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环境与人类范本(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6:10:02 页码:14
环境与人类范本(精选11篇)
2023-11-12 16:10:02    小编:ZTFB

难忘的回忆总能让人心生感慨,也使人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保持正式和专业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一

1、碧波荡游船,鱼戏莲叶间;爱莲不采莲,人乐鱼也欢。

2、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

3、绿色--生命之源。

4、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5、摘下我,我属于你的瞬间;留住我,我便成为大家的永恒!

6、千万别踩疼了小草呦!

7、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8、为了你我的健康,请爱护树木。

9、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10、绿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为更美。

11、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12、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13、风之轻柔,树之荫荫;草之舞动,君之功劳。

14、公物要爱护,花草人共享;整洁成习惯,清洁保安康。

15、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16、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17、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18、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19、多谢您的关爱,我会健康成长。

20、绿色的植物就是我们的宝贝,宝贝需要我们爱护它。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二

我们置身在这个科学发达的文明世界里,我们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一幢幢直插云霄的大楼,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一艘艘宇宙飞船飞向太空,飞向人类未来的梦。的确,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又是那么的愚蠢和极端的不负责任。

我们总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疯狂的掠夺和破坏大自然。曾经是沃野千里,果树成林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孕育了巴比伦文明的巴比伦古国,就是我们乱砍乱伐,破坏森林,导致这一灿烂文化消失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兴盛一时的楼兰古国,也是由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壤沙化,水土流失,迫使人们放弃自己的家园,背井离乡,楼兰古城就这样成了一片废墟。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因为人类的破坏,而使全球的可耕地面积正以2%的惊人速度递减。看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森林的砍伐,也许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破坏手段之一,但今天,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我们还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等。这一系列的破坏行为,使我们过早地毁坏了自己新建的家园。我们总是报着一种侥幸的心里,贪婪地吮吸着母亲供给我们有限的资源。照这样下去我们将面临着生存问题,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脚下的这片土地,那也一定是大自然对人类严厉的惩罚和报复。

因此,我呼吁为了迎接明天美好的曙光,为了托起明天广阔的蓝天,更为了我们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母亲dd地球,让我们协起手来,用实际行动去保护珍惜这惟一可敬可爱的地球母亲吧!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三

人是万物的尺度,我看到的是人类贪食一切,成了万物的灵柩。

dd题记。

在很久很久以前,动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人类也是其中最弱小的一员,总数寥寥无几,不仅需要艰难的觅食,还要防备其他猛兽的侵袭,应对各类自然灾害,过着食不果腹,战战兢兢的日子。但是那时天空是湛蓝的,河水是透明的,芳草鲜美,绿树成荫,没有任何污染,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曾经的青山绿水变成了一片片荒山秃岭,曾经欢快的鸟鸣声变成了一片片哀嚎,曾经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变成了一条条龙钟潦倒泥浊污水……这些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四

有位哲人说:安逸舒适的环境有时不仅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甚至可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

恶劣的环境,往往造就坚强的人生。在美好的环境里,我们由于获得了太多的庇护和赠予,就好似温室中的花朵一样经受不起风吹雨打,看不见前方是否会有大风大浪的袭击,只知道昂头吸取那些庇护下滋养我们的雨露,却不懂得取主动地扎实自己的根基。按照根雕艺术家的经验,在雕刻一件工艺作品前,他往往会到悬崖绝壁上,或沟壑间等各种恶劣环境中去寻找原材料,而那些生长在沃土中的树,往往没有能雕刻的根,因为它们的生活太安逸舒适;而那些最有价值且形状最为奇特的根,是生长在环境最为险恶、最为艰苦的偏僻山区中和坚硬的石缝间,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它们的坚强。

舒适环境的花朵,常经不住风吹雨打。我们这一代青少年,从小就备受父母的呵护培养,像小鸟一样,喜欢生活父母搭就的'暖巢中,在父母的呵护下,在父母的沉溺中于生长。这种舒适的生长环境,不思进取,过分依赖父母,结果自然可想而知: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到那时,正如古人说的,“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与我们同龄的李天一,就是一例,他生活在一个极为优越的环境里,在父母的精心栽培与百般呵护下成长,能弹会唱,父母为他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完美道路,而正是这种安逸的“岸”,却使这位正直花季的少年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一次又一次被“岸”包容着,结果走上了一条令人发指的犯罪道路,不仅危害社会,也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做风浪中的弄潮儿,会当水击三千里。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炼我们的意志和品格,有助于我们成就人生。试想,雄鹰在搏击长空前,曾被自己的生母狠心地叼出巢穴外,扔到山崖下,雏鹰不飞,轻者折断翅膀,重者摔死山崖。就在扔下悬崖的一刹那,正是因为生的欲望,才使雏鹰忍痛飞翔,最终练就了可以抵挡烈风的双翅。禽鸟尚且懂得安逸的环境是无法使雏鹰得以历练成长的,更何况我们人呢?好孩儿当自强不息,学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

