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31:52 页码:11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模板9篇)
2023-11-19 02:31:52    小编:ZTFB

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素养。完美的总结可以通过反复修改和润色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者写的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借鉴。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一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选择了报考美专。参加复试的头一天,父亲问我,需要我陪你去吗?我说,不用了,父亲说那你一个人去好了,我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挤上了通往县城的唯一一班公共汽车。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十七岁。

下了汽车,按照父亲的嘱咐,我寻了一家旅店。我记得自己很紧张,结结巴巴地跟服务员说要开房间。然后我找到了第二天要进行复试的考场。考场设在那个美专的一间教室,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画夹画板,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石膏模型。我兴奋得浑身颤抖。能在这样的教室里画画,我愿意用所有的代价交换。

但是,第二天考试的`时候我发挥得糟糕透了。考场上我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可是我做不到,我的手心里全都是汗。我不停地用着橡皮——稍有素描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多用橡皮是素描中的大忌。总之那天我的发挥异常糟糕,我稀里糊涂地交了考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当然,即使我发挥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在等待进考场的时间里,我听到一些考生的风言风语。他们说考试完全是一种形式,而最终的人选,其实早已内定。他们的话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我看到校门口的轿车排成一排,我看到很多可疑的人站在那里鬼鬼祟祟交头接耳。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世界的可怕。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原来还有另一种力量可以操纵一件事情的结局,并轻易埋葬一个人的梦想。

父亲在村口接我。他不停地给我讲这两天来村子里发生的事。他做了一桌子菜,打开一瓶酒。他第一次把我当成一个男人,他给我的酒杯里倒满了酒。那天我和父亲说了很多话,但唯独没有谈起考试的事。其实用不着问,父亲能从我的眼神里读到一切。

两个多月后,录取通知书仍然没有盼来,我知道,我考上美专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了。我终于跟父亲讲起那天的事,我告诉他被录取的人员可能内定得差不多了。为证明我的话是正确的,我给父亲举了很多例子。父亲听后,看了我很久。他说,我相信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么,他们就没有不录取你的道理。现在你被淘汰了,你怨不得别人。你被淘汰的理由只有一个——你还不够优秀。

我想父亲的话是正确的。美术考场的特点是,每个人的画作都是开放的,别人都可以轻易看到。假如我发挥正常,那么,或许我还有被录取的可能;假如我技惊四座,那么,他们肯定会将我录取。可是那天我的发挥是如此糟糕——我看了很多考生的作品,他们画得都比我好。

有时候就是这样。这世上的确有龌龊、有阴暗。有我们想不到的复杂。我们不喜欢这一切,可能也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非常优秀。只有你变得足够优秀,你才有战胜这些龌龊和阴暗的可能。

当然,很有可能,你一辈子都达不到足够优秀。可是你应该有将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想法和行动。那样,首先,你不会变得龌龊和阴暗;其次,你会快乐;第三,你极有可能真的变得足够优秀。

是啊,我们会不厌其烦地抱怨社会,宣泄心中的不满,总觉得世道不公,社会阴暗,却很少静下来反观自身。黑夜不能吞噬我们的光亮,相反我们会显得更加光彩。求人莫若求己,与其把命运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楼阁上,不如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中,不要奢求社会的同情和眷顾,在社会的眼中,眼泪是最廉价的。有了实力,你才能赢得主动。唤醒心中的巨人,让自己优秀起来,让你的光亮穿透沉沉的黑夜,照亮整个夜空。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二

刚刚还飘着濛濛细雨的天空,此刻放晴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登上一只渔船,船疾驶在宽广的湖面上,两岸飞快地往后退去。女友站在乌蓬船甲板上,张开怀抱,疾风高高扬起她的黑发,裙裾飘飘,这让我想到《泰坦尼克号》行驶中快意飞翔的露丝。她兴奋得一路尖叫,钻进舱内对着我喊:“太美啦!快出来看啊,一定会给你写作增加灵感的!”我笑了,她怎么知道,坐在舱内的我,此刻正拥有“尽收城郭归檐上,全贮湖山在目中”的怡然与欢喜。

