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2:24:37 页码:11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优质8篇)
2023-11-13 02:24:37    小编:ZTFB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在总结中,我们要突出重点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的总结方式和表达风格,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篇一

参赛作品须以计算机打印本的方式提交,如以计算机档案形式提交,请以worddocument形式存档。

评审标准:

内容50%。

表达能力30%。

创意20%。

(评审委员由海内外名家、学者担任。所有得奖者名次皆以评审团之决定为依归,参赛者不得异议。)。

奖项:

一等奖(一名):

奖金港币二万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二等奖(一名):

奖金港币一万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三等奖(二名):

奖金港币各五千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优异奖(五名):

奖金港币各二千五百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入围奖(十名):

奖金港币各一千五百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注意事项:

*作品必须于公布比赛结果前未经公开发表。

*所有稿件一概不予发还,请自行留底稿。

*接受影印稿件。

*每人只限提交一篇作品,不接受集体创作。

*严禁抄袭他人作品,或请他人代笔。

*得奖作品出。

*违反比赛规则者,主办机构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如有争议,主办机构得以行使最后决定的权利。

(得奖作品将结集成书)。

版权:

参加者须授权主办机构复印和派发作品及相关资料给评审,以及其他与。

评审工作有关的人士作参考之用。参赛作品如最终获选,版权将由主办。

机构拥有,主办机构有权将得奖作品作出版、展览、宣传或推广之用。

主办机构: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

合办机构:

《明报月刊》。

《明报》。

香港作家联会。

世界华文文学联会。

协办机构:(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北美华文作家协会。

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

美国亚利桑那州华文作家协会。

美国拉斯维加斯作家协会。

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

欧洲华文作家协会。

亚洲华文作家协会。

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

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澳洲)。

泰国华文作家协会。

新加坡文艺协会。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

澳门笔会。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广州)。

日本华文文学笔会。

筹委会名单(以下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顾问:

王蒙(著名作家、前中国文化部部长)。

王英伟(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

及文明系荣休教授)。

李成俊(《澳门日报》董事长)。

余光中(著名诗人兼学者、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荣休教授)。

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

姜在忠(《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

马逢国(立法会议员)(文化及出版界组别)。

张晓卿(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集团执行主席、《明报月刊》社长丹斯里。

拿督爵士)。

张国良(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

陶杰(香港作家)。

许晓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

黄玉山(香港公开大学校长)。

刘长乐(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

刘再复(作家、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

蔡澜(香港作家)。

苏树辉(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会长)。

聂华苓(美国华裔作家、原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主任)。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

铁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筹委会成员:

少君(美国亚利桑那州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王勇(菲华作家协会秘书长)。

尹浩鏐(美国拉斯维加斯作家协会会长)。

甘焕腾(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营呖偛茫。

甘以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资深编审)。

白舒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副秘书长)。

李观鼎(澳门笔会会长)。

李卓辉(印度尼西亚《印华日报》总编辑)。

李大宏(《大公报》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

李若锋(四川《成都商报》副总编辑)。

宇文正(台湾《联合报》副刊组主任)。

吕宁思(香港凤凰卫视信息台执行总编辑、《总编辑时间》主持人)。

吕家明(加拿大《明报》行政总裁/编务总监)。

吴彦进(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周密(泰国《亚洲日报》总编辑)。

郭凤西(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郭培明(福建《泉州晚报》副总编辑兼《泉州商报》总编辑)。

孙德安(亚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长)。

俞骅(上海广播电视台驻香港记者站记者)。

陆波(《澳门日报》社长)。

袁霓(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会长)。

陈浩泉(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

陈桥生(广州《羊城晚报》副刊主编)。

陈代阳(《四川日报》编委)。

陈若曦(台湾作家、台湾艺文作家协会会长)。

梁鸿鹰(北京《文艺报》总编辑))。

梁扬(《欧洲时报》总编辑)。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陶然(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香港文学》总编辑)。

庄铭灯(菲律宾《商报》副主编)。

张双庆(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

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黄玉液(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秘书长)(澳洲)。

华纯(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会长)。

曾毓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叶周(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葛一敏(河南《散文选刊》主编)。

