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经典写景抒情散文(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7:48:31 页码:7
2023年经典写景抒情散文(通用9篇)
2023-11-13 07:48:31    小编:ZTFB

分类是将事物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或特征进行归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在写总结时,应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总结写作水平和能力。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一

江南,我梦中的金苹果,以一碟淡墨水粉涂抹的画幅。牧羊女温情的蝉翼,是牧鞭下穿行的风景。

轻轻掀开江南的群角,那些雨燕呢?那些深巷呢?那些画舫呢?噢!远离红土的江南,水灵的调子在拍打游子倾斜的门槛啊!

是谁诱惑我今宵醉卧杨柳岸头?是谁敲响村子尽头的梆腔?有是谁在低唤我儿时的乳名?

是情人摇响檐头风铃的颤抖?是姐姐手握杜鹃放歌?还是母亲的银发灿动?

次刻,江南雨季深深浅浅淅淅沥沥。

呼一声江南,游子的心魂坠入泪的重洋,漂泊去了。

江南,我伫立在你吊脚楼前的光圈,我徘徊在你南腔北调的石子路上,我在寻觅八百年前遗失的那枚铜符。

屋后的瓜秧,绿似秋水。

庭院里寂寥的石榴,年年绽放湿漉漉的乡愁。

江南,你是唐诗宋词婉约的风姿,你是巴楚土著豪放的铁琶,顺手推开汉时的小轩窗,秦时的明月如镜高悬。

穿越十二月的风雪,我在民间拾着流传传的故事和散佚的词句。

举一杯乡音,如诗,以浪漫情调放逐自己,飘过厚厚的时空,多年的往事,骤然哽在我的瞳孔中——显影,我蕴藏内敛的生命,因你斜揽一件蓑衣的空灵而释然。

故乡,故乡,我只是一颗大树上的叶子啊!

千万重山水,八千里路云和月,叠叠绕指的红豆相思。

镂入心版的画幅是江南。

碎碎的马蹄已敲响六朝乐府的驿道;

喃喃的雨雀在低语檐头深奥的行板;

淡淡的乡愁行走寂寞绿苦的巷陌;

轻轻的夕照思念田间小令的寒香……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二

一片落叶轻轻地飘落,秋风吹过脸庞,带走夏日暑气,她静静地推开秋大门,她来如此轻柔,落叶飞舞,才知她已降临在我身边,带来一个带来一个美好,全新世界。

清新空气弥漫着菊花儿清香,不浓,却醉人心脾。

太阳渐渐收敛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夕阳余晖染红那片枫叶林,风一吹,那曾在枝头唱歌枫叶儿,如今却像火红蝴蝶那样,在空中轻歌曼舞。用手轻轻捡起一片枫叶夹在书中,每当翻开书扉页,就闻到秋天那般清香。秋高气爽,蓝蓝天像擦拭得一尘不染玻璃,绵绵云朵雪白雪白,如奶汁一般。

天空蒙起一层薄薄轻纱,飘起蒙蒙细雨,伸出手,顷刻间一股凉意在手上跳动。凝视着这雨,这雨似烟,似雾,伫立在亭阁中不禁让人联想到“多少楼台烟雨中”这种身临其境之感。雨淅淅沥沥飘着,伴着风儿飘进我内心,顿时,心中泛起一种久违感觉,雨过天晴,雨后天空是那样幽兰,空气是那样清新。

夜幕悄悄降临#e590e5;padding:0px',月光也渐渐亮#e590e5;padding:0px',月光从云后探出头来,用温柔目光·俯视着大地。花儿也已困倦,收拢花苞。只有桂花,还在静静散花她醉人清香。

太阳升起,旭日照耀着大地,大雁排着队往南飞。葡萄,石榴,柿子一个个挂在枝头像娃娃笑脸,果农们向果园里走去,脸上满是丰硕喜悦。人生如秋。历经春耕耘,夏生长,已积淀几许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有几何?青春岁月已随流水逐日逝去,但未来路依然漫长。错过就不应再失去,重要是把握机遇蓄势而待。前面路走得不错,后面,自信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你又何必悲观失望呢?秋日多情,将五彩一路赠与;秋风多意,将飒爽一路馈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e590e5;padding:0px'诗句与秋风相伴,与落叶共舞,一起风景成生命箴言。