大约半小时后,船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岸边停下。

我们小心翼翼地涉过一片沼泽地,攀上一个五米多高的圩堤,忽然,一场奇异的幻觉从天而降,让我猝不及防:阳光普照,一望无际的草原如同碧绿的轻纱在天空下缓缓伸展,那一层层的绿色,波浪般涌动,掀开了无边无界的画页,辽阔空远得让我想发抖,我甚至不敢说话,怕一说话赤魂就飞了出去。第一次,我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蓝天绿地”,什么是“绿色净土”。

如果在这样的情景中纵马飞驰,该是怎样的惬意与潇洒呢?

头顶蓝天淡云,脚踏如茵绿草,一种顶天立地的豪迈情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

这里的草,是这般的刚毅。

有的高有一米,锋似剑戟。站在这里,举目四野,你尽可遥想“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大漠沙场秋点兵的恢宏。我甚至想撩开烽火连天的帷幕,进入昏黄的岁月长廊,更清晰追踪将军那夜引弓的飒爽英姿。可是,他的资料只能靠史记与笔墨,笔墨永远不语,幸好,这无边草原临风展翼的形象,在记忆中长久地支撑了他的形象,保存着时光中的不灭。

风,舞动着我的长发。站在万亩青草地间,感觉自己是这样的渺小,如沧海一粟。我极目怀想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寥廓和深远——这里没有牛羊,没有飞禽,没有工业,没有一丝污染,所有的一切是这样的洁净清新,假如下一场大雨,你会体会到“天穹压落、云欲擦肩”的那份豪迈和洒脱。在大自然的雄奇和伟大面前,你的灵魂是一种怎样地颤动和震撼!

这里的草,是这般的俏皮。

在江南,是很难看到如此辽阔鲜嫩的草地的,她一定是上天赐予这方土地的绿色瑰宝。她没有“一岁一枯荣”的叹惋,没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柔弱,起风时,她们跳着轻松快活的舞蹈,风止时,她们肩并肩,摇摆出草原柔柔的醉意,令人忍不住随着她们的舞步,欢快地奔跑,快意地摇动。躺在这天然的绿色地毯上,枕着绿草的臂弯,我们开怀地大笑,纵情地翻滚、尽情的嬉闹,就像婴儿回到久违的母亲的怀抱。耳旁,仿佛重新响起鸭鹅嘎嘎的叫声,重新回到金黄稻谷自然的香气中,童心未泯,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还有什么比这更浪漫的呢?

我想,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和恰当的人在一起疯狂。

这里的草,是这样的娇柔。

她像极了东方的女子,典雅,含蓄;

又像女儿家的剪水双瞳,有潋滟的心事,幽微如水。

在这遥远的荒地里,她不与群芳争艳,不慕百花繁华,在平淡中开落,不求人人回眸,只在安静中淡泊,不喧哗,不张扬,让人心生怜爱和敬仰。她一定是听着唐诗宋词,吟唱着阳春白雪长大的,骨子里与生俱来透出一种古典优雅的韵致。在这远离人间烟火的地方,独自美丽,默然相守,你懂得也好,不懂也罢。她宁愿做等春的女子,守候着专属于自己纯洁的、唯一的爱情,寂静而孤傲地开在自己的春天里。

亲爱的,你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不知什么时候起,天空下起了小雨,小草微笑着催促我们离开。

“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回望青青草原,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眷恋与不舍。想起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那句:“我喜欢你是寂静的。”是的,我的喜欢是寂静的,在默然欢喜中眺望着初秋,我将再次走进真正的江南草原,定格鄱阳湖水草丰美,万鸟齐飞的壮观景象。我所有的等待,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邂逅一个打开了数百年辽阔田园风景画卷的草原和不一样的自己。

我的城池,你来,定然邀你赴上一场花香满径的盛宴。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三

在雨天,我放飞了一架纸飞机,我想让它带着我的心愿飞向蓝天。我不确定它能一直飞向远方,我也知道它总有一天会落地的,但是我现在只想让自己做个幸福的梦。梦里有你,我亲爱的执念君…..

