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1:31:53 页码:8
2023年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精选10篇)
2023-11-23 11:31:53    小编:ZTFB

博客是一个记录和分享个人观点和经验的平台,它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路。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让自己的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一

六年前,机缘巧合,我在朋友辉家遇到了你。那时,你长发飘飘,说话柔柔的,话题中满含机智与幽默。不知怎的,辉扯起了文学的话题,话至中途,只剩下我们在继续着评点文学的新话题。当辉做好饭说“米西米西”时,我们仍沉浸在张爱玲小说的沧桑中。

从那以后,我们便成了笔友。因为我们都在不同城市的学校读书,只能以书信的形式来继续着文学的话题。而且,我们都认为,书信不仅能交流思想,更能提高写作能力。

还记得吗?为了去峰山看日出,我们在一个暑假前的一个月就写信约好了。陪同我们一起去看日出的还有朋友辉。那是一个月圆之夜,赣州的街市早已灯火通明。我们都很激动,因为很多文学大师都把看日出定得如此美妙。我们一致认为:不看日出,枉费此生。

我年龄比你大,常在你面前自称老大,你在信中也常亲密地称我为大哥。在赣州出发时,因自行车不够,三人只有两辆。我便戏称:还是俺老大来搭你一程吧!那料你一坐上后座,车头便东倒西歪,吓得你赶紧跳下车说:“还是我来搭你吧!”貌似文弱的你竟然不让须眉,你的车技让我这个大男人大为汗颜。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继续着几年来的文学话题。

渐近峰山时,一条蜿蜒曲折、坎坷不平的路让我们只能停下车来走上山去。迎着微微的山风,我们已从文学转向人生,话题中满含着青春的憧憬。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我们谈到现当代文学界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时,你说你一定要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而我则说要在有生之年培养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话题热烈奔放,反而没有去注意日出的全过程了。

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那时我们的想法虽天真但却充满热情,回味之余,心头还萦绕着丝丝缕缕的甜蜜。时过经年,再次回眸,月夜登峰山的壮举仍会令我激动不已。也许,此种浪漫将成为永远芳香沁人的回忆。也许,月夜登峰山的壮举此生不再!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所乡村初中教书,而你则南下深圳去阅历生活,你还是坚持你的观点,只有去亲历生活,才能写出好文章。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二

你知道吗?你走后的那一天起,我心中的那盏明灯就从未被点燃。每当我走在那排路灯下时,与你相处的点点滴滴便如柔和的灯光包裹着我。

不知为何,那些时日我非常暴躁,被妈妈随便说了两句:“你该努力了,不要成天抱着手机!”我的心里就特别不服:你小时候成绩不也没好到哪里去吗,为什么我的成绩就一定要好?于是我就甩门而出,头也不回。

逛呀逛,不知不觉间我也逛了几个小时了。看着天空中渐渐拉上了一层黑幕,路边的灯也都亮了,可我就是不愿意回家。街上行人渐渐稀少,摆摊的商贩也都收摊回家了。草丛里“沙沙“”地响着,时不时就会蹦出的流浪猫流浪狗,都可以吓走我半条命,因为人少,猫狗就悠闲地躺在路灯下,享受着灯光的沐浴。

我心里堵着气,就是不情愿回家。恐惧、孤独、饥饿,倚靠在一根路灯下,我无助地盯着对面的路灯发呆。浓浓的睡意袭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完了,这会儿是真没人了!就算我的脾气再倔,但是生命还是要的。正当我起身准备走时,一只狗忽然冲了出来,疯狂地朝我乱叫。现在跑也不是,不跑也不是,我只好静静地站着一动也不动。这只狗绕着我转了好几圈,就像警官在围堵罪犯一样,似乎随时都准备扑上来。

就在这时,我隐约瞧见一个人拿着手电筒正小跑着向我靠近。谁?该不会是人贩子吧?可是哪有这么明目张胆的人贩子?为安全起见,我还是颤颤巍巍地向后退了几步。近了,原来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

