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雾在哪里(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4:07:33 页码:14
最新雾在哪里(通用11篇)
2023-11-12 04:07:33    小编:ZTFB

总结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流畅,段落转接自然,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我们的观点和结论。总结范文的阅读不仅能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

雾在哪里篇一

鸟儿在哪里,天空就在那里。无论鸟儿在何方,天空都会给它一方净土,云亦是如此。如同我们的心一般,无论身处何方,只要用心去感受、去想象,风景就会在你的身边。

鱼儿在哪里,水就在哪里。育儿雨水是不可分割的一对,但鱼儿却只是水的陪衬物,水却是鱼儿的生命。如果没有了水就不会再有鱼儿的处地,水没有了鱼儿,那它就不会再被人欣赏,被人重视,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味,发臭,最后被人们到倒掉,由此可见两者不可分割。

每个人的世界都有所不同,无论你心中的世界原来是什么样,只要现在你的心中有美好的图画,那就够了。

雾在哪里篇二

雨是一个爱管事的孩子。

有一天,他来到一片稻田,这里的禾苗都渴了,无精打采的。"哗哗",下了一场大雨,禾苗一个个露出了笑脸,精神抖擞的!

雨又来到花园里,看见花园里的花都干枯了。"哗啦啦",又下了一场大雨,小花们一个个乐弯了腰!

雨来到院子里,那里晒满了衣服,"哗啦啦",又下了一场大雨,把妈妈洗的衣服弄的湿淋淋的。

看来,爱管事也要分清是什么事,要不然,就会好心办坏事啦!

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雨到哪里去了呢?

雾在哪里篇三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吉宇钢联的脊梁,矿山、烧结、炼铁、炼钢、焊管、带钢……还有那4000多同事和老乡!

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家庭、工厂,即使是管理、写作,即使是白天、晚上,忙忙碌碌,过过往往,生活、学习、工作、劳动、休息、娱乐,发挥自身特长,贡献自身力量,劳逸结合,神清气爽——那才是我最终的人生理想。

我多想多想,让办公楼建设得漂漂亮亮,环境打扫的干干净净,行政人员穿着统一的服装,工作在现代化的办公桌旁。

我多想多想,让厂区道路横平竖直、干净宽敞,道路两旁栽满花草树木,在适宜的季节里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我多想多想,让厂房无烟气,岗位无粉尘,工人穿着干净的工装,个个拥有干净微笑的脸庞,工作在优雅舒适的工作现场。

我多想多想,让各厂安全操作规程一一张贴上墙,安全防护措施件件都有保障,工人干活有规章,停机检修安全管理树榜样,让每个员工上班高高兴兴,回家平平安安!再不让血淋淋的事故在我们的企业发生,再不让可怜的父母和妻子儿女在我们的企业里哭泣悲伤、痛断肝肠!

我多想多想,把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传输到每个干部职工身上,让干部有思路,让工人有干劲,干群凝聚,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那样的团队才有魄力,工作激情势不可挡!

我多想多想,从上到下制定系统的考核规章,使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责任,让低劣者受惩罚,让优胜者受表彰,功过分明,劣罚优奖,人心所向,干群才有奋斗的方向。我再不想看到庸才滥竽充数、到处张扬;智者尽职尽责,忍辱负重,还得落个背负种种“罪名”的`下场,最后饱含怨气离开这个水深火热的“战场”。

我多想多想,吉宇钢联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紧密联系,按着既定方针,狠抓落实,掷地有声,让人看到前进的曙光。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管理脱节,已经成为阻碍发展的一堵高墙。必须狠下决心,摒弃不足,弥补缺陷,不要再让无助的眼光在痛苦和等待中迷惘。

我多想多想,狠抓成本管理、挖潜降耗,不要流于形式,漂浮在一页页纸上。钢铁行业不再有暴利辉煌,大处从大宗采购抓起,小处从点点滴滴做起:节省一度电,捡回一寸钢——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哲理永远在我们心中闪光。

我多想多想,把“质量”和“信誉”高高举在头上,搬到隆重的议事会场,“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本来就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微利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采购和销售都无奈地在怪圈中苦苦挣扎,还拿什么与竞争对手对抗,去争夺本来不属于我们的市场?市场如同战场,“敌人”并不猖狂,只有自己的理念缺失和惰性守旧才是自己最大的创伤!

