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伟大的友谊教案(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0:06:03 页码:7
2023年伟大的友谊教案(实用11篇)
2023-11-24 00:06:03    小编:ZTFB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教案中应设置适当的时间安排,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活动有所启发。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一

一、谈话。

同学们,在中国共产党这盏明灯的指引下,新中国走过了几十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在这太平昌盛的日子里,将迎来具有巨大意义的xx大。为了迎接xx大的到来,今天,校长给我们每个班布置了一个作业 ,阅读xx大有关文献,搞一次班队活动。我和班干部商量了一下,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xx大,而共产主义又是马克思创造的,所以就决定结合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伟大的友谊》,搞一个纪念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新闻发布会,具体安排了以下几个项目:

3、嘉宾介绍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迹。

二、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讨论有关事宜。

1、首先是“争当小小主持人”,根据第一个项目,请学生说说当好这次发布会的主持人要具备那些条件?(要正确流利地朗读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注意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仪表大方)。

学生准备。

2、选出了小小主持人之后,就是“我是小博士”时间了,那么才能当好小博士呢?就要研究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

提示:

(1)从友谊表现的两个方面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伟大。

(2)抓重点词、句、段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伟大。

(3)联系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的伟大。

a、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不分你我,亲密合作。所以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特别是从“不仅……更重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分你我,亲密合作”等词句。

b、马克思逝世了。这使恩格斯悲痛万分……花了整整十一年时间,才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着手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的最后两卷,以及“日以继夜的抄写、整理、补充、编排,几次累的生病”可以看出友谊的伟大。

c、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的时候,还没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表现出了他们的友谊伟大。

……。

3、最后要竞选我们的嘉宾人选了,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多,谁最有资格担任我们的小嘉宾。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发对革命导师的尊敬。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 2、练习从课文叙述的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伟大友谊。 难点: 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说说第二段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表现在哪方面。(边说边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

2、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3、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三段。

1、听录音读第三段,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表现在哪方面?(边说边板书)。

2、默读第三段,思考:

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说明他们在事业上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的?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3、检查、交流。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些例子。(先指名说,然后学生评议,最后再请几位学生说说。)。

5、思想教育:

你和同学间在学习上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吗?请举些例子给老师听听。(对学生作及时表扬)。

6、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1)、出示句子理解。

a、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b、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高兴。

〈1〉、先齐读句子,然后分小组讨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再指名说,然后让学生评议,最后再请几个学生说说。

〈2〉、指导读句子。(先指名读,然后请学生评议,再多请几个学生读。)。

7、指导朗读第三段。

先请一学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认为读得不好的地方,读后让学生评议,再请学生读,最后齐读。

8、说说本段段意。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想想这段讲了什么?

2、理解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a、在四十年里头,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先指名说,学生评议,然后再请几个学生说说。)。

3、指导读句子。

4、齐读第四段。

五、总结全文。

1、默读全文,思考:

课文从两方面说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但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再请学生说说。

六、质疑。

七、回应目标总结。

八、作业 :完成“思考.练习1”

附板书: 。

生活上 竭尽全力帮助。

事业上 互相关怀 互相帮助 亲密合作 。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三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发对革命导师得崇敬。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要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

2、练习从课文所叙述的具体事情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2、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看图导入  。

1、今天我们学习16课(齐读课题)——伟大的友谊。

2、同学们先来看看这幅图。(学生说图意)。

3、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板书:马克思恩格斯)那么,他们之间的友谊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称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大家打开书,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哪一自然段最能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汇报:第四自然段。(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段落)。

3、这是全文的——过渡段,可以指导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过渡段还有什么作用呢?(承上启下)这就告诉我们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的?(生活上和共产主义事业上)看来过渡段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4、你们自己读读这段话,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呢?(在生活上,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马克思?是怎么帮助的?在共产主义事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提得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理解课文。

三、讲读理解课文。

1、在生活上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马克思?(板书:生活上)。

(指名朗读第二节)(马克思当时的生活很困窘。困窘的意思就是生活很穷苦,无法摆脱困境。)。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生活穷苦。

(2)当—赊—借。

谁能连起来地说说马克思的生活怎么穷苦?

(板书:当—赊—借)。

3、师:马克思为了集中精力进行理论研究,放弃了有固定收入的职业,只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生活。冬天,马克思当了上衣,只能裹着被子在床上写作。可是他却——(全班读)毫不在意,还是坚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

4、谁能读出马克思生活上的困窘和你对他的敬佩之情呢?(学生自己练读第二节指名朗读)。

5、好朋友恩格斯是怎样帮助他的呢?

