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6:41:34 页码:7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优质8篇)
2023-11-23 16:41:34    小编:ZTFB

阅读是拓展知识和增长见识的途径之一,我们需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总结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拓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篇一

如童话般的美丽,如梦幻般的诱人,只是你的一句离开,这美丽成了回忆,这份诱人成了沧桑。

从此我稀疏的梦幻中满载的尽是水泽的光亮。叶,伴着风的柔美依旧摇曳,飘零的是碎冰般清澈地印记。记得那天风吹过枝头,你说过:倘若风不停止摇曳,那我们就永远在一起。我依稀记得你的温度,你的长发亦在飘逸。

有一场幸福想回忆,却无法捕捉;有一种思念想想念,却无从回忆;有一种痛苦想忘记却欲盖弥彰。这一场清澈的感受,记得的只是当初彷徨的悸动。时间像摊在手心的水一点一滴的流逝,阳光下你一脸无邪的笑,淡淡的桂花香香弥漫在这个校园里,我喜欢你在我面前肆无忌惮的笑,你的美总是能够感染我这颗早就离尘的`心。初秋时一季的雨,你喜欢光着脚丫,在清凉中漫步,我拎着你的鞋,看你灿烂的笑。残红的天际,在你清秀的脸颊上印上了绯红。残阳金黄了半个天边,而你烂漫了我得整个世界。

这些只不过是回忆了,烦乱中总会一次次的将关于你的一切从凌乱的记忆中翻过,透过朦胧的眼眸,你能否看到一颗脆弱到荒芜的心田?走过的是岁月的沧桑,铭记的是记忆的浮华,青春是一段浮躁不安又念念不忘的年华,或许应该对你说一声感谢,至少是你让我学会了成长,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只是我明白的太晚,明白后才心痛。

日月无声,风过无痕,承诺流离的梦在断翼的红尘中浮沉,这凄惨的结局在物是人非中戡乱流离,这场若即若离的情感终究已经画上了一个惨淡的句点。孤单沉默的心,或许在也找不到与你同在时的那份安详的从容了。徒留一份哀绝的心事绵延千年,你恰是我的传说,却将我的心化为荒漠,这片荒漠下,迁途的是我对你无尽地思念。碎念成殇,终究找不回曾经的承诺。落魄的沧桑,是一场伤痛。这场浮华的寂寞流年下,放纵了青春的羞涩,淹没了狂野的内心,留下了事与愿违的痛楚。

不是叶的摇曳,从何能体现出风曾经走过?不是伤痛的玲琅满目,有什么能证明你曾经从我的生命中做过?手心留着炙热的温度,望着你我曾经一同走过的地方。这场被洗礼过的沧桑,断送的是一个痴心妄想的梦。遇到你只是一场奢华的盛宴,怪我自己迷失了自己。没有能够经得起这场流年的魅惑。

记得你说过的,风若不停止摇曳那我们就永远不分开,想想只是誓言美的让人心碎,我只是自以为是的将这一切想的过于完美。想畅快淋漓的酣醉一场,了去前尘与你的所有瓜葛,这样好让我在此生了去这个华而不实的念想。孤独的风,摇曳着落魄的影,我无心伤悲,用最真切的心去品茗。

你是我碎过的一念沧桑,悸动了我落寞的流年,奢华了一场不孤寂的梦靥。似一首无声的韵歌,拨动的是心弦,苍凉的是岁月。弄弦断,百花残,隐匿不去心伤泪;醉花焉,秋风凉,半世柔情祭沧桑。

恰似一场袅娜旖旎的梦,从梦中滑落下的一指嫣然,悠然的咀嚼着伤心的神情,梦如初的破碎,恋一次沧桑。扰乱了红尘,破碎了念想,痴迷了尘世,这一场醉纸花焉的迷离,将早就离乱的结局演绎。微风拂过的那一片沧桑,一次次的将迷离的梦黯淡。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篇二