【点评】。

1.题目“思辨环境与人生”精当准确地解析材料,提供了辩证哲理地思考问题的空间;。

2.中间采用分论点式的写作模式,对比、递进,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结尾与开头照应。

3.引用事例新鲜贴切恰当,正好用来证明岸与船的关系,溺爱生长与锻炼成才的关系。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五

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创作中所需要汲取的材料都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所以,艺术虽然是艺术家的创造,但是离不开社会实践这个“材料因”。随着生态文明思想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艺术设计领域将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各项元素与设计思想相融合,使得设计观念中更多地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一、艺术设计是自然中汲取的文化。

艺术创作依赖于大自然赋予的灵感,特别是人类生活环境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改变人们生活等各种元素不再是物质本身,而是更多地向精神境界延伸,从而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艺术家的作用就是将客观的自然界和主观意识相结合,构建属于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将其融入到现实生活中[1]。艺术设计以及其产品所构成的世界,是人类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成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一种途径。

比如,原始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一些现象无法理解,就会将这些神秘无知的自然现象作为图腾来崇拜。通过考古学家所获得的资料显示,包括河流、山川以及日月星辰等等,都会被图形化和符号化,被凿刻在各种器物中,代表着某种心灵意识。这些符号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种装饰形式,或者是一种信息传达方式,对于社会研究角度而言,则是一种社会生存环境的写照。对于现代人类而言,可谓是形象化的社会文化启迪。从两国流域文化到四大文明古国,人类文明的足迹可以从各个社会时期的艺术设计成果获得。通过这些时代性的造型,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人类的审美情趣和观念意识。

二、艺术设计的社会历史性。

(一)艺术设计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艺术设计活动并不局限于设计活动本身,而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包括城市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工业设计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艺术设计也不断地将各种时代元素注入其中,使得越来越多的产品应用于生活环境中[2]。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以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为主。在这样的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天人合一思想成为符合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哲学思想。中国的祖先长期以来与自然界斗争,哲人提出了“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懂得万物与人同一的道理。基于这一哲学思想,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家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领会自然,还要基于主观意识对自然的理解进行超乎自然的创作,产生了意会的效果,这就是中国艺术审美的的意向美取向。这种艺术创作思想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系统化的艺术标准。审美是主观的,是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而形成的深层次意识。艺术设计的审美性突出其时代性,使得社会历史性呈现出来。

(二)艺术设计是人类文明的呈现。

1.古代艺术设计形成了精神层次的自然与人的融合。

中国的艺术设计成果是社会历史的见证,通过中国建筑、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等等,都成为了了解历史事件的依据。比如,碑文、古代建筑材料、各种篆刻以及居室内的装饰材料等等,都可以通过对这些已经抽象化的符号以解读,对于社会时代文明以了解。汉代的画像石,秦代的兵马俑,直到清代时期的织绣、剪纸等等各种民间艺术。这些不同时期的民族艺术相贯穿,形成了中国社会历史文明[3]。这些古代的艺术设计所代表的是精神之美,是大自然与人的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其中不仅涵盖着人对于自然生活环境的理解,还赋予了道德情操之美,形成了精神层次的自然与人的融合。

2.现代的艺术活动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度。

现代的人类经历了工业发展和信息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现代的艺术设计是基于艺术实践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且改变了人的普遍行为方式。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信息技术,都力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度。随着社会的变革,艺术设计也会随着文化思想而发生改变,因此,不同的社会时代的艺术设计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现代的艺术设计是建立在现代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的,借助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并以形式多样的艺术设汁活动呈现。

从十八世纪的“艺术设计运动”到二十世纪的“包豪斯风格”思潮,所有的艺术设计活动都是建立在人的主观意识的基础上,这也同时说明了处于不同时期的人们都已经建立了不同的审美观,这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是快速发展,特别是古代人类对大自然等各种幻想正在依赖于科学技术而实现,不仅使得人类越来越适应现代环境,同时还将天然自然改变为人化自然[4]。

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工业文明的影响而不断地遭到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城市生活环境污染等等,使得自然生态环境不再平衡发展,而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与环境和谐相处,不仅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三、人与环境互动促进艺术设计。

(一)合理利用自然材料。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一年二班的李雪。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创建绿色家园》。

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

是啊,谁不希望能有如此天然的一幅画面呢?但现在我们却距离它越来越远了。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使我们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威胁,天空湛蓝如镜,大地绿草如茵,已经快要不复存在了,而我们却又执迷不悟的破坏环境,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可见创建绿色家园已经刻不容缓。我们的行动不能仅仅呼吁,更应该做的是从我做起,创建绿色家园。只要你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原来创建绿色家园也如此简单。如果你每天都弯腰去拣地上的一张纸,你走过的路就会多一份清洁,长此以往你就会发现你的绿色家园就会建成,我们的绿色家园就创建了。

为了让大地山青水秀为了让家园绿树蓝天让我们小手拉小手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加入“呼唤绿色”行列保护绿色家园,行动起来,从我开始!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共创绿色校园》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二年二班的王冰冰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共创绿色校园》。