只见她冲到我前面,举起手中的手电筒疯狂地朝着这让只狗挥来挥去,嘴里不停地大喊着:“走开,快走开!快点!”那只狗被她的气势吓住了,慢慢地后退。她渐渐逼近狗,握着手电筒做着用力砸过去的假动作,终于把狗吓得落荒而逃。

她吁了口气,转过身来。她的眼睛很大,格外清澈、明亮,在路灯下散发着柔和的光。一件格外单薄的深蓝色的大外套,掩盖了她那骨瘦如柴、弱不禁风的身子。陌生的脸孔却让我的内心莫名产生了熟悉的亲近感。

我们攀谈起来。在她了解了我为什么会“沦落街头”后,她咯咯地笑起来:“有妈妈管不是很幸福吗?”那澄澈纯净的笑声、那大道至简的话语让我幡然醒悟到自己与妈妈的赌气行为是多么可笑无知。

她告诉我,她叫柯欣,今年六年级毕业了,要返回老家上初中了。在我回家的路上,她陪伴我一路谈笑,撒下一路温暖。

在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了。

听着窗外飘过的歌声“谁在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拍着我肩膀……”不禁又想起了你。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三

先说说我那本来要见面却又没见着面的鼠妈妈和鼠姐姐吧!

鼠妈妈,听说您已经出院在家中静养了。您知道吗?这个暑假让我最关心的事除了大赛就是您的病了,您说这病怎么生得这么不凑巧啊,到北京的前夕我都准备好了送给您的礼物了。当我从姐姐的文章中得知您生病时,还掐着指头在算您的康复日期可不可以赶上到北京的时间呢,结果却是……。这老天真是不作美呀!鼠妈妈,龙儿愿您好好休息,别累着身体,让病痛早日康复。希望下回的大赛能遇着您。

接着是一大帮子在北京见过面的朋友:竹子、甜菜、0205、豆豆、猪猪、水晶、海儿。

自从北京分手后,你们生活还好吗?我们可以说是来自全国各地,想不到大家见面后却一见如故。竹子的古灵精怪;甜菜的阳光开朗;豆豆的风趣豁达;猪猪的调皮捣蛋;太白参的沉默少言……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新学期马上要到了,小豆豆、猪猪、竹子、水晶等,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听说初中的课程比小学繁重多了。你们可要有足够的心里准备哦!到那时,竹子还会不会像在北京时那么搞怪幽默吗;猪猪还会不会像在北京时一样,热忠于当狗仔,偷拍新闻;小豆豆就不用说了,我想你到了初中一定没问题,很快就会适应初中的环境;还有……对了,你们不会说到了初中后,就不理我们这些小学生了吧?那我可是会被气哭的(别笑,我可是认真的)!或者向我们这些小学生扔上一句:“幼稚!”什么的。哈哈!开玩笑了。李阳,我想你一定每天都生活在开心快乐中吧!不管怎样,我在远方都会为你们祝福的。

还有还有就是我们中的几位敬爱的老师,你们现在一定很忙吧。

周周,您知道吗?我到现在还不敢相信你是一位那么温柔的人,在去大赛之前,我心里对您的印象是高大英俊、不拘言笑的绅士,一路还琢磨到了北京后见到您的紧张样子。可是想不到您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柠檬姐是我心中想像的样子最符合本人形象的。甜甜的笑容,永远是那么让我们喜欢……如今,暑假完了、大赛完了、夏令营完了,你们又回到了编辑部。又回到了原来的俯首甘为儒子牛的生活了吧。你们千万要保重(是不是有点捧过头了,打出保重一词,我自己都吓一跳)。

这句话虽然有点土,但却是我内心对你们最真挚的问候。你们听到了吗?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四

三月,春暖花开“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孙燕姿用她特有的嗓音如此诠释着与朋友们的邂逅,偶然亦或者是必然。

十七年匆匆而过,身边的人来了,又走了,岁月无痕,唯有记忆里的他,他,渐渐清晰。

曾经,低落时,在你身边静静坐下却一言不发的他;曾经,疯狂时,和你一起唱“我就像个傻子一样笑着过一天,想要看着你的微笑相信有明天”的他;曾经,轻轻的,告诉你“白天有你就有梦,夜里有梦就有你”的他……曾经,曾经,都已是曾经。

