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熊猫的特点汇总(汇总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18:21 页码:9
2023年熊猫的特点汇总(汇总20篇)
2023-11-12 20:18:21    小编:ZTFB

丰富的词汇量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需要勤于查阅词典。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写一份好总结的关键。参考范文可以帮助你开拓视野,提高写作水平。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一

我的名字叫熊猫也叫猫熊,是哺乳动物,属于熊科类。我的地位可高了,全世界人都喜欢我、宠着我,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我的家乡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我体型肥硕、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的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圆圆的大脸颊上有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就像戴了一副墨镜,神气极了!我有着圆滚滚、胖嘟嘟的身体,一看就是个“内八字”,走起路来一摇一摇像一个“不倒翁”,真可爱!熊猫盼盼、团团、圆圆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不愧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啊!

我性情温顺,爱吃竹叶和竹笋,更爱喝水,是喜湿性动物,所以我喜欢住在靠水比较近的地方。因为我有锋利的爪子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所以我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是个爬树高手。因为我毛皮厚实,所以我不怕寒冷潮湿,从不冬眠。又因为我长期生活在茂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所以我的视力很不好,目光十分短浅,也就养成了我慢吞吞的生活节奏。

随着我赖以生存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和非常低的生育能力,我们将越来越少。为了不让我们变成真的化石,请全世界人都来保护我们吧!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二

1、嗜好饮水: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饮的食性。有时,也不惜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山谷中去饮水。一旦找到水源,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没命的畅饮,以至醉倒不能走动。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

2、爱爬树: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3、爱吃竹子: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几乎完全以竹子为生。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一些消化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

4、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

物以稀为贵。不仅由于其数量少,大熊猫还是人们常说的活化石。大熊猫作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物链的一环,有动物活化石之誉,它又不止是物以稀为贵:它极端珍贵,还因为它的生存对人类有巨大的实用研究价值。

a>返回目录

p>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三

1、大熊猫主要吃的食物是竹子,我们在动物园经常会看到萌萌的熊猫抱着竹叶在不听的啃食。

2、竹子有很多种类,其中箭竹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品种,也是深受大熊猫欢迎的品种。但是不同山系的大熊猫吃的食物种类是有所区别的,它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食用竹子的不同部位、食用不同的食物。比如春季吃竹笋、秋季吃竹叶、冬季吃竹竿。

3、野外的大熊猫也会吃食竹鼠类的小动物,但是比较少见。其实一开始大熊猫是吃肉为主的,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它们也在改变自己的食性。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四

我最喜欢大熊猫了,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物种,最珍贵的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它象征着吉祥,和平,友爱,和谐。

大熊猫憨态可鞠,性格温和。胖乎乎的身子穿着黑白两色的经典毛皮大衣——四肢和肩膀是黑色的,尾巴和身体是白色的,显得尊贵而慵懒;圆圆的大脑袋上张着一双乌溜溜的黑眼睛,最逗人的是黑眼睛外面长着一圈黑眼圈,就象戴着一副大墨镜,好一个爱时髦的家伙;头顶上还有两只毛茸茸的耳朵像两个黑色的小绒球。

听熊猫基地的阿姨说,大熊猫每天睡觉时间占53%,吃饭时间占45%,玩耍时间占2%。是既能吃又能睡的动物,难怪长得这么胖。有“竹林居士”之称的大熊猫最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冬天也不冬眠,还要倒处找竹子吃呢!你看它抓起一大把竹子吃得多香啊!大熊猫还喜欢喝水,喝足了水的熊猫就象喝醉了的醉汉一样倒头就睡,所以有“熊猫醉水”之说。吃饱了,喝足了再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后,爬爬树,做做操,再吃再睡,大熊猫的一天看起来悠闲又舒适。

其实野生大熊猫的生存是非常不容易的。刚生下来的大熊猫不足一百克,粉红色,没有毛,脚也不能站立,眼不能见光。熊猫妈妈在生下它的一个月里要抱着它,不停地亲它,舔它,用自己的体温暖着它……要把这样小的熊猫养大多不容易呀!想想我们的妈妈可也真不容易,妈妈谢谢你!

