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1:09:49 页码:11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优质9篇)
2023-11-18 11:09:49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对个人或团队工作的全面梳理和总结,以便今后改进和提升。怎样规划时间,高效学习?下文是一些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一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明确:

(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

(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二

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一篇关于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的范文,大家在写说课稿的范文的时候,不妨多加参考。

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也是我在实习期间上的一篇新授课。下面,我将会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这五大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这又包括了四个内容,即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它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前一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学生已经复习巩固了新闻的相关知识。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基于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了解本篇报道与一般消息的不同;掌握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暴行的强雷愤怒;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设为:引导学生领会记者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鲜明情感,同时,还要品位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含义。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分析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点,传授知识。

其中点分析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以及问题法。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环节展开。

我会展示一些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营造一种低沉的氛围,然后通过对比,过渡到二战期间欧洲的大屠杀。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感受法西斯的残暴。以此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翻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导语部分,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历史,教师再做一定的补充。(由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离我们有一定的时间差距,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它的背景,便于理解)。

在这部分,我以多媒体展示两个问题:

问题一:作者看到的现实的布热金卡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比分析奥斯维辛集中的现实与历史的对比,有利于过渡到下文的学习。)。

问题二:记者带我们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参观主体是谁?(设计意图:明确本文的写作线索)。

在上一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了本文是以参观的地方为线索组织新闻材料的。而参观的地方分别有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留个地方。(板书)而参观每个地方,作者和参观者的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就依据参观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在结合细节描写“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理解“令人终生难忘”的原因。赏析这个句子,要求学生在讨论探究后掌握对比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对教学重点的落实。

按照这个教学思路,我会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参观每个地方游客的感受。焚尸炉——浑身发抖;女牢房——惊惧万分;实验室——羞;纪念墙——沉思;绞刑室——窒息。

此外,还有一些富有意味的句子,我会通过提问、讲授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重点研讨的句子有:

1、在女牢房里,作者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难道真的没有了吗?

2、参观实验室,为什么会羞红了脸?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接着,就是一个小结提升。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板书,学生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就是作者把自己和参观者的感受当做新闻的主体内容来写,并表达了自己的鲜明感情,即对纳粹的控诉,对受害者的同情,对历史的反思。从而使本文突破了一般新闻客观报道的限制,独具特色。

(引导学生结合新闻的特点以及文本去分析。)。

环节7: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历史和时政热点,谈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历史?

(强调谈学生本人的看法,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文章内容和现实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独特的内心感悟。)。

最后一环节就是布置作业了,我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要求,写一篇小作文。这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体现了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学以致用。

那么这就是我的板书了,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三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

明确: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四、研习课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

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4.句子赏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句子赏析: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六、师生共同总结。

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明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六、布置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七、板书。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筛选信息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波兰诗人菠萝涅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我的故乡》导入,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由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1、参观者的感受。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五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这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六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另附后面)。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另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二)写作背景。

(投影显示,补充;可让学生提前上网查找)。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三)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的作品”

(四)结构内容。

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新闻的导语部分。

这个导语比较长,写的内容很多。第1段是写布热金卡的环境,有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也有社会环境“儿童在追逐游戏”。

第2段照应第1段,说明布热金卡应该是一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第3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

第4、5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

总之,导语部分,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了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

第二部分(第6~16段),新闻的主体部分。

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

第6段写作者自己写这篇新闻的目的:是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种责任感。

第7段,写参观者的感受,是从总体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复杂心情。

第8、9段,写到人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采用的是特写的方式,重点是写人们的感受: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用“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的表情动作表现参观者的苦痛与愤恨。

第10段是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实际上写集中营中住处的拥挤:“6英尺宽,3英尺高”的长条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这一段中重点还是写参观者的感受:有特写“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有一般性叙述“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

第11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

第12、13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

先是总写,“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着”,“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后是特写,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作者不由得要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的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了?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

第14、15段,参观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是让人窒息的环境。作者又写了两个细节:一是一位女参观者跪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祈祷;一是参观者们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诉解说员,“够了”。这两段文字很短,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很深的。一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说明这里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最后一段,描写周围的环境,与开头照应,再一次表达出: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本文把参观者的感受融入到参观的过程,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虽无新闻,却收到了比新闻事实更好的效果。

(五)研讨问题:

1、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3、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4、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的佳作呢?

(六)文章主旨: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七)作业(两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教学后记」。

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通过比较阅读《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并深入查阅资料,又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七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背景知识。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三、课文赏析。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者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四、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五、讨论。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六、总结。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一、新闻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片段1。

片段2借景抒情。

片段3(7——15段)动作、神态描写侧面表现恐怖残暴。

三、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八

1、继续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及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3、了解纳粹的历史罪恶,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一课时。

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奥斯维辛、题为《蝴蝶》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那些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结构。

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以《把伤痛刻在心中》为题写一段文字。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篇九

本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纪实报道。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特点是客观性(真实)和时效性(新鲜)。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印象性新闻报道。并是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印象性报道”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作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在写这类报道时作者必须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印象、写观感。所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

