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54:18 页码:10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汇总14篇)
2023-11-12 21:54:18    小编:ZTFB

总结是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见证。最后,要牢记的是以下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一

1.1观花类植物。

室内观花植物一般选用艳丽的花。但如果室内环境(通风、湿度、光线等)一般情况下无法满足其正常生长的需要,所以一般只能在花期才会搬入室内,这就要求定期更换观花植物。根据其周期可以把它们分为1年生和多年生2类,其中1年生的多为草本类花卉等;多年生观花植物能存活2年以上,其生命周期长并且生命力旺盛,如一品红、杜鹃等。

1.2观果类植物。

观果类植物的挂果期长,果实色彩鲜艳并奇特美观,目前这类植物有莲雾、安石榴、番荔枝、无花果、黄皮以及朱砂根等。由于这些植物制作成盆景比较容易,其树形也易于改造,并且果实也比较显眼美观,所以观果类植物是集观赏、装饰和食用为一体的盆栽市场的“新宠”。

1.3观叶类植物。

观叶类植物在室内绿化植物市场中占主要份额,其有木本和草本2类。木本观叶植物多属灌木或灌木状植物,如鹅掌藤、小叶榄仁等,这类植物一般放置在室内空间比较大的场所,草本观叶植物多属于多年生的宿根草本、竹芋类以及蕨类植物,这类植物在室内装饰绿化植物中是最常见的,蕨类中的五色苋、天南星科、吊兰等;竹芋类中的君子兰、水仙等都是常见的。

1.4盆景。

盆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室内绿化材料。盆景的制作要综合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室内环境的.高效结合,并达到美观的效果,是集园艺、美术、文学为一体,是大自然的缩影。盆景善于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故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常用的植物有五针松、榔榆、铁梗海棠、罗汉松、六月雪等。

1.5插花。

插花是一个技术加工和艺术处理的过程,选取具有观赏性价值的花、叶和枝以及相应的容器,按各种审美标准进行技术加工,融入艺术改造,使之组合成符合相应审美标准的、有独特美感的室内花卉的艺术造型,并在室内装饰美化中,起到创造气氛、增添情趣的作用。

1.6多肉类植物。

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是指叶、根或茎为了减少自身水分的流失,其表皮多有蜡质层保护。多浆植物是在夜间通过开放的孔吸收二氧化碳,经过体内的反应后释放出氧气。

2室内绿化装饰的理论。

2.1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一个尚未发展完整的体系就是由生态学与建筑规划结合产生的建筑生态学体系,以生态建筑学为支撑的室内绿化装饰必须依照其原则进行设计,要注重因地制宜与独特美观相结合,做到绿化装饰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并且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2.2环境心理学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目的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通常情况下,人很容易受到身边环境(建筑设计、色彩、形态等)的影响,例如装饰物的颜色,人的视觉所接触到的物品颜色会影响情绪、思维与注意力等,当双眼疲劳时看到绿色会缓解眼部疲劳,舒展紧张神经,使心情变得舒适,缓解压力。

2.3风水学理论。

在风水学上,室内绿化植物可以阴阳五行来解释和归类。如喜阴植物如文竹、龟背竹、彩叶木、观音竹、孔雀竹芋等应该放在阴凉遮光的场所,铁树、橡皮树、非洲茉莉、海棠花、霸王芋等这类喜阳植物就应该避免阴凉之地,应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能保证起正常生长,倘若破坏这个规律,植物就极容易坏死。

3室内绿化设计的原则。

3.1与建筑空间格局相协调的原则。

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来设计合理的室内装饰布局。倘若室内空间比较小,并且比较低,就应该避免有太多的室内植物,并且不能是高大的木本及草本植物,否则会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压迫感,也使得室内空间显得狭小。

3.2与室内环境融合的原则。

室内环境大体上是受室内装修风格的影响,装饰风格一般为中式和欧式2类,在选择室内装饰植物时要充分结合室内的风格,忌毫无章法的混搭。

4结语。

人们能够在住宅休闲的空暇里,纵情于室内的微山微水,于潺潺溪流花香叶绿间超然物外,坐忘尘世喧嚣,心随之静。这是将来室内设计的真正追求和精神境界,诠释“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二

摘要:随着图形时代的来临,文字与图形的关系在设计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图形化的文字是一种极具象征性、装饰性和图形意义的视觉符号,既准确传递了信息,又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并具体分析了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文字作为一种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是传承社会文明的载体,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文字与图形,在当今图形化现代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文字图形化综合了文字与图形的综合优势,既准确表达了信息,又将文字转化为视觉图形语言,提升了文字的艺术品位,增强了设计的可读性、可视性、装饰性。

在平时生活和现代设计中,许多文字和字体都给人一种约定俗成的印象,但是在现代设计中,文字的创意性尤为重要,所以在平面设计中,经常讲文字这种简单的符号元素经过图形化演变来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以突破现有印象和固有模式[1]。

(一)替换法。

替换法指的是将另类不同的图形元素或文字元素加入到统一形态的文字元素当中,这种方法的本质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用某些或写实或夸张的形象来替代文字中的某个部分,增加艺术感染力。

(二)共用法。

共用法是指笔画共用,这是文字图形化创意设计中一种广泛运用的形式。由于文字的线条有强烈的构成性,所以在设计时可以单纯从构成的角度来寻找笔画之间的联系,进而共同利用。共用法的特点是共有互助,相互依存,这种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理是统一的。

(三)组合法。

组合法主要分为三种:以字组图;以图组字;字置图中。具体的表现方式是用图形来代替文字中的笔画,或用文字来填充图形的结构,通过文字与图形的相互补充,来构造图形与文字之间兼容并蓄、和谐相融的视觉效果。由于形式多变、风格多样、趣味性强、识读性高,所以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四)分界重构法。

分界重构法主要是将人们熟悉的文字图形的现有结构打散后,通过不同的审视角度重新组合,以寻求全新的设计生命。其组合形式也很多,例如疏密结合、重复变异、对比形式等等。这种表现手法强调的是最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秩序美和强烈的时代感。