武汉城隅,长江之滨,蛇山峰巅,有座昂首挺胸、翘角飞檐的“古”楼,黄鹤楼。

“她”的出身传闻有多个版本。

一为费祎登仙说。据唐阎伯理作《黄鹤楼记》载:“《图经》云‘费祎登仙,当驾黄鹤返憩于此,遂已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二为黄鹄矶说。原在古夏口长江之滨黄鹄矶上建有一刁楼,后人念“鹄”为“鹤”,长此以往,以讹传讹,遂成楼名。

三为报应说。据南朝祖冲之《述异记》和《江夏县志》载: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在此地辟一酒肆,卖酒为业。一日来一位衣衫褴褛之人讨酒吃,辛氏盛待如宾。如此半年,辛氏不以无钱不舍酒。后来此人告诉辛氏,“欠你许多钱无以报答”,遂从篮子里拿出块橘子皮画只鹤于墙上,并言“此鹤会随客人击歌起舞”。为此宾客盈门,辛氏发为巨富。十年后,“褴褛”人复临,取笛吹奏,跨黄鹤植入云天而去。辛氏为纪念此仙翁,便筑阁名“黄鹤楼”。

黄鹤楼的“闺秘”引领无数骚客神往折腰。史见咏颂的诗文逾百篇以上。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仙李白也有吟黄鹤楼的佳章绝句。撷一是《望黄鹤楼》: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撷二是黄鹤楼上听笛,抒发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最能传神黄鹤楼的是李白夸崔颢诗作“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故事。

相传崔颢捷足先登黄鹤楼,题壁作诗。后来李白也登临诗兴大发,忽见崔颢佳句,连称“绝妙,绝妙”!只留下四句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由此搁笔。有个少年讥笑诗仙:“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锤不碎的”!李白则辩解:“捶碎了,只是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传说无考,可黄鹤楼却由此倍加斐誉人心。

李白之后,更有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陆游,岳飞等诸多文人豪杰为黄鹤楼锦上添花,跻身江南四大名楼之列。

长久以来,我也神往趣之,几番悄悄窥探黄鹤楼的.秘密。

据有关史料记述,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初为夏口一角了望守戌的“军事楼”。晋以后逐步演变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妟必于是”的观赏处。

唐代《元和郡县县图志》云:孙权始筑夏口古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而《报恩录》则说是辛史开设酒肆。

至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但因兵火频繁屡建屡废。仅明清间即毁7次,重修和维修10次,最后一座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引桥,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时移址与蛇山之上,1985年落成,依清同治楼规制,但更高大雄伟。

庚寅仲秋,我有幸撩开了“她”的面纱。

那天我从新辟的武昌辛亥革命纪念广场经李白搁笔阁向“她”走近。但见五级层构,璃瓦鎏金,舒额扬眉,拥以翠林山黛,烟碧亭榭,活脱脱一幅“贵妃醉春”图。

步入一楼大厅,先入眼帘的是巨幅陶瓷壁画“白云黄鹤”,两边立柱则垂悬长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正面是大理石镌刻的唐阎伯理《黄鹤记》,两侧壁画“孙权筑城”、“周瑜设宴”,喻意黄鹤楼的开天辟地史实。

三楼是名人藻。罗列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骚客诗词佳作。

四楼则置当代名人字画,还摆些纪念品之类物件。

五楼立壁《长江万里图》长卷。步入外廊,举目四望,长江之水天上来,滚滚东逝不复回。隔岸厦吻云霞彩,青山揽廓寒烟翠。宽领缓襟,江风舒心,慨然之情油然而生。

壮哉河山!我隐约看到那江面上旌旗猎猎,桅帆点点,楫桌声声,喊杀震天,周郎的水师正与曹兵鏖战,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蛇山上下,枪声大作,辛亥革命义士冲入清军大营,“啖胡饮血”;再见武汉城头,狼烟四起,抗日战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千船竞发,炮声隆隆,惊涛骇浪,激起千堆雪。