梦莉(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杨际岚(福建《台港文学选刊》编审)。

赵金川(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总裁)。

赵俊迈(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赵丽宏(《上海文学》社长)。

骆明(新加坡文艺协会创会会长)。

蔡益怀(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香港作家》总编辑)。

廖子馨(《澳门日报》副总编辑)。

潘正镭(新加坡《新明日报》总编辑)。

卢秀丽(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

穆涛(西安《美文》杂志副主编)。

锺天祥(香港《明报》总编辑)。

戴小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文化基金会主席)。

罗光萍(香港作家联会常务理事、香港中通社副总编辑)。

终审评委:

白舒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甘以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

李观鼎(澳门笔会会长、教授)。

金圣华(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荣休讲座教授)。

吴宏一(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退休教授)。

胡燕青(写作人、翻译编辑)。

张晓风(台湾作家)。

张双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陈墨(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致(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院长、讲座教授)。

陈国球(香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陈浩泉(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黄子平(前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黄维梁(澳门大学访问学者)。

喻大翔(上海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郑培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戴小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文化基金会主席)。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

支援媒体:(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

中新社香港分社。

《大公报》(香港)。

字游网(香港)。

《香港文学》。

《香港作家》。

《文综》(香港)。

《澳门日报》。

《四川日报》。

《成都商报》(四川)。

《羊城晚报》(广州)。

《泉州晚报》(福建)。

《联合报》(台湾)。

《新明日报》(新加坡)。

《星洲日报》(马来西亚)。

《印华日报》(印度尼西亚)。

《国际日报》(印度尼西亚)。

《商报》(菲律宾)。

《亚洲日报》(泰国)。

《明报》(北美)。

《欧洲时报》。

《台港文学选刊》(福建)。

《美文》(西安)。

《上海文学》(上海)。

《散文选刊》(河南)。

荣誉主任:

王英伟(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李美嫦(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

主任:

吴志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潘耀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

副主任:

周蕙心(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

陈承纬(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

工作委员会。

主任:

周蕙心(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

卢秀丽(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

潘耀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

副主任:

林国辉(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

连凯恩(香港文化博物馆助理馆长)。

麦蓓蒂(香港艺术发展局策划及发展总监)。

彭洁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秘书长、《明报月刊》总经理室主任)。

总召集人:潘耀明。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篇二

作为武侠小说之“集大成者”与“创新者”,金、古二人洋洋洒洒的几千万字的作品中,涉及到的人名真可谓不少。在对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笔生花,各有千秋。

(一)(一)朴实与华丽。

作为起初的一个历史学者,金庸身上承载的更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朴实敦厚,如郭靖、杨过、令狐冲、乔峰、狄云、陈家洛、袁承志、陈近南……一个个四平八稳的,带有很强的仿真性,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些名字一样可能会出现,而且几率还很高。

简言之,金庸:传统仿真而朴实;古龙:现代虚幻而华丽。

(二)(二)男女有别。

在对待女性角色上,金庸往往大度、宽容、欣赏得多。因而在对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取名时,个人感觉金老是花了大功夫的,至少比为男性角色取名时更用心。其笔下清丽脱俗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飘逸,“木婉清”之灵气,“王语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龙女”之高贵,“霍青桐”之清幽、“程灵素”之脱俗、“苗若兰”之娟秀、“凌霜华”之冷寂、“岳灵珊”之轻盈……字字珠玉,为我们打开一幅群葩争芳的佳人图。

在对女性角色的取名时,金庸引用了许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典故,如:

袁紫衣――鲁迅之“月光如水照缁衣”,紫衣即缁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终命运。

木婉清――《诗经・国风・郑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王语嫣――“语笑嫣然”

周芷若――《汉书》“衡兰芷若”,芷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诗云:“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芷若听新莺”

程灵素――古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兰――《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而在其不同作品中,同是被叫做妖女的几个女孩,青青、盈盈、素素,同样的聪明、任性、泼辣,其名字均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纤纤出素手”。

可见,金庸对笔下的女孩子是很喜欢的,取名时恐其不美不雅,引经据典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再看古龙笔下的女孩,取名上就几乎没有用什么典故,基本上都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名字,动感、活泼、甜美……相反,对其笔下的男性角色,取名就认真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也用典,如:

萧十一郎――唐崔郊“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西门吹雪――元代诗人虞集“剑吹白雪妖邪灭,袖拂春风槁朽苏”