(五)手写技法。

手写技法主要是运用钢笔、毛笔、马克笔等工具徒手书写的字体,中国传统的书法字体、篆刻字体;拉丁文的草体;连笔字等等都属于手写字体。手写字体的特点是意随笔形、气韵生动、个性鲜明,且具有很强的文化性、亲和力和感染力[2]。将手写字体图形化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尤其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融入到平面设计中,不仅让设计作品更具内涵,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而且超越国界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字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抽象的文化符号,更是传递信息,引领受众视线的重要因素。文字图形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在平面设计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已经成为当今平面设计的主流。

标志作为一种图形传播符号,是利用单纯形象的图形或文字符号向人们传达有效信息。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通过易被识别的视觉元素进行编排,进而实现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现代标志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字与图形的结合使设计内涵超越了文字本身的意义,且造型多变,在标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招贴是指展示在公共场合的告示,是一种抽象的二维静态语言符号,也成为海报,它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进步,利用文字图形在招贴中进行视觉表达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从设计角度来说,将文字进行图形化处理,拉近了了文字与图形的联系,使文字的潜在功能得到极大程度的发挥,促使人们产生新的灵感,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文字的内涵,使设计主题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包装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载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装设计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包装设计中,文字设计占据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包装设计中的文字是传递信息、强化企业形象的核心,将文字图形化能够使包装具有绝佳的视觉效果,简明快捷地向受众传达信息,使包装形成独特风格,达到良好的市场效应。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形应用于网页设计中。在进行网页设计时,必要的是围绕网页特色进行设计,文字图形可以打破传统网页的单调平淡,突出、美化、丰富网页版面,表达身后的文化底蕴和设计思想,加强网页的视觉冲击效果。

虽然将文字图形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很多设计者在设计时往往忽略了设计的内涵,过分注重设计的外在形式,不能讲设计做好、做精[4]。在现代平面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仅要充分了解不同文字体系的历史、发展、应用,对文字的结构和表意进行深入研究,更应该充分了解美学思想,利用美学规律不断创新,将文字与图形有机结合,使文字图形在设计中获得全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

四、总结。

文字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在准确把握文字的情感内涵和图形的深刻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文字图形化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积极了解时代的先进理念,使作品既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3]马可欣.浅析平面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应用[j].美术大观,,17(11):124.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三

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的运用,是从事动画场景设计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我们在动画场景设计实践中应把握对象最本质的色调,理性地筛选刻画对象的色彩关系,使动画场景设计去伪存真,去杂存精,使动画场景设计作品得到质的升华。

人类对色彩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渗透了诸多对色彩感受和解读的主观因素。在中国,用白色悼念亡者,用红色乞求避邪,用黄色象征权贵,这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对色彩的这些感受和运用,既有社会文化因素,也是由其本能所决定的,是生理机能的客观反应。人们对主观色彩的感受和解读,自然会反映到动画场景设计之中,这就是我们对动画场景设计色彩提炼的意义所在。尽管有些人对色彩感觉不太敏锐,但在动画场景设计作业中,同样能画出较为丰富的色彩来,全凭主观色彩意识的分析和判断,将动画场景设计对象的色彩关系跃然纸上。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意识,属于自我认知方面的范畴,跟“客观”相对应。它依据对实际景物的反复观察体验,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感觉。倘若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察方法,以我们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将会发现色彩具有变幻莫测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将色彩的客观属性、变成自己的主观色彩呈现在动画场景设计之中。当主观色彩在你的思维中逐步升级,动画场景设计将不属于肉眼观察的客观物体。而是设计师经营的色彩王国。不然,设计师就成了摄影机和照像机。因为有了主观意识的发挥和存在,才会使许多设计师同画一个景物时色彩的感觉绝然不同。设计师通过反复观察自然景物形成主观意识。进而又通过主观意识对自然景观予以调整改造,这是存在决定意识又由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具体体现。

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意识的形成,应通过观察训练和写生训练进行培养。从生理上讲,人眼的视网膜吸收可见光,视神经把视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产生了物体的光色反映。在户外,有时客观条件不能满足画面的需要,这时主观色彩意识就会大放异彩,它运用创作人在大脑中掌握的色彩常识及生活阅历的积累,重构画面的合理性和完美性,将景物色彩进行重组和甄选,促成写生画面的尽善尽美。对色调及光源和暗面进行合理调整,使其主题突出,画面整体而有生气,形成画面的视觉趣味中心,达到传递美感享受的艺术效果。学习者自我训练敏锐的辨析复杂景物能力,以及用冷暖色彩的处理方法调整色彩的能力训练,以达到主观意识的养成。崇山峻岭、白浪与沙滩,江河湖海、绿树青草、田园风光、都市民风、作为动画场景设计艺术,无论是写生或是创作,它与摄影最大的区别,画家的眼睛独具一种比照相机镜头更丰富的艺术功能,这就必然地体现了设计者的主观色彩意念因素。

总之,在各种光照环境下,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及景物,体验解读光照和色彩神奇的变幻规律,形成动画场景设计色彩表现的主观色彩意识。要意识到自然景观的形与色是不可能原封照样搬上画面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取舍。

在整个训练中应注意并克服色彩纯度太低所造成的灰画面,和过纯而造成的色彩过生,颜色跳跃,面画太花等弊端。要求对客观对象完全理解和正确判断,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大胆实践。需要强调的是,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共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它能使我们在完成每一幅动画场景设计时得心应手、酣畅淋漓,有了这方面的基本功,就能表现出动画场景的空间、质感,使欣赏者的视线停留在优美的画面上,感受空气的流动。