窗在,人影,独坐,物是,人非。

席慕容说:“太阳落下去,当它升起来的时候,有一些你认为可以一辈子在一起的人,就从此和你分别。”

人世间有着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己的离合,上帝在云端眨了一眨眼,所有的结局都已完全改变。光阴终是无情,悄悄的将明媚与忧伤一同埋葬。就这样,过去了,都过去了。

年少痴狂,是寻梦的季节,为了追寻自己的天赋,不得已,对朋友说声“珍重”,我懂。去追寻远方的梦想吧,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也懂。天涯海角,有牵挂我的人,也有我牵挂的人,我也懂。

成长是憧憬与怀念的天平,老朋友离开,新朋友马上赶过来,不让天平颓然倒下,直至新朋友成为老朋友。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唯一不变的是那份真诚与感动。咫尺,天涯,仅此而已。可是别忘了,我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不再为失去而忧虑,而学会了为曾经拥有而感激。

刘丽娜的《曲终人散》中说的好:“也许曲终人散之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然而感谢上苍,旋律最好的时候我们在一起。”

有一天,我们重唱儿时的歌谣: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枫叶萧瑟,唯有心底深深的祝福:朋友,一路走好。

银装素裹,唯有无尽的思念,绵长,远方,又有远方……。

三月,唯美的季节,你听听,看看,闻闻,就会春暖花开…。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五

“大顶子山水利枢纽工程已破土动工。5年后,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坝将矗立在松花江上。”看到这个消息,马上联想起10年前我在大顶子山上一段难忘的离奇经历。

10年前,作为呼兰县航运公司的一名水手,我随呼航107船队来到大顶子山港。按顺序,3天后才轮到我们装船。所以,除了值班的外,其余船员自由活动。

吃完午饭后,爱好登山的我独自登上了大顶子山最高峰。举目四望,松花江像一条银色巨龙九曲十八弯地沉睡在绿色的大地中间。山峦起伏,松涛阵阵,鸟语花香,沁人心脾。一览众山小的情怀使我心旷神怡引吭高歌。我坐在温暖平滑的大青石上,朗读《少年维特之烦恼》。不知不觉夕阳含羞晚霞满天,我起身向山下走去。

突然,一条两米多长的大蛇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妈呀”一声怔在那里,头发直立腿在颤抖,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独自面对这么大的蛇,一时不知所措。出于本能,我顺手捡起一根木棒准备自卫。那条大蛇居然高昂头颅蠢蠢欲动。僵持了一会儿,我深知天色愈晚对我愈不利,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吧。我抬脚小心翼翼地准备绕过去。可是,大蛇居然继续阻拦我的去路。看来,一场人蛇大战不可避免了。心虚的我大喊:“来人哪!救命啊!”为自己壮胆。奇迹出现了,大蛇掉头逃去。我松了口气,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忽然,一只硕大的黄鼠狼从我身后窜出,直奔大蛇。我恍然大悟:噢,大蛇的逃走并不是怕我而是怕它。想起黄鼠狼是蛇的天敌,我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全身马上充满力量,拿起大棒准备来个人鼠合力大战巨蛇。

黄鼠狼很快追上了大蛇。它先是绕着大蛇跑一圈,边跑边撒尿,然后跳进圈内向大蛇发起进攻。黄鼠狼非常敏捷,它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闪转腾挪,斗志旺盛。大蛇则以守为攻,虽处于劣势,但困兽犹斗也很顽强。一时打得难分难解不见输赢。我手握大棒很想助黄鼠狼一臂之力。但怕误伤了它,没机会下手。不好,黄鼠狼被大蛇死死缠住,脱身不得。我心一紧,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我挥舞大棒向大蛇猛击。黄鼠狼趁机逃了出来。然后继续攻击大蛇。如此反复,几个回合下来,大蛇终于“寡不敌众”力竭而死。我终于松了口气,脱口而出说了一句:“小黄,好样的!”黄鼠狼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冲我一龇牙,似乎在说,也有你一份功劳。然后向我走来。我下意识地边退边说:“小黄,咱们可是患难之交啊!可别自相残杀呀!”它似乎听懂了我说的话,停止脚步,返回到大蛇身边。不一会儿,又跑来三只黄鼠狼,直奔蛇肉。它们齐心协力,很快把蛇咬断分为5份。后来的3只各叼一块离开。小黄独得两份。看来多劳多得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动物。

以后,我曾去我和小黄大战巨蛇的地方,但再也没有看到小黄。第二年,因我回到办公室工作,再也没有去过大顶子山。这一别足足10年!