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里。近年来相应“创建卫生城市”的号召,我们的校园环境也正在发生着全面的变化,校园环境建设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校园绿化程度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着校园生活的几多彩,比如,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积极进取的班级精神风貌等。创建绿色校园,不仅只是要有优美的硬件环境,更应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是护绿天使,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我们更应该保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为了共创绿色校园,我们同要携起手来。让我们共同做到如下几点: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烟头,不随地吐痰。

3、不使用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产。

4、勤俭节约,节约校园内的各种资源,随手关好水龙头和电灯。

电扇。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共建绿色校园,同护地球母亲,让我们行动起来,将绿色作为我们校园生活的主旋律,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环保生活,绿色校园》。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三年一班的郭子慧。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环保生活,绿色校园》。

当我们迎着朝阳,走进绿树环抱的新屯小学,你想过了吗?你已经生活、学习在了一个充满绿色的美丽的校里。你真要为此而感到幸福和骄傲!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鲜艳夺目、争奇斗艳的花卉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漫步在校园里这一派绿景下,会使你感到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然而,我们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垃圾的处理上,我们还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分类。其实垃圾分类放置也是一种环保——绿色的环保。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应该投放在可回收垃圾桶内。

不可回收的垃圾:如腐烂垃圾、厨房垃圾、果壳、花草衣服等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桶内。

有毒有害废品:如废电池、日光灯管、电灯泡、电子元件、药品、放射线物质、盛装有毒物质的瓶罐等,投放在指定的另一垃圾桶内。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七

小学我是在私立学校念的,每年所有花费算下来最少就七千多块钱,也许对于你们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我这个农村孩子来说,他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六年算下来就四万多块钱。当然,爸妈为我花这麽多钱,我的成绩自然不会差,但是至从上了六年级我的成绩不知怎么就直线下降,一转眼,小学就毕业了。成绩出来也不咋样,最后考一中差两分也没进去。后来我考进了二中。

虽然二中没一中好,毕竟老天给过我机会让我考一中,是我没考中,是我自己没本事进一中这不能怨别人。在二中最后我被分进了191班,听我哥说,这个班的老师全是好老师。这一点让我很欣慰。

看见八十多个陌生的面孔,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在这里只有靠我自己去努力去珍惜,才能让别人看得起,才能出人头地,才能考一个好的高中。

直到来这里两个星期我才发现,这个班老师全是好老师,一多半的学生全是坏学生。我的心情很失落。

不过还好就是班里还有很多的好学生,我天天和他们在一起学习,讨论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考试七门总分我考了六百三十分全班第四,全年级第四十五,还拿了二百元的奖学金,然我妈很很高兴了一番,以前在小学也没这样高兴过。

俗话也说“环境造就人才”可是也有句话说“金子在哪也是金子,在那也会被挖出来的,在哪也会发光。”我到底该怎么办!!!!

在班里,孩子们天天乱哄哄的,老师在还好,一走就成了一群土匪,哎,伤心啊。

现在我们都已经进入初二阶段了,已经是下半学期,马上就要面临初中的毕业考试了,初二的现在成天连夜加班的狠狠的'学,争取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初三分入好班。

现在,我们放暑假了,我天天去补习班补习数学英语和物理,怪辛苦的,嘿嘿,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付出的苦,怎得回报的甜。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八