我多想多想,企业发展如此匆忙,完善链条、整合资源、突显优势,强化管理,才能彰显吉宇航母的锋芒。资金是血液,统筹是航向,大胆改革,抛弃包袱,轻装上阵,勇往直前,才是冲破巨浪的良方。

我多想多想,通过我们的管理,让流着汗水的员工们,看着喜人的产量,该干活干活,该说笑说笑,该休息休息,人人手中有余钱,家家市里有楼房。晚上躺在妻子柔软细腻的胸膛,儿女依偎在爸爸的身旁,全家其乐融融,幸福安康——这样的生活才是每个员工梦寐以求的梦想。

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着命运的同事们,事该干,福该享,冲就冲,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吉宇钢联的文明史再不要让我如此悲怆!

啊,吉宇钢联,从矿山到轧钢,多少人赖以生存的地方——铜壁铁墙。前仆后继的大浪,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愿望,在吉宇钢联这条钢铁巨龙闪射出后发的光芒。

融入吧,就像一滴水珠一样,缓缓流入吉宇钢联这条大江,浇灌在每个企业的土地上!我默默奉献,问心无愧,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走过的地方,有心在呼唤,有志在激昂,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雾在哪里篇四

我听到树叶在沙沙地唱歌,

我就知道,

那是风的故事逗乐了树叶。

我看到小草在跳舞,

我就知道,那是风的亲吻弄痒了小草。

风在小河上,我看到小河泛起阵阵涟漪,

我就知道,那是风的轻抚感动了小河。

雾在哪里篇五

秋天到了,我们一起去寻找秋天的气息。

秋天?秋天在那果园里。树上的水果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苹果露出了红色的小脸。桔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桔子。柿子就像一个个火红的`灯笼,密密麻麻地挤在绿叶间。

秋天?秋天在那树林里。树林里下起了秋雨,哗,哗,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红的黄的绿的叶子在雨中频频点头。

天晴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秋天在那田野里。金色的稻谷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高粱举起了火红的火把。玉米长出了个小辫子,好像一个小女孩站在那个地方。

秋天,秋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多么美的秋天啊!

雾在哪里篇六

雨是一个爱管事的孩子。

有一天,他来到一片稻田,这里的禾苗都渴了,无精打采的。“哗哗”,下了一场大雨,禾苗一个个露出了笑脸,精神抖擞的!

雨又来到花园里,看见花园里的花都干枯了。“哗啦啦”,又下了一场大雨,小花们一个个乐弯了腰!

雨来到院子里,那里晒满了衣服,“哗啦啦”,又下了一场大雨,把妈妈洗的衣服弄的湿淋淋的。

看来,爱管事也要分清是什么事,要不然,就会好心办坏事啦!

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雨到哪里去了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雾在哪里篇七

爱有多种: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对大自然的爱等等。可是,?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爱出现的地方吧!

爱出现在信箱里。以前,我还很小。但是,在父母生日的那一天,我都会做一张十分精致的贺卡送给父母。而我做的贺卡都不敢亲自送给父母。于是,我就偷偷跑到我们家的信箱那里,把那张做好的贺卡塞进信箱里。然后又偷偷摸摸地跑回家,对爸爸或妈妈说,去看看信箱里有没有什么来信。爸爸或妈妈回来后,都会跟我说:“乖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而这就是一种对父母傻傻的爱。

爱出现在学校里。那一次,我的脚扭伤了。可是我没有让任何一个同学知道。但是,后来被叶泳琪同学发现了。于是,她有空的时候,就会跑过来陪我。她自己不用送语文作业的时候就会和我一起去送英语作业。后来她头晕,我又去陪她,也陪她去送作业。而这种则是同学之间的关怀之爱。