10年,弹指一挥间。我不知道昔日健壮灵敏的小黄是否已步履蹒跚,但我知道,我对小黄的感激与思念永远不变。我真诚地盼望小黄能早日得道成仙!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六

月色溶溶,凉风习习,我漫步中庭,不禁又想起了他——邻家傻哥。

傻哥小时候患过流行性乙型脑炎,命虽然捡了回来,大脑却烧坏了,之后便成了傻哥。

傻哥说话颠三倒四,却是我小时候最好的玩伴。我是个丫头,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姐姐,我的出生对于盼儿心切的爸妈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后来,有了弟弟,我在家中的地位就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了。

记得童年的我,每当在家受到委屈,就会哭着去找傻哥。冬天,他会带我堆雪人;春天,他会带我捉蜻蜓;夏天,他会带我“偷”瓜;秋天,他会带我逮蛐蛐,总之,他会变着戏法儿逗我开心。其实大多数时间,是我在欺负他,欺负他傻,我把在家中的不开心统统发泄到他身上。我会骑到他身上让他驮着我到处爬,他在下面手脚并用爬来爬去,累得满头大汗,身上脏兮兮的,却还是傻呵呵地笑,直到我高兴为止。而我在上面得意洋洋鞭打他,宛如一个凯旋的将军。

那时的乡下,果子树很多,雨天刮大风,什么梨啊,柿子啊,桑葚啊都会从树上掉下,傻哥就领着我去捡,然后把捡到的果子往身上蹭了蹭,憨笑着递给我说:“吃,甜。”我心安理得地接过,美美地吃,夸张地惊呼“好吃”,却毫不顾及他在旁边使劲咽唾液。我常常把桑葚汁弄的满脸都是,傻哥就会喊我“小花猫”,我总是追着他打,嘻嘻哈哈的笑声洒满了我的童年之路。

麦收季节,妈妈往往是一大早把我从床上拽起来,塞给我一个袋子,让我和同龄人一起去捡麦穗,由于我年龄小,又天生怕下力,同伴中往往我是捡的最少的一个,这时傻哥就会把他捡的麦穗一股脑地塞到我袋子里,回家我自然少不了妈妈的夸赞,而邻家却传来傻哥妈妈的斥责声。

后来,和傻哥同龄的人陆续娶妻生子,而傻哥却像是被月老遗忘了一样婚事无人问津。为此事,傻哥爸妈没少往媒婆家跑,可有哪位姑娘愿意嫁给一个傻子呢?于是就有人给傻哥父母出主意——用傻哥的妹妹给傻哥换媳妇。俗称“换亲”,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在我们当地农村很流行的,就是张三家姑娘嫁到李四家,李四家姑娘嫁到王五家,王五家姑娘嫁到张三家。有的是两家换,有的是三家换,有的是四家换,傻哥属于第一种两家换。就这样,傻哥父母牺牲一个女儿换来一个媳妇,不过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婚后的傻哥,在老人的操持下,在邻居的帮扶下,妻子贤惠,儿女可爱,日子倒也过得平平安安,有滋有味。农闲季节,傻哥也会随着同村人到附近打打零工,贴补家用。他虽然脑瓜不灵活,可四肢健全,干活又下力又听话,往往是民工们取笑的对象,而他也不会、也不知反驳,只会傻呵呵地笑,深得工友喜欢。随着外出打工次数的增多,家人对傻哥越来越放心,于是在2006年秋随着南下打工的浪潮傻哥去上海修铁路。

