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音乐会活动策划书如何写 音乐会活动策划案模板(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01:41:08 页码:11
音乐会活动策划书如何写 音乐会活动策划案模板(4篇)
2022-12-20 01:41:08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音乐会活动策划书如何写一

每年的当地时间1月1日上午(北京时间 1月1日18:00),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目录 简介 历史渊源 历史事件 相关内容 收缩展开 简介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世界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会有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现场直播,听众数以千万。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都要提前几年预订,音乐会的cd和录像资料的发行权都是各唱片公司争夺的焦点,因为它意味着崇高的声誉和丰厚的商业利润。中国中央电视台于以后一直派专题摄制组去维也纳现场直播,使国人对维也纳和新年音乐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历史渊源

发祥之处

1847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正在维也纳郊外一个露天舞台举行。当时莱比锡一家报纸描述道:“指挥 是一个卷发,肤色黝黑的人。他的嘴唇微向上翘,给人一种富有天才的印象。他举起小提琴,随着琴头的摇动,明快流畅的音乐便从一个规模虽小但素质很高的乐队中飘荡出来。” 这个肤色黝黑,“类似摩尔人”的指挥,便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辉煌的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者。当时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全欧洲巡演,声誉载道。这次音乐会一直进行到1848年 新年的钟声响时,乐队演奏了维也纳著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l haydn)的一首作品,作为对新年的庆祝,接着乐队演奏了施科泽(john georg scherzer)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后来几乎成为维也纳民谣)“跳吧,唱吧,无论我们是富裕还是贫穷……”(随后乐队开始持续演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波尔卡、连德勒……音乐会变成了盛大的舞会,整个场地就是舞场,听众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精彩的作品则被要求加演,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到天明。 一个半世纪前的这场音乐会,就是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爱乐乐团

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型建筑的落成,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op.354)。据记载,施特劳斯是边演奏小提琴边指挥。当时的报道写道:“乐团尽职尽责,全心全力地演奏,使演出获得了‘施特劳斯式’的成功”。观众反映热烈,使得这首曲子不得不再加演一遍。这次音乐会的成功,奠定了“圆舞曲之王”和“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基础。 1873年11月4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家族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告别舞台

“圆舞曲之王”告别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有自己的乐团,因此很少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但两者的私下交情还是非常好。1894年10月,为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从事指挥生涯五十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系列音乐会。小约翰・施特劳斯发来致谢电报:“在此我深表感谢,感谢乐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和由此带给我的巨大欢乐。约翰・施特劳斯” 185月22日,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首演时,作曲家指挥乐团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序曲。但就在歌剧演出的期间,小约翰・施特劳斯染上了风寒,引发肺病,于1899年6月3日不幸逝世。

纪念碑

施特劳斯纪念碑落成(20世纪初) 维也纳爱乐乐团也并没有立刻成为他坚定的拥护者。19,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op.410)和《美酒、女人与歌曲》(op.333),这次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当时,为了庆祝在维也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著名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arthur nikisch)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作曲家的《艺术家的.生涯》(op.316)、《蓝色多瑙河》《美酒、女人和歌》等作品。由于尼基什当时巨大的声望和影响,许多指挥家都开始模仿他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1925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作曲家诞辰一百周年,指挥大师魏因迦特纳(felix von weingartnre)指挥演出了《蓝色多瑙河》,在此之前这部作品已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0月17日和18日的国际旅行演出的保留曲目和返场曲目。1925年10月25日的这场音乐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是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作品传统

维也纳爱乐乐团形成了演奏施特劳斯作品的传统得益于当时一位施特劳斯作品的狂热拥护者: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1929年8月11日,他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系列音乐会。由于音乐会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33年,他每年都举行类似的音乐会。当然,音乐会的作品除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外,还有其家族别人的作品,这就是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历史事件