现在全球大熊猫的总数也不过一千多只,在它的(也是我的)故乡四川建立了大熊猫养殖基地和卧龙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快离开熊猫基地了,我心里恋恋不舍,可爱的大熊猫放假我还来看你!让我们一起来关心爱护大熊猫吧!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五

是我们祖国的国宝。它的四肢较短,行动笨拙,毛茸茸的面孔上有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再加上一身黑色和白色的毛,更显得它十分可爱。要是熊猫在地上打几个滚,更让人觉得憨态可掬。

熊猫吃东西时,常常直着身子盘腿而坐,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叶往嘴里送。它最爱吃竹叶,竹茎。如果它吃饱了,就会喝口水来润喉咙。它会俯下身子,双手靠在池边,低下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它那副模样,真让人觉得可爱。

别看熊猫现在吃翠竹,其实它是食肉动物。可为什么大熊猫却弃荤食素呢?原来熊猫已寻找不到肉食,只得吃满山的竹子,代代相传,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但有时熊猫也有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竹鼠会经常钻在它的洞里咬竹根。每当听到竹鼠咬竹根的声音时,熊猫便根据声音寻找它的洞口。找到洞口后,熊猫立即不停地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在地上使劲地拍打。这一来可把竹鼠吓坏了,以为什么野兽就要钻进洞里来吃它,于是赶忙逃走。谁知,熊猫早在一旁等待着,看见逃窜的竹鼠,马上扑上去,猎取一顿美餐。

野生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它们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它们繁殖能力较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产两仔。奇怪的是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小熊猫却小的出奇,体重只有0。1~0。15,像只小老鼠,反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时间。

大熊猫的繁殖数量很差,存活很艰难,我国的大熊猫屈指可数,只有近1000多只,所以我们更要好好保护它。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六

我最喜欢的动物要数熊猫了。我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去年暑假,我终于在重庆动物园里看到了真的熊猫,而不是电视里的图像。

它们的外表既像熊又像猫,说它像猫,它比猫大,说它像熊,它又比熊小。熊猫的毛是黑白相间的,它的体形胖乎乎的,这使我想起了我形影不离的好友王颜迪。我找妈妈要相机,相机拿来了,我对着熊猫一阵猛按快门。听导游说,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七

期天,我和哥哥去动物园看熊猫。

熊猫长着一双又黑又圆的眼睛,一只奇特的朝天鼻,一张大得有点夸张的嘴巴和一对有趣的圆耳朵。它的身上披着一张黑白相间的“毛毯”。动作笨拙但十分活泼。

我小心翼翼地伸手摸它,它似乎并不害怕,还友善地伸出它胖乎乎的手掌来拍拍我的小手。

我想看看熊猫是怎样走路的,就捡起一把竹子使劲扔到它身后五六米处。它果然站起来,四脚触地,挪动着笨重的身体,一步一步走过去。它捡起竹子,一口一口地咬下去,嚼得津津有味。不一会,我扔到地上的竹子就被它“消灭”干净了。只见它趴在地上,欢快地翻来滚去,就像在做饭后运动。

太阳下山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些可爱的熊猫。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八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那么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小熊猫的样子吧!

小熊猫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一双黑黑的耳朵;身体是胖胖的,身子是雪白的,小熊猫的四肢是黑黑的。它生活在一个竹林里面,它喜欢吃竹子,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小熊猫特别喜欢散步,它每天吃完饭后都要出去散步,散步时,它东逃西窜的,淘气的样子非常可爱,虽然活动有些笨拙,但是它还要运动,因为运动有助于健康,生命在于运动。

小熊猫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喜欢睡觉,小熊猫吃饱了,有点撑的时候都走不动了,躺下就睡着了,那么它饿了的时候,也会躺下睡觉。有时候它玩的感觉很累的时候,它也只好不情愿的去睡觉了,因为它知道自己不能再玩了,要不然它就累坏了。小熊猫睡觉的时候很不老实,睡觉时,它老是在不停的转来转去。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九

最古老的大熊猫化石在8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这两个地方,被称为始熊猫。这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在自然环境法则和生存竞争中,它们在绝大多数动物灭绝的大自然中活了下来,成为了“活化石”生存到现在的典型。

中国人在古代书籍《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i),《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书籍上都有提到大熊猫,只是称谓不同。