两论在对学派称谓的辨析中,也辨析了各自的学术缘起,在学理资源的“认祖归宗”中进一步厘清了两者的不同。媒介环境论论者批评媒介生态论者并不是一种对于北美学派的继承与推介,在引入mediaecology(媒介环境学)概念之时,就没有真正地对其进行全面地介绍与阐释,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媒介生态进行了中国式的阐释和发挥。其对于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阐述及其在中国的确立,没有起到真正廓清认识并加以推广的作用,并且在此后的研究与发展中,也并未与北美媒介环境学派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融通。而媒介环境论本身则是从译介出发,在对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理论的梳理中确立的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的贡献在于,集中而大量地引入并译介了相关著作,从学派的历史、理论、应用三个领域,全面地介绍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让学界重新认识了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相关理论。媒介环境学派是正宗的北美学派的中国代言。他们汲取北美学派有益的学术思想,开拓思维,为中国学界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与角度。媒介生态论论者早就对自己的学术缘起有清醒的认识,崔保国在2003年就提出“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我国的展开,来自于我国传播学者的自觉,不同于传播学研究那样是从海外引进。尽管美国学者开展媒介生态研究和日本学者开展媒介环境研究要比我们早很多年,但似乎国内的媒介生态研究最初的展开与他们并没有什么渊源。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从一开始学者的关心就侧重在媒介的发展生存环境研究方面。”在后来与媒介环境学派的厘清中,媒介生态论论者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媒介生态学是在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学科,并不是对北美mediaecology的简单继承和推介,其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这是中国媒介生态论论者独树一帜所在。3.对于研究向度的辨析。在对“环境”与“生态”二词的常规理解与表述中,两者常常会互为解释和相互融入,这也是最初造成两论难以厘清的原因所在。两论以“环境”与“生态”名号加以区别后,便各自在自己的名号下强调着研究向度上的侧重和差异。媒介生态学从一开始就直接汲取生态学原理,将其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从邵培仁早期的相关论文和著作的阐述上来看,媒介生存是中国媒介生态学主要研究向度,媒介生存即媒介所处的生存状态,包括媒介与人的生存关系状态、媒介与自然环境的生存关系状态、媒介与社会环境的生存关系状态。让中国的媒介能够熟悉和了解自己所处的媒介生态,进而保存自身并求得发展,是中国媒介生态学派展开理论拓展与研讨的动力和起点。在与媒介环境论的争辩中,他们对自己的研究向度越加明晰,更加关注媒介在所处生态中如何自处与如何他处的相关策略研究、媒介与社会间的子母系统互动研究,他们提出“这些互动不仅仅有媒介系统的内部要素互动,还有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这些纷繁复杂的整体互动关系会导致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还有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2006年以后的研究中,中国的媒介生态学派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向外拓展,除了大量采用了实证研究与调查实验等方式与方法,邵培仁又在媒介地理与媒介时间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拓展大大扩展了中国媒介生态学派关注的领域与范畴。北美媒介环境学派对于“生态”或者“环境”的阐释则与媒介生态学不同。在与媒介生态学的争辩中,媒介环境学派强调指出,媒介本身即构成环境,媒介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指媒介技术的变化与提升,使得由媒介构成的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必将对环境中的人产生影响。因此,媒介变化、媒介所构成的环境及其变化对人产生的种种影响及人在媒介环境中的自处与他处,是媒介环境学越来越明晰的研究向度。他们对此深入地分析与探讨,力图明白有力地指出媒介作为环境对于环境中的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其现实意义在于让研究重新回归到人的逻辑起点,从人的角度去审视所处环境因媒介的衍生与演进带来的变化,人当如何正视汹涌而来的媒介技术大潮的裹挟与冲击。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及对当下人类生活的贴近性的阐释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的差异。

中国媒介生态论与北美媒介环境论的碰撞,使我们得到了两种研究范式和方法,这对于拓展学术研究的思路,拓宽研究视野是大有益处的。但有必要从学理上对其差异进一步分析。从词义上分析,“生态”指主体(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任何研究对象)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状态,“生态”概念中包括主体,由主体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是两者关系状态的表述。所以,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首次提出这一词汇时,将其描述为: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媒介生态学这里,主体指媒介,它是研究媒介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如前所述的媒介与人、媒介与自然环境、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状态,是研究两者间的互为与互动,是关系研究;“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外界事物“,环境”概念中不包括主体。在媒介环境学这里,主体指人,媒介是构成主体人所生存的外在环境的重要因素。媒介环境学将媒介作为一个环境构成的要素来研究,研究其在技术的迅猛发展作用下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产生的影响,所以它立足于人,重在研究媒介。但无论哪一学派都必然研究媒介与环境,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从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自然的三个向度上来观照两论之间的差异。

(一)关于媒介与人。

媒介环境学重在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属于影响研究。他们以媒介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人类的生活,从而造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结构性的变化入手,试图辨明这其中隐含的结构,并试着探明这种由媒介变化而导致的环境改变,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情绪的影响。波兹曼曾有过如下表述“: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具体地说,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它试图说明我们对媒介的预设,试图发现各种媒介迫使我们扮演的角色,并解释媒介如何给我们所见所为的东西提供结构”〔7〕。媒介生态学重在研究两者的关系,是在两者共在互存的认识下的两者间性研究。媒介生态学更为关注媒介与社会系统间的互动,它对于人的关注,体现在对于人与媒介间互动的关注。因为在媒介生态学论者看来,人与媒介间的互动会导致信息、能量、资源等的相互传递、沟通与共享,其中也必然体现出影响与建构的交互性。“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在处理‘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它既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现象和媒介生态规律的漫长认识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经验和媒介生态知识的逐步积累和系统建构。”〔8〕媒介生态学中的人仅仅作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系统中的一环,对于其观察主要体现在对于人与其他范畴发生相互关系时的认识与体悟。媒介生态学所观照的是作为生态的整体中的人与媒介、自然及社会的关系,而不是以人类为关注焦点展开的研究。

(二)关于媒介与社会环境或社会生态。

媒介环境学鲜明地提出“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的观点。从自然媒介到社会媒介的变迁过程,不难得出如下认识:媒介已日益深入地介入到人类的生活中,媒介与自然、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难分彼此。媒介环境论者发现我们与世界交流的媒介传播手段,即我们使用的符号系统和媒介技术,恰恰是参与现实构建的基本因素,并在建构现实的过程中持续地发挥着影响。口语文化的社会、书面文化的社会、印刷文化的社会和电子文化的社会,其经济、政治、文化的特征也因为在不同的符号系统和媒介技术的参与下各有不同,这种媒介环境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正是结构性的。在观照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时,媒介生态论认为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已然构成一种彼此平等且共生的关系。媒介犹如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和生态系统,从属于社会生态系统,是其子系统之一,在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作用时,甚至还会与其他子系统产生竞争的关系,而媒介要生存于社会大系统中,就要促使自己内外兼修,要适应社会的大生态,还要维系自己内部的小生态,同时还要适应媒介行业内部的中观生态,试图在各种关系的适应与掌控中达到生存、平衡与和谐。

