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2:08:56 页码:11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模板9篇)
2023-11-12 02:08:56    小编:ZTFB

宠物是一种给人们带来快乐和陪伴的伙伴,它们能够减轻压力,增加幸福感。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规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请看下面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思路。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一

__x,巩义市子美小学英语教师,从教二十余载。她潜心钻研教法,苦练基本功,将每一节课都上成精品是她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在子美工作期间,只要学校安排她上公开课,她总是欣然接受,从不推诿。一次次的磨练,让她不再惧怕上公开课,反而从课堂中找到了自信和快乐。2017年开启“新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学校安排她上“新基础教育”的市级节点课,她一上就是三年。三年,十多节公开课,每一节公开课都需要不少于5次的磨课,而每一次磨课的背后,付出不止是时间和精力,更是一次次难以承受的压力。她,一次都未曾缺席!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强的学习力!为了让每一次节点课都有所提升,她要做的不仅仅是备好节点课,而是要上好日常的每一节课。白天时间根本不够用,和教材人物对话成了她每天晚上的必修课。经历了无数次的磨课、上课之后,她的课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她的人生价值在一点点实现。

课堂上,她用严格要求去爱着他们,让他们明白课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她会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有均等的机会参与课堂练习;她会分层布置学习任务和课外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牵动她的心,她会毫不吝啬地表扬赞许,还会经常给他们带来惊喜:在作业本上画上一个大拇指,写上一句鼓励的话送给他们;自己制作一些小书签,写上激励的话语奖励给他们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和她的心走越走越近,学生也会用积极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她。

在她的心里,子美是一个温暖的地方,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她会继续潜心钻研教学,坚持读书,不断从内打破自己。自觉成长,偕子向美,遇见更好的自己。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二

男,汉族,2009年11月出生,四川省乐山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刻苦、热爱集体,担任班长、少先队中队长,是老师的“小帮手”,班级的“领头雁”。兴趣广泛,喜爱演讲、书法、歌唱、二胡、钢琴、航模等。热爱川剧艺术,刻苦练功,唱、念、做、打表现突出,连续三届获得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一等奖,演唱的.《空城计》入选《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传唱演唱范例》。热心公益,节假日在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向中外游客免费表演川剧,经常到贫困山区进行公益演出。疫情期间,参与录制四川抗疫公益短片《草》,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播出。被评为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三

汪勇:你们守护“大家”,我来守护“你们”

“80后”汪勇曾是武汉的一名“快递小哥”。年,在武汉疫情最严重期间,他组织志愿者队伍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解决医护人员吃饭、出行等问题。因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被公司破格提升三级,从一名“快递小哥”升为分公司经理。他的志愿行为得到上级嘉奖、社会赞赏,入选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国家邮政局授予其“最美快递员”特别奖,组织部门还批准其“火线入党”,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害怕,但更想做点事情。

“我也怕出事,毕竟每个人的身后都有家庭。家里父母妻女,万一出了事,房贷怎么搞,车贷怎么搞。”但转念又想,自己身体好,免疫力还可以,比其他人更有“资本”出去。经历了思想斗争,汪勇决定出车。出发前,他就做好了“把脑袋提了起来”的决定。

送完第一位金银潭医院的护士回家后,群里的用车需求还在不停出现,汪勇又按下了接送键。大年初一的这一天,他接送了30多人。因为近距离接触医护人员,汪勇也就不能回家了。那天起,他就住进了公司仓库,继续免费接送金银潭的医护人员。

随着用车需求的增多,汪勇发现凭一己之力无法满足金银潭所有医护的出行需求,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他把招募接送医护人员志愿者的信息发送到群里,很快组建起了一个二三十人的志愿者队伍。但由于用车需求实在太大,没多久就跑坏了3台车。他还积极联系共享单车公司、共享电动车公司以及网约车公司,在医院附近投放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帮助解决了医院周边居住的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

在逐步解决交通问题后,汪勇把更多精力用在了帮助医护人员解决生活需求上。

渐渐地,汪勇成了医护人员的“大管家”。大家需要什么,他就四处收集购买。医护人员只需要在群里通过接龙喊一声,很快就有专人采购,帮他们搞定。“你们守护病人,我来守护你们。”汪勇说。