(1)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宁愿十分厌恶)。

6、师:恩格斯为了让马克思全心研究革命理论,宁愿做自己厌恶的商业整整二十年。真称得上是——“竭尽全力”

(板书:竭尽全力)。

7、在共产主义事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是怎样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呢?(板书:事业上)请同学们接着默读下面的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勾划下来。(学生默读勾划)同座位说说自己的感受。

8、全班交流。

第五自然段:

(1)“每天下午”:讨论的次数多。

(2)“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讨论的范围广。

(3)“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讨论的时间长,有共同话题,谈得很投机。

(4)“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激烈的争论”:对革命真理很严肃,没有半点马虎。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5)“散步”:感情好,友谊深。

师:多好的一对朋友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第六自然段:

“几乎每天通信”:两人不因分开而中断联系。

第七自然段:

(1)“无微不至”:说明没有一处地方没照顾到。

(2)“时时刻刻”“设法”“骄傲”: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

(3)三件事情。

第八自然段:

“四十年”:时间长。“共同目标”:志同道合。

9、同学们,你们看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一般的深厚吗?(不是的。是不寻常的,是比山高比海深的,是崇高的,是伟大的。)。

10、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进一步体会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

四、总结。

1、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2、让我们把书拿起来,一起读一读第一节和第八节。

板书设计 :

马克思恩格斯。

生活上当—赊—借竭尽全力。

事业上亲密合作。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四

从苏联回来,行装未卸,家人邻居就热烈地围上来,争先恐后地询问我参观访问的经过,也问我对苏联的哪一种事物印象最深。我应当从哪里说起呢?我心头热烘烘地,回忆把感激的热泪,引上我的眼睛。苏联的人民,对我们真是情深似海!我就从他们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中国人民的亲如骨肉的炽热的情谊说起吧。我个人的感受是,到了苏联,从不会使人有作客的感觉,一踏上这个伟大盟邦的国土,热烘烘的人海的暖流,就会把你包围起来。在这暖流中,有党政机关的领导人、有工人、有农庄庄员、有教师、有作家……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乳牙未脱的孩子。他们对于从中国来的客人,好像迎接招待多年未见的亲兄弟姐妹一样,一束一束的鲜花、一张一张的画片、一件一件的精巧的小礼物、一条一条的红领巾……塞到我们怀里,系到我们的颈上;他们拥抱我们、亲吻我们,向我们投以最亲切最热烈的问讯,使得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苏联人民在中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和台湾海峡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正义凛烈的.敌忾同仇之感,尤其使我们感动。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侵犯中国就是侵犯苏联”,这是多么伟大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呵!

最难忘的是那些群众集会的场合。专为欢迎我们的集会不必说了,那情况总是万分热烈的。但是有两次在莫斯科,一次在基辅,不是专为欢迎我们的集会,我们是去观看轻歌舞剧、芭蕾舞和歌舞会演的,当剧场经理、导演和歌舞、音乐会的主席,在台上宣布有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在座,并且向我们祝贺的时候,会场观众鼓掌欢呼,有两次还全场起立。这种发自内心极其自然的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使我们突然地惊喜、激动,不知道该怎样地来表达我们感谢的情意。

在欢迎我们的各种集会上,我们也看到了苏联人民是怎样地喜爱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他们朗诵着鲁迅的作品,奏着中国的乐调,唱着中国的歌曲,跳着中国的舞蹈——如扇舞、灯舞等,而且表演得十分精彩。明斯克的白俄罗斯歌剧院,还准备在我们国庆十周年的时候,上演歌剧《白毛女》。剧场经理极其热情地对我们说:“苏联人民十分关心中国人民的生活,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舞台艺术,来促进我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了解。”我们却发现苏联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了解是很深刻的,他们密切地关心报刊杂志上的关于中国的一切消息、收听中国的广播、喜爱中国的戏剧电影。我在莫斯科街市上,看到上演曹禺的《雷雨》和《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电影的广告。在各地的书店中,看见有用苏联各种民族文字出版的中国近代和古代的文学书籍。有一位作家告诉我,在苏维埃政权时代,苏联出版了中国作家四百四十三种著作,一共发行了两千二百六十一万三千册。这是多么巨大的印行数字啊!

苏联的作家们对于中国作家在我们祖国建设中的创作生活,感到极大的兴趣。在基辅作协的欢迎会上,大家围住我们的青年作家马烽,询问他担任县委书记后的写作情况,大家眉飞色舞,举杯祝贺,就像家里办喜事一般地热烈高兴!

