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3:23:27 页码:9
2023年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大全9篇)
2023-11-23 23:23:27    小编:ZTFB

8.总结可以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如何正确使用科技产品,避免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这些范文可能涵盖了一些你之前从未接触过或思考过的内容。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一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病愈。

二、珠儿与芝草。

传说的灵隐寺房檐上,有一只不知织了几千年网的蜘蛛,有一天,佛对蜘蛛说:“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蜘蛛说:“是未得到。佛说:“你再想想”说完便走了。又过了一千年,佛又来问蜘蛛:“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蜘蛛还是说:“未得到。”忽一日,一阵大风把一滴露珠吹到了蜘蛛的网上,蜘蛛见到露珠晶莹剔透,很是喜欢,蜘蛛每天看着它,觉得这几天才是最快乐的。

但是突然有一天,一阵大风把露珠吹走了,蜘蛛不仅难过了一阵子。佛又问蜘蛛:“人生是最珍贵的是什么?”蜘蛛说:“是未得到和已失去!”佛说:“即然你仍然认为是未得到与已失去,那你就到人间走一趟吧!”。于是,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之家,成了富家小姐,父母给她起了名字叫珠儿。一晃,过了,珠儿已成长婀娜多姿的少女。

这一年,皇上为金科状元甘露在后花园开庆功宴,甘露在席间,作诗吟词,大展才华,在场少女,均被甘露所迷倒,其中也有皇上的最小的公主,长风公主,珠儿却波澜不惊,因为她知道这是上天的安排,注定甘露是她的。

过了几天,珠儿陪同母亲去庙上香,碰巧遇到了甘露也陪同母亲上香,两人的母亲不久就樊谈上,珠儿和甘露也走到走廊上聊天,在谈话中,珠儿丝毫感受不到甘露对自己的喜爱,不仅问到,难道你忘了16年前灵隐寺的蜘蛛了吗?”甘露诧异的看着珠儿,说:“你美丽,可爱,很讨人喜欢,但未免想像太过丰富了吧?”

说完,便挽着母亲离开了,珠儿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上天安排了这场姻缘,却又让他不记得自已。又过了几天,皇帝赐婚将珠儿许配与芝草王子,珠儿真的就要绝望,茶饭不思,身体日益衰弱,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就要回天乏术,芝草王子听说后,跑到珠儿的床前说:“那日在后花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苦哀求父皇,才得到了赐婚,如果你死了,我也活不下去”

说完便要拔剑自尽,这时,佛又出现了,佛对着灵魂出窍的珠儿说:“那日,你遇见了露珠,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把露珠带到你面前,是风,露珠只是你生命中的插曲,最后又被大风带走了,甘露终是属于长风公主的。而芝草就是三千年前长在灵隐寺门前的那枝草,它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可你从没低头看过它一眼,蜘蛛,我再问你:“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

珠儿似乎一瞬间恍然大悟:“人生最珍贵的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正在把握的幸福。”佛听完便消失不见了,珠儿出窍的灵魂也回复到身体里,睁开了眼睛看到正要自尽的芝草王子,她急忙打掉了短剑,和芝草紧紧相拥。

三、千年等待。

有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门、多才多艺,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断了,她仍不想出嫁,因为她始终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现。

有一天,她去庙会散心,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瞥见一名年轻男子,心中确知就是她苦苦等待的人,然而,场面杂沓拥挤,她无论如何都无法靠近那人,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消失在人群中。之后,少女四处寻找此人,但这名年轻男子却像是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出现。落寞的她,只有每日晨昏礼佛祈祷,希望再见那个男人。她的至诚,感动了佛心,于是现身遂其所愿。

佛祖问她:【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是的,哪怕见一眼也行!】。

【若要你放弃现有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呢?】。

【我愿放弃】少女为爱执着。

【你必须修炼五百年,才能见他一面,你不会后悔吧?】。

【我不后悔】斩钉截铁。

于是女孩变成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风吹日晒,女孩都不以为苦,难受的却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点希望,才让她面临崩溃。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相中了她,把她凿成一块条石,运进城里,原来城里正在建造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过石桥,当然,男人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这男人又一次消失了。

佛音再次出现:【满意了吗?】。

【不!为什么我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

【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我愿意!】。

【很苦,你不后悔?】。

【不后悔!】。

这次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希望却换来无数次的.希望破灭。若非前五百年的修炼,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的,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他终于来了!还是穿着她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匆匆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棵大树,休息一下吧,他想。他来到树下,靠着树根,闭上双眼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而他就紧靠在她的身边!但是,她无法向他倾诉这千年的相思。只有尽力把树荫聚拢,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男人只小睡片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动身前一刻,他回头看了看,又轻轻抚摸一下树干,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那人逐渐消失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二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佛坐人站。

人:我是已婚之人,却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该怎么办?