1、局部色彩与整体色彩关系的对立。

一部音乐作品要有它的节奏和主旋律,一幅美术作品在色彩上要有色彩基调,这些旋律与基调是表达作品的主题,体现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这种叫作旋律和基调的东西,赋予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同样,一部电影作品,也要有它的色彩基调(现在,中外一些电影导演喜欢拍摄黑白影片,黑白,也是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也是电影色彩语言的组成部分。)纵观中外优秀影片,对色彩基调的整体把握,是一部影片风格与类型,时代感与品格形成的基本前提。影片色调的整体关系,一是指它的统一,使一部影片有协调统一的色彩基调。二是讲它的对比,在对比中形成影片的色彩基调。三是电影色彩的整体运动,在运动中构成既对比又统一的整体色彩关系。中国电影色彩整体与局部关系的问题,还表现在创作镜头画面色彩的变化对某一个场景空间色彩,某一个镜头画面色彩的关心,而忽视了场景和场景之间、道具服装同场景之间、画面和画面之间的整体色彩运动关系。没有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场景空间的疏于密、画面运动的实与虚等变化所形成的统一与对比,达到影片整体的色彩关系。中国电影的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色彩实其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之一。我们应从电影色彩的各个方面诸如空间环境色彩的语言的角度处理这些具体的色彩问题。使这些局部构成电影色彩的整体关系,而不是孤立、琐碎的某一种什么东西。

人物造型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关系的'孤立:人物与环境是电影造型的最基本内容,是构成故事影片的基本单元。因此,人物造型的色彩与环境色彩的关系,在人物一出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上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因为我们的编导们太注重情节、故事的是否合理,而往往忽视银幕色彩所形成的视觉、空间构成关系的有机理性。没有通过人物服装、化妆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关系,明确地表现出在他所构建的银幕空间关系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微妙关系。

色彩与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无缘;色彩是体现人的内心情感、心理、情绪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在显现,反过来,现实世界的色彩对人的内心情感、心理和情绪也有着潜在、微妙的影像。当代中国电影则过多地停留在表现事件、故事、表演、时间的报告文学式表层线索上,而较少地去表现人、精神、空间的情感的时侯,不知道现实色彩(光色、形色)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过于激动的肢体语言来强化气氛,是事倍而功半的。只用运用好主观色彩才能使我们所做的场景设计发挥得更好,更精。

2、动面场景设计中自我风格的实现。

在动画场景设计教学实践中,除重视素描课程以外,色彩写生课程更不容忽视。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及规律,娴熟地运用主观色彩意识的艺术规律,有助于对其它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这种主观色彩能力的培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来自人的视感神经及健康的心理因素,以及灵活机动的组织能力。这种主观色彩意识的成熟应用,在动画场景设计、场景调度中表现为分割重组构成新的视觉元素来表达动画主题,其中也包括色彩的分割组合生成新的视觉色彩关系,达到最大的视觉满足。应该说,在动画场景设计领域中,主观色彩的运用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失败、高雅与低俗。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四

红色给人感觉热烈,奔放,它不仅给人积极的感受,而且还是中国人用来表达喜庆,欢乐的代表颜色,我们亲切地称之为“中国红”。中国人如此喜欢在喜庆的时刻用红色来表达心情,不知是否也与她给人热烈感受有关。下面的这幅招贴作品是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海报,它以红色作为基调色,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中国传统气息,而且能感受到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红色与其他颜色搭配时也可以表现出很强的颜色性格。下面这幅招贴就是这样用红色的色块与其他颜色的搭配来营造出活泼的氛围,政府和其“年轻人”的主题,而画面中的留白,也正好利用了白色给人更多意想空间的特点。

二、结语。

人们的情绪。能够有效地利用色彩的属性以及熟知色彩给人的心理暗示能够更好地诠释主题。设计师不仅要了解色彩本身的属性,更要勇敢地尝试,细致地观察色彩给人们心理感受产生的变化,从而设计出更多精彩、优秀的作品。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五

依据设计的相关要求将原稿文字制作成合乎规定要求的版式工艺就是所谓的文字排版。文字在如今的视觉传达中是信息的基本组成元素。无论是在视觉化的角度,还是在艺术化和信息化的角度,文字排版所形成的视觉语言在现代广告信息设计中的形式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

1.标题是重点。

“读报读题,看书看批”是一句广为人知的老话,这就话就是说标题在反映文章内容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谓是具有先声夺人的用途。因此,在平面设计领域,标题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快速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当前我国的平面设计,受西方现代平面设计法则的影响,非常流行那些象征性明显、明确的版面设计方案。例如,大幅留白、大幅图片运用、大标题等,以强烈的颜色对比为主。首先,标题号与开本的选择。大方、美观的版面一般是指标题的排版,相称的版面字号、层次适宜的标题选择是在标题设置中是非常讲究的。其次,标题级别与字体和字号的选择。标题在图书的排版中一般需要进行分级处理,因而,标题的字体往往需要依据级别进行字体和字号划分。一级标题用最大的字号,后续的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标题字体在图书排版中一般多采用宋体、仿宋、黑体和楷体等字体,依据级别进行字体选择,不过多追求变化多端。

2.文字排版的目的。

通过个性鲜明的版面形象来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是文字排版的基本目的之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文字排版进行很好的运用,以完善、合理的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因此,在排版设计中如何进行文字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文字的排版设计在平面设计中需要达成下列目的:第一,可视性。让社会受众在视觉传递中领悟读者的意图是文字的主要功能,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文字的综合诉求效果,给受众以清晰的视觉感受。第二,美观性。文字在平面设计中作为非常形象的要素组成,具有一定的情感传递功能,因此,视觉上的美感也是文字排版的目的之一。第三,思想性。文字的艺术表现力以其特有的表情获得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依据平面设计的有关要求,明确文字排版的个性特征,创造出特色十足的字体,给人以生动、形象的视觉冲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作者的设计意图。

文字是一种会“讲话”的图形,用意将理,以形动人。因此,文字排版在平面设计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不可撼动的精髓。那么平面设计中文字排版的具体实例和表现是怎么的`呢?平面设计中文字排版的具体体现在于报刊、杂志、书籍、招贴和包装以及平面宣传品的排版设计等编排设计之中。