我陶醉于秋,我倾心于秋,因为我懂秋。我恋秋,我醉秋,因为我喜欢秋喜悦。

努力拼搏,就会收获心灵秋天。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三

春姑娘姗姗而来,这次她还带上了调皮的春雷哥哥和娇气的春雨妹妹,他们用五彩的画笔谱写出了漂亮的春季。下面,就让我们去追寻春季的倩影吧。

校园里的围墙上,迎春花竞相开放。金黄的花瓣层层绽放,漂亮极了!紫藤花在架子上无拘无束地伸展着,开出一簇簇紫色的嫩芽,可爱至极!校园的春季简直就是花的海洋。

河岸旁,依依杨柳,随风招展,像一位位漂亮的姑娘照着河水梳理着自己的头发。婀娜多姿的小腰随机扭动,在河岸上尽情地跳着舞;湖水清澈且绿得可爱起来;一条条游船悠悠驶过,荡漾出一圈圈涟漪。可爱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似乎也在为春季的到来而高兴呢。

调皮的春雷哥哥不小心惹坏了娇气的春雨妹妹,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在绵绵的细雨中,忽然有一道黑色而又俊俏的身影掠过,定睛看时,原来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南方赶回来了!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站成个“一”字,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它们有时用剪尾横掠过水面,一会儿停靠在电线杆上,谱出一支支欢歌,一支只属于春季的歌……公园里,一棵棵高大挺拔的香樟树,强壮极了!许多梅花、桃花争奇斗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人陶醉流连!耳边不时传来轻快的鸟叫虫鸣,似乎在汇报着春季的喜讯!

看着这些漂亮的景物,怎么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啊!我爱你,春季,是你让这世界变得生机勃勃!且让我们先好好享受这大好春光吧,因为,来年,你还会再来的,对么?我相信,未来的春季一定会更加漂亮!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四

昨晚,风悸动了,雨嬉闹了,换来黎明的心弦,散发着淡淡的思念,却宛若连绵不绝的山峦,此起彼伏,又宛若浩瀚的大海,波澜壮阔。我踏着湿辘辘的地面,但水冰凉的气息从脚趾袭上心头,我的前思万绪在刹那间乱了,如纵横交错的网,如麻,越是理,越是乱。或是一丝怀旧的怅然,或是一缕亲近的悠然,抑或是一分顿悟之后流水般的坦然。

雨,如牛毛般飘洒,我仰起头,让那种淡淡的冰凉侵透脸庞,让那种淡淡的冲击沐浴,换来我瞬间的释然,让那种轻轻的冲洗,换来我顷刻的失忆,然后让思想静止在那份清幽间,让思绪停留在那份惬意中。忘却忧伤与烦恼,忽略纷杂。侧耳聆听雨丝飘落发出的声音,正如此刻的心情,忽而华丽,忽而风雅。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虽不如莫扎特、萧邦的夜曲那样悦耳动听,但也堪称天籁之音。这是属于大自然的杰作,如伯牙正抚着丝丝琴弦,对这高山流水,荡出忽缓忽急、忽搞忽低的曲子。闭上眼,想象着周遭,忽略对面沾满水珠的玻璃窗,透过潮湿的空气,欣赏雨中的佳景。亮晶晶的露珠点缀着刚绽放的花,新生的叶片,翠绿欲滴,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新而水灵,似乎在欢喜中沐浴了一番,山腰笼罩着浓浓的雾,遮盖了汕头的雀跃。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临雨大作。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林黛玉也曾诗云“秋窗已觉秋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似乎雨中,人变得敏感而脆弱、多愁而善感了。我是喜欢雨的,尤其是秋雨,站在雨中,任雨粒轻柔而有力地拍打在身上,侵湿衣服,嘴唇因为那淡淡的寒冷而微微抖动,但我并不讨厌这样的冷意。感谢雨冲走了我的烦恼,亦或忧伤,我可以忘却怅然,坦然的回忆我如歌的人生,遐想我未来的蓝图,透过雨帘开辟我接下来的道路,留下我生命的脚印。

雨过之后,换来七色的彩虹,我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彩虹下仰头微笑,我厌恶彩虹,也害怕彩虹,因为它的出现结束了秋雨忙碌的生活节奏,因为它的出现,我注定与秋雨天各一方。尽管我一一不舍,尽管秋雨也无奈,但也只能埋下遗憾,更多的只是忧伤。脑海里萦绕着千丝万缕,皆是对雨的回忆,对雨的思念与牵挂。那一分分沮丧与绝望飞翔,但我始终没有叹息。

