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0:34:32 页码:11
2023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通用10篇)
2023-11-24 10:34:32    小编:ZTFB

社会化是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趋势,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怎样保护环境,营造一个绿色、宜居的家园?借助这些范文,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总结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一

众所周知电视就是电子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现如今电视也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效的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所以科技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进而给观众带来更的感受。文章对现代科技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实际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使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完善。

现代科技、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实际影响。

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行业领域的改革和完善,而对于电视更是如此。电视新闻传播由原来传统的采集、制作、传播等逐渐向便捷化、高效化的方式转变,因此可以说电视新闻传播的每一次完善都是在科技的推动下来完成的,不仅使新闻传播方式更加的完善,还使得相关人员的思想和观念在不断的更新,进而更好的投入到电视新闻工作中,为人们提供更准确、更新颖的新闻节目。

数字化的采编设备在现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虽然在采摄方面还依旧使用原来的分工模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效的采编和摄像进行了有效结合。最近几年,在很多新闻事件现场中,电视新闻采编和传播更加及时,这样一来就使得新闻报道更加与观众个体视角相符合,同时还保证了新闻报道的个性化以及色彩化[1]。而使用这种数字化以及小型化的采编设备会变得更加普遍,不仅能够实时将新闻事件与观众进行分享,还让观众可以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了解,而这种实时传播也被叫做交互式技术,而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让采访对象和观众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还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进而更好的保证电视新闻水平提升。

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图像传播技术的诞生,使得电视这一高科技产物出现。而电视一经出现就不难发现,它从里到外就都是科技的化身,同时它的应用和进步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从电视新闻角度上来说,其自身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本的基础技术,在画面、色彩效果等方面上也有了更好的追求。而计算机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为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改进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因此电视一直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科技成果,进而对自身进行完善和强化[2]。现阶段电视新闻传播在互联网、计算机以及数字化的推动和作用下,正朝着更好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对新闻传播时效、采编形式、制作模式以及观众收看形式等进行改变,进而使新闻传播具备高水平、高科技含量,更好的进行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1.现代科技推动了新闻采集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电视新闻进行远程采集过程中,采集受图像、声音等传输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新闻记者不能像报社记者一样进行传输采访信息,并且电视记者通常会跨地区进行采访,通常情况下不仅没有sng的有效配合,也没有跨地区的光缆能够对画面传输进行有效支撑,只能回到电视台里发出,而这样一来就使得新闻的时效性丧失。而近些年,计算机视频以及图像压缩技术的有效发展和应用,使得电视新闻在跨区域采集过程中变得较为便捷。现阶段,电视新闻记者不管是在哪一个地区进行采集新闻,只要该区域有互联网结构,就可以通过电脑将新闻进行处理以后发回本部就可以。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图像传输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让电视新闻图像传输像电话传真一样便捷,因此使得新闻采访再也不受异地采访的限制,真正的保证了电视的时效性。例如,某电视台推出了对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的特别报道,多天且连续的对颁奖礼进行报道,而在对颁奖礼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方式有效将地域的影响进行打破,从而实现电视新闻素材的良好采集,并且保证了电视新闻自身的时效性,同时也达到了跨国报道的目的。此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电视新闻一般都会在异地报道过程中尽可能的规避一些具有加强时效性的新闻选题,而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原来的跨地区采访变得像在同一区域内一样简单,使得新闻选题再也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保证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全面性。现阶段,科技发展为新闻远程的采访和报道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通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新闻采访拍摄的形式进行了改变,从而有效的对新闻采集内容进行了影响[3]。以往电视新闻记者通常采用的事后拍摄的方式来进行报道,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使得各街道、各地点监控更加完善,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能够进行有效记录,使得新闻报道逐渐向进行式报道方面上转变。

2.现代科技对以往新闻制作方式进行了完善。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是利用声音和图像来对事件进行表达,因此,声音及图像处理的越好,所能表达出现的新闻就越丰富、越清晰。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都推动了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创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水平。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以及《今日说法》等节目中,开始融入了flash动画这一表现形式,它和监控视频一样,都能够将事件经过进行描述,进而将新闻事件更加直观的展示给观众,而这两之间还有一定的不同,动画手法是后期制作时对事件的还原。因此动画手法的有效应用对较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传统新闻是在事发后的图像以及文字对事件进行描述,虽然使用了一定的特技或者是其他手法,但实际上收到的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而flash这种方式制作相对便捷,并且具有十分良好的表现力,能够有效将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行展示,使观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因此在电视新闻进行传播过程中,这一新技术有效的改变了以往新闻的传播观念[4]。

3.现代科技改变了以往电视新闻的收视习惯。在以往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电视新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可重复性,通常也就是播过以后就过去了,因此这也成为电视媒体最大的缺陷。而近些年,存储技术和水平的发展,有效推动了电视新闻收视属性的改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旦要忘记某档新闻节目的收看,只需要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应的门户网站,就可以在其中收看到十分完整的节目,现阶段很多电视台都已经实现这种存储,这样就可以使观众观看新闻节目不再受时间、地域等多种情况的影响,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观看的目的[5]。与此同时,在很多网站的浏览边框上,都会将最近两天的新闻罗列出现,因此不管是想看整期内容还是其中的几条,只需要鼠标一点就可以所见即所得。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完善和进步,使得现阶段收看电视新闻像阅读报纸一样便捷和灵活,不仅可以进行跳跃观看,还能进行有效的挑选,即使需要在观看中间做些别的事情,在完成其他事情以后还能继续观看,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实现了有效的超越。