在现代书籍装帧中,文字排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能直接影响书籍版式的视觉传达效果。在书籍与受众之间构建传递信息的沟通桥梁是文字排版的基本功能,其在书籍中主要是通过字体选择、字体处理、材料的搭配应用等来表现的,从表面到内在,由物质到精神。在书籍的内页设计和封面设计中文字的排版应用是有差别的,两者即相互联系又紧密相连,不可割裂。封面设计作为重要的书籍设计组成部分,在其中文字排版主要是表现书籍的主线,以书籍中心思想为中心进行布局构图和文字创意等;同封面设计相比,内页文字的信息量较大,为实现内页信息的有效传递,文字排版必须在确保文字信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需要重点注意版面、版心的合理安排,要尽量拉大文字之间的行距以提升页面的活跃气氛,因为密集的文字非常易于让人产生疲倦。

包装是同商品紧密相连的,是商品的伴生物,同时也是一种媒体。在现代商品包装中,文字的应用具有美好产品的功能。文字排版在商品包装中的设计,原来是比较注重对产品的保护、运输和储藏作用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商品包装设计除此之外又集中体现着产品和品牌的有关信息。文字排版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在外包装、内包装和个包装三个类别之中,外包装多是体现在物流环节之中,因为在销售场所中出现的机会很少;内包装由于会经常在销售场所中展出,因而,文字排版要尽可能的实现促进产品销售的视觉展示效果;文字排版在个包装中应重点体现传达品牌形象和产品特征的作用。通过包装要能够清晰让受众对包装物的造型、档次和种类以及使用方法等信息形成清晰的了解与理解。因此,在商品包装设计中文字排版要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方面受众的读取和理解。

三、结语。

总之,优异的平面设计不仅需要注重设计的新颖,还要注重文字内容的编排、印制的物化与整体关系的协调,以方面社会更为便捷、更为有效的获取设计者所要传递的有效信息。

作者:王瑶单位: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六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西方的一种艺术思潮,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是用精确写实的形象表达人无意识的梦境,将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景象以及属于不同时空的放在一个画面上用超现实图像进行组合的表现。超现实主义在世界大战期间影响颇广,主要以诗歌、散文、小说等为主。但被大多数人所熟悉的仍是绘画领域。超现实主义对平面设计产生了空前的影响,设计师们有意识地增加广告心理的比重,突破了以往的画面表现形式,塑造出更富有创意的视觉感受,为广告招贴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梦幻与无意识。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深入到梦境与幻想的世界中,就要远离现实世界。在梦境中,潜意识才不受约束的反映人内心的活动,人脑海中最深的情感才可以得以表达。只有把幽默和梦境与幻想混杂在一起,与日常现实态度和理性思维脱离,才可以赋予周围的事物以神奇、新颖和不存在的虚幻意义。招贴设计融入梦境与幽默可以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设计出恰当的广告方案。吸引广大群众消费眼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招贴中运用梦幻无意识手法的案例有很多,并且不仅仅只是最近才出来的新鲜事物,设计师们早早就开始将这种梦幻无意识的手法运用到招贴设计中。利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出更接近消费者心理需要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共鸣。如图1中达芙妮鞋子的招贴,设计师从女人的本能与梦幻的领域出发,运用了女人潜意识里爱幻想成为优雅美丽的公主但大多数妇女还是受逻辑与理性的束缚,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真正地选择这样的一双鞋子,设计师将她们充满幻象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从而这幅招贴深受女性消费者的喜爱,也同时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一个梦幻幽默的创意在招贴中是一个富有发展前景的表现手段,利用这种手段突出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某些现象及个中小事来含蓄的传达商品的信息。这样的招贴不仅有丰富的形象、风趣的情节还能赢得人们的好感和喜爱。

二、黏贴与重组。

黏贴与重组是超现实主义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是将不相干的'两个物象作组合构建,拼贴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形态,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形象创造出陌生感,给人带来一种超现实主义特有的荒诞感与神秘感,这种手段的使用无疑会令广告创意与众不同给其增加新意,达到特殊广告宣传的效果。

招贴中运用黏贴组合的方案很多,如图2爱护动物的公益招贴。这幅招贴将动物的概念形与沙漏外形黏贴组合在一起,重新得到的新图形,在沙漏中,动物随着时间慢慢下漏就如时间慢慢流逝一样,形象生动地警醒着人们,动物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同时间一样一去不复返。加之以文字“别让人类成为最孤独的生命”更能强调保护动物急不可待。

黏贴与组合表现手法的使用将视觉艺术不仅是在思想还是象征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具有奇特视觉效果的作品。超现实主义用这种方法具有荒诞、不切实际的特点。广大群众可能不认可并不了解这种招贴的风格特点,但他们却更倾向于自己“看不懂”的这种招贴,锁定他们的眼球引起他们的思考。

三、抽象与半抽象。

抽象是指对于一个过程或者一件制品的某些细节有目的的隐藏,以便把其他方面、细节或者结构表达得更加清楚。半抽象则处于抽象与具象之间。超现实主义核心人物米罗(joanmiro,1893-1983),“他被人、动物、月亮、星星等自然存在物强烈吸引,以自己独特的形态语言进行造型创作。他的作品中所出现的不是原来的自然之物,但也不是完全抽象的,可以说是自然的形态”。他在作品中利用抽象与半抽象的视觉语言表述内心世界的天真。这种表现手法逐渐被应用到招贴设计中。

如图3是《越狱》的招贴,这张招贴比较好理解,几根线条言简意赅地代表了监牢,画面中间折弯的铁栏,直指“越狱”一词的主旨。作者运用线条为符号,暗灰色的底,白色的线条,以抽象的手法表现。增加了招贴的画面感,使招贴更富有意味让人产生思考联想。

抽象与半抽象表现手法的运用,是招贴设计呈现出现实生活中永远不会存在的意象,深度地拓展了招贴设计的空间表现,这种将现实化符号的创造性招贴具有强烈的特异性。它能使画面弥漫着超然的意境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增强了招贴的被注意值,更为有效的传播信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使用,使得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对这些手法有效的进行使用,不仅能够提高招贴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还能提高消费者的感知力度,提高他们的兴趣,最终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七