爱出现在学校的体育馆里。那一次是一年级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因操场下雨,所以改到体育馆里举行了。那时是炎夏,加上全校师生都聚集在体育馆里,所以整个体育馆都特别闷热。全校学生都在出汗,而我们班有三位女同学出的最多汗。那就是我、张嘉淇和杨金容,我们三个的头发、衣服都湿透了,不停地在流汗。旁边的同学问,你们三个怎么出那么多的汗啊?我们三个都说热啊!后来老师看我们出那么多的汗,就跑过来问:“你们三个怎么出那么多汗?是不是不舒服啊?”我说:“没事,只不过太热了。”她们两个也说太热了。老师就说:“再忍多一会儿就可以出去了,有什么不舒服就立刻告诉老师啊!”我们三个都点点头。这就是师生之间的关怀之爱。

其实,爱还在很多很多的地方出现了。只不过如果你不去细心留意就不可能发现。因为爱是隐形的,你不能和它说话,也摸不到它,它也没有声音。只要你细心留意,你就能发现,爱就在身边。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雾在哪里篇八

心里有些话,想说出来。也许不一定是为了告诉谁,也许有些话只是为了告诉自己。习惯了自言自语,所以好像很多话都再也不找人倾诉,不如找个安静地地方慢慢说给自己听。

下了晚自习依旧像往常一样一个人从教室出来就想马上能到寝室,只是这几天感觉更加强烈,可能是因为重庆这突变的天气,那太阳每天都是发出千万束白光格外刺眼。从学校的第三运动场经过第二运动场到第一运动场,突然就被操场上的人吸引住了。有打篮球的跳绳的乒乓球跳远的……其实最吸引我的是那么多人在跑步,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想法,于是也走进操场和那些人一起一圈一圈的跑。

可才跑了不到三千肚子实在痛的有些受不了,不得不站到边上去。看着那些人就那样一次又一次的从自己面前经过,心里不由开始问自己这是怎么了?什么时候自己变得这么“无用”?细想自己从高中毕业到现在马上就又是一年要过去了,而在这么长的时间自己竟没有再跑过一次步。

想起高三然后想起了那些复读的同学,听说他们现在学的都挺好的,那一瞬间其实心里是高兴的,暂且先让我为他们高兴吧。然后又不得不把自己与之对比。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当初不选择复读,我说我不知道,就像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高三那年总是和老师作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高三那年要把自己的成绩搞到最后几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到了现在。可能是我的叛逆期比别人来的晚一些吧,又或者是某种东西让自己突然就想不明白从而变得不可理喻,不论谁劝也不论怎么劝都没有用。有时候不就是这样吗,自己想不明白时不论别人怎么解释你还是不会懂,毕竟你是你,又还有谁比你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呢,我想当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要那么做的时候别人也不见得说的就真的是对的吧。

无疑高考我是失败的,我想也没多少人会在高考场上像我那样“胡来”吧,都说高考是一次决定命运的一次大型考试,而我却在高考场上只是在考卷上乱写一通,然后放下笔盯着监考老师。我想那些监考老师一定以为我是一个总想作弊的学生,其实我真没有想过要作弊,只是那时候真的认为我就这样了,可能这就是在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直到后来想起我都还会笑个不停,只是为什么笑着笑着眼角就湿润了,我想可能确实这个玩笑太好笑了。

后来我连高考成绩都没有查,还是一个同学帮我看后告诉我的。那时候自己说是因为自己对它不感兴趣,而现在才明白或许那一刻只是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它罢了。那种分数倒也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差的有些可爱。那一刻自己才觉得原来我还是在意它的,只是好像我却被它放弃了,后来我还听到过它很多次在我耳边无数次无奈的叹息。

后来认识了新的同学就渐渐的忘了,慢慢的以为自己真的就开始融入了大学生活。后来才发现那只是自己的一种错觉罢了,我还是我,那个问题依旧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但时间久了,很多问题就会让自己感觉很累,于是就算它是还没有解决也还是会把它放下,然后不断在心里骗自己说那没什么,不会影响什么的。现在回想我都不知道已经骗了自己好久了。