初见你是在高中开学的时候,在得知你姓名,我有些惊讶,之前我是听过你的名字的,你和我另一个好朋友宁子曾上过一个补习班,她曾说过你的恶劣行为,我悄悄地将眼前这张温和无害的脸与自己脑中的对比了一下,顿时我发现宁子说的那个人与你一点不符。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忍不住又偷偷看了你一眼,你似乎发觉了,转头主动与我交谈。就这样,我就认识了你执念君。

我本是活泼好动的孩子,两三天就与你混熟了,从而也发现了宁子所说的恶劣行为。好吧,我失算了,但是执念君,你自以为我是一个成绩不咋地的孩子,让你惊讶的是我居然在考试中拿到了第三。看着你惊讶的样子,我竟忘了说我从小到大就这样,而是想起了《十年一品温如言》中言希的样子,一样的大眼睛,一样的性格,我轻笑并未反驳你的话。就这样,我们成了死党了执念君。

于是,生活按着它原有的'轨迹行走着,而我们也日渐熟悉,然后又找到一些兴趣相同的死党们。我以为,我们会这样一直继续下去的,但是,你却在某一天神神秘秘的对我说“喂,一班的班长叫什么啊?”我有些惊讶,你从不询问这些女生的名字的,但我还是如实回答了,“她长得好看吧?我挺喜欢她的呢!”听着你的话,我不知到该说些什么,但心里就是有些不舒服,就像被鱼刺卡住了嗓子,我暗自嘀咕着“说什么不注重外表,还不是一样……”你没听见我的嘀咕,一个人在研究着要不要向她表白,看着你那模样,我一赌气说道“她成绩比我还好呢!你怎么追啊!”你脸上的微笑瞬间凝固,你笑着挠挠头说“所以才要你帮我呀!等我期末考进年级前一百,我就表白吧!”于是,我们每天聊的不是八卦了,你开始用功了,最终,你成功了,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该说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么?竟让你考进前一百名,就这样,高一过去了,你顺利抱得美人归,而我们的关系也不像以前一样亲密,因为你说你的她会不开心,而我又找到了一个好蓝颜。就这样,我们开始又有了自己更在乎的人了呢执念君。

高二了,你们的感情很好,我有些迷惑,你的喜欢居然持续这么长时间,老师换座位了,我们成同桌了,可我们只是偶尔说一些话而已,再不像以前一样。渐渐,你开始有了不开心的时候,你们也开始吵架,这时候你就会向我一吐为快了,我只是默默地听着,然后劝你要大度一些。想来,你们能走到今天我也算功不可没吧。只不过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奇怪,奇怪的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我本打算就这样当一个你的倾听者,没想到,你这种人也会耐心听我的委屈。我是个极爱哭的孩子,只不过上了高中很少哭。但是那一次我真的很委屈,老班让我当班长,教室很吵怨我,可当时我并不在,我解释,却说我不负责任,我当时真心很委屈,感觉从小到大没这么委屈过。下午的地理课,我哭了一节课,你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给我递纸巾,我突然感觉有人关心的感觉真的很好。那天,没有人知道我曾经怎么被老师冤枉,谁也不知道我哭了整节课。那天的我们像是约好了,从未再提过这件事。就这样,我们的关系经过这件事似乎变得更加密切了执念君。

如今,我们已经高三了,你和你的她还是一样甜蜜,我也有我自己的目标,我们终究还是像最初认识的时候,明明看起来不是很要好却明白彼此想要的是什么。就这样,我们开始为自己在乎的事情努力了呢执念君。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四