从古至今的历史,让它成为毋庸置疑的国宝。

2、长相奇特。

大熊猫之所以让人觉得特别好看,是因为它的长相特别奇特。又圆又大的脑袋加上滑稽搞笑的动作给人增加了好感,头上和身体上的毛色黑白分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刺激,那种似黑非黑,白也不是纯白,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的外表让人觉得特别可爱。

大熊猫很像体型肥硕的棕熊,胖胖的身体加上黑白分明的外表,尽显富态,圆圆的脑袋短短的尾巴给人长相奇特的感觉,让人想和他亲近。

奇特的外表,让它有几分国宝的光环。

3、性情温顺。

大多数情况下,大熊猫性情十分温顺,初次见面,会用前掌蒙住自己的脸或者把头微微低下,不让你看它的真实面容。它不会主动去攻击人或者是动物,在野外遇到它,也是转身就走不多停留。有时熊猫也会到附近的村子去溜达,把圆形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玩具带走,丢到山野之间,有时也会和猪、羊这些动物一起玩耍,同吃同住。

温顺的性格,代表了中国向往和平的意愿。

4、繁衍力较差。

大熊猫平时都是单独居住,到了生育阶段,就会雌雄相互吸引,在茂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求爱活动。但是雌性熊猫一年只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短的2-3天时间,发情期也十分短。熊猫是那种多雄相争交配权的物种,而且大熊猫一生中产子数量很少,他们的小宝宝也不容易活下来,这也导致熊猫繁衍能力很差。

a>返回目录

br/>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

1、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2、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一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分明,即鼻吻端、眼圈(呈“八”字排列)、两耳、四肢及肩胛部(横过肩部相连成环带)为黑色,其余即头颈部、躯干和尾为白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其体长120~180cm;尾长10~20cm,白色;肩高一般为65~70cm;体重60~125kg。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背部毛粗而致密,腹部毛细而长。

陕西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共有四次发现白色大熊猫。据陕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陕西大事辑要(1948-1990)》725页载,最早在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白色大熊猫的时间是1990年11月15日。那只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宝中之宝”。此后在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两只。最后一次是在几年前。

还有一种是棕色大熊猫,也是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最早是在1985年3月26日,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内佛坪县岳坝乡大古坪村村民吕国友在海拔大约为1200米的悬马沟竹林深处的河滩发现一只棕白色相间的患病大熊猫,身体极度衰弱,后来经过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各个方面的协力抢救,才转危为安,病愈以后寄养在西安动物园,取名“丹丹”,当时年龄为13岁,体重60多千克。这是世界上科学界首次发现体毛为棕色的大熊猫,此后于1990年、1991年和20xx,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竹林中又有3次分别观察到棕色大熊猫的2只成体和1只幼仔。这种熊猫两耳、眼圈、睫毛、吻头、肩胛及四肢的毛均为棕色。北京大学大熊猫专家称其为“世界上最美的大熊猫”。

无论棕色或白色大熊描,确为世界罕见。它们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这样,目前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头圆圆的、大大的,牙齿小小的,黑白相间的皮毛白色的尾巴,灰白色的腹部,两耳、眼周和四肢全是黑色的。

查了百科全书后,我了解到大熊猫属于脊柱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也有说是熊科的。

体长大约120厘米,尾长大约18厘米,臂长大约45厘米,腿长大约75厘米。体重大约90千克,足足是我的两倍。

人称“竹林隐士”,真是一点没错!两只大熊猫各有各的活动区域但范围较小,因此活动量少,从而减少了能量的耗费,这与书上介绍的“大熊猫以低营养,低能量的竹子为食,采取减少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多休息以节能的特殊活动方式”相符合。

别看大熊猫胖胖的,总爱往高处爬。短短两、三个小时里,它们不是吃竹子、喝水,就是吃饱了,喝足了,爬上高高的木桥,美美地睡上一觉(好像只喜欢在木桥上睡觉,没有看到在地上睡),这样又安全又舒服,大概源于食肉祖先的本能吧!

嗜好饮水。其中一只大熊猫喝完水颇像一个畅饮的醉汉,“醉”倒在地上动弹不得,怪不得有书中有“熊猫醉水”之说。

我目不转睛地用相机拍了近5分钟短片,起先它们有点害怕,但很快适应。让我遗憾的是它们好懒,除了拿着竹子啃就是趴着睡大觉,翻个身换个姿势继续睡觉是难得一见的“大动作”,很少起来走动,更别说玩耍了,真恨不得用喇叭喊它们起来。哈哈,怪不得它们长得这么胖!