柳余恨――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多易醒。柳余恨抚钩叹曰:“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相聚”

萧别离――无边落木萧萧下,杜宇啼血,不忍别离。

卓东来――老子入函关,紫气东来。

另外,在古龙代表作品楚留香系列和陆小凤系列中,古龙竟然用了同一种模式:三个男人一台戏,堂堂七尺女儿名――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而西门吹雪和花满楼这两个名字极具画面感和审美意境。衣冠胜雪照冷月,横剑西门轻吹雪;江南三月,花满西楼。一个高远出尘的不世剑客,一座花香盈盈的悠然小楼。叹乎,惜乎!

除了画面感的名字,古龙笔下的还有些人名充满了“动感”。一如高渐飞,渐行渐远,越飞越高。让我总想起《东方不败》中的猿飞日月,在长草间如风般掠过;二如卓东来,似登高台,胸藏沟壑,东风渐至,我自岿然,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三如萧泪血,双眸如星,浊泪似血。我似乎看到了剑庐里“泪痕”始出时,萧大师的悲喜交织的矛盾心情,数番心血,不忍毁之,泪洒名剑,滋然有声。于是萧泪血在满天夕阳下来到长安古城,去破解“泪痕”中封铸的谶语。

咳咳,唠唠叨叨了半天,打住。

简言之,金庸女人名字取得好,古龙男人名字取得绝。

(三)(三)严谨与随意。

在金庸的作品中,无论主要人物的名字,还是次要人物的名字,金庸都一视同仁,皆严谨认真的取名,不会敷衍了事,即使是跑龙套的也不例外,有些小人物往往还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笑傲江湖》中的“黄河老祖”,《倚天屠龙记》里的“海东青”……这是金庸一贯禀持的大家风范和尽善尽美的态度。古龙则不然,除了主要人名他老人家费点心思琢磨外,次要的人名随意而为,打杂的跑龙套的命运就更惨了,往往以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就打发了。在古龙看来,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物不是旋即消失在故事的烟尘中,就是被“咔嚓”掉当英雄炮灰的,不值得他老人家劳神费力。具体的例子我就不列举了,反正是小人物,说了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呵呵。

简言之,金庸:主次同等,严谨认真;古龙:重主轻次,率性而为。

(四)(四)常用与生僻。

这里指作品中人物的“姓”。

在金庸的作品中,人物的姓氏大多常见,尤其是主角的,如:张、杨、郭、李、胡、萧、陈等。而古龙作品中人物姓氏多不常见,甚至生僻,如楚、路、荆、铁、花、姬、水、明、刀……比起金庸来,古龙更喜欢用复姓。诚然,金庸作品人名中也有复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虽然只有15部作品(加《越女剑》),人名却近1500多个。涉及复姓有“司徒、端木、尉迟、上官、欧阳、慕容、令狐、东方、独孤、完颜、耶律”,考虑到金庸作品中的历史因素,将“完颜、耶律、慕容”等除外,真正金庸有意取的复姓名字也很有名气的就是欧阳峰、东方不败、令狐冲及独孤求败。古龙则不然,在他作品中,复姓多且出现频率颇高,除上述提到的,还有“司马、司空、皇甫、西门、南宫、轩辕、公孙、百里”等,尤其武林四大家中的“东方、西门、南宫、北野”中的前三者和“上官”等尤其情有独钟。哎,都是很多武侠作家的通病。如果说金庸是无心插柳,那古龙则是有心栽花。

简言之,在这点上金庸注重内容,古龙注重形式,也符合他“剑走偏锋、追新逐奇”的固有心态。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篇三

有一次,古龙和金庸与日本的出版商谈论新书出版事宜。古龙发现对方在客气的外表下总透着一股傲慢,尤其瞧不起中国当代文学。

酒过三巡,对方的`酒兴渐渐高涨起来,不停地催服务生上清酒。古龙和金庸两人都有些不胜酒力,开始推辞起来。不料,对方忽然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你们中国的小说家也不过如此嘛!”

金庸紧张地看着血气方刚的古龙。让他没想到的是,古龙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走出房间取来三个脸盆摆在大家面前,然后在盆里倒满清酒,说:“来,用这个,干!”