佛: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最后一个。

人:是的。

佛:你离婚,然后娶她。

人:可是我现在的爱人温柔、贤惠,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

佛:婚姻中没有爱是残忍的。

人:可是我爱人很爱我。

佛:那她就是幸福的。

人:我要与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她怎么会是幸福的呢?

佛:她拥有她对你的爱,而你已失去对她的爱。正所谓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才是痛苦的,所以不幸福的人是你。

人:可是我要和她离婚,是她失去了我,她才是痛苦的。

佛:你错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她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她才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人:她说今生只爱我一个人。

佛:这样的话你也说过吧?你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

人: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人:我,我……。

佛: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到你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人: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佛: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看不出哪根最亮。

佛:你刚才拿的那根蜡烛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到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得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人:我懂了。

我:你懂了吗?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三

有一个叫波利的商人,他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海上寻宝。

他们在大海上碰到海神,海神捧着淡水问波利说:「你说是海水多,还是这捧淡水多呢?」。

智慧小语:一捧淡水虽平凡无奇,但在深广的大海中可以救自己一命;智慧之语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在人困厄之时,助人突破逆境。

米缸中的老鼠。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着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

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背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

偷瓜贼。

那先比丘问王说:「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所以当然有罪。」。

注: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那先和国王的一些辩论集结而成为《那先比丘经》。

智慧小语: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瞋、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四

就在我十八岁的那一天,一群天宫来的人将我抓回了天庭。

我站在大殿上,望着坐在金色宝座上的俊俏男子,故作镇定,“抬起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声音很轻似有似无,却透出这高无上的威严。我抬起头来,恶狠狠的看着当年下令带走我姐姐的男子。他笑了,是我不寒而栗,可他的眼神里,尽是温柔。“像,真是太像了,天下竟会有如此像的人。”似乎在自言自语。他摆了摆手,大殿上的天兵便退了下去,霎时间,诺大的大殿上只剩我和他二人。“你是雪儿的妹妹?”雪华我姐姐的名字,他在此称她为雪儿。“是的”我的声音极小,就像一滴水汇入了无边的大海。“你爱你姐姐么?”“是的”“很好,很好,你愿意来我的天庭让你的`姐姐自由么?”

我不由得惊了一下,但我知道,我并没有反抗的余地。“我愿意!”不管怎样,她是我最爱的姐姐,我愿意为她换取自由。“哈哈哈哈,来,把这个喝下去,这样你就拥有仙身。”我看着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从偏殿端着镶金丝的酒杯走到我面前我毫不犹豫的一饮而尽,但是,令玉帝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身体充满着怨气。使我成为了一只妖,九尾猫妖,我看的玉帝的脸色变得阴沉。他找到了猫族的人,将我寄养在那里,抹去了他们的记忆,我的记忆。

我轻轻的抬起姐姐的头,将这所谓的药丸放入她的口中,融化姐姐身上的血洞开始融合,但是,我的手腕没有雪莲是融合不了的。姐姐回复好后,用心疼的眼神望着我,急忙抱起我来,冲向那棵千年大树。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五

有一日,佛陀黎明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虔诚礼拜着。

佛陀便好奇问他:“你为什么要朝着六方这样虔拜?”

那男子说:“我叫做善生,每日礼拜六方,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会得到幸福。”

“哦?那佛陀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佛陀慈祥地接着说:“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爸妈欢喜、安慰。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三、妻子:是一个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爱。四、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五、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六、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大,不要令他过分疲倦。这六种人是我们生活中心的人物,和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快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单是礼拜六方,有甚麽用呢?”

善生听后心里很欢喜,便皈依佛陀去了。

盲人摸象映射佛法。

从前,有一个名叫“镜面”的国王,他十分有智慧。但是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光明的日月,反而去相信微亮的萤火一样。所以,这位国王时常为此事觉得很烦恼,心想:“我总得想出一个办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舍邪归正才好!”

