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2:57:13 页码:12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模板10篇)
2023-11-13 02:57:13    小编:ZTFB

8.读后感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自己的思想。读后感的写作要注重逻辑结构和条理性,避免碎片化的叙述和思路混乱。感谢小编为我们整理和分享这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我们写读后感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一

也许很多的小朋友,不认识苏格拉底,他是西方世界最有智慧的哲学家,地位就像是我们中国的孔子一样!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晚上睡不着觉的年轻人,在夜间游荡时,于加油站遇到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不仅说话富有哲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令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其中的要诀,老人在电影中说:“重视存在的当下、凡事都会变化、不忘记幽默、任何事皆有其意义。”而这位年轻人,原本是位自视甚高,却不重视生活细节、不看重朋友、纵情享乐,可以说是目空一切,而遇到了老人后,这位年轻人在反思自己的所做所为后,却因意外,折断了自己的脚,然后苏格拉底,用饶富意涵的哲理,说服年轻人,挑战苏格拉底曾经叫他放弃过的事情,全片精彩十足。

“你快乐吗?”睿智、慈悲且幽默的苏格拉底教导:“尽量使用你拥有的任何知识,而光有知识也还不够,知识没有心,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滋养或支撑你的心灵,它永远也无法带给你终极的幸福或平静。生命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己,还得有热烈的感情和源源不绝的能量,生命必须采取正确的行动,才能让知识活过来。”

苏格拉底教主角学习如何生活——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规,掌握某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清醒地过着单纯、快乐、不复杂的生活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少欲的能力。

主角也从中体认到,重视当下,从此他的世界再也不一样了,看完之后,我开始反思我的生活态度,你呢?没看过的,也快去看看,这一部励志又感人的好戏哦!!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二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是美国顶尖身心灵导师丹·米尔曼著作的一部改变无数生命的心灵圣经。这部半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奥运体操选手丹·米尔曼在深夜的加油站里遇见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工人“苏格拉底”,从此获得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训练方式的故事。《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充满哲理、充满寓意,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畅销26年经久不衰,并被改编成好莱坞励志影片《和平战士》,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作者丹·米尔曼(danmillman)是全美顶尖的身心灵导师,曾是前世界级蹦床锦标赛冠军选手,同时身兼斯坦福大学体操教练、欧柏林学院教授和武术辅导员等数职。丹·米尔曼说,他一直被幸运之神眷顾,在安稳的环境中长大。但外在的荣誉和光环并没有为他的内心带来永恒的宁静,直到他在深夜加油站遇见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睿智、慈悲且幽默的教导下,丹·米尔曼从此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一书中,作者活灵活现地塑造了年轻迷惘的丹·米尔曼、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依和充满哲理的“苏格拉底”等三个重要角色,让人难以忘怀。

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让我们产生加持气场的愉悦感受,也会让我们的脑子变得清明。那独特的反问对白会让我们跟着叙述走,和年轻的迷惘的丹·米尔曼一起思考,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秘探索。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三

人是群居动物不假,具有社会性,但首先你是个体,才会组成群体;这本书教会你明白自己首先是个体,然后了解自己,最后成就自己。生活中那些困扰你不走的事情,在这里,你都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其实很多人向来很反感这种所谓的心灵鸡汤书籍,因为很多作者往往会抱着一种救世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但是作者却采用了半自传体的形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他人——如何找寻真我?如果你想要好好生活,那么请先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四

第二遍读此书。

我记得我几年前曾经做过类似的梦,在梦里,有许多个自己在为某件事争吵,而真正的我却不知道在哪里看着这一切。然后我醒了,我告诉自己:“我只有一个。”就像此书第4章所描绘的丹在面对1+5个黑剑客的场景。我只有一个,其他的声音都是些来自虚无的过去、未来的吵杂心智的产物。而真正的那个我才是我自己要战胜的,如果结局是被打败,只能说自己找不到真我,一生都会被自己虚幻的自我迷惑,尽而如同“发疯”一样,不是真正的活着。

用现代医学家们的说法,应该会把这种现象叫做“精神分裂”吧!

