,我怎么可以单独留下来呢!”

他犹豫着,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吉祥”说道:

“若有不便,我们只有告辞了。”

最后,他不知所措地望着姊妹两人离去的背影。

这是记载于《大般涅盘经》中的一段故事,说明幸福和不幸在本质上是不可分的。

人人都渴望幸福,过自在美满的生活。可是,幸福往往难以得到。即使一时过上了人人艳羡的幸福生活,也会在不经意间播下不幸的种子。

因此,不论遭遇什么不幸,也不可受环境拘缚,不可产生迷惑,要抱着希望,因为明天的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所作的《西风颂》中的名句,它告诉我们严冬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

由此可知,经历过痛苦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就是说,从前的痛苦与不幸,对于现在的成功来说,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弥足珍贵的。

从这个角度看,没有经历过不幸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幸。同理,没有经历苦痛,就想获得快乐,是一种根本性的错误。

“玉不琢,不成器。”所以,我们应当把握现在,努力磨练自己,唯有尝试艰辛的滋味,才能体味人生真正的喜悦。

如前所述,当一个人存在时,才会感觉到幸福与不幸,才会有善恶之分。因而,幸福与不幸全靠自己去把握。

生为万物之灵,我们不应放不下幸福与不幸,而徒自烦恼。只有抛开一切,方可成为自在之身。认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妄想,才是真正的幸福。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十一

最远的远方在心里,突然就看到了这么一句话,想到了心里的远方,到底还是那么远。

每日清晨,早早便起床,想着看些书。美好清新的时光,指尖生花,该是多么清雅的姿态,而做这么矫情的事该是姑娘家吧。

阳光尚浅,窗外莺声呖呖,此处无花。只是对我而言,指尖生花,便是看着书页翻转的清花,听着清脆的声响,依旧悠然生香。原来迷人的香气,并非是要闻到的馥郁的芬芳,只是做了想做的事,这心里竟满足了,这香气便油然而生。那些迷人的花儿离的那么远,而指尖的花却连到心里,近到咫尺。

出门去吃早饭,总会遇见最清新的空气,穿过古朴的窄道,路边有细心人摆放的盆景,不艳丽,甚至普通到连名字也叫不上,路过的时候心却分外清凉。说不上是是何缘由,总该是绿色的植被让人舒心吧。而因为它离的近了,我便能清晰的感受到它带给我的一丝快乐。

每天早上都是去同一家小店,不大,但里面的食物却可口。老板看上去三十不到,是个阳光开朗的.男人。与他闲聊,得知,这店已经开了两年多了,生活是不咸不淡,却是幸福的,每天尽早的赶来开门,生意很好,一直要忙到晚上,老婆偶尔来帮帮忙,但相比其他店面总是开门较晚。

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开门,这样会错过很多生意呢。他只是笑,说他不想让自己那么累,每天忙到那么晚回去,早上想多睡会。

两点与两点之间散文篇十二

我一直珍藏着半块橡皮,因为它凝聚着我和王楠杰之间真诚的友谊。

我嬉皮笑脸的说:玩儿呗。然后拿起球,又扔了他一下。他抬起脚把乒乓球踩碎了。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我也有些不知所措,也气呼呼的走出了校门。

一晃两个星期过去了,我们谁也不理谁。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同学们各自埋头答卷。突然,他停笔不做了。我不由得看了看他,他正在找橡皮。我犹豫了一会儿,我端详着我刚买的新橡皮,心中有些不舍,但我还是把橡皮掰成两半。我轻轻的碰了碰它,把橡皮递给他。

第二天宣布分数的时候,他是第一名,全班人都为他鼓掌。他缓缓地站起来,向后转过来,面朝着我说道:谢谢你!那天我的零花钱掉了很着急,所以对你说话有些冲,请你不要介意。我的眼眶湿润了。我说:对不起。本来我就不该跟你开玩笑的,是我不对。

而我们也重新成为了好朋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