伴随淅沥的小雨,我可以嘴角上扬,伴随滂沱的大雨,我可以竟请嚎啕大哭。雨中,似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喜悦与忧伤,每个人都可以在雨中演义自己的坚强,绽放自己的脆弱。

唱一支多愁的小曲,吟一篇华丽的诗词,在雨声中,在雨帘间,伴随雨丝,如天籁般荡涤的心灵,除去心灵的污垢,拔起心灵深处疯长的野草。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五

我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艳丽,我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壮阔。但我更爱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因为这是一幅美丽江南水乡画作,也是一卷江南水乡私语。

是,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魂力以及它风土人情,但乌镇这个水乡却令我久久难忘。

那是一个迷人水乡,用美丽景色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私语。匆匆到达乌镇已是傍晚,夕阳西下乌镇分外宜人。放眼望去是蓊郁,老梧桐下坐着歇息游人。摸着它盘虬卧龙树干,聆听着它沙沙耳语,通过它叶隙看那斑斑点点散落在地夕阳,别有一番蕴味。水上,轻舟在慢慢地向前驶着,船桨在水面上“画”出一个个水波,好似一幅美丽水乡画作。

那是一个快乐水乡,用丰富活动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私语。夜幕悄悄降临,若你此时行走在小巷中,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人拿着水木椅在快步行走。其实他们是去看露天电影,伴着星星,伴着月亮应该别有一番特色吧!瞧!那水中药铺门口梧桐树下,老爷爷、老奶奶们围坐在那里拉家常,喝菊花茶。伴着声声蝉鸣,笑声回荡在水乡上空。

那是一个纯朴水乡,用人们勤劳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私语。天边刚刚泛起丝丝光茫,推开窗,印入眼帘是乌镇人忙碌身影。楼下老奶奶早已蒸好热腾腾包子,待待早起客人。木工铺老伯正卖力地磨着一块木块,眼前放着差不多完成洗脸盆,木屑散落在老伯四周。

乌镇特色并不止这些,乌镇私语更不止这些。有空话到那儿玩一玩,看一看“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聆听一下乌镇这个水乡充满魅力声音。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六

昨日许久未见的朋友来登封玩,思来想去无处招待,想来正值秋意正浓,山上的野花应遍地金黄才是,还有那血染般的枫叶也应极具艳美,加之百年不变的长青,勾画一下想象的轮廓想必是美不胜收的,于是与朋友商定爬嵩山赏风景。

虽说是爬山,可心中总有些畏惧,可能是许久未锻炼的缘故或许是对征服山顶的不自信,虽如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来到嵩山脚下,热闹的人群,各式各样的小饰品让人目不暇接,似乎给我一丝安慰。欢快的气氛促使我们迈步向前,我们开始了登山的旅程。

未见山似又几分畏惧,见了山却又几分欣喜,开始登山又见几分苦恼。

一望无际的阶梯让人看着头疼,想象不出终点。四周风影秀美,却无暇顾及,只能一步一步促使着脚下的步子重重地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向前进。累了就坐下来看一看,就当陪衬一下自己坐看云卷云舒的雅致。走不动了就停下来望一望,或是让这美丽的风景看看我,记住这个平凡的人曾经来过。

我想风景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的感触,经过岁月的沉淀,透明的心总是会蒙上一层灰尘,我们应该轻轻抹去才能更好的看见世界。

临到山顶我还期盼着顶峰的摸样,可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还犹豫不前时看到了弥漫在雾气中的山顶标志,我狂奔不已,深深呼吸着这与平地不同的山中仙气,似乎顷刻间已挥翅高翔。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登山的意境不在登而在悟,犹如人生旅途慢慢,困难和疾苦给人生旅途施加了许许多多座山,能克服困难坚持爬过去的,才能站在最高峰。人生如登山,总有一些东西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但只要坚持,人生的定会如期而至。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七

温暖的春天,美丽着,开着嫩绿的芽树——已经可以活蹦乱跳的年龄,在灰色的枝杈上生生地长着、翠绿着、鲜活而清盈着,使灰的世界迎来春的生机盎然与跳跃而准备着持久着的生命。

窗边的喇叭花开着它的清艳而淡丽,在清晰而掺搅了朦胧的黄跟土黄|色的串串花蕊间映衬它的存在,为世界添姿添彩。

人们时刻准备着迎接温暖的春天的到来及丰硕与喜悦,似乎有些急不可待,而也习惯了在稳妥中变换着自己的衣着,在等待中步步为营,小点小缀,抓住自己的那一份感觉,章显自己的铺设陈列与跳跃的弥藏。个性随着感觉走,有些牵强,大众的安排已成一种程序,已是一种潮流,又时隐时现,抓不好,孤单着、晦暗着,坚持走着自己的日复一日,似乎有了无味,无了新鲜、无了生机与还有的鲜活;甚至内心还掺搅一份或重或轻颠的刺激性涟漪,这要随个人的喜好、沉稳度而定着。