契子部份对初识大师的描绘以及第1章对新事物注入身体的强烈挣扎后,苏格拉底告诉丹,风向变了。应该是说,从第2章开始丹已经开始真正要学习他所想要教给丹的东西了。先是使丹产生幻境:带着丹在体操场上听选手、教练和观众内心各种各样的声音,后又让丹变成风吹过世界各个角落感受世间万态,而后又让丹在梦里经历自己的一生。这让丹有种历经沧桑的悲凉和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恐惧感。就像看着自己过完荒废无聊却又可立数多样成就的一生,可是心中仍然觉得有所缺憾的无望感。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大部份人都不曾去想这到底是不是他们想要的人生?还是只是在复制社会眼光里的一生?他们只是黑压压的一堆人里的其中一个。就像那个疯国王的故事一样。

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平常老百姓们的生活。从出生到死亡,人类其实都是在复制他人的,以为“这才是人生”的所谓生活方式。

从婴儿的第一针疫苗,第一次喝水,第一次喝奶,第一次穿衣,第一次……。

然后,到了幼儿时期。幼儿学会了做为大部份人类的行为思维及最基本的生活现象,可以说,对幼儿而言,他们所见到的,都是在复制前人告诉他们的经验。然后,就被送进了幼儿园,如果到了四岁还没有被送进幼儿园的,都会被社会于以“疑问”的眼光。大多数人只是因为生计原因,不得不送幼儿去幼儿园“寄托”,没有人真正去思考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没有人真正去思考,这么多“学”的真正用处。然后孩子就被莫明其妙的“成人”了。带着一大堆的毛病,和前人人生的经验,继续复制的被活着。

婴儿不懂得表达,只有做为人这种动物最本能的反应。“本能”,是人类最真实的能力,没有谁教刚出生的婴儿,如何用嘴“吮”奶,没有谁教刚出生的婴儿“哭”为何物。

但没有人知道:人类的本能才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最具有创造力的力量,而人类却从出生开始,就在扼杀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本能。

“本能”使孩提时期的人,会问“为什么”,于是成人准备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给孩子参照。谁可曾想过,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做为陪伴他们成长的成人,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而不去破坏他们对“发现”的探索与兴趣。因为学会思考,真正的思考,真正属于本能,属于自己的思考,才是做为人这种特殊的生命活着的意义!

对于苏格拉底而言,丹所经历的精神与肉体的痛苦都只是基础教育,真正的勇士之门还未真正找到。勇士的修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的。之所以找到“丹”作为他的关门弟子,是因为丹有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意志力”能力。这与丹所从事的体操有关,体操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锻炼的运动。

清理身体的食链与清理思维障碍是勇士之路的必经之途,只吃喝自然食物和适当的份量,新鲜的蔬菜水果花果茶和禁欲。约瑟夫和乔伊都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但每个人的性情都是独特的`,平起平坐,热爱生活且赋有幽默感。这让我想起现实中那些所谓的修行者,大部份都表现出一副清心寡欲,得高望众的“圣人”似的样子。

苏格拉底让丹清身戒欲多时后,突然让他看到自己在抽烟并与丹一同饮酒,只是想告诉丹,真正的勇士不是强迫自己,而是顺应身体和自我。知道什么东西不好去做,和知道什么东西不好却用欺骗自己的方法去做,是两回事。

约琴夫的死告诉丹,死亡并不是坏事。“死亡并不让人悲伤。让人悲伤的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没真正活着。”。现实生活难道不也如此吗?人们追逐财富与成功,爱与幸福。因此经历痛苦。但是谁能清醒的知道,让人痛苦的,并不是在追逐财富与成功,爱与幸福所经历的事情,而是人们自己想像出来的痛苦。例如一个简单的故事:

