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1:47:57 页码:11
2023年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汇总11篇)
2023-11-23 21:47:57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反思过去经历的一种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在写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借鉴其中的表达方式和思路。小编整理了一些培养品德的方法,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一

摘要: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而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辨析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分析现状发现瓶颈,以校园文化为出发点,提出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校园文化视角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教育;问题;路径。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增长速度从约10%的高速增长向约7%的中高速增长转型,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后围绕创业教育的文化体系便逐渐形成。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多数高校掀起创新创业热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步伐,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应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启发引领功能,发掘学生潜力,培育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人才,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盾。

一、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辨析。

(一)校园文化解构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校园文化是建校以来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和传承价值的优秀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物质文化是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制度基础,行为文化是执行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首创冒险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实用教育。

(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辨析文化与教育是共生的,一方面教育是文化传承载体和创新源泉,另一方面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饰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产生须有物质文化基础熏陶。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可促进学生萌发创新意识,成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具有反作用力,可充实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度,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也顺应而上。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脱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末初有起步,故很难融入到已形成的高校文化中。多数高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且理念相对滞后,没有打造适合创新理念的新校园文化制度。“老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合作实践教学等新理念却与校园文化产生脱节。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创新能力和对校园文化认识不足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瓶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但专业教师多半以科研为主,知识结构单一,又没有经过创新创业培训、缺乏相关经验,很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校园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引导者多数教师不能将文化与教育结合,使之与教学和校园文化脱节。

(三)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综合考虑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重学轻术,重普轻职”现象较普遍,各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教育机制,未能与时俱进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脱离高校文化及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文化未能较好融于校园文化,未能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发挥作用,未能形成氛围浓厚的创新创业型校园文化。

(四)课程体系不健全校园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不少高校没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任务摆在重要位置,没有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课程体系,只通过简单重复建设课外活动或讲座推进此工作。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上升至深学科层面,不能与校园文化同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科学课程建构体系。

(五)创业实践平台短缺校园文化着重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却很少能深入社会加强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极强,要成功开展须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为导向。多数高校缺乏足够的实践基地,缺少以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为依托的实践形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创业活动成为“纸上谈兵”。

(一)传统教育体系融合创新教育价值理念,发挥校园文化启蒙引领功能传统教育理念是老师讲学生听,是“要学生怎么样”的模式,当下应关注“学生要怎么样”。学校应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及时更新文化制度,以造就新型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观念的新形势校园文化。教师授课应广植创新元素,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可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教学等组织学生参与,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中,发挥启蒙带动功能。

(二)加强教师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导向育人功能学生培养质量与教师密不可分,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高水准的师资力量分不开,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能力培训,强化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打造有想法的优秀师资队伍刻不容缓。高校应明确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培训定期考核,建立多领域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融创新教育于课堂教学,融创业思想于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更浓厚,导向育人功能充分发挥。

(三)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渲染激励功能创新创业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功能是当务之急。学校可侧重挖掘创新创业模范,通过作品展讲座分享等形式在全校宣传,将成功案例深入学生身边,使学生感觉创业并非遥不可及,转变创业观念。还可通过学报期刊、广播宣传国家地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及学校扶持措施和取得的'绩效。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创业教育须在校园文化上找途径,课程建设上找方法。可设置合理学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例,与专业基础课有机结合。同时充实校园物质文化,增加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拓宽选择空间,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还可在超星平台推出资源共享的开放课程建立学习认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专家论坛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开设创新创业公共课,实现全面覆盖,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发挥校园文化行为塑造功能校园文化不应只是注重思想意识的第一课堂,还要有丰富的二课实践,通过各种创新行为发挥塑造学生创造能力的功能。提升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建设训练中心、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作为实践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优秀项目落地转化成熟。带动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导航站、俱乐部等部门,举办论坛等别致校园文化活动和创新苗子工程等专题比赛,充分锻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高校培养新型人才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两条缺一不可的并行轨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使校园文化的宣传引领导向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创业知识的巩固和进一步地实践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4]郝刚,陈淑花.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j].教育与培训,2017(1).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二

为进一步应对新科技革命到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推进以创业实现首都转型发展的最大活力、动力和潜力。本文分析了北京创业发展态势和问题,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对创业助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对创业的引导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创新;经济;引擎。

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首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业正日益得到全社会专注。有效营造良好环境,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创新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开始变得大众化,创新成为新主流。创业都从小企业开始,千千万万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无论对首都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还是出口创汇、财政税收都有巨大贡献。创业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支持创业不仅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创氛围,还能使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并带动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让创业环境成为我市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三个转变。

创新治理重点由重“管”向重“放”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积极探索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政府行政权力,明确创业界限,理清政府基本责任,加强政府在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为创业保驾护航。

支持对象重点由小众向大众转变。“放大抓小”,从抓大企业、大项目转向推动创业、扶持小企业发展,实现由注重精英向注重转变。

政策创新重点从供给面政策向需求面、普惠性政策转变。

(二)充分发挥市场助推作用。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一是积极探索“宽入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新体系,降低市场准入成本,简化创业程序,降低创业成本。二是通过降低注册资金要求,鼓励多样化的出资形式。鼓励创业者以知识产权或科技成果出资,为特定人群创业提供便利条件。三是鼓励应届毕业生、留学生、失业人员、残疾人、妇女和老人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低息贷款和担保等政策支持。四是放开对外籍留学人才创业就业的限制,提供申请就业许可、工作居留许可的便利。五是提高全社会对创业认同,特别是给其公平竞争的机会,将国企和事业单位享受的很多政策也偏向民营的企业敞开。

强化金融市场支持。一是鼓励现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创业融资工具,创新创业融资模式,通过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集合融资等方式向有市场前景、有核心技术、创业计划完备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二是建立小额贷款风险保障基金。小额贷款普遍面临着“无人担保、无物抵押、银行不放”的尴尬,政府通过建立小额贷款风险保障基金,合理降低贷款、担保和保险等费率,为创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三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工具,推进互联网金融的模式。鼓励互联网融资渠道。四是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各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为优质创业企业提供上市通道。

搭建服务平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孵化器建设和面向创业的集中办公区建设,为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支持建设一批市场化的新型创业公寓和生态化创业示范社区。推进微集群建设,促进创业孵化器、专业园一体化发展。加强对创新成果推广和商业支持,拓展市场,降低创新成果商业化过程中的风险。

加强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体系建设。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微小企业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一是要重视创业课程设计。将创业理念培育、创业模式与案例分析、政策解读、方案计划、战略规划以及金融、财务、投资等专业知识融入创业课程。二是建立创业辅导和培训师资队伍。通过融合高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开设创业课程,设立创业专业,发展创业辅导师队伍等方式,不断壮大创业辅导与培训师资力量,提供便利的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三是形成良性的创业培训资金支持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创业教育与培训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基金、财政补贴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风险资金进入创业培训与教育领域。

积极弥补市场失灵。一是建立创业种子基金。建立创业种子基金。专门用于激励传统风险投资不愿意介入的创新链条早期的种子资金阶段。二是设立创业计划。通过支持创新者的创意和发明,为创业提供孵化支持,促进草根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三是探索预算外补助金和创新税收激励的新方式,专门为企业新思想、新设计以及风险的意愿提供支持,同时加强对重大贡献给予嘉奖。四是给予体制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创业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

积极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加大对人群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普法力度。打造一批创业活动品牌,树立一批新时代创业的偶像。支持创业学术嘉年华、创业论坛等主题活动,推动文化繁荣。(作者单位: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三

(1)保障体系。制定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不断地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以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能够在政府优惠政策、企业创业机会和高校创业理论三位一体的环境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科学的创新创业技能。(2)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光靠树理念、喊口号,也不仅仅是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来达到创新创业训练的目的。必须结合本专业特色,将创新创业思维切实融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彻于整个培养体系中。(3)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教师首先须具备较高的创新创造性素质,并应熟悉本行业的生产实践。目前,许多高校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直接任教,企业工作经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实践锻炼,并聘请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承担部分教学内容。(4)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和条件是教育的实施平台,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只是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实践课的训练让学生获得创新创业能力,才是让种子成长为苍天大树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依赖于教学环境和条件,而国家的教育资源有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拓宽思路、发挥探索精神,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创新创业教学广辟新径。

包装工程等应用型专业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对应的行业领域广、创业起步门槛低,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我校包装工程专业顺应时代发展,结合行业需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师资结构、创造教学环境、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等方面进行了双创教育改革,以期培养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业的包装工程技术人才。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完善理论教学环节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重构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状况纳入培养方案的学分管理,设立了“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实践环节10学分,并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以及“大学生创业原理与实务”、“创新设计”、“个人与团队管理”、“成功心理学”等通选课程,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使之与专业课程、实习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实践环节由原本科教学计划的36周增加为38周,在企业进行为期16周的生产实践、实际包装产品设计实践、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10个“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后方可毕业,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训练。