不知不觉大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这麽久,突然发现其实大学四年真的不算长,而已经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时间被自己浪费掉了。而自己好像也不想再这样下去,不想每天面对的是一个堕落的自己,不想四年过后自己再一次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几年下来得到的东西,我想在大学四年结束的那一天回首四年时光时我能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声这是你应该得到的。

生活一直就没有变得更容易,只是我们一直在变得更坚强。那些复读的可能马上就会取得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然后拿着通知书高高兴兴的走向自己向往的大学。而我呢,我也度过了一年,我也在这一年里意识到自己本身的很多问题。如果你问哪个更有意义,其实我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因为我们在决定做某件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了某种意义,我们的选择不一样只不过是你有你想要的意义,而我有我想要的意义。

说实话那种结局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后来自怨自艾直到现在。一直没从大学找到一丝愉悦的感受,每天都只是什么都不在意的过着,实在难受了才会象征性的挣扎几下,但都没有什么结果,然后又重新做回那个堕落的自己。但自己好像忘了,忘了我们在哪里存在,就应该在哪里绽放。现在的我就在这里,那么我就该在这里努力绽放。而不是每天还活在过去的那些事情里面,接下来的生活永远会在明天如期而来,我还是要认真的去对待。因为只有这样,下一个故事结局才会是我想要的。

有时候感觉很痛苦,因为自己不知道是该放弃还是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怕的不是生活有多么苦,怕的是你自己已经对生活变得麻木。明知很多事就在眼前等着自己去做,可怎么就是行动不起来,你明知一天无所事事只会让你变得患得患失,可你又好像恋上了那种感觉,不想去真的改变,尽管你每天都感觉自己真的过得很无聊。可能你也忘了,我们在哪里存在,就应该在哪里绽放。

你也许觉得你现在的学校不好,身边的人也都和你一样或者觉得他们还不如你,你不太喜欢你现在生活的环境,你嫌身边的人太浮躁,他们做的又总是和你做的不一样。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应该得到的,不是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嘛,所以说当你看到自己身边总是出现自己讨厌的人与事的时候你就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身边会出现他们,很简单,因为其实你也是他们那样的人。

雾在哪里篇九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俗话说得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视野才会变得更加广阔。人生也是如此,只能经历了他人所未曾有过的风雨磨砺,思想才能变得睿智而旷达。这其中体现着一种意志,更彰显着一种智慧。

山顶有山顶的风景,沿途有沿途的美丽,风景不在别处,风景在路上。若只想着山顶的风光,忽略了沿途的风景,那么,换来的是一场辛苦和疲惫。若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那么,收货的是一路的愉悦和轻松。同一个风景,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画面,不同的眼光,看到的画面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看到的风景也各有千秋。

风景无处不在,风景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尽收在会欣赏人的眼里,潜在了会思考人的脑海里,藏在了有心人的心里。旖旎的风光,愉悦着人们的心情,也调节着人们的生活情趣。

风景在路上,人生也是如此,人生短暂,是一趟没有往复的旅行。从懵懂的童年到暮暮垂老,我们收获的是什么?不是名利的多寡,不是财富的积累,不是地位的高低,也不是你一生成就了多大的事业,是一路的成长,是一路上思想的锤炼和提升,其中的经历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人生是一场经历,更是一场领悟。人生路上,既有春光明媚的日子,也有风雨兼程的艰辛,它不可能是笔直的坦途,难免会经历曲折和坎坷。我们就在这坎坷和挫折中历练,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去品味人生。在这曲折磨砺中平淡,在那粗茶淡饭中生香,人生旅途,虽没既定的路线,但有它特定的美丽,最美的不在终点,而在沿途的芬芳,学会欣赏这个世界,学会欣赏这一趟人生,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岁月的一种馈赠。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不管你是熟悉还是陌生,风景,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不动不摇。之所以看不到风景,是因为我们的心远离了这片风景。只要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人生处处都是风景。在这个意义上说,风景既在山顶,也在路上,更在心中,心中的风景,千般妩媚,万千婀娜,旖旎怡人,沁人心扉。