说着,古龙端起盆,仰头猛灌起来,日本出版商看得傻了眼。

古龙喝到一半,对方忙跑过来拉住他,说:“古先生,我佩服你!不要再喝了!”

事后,日本出版商再也没有过傲慢的表现。

金庸问酒醒后的古龙:“真的能喝得下那么多酒吗?”

古龙一笑道:“当然喝不了,但这个时候事关民族的荣誉,喝不下也要喝。”

随着古龙名气的与日俱增,他的小说越来越受欢迎。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人开始效仿他,甚至有人开始冒充古龙写小说。

当朋友拿着盗版书找到古龙时,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却没有生气,反而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朋友按捺不住了,问他为什么不追究。

古龙微笑着说:“这本小说,我一看风格就知道是谁写的。我也非常反感这些抄袭、模仿、盗用笔名的龌龊行为。可我知道这个作者,他的家境非常贫寒,不过是以此来糊口罢了。如果我去举报他,那他全家人都可能饿肚子。得饶人处且饶人。”朋友听完他的话,唏嘘不已。古龙最后也真的没有再追究这件事情。

古龙的争,不是莽夫之争,而是血性之争;古龙的让,不是懦弱退缩,而是心怀博爱,让人佩服。

人生一世,如苍鹰翱翔,血性与宽容,就是苍鹰的两只翅膀——不争,不足以立世;不让,不足以成功。懂得争与让的真谛,才让古龙一生翱翔苍穹。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篇四

有人在一些文艺作品的角色塑造时说:主角是用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而配角是用来喜欢的。就我的感受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还真是说对了。就说金庸武侠吧,在我看来,金书中最吸引我的、最让我喜欢的人物角色,往往都不是书中的第一主角,而是那些配角,比如说“翠羽黄衫”霍青桐,比如说“人淡如菊”凌霜华,比如说“女中君子”程瑛,还比如说“小东邪”郭襄。

郭襄是金庸为我们塑造的最可爱的少女吧,暗自以为。这个总是一脸灿烂、胸襟像男子一样宽广洒脱的女子,应该没有几个读者不喜欢,尤其是男读者。我当然也不例外。在我看来,郭襄虽然只在《神雕》的最后几章篇幅里出现,但她的光芒要远远盖过那个书中的第一女主角小龙女。小龙女确实很美丽,很惊艳,她与杨过的爱情也确实轰轰烈烈,但真的很抱歉,我对她的印象真的并不好,或者说并不真切。在我看来,这个脱俗得有点虚幻的“人间仙子”甚至都不如陆无双、公孙绿萼血肉丰满,它更像是以一幅苍白的素描画在存在。而郭襄呢?那是一首热烈、爽朗、饱含深情的歌,虽然这歌最后也不免忧伤,但却已足够震撼人心。

那么,郭襄在短短的最后几章篇幅中是怎样拨动我等这些读者的心弦的呢?我想到了“烟花”这个奇怪而又贴切的东西。是的,就像烟花,天空中璀璨绽放的烟花!

少男少女们都相信花有花语,星有星相,烟花不是花,但它背后的寓语却也很明显:绚烂,孤独;先绚烂,后孤独;在短暂的荡人心魄的绚烂之后是长长的更加噬心的孤独!郭襄的人生轨迹不就是这样的吗——在16岁的那个烟花之夜之前,她的生命是绚烂而精彩的:生于当世大侠之家,长于威名远扬之城,在规规矩矩受教家庭与无拘无束嬉戏市井之间愉快地度过了春秋;而后便是那最闪亮的登场——迈着最洒脱的步伐,挂着最爽朗的笑容,像阳光天使一般出现在我等读者面前。沐浴于这灿烂的阳光之中,我等心情岂不也是爽朗而灿烂的!然而,在16岁的那一场烟花之后呢?所有的灿烂都消逝了:快乐的脚步不见了,爽朗的笑容渐渐少了,只留下小东邪那虽仍然洒脱、但却已明显孤独的身影!当然,留下的还有我等读者一声又一声的叹息。

16岁,原本就是个如花的年龄,可是如花的“小东邪”却在那一岁之后,过早让自己的花瓣凋落了。所有这一切不就是因为杨过设下的那一场生日盛宴吗?所以,在这里还得先说一说杨过。