这种共产主义大家庭的亲切气氛,在工厂、农庄……等处,也不例外。在基辅的精密电气仪表厂,厂长同志向我们所作的报告,亲切得像家人的谈话,把工厂的生产情况和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的中国留学生的发明创造结合了起来。当他提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参观者,对于中国的仪器产品,惊奇得不肯相信,而亚非国家的参观人士,却从心里欢喜赞叹的时候,他脸上发出了高兴和骄傲的亮光,生动地表现了亲如骨肉的热情。我们感动之余,又想到这也不是个别的。我们从中国留苏学生的嘴里,也听到他们是怎样地受到了苏联广大教师、同学和职工兄弟们的普遍爱护和帮助。苏联人民就是这样地,像培养自己子女一样,来培养人才。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18个,理解词语54个。

2、给文章分段,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全部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友谊]友谊是什么意思?(朋友之间的情谊)。

2、形容两个朋友之间的感情很好,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

3、[板:伟大]。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

伟大是什么意思?出示解释。课文里应选择什么?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看图。读通课文。

2、讨论课后问题。

三、检查自学。

1、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质疑问难。

3、写一写难写的生字词。

4、分节朗读课文、评析。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找出过渡段。过渡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3、说说课文的结构:总分总。

4、用摘录法口述段意。

[板:总:好朋友。

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分:事业上不分你我,亲密合作。

五、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生字词语。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3、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重点: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样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无间。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是什么结构的段式?

2、这一段用了几个共同?划出来。

3、朗读。(一系列的短语,简洁明了,很有气势)。

4、简介《共产党宣言》。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提出问题。

3、马克思为什么会遭到迫害?敌人怎么迫害他?

4、面对敌人的迫害?马克思是怎样对待的?

齐读。想想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5、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他?是怎样帮助他的?

指名读例子。

把最能体现恩格斯对马克思无私帮助的词语用“。”点出来。(不断、连忙、迅速)。

读一读。让人一听就能感觉到恩格斯的无私。

马克思是怎样感谢他的?读出感谢的语气。

6、填上相应的关联词语:

()马克思发现了共产主义真理,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反动政府迫害他,使他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贫苦。()马克思毫不在意,仍然坚强地进行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又()恩格斯和马克思有共同的革命信念,()他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作是自己的困难,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

7、读了这一段后,说说你的感想。

8、自读本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帮助是无私的,那么马克思对恩格斯呢?(竭尽全力,毫不犹豫)。

2、具体表现在哪里呢?用()标出。

你觉得哪里使你最感动?

3、这一段在写法上,同第2节有什么相同点?

(概括——具体事例)。

四、总结。

1、读2、3小节,说说这两节写了什么?

2、说说你的感想?

五、课堂作业 。

1、将成语补充完整,并将所填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2、作业 本。

[板书设计 :

好朋友。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上:互相帮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加深体验。

2、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重难点:理解3、4小节含义深刻的句子,加深体验。

教学过程 :

一、学习过渡段。

1、自由读第5小节,说说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2、讨论汇报。(承上启下)。

3、小结:像这样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就叫过渡段。

二、学习第7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喜欢怎样的劳动?

(1)轻松的;(2)繁重的;

可有个人喜欢的是一项这样的劳动。(引入第7自然段)。

2、出示:日以继夜地抄写、整理、补充、编排,几次累得生病,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成。

4、自由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谁在干什么?”

5、如此繁重的工作,而且是为别人而做,恩格斯却怎么说?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三、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他们之间的哪些事?

2、用“读、划、议”方法学习该段。

(1)生“读、划、品”。

(2)师生共议。

[板书:真理]。

3、他们为什么能这样深入、热烈地讨论?这样经常地通信呢?填空:

[因为他们有:

共同的共同的。

共同的共同的。

共同的共同的]。

4、由此可见,他俩的思想完全融全了,力量也使在一块儿了,真的分不清哪是你的,哪是我的。这就叫做:

[板:不分你我]。

5、用“因为不分你我,所以……”的句式逐句引读第六自然段。

四、回返第7自然段。

1、思考:现在你觉得恩格斯完成《资本论》是一位怎样的人选?为什么?

2、再指导朗读恩格斯说的那句话,深入体会。

五、学习第8自然段。

1、齐读该段。[板:40年共同创造马克思主义]。

2、质疑:共同创造为什么称马克思主义?

3、伟大该选哪个选项?