生活是一幅五彩的画卷,五颜六色,丰富多彩。如何使你的生活更加惬意?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一个人必须面对未来,不要过度沉缅于往事。

一步曲:加--增负。你必须日新日日新。你必须不断寻求新的乐趣,尝试着迎接新的挑战,丰富你的生活,使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乐趣,寻求新的朋友,能给你带来新思维,新鲜事物。不断学习新技术,培养新兴趣,增长新才干。要与旧的习惯,约束作斗争。把生活中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动力和机遇。

二步曲:减--减负。你必须天天减负。去除那些无用的东西,不作无用功。空出身子干有益的事。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要把那些不如意的事尽快忘掉。我们身边总有小人相伴,要把小人甩在一旁,不去理他。

三步曲:乘--乘负。你要多多与人交流,找亲近的人诉诉衷肠,广交朋友,和博友多交流。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实。朋友多多益善,多个朋友多条路。

四步曲:除--除负。把你负责的事分成若干份。有些事分给别人办。从善如流,善于妥协。把麻烦分割开来,一个一个解决。不要面面俱到,人的精力有限,只拣重要的事先作。不要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

崇敬生活,珍爱自己,学会人生增负,减负,乘负,除负。把负担保持在合理范畴。你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人生在世,关键是要变革,要前进,适时改进自己的生活性质。要有创造性的方法,才能使你的`生活更美满。

一生中,总要从孩提开始,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一直到三十而立之前,你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培养新兴趣、增进新知识,要结交新朋友、接触新事物、发现新东西。这时你的生活是以加法为主。一直到三十而立。一点点学起来,到了三十真正立起来了。

从三十到四十,是一个黄金季节,人生到了巅峰,从三十开始,人要以减法为主,去掉那些不必要的负担,舍弃那些不该交的朋友,停止做那些无味、无益的事。腾出身来干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事。到四十你才能做到不惑。敢于舍弃,需要大智慧,做到舍弃,才能不惑。

从四十到五十,人已学会淡定、从容,“五十而知天命”。四十到五十,要学会乘法,要了解那些生活方式和主张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包容一切。包容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见怪不怪。

五十以后要学会除法,“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五十以后,你会逐渐退出人生主战场,你必须学会把你负责的部分分成若干部分交给其他人去做,或着把其中一部分委托给其他人去做。六十以后,要善于妥协,给自己更多时间和自由。把一些不容易处理的矛盾分割开来,一个一个解决。

当然,加减乘除,也并不完全按年龄分类,如果你是懒散之人,宜多用加法和乘法。如果你是忙乱之人,用一点减法除法可能更有利。学会加减乘除,对你人生道路的理顺将大有益处。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五

直到现在,心情还是难以平复,总是看着让自己喘不上来气的片子。

好像这个题材有一种吸引力一样,总是想让我驻足下来,静静的看。

其实在之前也看了一些同题材电影,基本上都给了4星以上,而且大多数给了五星。可能从专业角度这个电影没有多完善,但毕竟我也不是专业的影评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看完之后的真切感受。

《总有一天》最精彩的地方不是结局,而且过程,结局像是为了应付“广电总局”过审而优化的一样,但无论影片的结局是啥,在我心中也是有一个我觉得该属于这个片子的结局。

就说我看过的这类电影,目前我可能最喜欢《总有一天》,

因为他,

比《熔炉》的视角更有亲切感,是以主角一样同为受害者的“我”来描述。

比《聚焦》的渲染更有感染力,非记者调查,是切切实实的寄宿学校生活画面。

比《放牛班的春天》更无助,老师想救赎孩子但终究无能为力,只尽其所能。

比《嘉年华》更有梦想,宇航员的理想变得没有那么遥远,未来还是有光亮的。

他们的童年生活与记忆无法选择,这样的生活,也只能按部就班的过。

如今听到太多亲兄弟的厮杀,也许是闲来无事吧,生活太美好?