不幸的事就在此次修铁路中发生了,40多岁的傻哥走失了。虽然去上海前家人一再嘱托同村人好好照看他,可他还是走失了。这在我们方圆几十里可是爆炸性新闻。

听爸妈讲,傻哥去上海前没有照过相,也就谈不上留下一张照片;只知道自己是什么村什么镇的,无知的家人和村民没有告诉他家乡具体在什么县,什么市什么省,也就谈不上会有好心人送他回来;走失时兜里装有家中固定电话号码,却没有写区号,也就谈不上会有人替他打电话报个平安。

村里派人几次去上海及沿途城市寻找,均一无所获。村人纷纷自责没有照看好傻哥,傻哥的父母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先后离世,而我更是心痛不已,脑海中总是显现小时候他对我的呵护,眼前浮现出他那憨憨的笑容。我每次出门,在大街上见到讨饭之人,就要追上看看是不是傻哥,给他们一些零钱,好似这样就是帮助傻哥一样,心里便平静很多。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七

如帘的雨雾伴着秋风斜斜织下,打湿了浮萍,打湿了心迹,打湿了眼前的一切什物。你在他乡还好吗?此情此景,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西北女孩的身影,以及关于她的故事。

一周前,西北某县城火车站。

秋风习习,残阳如血。你苦笑了一下,说了声:“妈,我走了!”便径直踏上了即将启动的火车。就在这一刻,你隐隐听到身后妈妈的抽泣声,你的眼睛湿润了,无尽的酸楚顿涌上心头。火车启动了,由慢渐快,在一阵刺耳的鸣笛声中,妈妈的身影连同家乡渐渐漂逝于脑后。

半年前,你还是个即将师范毕业的大学生。实习分配下来了,你和同班的一个女生分配到一个山村小学。第一次站在教桌前,面对数十张童真的面孔,你自我介绍:“我是新来的实习老师,姓陈——”“陈老师——”数十个孩子异口同声。你笑了,眼眶涌出了泪花;孩子们笑了,笑得前俯后仰。

学校太偏僻了,四面环山,不通班车,距离镇上仅有一条二十多里的砂石路。学校没有食堂,这里的老师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放学了,老师和学生们都回家了,若大的学校仅剩下两个涉事未深的女孩子。没锅没灶,没米没面,就连水都要到附近村子去挑。躲在简陋而冷清的宿舍里,你欲哭无泪,最终以煮泡面充饥。

“无论我身处怎样的逆境和不幸,我都将以微笑坦然视之。”这是你的人生格言。环境很差,但希望仍在;生活虽苦,但信念仍存。很快,你便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孩子们也喜欢上了你这个新来的陈老师。

课余时间,你带孩子们爬山,给他们讲故事,去孩子们家访,帮附近的村民干农活。孩子们喜欢你,同事们钦佩你,村里的大叔大婶们疼爱你。你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人们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点,我不敢自许,但‘园丁’二字相称于我,我自认还是贴切的。这点,我从我的学生脸上看到了;从校长,从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临别之时,孩子们哭了,年迈的老校长紧紧握住你的手说:“你是我校建校以来最为优秀的实习老师了!”是呀!两个月的老师生涯,你已喜欢上了这个小山村,喜欢孩子们,喜欢这里的一切一切。

回到母校后,你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毕业在即,一年一度的全省招教考试也将在七月份进行。然而,就在那次考试后不久,你告诉我,你落选了。万人皆过独木桥,其实你想过就能过。论现在的国情,体制,我早有预感。好在你并没有自弃。你说,来年你还考。在八月下旬的某个下午,你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你说,你在北京打三个月工,便回家好好复习,准备明年的考试;你说,一个人的旅途,感觉有些孤单;你说,北京好大好美!你自感该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但你一定会好好地生活下去;你说,你现在在一家西餐厅当服务员,感觉很好;你还说……对于你所说的一切,我除过赞许,还有钦佩。我坚信,凭借你不解的努力,你一定会实现你的最终目标:做一位优秀的人民好老师。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八

我喜爱家乡的沱江河。

春天,沱江河像音乐家一样,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每当我听见优美的歌声,就会想起沱江河那哗哗地流水声。水里的鱼儿高兴地在水面上跳来跳去,好像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我们可以玩耍了。”布谷鸟在河畔的树枝上:“布谷”、“布谷”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应该播种了!”小狗在河畔的草地上汪汪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了!”