4.现代科技将观众与事件融合到一起。现代科技中卫星技术、光缆技术、微波技术等等的有效发展,都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电视新闻的直播,这些技术能够打破原有空间格局的阻碍,加之新闻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都增加电视新闻的传播的魅力[6]。现阶段,电视新闻在进行直播时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进行,一种是有线传输,另外一种是无线传输,而使用这两种传输方式就能够将新闻记者和观众放置在同一的时间轴线上,让二者能够一同随着时间的变化来见证某些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结局。因此新闻直播凭借自身同步性,对直播的魅力进行体现。例如,2015年9月3号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中央电视台对其进行了直播,充分利用卫星采集的方式实现与观众之间的零距离接受,不仅保证了时间的同步性,还让观众产生了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在电视新闻传播方式不断完善过程中,现代科技对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且直接的,不仅使传统传播观念进行了改变和更新,还有效为新闻节目的创新创造了更加广泛的空间[7]。但是还需注意的是科技也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因此怎样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避免其消极方面对新闻的影响,就需要相关人员更加深入的对现代科技进行探究,进而提升运用现代科技的水平和能力。

1.正确看待成本问题。虽然现代科技有效地推动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但是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因此对于一些规模一般的电视台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电视台为了实现异地的采访和新闻传输,通常会使用较为昂贵的直播车来进行,同时也可以使用电视传真技术来实现传输,而通过对比可知电视传真技术的成本较低,并且也不会对画面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8]。因此在对新闻节目进行直播时,不仅要选择最为适合的方式,还要保证传播效果的有效化,所以在对新闻节目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对直播对象进行考虑,看新闻题材是否重大,观众是否对其进行高度关注等,如果单纯的为直播进行直播,就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进而导致直播效果不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2.注重新闻直播的时效性。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让观众能够有效的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同时进行现场直播时也是对新闻记者的一种考核,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如果出现错误就会被观众看到,严重的还会导致直播事故[9]。所以进行直播也会对记者自身对事件现场的掌控力、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等有着严格要求,而这样就需要记者不断对记者能力进行培养,制定良好的反应机制,进而将消极因素降到最低,更好的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

3.借助各项资源将科技与新闻传播进行整合。就电视新闻传播来说,不是所有能用的科技成果都要运用到新闻传播中去,一定要有选择性的使用现代科技,同时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来实现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例如,虽然部分网站为了增加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增添了网页的点击率,也正是它这种节目留存的操作,有效地的弥补了电视不具重复性的缺点。基于此,电视新闻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与各门户网站间的合作,加大对电视新闻的宣传,进而增加电视新闻观众群体结构性。例如,各相关部门在各路口、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内安装了监控设备,而这些设备都是二十四小时运行的,可以拍摄到一些事件的发展过程,因此电视新闻一定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和联系,进而获得各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有效增加电视新闻的内容量,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同时,借用社会力量和科技手段来对电视新闻进行创新,进而实现对电视新闻传播进行完善和改善的目的[10]。

4.保证新闻业务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效结合。

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业务进行良好的认知,真正的对新闻业务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深度挖掘现代科技与业务之间的有效结合点,进而在现代技术良好应用的基础上激发新闻创作灵感和动力,制定最佳的电视新闻传播方案,确保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应用的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在客户和相应受众的反应中体现出现,并且现代技术所创造的价值以及效益需要从良好传播服务中进行获取。所以想要使电视传播业务更好的发展,相关人员一定要认识到现代技术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听取受众的意见,满足其实际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

总而言之,电视新闻传播的完善以及发展需要现代科技的推动和促进,而现代科技的实际发展水平也决定了电视新闻传播能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一定要注重现代科技与新闻传播之间的有效融合,将现代科技的作用和影响全部发挥出来,进而更好的促进新闻传播的创新和发展。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二

新闻学。

1

中国传媒大学。

a++。

203。

新闻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a++。

203。

新闻学。

3

复旦大学。

a++。

203。

新闻学。

4

武汉大学。

a++。

203。

新闻学。

5

华中科技大学。

a++。

203。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三.高考咨询问些什么?

4月下旬起,各高校招生咨询会此起彼伏,密度很大。为了提高现场咨询的效率,咨询前不妨做些“备课”,在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校园网等网站上“预习”一些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比如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比较才有认识。从高校隶属关系看,既有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也有省市所属院校。隶属不同,经费投入、招生范围等也有所不同。目前,全国30多所列入“985工程”的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也有百余所。

另外,还可查询一下高校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数据。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有多少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严格评审,在各个高校相同学科中排名前一、前二名的某些学科。一所高校的“重点学科”越多,其周边也必然聚集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

在正式咨询时,再问到更细的专业层面。应真正了解专业方向的内涵,包括研究些什么、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社会需求怎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在同行中的水平、是否具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现有哪些名师等。其中,录取分数线情况应掌握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其趋势变化。

四.2011年热门专业排名前十名: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长沙牛耳软件教育是湖南最专业的电脑软件培训学校)。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学、中药理论。

9、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好就业专业:据统计,排行前十的专业。

一,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声传译员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吃香。

二.3g工程师。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到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中国已经进入3g时代了,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明。

三.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类似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都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四.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人才有需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

五.系统集成工程师。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在到对业务的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六.环境工程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过环保产业的从也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有8万人,按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左右。