手足情深,哥哥为了弟弟能顺利看到宇航员升太空,主动揽下脏活累活。即便很多次他也无能为力,但终究心是好的,是爱的。弟弟一方面为了梦想一方面为了能够救哥哥,也是数次经历危险与打骂。

你可能讨厌煽情,觉得虚假,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亲情,就是让我这样的独生子女感动。

寄宿学校的黑暗,校长的独权,其实校长也是个聪明的角色,他的手下信服于他。

可能在最后显得公布于世这样的简单,早知这样谁都可以戳穿,也便早就不会这样。也许是草草带过,现实中没有这样的容易,所以《熔炉》体现出的一层层黑暗,一层层无助才动人。所以其实没有哪个电影哪件事情是完美的。要看站在什么角度看。

我知道不足,我知道结局太理想化,我知道梦想没有这么伟大,我知道现实会更残酷。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片子。

02。

我想说问题不仅仅出在校长和老师身上,家长的责任更大。

所以我觉得电影不仅仅表现了老师们的恶,黑的更深刻的是不负责任的家长们,是他们给了这些恶魔生存作恶的空间。有人生,无人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些孩子的家长受得什么样的教育?如果孩子们没有被解救(现实中没被解救的肯定占多数),那以后他们又会怎么对自己的孩子?想想俩兄弟刚到学校的时候,别的孩子怎么对他们的。老师们对孩子作的恶只会激发他们内心的恶,本来不坏的人也会变坏。

回头看看中国,年轻人都拼命往大城市挤,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的遭遇又会是怎样的呢?而且中国的教授之流,比之片中校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唉。。

03。

这是一部拍摄的丹麦电影,之所以在很久没写影评之后,想要就这部电影表达一点想法,是因为我觉得这电影不好,而同时很多人觉得它很好,也就是说我对这部电影和很多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所以才有了表达的愿望。当然,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观点来自不同的角度,也应该是生活之常态,而这部在我看来非典型的.北欧电影,引发我去表达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

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失去亲人的两兄弟在寄宿学校遭遇到暴力与欺凌,一系列的抗争之后,正义最终得到伸张。我不喜欢这样的电影,首先作为电影,我只消看五分钟开头,就可以知道两个小时的情节发展与最后的结局,其间每个角色在他第一次出现的一张脸上就把整个角色的轨迹演进完全显露,这样的电影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过无聊了。

这是无聊的部分,不过其实现实中的无聊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往往很多无聊是必须要予以泰然处之的。引起我第一层不喜欢的,是电影传达的简单价值判断,这就需要阐明一些我的立场。我觉得复杂是任何判断的基础,人性、生活,甚至细微到现实的某个断面,都是不能做出断言式判断的,是非善恶之类仅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下对某一不断变化事物的短暂评判。任何简单的判断都是值得怀疑的,就如同电影所传达的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如果每个人都被确定的分配给好人与坏人的位置,那么就不会有人想当坏人,坏人就完全失去了被理解的可能,而没有沟通与理解,正是所有暴力得以孕育的土壤。

第二层不喜欢,恰恰是这样一部电影,会有很多人喜欢。另一部与此类似的韩国电影《熔炉》,高居豆瓣电影top250第20位,人们对弱者的遭遇表达放大且不负责任的同情,希望看到正义的伸张,或者也可以称作复仇的即时生效。类似情感的泛滥与无可厚非,正是这个时代的重疾之一。煽情无处不在,而往往缺乏理智基础支撑的感情只能沦为维持时间很短的生物电波效应,追求速度是很多人的愿望,这速度涵盖了生活的很多方面,有身体的速度,也有情感的速度。如此短暂又高频的情感刺激,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让本应深沉细腻的情感体验逐渐麻木。