有个女人害怕男人嫌弃她带的嫁装不够多而不爱她。就是她自己的心智制造出来的'痛苦的幻象。

真正的勇士热爱追求,却不被心智迷惑。“随他去吧。”然后,他们都笑了。

除了静思和戒欲外,勇士还必须通过了解自己的身体做各项体能训练,做到身心合一。在坐在加油站后的石头上一天一夜后,丹最终悟出:“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那便是当下,这世上的人们大都活在过去、将来与各种思绪、情绪里,几乎没有人真正专注于活在当下。尽管,总是有箴言告知人们“当下”才是重要的,但人们大都只是一瞬即逝的感触,而非真我的当下被点悟。第5章,作者有许多内容都来自中国的古老文化。而我竟然做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在中国的学校受过大学教育,却对自己本国伟大的文化财富连略知一二都谈不上,而此书的作者,一个美国人,却对中国文化了解、感受、收获的都比我多。只能说:“很多人不仅并未真正活着,连怎么活着都不知道。”

我记得,张校长提及体育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部份。当然,不是指把人当猴子耍的那种体育,而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体育,包括中国的古老武道领域、医道领域。

丹在学期末的体操团体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他战胜自己的同时达到了自己一直等待的目标。然而,心情却如同过季的花朵一样随风凋落,随着毕业的来临,不知将何去何从。原来,他所一直追逐的成功,不过是一种满足自我生理需求的幻境,当真正达到时却未能使他真正快乐起来。因为真正的快乐,是不需要理由的,他随时可得,人们真正需要专注的是在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没有真正的结局,如同所谓的成功也只是过程的一部份。所有的结局都会“过去”,过去了就要“放下”。尽情享受在每个当下的过程。

“放掉心智,才能恢复知觉。”,第6章,苏格拉底把丹拉进婴儿时期的自己,感受一个婴儿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知觉。同样,如果闭上眼睛去感受婴儿的感受,我会感到一种清澄的宁静,感受婴儿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定义,好的、坏的、各种东西的名称、作用都是幻象的一部份,我突然明白,在天地产生之前,只有宁静,一切只是心智的产物。如果要用一种场景来描绘的话:想象一座90度倾泻而下的瀑布,快乐便在那个转角处,你和你的心智应该以这种方式共同存在。第6章末,苏格拉底让丹忘记了乔伊,那个灵魂与之共通的女孩。

学校毕业了,但从苏格拉底那的学业并没有毕业,而是进入现实世界时间的漫长磨砺。但凡一切结论都必须予以实践。丹毕业后与美丽的女子琳达结婚,有了一个女儿。他一头投入生计工作中,历经平凡世界的悲欢喜乐,却总在午夜梦回时感到没莫明的沮丧。他总感觉失去了什么。直到与妻子离婚后,他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再次追寻心灵大门的旅程。

这时苏格拉底再次出现在他的身边,带着他走进了生死边境的心灵大门,在黑暗中他终于死去,化为尘土,滋养万生,随风飘散,无处不在。在醒来之时,他找到万物之源的宁静与喜乐。“我便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是我。”

本以为此书到此结束,但乔伊再次出现,勇士有了灵魂陪伴。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五

以前没读过这本书,确切地说,是很久都没读过心灵励志、修行啊一类的书籍了。这本书的题目就很吸引人,题材又是半自传体。其实,这书要是前几年读,尤其是读《遇见未知的自己》那个时候读,想来会比现在感觉好。

加油站的苏格拉底,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心智”说。书里这样说道:“世界是心智的居所,心智比任何风旋转得都快,心智在寻求解脱——想要从伴随改变而来的困境,和在生死之间左右两难的窘况中逃离——因此它寻找目的、安全感及欢乐,设法了解神秘。在每个地方,在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迷惑的心智,正在做痛苦的追寻。”“现实永远无法和他们的梦想相契合。幸福就在转角处,他们却从来没有走到过那个角落。而这些的始作俑者,正是人们的心智。”