(三)关于媒介与自然环境或自然生态。

媒介环境学很少讨论媒介与自然环境的话题,两者关系基本不在其关注的题域。但是在媒介环境论者对媒介环境学起源的梳理时,曾经提及对芒福德(lewismumford)启发颇深的帕特里克•格迪斯(geddespatrick),格迪斯是英国生物学家、社会学家,也是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理论先驱之一。他对于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以及人类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给了芒福德深刻的影响。他提出的“人类生态”概念,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探索的方向。格迪斯的著作,证明了生物学原理能够给人类文化研究提供信息。作为媒介环境学公认的早期思想奠基人,芒福德的论著得以从城市这样的人造环境入手阐述其对于人和人类文明的影响,从而为媒介环境学的兴起奠定基础。但在此后的研究中,媒介环境学已经完全进入社会文化研究的领域。在林文刚《媒介环境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一文的结尾处提到“: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处的传播研究领域并不是在研究什么自然现象(如天体或相对论)的规律。媒介环境学者探寻的是人类社会文化,它们牵涉到很多难以捉摸和不可预知的变量(variables),例如各种各样的人类情绪、感觉以及动机,而这些变量由于时空或背景的迁异而千变万化。因此,媒介环境学是一个社会文化研究领域。”媒介生态学则特别强调媒介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媒介生态论者看来,人与媒介不仅存在于社会系统之中,也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必然会与其产生相互关联与影响。媒介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媒介所根植的自然地点,所在区域的自然状况是媒介生存与发展不可回避的必要条件。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是基于媒介生存与发展所在地点的自然状况,并探讨自然环境与媒介发展间的关联而进行。事实上,自然环境状况与媒介生存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形成有着毋庸置疑的关联性和必然联系。这种地理、气候、历史、文化间潜在的关系是不能在研究中回避的。媒介生态学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和研究的拓展,是媒介生态学能够生发出最为直接和切近现实的指导作用的所在。

三、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的同一与涵容。

作为同为媒介研究的两个学派,在相互碰撞中实际上又相互启示,从学科研究的同门、学科研究对象的相同与相近来说,两个学派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一与融合。

(一)媒介生态论与媒介环境论的同一。

两论虽然在差异中各自成长,但其在研究方面的同一性也愈加明显。其一,两论汲取的理论资源具有某种程度的同一性。谁也不能否认,20世纪初期技术的迅速进步给环境带来的后果,对于生态意识的崛起以及在学界也随之刮起一阵生态学范式及思维方式的旋风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人们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如媒介环境论者沃尔特•翁(walterong)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对宇宙的整体联系和演化史有了深刻而精细的知识,我们的确生活在名副其实的生态的时代。我们时代的特征是事物的相互联系,至少就人类的感知能力而言是这样的。”〔10〕无论是媒介生态论者还是媒介环境论者,他们受生态学的影响,都汲取了生态学意义上的“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养分。媒介生态论者驻足于媒介彼此之间以及媒介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媒介环境论者则从肯定人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出发,更为关注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其二,两论研究目的的同一性。无论是媒介生态学,还是媒介环境学,其研究目的都是为了谋求人与其所生存环境的平衡良性的互动与发展。生态论论者是在承认人与媒介共生的前提下,具体而微地关注媒介一方的发生与发展,并对此种状况进行相应地描述及对策研究。其研究根本旨在寻求媒介与媒介所在环境的平衡,根本上说是媒介与人生存环境的平衡。媒介环境学则更多地从批判的眼光指出现代社会的媒介本质,越来越多的媒介构成了人生存的环境。媒介构成了人生活的生态。媒介如何构成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媒介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或者改变了人,人又当如何应对,如何寻找到媒介现实下的人与媒介环境间的平衡。探寻人与媒介间的关系,在批判中寻找人与媒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良性互动,这正是同一称谓下的两论研究的共通之处。