伟哉光阴!帝王黎民均匍匐在你脚下,不惧皇权高贵而附势,不为卑微而怜悯。你擦亮了人们的双眼,看清事物原象;你“磨平”了功利之衡,最终化为云烟;你消弭了爱恨情仇,沧海桑田,星河依然。

妙哉文化!自从人类有了文字,教化德育皆由之。山何以名?有“仙”莅临;水何以灵?“鳌”“龙”居之。“仙、龙”为何?凤化寄托也。黄鹤楼之所以拔萃,是那一首首诗词浓墨重彩,结于一代代传说集合累筑,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张扬了人权的平等自由。育人由德,悟化妙文!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篇三

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我们觉得很多都挺有道理。这么来说,我们变化不大。以人类的诞生来说,也不过是宇宙爆炸后的一瞬间,太短。

上学时,听一个语文老师讲,现在的人啊,简直是令人发指。写个小说吧,叫《丰乳肥臀》,伤风败俗。自此以后,我看见莫言就绕着走。还有一次问一主持人是否读过韩寒,她笑笑说,为什么要读韩寒呢?我有更重要的书要读。

变化太快,过山车一样!那一套,早就过气了,又有了新的一套。最明显的是,网络。

骑马舞疯狂了多久?土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人艰不拆,普大喜奔,高大上……太多,太多。

蒋方舟,1989年出生。年轻的令我害怕。7岁写作,清华大学毕业,现为《新周刊》副主编。出版10部作品。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封面有这么一句话。这让我想起余杰,许知远等来。多年前,读过余杰的《香草山》,后来,在旧书店买过余杰的《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尴尬时代》《铁磨铁》等;觉得那些文章激情澎湃,青春热血,但实在也过于片面和粗糙。比较来说,蒋方舟虽然也反抗,但是,温和多了,也聪明多了。

《天才的出走》写最后出家的柳智宇,附记引用了黑塞的《悉达多》中的一段话:世界并非是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以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写得多好!

所以,我想:

其实,反抗,是另外一种爱的方式,只是不要你死我活,不要非此即彼;。

其实,背叛,是另外一种融合的方式,只是不要镣铐与枷锁,不要把一时当永世!

书中还有《中产阶级的孩子》小文和《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小金和小叶……这些篇章,都是令我佩服的。

“凌晨3点,很多寝室还透出光来,他们还在学习,学习……”

”在小城的街道一路尖利地喊,xxx,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

这些场景,70后,可似曾相识?

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责任感不是更好吗?

梁漱溟有本书,叫《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倒觉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虽然,苦难必将伴随。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篇四

偏爱理想国出版的书,偏爱有才气的书,偏爱个人化气息浓厚的书,偏爱有意思的书,偏爱有思想的书,偏爱简单质朴的书。我是个执拗的人,读书也是这样,书店里畅销书一律不感兴趣,就像反感流行歌曲、热销服饰、流行色彩、流行热词一样,总是很任性地坚持着一个云烟雾饶的“自我阅读”。

有时候,不经意想起一个作家,或者一本想看的书,便心心念念非买来一睹为快。

蒋方舟就是当时最喜欢的一个女孩。

我以为我们一般大,后来才知道人家比我小两三岁呢。后再看《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她的文笔明显老成干练很多,与年龄是这样的不相符,不是我等儿女情长、嘤嘤私喃,也少了当年的锐气和灵动,多了自省,谦卑以及叙述的无私性。

再看她的文字,好像突然看到10年不见的邻家女孩,从原来的古灵精怪变的沉稳大方。又像是突然看到一直欣赏的女孩的成长日记,心想原来她也是这样长大的。

依然是亲切,因为她的文字曾经陪伴我。

网上一度评论她是天才少女,我不这样认为。真正的让她闪耀光芒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资卓越”,而是对文字的痴迷、勤奋的阅读以及不凡的韧劲。