2.2多种教学形式。

广义师资概念,丰富师资结构。通过多样的教授方式和经验交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形成企业与高校之间互利共赢,就业与创业的良性循环。(1)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在学校相关政策支持下,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关系。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和实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历,同时帮助企业攻克科研、技术难题;聘任企业优秀人才承担部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任务。先后聘请了36位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兼职企业教师,承担学生在企业阶段的专业理论授课、生产实践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以保证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的完成。(2)发挥校友良性激励效应充分发挥校友良性激励效应,成立了“工大包装校友会”,通过网络进行日常交流,并定期举办“精英校友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传授就业、创业经验,激发在校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业热情。

2.3创造教学条件。

(1)校内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包装工程专业成立十几年来,着力开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设校内实验基地。现实验室面积800余平方米,设有包装系统实验室等专项实验室10余间,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百余台(套),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条件。另外,我校与本溪市桓仁县政府及相关企业合作项目“基于‘卓越计划’校政企协同创新联办葡萄酒学院的研究与实践”,计划在本溪市桓仁县大连工业大学葡萄酒学院投资1000万元,建设印刷包装实验中心和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的建设为包装工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生的企业实习实践阶段提供了保障。(2)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在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包装工程专业以构建包装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确立“面向产业、依托产学研合作、突出工程能力、培养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的专业教学方式与改革思路,与40余家包装相关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关系。其中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建立“包装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协议,逐步形成集教研合作、产学研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一体的校企双赢的教学模式。

2.4开展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情况,是衡量创新创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训的有效方式。近两年,包装工程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创业竞赛活动,包括“挑战杯”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和“济丰杯”运输包装设计创意大赛等竞赛活动,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30余项,学生在竞赛活动中锻炼了科技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创新创业素质,为将来可能的创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改革,逐步摸索出一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东北乃至全国包装、印刷行业培养了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部分毕业生考取了国内外名牌学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部分毕业生被国际知名企业录用,在短时间内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还有部分毕业生成为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很多企业反映我校包装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作中能吃苦耐劳,业务水平提高较快,协作精神较强,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创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制定符合本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始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保障;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创造教学环境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激励方式。创新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作,为实现科教兴国共同努力。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四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特殊群体为创业主体的创业过程。随着近期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创业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以下是有关大学生创业看法论文,一起来了解下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层出不穷,身处大学的我们面临着毕业就将失业的压力。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随着学校创业课的开展和老师的引导还有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在全国的各个大学掀起了热潮,高校还有地方政府也多次出台了许多扶持大学生的政策,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这一事情。我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大学生应该自己创业,我对此进行了以下调查分析。

大学生,创业问题,市场分析

说到创业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现代的苹果创始者乔布斯,他在学业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出来创业,建立了苹果公司,还有我们的微软天才比尔盖茨,高中都没有上完就出去创业,成为了世界首富。但是他们是唯一的,也是幸运的,创业并没有那么简单。对于现阶段我们的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并且大学生创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也特别小,而且大学生创业需要自己来承担相当大的风险,社会并没有给大学生一个优惠的创业政策,也没有任何完善的措施来帮助大学生,所以即使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和经营环境,但也有很多人选择放弃自己创业。还有许多大学生选择自己创业是被迫的,本身并没有热情去投入到自己创业的方面,往往是在就业压力下被动选择,这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就是有很多高校对于学生实践并不是特别重视,每天上不完的理论课,使大学生在学校犹如一个空壳,没有实践能力没有思想,成为一个低头族,每天空幻想。要想大学生创业真正实现起来,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如下培养。

大学生要想真正的实现创业,首先要从大学生本身改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将我们所学习的创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我们创业的能力和动力。注重创业教育的实践。再就是一些外在的因素,例如促使学校可以安排一些校外的培训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要沉迷于手机及网络游戏,再就是学校增加一些和创业有关的课程,增加一些专业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平时多举办一些创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增加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兴趣。我针对我们学校的现状,发现了一个商机,有一次我问了一个喜欢芭蕾舞的人为什么喜欢芭蕾舞?她说她喜欢踮起脚的感觉,世界都在她眼前。对,踮起脚的感觉是很好,当我们穿上能带你滑翔的冰刀鞋时的感觉呢?是不是更好,冬季大多数学生没有冰刀,因此我考虑在冰场租冰刀。对于冰刀它就是装在冰鞋底下的钢制刀状物,有球刀,跑刀和花样刀三种。

做每一个创业都是有风险的,起先可能不被大多数学生所熟知,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你的创业,也可能我的宣传力度不够,得不到广大学生的重视,知名度没有就不可能有买家,再就是有可能,有一部分竞争者的出现,加大了行业间的竞争,导致了狼多肉少的现状,使我们的收益减少,竞争者突然增多,利益共享会导致收益减少,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我作为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所以大学生创业同时也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还有政府的帮扶作用,如果国家和社会都大力支持,学校还重点培养,那么我国就不会每年都重复着今年有多少失业的学生,今年就业率有多么紧张,就不会出现在应聘现场人挨人、人挤人的现象,同时也会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的发展,所以对此我对现在的大学生提供了以下几点意见。

高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到了大学就好了,但是你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轻松了。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开始。大学只不过是人生大竞争的前奏。我们都学过一句话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感,大学生活就不会有计划,有收获,很快就会过去,就会影响大到走上社会的就业和生存问题,所以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一定要知道和牢记这样几件事情:首先,对于现在的基本国情来看,如果你还不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狼多肉少的局面会使我们毕业后手足无措,其次就是,未来的社会和成长只有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学生拥有顽强的意志和相当的厉害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才能应对各种未知的困难和挫折。最后,你要记住大学生远不如以前那么吃香了,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都随处可见了,甚至不如中专和技校生好找工作,所以我们要先有创业意识,先下手抢占先机,俗话说笨鸟先飞嘛!

目标就是我们航海时的灯塔,就是我前行是的指南针,就是我们动力的源泉。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目标就没有压力。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能得到什么,现在需要做什么,学什么,怎么学。有不少学生说起目标,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这就是你理想的大学的吗,难道我们真的要成为21世纪的低头族吗?想要成为一个被人唾弃的手机族吗?今日事今日毕,每天都要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奋斗目标,哪怕小到今天少玩一个小时手机,你要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我们每一天的进步都会让你将来无悔的过后半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大学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给自己一个目标,给青春一个动力。没有任何一个航海家会畏惧大风大浪,没有任何人一个创业者会畏惧前方荆棘,锁定目标你就是下一个赢家。

大学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春只有一次,时间不可逆转,我们必须珍惜当下。作为一个学生就要把学摆在首位,如果在大学期间你不抓住机会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而只顾着谈恋爱,通宵上网玩游戏、旷课逃学,最后吃亏受苦的是自己。因为你浪费了你人生最重要的青春年华,这三四年里将是你认识学习接受知识最好的年龄,即使你将来付出几倍的代价,也无法挽回这个损失。甚至永远也弥补不了这种过错。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挥霍青春,浪费时间。特别是花费了父母巨大的经济代价并承担着家人无比希望的大学生就更是如此。大学应该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是你成为下一个ceo的训练之地。

[1] 徐小洲. 国外中学 创业教育 [m].浙江.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李莉丽,龙希利.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浙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3]钟晓红.大学生创业教育[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任勇.中职生创业设计方案精选[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5]谭一平,叶坤妮.职校生创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傅兆麟,谢红霞,兰希秀.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与成功教育教程[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7]石国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m].研究出版社.2011

[8]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教育[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9]葛玉会,李肖鸣,申舒萌.大学生创业测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张子睿.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技能提升[m].科学出版社.2008.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五

摘要:大學生自主创业在20世纪末的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在我国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大學扩招的规模日益加大,创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學生在被动就业之外的另一项重要选择。大學生的创业倾向越来越明显,这说明中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成熟和大學生就业理念的转变。立足于对培养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建立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大學生个体因素及家庭、学校、政府等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对当代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力求通过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培养和促进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建立和不断发展。

关键词:大學生创业倾向;因素分析;建议与对策。

我们知道,大學教育和就业虽然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但实质上它们是两个问题。我们不要围着就业谈就业、应该思考什么是就业、如何就业、怎样就业等。笔者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创业带动就业应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的方向,即引导大學生创业倾向及其因素分析是一条积极、主动解决就业的思路。