[板书设计 :

马克思主义。

(40年)。

生活竭尽全力。

事业不分你我。

共同创造真理]。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六

2.学生回答后归结:"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是大家想了解的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弄懂这个问题。

1.个别读。

2.齐读。

3.简单概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生活上热忱帮助,事业上亲密合作)。

1.自由朗读,找出说明马克思当时生活情况的一个词语。

(穷苦,困窘)。

2.当时马克思的生活困窘到什么程度呢?找出有关三句话。

3.抓住这三句话中的三个动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马克思当时的生活情况。

4.这三句话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深,你能用上一组关联词语说一说吗?

7.引读(2~3)节,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过渡,生活上是这样事业上他又是如何亲密合作的?)。

1.出示自学提示:

(1).说说:彼此亲密合作的事列。

(2).找找:抓重点词,具体会彼此的亲密无间。

(3).议议:结合课外阅读,联系生活实际议论彼此友谊的伟大。

2.读后交流:

(1).说亲密合作的事例时,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时候,谁帮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

(2).抓重点词句。例"各抒己见""竭尽全力""每天讨论各种的文件和科学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时时刻刻……帮助"。

(3).补充:恩格斯竭尽全力出版《资本论》后两卷的工作。

马克思帮恩格斯写《反林论》中修改了第10章。

3.老师:刚才,我们通过交流,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了不起的,令人佩服的,不愧为伟大的友谊。他们在一起合作了40年。在40年里他们共同创造了伟大的友谊。

1.引读。

2.在四十年里,他们还有许多共同之处,请你把老师这儿的共同后面的"……"补充完整。

3.交流后齐读课文第1小节。

4.在四十年里,他们有这么多共同之处,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吗?

(志同道合、亲密无间、同心同德)。

5.。

学到这里。我们刚才的疑问是否可以解决了呢?请你对照板书,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问题的答案。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七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发对革命导师得崇敬。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要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

2、练习从课文所叙述的具体事情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2、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16课(齐读课题)――伟大的友谊。

2、同学们先来看看这幅图。(学生说图意)。

3、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板书:马克思恩格斯)那么,他们之间的友谊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称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大家打开书,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哪一自然段最能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汇报:第四自然段。(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段落)。

3、这是全文的――过渡段,可以指导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过渡段还有什么作用呢?(承上启下)这就告诉我们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的?(生活上和共产主义事业上)看来过渡段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4、你们自己读读这段话,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呢?(在生活上,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马克思?是怎么帮助的?在共产主义事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提得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理解课文。

三、讲读理解课文。

1、在生活上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马克思?(板书:生活上)。

(指名朗读第二节)(马克思当时的生活很困窘。困窘的意思就是生活很穷苦,无法摆脱困境。)。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生活穷苦。

(2)当―赊―借。

谁能连起来地说说马克思的生活怎么穷苦?

(板书:当―赊―借)。

3、师:马克思为了集中精力进行理论研究,放弃了有固定收入的职业,只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生活。冬天,马克思当了上衣,只能裹着被子在床上.写作。可是他却――(全班读)毫不在意,还是坚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

4、谁能读出马克思生活上的困窘和你对他的敬佩之情呢?(学生自己练读第二节指名朗读)。

5、好朋友恩格斯是怎样帮助他的呢?

(1)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宁愿十分厌恶)。

6、师:恩格斯为了让马克思全心研究革命理论,宁愿做自己厌恶的商业整整二十年。真称得上是――“竭尽全力”

(板书:竭尽全力)。

7、在共产主义事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是怎样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呢?(板书:事业上)请同学们接着默读下面的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勾划下来。(学生默读勾划)同座位说说自己的感受。

8、全班交流。

第五自然段:

(1)“每天下午”:讨论的次数多。

(2)“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讨论的范围广。

(3)“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讨论的时间长,有共同话题,谈得很投机。

(4)“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激烈的争论”:对革命真理很严肃,没有半点马虎。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5)“散步”:感情好,友谊深。

师:多好的一对朋友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第六自然段:

“几乎每天通信”:两人不因分开而中断联系。

第七自然段:

(1)“无微不至”:说明没有一处地方没照顾到。

(2)“时时刻刻”“设法”“骄傲”: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

(3)三件事情。

第八自然段:

“四十年”:时间长。“共同目标”:志同道合。

9、同学们,你们看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一般的深厚吗?(不是的。是不寻常的,是比山高比海深的,是崇高的,是伟大的。)。

10、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进一步体会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

四、.总结。

1、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2、让我们把书拿起来,一起读一读第一节和第八节。

板书设计: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八

我的记忆犹如广阔的蓝天,天空中每一朵云都是我的朋友。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朋友当中小畅是最突出。我和他的友谊像瀑布一样剪也剪不断。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互帮互助,亲密地简直无话不谈。