夏天,河畔成为了小朋友们玩耍的地方。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来到河畔捉螃蟹、捉蝌蚪、打水仗……玩得真开心。中午,树上的知了高兴地说:“知了,知了。”好像在说:“知道了,知道了,小朋友们该睡午觉了,我不打扰你们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沱江河畔的果树上挂满了大大的灯笼,有红的、黄的、此的、绿的……真是应有尽有。这时,小朋友们提着你篮,爬上树摘果子去了。

冬天,梅花开了,当你漫步在沱江河畔时一阵阵清香掉面而来,这时,你将会被梅花的清香所陶醉。下雪时,小伙伴们可以在沱江河畔雪人、打雪仗……可好玩了。

我爱你——四季美丽的沱江河!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九

又到了虹桥,又看见了孟婆汤酒吧。

沿着凤凰古城美丽的沱江,踏着含有历史底蕴的古朴的石板,很快我们就看见孟婆汤酒吧,一座规模中等,且明显独特的江边木结构吊脚楼。晚上此酒吧是灯火通明,在沱江边上尤显突出。

而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我行走在沱江北侧的江堤边,这是我第三次来凤凰了,越来越感觉到湘西苗族文化受外界的影响较大,有些方面让我泛起了一点点生涩的感觉,即使沈老还在,也会感慨新风气冲击的隐痛,上厕所一元一次已演变为商业的营利,停车场的任意涨价,昨天还是10元,今天就是20或30元,反正就是不坑你白不坑。有些当地人失去了《边城》翠翠的那种:“优美、健康、自然”的气质,更没有象黄麂一样,而是象姜糖一样,粘的韧性发挥淋漓尽致,当然着眼是游客的腰包了。

然而我行走在正在演变的凤凰沱江边上,还是想寻找沈老那文中所描述的湘西苗族的“本质”。更是想寻觅凤凰昨日的正直素朴人情美。当然我并不是想将近年发生的种种压抑借故抒写出来,我还是相信,生活之中还是充满了善,即使凑巧与不凑巧,因你的善意也会被别人利用,徒增加一次伤感罢了。这一来,诚信在我们彼此之间打上了问号,即使面对真正痛苦的挣扎,不管是心灵还是生活上的。包括网络上的朋友也是一样,每一个人的着眼处和出发点不一样,加上虚幻,某些观点演化成另一情感似的,我看着或是听着,受压抑无可排泄,所幸的是,我真心对自己的生活和网络,生活,亦也会真心对我。

当天开车进凤凰时,我们在路边停了一下车,正好看见凤凰水车和桥的背景很好看,只是拍了一张风景照。现在看着这张照片,轮子与桥,轮子是转动的,桥是连接与承载的,转动的可能是巨大的时空,而朋友们,我们的心桥是否还连接或承载着昨日与今天。如有定格,肯定升华,如有流连,一定知己。

再向前行时,可看见沱江水边上立着一个雕塑。何时,我也象沱江边上那雕塑一样,静默伸着手,指着江边岁月,而你的镜头闪烁,光与影滑过他的脸颊,心情渗入他已静止的呼吸之中,你来了,目的就是凝固这一刻,而我走了,心随流水漂走了,剩下的景象我也模糊了。后来我才知道那雕塑是为纪念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青年王湘冀同志,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种高尚的情操仍需我们去铭记。

你在那边还好吗散文篇十

千里沱江从金堂赵镇出发,撞开巍峨的龙泉山,一路奔流,滚滚而下,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滋养着川内广袤的大地,惠及千万人民。作为发源地的金堂子民,有着对沱江深深的情怀。就像一个离家游走的孩子,出门后的际遇牵动着我们的心,怀着这份情谊,我们顺江而下,来到沱江栖息的第一座城市——简阳。