当整个熊猫馆被青青翠竹包围着,被鸟语花香充溢着,被潺潺流水滋养着,被明媚阳光爱抚着,我要自豪地说:“多和谐呀,这就是我们与大熊猫共同的家园。”

熊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可是对它的习性,很多小朋友就不一定完全知道。为了解开这个谜,最近我特意对它作了一次观察。

熊猫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很惹人喜爱。它四肢较短,行动缓慢。毛茸茸的面孔上嵌着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再加上一身墨黑墨黑的毛,更显得美丽可爱。

熊猫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悠闲地散步,愉快地玩耍。有时抬头望望人们,有时却低着头,好像在寻找什么,又像在思索什么。它高兴的时候,就在地上翻筋斗,像一个大皮球在地上滚动。

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有时,它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腿一蹬,就翻了个身起来,用手揉了揉惺松的眼睛,好奇地望了望人们,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了下来,好像想清醒一下头脑似的。

它爱吃鲜嫩的竹叶、竹茎,还有牛奶和鸡蛋。熊猫吃东西时,常常直着身子盘腿而坐,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叶往嘴里送。

熊猫吃完饭了,还得喝口水润润喉咙。它来到水池边、伏下身子,前肢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看它那副模样,真使人发笑。熊猫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是动物园中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了乐趣。

熊猫,乃是国家之宝,全世界只有1000多只。熊猫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总会给我们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熊猫的原产地之一,就是我们四川成都。所以,今天我们就要去到大熊猫繁育基地去看一看我们国宝大熊猫。

今天一早,我们快乐地出发了,虽然路程十分遥远,却丝毫没有妨碍我们拜访大熊猫的兴奋心情。一进大门,就看到许许多多的竹子,形成一条林荫小路。竹子根根又高又细,像许多有着披肩长发的姑娘们正在欢迎我们。这里幽静清香,环境十分优美,像在仙境一般。经过许多曲折,我们终于见到了大熊猫。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只正在熟睡的大熊猫。它那又大又黑的眼睛紧闭着,被它的“黑眼圈”盖住了,又肥又大的身体不时翻动着,可爱极了。

而我最喜欢的是一只正在吃竹子的熊猫。它大大的眼睛,盯着手里的竹子,坐在一棵树旁吃着。它“一手”抓着竹子,“一手”托着竹子,两只脚还紧紧地把竹子夹住,生怕别人把它的竹子抢走,让人看着就想发笑。它吃竹子时,先把头向右边倾,然后再像吃甘蔗一样把竹子的皮撕开,把中间的软竹子吃个一干二净。只见它吃了一根又一根,好像吃不饱似的。原来,熊猫的消化很差,吃进肚子里的竹子几乎都原封原样地拉了出来,所以熊猫一天要吃100-200千克的竹子才能吃饱。听说,熊猫光是吃竹子,就要吃5至11个小时,这让我十分感叹,熊猫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呀!

熊猫的可爱、憨态可掬,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是熊猫为什么是国宝,为什么只有1000多只呢?就是因为非法狩猎。我希望世上没有非法狩猎,没有国宝,没有保护动物。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二

我们平时看到的大熊猫性格非常的温和蠢萌,很多人也被大熊猫那可爱的样子所吸引,从而迷上了大熊猫,就人的固定思维来看他们肯定就会觉得大熊猫应该就是那种,人畜无害的动物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大熊猫是熊不是猫,你见过那个熊温顺的?并且大熊猫到了成年以后就会具有很强的领地保护意识,会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做好标记,而且我们总是喜欢开玩笑的说大熊猫妈妈根本不爱自己的孩子,总是蹂躏自己的孩子。

其实这也是大熊猫性格的表现,大熊猫在生完孩子后,雌性大熊猫在带孩子的时候尤其的凶悍,并且绝对不允许任何的其他物种靠近自己的宝宝。成年大熊猫一般都是独居,性格非常的孤僻,一年除了在发情期哪会以外见谁都非常的烦。

但其实说了这么多,大熊猫虽然已经被驯化,但是始终都保持着野生机警性,他们并不亲人,但是只要你不烦他,基本上它也不会无缘无故攻击你。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三

人称“竹林隐士”,真是一点没错!两只大熊猫各有各的活动区域但范围较小,因此活动量少,从而减少了能量的耗费,这与书上介绍的“大熊猫以低营养,低能量的竹子为食,采取减少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多休息以节能的特殊活动方式”相符合。

别看大熊猫胖胖的,总爱往高处爬。短短两、三个小时里,它们不是吃竹子、喝水,就是吃饱了,喝足了,爬上高高的木桥,美美地睡上一觉(好像只喜欢在木桥上睡觉,没有看到在地上睡),这样又安全又舒服,大概源于食肉祖先的本能吧!