这本书里,她花好多笔墨写一个题材,遇到不感兴趣的题材便觉得冗长,索性一跳而过。

最为喜欢“审判童年”这一章,有很多认同的观点。比如:

“我则不信任任何模型式的教育,任何无危的东西同时也是无效的。无论幼儿园怎样去掉任何一点点和现实雷同的元素,真实的、原始的、成熟的、残酷的人性还是会浮现,在大人们一开他们视线的时候。”

“我如今是在一个我不可能做个好孩子的世界里。我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我被丢进去的环境是多么严酷。生活比我所想的更加可怕,而我自己也比我所想的更坏。”

读后感。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篇五

当平日喧哗的住宅区因为假日而变得空旷的时候,我抽出泛黄的。

日记。

本,趴在太阳常光临的阳台细细品读过去。阳光虽然刺眼,但是懒洋洋的状态却能因为这一米阳光而清醒。这样的气氛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如你记忆中的我一样,喜欢泡一杯茶,只泡着,一滴也不喝。不过,我的品味已经改变,不再是那个单纯喜欢茉莉花的女生,而是复杂地掺着菊花和绿茶,在一抹清淡中,寻找另一方的静谧。

翻开日记本最中间的一页,你在那里说,你一直都很难认真地把我了解透彻,语气中明显地指责我的善变。你会用各种不同的理由来推搪我的请求,不会对我妥协任何一件事,你的意思是害怕把我宠坏。我从来就不幻想我是灰姑娘,也不渴望你是有风度的王子,更不会期待你像绅士一样有礼貌的对待我。我只是想要得到一点关心,而你却将我驱赶出门。天空下着好大的雨,我站在风雨中,那般彷徨,那般无助,只能婉转地回头等待你的同情。多少次我下定决心离开你,又被凄惨的现实逼回原地。不错,就是你说的一样,离开了你,我将会是一无所有的流浪儿,没有你的收留,我几乎看不到明天在哪里!而这样胆怯的我永远都在你的圈套不得脱身,我没有能力离开你。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我还在原地踏步。

当秋天的风吹过,甚至吹痛我的脸颊的时候,你突然将一抹新风景扔在我的眼前。你讽刺我,要我好好欣赏什么是美丽的风景,什么才叫亮丽闪人,什么是真实可靠。我才终于明白,森林公园里的笑声不是幻听,街上卿卿我我的背影不是我的错觉,现实很清晰地描写残酷,它那么认真,那么明显,而我一直都不知道,我欺骗了自己。

当新的风景占据了你和我的视线后,你的眼神变得很温柔,但在我眼中一切都那么冰冷,几乎让夏天也没了温度。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行李,走出所谓的人间天堂,没有了任何的期待,不再盼望手机会响起,不再期待能收到你挽留的信息。而我也不会再那么不顾一切地求一个收留。拖着行李,走在人头拥挤的路上,不断地与陌生人擦肩而过。风吹过,留下一阵寒冷在与我的热泪纠缠,最后剩下擦不去的泪痕印在眼角。不过,纵然哭过,但心不痛,反而多出了许多自由。这一次再也不用顾虑身后发生难以面对的事情,最糟糕也不过如此。你狠心的放手,对我来说已是最残忍的事情,现在加入了新的伴侣,这无疑就是赐我一死。

我走出你的视线,只带走属于我们的记忆,其他的都留给了你。一个全新的你,足可以面对生活的点滴,迎接每一片新的天地。可是,为什么在我走出门口的那天,你将所有的风景都屏蔽了?你把我们的故事编成童话,留给我一个厚厚的本子就告别这个世界,让我连对你唯一的一次感动都难以展露在你的面前!你就是那么狠心,那么绝情,从来不会给我撒娇的机会,一直是那么的严格,让人喘不过气。

你的爱,很特别,所以我要用一生去愧疚。合上日记本,天已暗去,没有颜色的天空也没有温度,杯中的菊花和绿茶早已不再清香,只有那片冰冷在告诉我,人走,茶凉。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篇六