(二)媒介生态论与媒介环境论的涵容。

作为同为媒介研究的两个学派,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两者必然存在着交叉和涵容。首先,都以媒介为研究对象。无论是媒介生态学还是媒介环境学都是在媒介发展迅猛的当下,对于媒介的一种关注与研究。两派都强烈地意识到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彼此之间的这样一种共生的关系。媒介已然是世界构成中的一部分,是人类交往不可规避的手段,并且彼此间交融互生。媒介生态学对媒介及其生态关系的研究,往往具体而实际,致力于为业界提供策略方面的指引与指导。而媒介环境学对于媒介的研究,则以人为关切对象,致力于媒介技术的宏观视野,力图指明媒介技术对于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但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无论是具体而微的媒介,还是线条粗犷的技术分野,媒介始终在两论共同关注的视野之中。不论是出于传播研究的考量,还是文化研究的思索,两论都承认媒介业已成为构建当下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对象的同一关注,必然带来研究内容的涵容。其次,都以生态环境为研究题域。媒介生态学所关注的环境,是以媒介为中心,媒介所在生态圈层的其他因素的综合。在媒介生态学的有关研究中,媒介生存脱离不了媒介所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外部环境的作用,研究这些外部环境与因素,才能够为媒介的生存与发展提出因地制宜的策略。媒介环境学所指向的环境,则直指媒介技术本身。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媒介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容器”(芒福德语)。这种环境论,既提供给媒介研究与文化研究以新的视野,但也并未脱离具体的媒介而成为虚无的想象。媒介环境论者往往植根于某一媒介形式,但也必须结合这种媒介形式所存在的时代、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其他具体因素。换句话说,媒介环境学的研究中也必然考虑到媒介与其他文化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也即媒介构成的生态与媒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共生关系的肯定和强调,正是两论的共同认识,也必然会因此在研究中出现相互涵容。第三,都研究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两论从不同的向度出发,但关注的却都是媒介与环境间的关系。媒介环境学关注的是媒介形式构成环境,进而构建社会,形成文化,产生影响。如伊丽莎白•爱森斯坦(elizabetheisenstein)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该书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印刷技术媒介产生的时间与背景,及由此产生的印刷文化,并进一步阐释印刷技术对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影响,从而导引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必然关联的宏大主题。而媒介生态学也关注媒介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媒介生存的影响,从而实现为媒介生存提供最佳策略的研究目的。如许多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对具体媒介及媒介现象的观察,像《媒介生态学视阈下作为空间的华莱坞电影》《从媒介生态看城市台民生新闻的困境》等媒介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往往针对具体的媒介或者媒介形式,分析媒介与所在环境间的关系,有的放矢地找到媒介生存与发展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或办法。显然,两论都承认媒介对社会的参与作用,并从媒介的角度重新审视社会与文化,对于政治、经济因素所起到的作用皆持肯定并审慎的态度。这种共识指引下的研究,虽因目的不同,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必然出现彼此涵容。

四、结语。

媒介研究的意义在于,既要掌握媒介技术与形式这一“容器”对于人类与社会的影响,又要看到具体时空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媒介生成及生存所产生的作用。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媒介之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也才能显现出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对于两论的理解与运用,当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向度的不同分而用之,但当我们试图谈论某一具体的媒介对于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时,我们不妨从媒介环境学的宏大视角切入,并在微观研究中采用媒介生态学观照媒介与其他社会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这不失为一种更为科学且现实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九

日久天长,滴水终能穿石。这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水,不乏灵性的飘逸,思想的飞扬,更不乏个性的执著,理想的坚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环境与人生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似乎水总是那么冷酷。水固然知道,美丽的落花偎依在一潭静水上,是一副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但是,它依旧一刻不息地奔向前方,投向大海。

它说:“只有到了那里才能得到永恒。”正因为它懂得奋斗的意义,所以一直向前不止,去汇成大海,去聚成汪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虽然一生都在走下坡路,却最能承受生命的落差。

生活本不是快乐的游戏,而是曲折、苦难的经历。当你抱怨命运的不公时,不防想一想叮咚的流水,这时你会怨气消散,心如止水,再接再厉,迎接挑战。这时,似乎读懂了水,坚持不懈,奔腾不息,只为那执著的理想而奋斗,我们不也正如此吗?水,宁愿化作瀑布来一番凌空而下的壮举,也不愿碌碌一生。它不愿永远安逸,无论脚下的路多么坎坷,它从不倒流,只因为它心中怀着远大的理想。这时,挫折就像宏大的交响曲中的一只小插曲,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无怨无悔,正是水的性格。水,盛在什么器皿中就是什么形状,虽然外表很柔弱,但内心却具备顽强的毅力。

日久天长,滴水终能穿石。这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水,不乏灵性的飘逸,思想的飞扬,更不乏个性的执著,理想的坚韧。它随遇而安,什么样的环境就以什么姿态存在。它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责怪外物,它懂得适应外物。就如同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熔炉内一样。只有适应这个环境,才能活得精彩,活得有滋有味。

曾听说过几句这样形容水的话:水是无形的,变化万千不可捉摸;水是刚毅的,因可水滴石穿;水是纯洁的,即可以水为净,也应以水为镜,以水为鉴;水博大精深,即用宽阔温暖的胸膛包容人间万象,又用豪迈奔放的气概荡涤世间污浊。“柔情似水”、“水滴石穿”,道出了水的个性——柔而不弱,柔能克刚。

哲学家吉尔伯特曾经讽刺人类不过是剃净了毛的猴子,史密斯据以反驳的理由是:人类会著书,会读书。人类能将心灵的精华诉诸文字,流传后世,也只有人类,才能阅读先哲的智慧,从中获益。