七.精算师。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拿手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金,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以上。随着人们对保险认识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八.中西医师,医药营销。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成流通企业,三十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在3000到5000元。

十注册会计师。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嘎子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自由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每年高扩毕博在内的四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在高校招收毕业生,专业涵盖了统计,法律,数学等,应届毕业生月薪都在五六千元,在加上每年的丰厚的奖金,收入会超过10万元。

编辑。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三

从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讨会”、徐宝璜先生为北大学生讲授《新闻学》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有近九十年历史。1949年前的30年里,全国共创办过59个新闻教育机构,但范围不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不超越400人,共培育出毕业生不到3000人。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学教育事业进入了新时期,在1952-1955、1958-1960呈现了两次高潮。文革后,新闻学教育恢复正常次序并迎来了大开展的春天。传播学也慢慢传入中国。据统计,1994年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1999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2000-2004年共增加335个;而截至2005年6月,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计661个,即广告学232个,新闻学209个,播送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急速升温,其缘由是多方面的,既有理性的考虑,也不乏自觉的跟风,办学质量也良莠不齐。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缺乏。

兴办历史较早、实力雄厚的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是比拟胜利的。但是一些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寻觅处理的对策。

1.供过于求。

新闻学专业点超凡规开展带来了一个不可防止的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对毕业生需求有限,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却在急剧增长。全国新闻学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约在130,000人以上,均匀每年毕业约32,000人,显然供过于求。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致上为:报纸约2200多种,期刊约8000多种,播送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家。近3-5年国度新闻总署的方针是“控制范围、优化构造、提高质量、促进效益”,这意味着新闻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将维持现有范围,不会有大的增长,并将努力于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因此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中央及多数省市新闻媒体曾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较高、学问构造较合理的队伍;对能从事普通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为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时倾向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招收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

2.理论时机少、理论功底薄,毕业生质量不高。

新闻学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强的学科,参与媒体理论,到媒体实习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锻炼时机。但随着新闻专业学生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国的新闻媒体也不能提供更多的实习时机。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速度和数量上去了,质量却不尽人意。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陈旧,到报社“没有两年上不了路”。“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着理论与理论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新闻与传播学院培育的人不会写有新闻的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也有媒体指导以为,新闻院校培育的学生敏感和工作顺应性强,但潜力明显缺乏,“写小而浅的东西能够,写大而深的报道则不行。”这其中的主要缘由是学生平常吃的是“快餐”,理论功底薄弱,中文写作功底不厚。

另外,学生个性开展缺乏。表如今能采写的多,会编辑、组版、画版的少;擅长写社会新闻的多,能写好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问题新闻、专刊新闻的少;懂得发行、品牌推行、广告运营的特别少。

3.课程设置、学生学问构造与市场需求的偏向。

目前新闻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是根底理论课,都是“书本加概念”的笼统学习。重新闻理论性强的特性来看,这明显存在着理论与理论的严重脱节。而课程设置的狭窄、落后,必然招致新闻专业学生的学问薄弱、构造单一、视野不开阔、新闻敏理性差、入手才能差。这与注重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开展的人才培育时期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新闻院校培育的毕业生媒体不需求,媒体需求的新闻院校又培育不了。背叛市场需求的教育形式增加了毕业生就业艰难。新闻媒体急需媒体运营管理人才,而建国后新闻院校集中力气培育编辑人才,却长期无视了也需求培育运营人才,简直没有高校设置过媒体运营管理类专业。

另外,新闻媒体紧缺复合型人才,即不只控制新闻学科的根本理论学问和技艺,同时还具备另一门学科的根本学问。由于新闻媒体的专版、专刊、专题节目除了请求增大信息量以外,更需求对各行业的状况和问题有深层次的剖析和评论。遗憾的是,由于新闻院校难以提供,新闻媒体在招徕人才时只好留出局部名额给其他学科的毕业生。

4.研讨生培育的问题。

目前,全国新闻院系共有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约20个,相关于661个专业点而言,硕士点和博士点显得太少。主要问题有:本科生和研讨生的教学内容没有拉开层次;博士点少,博士生导师担负过重。博士生导师学术造诣比拟深,在研讨方向上各有特长,但一位导师要带多达20名博士生,质量终究能有几保证,真实令人堪忧。博士学位论文的请求是很高的,学术上应该有所创新或者在某方面能填补空白。一位导师三年内能否就本人擅长的范畴提出20个有创新意义的论题,并指导博士生去高质量地完成是值得疑心的。

5.师资奇缺及糜费。

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点的超凡规开展,一些匆匆上马的专业中,特别是中央本科院校,有不少连根本的主要专业课程都开不出,有的学校以至只要一、两位专业教员掌管专业教学,或者有许多教员基本没有新闻专业学问,更不用提理论和经历都丰厚的专业教员了。这就形成教学质量不可防止地打折扣。这也是近年新闻专业学生畅销的一个重要缘由。

另一方面,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共有教授约260人,除了有博士点的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以外,约有200位教授因不在博士点而不能招收博士生。他们的学术潜力没有得到充沛的发挥,非常可惜。在西方国度,只需是教授、有特长,就具备了招收博士生的条件和资历。

6.对新闻教育的认识落后及投入过低。

由于一些教育主管对新闻教育的实质认识有偏向,把新闻教育当作普通的文科教育,以为不需求几投入就能够办学。教员有本子和笔就能够备课,粉笔加黑板就能够讲课。这是一种典型的“短、平、快”的“快餐”教育,或许这是很多新闻学生工作潜力缺乏的重要缘由。