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

如果爱情愿意。

我可以永不再现。

如果你愿意。

除了对你的思念。

亲爱的朋友。

然而。

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

如果你愿意。

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

把每一条河流都切断。

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

今生今世。

除了。

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

如果你愿意。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篇七

人给自己设想了太多太重的抱负,真好像是背着沉重的枷锁,举步维艰,踌躇蹒跚,莫如植根于大量细小的生活情节和日月轮回之中的平平常常,这既是烘托伟大之基石,又是追求伟大之归宿。

你说我不刮胡子就显得老了,说明你对我的观察确实够细致的了。其实也是,我平时是比较注重塑造自己外表形象的,比如对胡子整日就刮得干干净净光滑而润泽,只是在心情抑郁闷闷不乐的时候,才任其自然发展了。

记得二十年前那阵儿,人们大都以长有一小撮浓密的小黑胡子为成熟的标志为男子汉的美,而我,十八岁了还是茸茸的汗毛,仍没有小伙子的味儿,心里也是挺着急的。有一天照镜子,忽然发现自己嘴唇上方那一小片开阔地,竟然奇迹般地矗起几根又黑又粗的硬硬的胡子,并且随着时光的流逝,胡子的密度在迅速扩大、增多,密密麻麻的像是平添了一张绒绒的地毯,我于是感喟道:唉,岁月流逝得真快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周围注意我的人多了起来,但随之而来的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烦恼也逐渐增多,眼角上渐渐出现了几道细细的鱼尾纹,我心想:少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青春的岁月该如何灿烂地谱写呢?决不可留下一片片空白、一缕缕落寞忧伤啊!

然而时令不长,人们又开始崇尚不怎么长胡子的小白脸来了,架一副琇琅眼镜,流光溢彩的头发,整个儿一文质彬彬、集学识涵养为一身踌躇满志的模样,那多令人羡慕啊!故而自此以后,我平素有事没事地,便将那稍长稍黑一点的胡子一根一根地拔起来,有时拔得皮肉生疼,隆起一个个小血泡,红肿着,既而又一个个渐渐变黄、变白,这反倒使我平添了不少烦恼,好好的一片风景,让自己弄得满目疮痍,于是便默默地想: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干嘛反其道而行之,随那社会潮流使自己无端增加疼痛与烦恼呢?从此,我不再野蛮地对待自己的胡子了,胡子于是便悄然无声愉悦活泼地生长起来,如同草原上的小草一般,在晨曦微风的吹佛下,在皓月玉光的沐浴下,静悄悄地一天一个模样地生长着,时而摩挲一下,一种轻柔麻酥酥的舒适感电流般传遍全身,这使人感到胡子也是蛮有好处的!

也不知那一月哪一天,只记得朦朦胧胧开始寻找对象,并且也注重自己外表形象的时候,有一次在镜前端详,发现自己的胡子长短不一,有的粗壮。有的纤细,像是一片管理不善的庄稼地,稀稀疏疏,参差不齐。唉,自己也太不负责任了,以致造成营养不均、弱肉强食的局面,真是对不住自己,对不起观众了,如此的形象,如何赢得漂亮女子的青睐?于是便买来刮胡子刀刮起胡子来了。刚开始时节是两星期刮一次,每刮一次,嘴唇上方像是被掀掉了一层厚厚的植被似的,冷风一吹,煞是冰凉,走在街市里,也总觉得有许多人在注视着自己:瞧这家伙,嘴上那点毛哪去了?阴不阴阳不阳男不男女不女的,冒充什么青春少年!于是我便遵照同行们所说,三天两头地勤刮起来。一段时间后,胡子便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结结实实地顶破了那层表皮,粗粗壮壮地生长起来,黑油油的,个个威风凛凛,抚摩一下,虽感到有些疼痒,但心里也分明自豪地感到,自己可以毫无愧色地宣称:我也是个成熟的男子汉了,决非再如“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那类。于是我开始信心十足地生活,开始十分大方有风度地与人握手言谈,开始十分乐观潇洒地在酒席宴上朋友的聚会上,或吟诗作歌,或划拳行令,或朗朗开怀地大笑,仿佛未来的一切,都在向我招手,都在等待我去摘取。