这段话其实就是在阐述享受当下,把你的心、念都放在当下。什么是当下?就是你所在的这一处、这一刻。书里面,为了锻炼勇士拥有当下,有很多种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去总结一下。所以,我想说,勇士之道,就是经由训练,每时每刻在当下,享受当下。

而享受当下这样的说法,虽然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最为经典。但这个修行方法可不是西方人独创的。少量接触佛学内容后,感到中西修行相通;而梁漱溟在解读儒家学说时,也有过类似观照当下的阐述。

学习像孩子一样的呼吸和情绪表达,即腹式呼吸和哭笑无挂碍。这是我一直在学习的东西,但打坐冥想却没有坚持下来。很多道理摆在那儿了,说懂也不懂,说不懂也懂,就算是最终有顿悟了,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地做。所以,最重要的是,读完,去做了些什么。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六

印象中这部影片的名字以前有朋友推荐过,当时没有太留意。前两天浏览博客时突然又再次出现,好吧,既然安排了自然有上天的道理。

故事背景,一位优秀的大学体操运动员丹尼,深夜偶然在加油站遇到一位神秘的老人。几次接触后发觉老人与众不同。为求突破自己的瓶颈,一番挣扎后决定拜他为师,在老师的教导下,慢慢找回真我,获得重生的故事。

这是一部心灵电影,故事并非像普通的美国片,没有剧烈文化背景的差异,没有鲜明的性格差异,也没有什么震撼人心的画面,甚至连爱情部分都没有。故事着重刻画的是主人公一系列心灵的变化,只是从电影中给我看到的是一部心灵成长的地图。

世人总觉得人生导师一定是有名望有地位,至少是看上去是个有钱人。可偏偏丹尼遇到的是一位加油站的老板,丹尼开始并不认同对方,戏谑的称对方苏格拉底,照他自己的话讲:“我老爸有大把的钞票,名牌大学,念书轻而易举门门功课全优,是优秀运动员受人欢迎,如果自己愿意每天都可以换女朋友。”言下之意,我已经什么都有了,我混的怎么看都比你好,我跟你说话是因为你这有点我看中的东西,识相的话拿出来,我这跟你交换你是赚的啦——当然话说的很有礼貌,不过背后那个意思是差不多的。

面对桀骜的丹尼。苏格拉底只问了两个问题,你快乐吗?你要是落选奥运代表队你怎么办?前一个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后一个是内心恐惧无法面对的。能感受到当时丹尼的愤怒。

导师永远对所有的心灵负责。别指望他会天天让你开心喜悦。小我费尽心机隐藏在心底的黑暗会被导师直接给翻出来,不是让你难堪,而是为了让你能够面对。

苏格拉底和丹尼一段对话:

“每个人都口口声声说是为你好,他们不想让你自己找到答案,只希望你信他们那套。”

“让我猜猜,你希望我信你这套”

“错,我要你不在听外界的声音,要开始倾听你的心”

……。

“如果你说你不只想抓住吊环,不只想熟练的表演特技,如果你说你想比别人更勇敢,更敢开发自己的心智,体能,那么我就收你当徒弟,训练你当真正的勇士,丹尼。”

这份承诺是一份心灵契约。师傅主动给出了那份爱,只是徒弟并不一定能理解,这对双方都是一种挑战。没有任何物质保证,简单的几句话就要双方做出生命中一次重要的选择,这需要一份智慧一份信任和一份勇气。

通常情况下,徒弟都会想当然的认为有了个好师傅就有好日子过了,只要照着师傅说的做,衣食无忧,好事自然来。事实恰恰相反,苏格拉底为了让丹尼放下他的傲慢,要求每天晚上刷马桶,这已经让丹尼火冒三丈,日常训练的表现反而越来越差,终于一天晚上彻底爆发,一番争吵之后,愤然离去,退回到以前那个“优秀”的丹尼。

师傅教的是徒弟不会的方面,所说所做的一定会跟认为的不一样,这背后有他的道理在,信任对方也就是信任自己。逻辑上很简单,只是现实生活中不理解的时候还愿意照着做吗?特别是跟自己认为的结果不一样的时候。