人生处处有风景,人生处处是风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觉与感悟。心存美好,用积极的心态去生活,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幸福,时时存在着快乐,在热爱生活的人眼里,生活无处不是美好,无处不是诗意人生。

雾在哪里篇十

作文。

题新颖,且有人文情怀。我乍一看,总觉得其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真理,有严重的唯心主义之嫌。伟大如马克思,我想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百年之后,他曾经引领的国家竟以一场“全民运动”来颠覆它的理论。哎,可悲可叹,真是风水轮流转。

不过,话说回来,马克思也不必悲伤,百年之后的今天,号称“颓废的一代”都已老气横秋,个性张扬的90后已在风生水起,现代人们的心早已不在您老哪儿,哪里还会有什么风景呢。

现代人的心去哪儿啦。

一是去了东莞,因为那里有“莞式服务”。那里聚集着600多万常住外地人口,还有几百万的流动人口,而本地人口只有100多万。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的心都在东莞,白天走进了世界工厂,成为流水线;晚上出入酒店发廊,笙歌夜舞至天明……硬是把一个2019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搞得富丽堂皇,纸醉金迷,成就了“东方性都”美名,想来都春光无限。

二是去了官场,因为那里有“中国特色”。我们的官员有着世界上最动听的名字——公仆,我们国家的官员是世界上最繁重的工作。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小到邻里鸡毛蒜皮,事事关心、无微不至。于是,拆迁工地上,他们指挥若定;五星酒店里,他们挥汗如雨;廉政会议上,他们慷慨陈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们似乎都是通才,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于是,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以其高达5000:1的招收比例一下子pk掉了坚持了30年的高考,雄赳赳、气昂昂引领着时代的风景。

三是去了我们的餐桌,因为那里有“满汉全席”。不知从何时起,富起来的国民,心里想着,人活几十年,以前太亏待自己的嘴巴啦。在这一点上,官民空前统一,浩浩荡荡地吃着饕餮盛宴。鲍鱼、鱼翅……,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通通摆上餐桌。当然在这一点上,作为官员,也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看看每年几千亿的公款消费,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官员在这项工作上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付出艰辛努力的还有我们的商家,为了满足了大家的胃口,想尽办法,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人造革……真是煞费苦心,直把整个餐桌搬到了国家层面。

雾在哪里篇十一

这是一个争当英雄的时代,人人都渴望挤到社会的舞台中心。的确,中心意味着机遇、关注、成功,它的确非常美好。然而,就在挤向中心的过程中,多少人迷失在人流中,成了永远的边缘。其实边缘未必不是一个新的中心,只要我们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只要我们安心于脚下,我们就在中心。

“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阿久悠如是说。如果我们身处边缘,那么正如阿久悠这句话,不必强求自己向中心进发,而是要心在中心,不沉沦,不放弃。梭罗,生活在瓦尔登湖畔,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并写出了《瓦尔登湖》。门罗,生活在加拿大的边远小镇,坚持勤勉写作,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文学上的至高荣誉。高更,生活在塔希提岛上脱去了文明的衣服,独身一人赤裸裸地置身于伟大的自然之中,画出了传世名作。他们,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傲人的天赋,生活在边缘,心却向往广阔的天空,承受着边缘的痛苦,却也在这里坚持内心的选择,于是他们成为了中心。

“虽然我们都嘲笑追逐影子的人,但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却都在追逐影子。”华兹华斯如是说。我们的心决定我们是不是中心,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然而,在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正像追逐影子的人,一开始都充满希望,最后只不过选错了方向。大多数人艰难地奔向中心,却永远也不能到达,他们抱怨自己没有富庶的家境,没有过硬的人脉,没有成才的环境。而他们在抱怨时,身在农村的俞敏洪,早已立下了考去北大的决心;刚刚成人的马云,早就拥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志向。心之所向,便是中心,他们在边缘,并不沉沦,而是用心拥抱世界,默默努力,最后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中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