拿破仑有句名言:“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令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于无知的征服。”此话从这位雄霸欧洲的帝王口中道出,更添一番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无疑。对于知识的`追求,令人身心愉快。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是内在灵性不断成长的源泉。书籍改变了世界,读书丰富了人生。对于一位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之意不在寻求什么“黄金屋”、“千钟粟”与“颜如玉”,读书自然不是一件需锥刺股、头悬梁的苦差,而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一册好书,往往浓缩了作者一生的全部情感体验与思想洞见。所以,智者苏格拉底声称,一册好书能引诱他走遍全世界。宋代诗人尤袤对书的赞语更富于浪漫的味道,所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贫贱读之以当友朋,寂寞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书人心境,历历可见。静夜如水,放下帘儿,泡上一杯清茗,独自于灯下展读,悠悠然游于道。

夜读的境界醇厚如酒,以至“三更有梦书当枕”,连梦中也飘逸出阵阵书香了。雨天读书另有一番幽趣。在滴滴答答的敲檐声中最宜于开卷了。选择一个惬意的姿势,让整个心灵浸润于大师的泽惠里,怡然如西湖卧游,静定如枯荷听雨。待街灯四起,掩卷沉思,心里是抑制不住的莫名的怅惘和美丽的忧郁。至于金圣叹所言“雪夜闭户读书”,那样一个富于神秘色彩的环境,那样一册富于诱惑力的书,构成的意趣自然令书人神而往之了。读书是件乐事,访书、淘书、购书、藏书也是件乐事。郑西谛访得一册所需古书,“往往大喜数日,如大将之克名城”。

不得已而售书时,竟如“李后主挥泪斩宫娥”之黯然。阿英说起上海城隍庙的旧书店、旧书摊,如数家珍。像英国书痴乔治吉辛那样,为买一套好书而克扣口腹之欲的体验,得书后摩挲书页的幸福,恐怕书人都有同感。持四壁为书,漫步于书林小径,作绕室旅行,自是别有风光。静静地伫立于书橱前,单是那一个个书名,便是一串串动人的故事。随手抽出一册,若是重读之书,如晤旧友,那是亲切而坦诚的长谈,透着往事的温馨;若是未裁之新书,则庆幸终于有了阅读时间,那份负疚便可收回。何况,除了书本身的故事外,还有隐进书页的无数故事:那买书的艰辛,得书的欢欣,赠书人的情谊……一册册书,便可串起一寸寸生命的时光。不过,坐拥书城须时时输入相识的清新空气才是。进得书山,出得书山,方是纵意书卷。酸腐气太盛,难免不被人讥为书呆子,想孔乙己那样,自然要不得。

今日,科举取士已成过去,现代社会涤荡了古人读书特有的浪漫意味,商浪冲击下,所患不是书呆子多,而是读书人少。然而,对于今日的读书人来说,要在霓光璀璨中独守一柱青灯,则要抵制更多的诱惑。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大浪淘沙,留下了一群痴心不改的真正的读书人,他们更为执著地坚守人类的精神空间,努力探寻生命转圜的途径。书是小人生,人生是大书。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十

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针对通识课“人与环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仅为通识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与环境;通识课程;教学模式。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使学生在自然、社会和人文等领域掌握人类发展历程中积累的基本知识和价值,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并进行批判思维的能力,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也是“人与环境”课程体系的设置依据。“人与环境”是以通识课的形式,针对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学生开设生态环境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本门课还担负有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的重任。本文针对“人与环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谈几点体会,与同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应该获得的思想、观点,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总和[1]。我们根据通识课的特点及当代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科学性、基础性、发展性、可接受性、时代性及多功能性等教学内容选定标准,在“人与环境”课程的教学内中设置了“环境学基础”、“全球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与健康”及“环境与产业”等主要章节。但由于全校通识课的推广时间短、数量有限,很多学生是出于“学分”要求,“被迫”选择了本门课程,因此学习热情不高。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我们对授课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

2.补充课外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读书对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的形成与提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2]。因此,我们推荐了《寂静的春天》、《瓦尔登湖》、《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失窃的未来》、《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亲历可可西里10年》等十余部在环境领域较有影响的经典著作。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部阅读,并提交一份15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又能学习到一些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3.引入史实和事例。在“人与环境”课程中,涉及到许多史实和事例,这些史实和事例往往更具说服力和震撼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除疑惑。例如,在讲述“地圈与人类文明”部分时,以“美苏尔文明的衰落”警示过度浇灌可使土壤盐碱化,造成粮食减产,最终导致文明衰落;通过“复活节岛之谜”启示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这些史实和事例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3]。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学生智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特点,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以下探索:

1.运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人与环境”是面对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课。学生专业、背景各不相同,除了理工科学生与人文艺术类学生的差异外,还存在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差异。因此,授课内容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对于一些先修课程可能学过的,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完成;对于一些需要一定专业基础的或较难理解的内容,则通过翻转课堂式教学(flippedclassmodel)模式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大气污染物no时,我们预先提出问题:什么是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no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同时提供资料,启发学生思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还能学习到很多课外相关知识。如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影响中枢神经系统;no还能作用于平滑肌细胞,造成血管和组织舒张;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穆雷德教授(ferid.murad)也是因为发现了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能经由精氨酸(arginine)反应途径产生气体分子no的作用机制,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等。