很显然,一些读者说得没错,杨过真的就是最受金庸优待的一个小说人物。这个被称为金书“第一情圣”的多情男子,在金庸的厚爱下,不仅练就了一身超高的武功,还获得了数个红颜知己的青睐:从陆无双到程瑛,到小龙女,到公孙绿萼,再到郭襄,甚至到最终成为他人妇的郭芙和完颜萍,几乎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女子都或多或少与他有过情感纠葛。老实说,我对杨过还是很喜欢的,觉得他的脾气还算对我的胃口,但是对于他的处处留情,我还是颇有微辞。有人说,其实也不是杨过在主动留情,而是杨过天性风流倜傥,众女子实在无法抵抗他的魅力,一见杨过误终身嘛!我并不接受这一理由。在我看来,再怎么率性而为,在对待感情上还是需要严肃谨慎的,“率性”很爽,可是杀伤力也很大,如果“率性”过了火,很可能就伤害到陷于爱恋中的人,就像杨过之于郭襄,之于程瑛,之于陆无双!

郭襄出家创立峨嵋了,不久她就收了一名女弟子。在平时与弟子闲谈时,她应该会跟弟子说起当年的那场烟花盛宴吧。她应该会说起当年襄阳城的紧急军情,会说起神雕大侠杨过为她办的三件惊世大礼,会说起大校场的那一场大比武……她应该会说起很多关于她十六岁之前的故事,但有一点她应该是不会说的,她只会把它深藏在心底,直到死去——那就是:我一生最绚烂的礼物就是十六岁时的那一场烟花,而我却用这一岁的烟花换了我一世的孤独!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篇五

说起武侠小说,近一代的宗师级人物莫过于金庸与古龙。武坛流传“金庸第一,古龙第二”的说法,这一说法似乎已成为世所公认不可动摇的权威排位。那么金庸为什么会排在古龙前列,而古龙与金庸的差距又体现在哪里呢?以世人的眼光看,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这种排位勿庸置疑。但本女侠不以为然。本女侠很少看别的作家的武侠小说,但金庸与古龙二位的作品本女侠几乎都看了,虽谈不上专业,但痴迷了武侠多年,也算得略窥门径。就且姑妄言之,将二人作一下比较,当然这只代表本女侠的个人观点,作品这东西很难界定谁第一谁第二,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是见仁见智的东西。

当年周瑜曾发“既生瑜、何生亮!”之慨叹,现在古龙泉下有知想必也会发“既生龙,何生庸!”之慨叹吧。其实硬将两个天才拉在一起作比较是件痛苦的事,因为这是非常困难且不公平的!比较首先就得有个标准、尺度吧,那么这个标准、尺度又由谁来定界才算得公正?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标准尺度自然也不同,所以“金庸第一,古龙第二”这样的排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本女侠不会对他们进行前后排位,但想对他们的作品作一番品评,分几个方面对照一下,在具体细化的方方面面中还是可分轩轾的。所以这里说的比较实则是对照之意,这一点请读者老爷老奶们不要误会。

先说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一帧全方位展现社会各阶层各角度的画卷,五彩缤纷,笔收万象。作品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并提炼升华。金庸的小说首先都有历史作为背景,人物也多从现实中来,他们的言行思想都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颇为相像,在经历现实人生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受他们所处的阶层、环境、时代的限制,其意识形态并未摆脱常人的思想境界,于是便有了丰富多彩的悲喜交迭的剧情,也正因为如此,读者读金庸的小说会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并产生共鸣。其中尤以《鹿鼎记》为最,《鹿鼎记》真可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武侠版《官场现形记》,入木三分,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

而古龙的小说却独辟蹊径,完全与历史、社会脱钩,发挥自己的天才构筑了一个理想的武侠世界。他的世界与现实不相吻合,他没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展现社会各阶层的面貌,而是撷取其中怪异极端的一面,以小见大。这样一来,自然会失之偏颇,思想显得有些偏激,人性显得有些扭曲,但古龙却用他的生花妙笔与奇情伟略,将这个世界写得极尽绚烂、悲怆、沉郁、壮美之意境,他的文字就像一把尖锐的匕首直指人性最软弱处!虽不真实却能震憾人的灵魂,刺痛人的心脏!他笔下的人物思想奇特,每个人都堪称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哲理理论体系,因而都充满个性,甚至在常人看来还有些变态(天才与疯子本来就是一线之隔)!所以古龙小说的社会形态虽单一,人物形象也不够多样,但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