一、对影响我国大學生创业倾向因素的分析。

(一)我国大學生创业现状。

由于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學生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就业压力变得非常之大,就业形势也变得非常严峻。大學畢業生由20**年的660万人已经上升到20**年的729万人,其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大學生面对这种情况,除就业择业外,自主创业就变成了解决就业压力极其重要的途径。一般来说,大學生自主创业不但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由于我国大學生创业的历史不长,加之我国大學生创业意识很弱、社会的创业氛围和条件不够成熟以及大學里对学生创业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大學生创业气氛不浓厚,使得我国很少部分大學畢業生选择创业。根据调查,当前我国创业的学生数不到大學畢業生总数的1%,而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创业学生数一般占大學畢業生总数的20%―30%[1]。这说明,我国大學畢業生创业人数与其他国家创业人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大學畢業生对创业的不重视从而使得创业不完全发展。

(二)对影响我国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因素分析。

所谓大學生创业倾向,是指在大學生创业实践中对个体起动力和核心作用的意识倾向,它支配着大學生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规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由此可知,大學生未来是否选择创业的依据是创业倾向的高低。

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建立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一,大學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充满激情,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其二,大學生在学校里学到并掌握了大量理论性知识,有着较高层次的理论与技术优势,这些恰恰最适合开办高科技企业,它也决定大學生创业从一开始就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创业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學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其三,现代大學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大學生一旦建立坚持实现梦想的信念,通过努力打拼,完全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其四,大學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贡献社会财富的能力,增长社会实战的经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除了以上这些优势之外,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建立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其一,由于大學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學生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倾向于理想主义。其实,成功的背后有更多的失败,甚至往往失败大于成功。只有坚定信念,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并不懈努力的人才能成功。其二,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是影响大學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大學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學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其三,大學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上海政法学院已经搞过5年多的学生创业大赛,在大學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学生们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观意识就能让人家掏钱的。其四,大學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3]。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大學生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二、对建立我国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建议与对策。

在国外,大學生自主创业氛围浓厚。很多大學畢業生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并实现了公司质的飞跃,如微软、苹果等等数不清的实例;它不仅实现了创业者自身的人身价值,还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他们将大學生创业环境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教育和培训环境、融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个维度[4]。围绕这些因素,我国当前大學生创业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有:(1)缺乏有力的创业扶持政策;(2)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健全;(3)创业融资面临较大困难;(4)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根据我国目前和未来的大學扩招及发展,在培养和建立大學生创业倾向时应研究以下问题。

(一)对建立我国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建议。

其一,大學生创业倾向的建立有利也有弊端,由于受自身经管知识、学历、创业教育、实习经历不同的影响,这就要求大學生时刻充实自身的能力,通过参加创业实践大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除此之外,大學生在校园内应该加强有关创业的各方面的理论学习,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管理知识以及市场知识,并且要熟悉创业的程序和法律法规,为未来真正创业多积累经验。最重要的是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操作能力、创业能力、管理能力等,通过在校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从而达到目的。只有拥有高素质和强大的能力才会为创业奠定基础并增加其创业成功的概率。

其二,优化创业环境。这可以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来完善和优化大學生的创业环境。

1.政府应为大學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的政策对鼓励和推动对大學生创业有着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存在创业政策体系不完善、创业融资市场效率低、分担创业风险机制有欠缺、创业援助系统不健全等问题。从政府行为的角度出发,完善政策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构建创业援助系统是我国政府优化大學生创业环境的对策选择。其次,政府可以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展开有关大學生创业的知识讲座,因为这可以影响大學生创业行为,还应落实更多的有关创业优惠政策,如无息贷款等。

2.高校应建立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学校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讲座和实践活动,对大學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巨大。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以沿袭传统的理论教育为主,尤其地方性二本院校也模仿和学习研究型大學的教学模式,加大理论学习的比重,重视纸上谈兵而忽视实践操作。为了提高大學生创业倾向,高校应该加大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一方面,增设有关创业知识的课程,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理论知识,如增设职业培训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人际沟通、团队合力等内容。还应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补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缝隙的作用。另一方面,应该在校园内建立创业服务平台,让大學生获得更多有关创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营造出一个健康、有益的校园创业环境。总而言之,建设好学校创业环境对提高大學生的创业倾向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大學生的综合素质。

3.家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家庭环境在大學生创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其思想和行为时刻都会受到家庭及其成员的影响。家人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他们创业,而不是阻止他们。只有家庭的全力支持和积极的引导,才能减缓大學生创业的压力;同时,在这个积极支持创业的家庭环境中,才能使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作为大學生本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做事要有自己的想法、观点、计划,同时要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让自己更加独立并在创业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三,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从传统满堂灌的理论教学走向应用型教学,重要的是要有一批有能力、能培养出创业人才的教师队伍。多年来,我国教师的科研应用率在3%―5%,而在二本院校其应用率近乎于零,主要是做样子撑学校门面。在未来的创业教育中,一方面,要改善课程设置,增设通识课程为学生打牢坚实的创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學生的创业实力。我国高校短缺创业教育师资证明学校对大學生的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甚至使得很多大學生创业有阻碍,因为他们有很多有关创业的程序是不懂的,随着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我国高校应该重视并完善学校的创业教育,而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全面、更真实的接触创业,并进一步联系实际、联系自身条件制作自己的创业计划,从而更好的为创业做准备,这也是解决未来社会就业的新出路。

总之,建立大學生创业倾向必须完善大學生创业环境,在强化政府扶持政策、优化和完善大學生创业环境、改善和重建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内涵的同时,还要培养大學生创业的理念、实践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快发展中介机构,为大學生创业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培育创业文化,为大學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氛围等。

(二)建立大學生创业倾向,大學生应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

1.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业计划。这一点对年轻人来说,是不容易实现的。尤其是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學生,他们对社会和自己的认识有限。要想清楚并知道自己以后发展方向在哪里,仅靠自身的苦思冥想是找不到答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别人、征求“过来人”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小的目标,通过确定和实现每一个“小目标”,进而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创业过程当中,要养成提前计划,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即将任何可能的细节都考虑在内,还要使计划具有灵活性、可分解性,逐步实现最终目标的要求;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运营需要强有力的计划管理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让自己接近成功创业之门。

2.具备一定的胆识和魄力。作为创业者,他是团队的灵魂。团队从筹备到运营过程中,即使有详尽的计划,但要做到灵活应用是个能力问题,每天甚至时时刻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你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创业的发展走向和企业的兴衰。前期创业者可能会广泛地征求亲朋好友的建议,一旦自己独立自主后,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去决定各种大小事务。当自主地做出决策时,谨慎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优柔寡断可能就会失去一个绝佳的商业的机会。同时,决策的胆识和魄力一定是要建立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既要选择风险小又要兼顾利益最大化。在创业初期,往往失误或失败大于成功,这时需要的是冷静思考、沉稳的心态和对自我的坚信,通过经验的积累才可找准方向,才可为成功铺垫基础,半途而废只能一事无成。

3.树立团队管理、信息管理和目标管理。任何创业如同经营一家企业一样,需要制定各种制度。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让所有相关人都能够明白其道理,并且严格执行。创业者需要针对自己团队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如员工管理、培训、绩效考核制度等;同时,适应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改进相应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创业者及其团队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发展的主动权。在此想提醒大學生创业者,在制定和改进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基于客观事实出发,而不要想当然,要极力保证制度的可实施性。

创业者每天都会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各种信息,如竞争对手开始降价、明天天要下雨、厂家又有新政策等。如何能从大量的信息里筛选出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同时再从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中找到有效信息,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经验和锻炼。只有正确有效信息才能指导自己企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对于大學生创业者而言,由于缺乏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在接触各种信息的时候,难免会有失误。当对信息无所适从时,可以向长者、有经验的人请教,并加以甄别。要在观察和请别别人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信息的能力。

作为创业者必须要树立明确目标,可借鉴世界成功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mbo)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5]。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目标管理方法产生于“二战”,在当时的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其后,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推广,被公认为是一种加强计划管理的先进科学管理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推广,成果显著。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比较流行、比较实用的管理方式之一,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方向明确,非常有利于把整个团队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理想上来,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在不同创业阶段需制定明确的目标,把目标进行细致化的分解。一个团队要想得到长远发展,那么必须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长远的发展目标又可以按阶段分解成不同的分目标,而这些分目标又可以分解到每个相关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创业者需要对不同的目标进行统筹和管理。

4.谈判艺术。创业者人际交往过程当中,与人谈判的情况必不可少。谈判是对创业者综合能力的检验,需要创业者具备丰富的语言能力、心理分析能力、人文素养甚至艺术修养等。要想在谈判当中占得主动地位,必须要有很强的谈判能力和很出色的谈判艺术。杰出的谈判能力能够让创业者在谈判过程当中直接获得更多的利益。