摘要:园林景观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合理的运用色彩,这样可以更好的优化园林景观,同时,还能帮助游客对园林景观的历史和人文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也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色彩的搭配。文章从颜色的基本知识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了冷暖色、同类色在园林景观中的详细应用,并指出固然颜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但在应用颜色上也一定要综合考量影响园林景观整体美感的各类颜色元素。还要对园林景观的历史意蕴、文明意义和地区特点进行的分析,从而使园林景观经由颜色表现出其美观和历史文明。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冷暖色系;运用。

黑、白、灰3种颜色,这些颜色在提现中称之为无彩色,在对园林进行建设的时候,在运用设置的时候运用的比较多。在传统园林中,很多时候都会将这3种颜色运用到私人园林建设中,青瓦灰墙与江南特有的水景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副完美的中国水墨画面,这也能很好的体现古诗文人的朴直的品德。对于现代人们在园林设计中,对于这些颜色一般都是运用在墙体上面,在人行道的一旁人们用黑色涂画较多的图案,通过与四周的环境的比较构成一种沉稳的感觉,将白色和灰色混搭组成高空色彩,通过将黑白的相互运用的过程,也就让园林景观变得庄严大方并且带有现代气息。在对这些设计的时候也就让四周的环境变得优美,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对一些廊桥的雕栏运用一些红色,让其构成文雅圣洁的韵味。在对植物进行搭配的时候,对于这些无彩色的建筑中不能成片的栽植,对于较多的白色会使人感觉伤感,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运用植物对颜色进行调和,对于一些地方采用绿化设计对色彩进行综合,通过运用植物的绿色让人们的眼睛获得色彩的整体美感,在对这些色彩的运用中,对于相邻的色彩颜色过于鲜明的.时候,我们也就需要对颜色进行调和处理,对色彩进行友好的搭配。对于灰色主要介于暖色系和冷色系之间,所以在不同的季节,在原有的色彩上进行园林色彩的配置,这也可以更好的条理人们的生理需求,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要,然而对特定的色彩,可以利用灰色对黑白色进行分析处理,灰色因为其安宁幽静的生理体现,同样平常应用于一些功效性的修建,以满足人们对宁静温和生活的需要。

冷暖色系这里主要就是对光的波长和可见度的分类,也对人们之间产生的情感反应的展现,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利用彩色的特点,满足人们的需要。冷色系主要就是指青、蓝以及相邻的色彩,也就是波长较短、可见度低的特点的色彩,一般都是在一些空间狭窄的地方运用,可以增加空间的深远度,对于冷色系可以让人感觉比较安静。比如南京中山陵的建设,屋里主要就是采用的蓝色为主,让人感觉庄严,屋前主要采用的绿色的林木进行搭配,增加了一份悲惨感和敬佩感,而灰色石阶的铺砌,又增长了全体景观的沉稳和厚重,和其余冷色彩景观共同构成了中山陵整体上沉稳肃静的景观特点。

对于同类色彩主要就是指一些色彩相差不大的,视觉比较接近的颜色,比如,我们在对橙色,黄色与翠绿色等。对于这些统一的颜色深浅分类不同,也就可以更好的保证色彩的合理运用,对于茶青与浅绿等。在对同类色进行运用的时候可以借助景观的颜色的辅助,对植物组合表现相应的主题,也就具备相同的条理感和空间感,让整体环境觉得活跃,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如上海的陆家嘴绿地中间地带,因为主题是“绿”,通过对中间景观对绿色进行运用,大片的草地加上碧绿的水面,同时加上各种绿色的花木,这对这些色彩的搭配中也就比较灵活,假如,这些景观没有任何的差别,那么也就显得比较枯燥。

2叙述色彩运用的经典案例的精妙之处。

通常来说冷色系重要是说蓝色、青色和它们的邻近色,冷色系的颜色经常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触感染,在园林景观计划中经常会在一些空间较小的计划中采纳冷色系颜色,罕见的应用方法便是应用一些冷色系的动物来增长景观的空间感。在园林景观计划中,应用冷色系与红色或许寒色系停止组合搭配会给人一种欢乐晴明的感觉。比如说如今很多的广场中,计划者都将一些冷色系的动物与寒色系的动物混杂摆放,从而使旅客从中得到一种视觉上的满足感。假如我国的一些南边地域因为气温较高,园林景观计划时也会经常采纳冷色系颜色,这类计划办法可使人们在酷热的夏日感受到一丝视觉上的清新。

3结束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对色彩的搭配具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对园林的色彩起到良好的感染作用,更好的增加游客对色彩的心理需求,在对颜色的运用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搭配,不要胡乱使用色彩,才能更好的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还要对色彩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全面的分析,提高色彩整体融合性。

参考文献。

作者:王娟娟王晓丹单位: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商洛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八

作为平面设计的目的和需要,优秀的平面作品必须具有较高的审美功能,更重的是,要表达出中心思想,完整准确的包含全部内容。想要完美地完成上述任务,就要懂得如何巧妙地运用符号来充实作品,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这就要用到符号作为一种信息载体的表现作用。因为符号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好地表达人作为创作主体的真实意图,所以符号在平面创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潜力被不断开发利用。那么,更加深入地分析符号同平面设计的内在关系,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符号在其中的运用,对它们进行探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符号与平面设计之间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明了符号,远古时期有结绳记事,如今有多种多样的歌舞图腾,符号承载着大量的文明信息,它们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符号作为一种媒介,能将自身承载的信息传播出去,它让人们了解接触新鲜事物,是用一定的媒介来表示一种事物的工具。首先,符号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在平面设计中得以应用,而且平面设计作品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能将符号向外传播,这样符号就被传播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自古至今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从这种意上说,平面设计便是人类创造活动之一。其次,符号学是平面设计专业理论教学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其设计理念、造型方式、表现意义等理论知识,已经渗透到平面设计的每个部分,影响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推动平面设计向更高层次发展;再次,符号实际上是一种标记,它能起到对平面作品的内涵进行解释和分析,而符号作为一种标记,也展示出事物之间是从属关系,要使平面设计作品有更好的可识别性,让普通大众了解作品更加简单,在作品中加入符号这一元素,无疑是上佳的选择。