丹尼因为车祸被医院判定一生都不能在走上竞技场,那种失落和沮丧可想而知。当他走上钟楼的时候,能体会到那份绝望和害怕。最终丹尼回到了加油站,将心底的所有诉说了出来,苏格拉底给了丹尼一个任务,现在你往心里找答案,直到悟出值得分享的道理再开口。冥思苦想一夜之后,丹尼终于找到此事的意义“随时都有事情发生,任何一刻都难能可贵”。

当感觉全世界抛弃你时,有一个人还站在你身边,那一定要好好珍惜。真正的爱并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苏格拉底告诉丹尼重新做回体操选手,参加奥运会,他说:“勇士不会放弃他热爱的事业,他在所作所为中找到爱”。丹尼做到了,重新回到了赛场,最后段丹尼对临阵胆怯的队友说:“抛开杂念,不要想自己做不到,不要想夺金,不要想父母会怎么说,专心做好每一个动作,全心投入每一刻就好。”最终他也借此理解了“活在当下”的含义。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七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我记得我几年前曾经做过类似的梦,在梦里,有许多个自己在为某件事争吵,而真正的我却不知道在哪里看着这一切。然后我醒了,我告诉自己:“我只有一个。”就像此书第4章所描绘的丹在面对1+5个黑剑客的场景。我只有一个,其他的声音都是些来自虚无的过去、未来的吵杂心智的产物。而真正的那个我才是我自己要战胜的,如果结局是被打败,只能说自己找不到真我,一生都会被自己虚幻的自我迷惑,尽而如同“发疯”一样,不是真正的活着。

用现代医学家们的说法,应该会把这种现象叫做“精神分裂”吧!

契子部份对初识大师的描绘以及第1章对新事物注入身体的强烈挣扎后,苏格拉底告诉丹,风向变了。应该是说,从第2章开始丹已经开始真正要学习他所想要教给丹的东西了。先是使丹产生幻境:带着丹在体操场上听选手、教练和观众内心各种各样的声音,后又让丹变成风吹过世界各个角落感受世间万态,而后又让丹在梦里经历自己的一生。这让丹有种历经沧桑的悲凉和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恐惧感。就像看着自己过完荒废无聊却又可立数多样成就的一生,可是心中仍然觉得有所缺憾的无望感。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大部份人都不曾去想这到底是不是他们想要的人生?还是只是在复制社会眼光里的一生?他们只是黑压压的一堆人里的其中一个。就像那个疯国王的故事一样。

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平常老百姓们的生活。从出生到死亡,人类其实都是在复制他人的,以为“这才是人生”的所谓生活方式。

从婴儿的第一针疫苗,第一次喝水,第一次喝奶,第一次穿衣,第一次……

然后,到了幼儿时期。幼儿学会了做为大部份人类的行为思维及最基本的生活现象,可以说,对幼儿而言,他们所见到的,都是在复制前人告诉他们的经验。然后,就被送进了幼儿园,如果到了四岁还没有被送进幼儿园的,都会被社会于以“疑问”的眼光。大多数人只是因为生计原因,不得不送幼儿去幼儿园“寄托”,没有人真正去思考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没有人真正去思考,这么多“学”的真正用处。然后孩子就被莫明其妙的“成人”了。带着一大堆的毛病,和前人人生的经验,继续复制的被活着。

婴儿不懂得表达,只有做为人这种动物最本能的反应。“本能”,是人类最真实的能力,没有谁教刚出生的婴儿,如何用嘴“吮”奶,没有谁教刚出生的婴儿“哭”为何物。

但没有人知道:人类的本能才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最具有创造力的力量,而人类却从出生开始,就在扼杀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本能。

“本能”使孩提时期的人,会问“为什么”,于是成人准备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给孩子参照。谁可曾想过,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做为陪伴他们成长的成人,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而不去破坏他们对“发现”的探索与兴趣。因为学会思考,真正的思考,真正属于本能,属于自己的思考,才是做为人这种特殊的生命活着的意义!