5.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创业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然而当事情发生的时候,需要我们积极地应对。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顾客身上,处理得当的话,还能起到广告效果。通过用心的服务会向顾客者传递了一负责任的形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任何一件突发的事件,稍加不注意,也会使自己的形象一落千丈,甚至砸掉招牌。如何处理好每次的突发事件,化险为夷甚至通过这些事件的妥善解决,让消顾客更加认同你或者你的团队,再借由消费者之口,为你不断传播好口碑,这是管理者的成功。

6.做学习型创业者。学习型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n),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thefifth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此管理观念,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涵义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笔者认为,现代社会要想取得不断地成功,必须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市场和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人,要想力争上游,就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对于大學生创业者而言,除了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要的是向实践和社会学习,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形成综合能力。

7.具备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还能助人走向成功。大學生创业者在开始创业后必将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身份的人,而接触的人大多人都是与自己的利益攸关的。所以,从创业初就要学会跟各种人打交道;要尽可能地去结交人脉、认识朋友,使其舍得给自己投资;在与前辈们的交流和学习当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针对性地加以完善。

8.长期保持身心健康。创业者经常是要与孤独和挫折为伴,绝大多数的创业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时下流行一个词“逆商”,也就是说人要适应逆境的能力。创业者如何保持乐观而稳定的心态,需要在长时间的历练中找到有效的方法。而对大學生创业者来讲,他们一般都比较心高气傲,有着强烈的自尊。建议刚毕业的大學生要放低姿态,平静地去接受一切可能的打击。同样,在得意时,也要克服骄傲的情绪,切不可沾沾自喜、妄自尊大。大學生创业者年轻气盛,在创业中要循序渐进。人不可能一口吃出个胖子,所以,锻炼身体不仅可以使人有旺盛的工作精力,还可以使事业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鑫.浅谈我国大學生创业现状及对策[j].商界论坛,20**,(19).

[2]吴启运.大學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11).

[3]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营销管理(marketingmanagement)[m].亚洲版:(第3版).梅清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

[4]苏益南.大學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5]彼得德鲁克(r).管理实践(thepracticeofmanagement)[m].毛忠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六

摘要: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要,重新构建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挖掘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培养机制、实践机制、激励机制和孵化机制上做了一系列改革尝试,探索了一条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那时的中国将迈进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目标,亟需提升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新兴新型应用性本科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生产模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需要大学生成为转变的主体。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开展知识型创业的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培养各类创业型、创新型和创智型人才,是适应国家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路的最佳切入点和落脚点。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大学创业文化是注重创业教育、重视创业实践、提高创业倾向的文化,创业教育以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提高、成功创业为目的。大学创业文化虽然有与社会创业文化共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有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大学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创办企业,应当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脱离功利主义为导向,坚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不但不排斥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且必须更深地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文化对国家而言,是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文化,对高校而言,是具有区域特色和自身特色的文化。根据我院应用型大学工科学院的特点,我们在科技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一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培养机制。

(一)建立全开放、自学习实验教学平台。

国内高校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计划的内容和教师制定的实验方案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实习,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培养。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实验室硬件条件不断完善,充分用好实验室资源,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主性、创新性的实践环境,我们建立了“三自主、四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三自主”,即学生自主设计实践项目、安排实践时间和进行实践操作;“四开放”:即实践时间、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课内实践、实训和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方向,增设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倡导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开展项目化、案例化教学,开设研究性课程,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实现理(理论)实(实践)一体化,同时按照项目、任务、和学科竞赛的具体内容进行小班化教学。

(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最常用的校企合作方式,这种合作方式以满足学校和企业各自的需要为基础,以对口生产企业为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这种基地主要为教学实践服务,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方式,让学生在基地实习可以接触到实物形态的设备,了解生产的具体过程,深化课堂学习内容。我院机械类专业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建筑电气专业暑期企业实习都采用的是这种方式。另外我院还积极和企业共建校内实验室,共同开发科研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根据我院专业特点,寻找一些行业知名的企业共建实验室和示范中心,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社会上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基地不但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增强自身办学活力,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实验室条件和设备的局限性,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专家化。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向和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我院由骨干教师牵头,邀请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聘任校外院士、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担任名誉导师,带领学生成立科技创新小组,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技术指导。支持更多的教师下到企业挂职锻炼,促进教师观念和知识的更新。同时,我们还要求辅导员参加创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培训,持证上岗,从专业和管理两条线,达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专家化。

(一)积极组织、主办学科竞赛。

总结。

等方面的工作。除了参加学科竞赛,学院还积极为主办大赛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参加到学科竞赛工作中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建科技创新型社团。

学院在每个班级专门增设科技委,负责本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自我管理,在学院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让科创工作深入到每一个班级。同时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成立科技创新社团,并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为载体,开展各项活动。

(三)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固化科技创新成果。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所收获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学院开展了专业论文写作、专利申报、知识产权讲座、创新创业讲座等,引导学生将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认识、创意,整理成论文、专利,通过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多元化、最大化。

三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激励机制。

(一)实验室让学生参加管理,实验室助理竞争上岗。

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弥补实验室管理人员人手的不足,我们让学生担任实验室助理,参与管理实验室。学生实验室助理采取竞争上岗,优先录用动手能力强、有项目和课题的学生,学生助理一经录用,除了有相应的经济补贴,还可以优先使用实验室,实验室其他同学要服从其统一管理。实验室助理实行以来,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大大提升,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增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负担减轻。

(二)落实奖励,形成长效。

学院在综合测评细则、奖学金评定方案、学院贡献卡等规定中制定了科技创新的奖励措施,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成绩的个人和集体进行相应的奖励。将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形成长效机制。为了表彰先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学院还多方联系企业,设立企业奖学金用于资助或表彰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此外,学院还组织各类活动,举办学院青春故事报告会—科技创新专场,并且在校社团巡礼、科技节等活动中宣传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在学院的网页和微信学生工作公众号设专栏跟踪报道,让科技创新表现突出和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荣誉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四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孵化机制。

(一)强化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设立了各类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开辟了场地让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学院除了帮助大学生了解这些政策,让这些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每位创业的大学生,还积极因地制宜,制定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科研设备,依托其在机械加工、电气设计的专业优势,发挥科技创新能力,以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形式开展创业活动,用微型公司的方式实现科技创新创业产品的孵化;组织挑选动手能力强的在校学生在创业学生的企业打工,利用学生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降低创业学生的劳动力成本;另外还积极联系企业,为创业学生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对于创业学生的评价体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在校大学生创业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对于创业的学生我们不但不能单纯用分数来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还要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学习方面给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意他们用一些创业方面的培训课程、创新方面的成果冲抵一部分课内学分,同时给他们小班化辅导,解决他们因为参加一些创业活动而耽误下来的课程;二是对学生项目的评价,在评价学生项目的时候,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项目的前期可行性,而对于项目的实施和后期的督查关注度不高,对失败的宽容度不够,导致很多创业项目一旦遇到难题就以失败告终,而不是指导教师、学生一起静下心来找到解决办法,这是高校学生项目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所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创新创业活动能够持续开展的关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教育,挖掘学科专业中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通过提高教师的创业素质,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教学和就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真正成为未来创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和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2]王晓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有效机制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5).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七

虽然新加坡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不长,但其典型的东西方融合特色使其成为亚洲乃至其他地区国家竞相学习的榜样。南洋理工学院在办学策略上,重点突出市场导向、柔性系统、能力开发、国际合作、面向世界以及重应用、重开发的办学策略,可谓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代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更具个性化的创新教育理念,为学生的职业生活与创新创业作好准备,使他们成为新加坡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南洋理工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专才、创意及创新能力来支持企业之发展需求,如此远大而又切合实际的使命定位,使其办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更加具有了科学的发展依托。

1。1无界化校园理念下的实用主义。

无界化校园管理理念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有针对性对教学内容按照社会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保证。现实中的问题往往不分专业界限,任何一个项目都是综合性和系统性的,依赖于多个学科之间专业知识的融合和创新,从现实中对具有创新创业特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热衷追求也可看出其重要意义。这种复合体现在校园教学中就是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紧密沟通和联系,而南洋理工学院将这种联系制度化地高度融合,并以此来强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系之间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强化资源与人才的共享,促进不同学系间的项目合作及教学活动交流,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创业与应用机会。通过这种复杂的综合应用项目,提升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学院的灵活度和反应能力。在此理念下,学校培养了更多具有开放性创新思维和国际眼光的教师和学生,这种国际化使教师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和领先的专业技能以及跟踪国际最新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无论是从教师处学习,还是参与国际竞赛,抑或参与国际企业的项目,都主动或被动地置身于国际化的环境中,进而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都体现了真正的全球无界化。