那个时候,汪勇的朋友圈每天发的都是和支援前线有关的事情,对接物资,感谢队友,找二手手机,租车……当医护人员对“勇哥”说着感谢时,他说:“其实我们是被他们每天感动着,在口罩紧缺,满屋子消毒的情况下,他们将本来应戴4个小时就换的口罩用上6小时,只为戴两次能够‘抠’出来一个给我。”有的医护人员发了增强免疫力的药,自己吃一半,给汪勇留一半。还有的医护人员愿意将自己做肺部ct的免费额度捐献给汪勇。

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逐渐撤离后,汪勇将金银潭医院和当时支援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的照片及手写的回忆录,集结成册制成了一本《金银潭日记》,给大家留作纪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都是一起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朋友。

疫情结束后,汪勇继续聚合公益人士和公益资源,同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范围。“能帮助别人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汪勇说。

很多媒体报道了汪勇的事迹,不少人称他为正能量“网红”,但是汪勇觉得,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自己只是恰巧被放在了聚光灯下。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四

男,汉族,2005年11月出生,福建省上杭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从9岁开始在父亲的帮助下,创办“快乐星期天”陪伴成长亲子公益组织,组织劳动实践和慈善扶贫等主题亲子活动,帮助家长和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收获快乐、不断成长。7年来,他始终坚持“把艰苦的劳动办得有趣味,把有趣味的劳动办得有意义”理念,不断总结经验,希望推广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快乐劳动模式。发起实施“馒头计划”,号召10个家庭帮助一个贫困孩子,先后帮助4位贫困学生。设计上杭“福禄银币”,获外观设计专利。被评为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五

榜样5中的榜样人物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为我们传递了同一种信念,那就是坚决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为新时代党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榜样5》人物事迹简介,方便大家学习。

杜云,女,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她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社区防控一线。疫情暴发之初,她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宣传组、党员先锋组,张贴宣传通告近4000份,为社区居民筹集口罩多个,指导居民做好居家隔离。她发动社区党员、门栋长、网格员对3846户居民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电话核查每户情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她组织巡查队、环境卫生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社区公共区域开展消杀作业,确保社区环境安全。她心怀群众冷暖,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她发挥自己昔日“全科医生”专业优势,发动社区有医护工作经历和医学知识背景的居民,组建“居民问诊”微信群,为居民提供专业解答,缓解居民恐慌情绪,提供体温计、药品代购和送货上门服务。她建立“居民买菜群”,让社区干部变身“代购员”、“快递员”,对单独带小孩的老年居民开展上门非接触式慰问,让居民居家更安心。社区居民们都说:“社区有杜书记‘当家’,大家很放心、很舒心。”

被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汪勇,男,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

他是义务送医护人员下班的“生命的摆渡人”。疫情期间,武汉封城,公共交通运营暂停,他挺身而出,一个人一辆车,自大年三十起每天义务接送武汉金银潭医院深夜下班的医护人员。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司机都纷纷加入,逐渐形成一支拥有30多辆车的志愿团队,解决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通勤问题。他是周到服务医护人员的志愿服务“组局者”。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多方联系餐馆供餐,落实1.5万份餐食,快速搭建起供餐应急配送网,解决金银潭医院7800多名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他担当“物质站站长”,为援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采购羽绒服等生活物品,为他们送去温暖。他是援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知心人”。他收集在金银潭医院抗疫的医护人员日记300余份,组编《金银潭日记》,为援鄂医护人员在鄂回忆镌刻上美好烙印。

因疫情期间表现突出,被中共武汉市江汉经济开发区工委批准“火线”入党。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国家邮政局授予“最美快递员”特别奖,209月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张宏,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她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疫情来临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带领护士们不眠不休,在48小时内完成隔离病房改造。她所在的病区80%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她身先士卒,为重症患者擦洗、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给压疮患者清创换药。她始终坚守岗位。曾连续15天没有离开发热病房,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为抢救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她带领科室护士连续忙了整整7个小时。进入隔离病房第十天,接到儿子突发高烧、症状极似新冠肺炎的消息,她彻夜难眠,但第二天擦干眼泪,她依旧奋战在一线。她对待患者如家人。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她帮他们翻身叩背,做口腔护理,在床边一口一口地喂他们吃饭,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她每天都会到患者床边,给他们做心理疏导,舒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下班前她总要在病房里和患者聊天,鼓励他们保持康复的信心。

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达娃仓决,女,藏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那曲镇派出所所长、一级警长。