对于苏格拉底而言,丹所经历的精神与肉体的痛苦都只是基础教育,真正的勇士之门还未真正找到。勇士的修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的。之所以找到“丹”作为他的关门弟子,是因为丹有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意志力”能力。这与丹所从事的体操有关,体操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锻炼的运动。

清理身体的食链与清理思维障碍是勇士之路的必经之途,只吃喝自然食物和适当的.份量,新鲜的蔬菜水果花果茶和禁欲。约瑟夫和乔伊都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但每个人的性情都是独特的,平起平坐,热爱生活且赋有幽默感。这让我想起现实中那些所谓的修行者,大部份都表现出一副清心寡欲,得高望众的“圣人”似的样子。

苏格拉底让丹清身戒欲多时后,突然让他看到自己在抽烟并与丹一同饮酒,只是想告诉丹,真正的勇士不是强迫自己,而是顺应身体和自我。知道什么东西不好去做,和知道什么东西不好却用欺骗自己的方法去做,是两回事。

约琴夫的死告诉丹,死亡并不是坏事。“死亡并不让人悲伤。让人悲伤的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没真正活着。”。现实生活难道不也如此吗?人们追逐财富与成功,爱与幸福。因此经历痛苦。但是谁能清醒的知道,让人痛苦的,并不是在追逐财富与成功,爱与幸福所经历的事情,而是人们自己想像出来的痛苦。例如一个简单的故事:

有个女人害怕男人嫌弃她带的嫁装不够多而不爱她。就是她自己的心智制造出来的痛苦的幻象。

真正的勇士热爱追求,却不被心智迷惑。“随他去吧。”然后,他们都笑了。

除了静思和戒欲外,勇士还必须通过了解自己的身体做各项体能训练,做到身心合一。在坐在加油站后的石头上一天一夜后,丹最终悟出:“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那便是当下,这世上的人们大都活在过去、将来与各种思绪、情绪里,几乎没有人真正专注于活在当下。尽管,总是有箴言告知人们“当下”才是重要的,但人们大都只是一瞬即逝的感触,而非真我的当下被点悟。第5章,作者有许多内容都来自中国的古老文化。而我竟然做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在中国的学校受过大学教育,却对自己本国伟大的文化财富连略知一二都谈不上,而此书的作者,一个美国人,却对中国文化了解、感受、收获的都比我多。只能说:“很多人不仅并未真正活着,连怎么活着都不知道。”

我记得,张校长提及体育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部份。当然,不是指把人当猴子耍的那种体育,而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体育,包括中国的古老武道领域、医道领域。

丹在学期末的体操团体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他战胜自己的同时达到了自己一直等待的目标。然而,心情却如同过季的花朵一样随风凋落,随着毕业的来临,不知将何去何从。原来,他所一直追逐的成功,不过是一种满足自我生理需求的幻境,当真正达到时却未能使他真正快乐起来。因为真正的快乐,是不需要理由的,他随时可得,人们真正需要专注的是在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没有真正的结局,如同所谓的成功也只是过程的一部份。所有的结局都会“过去”,过去了就要“放下”。尽情享受在每个当下的过程。

“放掉心智,才能恢复知觉。”,第6章,苏格拉底把丹拉进婴儿时期的自己,感受一个婴儿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知觉。同样,如果闭上眼睛去感受婴儿的感受,我会感到一种清澄的宁静,感受婴儿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定义,好的、坏的、各种东西的名称、作用都是幻象的一部份,我突然明白,在天地产生之前,只有宁静,一切只是心智的产物。如果要用一种场景来描绘的话:想象一座90度倾泻而下的瀑布,快乐便在那个转角处,你和你的心智应该以这种方式共同存在。第6章末,苏格拉底让丹忘记了乔伊,那个灵魂与之共通的女孩。