2.组织课堂专题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下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主动接纳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在课堂上精心安排了几次课堂讨论。例如,观看环保影片home,进行全球环境问题的学习和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学习和讨论。此外,每年的3月22日及6月5日,分别进行“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主题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极大限度地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通过相互交流意见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开展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理论联系实际是保证所学知识与其来源――社会实践不致脱节,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运用或回到实践中去。因此,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每学期安排6个学时的“校园环境”素质拓展活动,其目的是倡导绿色校园,从我做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团队组建及展示(队名、队徽及行动口号)、素质拓展(校园环境实地调查)及活动总结(调查汇报)。此外,还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绿色科技及校外的清洁生产参观学习活动,参观后每人提交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参观心得。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就能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阶段或未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三、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

考试是督促学生系统总结所学课程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大部分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以期中、期末笔试考核为依据进行评定。这种单一、片面的评价模式,既无法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内容的改革是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试内容都是教师围绕着教学大纲中“重点”出题,学生始终处于“背知识”的被动状态。为了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扩大命题范围,考试内容不仅涵盖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兼顾当前的环境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动态,想取得高分数的学生只有阅读更多的文献,学习更多的知识。

2.考试方式的改革。为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缩小了期末考试在整个成绩评定中的权重,而且采用“口试”的方式。口试题目事先公布,学生通过选题、查阅资料、制作ppt、答辩等环节取得“口试”成绩。这些试题大多是近年所发生的环境问题,其内容不在教师授课内容中,也没有“标准”答案。这种考试方式不仅可引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3.成绩评定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制定出严格的评分标准给以量化,与学期末口试成绩一起按比例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20%(考勤10%、课堂小测验10%)、环境实践占35%(环境调查15%、环境提案10%、参观感想10)、读书报告占15%、期末考试占30%,期末考试为口试。这种成绩评定模式既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又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我院开设了面对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人与环境”。几年来,我们通过对“人与环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更新、教学手段的强化,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

环境与人类范本篇十一

水土条件对植物生长的重大影响。植物如此,人何尝不是这样式呢?所不同的是:人不只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多的还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大自然创造了人,但发展和形成人的是社会。

社会环境,从广义上可分为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环境氛围。

大的社会环境是指国家的政治状况、社会形态乃至国际形势等等。社会这个大舞台能造就英雄,也可以毁灭人才。社会稳定,就会有治国安邦者应运而生;局势动荡,有可能乱世出豪杰,也可能小人得道,无德之辈鸡犬升天。盛唐的诗坛,值开元盛世,浪漫、田园、边塞各路诗人自领风骚;历经安史之乱,杜甫才会写出那么多深刻地揭露和批判黑暗现实的不朽诗篇。否则,他那“现实主义诗人“的名号又何从谈起?再说,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不是源于统治者的暴政,要是统治者稍稍贤明一些,农民们一定会去过男耕女织的舒心日子,才不会以血和生命为代价奋起抗争呢!

一个人的秉性,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家庭之中,亲人共居,朝夕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的就是家长对孩子性格的重大影响。周昭王崇尚武功,喜好远游,子承父志,他儿子周穆王理旬如出一辙,竟远涉山水到瑶池会见了西王母。居里夫人治学严谨,生活简朴,这直接影响到她的女儿,要不怎么会有母女共捧诺贝尔奖的科坛佳话呢?近来被多种媒体介绍的“怪人”辜鸿铭,由于生长在国外,受洋人的歧视侮辱,故而虽是满肚子洋墨水,却极为主张中国复古,到民国时还留着一尾大辫子,这是他所处的环境造成了他孤僻怪异的性格。

另外,“一傅众咻”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人语言的影响;鲁迅先生说“农家之子早认犁,兵家之子舞刀枪,秀才之孱子舞文墨”,强调的是环境对人职业的影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由此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不容置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谁也不可否认出污泥而不染者有之,也不可否认一世英明的刘备有个糊涂到极点的儿子刘禅,更不可否认文革中荒廖的血统论使多少人蒙冤受屈,凡事必有例外,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话说回来,就当前社会来看:大的方面,整个社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我们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一心一意不受干扰地好好学习。可小的方面,确有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比如说一些父母,整天逛舞厅,打麻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相当大。为会么〈孟母三迁〉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家教的经典范例呢?就是因为孟母深知环境对其子的影响,不辞辛劳迁家三次,为的就是给孟轲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今人或许应从中得到些启示。

我不否认具有独立创造精神的人。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任何人也不能完全脱离他所处的大的社会环境和周围各种环境氛围。“天马行空”是不存在的,也绝不可能的。

人们常说的抓住机遇,就是善于抓住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环境氛围给你不常有的机会和有利因素,尽量避免和排除环境中常常出现的不利因素,同时,积极主动地创造能够施展才华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