1、符号能表现平面设计的主体思维。在平面作品中使用符号,就要统筹符号在空间上的排布,例如符号大小、形状、位置以及相互关系,都关系到更好地表达信息,在这里,符号作为信息的载体,设计者的.主体思维便明显地表现在读者面前。

2、不同种类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现在普遍应用于平面设计的符号有以下几种:图像性符号、指示性符号和象征性符号。不同的符号,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能够被模拟的对象,对于设计者来说,可以使用图像符号来表达,对被模拟对象进行模拟的过程,也是唤醒设计者感知能力的过程。生活中路标、门标等具有指示功能的符号,都是用指示符号来设计的。在平面设计中使用指示符号,对所指示的对象能给人因果上的联系。象征性符号则比较抽象,需要联想才能明白与指涉对象之间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在生活中被人们所规定的。这些符号的使用在平面设计中是多样化深层次化的,能够承载各种各样的信息,设计者的思想表达在其中,而且是相当准确有效的表达。如果设计者盲目使用符号,不了解符号的正确指涉,必然会犯错误,这就要求设计者充分了解符号与平面设计的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使用符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料之外的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可以直接使用符号,也可以间接使用符号,运用方式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但不是说可以随便运用,作品中的各个方面会对符号的运用予以制约。

1、在平面设计中符号的直接运用。大多情况下,在平面作品中,符号的运用形式都是直接运用,平面设计中的图形设计就是符号直接运用,来表达一种意境,设计者的思想便转化成符号,作品的认知性也随之提高。例如银行标志就可以用古代钱币来设计,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该标志直接告诉客户其金融机构的属性。

2、在平面设计中符号的间接运用。符号作为一种元素,可以运用到平面设计中,这就属于间接运用,符号就变成图形或者实物,其含有某种约定俗成的含义。例如一张笑脸可以用不同的标点符号组合而成,将一段文字排列起来变成符号,在文本的设计中用正文做底纹时,改变了传统的排版格式而采用字符空行等方法,都是符号间接运用,都能表达作者的想法,给人一种强烈的新鲜感。

3、在平面设计中符号运用的约束。因为符号能表达平面设计的主体思维,在其中作用巨大,而且因为符号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自然而然的沾染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受各种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设计者在作品中使用符号之前,要详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绝不能与其相违背。这样设计者才能在符号的运用中做出正确的切合实际的选择。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符号因此而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对于不同地区的人要使用不同的符号,因为他们对符号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与他们的文化背景有相的,只有符合特定背景的符号才能为人们所接受。

1、对象一目了然,便于记忆。设计者要想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使用图像符号,让自己的思想更生动、更直接地传递给观众,显得一目了然,与通过文字表达思想相比,图形阅读性更强,更容易被观众接受,而且图像所传递的信息速度更快,内容更全面,表达更具体,能够被观众瞬间捕获接收。

2、提供广阔的展现创意的空间。平面作品要体现设计者的灵感,而怎样把设计者的思想有效的表达给观众,设计者所做的就能体现出他的灵感,而图形的运用就是创意所在。符号代表的意义多种多样,事物也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以及事物与符号之间并不完全对等,所以,用符号表现创意的形式多种多样,为设计者灵感的产生和创意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视觉冲击感更强。与其他表现形式不同,吸引人的图画和绚烂夺目的色彩是图形符号所特有的,使得图形符号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感,能更快地吸引到观众的目光,这对于作品中设计者思想的传播有极大的好处。

4、符号在全球使用不受限制。在平面设计中,处理好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和其所代表的意义,是处理好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关系的关键,这就需要提高符号的开放性和可读性,通过运用符号学的知识,设计者要使用有代表性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来,抽象的语言,图形符号是没有国界的,这是由于人们对美的形式和美的意义具有同一的认知。

5、符号在平面设计中能够表现民族性和地域性。一个符号代表某种含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特别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对该符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地域之间和不同民族之间在传统文化、历史过程、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就是符号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面对同一符号,不同的观众会用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去理解符号代表的意义,这就会造成观众对平面作品所表达思想的领悟有相当大的差异,符号在使用时,必须考虑其面对的观众所特有的文化背景,才能被观众欣然接受,所以,设计者在作品中运用符号之前,要对所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人的文化背景,这样自己的作品才能被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平面设计中,要重视符号所起到的作用,使其作为设计理念和作者思想的工具,所以,要恰当处理符号与平面设计的关系,发挥符号的作用,明白在何种情况下准确使用特定符号,了解符号应用的良好前景,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为更好的应用符号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发挥符号的主观能动性,让平面设计大众化社会化,是平面设计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九

光影元素是自然元素的基础,在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随处可见。如今在招贴设计中也能发现光影元素的使用痕迹,纯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延伸体之间有着相似的部分。

一、光影元素在艺术形式中的发展。

光与影是大自然的视觉艺术。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明暗配比法之父”达芬奇为了创造出更加强烈的空间感,曾经试图将阴影效果与他感受到的色彩配比效果相融合,把这种艺术形式运用到艺术美学中,虽然并没有获得完全的成功,但是他是第一个尝试融合光影的艺术家[1]。从提香开始,经历了鲁宾斯、塞尚等艺术家的发展,艺术家们才开始正视光影的共同作用。18世纪末,印象派对自然和光影的表现完全遵从于艺术家的眼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来记录和感受自然的丰富和变化,从而掀起了艺术风格革命的序幕。重构艺术的出现让人们的表现形式从写实转向抽象,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的作品就表现了一个光影迷离的形式世界。在立体主义流行初期,艺术家重视在造型中有序的笔触和光形象本身的关系,在波普艺术大师沃霍尔《玛丽莲.梦露》的9组画作中,除了表现冷漠的情感外,还有独特的平面化构成以及鲜艳的色彩光影效果。进入了现代设计,设计师尝试用强烈的光影效果来让招贴设计更具画面感,而真正将光影效果充分发掘的是日本招贴设计大师佐藤晃一,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光影效果并兼具二维和三维的美感。到了近现代,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们对光与影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光与影不同形态变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招贴设计是艺术和商业相互融合的特殊领域,它既可以成为公益活动的宣传助力,也可以成为商业产品的投资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在二维的世界中实现符号化的三维效果。招贴设计通过视觉元素的强化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光,因此,招贴画面必须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招贴设计中的元素符号之间是用来强调人文品味、传递信息[2]。符号性和图形性是招贴设计最重要的两个特性,而光影本身也兼具符号性和图形性,这是它们的共同点。正常的符号性光影图形会准确地传达招贴设计的中心思想来达到传播的目的,而隐喻性的光影符号图形在全方位使用时会因为人的视觉和大脑的习惯性而自动补齐我们所看到的残缺的影像信息,增加视觉的停留,也能达到传播的目的[3]。同时,多样性也是招贴设计的另一特色。招贴设计的多样性同样和光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光不但是一切视觉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元素分解重构的关键。