学校毕业了,但从苏格拉底那的学业并没有毕业,而是进入现实世界时间的漫长磨砺。但凡一切结论都必须予以实践。丹毕业后与美丽的女子琳达结婚,有了一个女儿。他一头投入生计工作中,历经平凡世界的悲欢喜乐,却总在午夜梦回时感到没莫明的沮丧。他总感觉失去了什么。直到与妻子离婚后,他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再次追寻心灵大门的旅程。

这时苏格拉底再次出现在他的身边,带着他走进了生死边境的心灵大门,在黑暗中他终于死去,化为尘土,滋养万生,随风飘散,无处不在。在醒来之时,他找到万物之源的宁静与喜乐。“我便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是我。”

本以为此书到此结束,但乔伊再次出现,勇士有了灵魂陪伴。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八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是描述一趟考验着勇士的毅力、勇气、情感,甚至是面对痛苦、挫折和危险的路程,丹米尔曼在一天夜晚、一间普通的加油站遇到一位怪老头,他否决了丹所有的自以为是,神秘的他让丹想到古时候的苏格拉底。从此,丹每晚走进加油站、每晚像爱莉丝一样走入梦游仙境,踏上超脱世俗的勇士之道。

以前每当我低落情绪过了,心头总还是感觉沉重,看书、看影片也只不过是暂时逃离现实生活,并无法完全摆脱压力。这是第一次,当我看完这本书时,竟然觉得自己重生了!我突然觉得从前的自己,就像是书中的主角一样是个傻子,一味地追求成绩和名利,忘了这个世界是多么明亮及美好。现在,我好像重新活了过来一样!看看周遭的景色,我嗅到了花香;也触到赤脚踩在大地的感觉;更听见风在低语。

故事就像人生一样: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都融入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让我有似曾相识、再熟悉不过的亲切感,《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就是如此深受我的喜爱。

犹记起初阅读时,它的内容并不是那么令我着迷,但越到后头,越发现它是本与众不同的励志书。其中的精彩不在于浩大的场面,而是建立在万事万物的简单面之下。它让我明白: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我们其实都忘记了最初的自己。拿婴儿做比喻,诞生在这个世上的头一回冒险,既充满好奇又保有最自然的一面,从我们开始把生活上的一切灌上名词、学习限定事物为何,便把自己局限在心智所造的洞穴内,而无法自拔。只有少数勇士看见光明、挣脱束缚,然后笑着走向永恒。放下一切吧!我们终归属于天地之间,我们是树、是云、是鸟、是风,死亡也只不过是走回一开始我们走这一遭的源头罢了!

我们在哪里?现在是什么时间?答案其实很简单,我们就在这里、在当下这一刻。我们总是太执着于过去和未来,我们做到了什么,还有将来要成就什么,却忘记了自己活在现在。醒过来吧!别让人生只是一场大梦;醒过来吧!别再执着于没有意义的坚持上。哭泣和愤怒都蕴含威力无比的强大力量,如果我们能够把这股力量化为平静,其转变将带给我们莫大的快乐。

勇士会莫名其妙、毫无理由地感到快乐,因为快乐并不是我们感觉到的一种事物,快乐就是自己,就是自己本身。我们会愤世嫉俗是因为我们看得不够深入,所以才看不出他人或自己内在的光芒。当我和书中那原先摆脱不了顽固心智的主角一同净化了身心、使生活变清净,我彷佛感受得到丹静坐时的宁静,看到那一个又一个故事、生死交替的情景。

放下书本,我竟没有留恋、没有悬在心上放不下的石头。原来我把生活的肩担都幻想得太沉重了!原先认定那一场又一场的竞赛、输赢全成了清风、微风、徐风、狂风、暴风或飓风,随它去吧!放开它、随它去吧!如果我们哪天走不出自己筑起的心情围墙、掉进世人愚昧的陷阱时,请起身像个勇士般行动,活在这一刻并努力表现,只要尽力做到最好,就能找到自己。明白整个宇宙是一体的,包括埋藏在心中的苏格拉底,不过就是最初与最终的自己。