1。2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培养。

南洋理工学院开创的“教学工厂教学方式通过高度仿真的环境使学生有直接的感悟和现场感,尤其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工厂是以学校,而不是企业为本位,在现有的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设立,是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的过程。其中企业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学院与企业开展伙伴关系,尽可能多地吸收先进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全面模拟企业环境;第二阶段,学院全年不间断地为学生安排项目,以配合企业需求;第三阶段,学校开始着手系统地进行专业开发;第四阶段,树立全面的教学工厂理念,帮助学校实现自己的理想。

1。3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实现了职业教育的高等化和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其推行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以及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使其具备了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动力。这种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的校企合作精神,使其可掌握市场发展最新信息和趋势,扩充教学与发展资源,开拓科研和创新项目,不断引入国内外企业实习机会。南洋理工学院各系部都与产业实现了较强的融合,通过校企共同设立的实验室让教师与学生和企业共同研发项目,或通过学系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增强与产业间的融合,另外还通过在职培训课程加深与企业的联系。令人侧目的是,该学院的各学系都具有与新加坡国内外企业的融合项目,其中很多都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如信息科技系与企业合建的实验室,就涉及微软、思科、甲骨文等大型企业,其提供在职培训的专向专业如电子商务、it安全等,主要服务对象是在职的专业人员,以此来满足企业在各关键领域对专向人才的需求。

2。1教学体系不统一。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高等职业教育主流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自发、分散的探索阶段。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创新创业教育多以选修课讲授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目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人员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深度不够,没有与生产企业相互融合,导致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率低。

2。2办学定位模糊。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上界定模糊,很多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组建,有着普通高校的共同特点,重理论轻实践,特别是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策略。另外,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还不够完善,有些高职院校的管理机构、校园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类似本科院校,但运行模式又按照中专时期的方法进行,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反映在教学上注重理论体系讲授,忽视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育;理论课时占用比重较大,实践实训时间不足。另外,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实践实训考核方式不够完善和科学,使很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人才无法获得公正评价,埋没了大量具有潜质的人。

2。3校企横向联系结合度不高。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是完成教学使命的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需要,加强学生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也是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需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产学研也呈现了蓬勃发展良好势头,但限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发展并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无论是职教集团还是实习基地,都没有真正实现学校的主导地位。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企业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造成了学校方面主动,企业方面被动的单向合作局面。应通过寻找适当模式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充分满足企业方需求,避免学校方面单方索取,使校企双方真正实现共赢。

3。1革新教育理念。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多元化的不断深入,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也加速了各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的作用和活动范围从纯理论科学研究转为倾向于实用性,更直接地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更多地介入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结构更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过程中更强调实践环节,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开始成为当前很多高校的发展特征。教育部2014年提出对全国600余所高校进行转型,将其办学理念进行重新定位,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自己的目标,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创造条件,培养“行业创业者或领导者。如何寓学科能力培养于应用能力训练中,做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融合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跨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培养有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未来行业领袖。应在大学教育中推广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教师把创新点概念化,然后拿到企业中去测试、调整和提高,不断完善并实现转化。这是实现创新和转变的最佳办法,也是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与“无界化校园教育理念之典型写照。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匮乏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可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从企业、政府中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发和管理工作,增加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应当将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作为自己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通过现场引进、教师锻炼、行业兼职等方式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教育与教师的教育紧密结合,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应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与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另外,要建立良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通过校际之间合作,共建地区性的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多方面加强师资培养工作。

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积极探索分层教育,构建多方位课程体系,开展包含普惠、小众、精英等类别的分层教育,建成了必修保基、限选强能、公选拓展、网络延伸、实践提升、“二课熏陶的“三层次六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惠教育。通过《创业基础》必修课和各专业创新创业限选课的理论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发现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升学生创造性就业的能力。第二层次面向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开展小众教育。通过创业类公选课与相关的实习实训,进行创业知识、创业素质拓展教育和创业技能培训,引导学生为自主创业做出积极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即可创业。第三层次面向已经进行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个体教育。针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培训,让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地体验创业历程,全面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鼓励其毕业后直接创业,同时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其他学生就业。

3。4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2000年以来,科技部、教育部先后在全国部分省(市)和高校相继建立了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科技园、产业园及创业孵化器等服务保障机构。但是,与新加坡相比,投入和产出非常有限。可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采取以下措施:

3)建立由政府或企业参与,高校主导的科技园区或孵化器,在政策、资金层面给予支持和投入,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后勤保障。

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和无界化校园理念"为国内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优秀的可借鉴经验。同时我们应注意到,任何一种教育模式的最终实效性,取决于其实施过程的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最大化,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作者:李寿泉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八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社会认可度降低,其转型势在必行。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借助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自身转型,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故而,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新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培育新型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整合复合型的教学资源以及建立弹性学制等方式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与提升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转型;融合;路径。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其人才培养质量已经为人所诟病,而且已经陷入生源危机。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帮助其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

在高校学生中间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哈佛大学,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高校。1998年,清华大学联合北京、上海的5所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大赛的举办形式、竞赛内容基本上是照搬哈佛大学的模式。到199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科协等三家单位决定仿照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模式,由清华大学承办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由此,将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常规化,此次大赛汇集了全国130所大学近600件作品,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挑战杯”赛事的常规化及日渐推广,高校中有关创新创业竞赛的辅导、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多。2002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效果,决定由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教育部鼓励这些试点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由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正式发展到创新创业教育,既实现了定期的竞赛到常规教育形式的过渡,也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教育形式,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师资问题。为此,2003年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第一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来自全国的近百所高校的250多名有创新创业教育经历的教师参加了培训,由此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正式启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相继举办了十多届师资培训班,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范围、课程设置方式、教育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10年开始,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各校的逐步建立,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创新路径、实施方法等逐渐成为高校及教师新的关注点。由此,2011年清华大学承担了这一新型师资培训内容,到目前已经为全国高校共培养了1300名教师。除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任务以外,2005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联与国际青年创业联盟合作,针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开展了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中国)培训项目,截至2014年,kab项目已为来自全国1100所大学近5000名教师提供了相关培训,在全国160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kab创新创业俱乐部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吸引了30万人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并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编辑出版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师与学生用书各一套,帮助全国近800所大学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创业推广等体系。随着前述各个师资培训项目的推进,逐渐解决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各高校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也在逐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逐渐完善,实现了从师资培训到学生培养的承接,逐步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仅凭现有的退、缺岗位难以完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因此,通过创新来引领创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的基本途径。无疑,创新创业教育为此提供了突破口,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如此,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人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充分体现了其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也提升了其办学的社会认可度。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之间的关系。

(一)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其自身转型的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无视这样的发展方向。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日趋下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社会认可,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创新创业意识也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瓶颈。这些瓶颈严重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如果不能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亦无法转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2]。具体而言: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成人高等教育还没有从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继续追求学历教育,追求办学规模与经济效益,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第二,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导,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第三,在课程设置上,过细的专业分科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需求;第四,在教材选择上,普教化色彩浓厚,内容和知识陈旧,没有吸收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第五,在师资上,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理论研究者,缺乏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第六,在学制设置上,学年制在很多时候过于僵化,无法满足在职成人创业要求。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无法走出自身的发展困境,以至于很多成人高校已经深陷生源危机。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改革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专业设置,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将过去的学历补偿教育功能转移到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按照成人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此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方式、内容上均具有一些特点,如教学内容力求精细、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等。这些优势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够充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之效果。具体而言: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学术教育为主导,过于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显然有本末倒置的嫌疑,会降低其学生的学术创造力;而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可以较好地与这一培养目标相结合。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在职成人,这些人中大部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明确的,能够较好地做到在学习中保持针对性[3]。如此,在这些人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使其能够保持创业的主动性,并充分利用其社会关系,进而使得创业计划顺利开展,大大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第三,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成人群体,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愿望,成人高等教育为其提供的灵活学习方式能够解决其工学矛盾,从而能够充分保证其创业的实践时间。因此,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理念更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第一,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学生的意愿与个性正确评定学生适合的创业类型与模式。第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理想与热情,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创业的意义与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创业成功的案例或是邀请这些创业成功人士到校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规划好其创业计划,减少学生创新创业的迷茫感,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第三,注重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虽然是实用性的教育形式,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实践表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课程设置或实践指导,还需要对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困难,以及正确应对这些困难的方式方法。第四,强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教育。通过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使得每位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政策,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