国王有一日突然召集他部下的所有臣子,命令他们去把所有本国境内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找到宫里来。

于是这些臣子们便奉命分头在国内遍处找寻,隔了不多几天,臣子们都带着寻找到的瞎子回来了。

镜面王很高兴地说:“好极了,你们再去牵一头象,送到那些盲人那里去吧!”许多臣民听见了这个消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国王今天将要做些什么事,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赶来参观。

镜面王在心里暗暗地欢喜:“真好,今天该是教育他们的机会了。”

于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体:有摸着象脚的,有摸着象尾的,有摸着象头的。

国王便问他们:“你们看见了象没有?”盲人们争着说:“我们都看见了!”国王又问:“那么你们所看见的象是怎样的呢?”

摸着象脚的盲人说:“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样。”

摸着象腹的说:“像鼓呀!”

摸着象尾的说:“不,它像扫帚!”

摸着象背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一个高高的茶几才对!”

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像簸箕。”

摸着象头的说:“谁说像簸箕?它明明像一只笆斗呀!”

摸着象牙的盲人说:“王啊!象实在和角一样,尖尖的。”

……。

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

于是,镜面王哈哈大笑地说:“盲人呀,盲人!你们又何必争论是非呢?你们仅仅看到了一点,就认为自己是对了吗?唉!你们没有看见过象的全身,自以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没有听见过佛法的人,自以为获得了真理一样。”接着国王又问一般来参观的人说:“臣民们啊!专门去相信那些琐屑的浅薄的邪论,而不去研究切实的、整体的佛法真理,和那些盲人摸象,有什么两样呢?”

从此,全国臣民便舍邪归正,都虔诚地信奉佛教了!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六

有一个叫波利的商人,他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海上寻宝。

他们在大海上碰到海神,海神捧著淡水问波利说:你说是海水多,还是这捧淡水多呢?

波利回答:我认为是这捧淡水多,因为海水虽然辽阔,却不能饮用,无法救饥渴的人;这捧淡水虽少,饥渴的人却可以因此得救。

智慧小语:一捧淡水虽平凡无奇,但在深广的大海中可以救自己一命;智慧之语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在人困厄之时,助人突破逆境。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七

两只老虎都羡慕对方,都想成为对方,然而一旦真的交换了身份之后,却都死了。老虎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时,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熟视无睹,总是把眼睛看向别人拥有的。而实际上,自己所拥有的正是别人所羡慕的。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想过得幸福快乐,就应该懂得知足常乐。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浮躁与喧嚣,以及对名利、金钱、地位的无止追求,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无限依赖,对感官和精神刺激的无尽放纵。很多时候,人们为了不同的利益,受制于名缰利锁的束缚,屈从世俗,俯仰权势,丧失了本真的自我,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羡慕着他人的幸福。殊不知,知足常乐实乃至尊真言。

我的大伯父是一位从国营企业下岗的技术负责人,现在每月领取一千元退休金,老伴中风半身不遂,出门得坐轮椅,儿子单位破产后同媳妇开了个小排档,孙女是个先天性哑巴。这样的家境,无不让人扼腕叹息。然而,大伯父并没有对此抱怨和绝望,而是觉着自己也很幸福:“清早推着老伴到公园晨练散步,又健身又谈心,想想那些没了老伴的孤老头,我算是有福之人;儿子媳妇小排档生意不错,尽管辛苦点,但收入不比上班的低,孝敬老人更是没话说;孙女在聋哑学校是尖子生,特会跳舞,将来说不定像邵丽华那样还能上央视春晚,走向世界呢。”大伯父对生活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他让我明白什么是知足者常乐,最朴实的最简单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如果我有幸成为公务员,我也会将这份知足常乐的情怀带到未来的岗位上。面对待遇要让而不是争,在诱惑面前多一分坚毅,保持知足常乐的积极心态,展现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优良传统;面对利益要让而不是捞,在得失面前多一分从容,少计较个人得失,少进行生活攀比,真正做到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面对荣誉要让而不是抢,在功利面前多一分淡定,因为高尚的心灵并不需要过多的光环来陪衬。我会时常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八

五台山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做殊像寺。明天启六年,在寺后西北角一个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间客堂。此客堂被后来的清庭三公主看中了,把它改为“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

三公主为那拉氏所生,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相传,清室定鼎后,为羁縻有力的汉大臣,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当地人讲是吴应龙)。