第三层不喜欢,涉及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电影中的苦难具有明确的指向,也有明确又单一的摆脱之道。似乎离开寄宿学校,兄弟二人的苦难就会终结,这是如此幼稚。生命并没有人们所赋予的太多意义,而苦难更是几乎会伴随整个生命历程的,在巨大的空洞面前,个人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才是真相。也许我这样的看法是偏执与悲观的,但如果一个人喜欢的文学作品是《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人性的枷锁》,是《玻璃球游戏》,是《日瓦戈医生》,那么他可能就会和我有差不多的想法。

挺久时间没有写影评,并不是没有在坚持看电影,(刚刚看的电影《狗镇》,这样的电影才可称典型的北欧电影吧)只是很多时候由电影引出的情感与思绪会被自己渐渐归类,只有某一类东西积累到足够充盈的时候,才会有想表达的愿望。随着观影数量的增加,电影所能带来感触的频率自然下降。但一如生活本身,在平静中度过的那些日子,才是点滴铸成自我的时光。

04。

可能是因为看过《素媛》《熔炉》的原因,感觉这部电影没有那么的震撼人心,故事的背后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俩个主人公有了新的生活,最后奔跑的男孩前面是大道,旁边是绿油油的大树,跑向了美好的人生。据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但是其中也加入一些浪漫色彩反而有点失真。看豆瓣评论,很多人提到了杨永信(提倡点击疗法第一人),可能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也在发生这这么一些事情吧。而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校长的家长,口口声声的说是在为了孩子好,麻痹了一些东西。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六

所谓孤独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要求能够排除干扰深入文字以忘我忘情忘怀的态度全心投注沉醉其中的一种阅读方法。阅读时要将自己设置于一种孤独的的状态中,这样你才有可能准确解读深刻理解文本。也许环境很嘈杂,但在阅读中你此时心中只有孤独的环境、孤独的时间、孤独的空间、孤独的文章、孤独的读者、孤独的思维……这种孤独不仅仅是一种表象的,更重要的是指一种沉醉阅读的境界。

当你坐在案头,展开文章时,你要端正阅读态度,进入到阅读的状态中去。你的准备工作应当包括:有待读的文章、有足够的光线、有充分的时间,还可以有一杯热茶、一段轻音乐……阅读过程中要做到孤独:

首先,阅读时要坐得住。在读书的时间里你要有所牺牲,不做其他的事,你本来可以和同学去游戏、去打球、去谈天,到处走一走,或去玩玩具,但你为了阅读,在这个时间里你必须完全孤独起来。不能一边阅读一边这里摸摸那里动动,眼睛在左顾右盼,耳朵在注意听别人讲话或别的什么声音等,要能真正的静下来,学会排除这些容易让你分心的干扰。而坐在教室里阅读的学生,更要有能克制自己的排除周围一切干扰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拒绝同学的讲话、借东西、互相嬉闹等。要一心一意的阅读,阅读时的时间、空间等是属于阅读的。你要能静静的坐下来,孤独的阅读。

其次,阅读时要沉得下来。心要静,要能专心致志。不能一边阅读一边在想与文本内容完全无关的东西,心要完全沉下来。只有心沉下来了,一切外部嘈杂的干扰你都能排除,一切浮躁肤浅的杂念你也可暂时抛在一边。尽管有时你的心静不下来,你就借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孤独阅读的习惯是要靠长期的磨炼才能养成的。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心没有沉下来,身旁的一切声音都是干扰,同学矛盾、老师的批评、考试的分数、家长的唠叨都会成为你阅读的障碍,孤独阅读拒绝这些。

第三,要沉醉其中深刻的阅读。沉醉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文章生动的语言助你语言出神入化,文章动人的情节助你情感波澜,文章丰富的内涵助你思维开阔,文章独特的见解助你认识深刻……面对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文章,你旁若无人的`阅读,你废寝忘食的阅读,你心领神会的阅读,你准确解读的阅读,你沉醉其中的阅读,就是孤独阅读境界。其中,深刻理解文本本身的内涵是我们阅读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树立“没有我读不懂的文章”的信心。读不懂就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要的就是进入孤独阅读的状态。