1.控制办学范围,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提讨教育主管部门充沛注重新闻教育事业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燃眉之急就是控制数量的超凡规开展,严厉审批申请程序。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专业点,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或者暂停招生,或者坚决停办。

另外,新闻类专业的规划也应该力图合理。普通不宜在同一城市举行过多的新闻专业,以便集中师资、设备和优势,真正办好新闻专业,防止反复糜费。

2.提高毕业生质量。

由于社会需求不大,今后应该中止招收大专层次的新闻学生。而历史长久、办学经历丰厚、师资力气强大的新闻院系,能够思索调整培育目的,转向以培育研讨生为主,本科生为辅,多保送高层次人才。

能够思索引进mba的案例教学法用于新闻传播教育,由于如今进入高校的学生根本上都是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大学的,对社会的理解甚少,一味地灌输概念会比拟笼统。

新闻教育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奠定其人文素养,进行中文、政治、经济、法律等相关的跨学科教育,培育“通才、杂家、复核型人才”;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道德素养教育、义务认识、爱民认识,培育学生育成爱考虑、重调研、讲真话的职业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第一节专业课开端,就要培育学生的记者角色认识。学生的仪表、胆识、口头表达才能、逻辑思想才能、快速反响才能、博闻强记才能都是将来记者必备的素质和才能。

3.依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应该恰当调整不同院校新闻专业的定位,加强新闻专业教育的针对性。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有综合、财经、政法、体育、外交等各类大学办的,这些院校应该发挥本人的优势,培育有特征的新闻传播人才,以顺应新闻媒体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例如,财经院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培育目的就应定位在财经新闻媒体的需求上。这种媒体需求的人才既应具备新闻传播技艺和理论,又要控制财经专业学问。

除此之外,既要注重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要鼓舞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注重非新闻专业包括文学、哲学、法律、经济、心理学、历史学以至自然科学各相关学科的学问教育,关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将来新闻工作者学问面和业务潜力无疑是有益的。要做到这一点需求防止以下两种失衡的课程设置:一是新闻专业根底课、专业课的比例过低;二是只注重新闻学专业课程而疏忽以至忽视相关课程。“记者应是杂家,编辑须是通才”,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请求,也是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请求。

另外,能够成立媒体运营管理专业、网络传播、品牌推行等新专业。能够坚持双学位制、主副修制,或者试办硕博连读班、招收非新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成立硕士班,探究一条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4.提高研讨生层次办学才能。

研讨生段的教学内容应该和本科段拉开挡次,应该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育计划重新审定。另外,能够恰当增加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博士点。有专家建言:只需是具备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的博士点条件和规范,就不应该人为地在数量上加以限制。

5.优化师资构造。

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请求教员具有专业学问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新闻理论的经历。新闻记者、编辑在采访第一现场的生动故事、在把关第一现场的转危为安的聪慧和“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最能感动和感染学生。因而能够延聘、引进既有厚实专业学问、又有新闻理论经历的采编人员为教员,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新闻业务学问,同时约请在线总编、台长来校讲学、讲座,给在校新闻学生引见当前新闻阵线的新现象,更新新闻理论,改动新闻传播教学与理论脱节的现状,补偿师资力气的缺乏。

调查显现,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中,只要17%的教授没当过记者;而80%的教授以为新闻从业经历是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先决条件,并坚决主张把具有丰厚理论经历的记者聘为教授。这些有经历的新闻记者的研讨成果包括对新闻学和新闻媒体深入批判的著作,对新闻教学和工作都极具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传媒业高度兴旺的美国新闻界首领人物深信,胜利的新闻学教育形式应该是贴近专业学问、远离脱离理想的纯学术性的问题。

我国新闻学非博士点的200位教授,能够向所在院校提出招收博士生的申请,经过有关规范的应该准许招收博士生。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有力于减轻博士生过火集中的博导的繁重担负。另外,在研讨生招生扩张之前就应该做好增加导师的工作。

6.树立高投入的教育观念。

低价办新闻教育的观念早已过时,因陋就简的新闻教育观曾经明显掉队于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事实上,新闻教育也如医学院的教育,需求一流的设备、器材。传统的报学专业,曾经采用电子排版、激光照排,而播送电视专业的摄录编播各个教学环节都需求重配备和高耗费。培育入手才能的新闻业务课程如采、写、编、评、摄,都需求注重理论教学。因而,办新闻教育,必需有“高投入”的观念,必需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一定的实验手腕,所以必需增强实验基地的建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干控制实战的技术与身手,这样才干培育高素质、高质量、顺应社会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高校能够思索给新闻院系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之可以以更多的途径完成开源,获取社会资金投入到新闻传播学科的建立中去。

7.增强新闻专业教育的新颖性。

尽量运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以免学问老化、观念滞后,不顺应媒体的开展和市场的需求,更无益于学生的培育。

教学内容也要经常更新:一是最新的新闻学专著、学术期刊上的新观念、新成果、新问题,应该及时地补充进教学内容;二是教学中触及的案例要运用最新的热点新闻、典型报道,在新闻采、编、评、筹划、制造等方面的新经历、新思绪,由于具有及时性、新颖性、生动性都会惹起学生的学习兴味。