她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发生以后,她主动请缨加入排查小组,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排查工作岗位上,疫情前期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个小时,没有请过一天假。自1月28日至6月底,共排查188425人,70040车次,劝返148人,发现发烧发热人员16人,盘查可疑人员11993人,为938辆运输物资车辆提供绿色通道。她带病坚持工作,忘我敬业奉献。她平均每天要接打电话300余次,查证、记录相关人员信息,长期在高寒缺氧环境中高负荷工作,造成耳道感染化脓,因为放不下疫情防控工作,她一直顾不上治疗,导致耳膜穿孔,听力越来越差,现在左耳几乎听不到声音。

曾荣获优秀公安干警“个人嘉奖”、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期间安保工作“个人嘉奖”,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张西京,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他坚持军人本色,冲锋在前。在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他主动请战,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发挥从事重症医学24年经验优势,与地方医护人员密切协同,精准制订每名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方案。他坚持科学精神,严把关口。火神山医院重症科室建设期间,他经常跑工地、改图纸、调方案、走流程,红黄绿区设置、icu通道布局、换隔离服的房间建设,他都守在现场,确保万无一失。经过48小时奋战使病房设施条件达到感控要求,保证火神山医院按时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他心怀生命重托,分秒必争。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全院所有危重患者的会诊他都参加,在往返医院的通勤车上与同事讨论救治方案,回到驻地收看关于ct影像的学术研讨视频,围绕危重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处处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必须做到惜时如金”,病房、驻地、会诊三点一线,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态。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榜样5人物事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单位党组织。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紧张时刻,为了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约4万名建设者日夜鏖战,靠钢铁意志和顽强决心,靠大灾大难面前攻坚克难的勇气,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创造了10天左右时间建成两座传染病医院、新增2600个床位的“中国速度”,充分展现了团结拼搏的“中国力量”。看到这种成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

在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牵头单位,中国建筑尽锐出战,举全集团之力,第一时间调集12家单位参战。中建三局担当主力,从各地集结4万多名管理、施工人员,3500多台套机械设备投入战场。“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计方组建应急团队,不到24小时绘出设计图;武汉建工组织2000多名工人火速赶来,汉阳市政调动1100余名工人,上百台机械陆续进场;国家电网数百职工运送大批变压器、电缆,施工送电……工地上,14个临时党支部、14支党员突击队、2688名党员带头奋战,处处高扬的党旗给了建设者最大的鼓舞。

寒风凛冽的知音湖畔和黄家湖畔,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轮班作业、24小时施工。按正常流程,工期节点按天算,在火神山雷神山,一切节点都以小时、甚至以分钟计算。极限的工期要求,现场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一齐守在现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调整。工地上,到处是车,到处是人。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入夜灯光如昼、焊花四闪。每个工人、每台装备,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一个个零部件,紧密扣在一起,驱动着这台巨型机器,迅速搭建起抗击疫情的“安全岛屿”。火神山医院安装项目部总工程师金晖,白天到现场协调生产,晚上在设计院沟通优化方案,连续奋战10天。退役军人党员周光京大年初一刚到老家,接到返岗通知后和3位共同应召的“战友”,当天下午2点出发“逆行”奔袭1200公里,如约抵达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建筑工人钟巍巍带着父亲、哥哥来到工地,每天连续施工20多个小时,吃饭蹲在工地上,困了就靠在机器上打个盹。像这样舍命拼搏、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还有很多很多。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集体”。

榜样5人物事迹: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带领1844名医务人员(其中党员852名、预备党员159名)支援武汉抗疫,先后转战11家重症救治医院、4家方舱医院和有关疾控机构,累计经管患者2964人,其中重症、危重症858人,治愈出院1993人,圆满完成了援武汉抗疫任务。