如果我只成了一片树叶的重量,那我想做一只冲着天空的那片,阳光照着,可以看看天空看看大地,重要的不被压蚀而终将悔恨短暂的生命,摇摆、飘忽着;其实只是在喘着不压着的呼吸,希望能有不一定哪片细微的风把我吹拂得轻盈,至少它有着与树根截然不同着的两种世界,感觉的差异同样妙幔着,尽管也轻飘着。

在温暖的春天里,一切都有着生命的始端:人们想象着有一个春的盎然,有一个好的生命的始末,至少这一年里,四季的往复,冬去春来,夏繁秋收,直至生命的萌动,准备着踏步前行(亦或驻足赏花或悦目):或轻盈妙蔓、或矫健轻快、亦或步履匆匆、内心踏满充实与愉悦。

在这温暖的春天里,我拾检起自己的整块与零碎,左西右东、浑浊、拼凑、汇集的片段,零星地、忘我地、真实地、深情而又木纳地演绎着我想应该有的存在。不知是无力着还是荡气徊然着,可分明那是空的,天空泛足了空落,即使有着艳色有着实际的内容,也与我的真实无关。

内心里的座落又第一次想到了春的姿色,时常整块的厚重让我觉得堵截了曾经生命的流畅,那或许也是真实的富有;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应有着完整的过程、有着个体(性)的存在,平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平等地拥有生命、平等地被放置于这个地平面、这世界的空间里;另还有了这真琢的注视与眼光。我被真视得怕了、透了、无力了、木纳了,又能怎样呢?那只是我自己,一些人、一些事、只此而已。行动与思维交织着,现实与思想认识铺垫而共存着;记着马列的思想;物质行动的第一,不要让认准的初始认知在半途的忧扰中而变置了一、二。

温暖的春天,希望有着不错的拓展空间,虽然,曾经泛滥地弥布着自己的影幻,虽然内心思想里只沉浸了恋着着的情感、以及过往着的生活点滴与青春,只是我的生命又重回这春的始端,这春的季节不可凌乱!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八

江南水乡是烟雨缭绕。闭上眼,用耳来倾听雨滴脚步;用鼻来嗅一嗅水乡人家在细雨中烟火气息;用心来感觉被雨湿润土壤柔软。不知不觉,就像坠入梦境一般……感受雨中水乡真是一种享受。没有人世喧闹,没有森林荒寂,有只是细雨朦胧静谧。雨,在天地间,深情地喃语;烟,在巷里,朦朦地飘散。

水乡水从任何时候看来都是格外美丽、别具一格,水赋予你灵动魂。在薄雾清晨里,桥倒影在漂浮着雾气水面上若隐若现,分外神秘,这梦幻般倒影给予我无限遐想。旭日东升,澄清得如银镜般水映入眼帘,真切与虚幻,梦境与现实,都在这别具一格水中旋转、交织、融合!混真假于一体,聚梦幻之灵气!

午后,太阳将光辉撒在波光粼粼湖面上,只见湖面上“金光闪耀”,如同点点繁星散落在湖面上,此情此景给我留下极其深刻印象,它有着一种无语言表魅力。夕阳西下,它如一团火,染红天与水,远远望去,水天相连。一片金红,即便是天,也荡漾着金红色波浪。

“春天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水乡,让挥动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往事,化作一缕青烟,已消失在远方……”那若有若无歌声飘进我耳畔,我思绪随着优美音乐停留在古老石桥上,荡漾在那水天相连湖面上。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篇九

“锦江春色来天地”,才过了元宵灯节,成都巳经是着浓如酒了。

成都郊区大部分是蔬菜田,一望无涯的各种菜蔬,葱葱茏茏,油光水滑,像绿色的丝绸覆盖了大地。偶有一两块油菜田,像黄金的岛屿呈现在绿渡中间,黄灿灿、金晃晃地射人眼睛,越显得春光明媚。“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官到洗花溪”(陆游诗)。浣花溪,百花潭,树密而水清。溪水曲折萦回、饶有情意地穿流在菜田花树之间。两边岸上,新栽的杨柳枝枝弱,才发芽几天就抛出了万缕绿丝,好似十五、六岁的少女,希发于阳光之中。“村村自花柳”,我傍着清流,来到了草堂。