还记得那一天发生的事……那天,要数学考试。离考试还有五分钟的时候,我再一次检查我的上课工具,看看准备好了没有。圆珠笔,好好地躺在课桌里;铅笔,乘乘地趴在课桌里;橡皮,安静地坐在课桌里;尺子,咦?尺子跑哪去了?我再一次检查,嘴里喃喃自语“圆珠笔,铅笔,橡皮……”还是不见尺子。我看了看表,糟了,快上课了,怎么办?怎么办?我着急地看了看旁边的同学,心里想“要是有人帮帮我就好了”可是没有,周围的同学都在认真地准备着东西,只有我,在焦急地东张西望,六神无主的我心里像有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在嘭嘭直跳,风扇转动着,时不时吹来一阵冷风,我心想:“昨天晚上还在呀,现在怎么没了呢?难道它长翅膀飞了?那我考试怎么办?这次百分之八十的题目都要用上尺子,我该怎么办?我越想越着急。”

就在这时,小畅看见我的样子,便跑过来关心地问:“江,你怎么了?”我着急地说:“我的尺子不见了,怎么办呀?”他听完以后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这好办,交给我吧。”他说完回到自己座位上,把一把崭新的尺子给了我,我感动不已。

同在一个学校是一种缘分,所以,让我们现出更多感动吧!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九

老师推荐我们读《夏洛的网》这本书,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要让我们读这本书,这只不过是一篇普通的童话故事而以。当我读完后才知道这本书后,我才恍然领悟了老师的用意。

夏洛死后,威尔伯承担起了保护夏洛后代的重任。在威尔伯细心地照顾下,夏洛的孩子们一个个安全地飞走了,只留下了三个陪伴威尔伯。威尔伯虽然爱夏的后代,但是永远也忘不了夏洛,没有一只蜘蛛能取代夏洛在他心中的位置。

读完以后我已泪流满面了,我从夏洛身上学到了做人要诚实守信,对待朋友要真诚耐心,付出不求回报,俗语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要乐于助人,要有爱心。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得到启示,在这次5。12地震中,虽然四川人民遭遇了重创,但是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四川人民已经重新地勇敢地站立起来了。在我看来,朋友就是能在风雨中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就像夏洛帮助威尔伯一样,是这样的无私不求回报。

《夏洛的网》包容了无私的爱与友情,让我们更深地感到友谊的伟大。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十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鸭妈妈带着一群可爱的鸭宝宝们去小河里游泳。

小鸭皮皮很久没有出门了,对路上的景物很好奇,他东瞧瞧、西看看,慢慢的就掉队了。

这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皮皮立刻追了上去,结果一不小心,掉到了一个深坑里,受惊了的皮皮立刻“呱呱呱”地大叫起来。路过的小猴淘淘听到了皮皮的呼救声,顺着声音找到了皮皮。淘淘找来一根树枝捅到坑里,想让皮皮抓住树枝,可是淘淘忘了鸭子没有手。

正当淘淘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小熊壮壮走了过来,壮壮提议说:“我们可以往坑里倒水,水坑满了,皮皮就浮上来了。”

可是土坑太深,小河又太远,正当他们苦恼的时候,大象笨笨也赶过来帮忙了。三个小伙伴齐心协力,很快就把土坑灌满了,皮皮得救了,大家激动地欢呼起来!

伟大的友谊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发对革命导师的尊敬。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

2、练习从课文叙述的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伟大友谊。

难点: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说说第二段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表现在哪方面。(边说边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

2、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3、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三段。

1、听录音读第三段,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表现在哪方面?(边说边板书)。

2、默读第三段,思考:

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说明他们在事业上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的?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3、检查、交流。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些例子。(先指名说,然后学生评议,最后再请几位学生说说。)。

5、思想教育:

你和同学间在学习上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吗?请举些例子给老师听听。(对学生作及时表扬)。

6、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1)、出示句子理解。

a、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b、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高兴。

〈1〉、先齐读句子,然后分小组讨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再指名说,然后让学生评议,最后再请几个学生说说。

〈2〉、指导读句子。(先指名读,然后请学生评议,再多请几个学生读。)。

7、指导朗读第三段。

先请一学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认为读得不好的地方,读后让学生评议,再请学生读,最后齐读。

8、说说本段段意。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想想这段讲了什么?

2、理解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a、在四十年里头,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伟大的友谊。(先指名说,学生评议,然后再请几个学生说说。)。

3、指导读句子。

4、齐读第四段。

五、总结全文。

1、默读全文,思考: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再请学生说说。

六、质疑。

七、回应目标总结。

八、作业 :完成“思考.练习1”

生活上竭尽全力帮助。

事业上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