第一届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诞生是非同寻常的,它开始于乐团晦暗的年代――1939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乐团内部出现了很多派别,各持自己的主张,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它向外界发布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本身),表明了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对奥地利的忠诚。 这场音乐会于1939年12月31日举行,30日举行了公开的排演。这次演出日后成了奥地利丰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年音乐会是1941年1月1日的那次,指挥同样是克莱门斯・克劳斯。在战争年代,克劳斯掌管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演出和爱乐乐团的私立学校,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月,在战后艰难的岁月中,维也纳爱乐乐团依然忠诚于奥地利,1945年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在1月2日还加演了一场。 1946-1954年 1946年至1947年乐团的指挥换为约瑟夫・克里普斯,尽管他带领乐团首次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新年音乐会,但并没有博得广泛的好评。1948年,克莱门斯・克劳斯重新执掌乐团,直到1954年克劳斯辞世,一共举行了七次新年音乐会。在克劳斯一生指挥的十三次新年音乐会中,他把新年音乐会变成了维也纳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音乐活动。尽管没有电视将他的指挥艺术保存下来,但从存留的各种文献上我们仍可以认为,他对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的演绎至今,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1955-1979年 克莱门斯・克劳斯的不幸辞世给维也纳爱乐乐团带来巨大的问题。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并继续他的成功?乐团为此召开了几次全体会议,最终选择了威利・波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当初这个选择引起了许多的争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是个多么正确的选择。波斯科夫斯基一共指挥了二十五次新年音乐会――从1955年至1979年。他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因此当他因病退休时,也同时宣告了一个 时代的结束。波斯科夫斯基与众不同的是,那种只能在回忆中,在梦境中和施特劳斯的音乐魔力中才能被唤起的奥地利的古老传统,被波斯科夫斯基通过他的指挥,他的小提琴展现出来,让世人全然忘记了身处的时代。在波斯科夫斯基年代,增加了每年12月30日晚上为奥地利军队演出音乐会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电视台介入了音乐会,由于广播电台和电视的作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最知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 1980年 至今 年度指挥家的出现 当1980年波斯科夫斯基因病退休后,维也纳爱乐乐团选择了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一位国际乐坛取得辉煌成就的指挥家。他指挥新年音乐会直至1986年1月1日。从那以后,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每年更换,1987年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他指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随后是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88年和1991年)、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祖宾・梅塔(zubin mleiber)(1990年、1995年、和)、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1993年、、和)、洛林・马泽尔(1994年、19、和)、尼古拉斯・哈农库特(、)、马里斯・杨松斯(、)、小泽征尔、乔治・普莱特(、)、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所有这引起指挥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当年音乐季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指挥。年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新年音乐会打开了“施特劳斯年”的序幕――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 20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确定将由拉脱维亚指挥家马里斯・杨松斯指挥。 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确定将由奥地利 指挥家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 指挥。 据维也纳爱乐乐团网站消息 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确定将由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据维也纳爱乐乐团网站消息 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确定将由祖宾・梅塔指挥。

相关内容

施特劳斯家族

提到“圆舞曲王朝”还是要从18至19以老约翰・施特劳斯及三个儿子的施特劳斯家族说起。欧洲的十九世纪被称为“跳舞的世纪”,当时,老、少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和“圆舞曲之王”。

轻松优雅

拉德斯基进行曲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也是我们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搬到中国来,向国人直播的那一年,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乐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的年度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其实,这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早已形成的惯例,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鼓掌场面是加演曲目中的保留场景。 prosit neujahr! 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以流利的德语向现场听众(同时也通过电视向全球收看直播的观众)说:“die wiener philharmonikern und ich wünsche ihnen:prosit neujahr!(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我敬祝大家:新年快乐!)”这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一项惯例: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被听众掌声打断时,指挥都会以自己精心设置的方式,带领乐队向广大听众致辞。年,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在这个环节请乐队众多乐手以不同语言向观众致意,自己则用中文向全世界的观众说出了:“新年好”三个字,令中国观众为之动容。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这些伟大的成员:老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将圆舞曲从民间的舞场带入高雅音乐厅的“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轻喜剧带入歌剧院的人,创作出传世圆舞曲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音乐手法融入圆舞曲的创作人;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家族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无论时代沧桑,人事变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并没有改变。

郎朗问候

20是奥地利转播公司通过卫星电视直播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的第50个年头。 在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过程中,奥地利广播公司首次在音乐会电视直播信号中加入中国钢琴家郎朗的画面。郎朗将向全世界的乐迷致以新年的问候。维也纳爱乐乐团特别挑选了老约翰op.226;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中国人加洛普》,作为献给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这一盛事的礼物。法国指挥家乔治・普莱特任本届新年音乐会指挥。 原文如下: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new years concert! this year,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ll have a very special gift for you, for the chines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nd we have a piece called chinese galopp, composed by johann strauss the father, who has written the piece in 1827 at the age of 23.