(二)师资培育,建设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尽管我国高校中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较高,但真正创业成功的学生并不多,而成人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3.2%[4]。显然,这相较于普通高校,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这其中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社会因素不同之外,最关键就在于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有重要的关系,师资力量是否专业化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故此,成人高等教育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打造一批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具体而言:第一,推进校企合作,积极聘请企业人员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这些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或创新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士,其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较为丰富,将这些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或教训传递给学生,将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第二,积极提升在职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当前,大部分成人高校的教师不但没有创新创业的经历,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也较为薄弱,对创新创业的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经历指导,采取体验式的培训方式确保教师能够亲身体验到创新创业的具体运作,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亲自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而提升教师综合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在经费、项目、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三,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跨学科的教育,对师资力量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成人教育机构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积极的合作,充分利用合作机构的师资,为自身构建一个动态化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库,从而提升校际合作的优势。

第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均是有着工作经验的成人,其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设计创新创业过程,主动发现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问题、难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第二,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做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范围极为广泛,在人生经验、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正视并尊重这些差异,力求做好一对一的实践指导,发挥学生个性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作用[5]。第三,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当然,除了搭建平台之外,还需要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对学生开展的各类小型、微型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第四,积极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引导学生开展模拟创新创业计划,将课堂理论讲授与实战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保持学生充分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运作。

(四)整合课程资源,着力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社会转型对人才的复合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的要求,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改变以往的学科分科过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资源安排上,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综合性教育理念的传播。第二,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要构建立体式的课程资源体系。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构建跨学科的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在教材开发上,针对创新创业的具体要求,开发立体式教材体系,将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资源教学包,而且将书本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结合,形成一个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的综合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基本上是在职在岗人员,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改革学制,建立弹性化学制。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保证学习实践的伸缩性,学生能够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等[6]。显然,弹性学制是非常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在这种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要求,充分利用学分制,发展自身的个性,保证创新创业的时间。对于在职学生而言,可以按照工学矛盾解决的要求,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在理论学习之外,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时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对于非在职学生,弹性学制为其提供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充分保证其能够循序渐进地接触社会,在实践经验积累之后,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避免创新创业实践的速成,从而提升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九

[摘要]笔者相信在共享单车企业可以赢利的前提下,对它们带来的营销学启示进行了分析。最重要的启示是在当前多数行业普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只要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就有可能抓住市场中切实存在的需求“痛点”,企业就有可能找到新的商机。另外,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其他企业要学习共享单车企业利用新的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产品与服务,更好地m足市场需求。同时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要遵守社会营销的理念,切忌行业恶性竞争,遵守现代企业的竞合理念。

[关键词]市场;细分;商业模式创新;社会营销;竞合理念。

1引言。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成了大城市街头一道道崭新的风景线。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以ofo、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新创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丝新意和一缕清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这些共享单车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使我们看到了年青一代凭借着他们精明的商业头脑,以及对新技术的熟稔,表现出了更强的商业创造性。他们的创业和创新使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希望。

前些年,随着“大城市病”的出现,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一些大城市的政府部门推出了有固定桩位的城市共享单车,但由于投放数量较少,使用起来并不很方便。而最近由民间资本投资的新型共享单车,不但投放的单车数量更大,而且使用了gps定位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使客户可以在手机端快速完成找车、申请和支付,比原来的政府共享单车用起来更加方便,更加贴近市民需求。用户只要缴纳一定的押金就可以注册成为用户,然后根据骑行时间收费。这些共享单车的公司靠租金赚取收入,另外,用户的保证金也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利息收益也成为公司收入的一部分。

当前,媒体上对共享单车行业的讨论有很多,但更多是停留在商业模式、赢利前景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而对其带来的营销学方面的启发进行分析的文章并不很多。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共享单车的赢利前景还不清楚。笔者认为,只要切合了市场真实的需求,有大量用户在使用产品,笔者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摸索和完善,共享单车是可以实现赢利的。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本文尝试对其带来的营销学启示做出分析。

2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一方面,笔者借助有关文献平台,搜寻了当前关于共享单车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则借助有关文献来佐证本文观点。在万方数据平台,和共享单车相关的论文有几十篇,多数论文都在讨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或它带来的道德等问题。如杨绚然在《创业邦》中《共享单车模式的危机》一文讨论了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周琳在20《决策探索》《共享自行车遭遇的文明尴尬如何前行》中讨论了共享单车面临的道德方面的威胁及解决办法。还有一些文章讨论了共享单车的竞争问题,但真正讨论它带来的营销学启示的几乎没有。另外,本文所引用的文献多是在正规网站的有关报道。

3共享单车带来的营销学启示。

共享单车企业的出现就是瞅准了城市交通出行隐藏的“痛点”,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过程中,短途的接驳方面仍存在无法满足的潜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从家到公交站点,从公交站点到目的地之间的短途交通工具是空缺。这时候走路太远,如能提供方便取用,方便停放,而不需要操心存车以及被盗等问题的自行车,显然就能解决人们的痛点。而且,在城市汽车堵车严重的情况下,骑单车出行既快捷、经济,又能健身、环保,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总之,在大城市以及大学校园,具有上述需求的人数量不少,这是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可赢利的市场。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竞争加剧,导致企业赢利越来越难,这些是当前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企业要避开“红海”,去寻找“蓝海”,通过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发现更多的市场空隙。其实,在一些更小的细分市场上,仍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比如,虽然我国的钢材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但过剩的都是中低端产品,高端机械装备例如轮船、汽车用的高品质钢材则依然需要进口。[1]例如生产圆珠笔芯所需的钢材以及加工技术我国也刚刚开始掌握。当前供健全人使用的手机竞争激烈,但市场上供残疾人使用的手机并不多,等等。

要发现这些潜在的需求,往往是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或来自身边人的经历。比如摩拜单车的创始人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缺乏共享自行车的不便,才产生商业创意的。另外,通过市场细分也是发现潜在市场需求的有效方法。企业通过将一个大的市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就可能发现未被满足的市场利基,即更小的市场空隙。

此前有固定桩的共享单车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产品,政府的出发点自然不为赢利,而是为了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但由于其使用的是刷卡技术,需要有固定的锁车桩。而且,由于停放共享单车的地点有限,不能做到随时随地在靠近身边的地方取用和还回,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政府提供的共享单车没能火起来,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新型共享单车企业正是在政府共享单车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gps和物联网技术,做到了用户可以在网上搜索附近车辆、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轻松实现开车、还车和支付。真正满足了随用随取、用完放在不影响行人的地方的便利性需求。相比较政府的共享单车,这无疑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另外,为了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这些公司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也绞尽脑汁,设计出既好骑,又好看的产品,仅仅摩拜公司一家在产品的研发上就有近六十项专利[2],也实现了产品的创新。总之,共享单车企业利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将机械工业时代的传统产品注入了新的生命,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正由温饱型上升为小康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消费则是从小康型向富裕型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以前粗放型的消费,更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品位。消费的升级对于企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谁能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产品的升级和创新,谁就能贴近新形势下的需求,实现赢利的目标。

例如我的家电行业,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家电产品结构也相应调整,智能电视占比继续扩大,超薄、曲面电视成为市场亮点,变频冰箱、滚筒洗衣机、智能空调保持快速增长,智能且清洁高效、大吸力成为吸油烟机标配。产品结构的升级为家电行业未来的增长提供了空间。

33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醒其他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贯彻社会营销的理念。

所谓“社会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在进行生产和营销活动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和企业自己赢利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解决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4]只有通过维护而不是破坏社会公众的利益,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创造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环境。

共享单车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符合政府提倡的绿色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需要,因此是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正因为如此,政府对共享单车采取了扶持的做法。比如由公安部门协助公司对蓄意破坏单车的行为及乱放单车的行为进行治理。但对于乱放车辆影响城市秩序的现象,共享单车企业应该尽快进行管理,比如派员工走上街头管理,按照有关政府部门规定的区域来停放车辆,从而保持市容的整洁,使自身的商业模式得到完善。

对于一个新兴的行业,市场中的竞争者跑马圈地,只争朝夕,这都是正常的竞争。比如共享单车的两大品牌摩拜和ofo之间,竞相融资,希望借助资本尽快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争取到更大的市场规模,享受规模效益,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竞争。然而,笔者注意到,共享单车在竞争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的苗头,比如借助媒体抹黑对方,攻击对方的产品缺陷等,甚至不排除存在恶意损害对方产品的行为。要知道,一个新行业的出现,需要行业中的所有企业共同维护,恶性竞争、互相诋毁,只能使消费者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使其他交通工具的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在现实中很多行业,比如瓶装水、凉茶行业中的某些企业,通过广告、公关等手段不断贬低竞争对手,结果导致竞争对手互相攻击,行业进入恶性竞争,使彼此的品牌形象都大打折扣。另外,为了竞争投入了巨额广告费用,使双方都付出较高的成本,增加了赢利的难度。