因吴三桂叛清,康熙勒令将吴应熊及其子世霖绞死,那时候,由于受“妇女要守节”的封建道德信条约束,三公主不能再另嫁他人,于是来五台山殊象寺。当时殊象寺被誉为“瑞象天然”,是五台山很有名气的寺院。

当时寺内有一青年和尚,因遭失恋的打击,心灵受到重创,怀着一颗灰冷的心,来到这里削发为僧。

由于这位青年和尚仪容非凡,精通内典,所以常和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以文。久而久之,流言四起,说他们之间有了“爱恋”。

这话传到京师康熙的耳朵里,认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专人来到五台山殊象寺放火焚寺,策谋将她俩和寺院同归于烬。但出人意料,大火燃烧三天,全寺片瓦无存,唯三公主和那位年青和尚“坐静”的“善静室”却巍然独存。“善静室”之所以独存,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无“爱恋”一说,甚为欢喜,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

重建后的殊像寺,有人提议,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寺院里有文殊菩萨的塑像,故重建后的寺院,仍叫殊像寺。

佛教寓言故事如何写篇九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以下是“佛教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米缸中的老鼠。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著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背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

偷瓜贼。

那先比丘问王说: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所以当然有罪。

注: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那先和国王的一些辩论集结而成为《那先比丘经》。

智慧小语: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镇、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拉胡琴的方法。

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人间宣扬佛法时,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父母死了,又没有兄弟姐妹,感到人生十分无常,所以就请求佛陀让他出家。

他每天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休息,拼命用功修行,可是却不见自己的道行有所增进,因此觉得十分失望。

释迦牟尼佛知道了,就问他说:你没出家以前是做什么工作呢?

拉胡琴。如果琴的弦太松,会怎么样?

会拉不出声音来。

如果太紧了呢?太紧弦会断,根本没法子拉了。

如果把弦调得恰到好处呢?那就可以拉出美妙的音乐了。

智慧小语:做事要讲求方法,过与不及都不能让我们获得成功。如果找出正确的方向,持续努力,必能事半功倍。

戴粪的呆子。

有个养猪的人,见到一个荒废的村子里有乾粪,便想:将这些乾粪用草捆起来,带回去可以喂饱小猪啊!于是他用草裹著乾粪,顶在头上就回家了。不料路上下起倾盆大雨,乾粪都化成粪水,从他的头顶一直流到脚踝,众人碰到都说:

你这个笨蛋!粪便那么臭,没下雨时都不能顶在头上,你居然还在大雨中顶著走?

那人听了之后反而骂:你们才是笨蛋!不知道我家的小猪们正饿著呢!如果你们知道,就不会骂我笨了。

智慧小语:不懂得随机应变,将粪戴在头上,下雨天也不知拿下来,结果弄得满身臭味,社会上像这样固执的人不知有多少。

夫妻争饼。

从前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三块饼,两人各吃一块,剩下的就彼此约定说:要是谁先说话,就不能吃剩下的.饼。约定之后,为了这块饼,均不再说话。

不久,有小偷闯进家中,屋中值钱的东西都被偷光,但因夫妻俩约定在先,所以见小偷偷东西,也都默默不语。

小偷见两人默然无语,就开始大胆在丈夫前戏弄他的妻子,愚笨的丈夫看到这样的情形竟也不出声,妻子终於受不了了,一面大喊抓贼,一面怒声斥骂她的丈夫说:你这个笨蛋!就为了一块饼,看见小偷也不喊抓贼!

丈夫忽然拍手笑道:嘿嘿,好极了!这下子饼归我了吧!你不能吃这饼了!

智慧小语:为了小小的饼,这个家庭损失大量的财物,这正是因小失大的警惕!

水底真金。

有个人在水池中见到黄金,心里直呼:有金子!有金子!于是立刻进入水池中找金子,找了老半天,十分疲累却一无所获,只好离开池子,坐在旁边休息。

一会儿,水逐渐清澈,金子的影像又浮现出来,他又赶紧踏入水池中,搅和泥水,依旧一无所获。

他的父亲来找他,问说:你在做什么,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疲累?