这时游人不多,草堂分外宁静。只听见春鸟飞鸣,树叶低语和参观者偶尔的一两句交谈声。“心清闻妙香”,不知从哪儿吹来了一阵阵的香风,——这是幽兰的芳香。我们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升堂(诗史堂),入室(杜甫纪念馆)。

杜甫纪念馆的一部分展室内,全是杜甫诗意画。一跨进门来,就走入了一座艺术之宫。这儿是具有特殊新颖色彩的画廊。集众家的手笔,绘出一人的诗意,反映了公元第八世纪唐帝国的一个动乱时期以至漫长的中国封建主义时代。它们记录了祖国壮丽的名山大川,淳厚的民情风俗;描绘了在残酷的封建压迫下劳动人民伤心修目的景象和封建贵族荒淫无耻的生活;也画出了诗人笔底的成都草堂和栩栩如生的花卉、翎毛。

社甫的集子内有不少题画的诗,但诗人绝不肯仅仅为应酬而作。在一幅佳作的面前,他总是“兴与烟霞会”,“对此兴与精灵聚”,那么地聚精会神,刻意创作,对画题诗。而我们的画师也“不是无心学”,特别是解放后的画家都是有心人,都能深切体会诗人的爱憎,对诗情诗意,心追力摹,传神于丹青,为诗作画。诗情画意两相结合,使你流连观赏,举步难移。

我惊佩干《又呈吴郎》的工细。这幅画把诗人晚年更加同情贫苦人民的深厚感情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出来。堂上,诗人似乎在劝说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不为困穷宁有此!”堂下,“无食无儿一妇人”,手持竹竿,背倚枣树,似乎在窥察堂上的动静,有所希冀也有所畏惧。但是诗人恳挚的姿态,使人感到堂上堂下,了无遮拦,诗人的感情与人民的感情正相交流。“只缘恐惧转须亲”,从前读此诗如闻其声,现在通过画师的创造,更使人触摩到诗人对穷苦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无限体贴的伟大胸怀。而诗人周览字内,“正思戎马泪沾巾”的精神也溢于纸上了。已故的齐白石老人,九十四岁时画出了诗人在草堂所吟的诗“细雨鱼儿出”、“批杷对对香”等四幅诗意画。其中的“枯棕”,本是诗人寓意之作,刺剥削者剥民有如剥棕,使本具岁寒之姿的棕榈,竞先子蒲柳而凋丧。这张画难于落笔的地方是一个“枯”字,尤其是要通过“枯棕”的表现,反映出诗人“使我沉叹久”的心情。我们的老画家意在笔先,苍劲的几笔饱含怒意,并题上杜甫诗句“有同枯棕木”,掌握住了这篇诗的精义所在,给人的启发不少。而“荔枝”一幅,朱实累累,丰腴可爱,画的是《病橘》诗中的两句诗意:“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它有着深广的历史意义。两句诗一经题在纸上,荔枝的颜色愈鲜,而封建统治者的龌龊荒唐便愈觉可憎。诗画相成,达到了血肉不可分离的境地。

草堂管理处搜集并征求了杜甫诗意画和墨书数百件,新作品还在源源而来。我们的画家用他们风格各级的画笔,萦绕着历史的风烟,映带着草堂的花月,更蕴含着伟大诗人的激情和血泪,绘制出了各有特色而又统一于杜诗的总的情意中的诗意画;构成了琳琅满目。百花齐放的民族画廊,亘古常新的锦江春色。

看了诗意画,时已当午,窗外的阳光分外耀眼,我的心里也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热力。想到我们的诗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干他的“热”。那一种意老愈挚也愈者愈炽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从诗人几十年的诗歌创作中,使人深深感到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人故旧、对文学艺术莫不是满腔热情,满怀热望;有时他悲歌流涕,也流的是满眼热泪。

诗人火一般的热情,植根于他对祖国、对人民一往情深、真心真意的爱;植根于他的强烈的爱憎和分明的是非感。如果说诗人早年的“穷年忧黎元”、“下悯万民疮”,基本上还是站在客观立场上的热烈的同情心,那么,在被遣归家后的“请为父老歌……四座泪纵横”,已进一步趋向于人民。在成都时,遭田父强邀饮酒的“故起时被肘”,以至在夔州时对一贫老妇人的“只缘恐惧转须亲”,则是更进一步地与因父野老亲如挚友并感到与穷人有相同的命运了!