嗜好饮水。其中一只大熊猫喝完水颇像一个畅饮的醉汉,“醉”倒在地上动弹不得,怪不得有书中有“熊猫醉水”之说。

我目不转睛地用相机拍了近5分钟短片,起先它们有点害怕,但很快适应。让我遗憾的是它们好懒,除了拿着竹子啃就是趴着睡大觉,翻个身换个姿势继续睡觉是难得一见的“大动作”,很少起来走动,更别说玩耍了,真恨不得用喇叭喊它们起来。哈哈,怪不得它们长得这么胖!

当整个熊猫馆被青青翠竹包围着,被鸟语花香充溢着,被潺潺流水滋养着,被明媚阳光爱抚着,我要自豪地说:“多和谐呀,这就是我们与大熊猫共同的家园。”

a>返回目录

p>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四

大熊猫属于恒温哺乳动物,没有冬眠的特性。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只能获取竹子中15%到25%的营养,这就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从他们的食物里获取能够维持其自身冬眠的能量。

大熊猫不冬眠。熊猫属于恒温哺乳动物,无冬眠特性。在远古时期,大熊猫是食肉动物,但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它们由原本的肉食习性转变成杂食性,主要食物也变成了竹子,然而其消化道依然保留了祖先的特性。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这就决定了他们每天必须采食大量的竹子来补充营养。

据统计,在野外,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都会花费12到16个小时寻找和采食竹子。即便如此,他们却只能获取竹子中15%到25%的营养,这就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从他们的食物里获取能够维持其自身冬眠的能量。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五

大熊猫没有冬眠的特性。熊猫属于恒温哺乳动物,无冬眠特性。

在远古时期,大熊猫是食肉动物,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大熊猫由原本的肉食习性转变成杂食性,主要食物变成竹子。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此大熊猫须每天采食大量的竹子来补充营养。但大熊猫只能获取竹子中15%到25%的营养,这使得大熊猫不能从食物里获取能够维持其自身冬眠的能量。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六

十月一日,早上7:30我就早早醒来,因为我在成都,我要去熊猫研究基地看可爱的国宝熊猫,还要去都江堰游玩。

我还看到很多新生儿熊猫宝宝,它们一挤睡在一张婴儿床上,我看到护士用一个盒子装了好几只熊猫宝宝回来,可能是刚刚洗完澡回来吧!它们躺在那儿,肉鼓鼓的,像一个个毛绒绒的小球球,好可爱啊!

最后,我还看到了棕色的熊猫,它的尾巴长长的,像一只狐狸。

这真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啊。

文档为doc格式。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七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可是国宝,您还记得吗?在第九届亚运会上熊猫盼盼被选为吉祥物,它可爱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在人们心中。

我们都喜欢大熊猫,又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它,可您能说出大熊猫身上哪部分是黑色的,哪部分是白色的吗?别看这个问题简单,猛的一问您还真不见得回答上来。

那我们进去看看吧。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在国际上的名望也非常高,世界自然基金会把大熊猫作为会徽、会旗的图案,是保护和拯救全世界所有珍贵、濒危物种的标志。

目前大熊猫的数量非常少,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球野外大熊猫1596只,圈养的有68只,总共加起来还不到20xx只。

它们生活在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三个省份的交界处,是中国的特产动物,国外展出的大熊猫全部是来自中国赠送和借展的。

在300多万年前,大熊猫是一个相当繁盛的家族,过着“丰餐足食”的生活。

后来,地球经历了冰河期,气候变得越来越冷,很多动物因为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被淘汰,只有少数大熊猫躲在高山深谷中生存了下来,成为动物界的“遗老”和“活化石”。