这样想着,便自此后把刮胡子看做是例行公事,看做是对别人、对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敬重,对自己皮肤的一种爱护,一种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于是在匆匆逝去的时光中,在胡子渐渐增多每刮一次上下唇颌就青青发亮的时刻,我总想着人都有渐渐衰老的时候,而那时的我,颌下定有一把长长的胡须飘着,用手轻轻抚摩着,目光里透着深沉和睿智,俨然一副饱经风霜而超尘脱俗的模样,不论是往昔的岁月、今世的风云,还是明天的征程,一切都泰然自若,成竹在胸。凡事都雍容大度,谦逊和蔼,高高的鼻梁上架一副琇琅金边眼镜,微笑着,走到哪里,人们都会认为我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一名生活的智者,洞察秋毫,气轩昂然,谈吐非凡,或许还会有许多小青年拥围着我,听我娓娓动情地讲述有关胡子艰难跋涉历程的故事哩!

哦,艰难丰富的人生阅历,竟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啊,哈哈哈……。

曾经沧桑散文怎么写篇八

三天时间读完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约15万字的内容,近三百页。三天通读下来应该算是我很少有的情况了。主要是单位目前着实没有事情做,唯有看看书打发时日。

其实对于蒋方舟不甚了解,起初和方舟子混为一谈。前几日关注了她的微博,后又在百科里了解她的一些成长和经历,对于这个少年作家,近乎文坛新女神的且为89年生人的她有些感叹。

于是便买下她近期出版的这本杂文集。

当初从书名来判断这本书时,会以为她要记述和描写的应该是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文字这条路上的喜悲,又或者是少年成为的烦恼与幸运。然而读过发现,我想的这些内容不过在她的15万字里占上一两万便是多说了。

多数的内容是她采访的编稿又或者是读书后的书评。

她也算是少年成名,类似于韩寒郭敬明,文锋较之又不同,算是批判主义,可是总感觉力道不够。

在初高中的时候,我写得东西也是偏重于批判性的议论文,导致作文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时,语文老师总担心我跑题之类。后来便又演变成议论性散文,算是语文老师给归的类吧。

这本书,作者的三大部分,一部分是从80后这一代写起,描述的这一代在求学生涯,人生转变历程中的被捆绑,第二部分在写她在发声,通过前辈的声音,作者也跟随发声,最后一部分讲述作者对孩提时代亲人亲属的感观。

能够年少成名,能够在毕业就成为杂志副主编,能够接触到那么多别人无法企及的文人,也就说明了蒋的人生之路不会寻常。如我这般虽也是爱写之人,终究相比之下狭隘很多。同时也说出,在我写作文的时候,她写得就是文章,在我与童年少年小伙伴追逐时,她在读我现在还没有读过的书。

看完这本书,我惊讶蒋是读了多少书,整本书让我想到一个词“旁征博引”。提到的书名都可以做为我的书单了。如若剥离出属于蒋同学自己的文字,那么字数也就是整本书的三分之一吧。可就算如此,此般年纪能如此阅读,并指点一二,确实已在我辈之上了,怎叫人不成功呢。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这些蒋引用过来的内容,在写的时候是顺笔而出呢,还是要翻看原书呢?不得而知。

不过显然,无论怎样,不得不佩服。即便她的成长其实并不出奇,她的文章并不惊叹,而在于她独立的思考与批判,中国不可能再出鲁迅,却也在这个时候有些意见领袖,给大众给青年一些思考。

我也发现自己一些问题,读而不思,思而不深,终究不可。

列成书单,继续读之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