三、分析与凝炼光影元素。

光影受自身自然性的制约,如果直接运用到现代招贴设计中,其表现方式和视觉效果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光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析与凝练。

(一)直觉观察法。

人类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一半以上来自视觉上的直觉反馈。直觉是人类所独有的观察能力,分析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能力,直觉与分析是人类用来满足视觉和心理需求的方式。直觉观察法让我们用感官(视觉、触觉、嗅觉等)来观察自然中的光与影。对于光,人们的直觉是光明、闪电和热度,通过直觉人们感应到光的白色和光明属性,感应到光带来的运动感、速度感和温度属性;对于影,影本身是无形的,人们对它的直觉受制于光线的强弱,影只有和光结合后才有形体,光线的强弱造就了影轮廓的清晰与模糊。通过直觉所获得的第一手光影信息需要第一时间记录到笔记里才有可能使用其他感官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和凝练,最后可以试探性地将这些综合信息作进一步的联想,将观察到的光的轨迹幻想成随意涂鸦的线条,或者可以尝试添加几笔是否可以成为另一种光影对比,一旦这些幻想成为现实,那么后期的元素拓展就变得容易。因此,直觉观察法是最基础的提炼法则。

(二)外形分析法。

每个物体都有其独特的外形特点,光也不例外。光的形状很抽象,没有具体的外形,但在自然界中,光还是有基本形的,这个基本形取决于光的.来源。当光来自太阳,那么圆圆的太阳就是光的初步外形,我们可以从太阳的外形中提取出圆形、放射形元素;当光源是闪电,动感与扭曲外形就是光的初步外形,从中我们可以提取出放射线、折线、闪电纹等抽象外形;当光源是火,火焰纹的特殊形状就是火的初步外形。人造光源带来的基本形更为丰富多彩,比如电灯。而对于影来说,由于它无法独立存在,因此它的外形取决于光的照射范围、强度、明度、色彩以及物体的外形。影只有在光源稳定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外形的稳定,并随着光的角度、明度的变化而被动变化着。因此,在光和影的世界中,它们是一对互补元素,影的存在会让物体更具有体积感,当光和影被赋予了形,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造型。

(三)分类摄取法。

人类所独有的思考能力让我们发现了自然界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枫叶造型中提取它们的物理共性,也可以从不同种类的云朵和棉花中提取它们的外形共性。同样,我们可以通过光影不同形式下的分类摄取出丰富的元素特性。

1.明。明是光所特有的性质,在我们的世界中,能带来光明的除了自然光源还有人造光源。人造光源可以人为的更改光源的方向、强度甚至色彩,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明度的光影差和外形差。而影的明和光具有相反的物理特性,这些光影的明度差都是招贴设计的设计元素。

2.色。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色彩可以产生多层次的光影对比。比如我们可以用白色代表光,用黑色代表影,用灰色代表过渡;同样的,可以用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块代表光,用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块代表影;通过不同明度或者纯度色块之间的透明度关系来让光影的关系更加密切。

四、光影元素的视觉拓展方式。

光影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构成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自然元素,更多的是按照规律组合起来的一种原理和方式。如何进一步在招贴设计中拓展这些元素来达到一定的视觉张力,用现代主义艺术的鼻祖塞尚的话来概括:从自然中抽取抽象元素,通过色彩、构图、造型等语言元素创造独立的美学价值,抽象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似是而非。视觉拓展是一种对原形分解后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的造形方法,从光影世界中提取了光影的抽象和具象基本形,直接提取的光影基本形对于招贴设计来说所使用的范围比较受限,更多的时候需要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分解。光影元素的拓展方式包括:。

(一)形状拓展法。

形状拓展指的是对光影外形的解构。从自然界中提取的光影元素通过平面或立体构成方式对元素外形进行再分析,通过点线面的不同形态搭配重新分解和重构元素,在保留原有的某些外形特征下,通过自由式分解、线状结构分解、面状结构分解等方式对光影的原形态进行重构来获得全新的设计元素。比如平面性构成可使用粗细线、直线、曲线、涂鸦线、螺旋线等来表现光的动感抽象外形;实面性构成可使用实面、点化面、规则面、随意面等来表现影的外形状态;艺术性构成可以通过综合性构成化处理来表现它的形式感,比如,改变线条的对外发散规律以及多种不同形状不同粗细的线条搭配给画面带来光线的冲击感;线条的锐化、三角形化可以带来闪电的动感;用基础圆形、月牙形代表光、影等等。另外,还可以利用光源投射的原理,通过不同光照射在物体上形成的影的形状变化来转化成多维度的视觉图形符号,并将这些形状符号加以强化来表现光影效果。