再细说一下两者笔下的人物。金庸小说人物纷呈,可谓是武侠作品中人物数量最多的了,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每个人的形象都不重复,这一点非大师级人物难以企及。敦厚忠实的郭靖、义薄云天的萧峰、放荡不羁的令狐冲、愤世嫉俗的杨过、优柔寡断的张无忌、油滑机警的韦小宝……他们虽不完美,也算不得太另类,但他们有血有肉,令人喜爱。他们虽然算不上思想家,哲学家,但他们都贴近生活,和蔼可亲。不说这些主角,就是次角如黄药师、杨逍等也都很具典型性,形象深入人心。所以金庸小说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不是几种几十种,而是几千几万种了。

古龙笔下塑造的人物大同小异,他选取的大多是一些怪异、特别的人,富于理想化色彩。像李寻欢、叶开就是“神”一般的人了,他们的高尚情操与博爱精神,非凡人所能及,算得得道高人了,在他们心中,已经超越了仇恨的界限,人性的狭隘,达到大仁大爱的至高境界。而像楚留香、陆小凤、沈胜衣等也无不是人中龙凤,天纵英才,旷古绝伦。古龙笔下的所有人物的武功似乎与生俱来,(他从不描写练武经过武功秘芨之类的,这也算得一种突破创新吧。)而且都充满智慧,他们的对话多数充满人生哲理,发人深省。日常生活的一些废话几乎是空白的。这虽然与现实不合但却避免了拖沓之感,读来痛快之至!古龙笔下最怪异最畸形的但却又是最成功的人物当数傅红雪,他有着双重身分,既是侠客又是一个癫痫病人,正因为这种双重身分他的人格是分裂的,其言行思想与社会完全格格不入,在世人的眼光看来这个人是怪人,是病人,甚至是疯子!但正因为这种格格不入,在他的身上折射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和扭曲的人性。

接着说说情节布局方面,金庸古龙也是大相径庭。金庸一贯的写法是平稳开局,娓娓道来,情节逐渐铺展开来,矛盾冲突也逐渐激锐起来,越往下看越是错综复杂,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先夯实根基,然后伸展枝叶,最后耸入霄汉。

古龙则以奇制胜,开头即铺设悬念,引人一头栽入陷阱,然后越看越扑逆迷离,乱象四起,悬念交迭,当读者最后终于瞧出眉目了,谁知他笔锋一转,来个乾坤大挪移,结局往往出人意表。这就是古龙的“阴险”之处。

第三,谈谈两者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金庸文笔洗炼老道,古龙文笔流畅优美。相对而言,我个人认为金庸的文字功底略胜一筹,金庸用的是半文言文,因而显得简约精炼,几乎从中难以修改字眼。这不是一般现代作家文人所能企及的,是需要精湛的古文功底作基础的!从文字的精炼程度就可以窥出他的文学修养之一二。金庸的文学修养在武侠作家中算得博大精深,他的'小说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看的问题也比较全面深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韬武略,无不知晓;就是佛道禅理,也能自成一个体系。在这样的文学修养下,写的小说自然丰满神采,跃然纸上。

古龙文字功底也可以,他是写散文出家的,后来为生活所迫才写起了武侠,谁知一炮走红,成为炙手可热的武坛一奇葩。古龙的文字虽算不上一流,但尚流畅优美,富于意境。当下新武侠小说作家也多半走他的文字创作模式(有的文笔其实已胜出古龙一筹)。所以古龙不是以文字见长的,他的长处在于能用文字来制奇,达到这种效果就行了。(不过这也许也是他的作品不能成为流传于世的经典之作的原因,这是我预测的,不知对不对,因为以我愚见,经典之作首先文笔必须十分精炼,这从自古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中就可窥一二,所以也建议现在的武侠小说写手如果要创造经典就不要仿古龙,不如去仿金庸,不想仿人的就多学学古典文学,打好文字功基。)。