这本书改变了我,不只是一个观读、一个决定,而是如何看待我所拥有的、所遇到的,愿它也能改变更多的人。我们都应该做个勇士,勇敢地动身前往自在又快乐的世界大门,只因为我们是勇士,每个人都是。改变就从现在开始,别再做梦了,让真实的自己醒过来吧!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九

我最喜欢的名字还是直译peacefulwarrior的名字——《和平战士》。我刚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脑海里第一反映就是刀光剑影、血海深仇的战士,通过战胜敌人,从而达到国家的统一和和平。真正看完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个片子所赋于“和平”和赋于“战士”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在电影中,自始至终都传达着一种禅学的思想――“活在当下”在里边。一开始就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获得奥运会资格而去跑步、去锻炼、去联系体操,他一次又一次从自己梦中惊醒,因为同一个梦,梦里发生的东西有可能让他所有的努力白费。

米尔曼在练习体操,所以他不快乐;我们很多时候在练习谈单,所以我们不快乐;苏格拉底在练习一切,所以他悠然自得。

在加油站,两人激烈的讨论,逐渐让男主角,也让观众我了解到:知识并不等于智慧。剧中苏格拉底不知道人可以跳多高,他也不知道体操的知识,但是他知道人生的智慧。知人性而达世间万物,此为智慧。有智慧的人,还能够格物致知。让我想到我们最近的关于美的定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经历了几个小时的爬山,终于达到山的顶点。一路上苏格拉底告诉米尔曼说山顶有个东西,我要带你去看,到了山顶,原来仅仅是脚下一块破石头。原来快乐不是拿到山顶石头的那一刹那,而是脑海中有期望,但却不仅仅剩下期望,有追求却不受限于追求。苏格拉底一语点中米尔曼的内心“你一路上不是一直很快乐吗?”是的,人生没有终点,享受每一刻就是原动力。

这一刻,和平与战士的关系凸显了:真正的战士,除了无畏、勇敢和专业之外,还有有智慧,而智慧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对于世间万物的感受而得来。我们的人生,就是需要用心感受每一个细节,去活在当下,去细细品位做事情的过程,从而让我们得到永远的快乐。

影片后续用一些篇幅也去证明了这一点。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

第一次观看《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便被影片所打动,影片中不时被精彩句子震撼,如此引人入胜,却又如此深入灵魂。于是,很快买来纸质书,继续,来一场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这部书读起来虽通俗,但有时也并不易懂,集趣味、幽默感一体,画面感也较强。书中处处触动心灵的话语,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其中,最具现实感的一句:“你做什么都无法改变过去种种,而未来种种又永远不会如你所愿。从来就没有过去的勇士,也不会有未来的勇士,勇士活在当下、这里!你的悲伤、你的恐惧和愤怒、遗憾很内疚、你呢羡慕、计划和渴望,只存在于过去或未来之中。”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不应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目标。或长或短。过去的,未来的,都与你无关,你只需要关注于你的当下的生活。做好眼前的事,认真走好每一步,你想要的结果或者目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整个过程你的内心是稳定而坦然的,不焦躁,不愤怒。当一个人全身心关注目标,人流会产生焦虑,反而欲速则不达。

因为结果不可控,而人的本能,却总是想要“控制”结果,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我们产生“失控感”时,便必然会产生焦虑,反而更不容易达到目标。如果我们只惦记着结果是否实现。我们的快乐只维系于目标的是否达成,患得患失,也失就去了本可以在过程中收获的大量快乐。

真正的快乐,恰恰是那种能从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投入过程本身乃至忘了结果的快乐。人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快乐的能力,快乐的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修炼,苏格拉底又说,快乐=满足/欲望,快乐如果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只能越来越痛苦,人的欲望无穷,人就会在患得患失中产生焦虑,相反,清心寡欲,过简单的生活,只要减少人的欲望,关注于当下的生活,即可轻松获得满足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