四、文本解读。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全文一共16个自然段,1—3段写奥斯维辛的今天,4—5段写奥斯维辛的历史,6—15段写今天(1958年)参观者(包括作者在内)的感受。16段收束全文。文章的开头先写奥斯维辛今天鸟语花香,阳光明媚,而作者却认为这是噩梦,这一巨大的反差引起了读者的思考。

当读到后面,了解了奥斯维辛的历史,这一困惑便找到了答案。这是作者怕人们(尤其是儿童)淡忘历史的一种深深的忧虑。正是因为这种忧虑作者在第六段中写道“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直接点明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

文章理解的难点主要集中在7—15段,这部分主要是描写参观者的感受。有些描写,学生一目了然,例如:“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等。而有些描写语句看似直白,但含义深刻,需要深入理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例如“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它会羞红了脸的。”参观者为什么要“庆幸”呢,是因为一旦打开门,他们也会觉得非常尴尬。

正常人对当年在妇女身上进行不育试验的实验室看一眼都觉得尴尬,而那些纳粹分子他们却残忍的、没有良知的进行着实验。简单的一个“庆幸”让我们看到了纳粹的残忍与无耻。像这样的语句还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什么值得看的”、“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等。这些语句在平实地叙述中,蕴含着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对这些语句的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奥斯维辛的认识,把握作者创作此文的原因。

1、对于新闻,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初中已学过新闻的概念、特点及写法等;但是这篇新闻的特点比较特殊,与一般的新闻不太一样。

2、学生对奥斯威辛的了解呈现两级情况,一种是一无所知,一种是有所了解,但是以不了解的为多。

3、高一学生还是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要激发、寻求、提升阅读者的主体感受和认知深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

知识和能力:

2、阅读新闻抓住表达作者主观评价的语句。

3、提高学生理解作者主观评价语句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讨论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领会在平静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分子强烈的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

一、设疑引入。

二、初步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答案用文章中的语句或依据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

纳粹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可怕的旅游中心。

奥斯维辛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莫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

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成堆的头发婴儿的鞋子囚犯的照片。

三、背景介绍。

(插入ppt用图片介绍奥斯维辛——图片很有震撼性,一下子拉进了学生和奥斯维新的距离)。

每天,一列又一列火车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开进这个大门。那巨大的烟囱终日不停地向外面排放烟雾,也就意味着又有许多人被杀害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xx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xx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四、浅谈感受。

看完这些图片之后你有何感受?(如果你去奥斯维辛参观,看到这样的展览,你会有什么感触?)。

犹太人太可怜了,这些事情太恐怖了。

生命不能这样被轻视、被践踏。要尊重生命。

问题:今天(1958年)去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们,他们又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在书上划出表现参观者感受的句子。

(学生阅读文章7—14段找同学朗读,学生边听边标注在书上。)。

五、深入理解。

问题:在这些描写参观者的感受的句子中,有没有你不明白的语句?(学生自由提问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若学生不问老师就提出问题)。

问题一:11段“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为什么?

(搞妇女不育试验的地方——大门紧锁可提供图片)。

明确:一个有良知之人,他就是看一眼这样的场所都感到羞愧,而那些纳粹分子却麻木的做着的试验,表达出了作者对对纳粹的控诉。

这就是灾难岁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消亡,更是尊严的绝望。因为人的尊严受到冲撞,受到了摧残。

可见,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是:见微知著。不仅是展示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希望通过展示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

(一)作者想这二十多岁的姑娘为什么会微笑?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赴死刑的`人的表情都是木然的,这木然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麻木、绝望。因为死神天天都会光顾,随时都有人被纳粹杀害,所以多数人已变得麻木和绝望了。而这个姑娘却带着微笑是因为她看到了希望,他心中拥有希望。

推测一:终于不用等死了,不用再看到同胞的遇害了,终于解脱了因此微笑。

推测二:这个姑娘却带着微笑是因为她看到了希望,他心中拥有希望。——文中有“雏菊花”,与此呼应,也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二)小结。

对生命的无视,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巨大悲剧的反思。

对战争思考、对生命思考、对人性的思考。

提示:游客看到女牢房的景象时,惊惧万分,想叫但却叫不出来;而解说员却快步走开觉得没有什么可看得。

也许是解说员天天看这一景象,天天向大家讲述这些内容,他有些麻木了。所以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不要对灾难的历史变得麻木。

也许是这一场景与其他的毒气室、焚尸炉、绞刑室比较起来是小巫见大巫,起码还给了一个生存的空间,所以解说员觉得没什么值得看的。——控诉了纳粹份子的惨无人道、残忍。

小结:在我们深刻理解了参观者、作者、讲解者的感受之后,相信也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对战争的思考、对和平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

五、探究主旨。

“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一种不安的心情”。(作者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

六、作业拓展。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罗森塔尔。

杀人工厂旅游中心。

毒气室震惊。

展览焚尸炉感受愤恨。

绞刑室可怕。

窒息。

最大的优点。

整个教学流程层次感很强,问题设计基本能做到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抓住学生对文本中描写参观者的感受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切入点很好,学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正好是深入把握文章作者情感的过程。

最大的困惑。

这是一篇新闻,但我并没有按照新闻的思路来讲,而是像分析散文一样来对文本进行内容的筛选和语句的分析,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我心里还没有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