金庸一生算得一帆风顺,春风得意,但古龙一生却是颠沛流离,经历了战乱、亲离、事业与感情的多次挫折,因而他的思想是独特的尖锐的深邃的,但由于环境关系他的知识层面就积累得较少,所以论文学素养就要较金庸逊色多了。他的小说知识层面不广,重在探讨人生哲理、心灵境界等,而很少去关注生活各个领域,将触觉伸展到各个范畴。但聪明如古龙,却能以思想意境等来弥补这一缺陷。这就是本女侠最后要讨论的两者的思想境界问题。

金庸的思想趋于儒家体系,尚受限于传统文化封建思想的一些限制,当然也有不少突破,像杨过、令狐冲都是向卫道之士发起挑战的勇士,但他们没有完全脱离这种思想的桎梏,只是以一些偏激的言行来宣泄来逃避罢了。较古龙笔下的人物而言,他们的思想言行还是比较正统的。金庸笔下唯一一个完全跳出侠的窠舀的韦小宝,其实骨子里还是根植封建思想的。总之金庸笔下的人物大多大仁大义,令人敬仰,但却与现代人的思想体系已相距太远,从当时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突破了,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还是陈旧落后的。但金庸写作的初衷并不在于发起一场思想史的革命,也不在于写一部流传于世的思想巨著,只是写他当时那个年代的新武侠而已,所以从文学角度来看金庸已经很成功了,因为他做到了革新破旧,即使从思想价值角度看,《鹿鼎记》一文虽然里面依然有种族观念,封建思想,(这当然受到小说的背景限制,但作家不应再被这些背景所摆布,现在的写手们在这方面表现得较好,已经敢于颠覆历史、跳出时代背景的框架)但也未尝不能为社会史历史思想史研究人士提供一个侧面材料。

而古龙的思想则比较怪异,难以界定是哪个范畴体系。从他主张的大仁大爱来看似是佛家实则更接近道家,有出世的意味,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多数有“神”化色彩,思想之超脱,境界之伟大,绝不是凡夫俗子之流能所企及。而其主张尊重人性,释放灵性等思想则与西方思想体系接近,基本上消除了等级观念、突破了人性的狭隘,因而他虽写的是古人,实则拥有现代人的思想。另外他不重杀戳,而重在写情,写爱,所以他的作品比金庸的作品更具感染力一些。

金庸与古龙虽然风格各异,在每个读者心中也有排位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突破与创新,引领了武侠的一股新潮,现在他们已经成为过去,而把接力火炬传到了新生代的手里,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又该如何将武侠精神发扬光大、将武侠小说推上新的高峰呢?我希望新一代武侠写手也秉承金古两位大师的创新精神与写作态度,不要让手里的那把火炬熄灭了,不然我们真的愧对武侠界的各位前辈先人了!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篇六

女理发师(古龙金庸对照版)。

出场人物:女理发师,顾客某某。

古龙版:

她在静静等待着。

下一个会是谁?

谁又会是下一个?

是谁都不重要。

每一个到这里的人,有谁不是心甘情愿受她摆布。

想到这里,她不禁笑了。嘴唇血一般的红。

青色的理发刀在手中闪着冷冷的寒光。

几缕断裂的乌丝在刀锋之颠迎风晃着,它的主人,早已离去了。

“你应该是有空的,不是吗?”

她居然没有觉察到,已有人踏进了店门,这是一个老顾客。

于是,她甜甜的笑了。

这种笑是只对老顾客的。

也只有老顾客,才能体会到笑意背后的含义。

所以,老顾客乖乖的坐下了,忘记了反抗。连冷冷的刀锋逼近了头顶,也不敢哼一声。

花白的头发,无声的.掉落在地上,和尘土抱在一起,在轻声的哭泣。

金庸版:

在那青石所铺之路上,有一老字号的发店。

店虽不大,却甚是奇特。招牌阔约七尺见方,所题之字皆有金皮合抱。

外立一五色奇柱,终日自行转动不止。常惹的一帮青衣小童在门口跳跳嚷嚷,把这小店的生意也是闹的红红火火。

店主却是留一头披肩长发,着一身赤色长裙的绝色少女。只是邻居,街坊,皆不知其人从何而来,姓甚名谁,只管其叫做老板。

这一日,老板正轻轻擦着她的理发刀。这是一把令天下头发皆闻风丧胆的名刀。

只听得外面一声低喝:“何某人拜店。”

老板柔声道:“既来本店,当请入内小坐片刻。”

进来这人,高约九尺,身着乌衣,一脸长髯,相貌甚是凶恶。那汉子抱拳笑道:“在下乃一路人,闻得姑娘此店可称本镇一景,不可不来。故特来拜见。”

老板笑道:“区区小店,何足挂齿。壮士过奖了,快请入坐。只不知壮士要理个什么发型?”