教学手腕要创新。新闻专业教育要充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腕,对静态学问进行动态加工,对动态学问进行分层剖析,使笼统问题详细化,使单调单调的学问兴趣化。专业课程的教学都能够有效天时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新闻的特性即反映社会生活的开展变化、紧跟时期节拍,加上新闻传播科技的一日千里,招致新闻教育必需随时顺应社会需求和时期变化。因而新闻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办,无论是课程设置、培育目的的制定,还是培育途径的选择,都必需走出校门实行开放教育教学方式。对当前新闻教育呈现的问题,先要正本清源、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的实质,才干进一步提高新闻教育的质量,新闻专业的学生才干真正学有所长,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四

·从《鹰之葬列》分析玛莎.格莱姆个性表达的艺。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

·浅探忍淹留诗作《耶路撒冷的眼睛》。

·论非亚诗歌的特点。

·浅论卡夫卡《变形记》中“门”的意象。

·世界名著《飘》女主角斯佳丽的爱情。

·论《十日谈》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局限。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人性弱点研究。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五

求职者在编写个人简历的过程,也是对自身优势的总结过程,从本质上来说个人简历就是个人求职的广告。

个人信息。

性别:女。

民族:汉族年龄:保密。

婚姻状况:未婚专业名称:新闻传播学。

主修专业:管理类政治面貌:党员。

毕业院校:福建农林大学毕业时间:2011年7月。

最高学历:本科电脑水平:良好。

工作经验:四年以上身高:162cm体重:48公斤。

现所在地:新罗区户籍:新罗区。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地区:新罗区期望工作性质:全/兼职。

最快到岗时间:随时到岗需提供住房:不需要。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培训经历:

培训机构:龙岩惠生会计(2015年7月-2015年9月)。

课程名称:会计实操证书: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龙岩卓学教育(2014年1月-2017年1月)。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科研·院校公司性质:

职位名称:初高中数学老师。

工作描述:辅导小学、初中、高中数学,一对一或一对二数学教学。

公司名称:龙岩市新罗区永净保洁有限公司(2015年1月-2017年1月)。

所属行业:家居·室内设计·装潢公司性质:

职位名称:会计。

工作描述:1、日常做帐、财务核算、会计凭证、出纳、税务工作审核。

2、负责对帐册、单据及有关资料的管理和每月结账后凭单的装订存档工作。

3、报税、工商年检等等工作。

公司名称:龙岩市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2012年1月-2017年1月)。

所属行业:批发·零售公司性质:

职位名称:后勤管理部资深科员。

工作描述:职责:

处理办公室日常的各项工作和事务。

部门各类文件的收、发,档案等资料的管理。

负责卖场库存结构及商品价格管理,配合及协调各营运部门物流管理工作。

稽核卖场商品缺货、到货、滞销、畅销等等异常情况。

与厂商、供应商联系,负责催单、下单等工作。

公司名称:龙岩异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2月-2011年9月)。

所属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性质:私营.民营企业。

公司规模:10人以下工作地点:

职位名称:行政部组长。

工作描述:职责:

处理行政部门各项日常工作和事务。

文件的收、发资料档案的管理。

公司各项规章制度、通知的草拟,协助领导监督执行情况。

各类办公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勤奋好学,不爱跳槽,有会计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有5年的大卖场行政后勤管理经验,两年的财务经验,三年的数学培训经验。

语言能力。

语种名称掌握程度。

英语良好。

普通话精通。

鉴于个人简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重视个人简历的效果,很多人也开始追求高质量的个人简历。当然,在求职中能够写出优秀的个人简历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在编写个人简历中还需要掌握其要点部分。在写简历之前,相关工作经历的写作技巧、语言文字的使用技巧、教育背景写作技巧等等都需要先了解清楚。

在不同的项目中,个人简历的写作要点也是有所不同。

一,工作经历的写作要点。

工作经历在个人简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写作要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作经历选择上,你所曾经可能在很多地方工作过,写在你个人简历上的应该是非常具有含金量的工作,并且对求职的目标有所帮助。

另一方面就是在写作的数量上,要知道凡事过犹不及,工作经历不是说你写的次数多,则工作经验就丰富。有时候你所写的工作经历过多,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弱点。

二,教育背景的写作要点。

教育背景的要点上需要注意的是其时序,如果你在教育上的时间正好具有很高的连续性,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而如果你教育的时间上有间隔,那么,就可以选择性的来写,在时间上的漏洞很容易一起怀疑。此外,在教育背景上,如果专业以及学历比较突出,也可以以标重点的方式来显示。

此外,在语言的使用上,还有个人简历的编写格式上,也有相应的要点,要想写好简历则就需要掌握好这些要点。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六

直到,传播学与新闻学一起被确认为国家一级学科以后,上述这种思潮才开始消退,但还继续存在。

三.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与作用。

笔者认为有两大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促进了中国新闻观念的更新与改革,推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新闻改革。

首先是信息观念在中国的确立,承认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新闻报道只有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宣传政策、舆论监督,沟通情况、传授知识、文化娱乐等多种作用。因此,中国的新闻媒介都在广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上狠下功夫,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

其次是受众观念与传播效果理念。新闻要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新闻只有为受众接受,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受众不需要的新闻,没有存在的价值,实际上不是新闻。办报办台,最要紧的是了解自己的受众――读者、听众、观众。新闻要努力加强与群众的贴近性、可读性、趣味性。这些先进理念推动了报纸改版与电台电视台栏目改革。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七