现代管理思想中的竞合理论认为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是二元的,既存在着竞争关系,也存在着合作关系。当一个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或者行业需要容纳具有不同特色产品的情况下,竞争对手可以在竞争中寻找合作,也可以通过合作更好地展开竞争。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因为那样的竞争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使双方都承受本可以避免的损失。相反,良性的竞争加上适当的合作,既可以给自身发展带来压力和动力,又可以将行业的市场蛋糕做大,使彼此得到的利益大于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

共享单车的行业不妨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合作,抵制恶性的竞争,靠正当的产品和服务开展良性竞争。只有在良性竞争中展开一定的合作,比如共同研究行业所面对的共同的技术难题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难题,使大家在合作的基础上更好地竞争,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壮大。

4结论。

新型单车的出现不仅仅是政府“双创”政策的又一次成功实现,也从微观层面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很有借鉴意义的营销学启示,在产能过剩的市场格局下,企业只要进一步细分市场,挖掘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就能发现“蓝海”。同时企业应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和产品的创新,更好地满足需求。但在营销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社会营销以及竞合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凤凰网资讯手握50余项专利的摩拜单车带着中国创造走向世界[eb/ol]。

[2]我的钢铁网从进出口数据看中国钢材产品内外市场品种结构[eb/ol].

[3]安卓资讯awe开幕向全球展现中国家电业创新实力[eb/ol]。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10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5.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十

通过这段时间创业课的实训,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实训课中的各项任务。虽然创业实训的时间不长,但课程很充实,从中收获到了很多知识,了解创业的主要流程,让我对今后的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各个学校毕业的学生逐年增加,在找工作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创业就成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各地的地方政府也鼓励创业,不仅给更多的劳动者更广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在这种创业的分为下,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在创业实训的过程中,刘老师让我们用开发的思维去思考,各个团队创立什么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分析,运用什么营销策略等。通过这次的创业课的实训,我认为定位市场的目标非常重要,这决定着我们公司未来的经营。除此之外最难的是财务分析报告和利润表的计算,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我认为创业特别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良好的心态度。因为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对未来成功的渴望。同时我们也真正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互帮互助,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在关键时刻和突发状况时要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决定。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一个创业者有着耐得住寂寞的心里,持之以恒的心里,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那些创业的成功者身上看到,他们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步步为营,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才取得了成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需以他们的精神为榜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作为大学生,我们创业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需要我们一步步的去克服。这次的创业只是模拟公司,但我却发现里面有好多不可预测的困难。当然,在实训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关于公司的创立的想法不是很多,自己接触面不是很广。

总之,这次创业课的实训受益匪浅,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眼界。以后,我将更努力、认真、刻苦的学习,以这种态度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创造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明天。

为了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素质,年4月,学院开展了“本科生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的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四人开始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理论与站点规划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9月,我们的研究课题《__x》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1月获批。

通过参加这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我获益颇多。从确定项目立意点,到撰写项目申请书;从立项审查的波折,到确定研究方案与寻找创新点;从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到项目的具体研究,一路走来,我开始了解了之前离我们遥远的科研工作,我从中学到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敢于创新的实践勇气。历经了近两年时间的查阅资料,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和刻苦钻研,使我学到了很多我所感兴趣的、对我学习生活很有用的东西。这是一次难得经历,一次让我得到锻炼、得到成长的经历,作为当代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懂得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项目初期,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我们进度较慢。通过询问指导老师、及时调整方案,花一段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我理解到科研最重要的是要抓住项目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再对研究方案做出合乎实际的设计,最后才能取得预期成果。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勤于思考,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每个课题研究的都是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案,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不断地努力,独立思考。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设,再一步步通过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一步实现的。该项目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都还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比如早期的文献查阅、数据收集、数据计算及其分析、模型构建。整个过程中我认识到做科研必须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要本着对科研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进行自己的研究。

项目是我们团队共同的项目,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摩擦,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以项目为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组从项目立项之初成员之间的不太了解到现在发展成为很好的队友、很好的朋友,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团队中我们能聚集起每个人的能量,将其团队作用发挥到。

这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我带来了很多,有能力上的提高,有思维上的创新,有情谊上的收获。我在忙碌中充实了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坚持认真细致地完成了项目的研究内容。在实验中,尽管困难重重,尽管工作量较大,我不断鞭策鼓励自己无论怎样都要有始有终,尽努力做到。我相信这次实验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很重要的影响,真诚地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我们的机会,感谢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小组组成员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同学提出的宝贵意见。谢谢你们!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认真聆听了陈老师富有激情、风趣而贴切实际的讲课,也着手完成了我们公司的创业计划书。以前,我所理解的创业很简单,就是只要能赚到钱就可以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是头脑一片空白。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茅塞顿开,对创业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逐渐改变了原来错误的理解和想法,端正了思想态度,因此,对创业的真正意义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提高试验效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用心参与创业的实践,融入创业的平台。陈老师把整个班级分为八个小组进行实战模拟训练。激发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创业热情。

这次的创业模拟实验很有趣和也很复杂,大大考验了学生们的创业意识。此次模拟创业非常接近真实创业,老师预先设置了不同的创业环节,如公司材料的购买、材料的生产、以及出售和合计。以及公司员工吃穿住用行等各个方面的消费。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都加强了对学生的考验,让我们培养长远的意识、做下一部计划、讲究团队精神与协作。这次模拟中,我们组的八个成员积极听取相互的意见,细心组织生产和经营。在创业中遇到困难相互讨论、以及研究创业方案。各个部门分工细致明确、各个负责人尽职尽责,最终使我们公司的生产有盈余,企业最终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在各个小组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通过大学生创业培训的精彩实验,让我对创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懂得创业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他需要创业者有相应的知识,以及先进的理念思维,创新精神。只有具有了创业者相应的只是才可能创业成功。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这个那个的困难,只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努力,才会真正的创业成功!

陈老师的讲课严谨认真、内容丰富、简明扼要,非常容易理解。从什么是创业至创业的实质意义,每讲一段都是那样认真、细致而透彻,形容恰到好处,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我还完成了我们公司的第一份创业计划书。通过填写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我明显感觉到创业的艰难,创业不是简单的想,简单的做,它需要考虑到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点都没有虚度。我找到了一份创业的激情和一种创业精神,在这个创业团队里,我们分享了创业的苦与乐,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自会打拼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参加了集团总公司举办的青年人才培训,这次培训涉及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创新思维和决策的问题,尤其在创新思维方面,很符合我们企业的管理需求,对于我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方面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提醒和帮助作用,我个人也受益匪浅,结合分公司管理实际,我个人有以下心得:

创新用很简单的话说就是多积累把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下功夫。要敢于想象要敢于探索多使用发散思维尽量避免惯性思维条件允许的可以多想一想尝试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苏源泉教授从企业与创新思维、多样性思维等不同侧面借助一系列智力问题、游戏和案例阐述了思维创新的全新理论研究成果,既生动又有趣。通过学习使我对创新思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学习心得。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需要增强观察能力。我作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对于运作方式和工程施工流程是最熟悉的,如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善于从工艺流程入手,看一看企业的运作方式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二是要善于从工程施工流程入手,看一看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各施工程序能否达到精准;三是要在整体运作过程中掌握各项环节,检查各环节是否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成本节约、以及绿色文明化管理方面有缺陷或者存在创新空间。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我个人认识到现阶段建筑市场就如同任南鹏当年经营如家一样,即将接近瓶颈阶段,国内从央企中建、中铁等到地市级建筑企业、私营建筑公司,管理水平差异、技术层次差异、资金差异等造成市场占有比例逐渐失衡。我觉得我们所在的企业应该逐步与国内外大型建筑企业接轨,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应该加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在经营管理创新的同时扩大企业影响力,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

二、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

我们单位目前的管理模式比较死板,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主要领导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等进行决策,导致员工个人思想僵硬化,如同操作机械一样,最终导致企业管理的整体僵化。苏源泉教授所讲的“不去管理”、“群策群力”、以及“高效沟通”是目前我们企业所最需要突破的。