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升简县为简州辖资阳县。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摘取简州和阳安之首字,命名简阳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简阳市,由地级内江市代管,2000年6月由地级资阳市代管,2016年划归成都市代管。

沱江从金堂赵家渡出发,穿韩滩桥,过蟠龙山,经星星滩、狮子沱约20余里水路后,便进入风光绮丽的沱江小三峡。雄壮险峻的鳖灵峡是沱江小山峡的第一座峡谷,峡区群山矗立,绝壁峭然。过鳖灵峡后,沱江迂回婉转6公里似一弯新月。峡中有三皇滩、走马滩、哈蟆滩、半边滩等乱石交错,江水奔突而过,涛声隆隆,船行峡中,时上时下,颇为惊险。出明月峡后江水冲刷掉泥土,露出的岩石像九条灰巨龙,横穿江流而过,再从南岸爬上山巅,故有“九龙过江”之称。

狂野的沱江挣脱了龙泉山的的束缚,经过淮口、五凤两大古镇,蜿蜒南下,流入简阳。变成了一个温顺的少妇,在简阳境内温顺出几道弯来,滋养着简州人民。也像一条盘山公路一样层叠婉转,浸润着这片土地。流出简阳的时刻,沱江依然舍不得这片土地,在大地上画出几道弯,依依不舍的流向资阳。

沱江之水浇灌着简阳大地,滋养着150万人民,孕育着一个美丽的简阳新城。改革开放后,成都东来第一州的简阳已经华变成了一座大气、静美的城市。宽敞的大道,像彩虹一样飞跨沱江的桥梁,一排排绿树,一座座高楼彰显着这个古老的天府雄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简阳市划归成都市代管,成都实施东进战略,天府国际机场落户简阳,简州新城、空港新城的建设给简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龙泉山森林公园的打造将会把这座古老的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一翼,将会成为一座产业新城,一座森林城市,一座花园城市。

来到简阳,我们就像娘家人一样,受到简阳文友们的热情接待。美味可口的羊肉汤,温暖着我们深秋时刻有点寒冷的心。羊肉汤锅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感觉沱江文化的悠远。据说,简阳的羊肉汤只有用简阳的沱江水熬制才有独特的味道。有个生意人在成都开了一家羊肉汤锅,客人吃了总是感觉味道不纯正,门可罗雀。后来,老板醒悟过来,从简阳用车将沱江水运到成都,熬制羊肉汤。并打出“简阳大耳羊肉、沱江之水熬制”的广告,小小羊肉汤锅店,门庭若市,名声大振。

简阳人民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着这条江。修筑江堤,架设桥梁,在沿江两岸,广植绿树,保持水土,几十里的沱江没有污染。江里鱼儿肥,虾儿莊,江面上野鸭腾飞,鹭鸶鸣叫,人水共生,天人合一。

沱江之水还滋养着简阳的文化,孕育出像周克芹这样的文学巨匠。周克芹的传世佳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至今还在我们心中闪耀。活跃的简阳文坛,积极进取的简阳文人,写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美诗歌,优美散文和长篇小说,涌现出了不少全国知名的作家。从农村的农民、教师、干部到市里的领导,都有许多的文学爱好者,有很大的作家群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沱江文化滋养着文人,有着不竭的创作源泉。

金堂与简阳段的沱江是千里沱江的上游。史上,金堂部分地区属于简阳地域,两地有巍峨的龙泉山,有悠悠的沱江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共同的农耕文化、龙泉山脉文化和沱江文化。一衣带水,一山相连,一脉相承。如今,都成为了成都东进的主战场,是成都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奔腾的沱江,温顺的沱江,静美的沱江将给这一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沱江之滨,泡上一杯绿茶,与这个游走他乡的孩子亲密接触,感受着他的温顺与娇媚。细雨蒙蒙,薄雾轻飘,沱江在诉说着这里的人民的淳朴与善良,勤劳与智慧。离开简阳,看到游走的沱江,依然活力四射,依然青春焕发,依然柔情静美,在他乡悠然地流淌,作为始发地的金堂人,感到欣慰,为之振奋,由衷的祝福简阳人民,祝福沱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