诗人对人对物也都是热其所当热。他对李白是极热的。那不仅因为“白也请无敌”,清新俊逸,令人倾倒;还更由于李白的“嗜酒见天真”;由于李白的蔑视一切权贵,佯狂可哀;由于“世人皆欲杀”。他对自己的妻子是热的,那也不是一般的“笃于伉俪之情”;还更由于“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遭逢乱世,同受苦难的命运,把他们的心紧紧联系了起来。草堂内的花木禽鱼,都得到诗人亲手的培植和爱抚,高楠,丁香,黄莺,蜻蜒,他都巨细不遗地为他们唱出赞歌;而“新松恨不高千尺”,虽然这是有寄托的诗句,但诗人对于良木嘉树无比热爱的心情也情见乎词了。

诗人对诗歌创作是炽热的。他的热诚真到了“诗成泣鬼神”的程度。诗人是以诗为史,将身许诗,对诗歌创作有着自觉的、极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与封建社会里的不少士大夫大异其趣的。他曾说,他“不敢废诗篇”。请听,这是何等坚决的、出自内心的诗的誓辞:只有忠于祖国和爱人民的诗人,才会对诗歌如此的炽热。而表现在创作的时候是“学诗犹孺子”,“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十分的虚心,百倍的努力,绝对的执着,无穷的爱和火热的心!

诗人纵使在“羁旅病年侵”、“天地日榨羌”的穷途末路中,对祖国和人民也依然满怀着热望。诗人垂老之年,虽然情绪有时不免衰飒,但是壮心未已,希望人民过几天安乐日子的迫切心情从总的说来是至死不衰的。诗人在草堂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种宏伟的志愿是不用说了;在夔州所写的“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这种伟大的幻想也不用说了;就是在湖南所写的'《凤疾舟中伏枕书怀》这一篇绝笔之作也还谆谆道及“公孙仍恃险,侯景来生擒”,疾恨于杨子琳、臧价等一般乱世军阀,隐然有投畀有北、拔乱反正的殷切期望。

诗人的热泪总是流向国家人民,“少陵野老吞声哭”,“痛哭松声回”,都不是绝望的眼泪,在涕泪长流中更认清现实,关怀祖国,靠近人民。而“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虚欷”,“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更是与人民的热泪相交流。晚年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凭轩流涕,这是我们的诗人把几十年的家国忧伤之感和千万人民的号泣痛苦之情,凝聚在一把眼泪之中而洒向白浪滔滔的洞庭。使人悲歌,使人慷慨,给人以冲击、鼓舞的力量,这一把眼泪,它蕴藏着多么巨大的热力啊!

诗人也有“冷”的一面。那是对那些不仁的贵人,炙手可热的权臣,纵暴杀人的将军,酒肉腐臭的朱门和黄金浪掷的恶少。总之,是当时封建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那些残民以逞的“鸥枭”、“虎狼”之徒。对于这些人,诗人完全不是什么“温柔敦厚”、“宽厚和平”,他是“嫉恶怀刚肠”。对人民越热,对这些人越冷。诗人对他们是冷眼相觑:如说,“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自古圣贤皆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而更多的时候是出之以冷嘲,予以无情的揭露:“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是刺明皇、贵妃,“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是刺朝廷诸大臣。再如“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克长啸,我前狨又啼”,这更把黑暗社会阴森恐怖的形象描绘无余。有时简直是横眉冷对:“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我行我素,宁死不移的精神也跃然纸上。至于“恶竹应须斩万竿”,则是对残贼之人大张挞伐、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的充分流露了。

诗史堂上悬挂着陈毅同志的一副对联,就是杜甫的这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皮须斩万竿”。陈毅同志认为这是杜甫最好的诗。由干历史条件的限制,诗人未能彻底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未能深察人民痛苦的根本原因,这也表现在某些诗篇上。但是,这不过是荧煌光焰中的几点轻烟,减不了杜诗的光采。“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的诗人以诗为史,秉笔而书,翻起了诗歌艺术上的热浪和巨澜,波商云丽,源远流长,而沽丐无穷。诗史堂的正中有朱德委员长撰书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对诗人最恰当的评定。

纪念馆内还陈列着毛主席来游草堂的一组照片。毛主席的来游,给草堂带来了光辉。草堂和纪念馆正是在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而得到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为了了解近一两年来草堂的进展,我又来到草堂管理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