全力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浙江医学技术优势,将省内资源辐射放大到武汉战场,组织开展mdt和远程会诊、多学科远程讨论,引入5g超声机器人设备,方舱医院实现患者“零死亡”。注重医疗质量管理,牵头建立医疗、护理、感染管理组织架构,保证医疗救治规范化与同质化。同时,将浙江省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理念应用于医疗支援,实施人文关怀六项举措,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全程精准有序管理,确保援汉抗疫高效运转。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出台统筹管理、医疗救治、院感管理等10项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预案和流程,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了医疗队管理效能。强化队伍统筹管理,以实地探访、每日电话、钉钉工作群和钉钉视频会议等形式,与各医疗队保持顺畅的沟通交流。同时,加强与武汉各级抗疫指挥部、受援医院以及其他省份医疗队的沟通衔接,做到问题、困难第一时间协商解决,形成协同高效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全面加强党建引领,持续增强队伍战斗力。针对援武汉抗疫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广泛开展谈心暖心活动,开辟“深夜食堂”24小时为医务人员提供家乡餐食,在节日组织集体活动活跃队伍氛围,同时加强各方协调,多措并举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为医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凝聚和激发医疗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开展“擎起党旗、亮出身份”活动,援助武汉期间,共有549名医疗队员递交入党申请书,158名医疗队员火线入党。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所属9个集体和33名个人分别受到国家部委和省级表彰。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六

女,汉族,2006年2月出生,甘肃省敦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从小热爱敦煌文化,阅读大量有关敦煌文化的书籍,2017年经过选拔成为敦煌研究院一名志愿者讲解员。暑假每天早晨六点多起床,便匆匆赶往莫高窟,开始一天的讲解工作。立志做敦煌文化的.传播者、文化遗产的守护者,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被评为新时代甘肃好少年。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七

张西京,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他坚持军人本色,冲锋在前。在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他主动请战,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发挥从事重症医学24年经验优势,与地方医护人员密切协同,精准制订每名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方案。他坚持科学精神,严把关口。火神山医院重症科室建设期间,他经常跑工地、改图纸、调方案、走流程,红黄绿区设置、icu通道布局、换隔离服的房间建设,他都守在现场,确保万无一失。经过48小时奋战使病房设施条件达到感控要求,保证火神山医院按时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他心怀生命重托,分秒必争。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全院所有危重患者的会诊他都参加,在往返医院的通勤车上与同事讨论救治方案,回到驻地收看关于ct影像的学术研讨视频,围绕危重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处处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必须做到惜时如金”,病房、驻地、会诊三点一线,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态。

20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八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让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这就是坚定信仰的精神魅力!

张桂梅同志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样扎根山区农村的新时代人民教师,我们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因此,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张桂梅同志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努力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榜样人物事迹怎么写篇九

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自20xx年7月成立以来,坚定扛起“维权、维稳、保护、开发”使命,牢牢扎根南海深处,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开拓垦荒、兴建家园,推动七连屿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南海璀璨明珠。

迎难而上拓荒土。三沙市七连屿工委成立之初,工委的4名党员干部踏上七连屿,搭起简易临时板房,克服岛上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多台风的艰苦环境,开始拓荒征程,每年人均驻岛办公200天以上。岛上没有机械设备,七连屿工委一班人放下“笔杆子”、拿起“铁锹子”,与渔民们一起靠人力清理了岛上堆积几十年的`海漂垃圾和成山的螺壳。炎热的天气加上缺水的条件,使得岛礁上鲜有树木,工委党员干部们购置植树材料,用渔船载着小树苗一株株运送到各岛屿,几年来累计种植各类苗木共计33万余株,在岛上留下片片绿荫。

树牢党旗保民生。岛上不通电,没有海水淡化设备,物资运送困难,渔民多年来过的是“黑灯瞎火、看天吃水”的日子。党工委一班人来回奔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xx年初将发电机和海水淡化设备运上岛礁,并采取租赁渔船接送、岛礁上开垦种菜等措施,解决岛礁渔民人员物资运输和吃菜等实际问题。党工委历经4年为渔民建设了73套定居点保障房,改善渔民居住条件。为丰富渔民精神文化生活,党工委在岛礁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以党员为先锋的理论政策宣讲队、文化体育服务队等四只志愿服务队,开展解读政策、组织文体活动、维修家电、打扫岛礁等工作,让渔民感受到家的温暖。

强化管理护家园。党工委以党建引领率先实行“岛长制”,设立岛长及分岛长,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结合岛礁特色,工委举行“爱岛日”活动,设立海龟保护中心,党员带头在渔民中组建“岛礁巡护员”队伍,定期对各个岛礁进行巡视以及清理。在工委一班人的带领下,七连屿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海龟上岸产卵由20xx年的52窝到20xx年的近900窝,每年有近10万只海鸟飞来,曾经不毛之地的西沙洲告别了“海鸟不登岛”的历史,七连屿已变成绿树成荫、海水清澈见底、海龟海鸟繁洐生息、渔民居有定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岛礁。

曾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20xx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