要提醒各位考生:在下定决心的时候要注意,不一定非要考名校的名专业,如果有兴趣,有特色的学校和专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有特色的学校和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和警察心理学。

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二、天津:是中国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比较发达的地区。

1.南开大学:以社会心理学系为主。找统考心理学一定要找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里面的招生而不是教育学院里面的招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以心理学考研为例,硕士研究生这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的心理学统考;第二大部分心理学不统考的,有些心理学主要是在理科门类下的招生。在选择院校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分清楚。这里举个例子: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是心理学专业不统考的几所院校。

2.天津师范大学:考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难度不逊于北师大。

3.天津大学(原北洋工学院):可以作为调剂学院考虑。

三、上海、广州:心理学在这边特别发达,想在咨询方面、市场方面进行拓展的考生可以留意这一区域的学校。

上海地区:

1.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较好。应用这块相对活,每年二类、三类院校的学生考应用心理学的较多。

2.上海交大:考心理学难度较高,每年招学生4人,其中三人报送。

上海师范大学:标准的以心理学史和发展教育心理学为主打优势,而且历史的积淀也比较深厚。推荐人群:想去上海、心理学底子较薄弱、英语水平不是特别优秀的。

3.上海体育学院:此学院中有一位老师做运动心理学非常好,曾经是刘翔的导师,知道的人比较少。

广州地区:

华南师大:在招收学生的时候不需要选择学科,直接按照一级学科报考,在复试的时候进行选择。

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可以作为调剂大学来考虑。

四、西南地区:

1.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是西南地区最好的;

2.重庆大学:应用心理学较好;

3.四川大学:是精神分析的`策源地;

4.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以医学心理学为主。

备考的过程中的一点小建议:

考研统考心理学的命题由五所大学命制:北大、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大学。可以分别搜集一下五所大学的题目来做参考。目前的状态下不要自己去做真题(从开始统考,到目前为止只有三套真题,碰一套少一套,以至于最后没有探拟自我水平的对象),直到十一、二月份复习差不多的时候,在有人指导的状态下好好利用一下真题。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八

: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于新闻行业来说,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丰富新闻传播的手段,对新闻业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传统新闻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各个行业中也不断渗透。对于当今这个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也受到数字媒体的影响,它不仅给传统新闻行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闻的传播与制作中,合理有效的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以对新闻行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必然趋势。

数字媒体指的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来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处理、记录和传达的一种信息终端,其处理的对象包含文字、图形、动画等。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实现了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将图像、文字、声音等元素进行综合的处理和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将人们观感的进行信息化表达,转化为具象的可以管理的数字信息,这对新闻传播行业来说,不仅可以为新闻带来更加生动丰富的观感体验,也可以更加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在新闻传播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字技术与新闻传播的渗透和结合,将实现新闻信息采集和制作以及播出的数字化,不仅可以丰富新闻内容,也可以丰富新闻传播效果,同时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及时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在传统新闻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2.1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新闻信息的采集中,是依靠录像带来进行信息存储的。在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需要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进行摄像、摄影、录像等,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之后再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编辑修改,最终进行播放。通常编辑修改后的新闻录像素材,不能进行二次编辑使用,使得新闻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造成采集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变新闻资源浪费的现象。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记者在事件现场的采访和录影的同时,这些录影通过数字技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送大盘新闻平台上。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数字管理系统对录像进行整理,之后再存储在网站中。这样的话,新闻的编辑过程就能够同时获取新闻资源,各个媒体单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站中提取相应的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排版、播出,有效提高了新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数字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普通存储方式的历史新闻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再次利用时,可以有效节省时间,降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量。由此可见,在新闻信息的采集方式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节约新闻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

2.2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在新闻节目的呈现方式中,电视新闻以及视频新闻是十分常见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可以直观表现新闻事件。在这种新闻节目中,包含声音和视频,它的制作过程也由新闻事件的采访、录像、镜头的安排,视频的剪辑、字幕和解说词、配音等各个环节组成。在整个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前期的信息采集工作由记者和摄影师完成,编辑人员对素材进行数字化编辑和完整的节目制作,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新闻视频的编辑过程中,除了要尊重事件本身的事实情况,编辑更需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新闻视频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新闻视频制作,需要依靠专业的视频设备和技术。在数字媒体视阈下,新闻的素材和内容可以通过专业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在这个数字管理平台中,新闻素材以文件、数字信号、储存介质等形式在平台中汇集和统一,再被不同领域的编辑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编辑整理和发布,有效提高了新闻素材的利用率。数字媒体技术制作好的新闻节目可以发布在媒体平台上,并可以进行二次制作。

2.3在新闻节目包装中的运用。

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新闻事件以视频、图像、音频等方式呈现出来,给受众带来更加直观的现场感受。在视频新闻中,为了渲染新闻事件,不少视频新闻都进行了新的数字包装。例如,在新闻节目播报中,对主持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数字化的虚拟、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画面转播和在节目进行动态视窗连线等。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既有字幕条目,又有动态的角标,在播报过程中也常常结合动态图片、虚拟场景、动态连线等数字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渲染。这些数字化的包装,使得新闻主题更加鲜明,新闻内容也更加丰富,能够调动新闻受众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新闻传播的能效。