我是看见水中有金子,在水池中搅和了半天却一无所得,因此十分疲累。这人跟父亲说。

父亲一见池中金子的倒影,知道这金子是在树上,才会将影子倒映在水中,父亲跟他说:

一定是飞鸟将金子衔上树头。

于是他听从父亲的话,爬到树上,果然找到金子。

智慧小语:混浊的池子,见不到真金,纷杂的人世,见不着自己。我们应该放慢脚步,细心观察、体会,因为生活中万物静观皆自得。

旧屋闹鬼。

村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鬼出现,所以没有人敢在那儿过夜。

有一天,一个自认胆大的人,夸下海口说:管他什么恶鬼,我才不怕呢!今晚我就进去瞧瞧!

不一会儿,另外有一个人也不甘示弱,他拍拍胸脯,大声地说:我的胆量和勇气没有人比得上,那小子算什么?他进鬼屋,我也敢进去。

当天晚上,他们先后住进鬼屋。那先进屋的才躺下,忽然听到后来的推门声音,吓得连忙从床上跳下来,用全力把门关上,不敢再睡觉。

那后来的,听见里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关门声,也怕得全身发抖,不敢进去。

两个人都把对方当成恶鬼,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就这样僵持著,直到天亮,才知道白白受惊了一夜。

智慧小语:鬼屋里有声音,一定是鬼所为吗?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使我们不能认清事情的真相。

水的智慧。

有一个叫波利的商人,他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海上寻宝。

他们在大海上碰到海神,海神捧著淡水问波利说:你说是海水多,还是这捧淡水多呢?

波利回答:我认为是这捧淡水多,因为海水虽然辽阔,却不能饮用,无法救饥渴的人;这捧淡水虽少,饥渴的人却可以因此得救。

智慧小语:一捧淡水虽平凡无奇,但在深广的大海中可以救自己一命;智慧之语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在人困厄之时,助人突破逆境。

戏服吓人。

印度的乾陀卫国,有一队杂技团,当收成好的年岁,来看戏的人很多,他们的生活才能够维持。有一年,几个月都不下雨、久旱成灾,村民三餐都成了问题,那有钱和心情去看戏呢?可怜这些表演的人,在没有人看戏的情况下,只好辗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们走过婆家新山,大家都很害怕,因为传说中这座山有很多会吃人的鬼怪。当晚整团的人打算睡在山中,山上的气温很低,大家分头去捡些木柴,然后升起火来取暖。

半夜里,有一个团员突然患了伤寒,全身冷得发抖,就把平常扮演鬼怪的戏服披在身上。

不久另一位团员醒来,睡眼惺忪的,忽然看见那穿鬼怪戏服的同伴,以为真的鬼怪出现了,吓得拔腿就跑。

这一跑,惊动了其他的团员,结果一个跟着一个,所有的人都相继奔逃。这个穿鬼怪衣服的人,眼看同伴一个个跑了,他心里害怕,也跟在众人后面急奔。

那些跑在前面的人,回头看见鬼怪穷追不舍,心里更加紧张,跑得更快。大家为了逃命,也顾不得横在前面的溪谷,个个跌得头破血流,还是拼命地往前跑。直到天亮,才看清楚这鬼怪,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同伴。

智慧小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时,是否常常不经思考,不做判断,就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走,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是的话,我们就会像那群乱跑的杂耍人一样,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来。

有天眼的法师。

他回答:我看到五万里外的山,山下有条河,有只顽皮的猴子掉入水中,所以忍不住笑了。

少年知道他在吹嘘,也不说破,只让人在其他客人的碗上盛满各种好菜,却将饭盖在菜上端给他,因而他的碗中,只见饭不见菜。

少年反问:你看得见五万里外的猴子,怎不见眼前饭底下有菜呢?

这位道人又羞又怒,赶紧跑了。

智慧小语:见远不见近,是一般人的通病。但是为了炫耀自己外在的能力,反而给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肤浅。爱炫耀的人实在应该好好反省!

衣服与食物。

罽宾的三藏和尚,奉行阿兰若处修苦行。有天遇到寺庙中举行盛大的斋会,守门人见他穿得破烂,不肯让他进去,三藏和尚试了好几次都不得其门而入。于是他向别人借了好衣服穿,这才进去。

三藏和尚回答说:我之前来了好几回,都不肯让我进来,只因我换了好衣服,才能够进来。我能得到众人美味的供养,都是这衣服的缘故,所以,让它先吃吧!

智慧小语:我们轻易相信的外表的样子,就会常常忽略内在的真实。不知自己被自己蒙蔽,等到发现时,才怪他人欺骗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