我认为,所谓的“不去管理”,应该是要让企业领导学会组织企业内在、外在的所有相关资源,并不是单纯的直接、集中地参与到实际管理操作当中,而是要利用一切有效资源,激励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为企业做出贡献;“群策群力”应该是要将领导的个人决策权转变为采纳权,把日常经营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逐一开会研讨,让所有参与人员发散性思维,群体决策后形成最终采纳意见,这样不仅会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可以增强员工的个人归属感,使其乐于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出谋献策;“高效沟通”是我们企业领导目前急需突破的难点,由于我们建筑行业分散性的特点,致使企业内部沟通不尽理想。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我经常深入施工项目,了解项目进展的同时与员工个人进行沟通,但通过今天的讲座,我才意识到我个人以及企业管理层并未与员工之间实现“高效沟通”,应当在经营管理的同时,降低姿态倾听员工提出的个人问题、对企业的建议和心声,而后及时付诸行动,形成长效。目前,我们正在新项目进行管理、决策、沟通等方面的试点,期望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感谢集团总公司领导举办的这次培训,并感谢苏教授的辛苦准备与讲座,让我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又拓展了新的视野,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攒了新的管理方式,希望集团总公司以后多举办这样的培训,同时我们也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为集团的繁荣发展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昨天,我们有幸听了_老师关于创业的观点,使我对自己未来的创业有了一点感悟,但我发现现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可以多学学,增加自己的见识面。

虽然接近考试,每个人都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而就在此时要我们去上课,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抱怨。不过,静下心去听讲座,去看视频,我觉得还是有些收获的。

我觉得自己不是最认真听讲座的那个,但我还是有把适合自己的东西认真思考了一番。还没上讲座之前,我从没认真思考过创业,考上大学后,我只是想学好专业知识,毕业之后就找一份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但上大学之后,才发现“毕业就等于失业”这句话一点也说得没错。也许我说得过于偏激,实际上也没那么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了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现象。由于高校盲目地扩招,大学生已不再是当年的“天之骄子”,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这个问题将会愈加严重,若常此以往,将会给社会的长久稳定带来影响甚至是负面作用。在这种情况先看来,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建议的提出,将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至少,它可以暂时缓解目前岗位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创业是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由之路。

视频中_老师讲到,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如java、c++编程等还有很大的改变空间,如果有创业的同学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这就给了我很大启发,现在我正在学习java,虽然不能说学得很精,但我会尽自己能力去学,为自己以后未来铺垫。

听完了_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一些思考,自主创业是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同时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因此,我认为,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多一些理性。创业仅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创业的话题应该是永恒的,但创业的选择须慎重。只有具备各方面的条件,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自主创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当前,_危机仍在蔓延,_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但越是危难之时,越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必胜信心,在危机中锻炼成才,于危机中发现机遇,否则,犹豫和退缩没有出路。唯有攻坚克难、奋勇向前,与祖国和人民一道爬坡过坎、迎接朝阳,在科学发展的伟大时代建功立业,才是实现理想创造人生的必由之路,才是我们大学生应有的风采和气概。人们有理由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理想信念旗帜的引领,我们一定会在这场特殊的考验中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力量!

体验创业、学习创业与实践创业,是我们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三个连续阶段。事实证明,大学生有益的创业活动,将会成为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华、展现创新思想和个性特点以及充分认识社会的一个大好机会。创业大学生所具有的品质、素质,完全可以胜任一般情况下的就业需求。创业和就业是孪生兄弟,能创业者一定可以顺利就业!

大学生实践创业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振作,对于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这样,就可以间接培养到我们的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对于我来说,如果以我现在的水平,别说是创业,就连开始都不行。我想,现在我就应该要开始体验创业、学习创业了,这个机会不是学校、学院给的,更不是等待的,而是靠自己去实践的,现在即将放假了,在这个暑假我就有机会去体验了,自己动手搞点东西。我打算在暑假的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组成学习小组,一起探讨社会需要怎样的产品,一起边看书边编出一些小程序,也许还处于很幼稚的阶段,但可以踏出第一步是一种尝试。我深深明白到,自主创业不仅要求我们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搞出自己的创新成果,而且还要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经济效益,使我们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的创业者。当然,这还需要与人合作,有团结协作意识,毕竟社会不是一个人独享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与人共享、与人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应该努力去实践,不要三分钟热度,遇到少少困难就退缩。不过,俗话有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我和同学合作,让他们督促我,起共同努力,每天都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创业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但社会毕竟需要用于尝试的拓荒者,我会加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和就业者!

对创业创新的看法论文范本篇十一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旦自己的产品或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话,就很有可能面临淘汰,那么在这个社会创业更是艰难,无论什么行业,竞争力都非常巨大,而且科技发达的现在,更难于生存。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创业是最困难的,做点小本创业的小项目吧,找不到合适的,不是资金投入量大,就是利润太低,没有前景,那么21世纪的大学生创业贵在一个“创新”上,没有创新,永远面临被淘汰!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自主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成功,不仅自身不用再向社会索取岗位,相反会成为工作岗位的提供者,假如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汇流成河,无疑可以大大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难问题。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大学生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并非短期培训所能达成。有些素质甚至靠培训也很难达到,比如谋略、胆量,以及识人用人等,这些都需要长时间不断训练和积累。创业的心理准备也是一个关键,许多大学生并不害怕自主创业,而是担心创业后很可能面临的失败打击。大学生必需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不仅需要明确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是否具备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还需要准确的定位、清晰的目标和合理的通道,确保创业在既定轨道上有序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可以给自身带来财富,而且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作为大学生,我们该如何创新创业呢?怎样才能成功创业呢?创业需要我们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呢?这些都是我们能否成功创业的关键。

改革开放初期,提倡摸着石头过河,鼓励人们大胆试、大胆闯。这曾经有功,甚至功不可没。但时过境迁,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不应该再摸着石头过河。社会的开放度已经充分高、市场规则也基本建立、信息传播也非常便捷,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得到了多方面的满足。现在不是市场到处空白的年代,不是商品极度匮乏的年代,不再是石头缝里都能捡到金元宝的时代。创业只要有激情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经过去。

大学生创业往往白手起家的居多,经不起反复的失败和折腾。摸着石头过河,显然不能成为我们的选择。所以创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实际情况能做到的事情,资金少,就要做资金少的工作,创业应该是一个摸索自己所在行业套路的过程,不在于资金的多少,而在于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创业。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谓的“天分”,主要是靠在创业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不仅包括思想方法、知识和智慧、经验和技能、品格和气质、风度,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行、人格、心态和为人的心胸。

第一,必须具有影响他人的能力,就是能够让合伙人、周边员工心甘情愿地跟随自己去为理想而奋斗。只有感召力和创业者的影响力才可以激励团队和自己一起前进。

第二,创业者应具有激励他人的能力。一个可以调动团队潜能的领军人物,才可以焕发团队每个人的事业激情,才可以振奋人心,才可以使每个人为参与到伟大的事业而感到自豪。只有这样的团队才有生命力和活力。

第三,创业者必须有非常清晰的使命感和远景目标。一个没有方向的创业者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所以使命和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创业者必须回答,我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要去哪里。也就是说,应有一个清晰的企业发展和成长的蓝图,同时要有能力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和途径。

第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有非凡的决策能力。因为,光把事情做好或把企业管理好是远远不够的,考验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必须做正确的决策。外面的诱惑很多,机会也太多,而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盲目决策的陷阱。

第五,必须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的资源不仅是人、财、物,还包括知识、时间、智慧组合、公共关系等无形的要素。如果没有把资源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就会失去竞争的优势和先机。

第六,必须具备应付变革的能力。创业者是否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局限,挑战自己以往的成功模式和战略手段,是考验创业者心理素质和魄力的重要环节。不断否定自己,突破自己,战胜自己,向自己挑战,向明天挑战,才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佼佼者。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非常强的沟通能力;并具有熟悉本行的专业知识;对待周边人群具备开放的心胸和一颗同情心、关怀心。

同时,创业者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一个看不着但能感觉得到的品质,是在知识社会中长久保持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不过,创业者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文化素质,创业者应该知道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修养,通过平常多读书,勤思考,渗透到自己的言行中,就会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文化素养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无所不包。创业者每天要辛勤地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素养的修炼上。因此,创业者也不必试图从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只要抓住文化修养的主要内容即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一般集中体现在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上。

创业者或许对思想道德重视不够。其实,做商业的人士,要特别重视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创业者放弃别的种种诱惑从事新事业的开创,也是以实现自己理想为目的的。在这里所说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指创业者对待广大客户的态度以及对待社会的态度。中国当前已进入了买方经济时代,作为卖方的商家必须以优质的产品、真诚的服务来赢得顾客的信赖。只有那些能为顾客带来更多便利、创造更多价值的商家,才能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创业者在创办商业机构的选择上,在公司的运作经营上,不要将心思全部用在如何赚钱,而应思考自己所创的事业是否给众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因为,创业者辛勤创业,并非只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

作为当代大学生,尽管我们有知识、有激情、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由于我们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经过市场的风雨考验,缺乏管理团队的经历,所以我们创业比起职场过来人有着更多的风险和盲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以前成功创业者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与素质,更要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