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给新闻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成功地实现新闻转型,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报道时,受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用于事件渲染图像、视频等,在视觉和听觉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感受,这样的传播形式,容易给受众带来参与性和认同感。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绝对不是单纯的技术形式,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数字媒体技术,它更代表着一种跨界融合和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技术把传统新闻传播的方式由大众式传播转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传播的形式也更加的精确化和细致化。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由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会把原本十分即时的“新闻”变成了“旧闻”,然而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原本的新闻受众,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软件以及自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数字媒体平台上,受众通过对所关注的新闻事件的转发,实现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同时,数字媒体背后的大数据统计,又可以帮助受众挖掘与所关注事件相关的新闻信息,让受众更全面的了解新闻事件。总之,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新闻传播单线性的问题,由一对多,转化为多对多。这样以来,新闻传播的速度就会大大的提高。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的推动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途径被不断的弥补和拓展,人们不仅能通过各种的途径和平台获取实时的新闻信息,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新闻,满足自己的需求,将新闻传播的精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行业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给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新闻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统媒体发展迫切需要转型的今天,数字媒体给新闻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作为新闻媒体人,应该看到数字时代下的机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我,提升新闻制作的质量,尝试新闻传播的不同方法,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传播形式。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对新闻传播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改革,以便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市场。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媒体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也必然成为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支柱。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九

在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一直以其高标准的制作传播流程占据着传媒的制高点,新闻的政治舆论导向关乎着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而随着微时代赛博空间日益渗入到大众传媒的各个方面,探讨“全球在地化”情境下新闻传播的交互立体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闻传播的本质出发,通过微媒体和传统媒体在赛博空间内的显性表征及相关性,探索三者相互融合、促进与重构的机制。

新闻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新闻定义中的传播主要指“大众传播”,即职业传播者通过某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向大众人群传递信息的活动。随着“全球在地化”的深入和互联网文化的进驻,中国的传媒发展已与世界接轨,新闻传播已经发展到从最初的整体、宏大、秩序进入到个体、碎片、张扬的微媒体后福特主义阶段,个体意义上的事件性和参与性已经成为微时代的显著特质。当微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展现出积极生长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亚文化趣味的征引和消极的时代症候,这些都给传媒工作者和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在本研究中试图通过微媒体和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特质及关联性,探讨微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交互立体化发展规律以及重构机制。

在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历程中,新闻传播以权威性、时效性、真实性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性始终占据着传媒的高地。新闻传播的载体和途径从广义上分有两种方式,传统媒体和微媒体传播。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媒体而言的,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文艺样式(包括报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即使在微时代得以正式具名的维度下,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仍然在信息内容生产、深度专业化报道、资源配置、机构规模、行业主导权及权威性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和鲜明的特点。

1.1强大的新闻信息内容生产能力以及高质量、标准化的专业制作团队。

国外一项名为《在线读者行为报告》的研究表明,选取数百万博客和社会微媒体网站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80%以上的链接都以传统媒体机构为信息源。实则是说当今炙手可热的微媒体传播平台内容的生产能力还是有限。由于中国的媒体机制形态(微媒体在新闻发布上的采编权相应受限),这种现象在中国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的传统新闻媒体机构有着庞大的规模、优秀业务能力的记者和采编人员、一定区域内最专业顶级的制作设备,这些配置都决定了传统媒体在新闻制作发布领域的高质量、高标准以及无法撼动的资源优势。

1.2高水准新闻信息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提升能力。

相对于时下微媒体为受众提供的“信息快餐”,传统媒体固有的资源厚度在全面调查、深度挖掘、后续跟进等方面具有其后发优势的显著特点。

1.3悠久历史下积累的新闻品牌知名度以及资源优势带来的权威性。

传统新闻媒体机构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期间人类社会经历过战争、经济低迷和衰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等多次各领域的剧变,传承至今的新闻媒体在公众心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这一特点造就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权威性以及真实性。

什么是微媒体,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我们用的微博、微信,其实不然。“微”是相对于“宏大”而言的,而微媒体所代表的个体、差异、多元是相对于福特主义阶段传统新闻媒体的整体、秩序、统一而言的。表面上微媒体来自于对“微小、平凡、时效、自由”为表征的新媒体文艺式样和社交传播方式(博客、微博、论坛、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的点题,但实则是对网络文化日渐渗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细节,且促使人们用互联网的思维表达去看待世界的总结。微媒体的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态势在城市社会中得以广泛深度发展的时代。而微媒体新闻的正式具名,更可以看作是互联网文化更大范围地进驻人类社会生活核心场域的标志。这使得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新闻传播与世界、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多元关系。这种多元关系使得微媒体新闻传播的特征更加凸显。

2.1传播内容的个性化、碎片化,传播行为的去中心化。

方兴未艾的微媒体时代赋予了现代普通人进行传媒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条件,新闻传播的概念被扩大化,而“微”所指向的是一种个体的兴起,是以个人为单元、个体为终端的新文化思维与文化态势。用户可以针对任一新闻事件选择不同的视角和出发点进行发布和评论,并且这些信息发布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去中心性、碎片性。在微媒体传播的维度下,新闻传播的媒介议程设置及新闻价值的判断更趋向于多元性、灵活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艺术话语。

2.2传播架构的超级链接化带来的迅速时效性。

借助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个体有条件全天候、全时段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发布及评论新闻事件。这种时效性有时甚至达到了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传播就已经同时实现的程度。这都是人类进入微媒体后福特主义阶段以来一以贯之且积极增长的文化生态之一[1]。