难怪现在大熊猫的数量这么少。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大熊猫了,刚才的问题能回答了吧。

原来大熊猫的四肢、眼睛、和耳朵是黑色的,其它全部是白色的。

你看它们成天懒洋洋的,在野外遇到敌人可怎么办呢?其实,你别看大熊猫身体笨拙,据说在野外觅食的时候,它一天可以走40公里路呢。

大熊猫的主要天敌是凶残的豺,遇上豺后,它就选择一棵大树作后盾,一屁股坐在树根上,防止敌人从后面袭击,然后用它的大肉掌面对豺的脑门猛击一掌,打得豺晕头转向,趁这个时候大熊猫用前脚抱住头缩成一团,向山坡滚下去。

这下豺也拿它没办法了。

我们看,这个馆的四周种的全是竹子,那它们除了竹子还吃其它的东西吗?

其实远古时期的大熊猫是食肉动物,后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才改吃竹子的,直到现在我们的饲养员每天还要喂它们一些像蛋、奶、肉之类的动物性食物,大熊猫每天除了吃15-20公斤竹子外,饲养员还给加喂了大米、窝头、牛奶、蔬菜、水果以及蜂蜜等等。

我们的饲养员对待大熊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着它们。

在这里它们一天当中有一半时间都在吃,其余的时间不是玩就是睡觉,生活的无忧无虑。

如果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来看大熊猫,它们可能正在熟睡,请您谅解它们,这是它们多年来的生活习惯。

1955年3月,北京动物园开始对外展出大熊猫。

1978年在全世界首次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繁殖大熊猫并成活;1992年又成功地采用全人工育幼的方法饲养成活大熊猫幼子。

现在这里一共有8只大熊猫,它们和人一样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的温驯,有的急躁,有的内向,有的外向。

但总的来说大熊猫这种动物非常聪明,记性也好。

每天快到吃饭的时候,它们就会坐立不安的走来走去,稍微晚点开饭,它们就会敲打铁门催促饲养员喂食。

好了,大熊猫馆就给您介绍到这儿,我们继续观赏其它动物。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八

大熊猫为杂食性动物,但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大熊猫没有单独捕杀猎物的能力,且在它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十九

熊猫是世界上的珍稀动物,也是动物园中的大明星,它的一举一动,给许许多的游客带来的快乐。

大熊猫在800万年前就存在了,在远古时期,它们曾经和上古军队一起出征。帮助军队吃掉铁门,让军队攻入城中取得胜利,因此,它在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叫“食铁兽”!这样的猛兽,却因为环境的改变,无法捕猎,因此,夏代时期熊猫就开始吃素了。

大熊猫主要吃竹子,但是偶尔它们也会吃肉。在吃竹子的时候,如果见到竹鼠,它也会把它吃掉。在动物园里,饲养员叔叔为了给熊猫增加营养,还会在熊猫的“套餐”里加入鸡蛋、蔬菜、牛奶还有水果。如果你给它一个香甜的大苹果,它也会用爪子捧起来,津津有味地吃。

作为国宝,它不仅有着古老的起源,还有着可爱的外表。它四肢粗壮,皮毛黑白相间,尾巴毛茸茸的,可爱极了。但是说到它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眼睛。乌黑发亮的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的茸毛,那可不是晚上不睡觉造成的黑眼圈,而是为了遮住刺眼的紫外线和刺眼的阳光,就和墨镜的作用一样。

这么特别又这么可爱的大熊猫,不仅我们国家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喜欢它,在全世界,也有很多的它的“粉丝”!因此,它还是一个特别的“中国友谊大使“,到世界各地”卖萌“,传递着中外友谊。

然而,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在野外已经非常稀少了,在四川,叔叔阿姨们为熊猫建造了熊猫基地,用来繁育我们的国宝。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保护大熊猫的生存环境,爱护大熊猫,让国宝大熊猫能永远陪伴我们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熊猫的特点汇总篇二十

大熊猫成年体重在80~150公斤左右,平均寿命约为二十五岁,在饲养条件下,大熊猫最长的寿命记录超过了30岁。国际谱系编号为二一七的“美美”已有三十六岁高龄,相当于人类的百岁之年。此前,武汉动物园一只叫“都都”的人工圈养大熊猫,存活了三十七年,创下了世界纪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