音乐会光盘

自中央电视台1987 年首次直播该音乐会以来,主要播出频道为央视2套,后来换为 cctv-音乐 播出。真正在国内网络普及的时间应在 年左右。而以音像制品(dvd cd 等)在网络普及时间在20以后。所以,市场上主要2000 年以前的音像制品会有缺失。

推荐音乐会活动策划书如何写二

1、教幼儿学唱歌曲,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资料。

2、启发幼儿创编四种动物走路的不一样姿势。

3、经过学习这首儿歌,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1、幼儿已经认识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四种动物。

2、四种动物的头饰若干。

3、音乐磁带。

1、发声练习。(小动物学唱歌)

2、进行语言节奏训练,熟悉歌词。

(1)教师:今日,有四个小动物要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们猜猜看,小兔子是怎样来的呀?小鸭子走路的时候怎样样?小乌龟走路的速度怎样样?小花猫走路时有没有声音?(提问时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头饰)

(2)教师:这四种小动物走路的样貌真可爱,教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走路》,今日教师就带着小朋友们学唱这首儿歌。

(3)进行节奏训练,教师示范念一遍儿歌,然后教幼儿念出歌词的节奏。

3、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儿歌,并边唱边把小动物按顺序贴在黑板上,以便帮忙幼儿记住歌词顺序。

(2)教师再次弹琴示范唱儿歌,幼儿听旋律。

(3)教师教唱儿歌:教师范唱时幼儿能够小声跟唱,提醒幼儿唱准节奏,根据幼儿学习的情景,多跟音乐唱几遍。

(4)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后,分组唱儿歌比赛。

(5)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四种动物不一样的走路姿势。表现好的小朋友,教师要及时的给以表扬鼓励。

4、表演。

(1)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我的理解,边唱歌边做动物走路的动作。

(2)幼儿听音乐表演。

推荐音乐会活动策划书如何写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学习的方式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之间互不相识,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2、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本年级有四个教学班,每班有70多人。由于班级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又由于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较多,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肯定会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材特点: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2、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3、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努力钻研。

五、教学进度安排:

六、各方面要求:

(一)、发声基本要求:

1、培养练声的兴趣。

2、歌唱姿势要正确。

3、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唱歌。

4、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唱歌。

5、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u韵母。

(二)、读谱知识:

1、知道音有高低。

2、知道音有长短。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状,知道各唱几拍。

3、知道音有强弱。

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换气记号。

(三)、视唱:

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2、能打出x、x——、x—、x等节奏。

(四)、练耳:

1、听辨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统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

2、听辨音的长短,比较全音符与二分音符、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长短。

3、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比较ff与pp、f与p的强弱差别。

(五)、欣赏:

1、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2、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六)、唱游:

1、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多种要素的感知力。

2、通过歌唱、律动、表演、舞蹈等活动来感受音乐的美。

推荐音乐会活动策划书如何写四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对园内生活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上的准备,所以能较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小孩在家受家人的宠爱,以自己为中心,来园时,哭闹情况多较,对父母和祖辈依赖性较强,一些幼儿抓做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一些孩子手脚乱跳,还有一些孩子对家长又抓又咬,情绪很激动,在和幼儿接触和交谈中发现幼儿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啊,不会入厕,有的个性较强,形成了许多的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为了争抢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不和群,任性,有的说话不清楚———为了使这些幼儿能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使每为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的可喜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音乐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通过研音乐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 2、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3、能够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难点:

1、认识几种打击乐器,能随着熟悉的乐曲使用固定的节奏型进行演奏,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养成安静、用心地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和劳动音乐的不同特点。 四、具体实施措施:

1、 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 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

(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响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 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

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

(1)引导幼儿感知节奏。

首先,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

(2)、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

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经常让幼儿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幼儿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幼儿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