2.3传播频率的几何级数化带来的高覆盖性。

微媒体新闻传播从首位发布者开始就以指数级方式扩散,这种原子裂变的传播方式可以使新闻信息在极短时间内覆盖全网。正是微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的这一特质,赋予了新时期新闻传播彰显人类文化传播范式重要变革的价值。

2.4平等交互带来的及时纠错性。

在当下以交互为核心精神的web2.0时代,各阶层民众在互联网平台上享有平等的信息发布权。这种交互平台可以接收来自不同群体阶层的观点及声音,有利于还原新闻事件真相和综合客观评价,对于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能够起到纠错效果,体现新闻的真实原则[2]。

在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布过程中,微媒体和传统媒体都以新闻事件播报的真实性、时效性作为主要追求目标;都需要对新闻事件本身及其发展过程进行跟踪、评论和深度挖掘;都受当下传播营销学影响体现出明显的亲民化倾向。微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固有的媒介议程,其时效性、广泛性、互动性、参与性等积极因素客观存在,但这种“我既媒体”弱化媒体把关人的“公民新闻时代”有其固有的亚文化征引和消极价值观等时代症候,如新闻信息量大但良莠不齐(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无效评论);公信力不足可信度低;新闻选题规范化、专业化偏低等。而与之相对的传统媒体新闻在时效性及广度上略显逊色,但其优秀的品牌知名度、丰厚的资源配置以及强大的信息内容生产力造就了传统媒体在新闻制作上的高标准专业化、深度挖掘剖析的持续化、真实权威的引领化、舆论导向核心价值的建构化等优势。

新闻传播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微媒体与传统媒体是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的共同载体,微媒体思维模式的大范围进驻虽然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但微媒体的发展速度及现状并未跨越人类生物学的一个代际尺度,中国新闻传播场域中依旧是微媒体和传统媒体并存的格局,二者融合实现全媒体新闻传播战略是历史的必然,这体现了全球格局、在地路径的整合传播意识。

4.1传统媒体和微媒体在新闻传播上实现交互借鉴。

为增强媒体竞争力,各大传统媒体均开设了网络版、官方微博、公众号抢占新闻先机。但微媒体平台不是摆设,要积极开展平台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真实地参与到新闻本身,此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代入感和认同感都有利于新闻本身的关注度提升。另一方面微媒体要尽可能地规范新闻选题和内容的范式,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引用主流媒体的视频、声音、图片等资料提高自身公信力。

4.2传统媒体应通过价值观导向引导微媒体建构良性新闻传播环境。

微媒体新闻传播的特质决定了其传播中的负面信息及虚假新闻会以几何级数化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给公众生活和核心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媒体此时应发挥自身权威性、舆论价值强的资源优势,引导、协助微媒体完成新闻的筛选,建构和谐的新闻氛围。

4.3.传统媒体和微媒体建构交互立体化的多维新闻传播空间模式。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传统媒体和微媒体应有效地结合,微媒体由于时效性强的特点可以担任新闻事件第一时间的报道发布,抢占新闻先机。传统媒体因为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强而随后以更充分的策划、采编、制作,发布更全面、更有深度、更有连续性的报道,并在报道中纠正负面虚假新闻,引导健康的价值观取向。整个过程中力争做到新闻传播的多场域、多类型、多层面的交互立体化播报模式,建构多平台融合的全媒体战略。今年的“”报道期间很多主流媒体开通了网络上流行的直播间,题为“直播”;前段时间央视《新闻联播》推出的系列专栏“点赞中国”,这些都为传统媒体与微媒体相融合借鉴提供了颇有裨益的案例参照。赛博空间下的新闻传播已由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交互立体化的多维网状传播,怎样更好地体现当代新闻传播的文艺修辞能力,是“全球在地化”语境下中国传媒发展的核心场域。应充分利用各媒体平台的优势进行交互融合与重构,共同营造全媒体新闻传播的新世态。

[2]冀蕊。基于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288.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范本篇十

报考考研的同学现在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了,时间对于考生来说真的特别的珍贵,今年报考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同学也是特别着急,除了等待考研大纲之外,就是对于传播学复习资料的选择上了,大家都知道一本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资料对考生来说就是宝物,那么在这里凤凰苏大老师给考生关于复习方法上给一些建议:

备考资料。

在此期间,考生要对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体系有一定了解,大致了解该学科涵盖的内容;要掌握好参考书的阅读方法和整理笔记的方法,以及往年试题的使用方法。而笔记和往年试题都在这本复习精编中有呈现。如何使用好这本书呢?考生要先通读目录,对知识体系有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再去深入研读;然后建立知识框架,否则越看越多就容易遗忘,最好能在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除了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就是加强训练了,当然离不开真题的演练,用的最多的一本就是“2014苏大61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模拟五套卷与解析”,这本书可以说是将往年的考研真题结合新的预测题进行轮番演练,可以说从题海战中算是比较实用的一本习题真集,在使用这本书的同时,考生也要学会分析往年试题,做好总结。比如近年苏州大学的试卷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对参考书中知识点的考查,二是对与传媒相关的重要事件的考查,三是对新闻写作的考查。根据试卷的要求,考生在复习时要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要尽量把参考书中的知识点记牢、记全,以应对像名词解释或简答这种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另一方面,要适当关注当前与传媒或文化相关的重大事件,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比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这样在遇到论述题时,考生便能做到有话可说,而不是胡编乱造、信口开河。最后,很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写作练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