当然,孤独是一种阅读状态,其实孤独阅读时你并不完全孤独,阅读时你在跟某个东西交流: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感情、自己的认识等,你的思维是丰富的、活跃的,你在和作者对话,和文中的人物对话,和自己对话。你在孤独阅读中尽量读出对自己的发展有价值的内容,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思维。在今天容易让人浮躁的环境和功课繁多的学校里生活着,学会孤独阅读能帮助你在阅读中成长。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七

很喜欢,很喜欢的诗。

收到了网站给签约作者的一本印书。居然很厚,而这里面只是我的一小部分随笔。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积累了这样多的文字。

而整理的不过是早期的散文。字里行间,还流露着女孩期的一些情怀。翻阅的时候,发觉,很多浪漫的`事情我都已经经历过了。唯一还没有经历的,是和一个人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想起伍佰的那句话:“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没有像你一样的梦想。”其实只是,梦想很值钱,很值钱。

袅袅一直不肯在现实中俯就,导致她近四十岁还没有初恋过。我知道她其实是对爱情,太有梦想。

我一直劝说自己,对现实太过俯就,结果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感想。

本来应该活得很骄傲的,是吗?

可是有太多的世人,活得缺少幸福和尊严。

思绪飘得太远。

出书这件事离我们很近。只是我理想中的出版,是有关于成名成家的,这就有一点遥远。

如果简单的先出一本书,其实也不错。至少可以先寄给重视的人。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收到朋友的问询,是否可以赠书。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

当我想到,今后写的文字,会经过你的目光时,就已经意识到,更加要注重质量,不能过于随意了。

一直以来都写得太舒服,太随心所欲了。

想把我的半生,给你看到。

又怕你会误读。

“总有一天,你会在灯下,翻阅我的心。而窗外,夜色已深。”

多美好的一种感觉啊,可惜不能细述前情,详陈别意。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拿来讲的。语言会破坏掉一些东西。

有时看影视剧时,会发现男女主人公在明明关键的时候,偏偏不解释,不开口,导致很多硬生生的误会。

而有时我又似乎明白,那是因为很多话,以为不必说,你就会懂。

如果你不理解,自恋的人更加不想说,因为失望。

如碧海潮生的黄药师,连桃花岛上的所有仆人,都是哑奴。骄傲到了极致。

可是什么都不去做,那是在爱,还是在放弃呢。

“年少时光的熙熙攘攘∕尘埃与流浪∕山风与海涛∕都已止息∕年也终于老去∕窗外夜雾漫漫∕所有的悲欢都已如彩蝶般飞散∕岁月不再复返∕无论我曾经怎样固执地等待过你∕也只能给你留下一本薄薄的∕薄薄的诗集”

百度后,我终于知道这首诗来自于席慕容。能让人记住的只言片语,通常来自于真正爱过的诗人。她的很多诗听起来都像是绝望的暗恋,就像如今的余秀华。

因为不能细细对一个人讲,是如何爱他,怎样爱他,爱他爱了多久……只好写简短的诗。至少诗看起来美丽,不至于使人厌烦。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八

直到觉得辛苦是一种错觉的那一天。

尔看得清楚,偶尔只有朦胧。

会成真。

人把困难击倒,连起步都还没有开始的我们又怎么好意思叫苦连天。

小小的我如何变成大大的我,只能伸手摸索。没有什么领队会领在前头指引。

小西瓜如何变强变大?

梦如何督促我们变强变大?

困境会如何把我们鞭策的更强更大?

把一时冲出来没有意义的情绪给刚刚熘走的那一秒。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努力把自己变强变大?