汉子笑道:“我这头发,蓬松而散乱。恳请姑娘理个平头罢。”

老板抿嘴笑道:“壮士身躯雄伟,理个平头倒也合适。且看我这刀的威风。”

汉子见她取出理发刀,不禁面色大变,失声道:“屠龙刀。”

老板淡淡道:“什么屠龙刀,杀猪刀。此不过区区一理发刀尔。”

汉子若有所思,自语道:“屠龙宝刀,天下无敌。号令武林,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老板笑道:“这都是江湖上的朋友抬举。”

汉子冷冷道:“姑娘可知道,我这头发,便是那倚天发。”

……。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篇七

近几个月来,我花了不少时间,几乎读完了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虽然古龙的小说,我只读了一两部而已,但它的总体风格,我还是大概了解了。如果论我说金庸与古龙的作品差别,我觉得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明显滴!

还有一个更加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古龙作品中的主角,一开场就已经天下无敌,而金庸笔下的主角,则无疑是“孤儿”、“悲惨少年”。就拿古龙的《楚留香传记》与金庸的《神雕侠侣》来说吧,《楚留香传记》的主人公楚留香,一开场就已经名满天下,人们称之他为“盗帅”;而《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杨过,一开场就是个“悲惨少年”,就是个“孤儿”,从小就没爹没娘,孤苦怜仃,一直到小龙女出现为止。

目前,我更偏爱金庸一些,因为他的小说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故事阐述的也比较清楚,就是讲述历史的时候,让我有些头疼;至于古龙嘛,待我看完他的其它几部作品再做评定吧,说不定,到时有可能我更喜欢古龙也说不定呢!

比较金庸与古龙散文简短篇八

在读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时,曾经从瑛姑的口中不断的听到一首词,名字叫《四张机》: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知道鸳鸯在长白山附近的内陆水潭里特别多,每年的春天,大群的鸳鸯成双成对地翩戏在水面上,无限美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鸳鸯头顶都有两到白色的.羽毛,故词中会出现“可怜未老头先白”的说法,其实也是在暗喻瑛姑因爱而白头的故事情节,瑛姑对周伯通一片痴情,即使背叛段皇爷也无怨无悔,但最后却落得子亡爱离,当然心内无比失落和怅惘,于是写下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往事的无限追忆和对未来的无望。后来听过这首词的黄蓉也写了《七张机》和《九张机》,《七张机》: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边衣。

《九张机》:

九张机,双飞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别离。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这两首词表达了她对郭靖的刻骨相思,很是真切,金庸用他惊世才情和细腻情怀为我们呈现了爱情的唯美一面,给了我们无限遐想。

织机其实在古诗文中是很常见的,常用来表达闺怨和孤寂,如“学织机边娥影静,拜新衣上露华沾。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也有用来表达深刻相思的,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织机其实是很好的感情寄托物,这里我也写了几首词,补全了金庸的剩余几张机:

《一张机》。

一张机,香梦断残遗丝缕,空首只待心相系。点破旧事,至今唯有,一心单相思。

《两张机》。

两张机,欢笑绣手春江起,千万莫教风吹雨。无端惊破,刘郎旧梦,泛舟游息憩。

《三张机》。

三张机,宁记当年裁凤衣,一针一线不知处。可堪仙子,承霜载露,化作人间雨。

《五张机》。

五张机,相思成泪梦不系,望断天涯景依稀。皓婉处子,梨花旧赋,竟为今日事。

《六张机》。

六张机,不知桃李芳菲落,无可奈何泪先起。鸿雁长飞,光影不度,反作饮恨诗。

《八张机》。

八张机,回首渐忘旧相识,素蝶翩飞来相忆。一点一滴,一丝一缕,蜕为风中衣。

不敢写《四张机》、《七张机》和《九张机》,总是读金庸的原版心中感动,觉得无法超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