直到觉得辛苦是一种错觉的那天。

总有一天散文如何写篇九

去年三月即将毕业的时候,我应聘到山区一所简陋闭塞的县城民办中学,和一群不谙世事的山里娃一道,度过了三年我人生旅途中最单调最丰富、最艰辛最幸福、最凄凉最迷人、最孤独也最充实的壮丽时光。尽管时间短暂,但是,我体验到胃肠了生活。

我的中学坐落在大山之中。远看,她被四周的重重黛山和黛山之中的雾霭炊烟包裹着,白砖砌成的校舍和青山熔为一体;近观,她被四周茂密挺拔的翠竹和茁壮蓬勃的杉松掩映着,校园的生机与活力耳可闻而目不可睹。白天,陪伴我的是,憨厚质朴的民办教师,默默无声的厨房鳏夫和淘气顽皮的山村稚娃;夜晚,与我为伴的是,萧萧风敲竹叶响,暖暖孤灯照室明。饱经沧桑的家父和姐姐来校,心存狐疑:“瑞,习惯吗?”志趣相投的挚友来访,深感惊讶:“喂,你不孤独?”

我真的不孤独?有时我莫名地问自己。我怎么会不孤独?我怎么会孤独?!

清晨,我谛听钟声和鸟鸣钻出温馨的被窝,在教室里和着孩子们稚的童音一道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傍晚,我踏着斜阳登上高高的山岗,在暮霭中同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一起,品味着人世的残酷和多情。课堂上,我教孩子们知识;假日里,我带孩子们去春游。累了,无拘无束地在山坡上打几个滚;饿了,随随便便地在枝头摘一兜野果;渴了,在山涧捧几口甘泉。一碗剩饭,能够驱赶饥饿的袭击;几封书信,足以慰藉空虚的灵魂。

是的,单纯的我那时不孤独!

这里没有霓虹歌厅没桑拿甚至没电视没汽车没摩肩接踵的人流,但我仍然到充实和富有。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辞职离开了这所中学,来到了省城的一家报社从事编辑工作。那时,在同窗和同龄人的眼中,我是一个扼住了命运咽喉的幸运儿。可是,面对现实世界全新的生活节奏,慢慢地,我开始变得自卑,变得不安于现状努力进取。

多少个艳阳高照的丽日,多少个雨雪霏霏的黎明,多少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多少个落日余辉的黄昏,我总是肆无忌惮地让难耐的空虚燃烧着自己的青春。烟雾弥漫的斗室里,我同那些无所事事的酒肉朋友,没完没了地谈股票谈谈伊拉克谈艾滋病谈职称;大宽平液晶屏电视机前,我百无聊奈地换着频道,看一窍不通的橄榄球看刺激感官的血腥武打看无病呻吟的港片看毫不相干的奥特曼;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悠闲地踱着方步,听此起彼伏的汽笛听市民买小菜时的讨价还价听小贩们声嘶力竭的吆喝听歌厅舞榭疯狂的浪笑听江湖艺人凄婉变调的琴声。

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良心只在夜深人静时,才悄悄出来敲打灵魂。有人得到轻轻的拍打而怡然入睡,有人得到狠狠的敲打而辗转反侧。”是啊,当我现在于室中,面对良心的狠狠敲打,我发现自己原不过是世上浅薄无知、卑微庸碌的懦夫,我突然感到一种刻骨铭心的真正的孤独,剧烈地啃噬着我的心,我恍然悟到:如果说此时的孤独将使我的灵魂变得一无所有的话,那么从前的那种孤独乃是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的驿站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但是真正能给自己心灵留下充实而美好回忆的也许十分有限。如今,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蓦然回首的时候,昔日山村小学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孤独岁月让我深深怀念;从前大深处那简朴自然幽美恬静的壮丽光阴令我心灵震颤。

朋友,当你身居闹市为那些卑微琐事而困扰的时候,学会孤独吧,只要自己的灵魂永不孤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