(二)肌理拓展法。

光影本身并不具有肌理性,它们的肌理性来源于光对物体的照射所得到的反馈。自然界中光影之间过渡的虚实程度经常可以用来反映物体表面的特点,光影的强度差别对物体表面的肌理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殊性来拓展光影的肌理元素。比如,光影对比很强烈,那么高明度差的光线对比就会让物体的形状、肌理和阴影表现更加清晰,招贴中的光效感、透叠感的特殊肌理效果就会变得明显,比如日本招贴大师白石和也的作品。柔和的光线会让物体表面反射的肌理显得模糊,光线反差的降低会让物体的细节变得不那么清晰,这种柔和的肌理性表现运用在招贴设计中最明显的就是灰色带的使用,点线面的平面符号化处理能产生一定的灰度差,灰度差能产生微弱的光影差,而带有点状物或半透明的灰度小色块不但在招贴中自带发光的效果,同时还具有肌理性。比如在马克布鲁克斯的设计中我们看不到强烈的光影对比,但是柔和的色彩明度差也一样让物体有了强烈的光影立体感和肌理感,他在作品中同时使用了自然光影元素和重构后的光影元素。

(三)空间重构法。

在招贴设计中,对于光影的空间重构其实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通过对光影元素的再分析,抽取符合在二维招贴设计中创造三维图形的新理念的抽象透明元素进行重新构置,让形体产生体积感和空间感。这种空间重构包含原形分解、错层叠放等方法。原形分解简单的说就是元素的打乱组合,通过黑白灰或者不同色彩的搭配产生一定的视幻觉。错层叠放就是错层透明叠放,指的是两个图形相互重叠,上下图形具有不同的透明度,图形的多层叠放能产生视觉的错乱感和空间的透叠感,同时通过色彩的明度搭配对透明叠放的图层加大光影层次感,互相渗透,有意消除光影之间的界限,让画面形成一定的虚幻效果。另外,在招贴设计中光影还可以用来表现空间透视。在具象方面,光能很明确地制造空间效果,利用正面的光和背面的影来衬托产生物体的纵深感,利用侧面的光来增加物体的浮雕感;利用粗糙肌理来加强空间感等;在抽象方面,还可以通过影的黑暗程度和光的明亮程度让空间产生不同的纵深感,以及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纯度关系来调节空间感。

(四)比例拓展法。

传统数学中比例是一种基础概念,在形态学中,比例是形成造型美的关键因素。对于招贴设计来说,让画面均衡的重要因素是光影比例的和谐。招贴设计中的光影比例拓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光影色调的平衡比例。在招贴设计中会满足一定光影比例平衡,使明暗关系达到人们视觉习惯的平衡感。高调的画面如果以白色或浅色调为主,会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这时画面更注重整体感,视觉比例较为分散;而暗调的画面,对比度通常比较高,画面的整体感和光影的对比性都比较明显,视觉中心较为集中。二是光影面积比例平衡,在招贴中使用大面积的空白和小面积色调对比,作品的留白变多,作品的视觉集中力和光影对比变强;小面积的明暗色调对比所堆积的画面,因为光影比例而让视线变得分散,视觉存留变多,但是画面柔和度增加。我们常见的设计语言如正负形、图底表现法等是对光影比例拓展最直观的诠释,比如荷兰画家埃舍尔的《天与水》、福田繁雄的海报、鲁宾的《鲁宾之杯》等。

(五)色彩拓展法。

传统绘画中,黑白灰的色调是最基础的光影表现,人们通过黑白灰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受光感受。严格意义上来说,黑白灰并不属于色彩范畴,在招贴设计中,色彩搭配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表现视觉冲力,提高画面的视觉美感,因此,能代表光影元素的不单单是黑白灰,还有各种色彩,不同纯度不同明度不同透明度的色彩都能产生光影效果。招贴设计中的色彩通过合理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光效感,比如画面的蓝色调倾向会给人造成寒冷的感觉;画面偏向红色和橙色,人们便会感到火热和温暖;低明度的色彩如棕色、深蓝、深紫等会给人带来夜晚的视觉体验,还能通过色彩让视觉产生一定的误差,正如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康说:光线是一种基调,红光产生绿影,绿光产生红影[4]。另外,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体块组合能产生一种空间深度的幻觉和视觉的错觉,色彩明暗色阶的高度对比差能更好的表现形体的体积感和光影感,也能产生强烈视觉冲力。

五、结语。

现代招贴设计中,重构光影元素,可以让招贴设计得到更加绚丽的视觉效果,营造和谐的视觉气氛。在崇尚自然、提倡环保的今天,充分利用光影元素以及它们的拓展元素来强化招贴的视觉效果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十

无论在何种视觉媒体中,文字和图片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文字排列组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技术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的几条原则,以及文字组合中应注意的几点特别提醒一下,这部分工作应该是人脑完成的工作,电脑是无法代替的

下面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讲述文字排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各小节都配有生动精彩的图例剖析。(注:本文所有引用的图片均为其作者,除研究、学习以外,不得挪做他用,特此声明!)。

1.提高文字的可读性。

2.文字的位置应符合整体要求。

3.在视觉上应给人以美感。

4.在设计上要富于创造性。

5.更复杂的应用。

6.综合应用:封面设计实例。

7.精彩作品欣赏。

文字版面的设计同时也是创意的过程,创意是设计者的思维水准的体现,3lian.com,是评价一件设计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在现代设计领域,一切制作的程序由电脑代劳,使人类的劳动仅限于思维上,这是好事,可以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工序,为创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在某些必要的阶段上,我们应该记住:人,毕竟才是设计的主体。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十一

这些颜色的不同,能够让人从心理上和情绪上都产生明显的差异。色环中,暖色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红色,橘色;冷色中包括蓝色、绿色等,此外还有一些被称为中性色。我们看到暖色为主画面时,这些信号映射至心理,会产生温暖、安宁的感受,而看到冷色时,则会感觉清新、冷静。除冷暖色之外,色彩也会对心理产生其他的作用,比如让人产生距离感的“前进色”与“后退色”。即使位置相同,因由用色的差异也会让人产生一面向前,一面向后的视错觉。此外,色相,以及明度也会影响画面的“重量”,不同的颜色也会使一些具体的内容,在视觉上产生“膨胀”,有一些则会“缩小”。下面,我将用一些比较典型、经典的案例分析和说明招贴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对心理的影响。红色给人感觉热烈,奔放,它不仅给人积极的感受,而且还是中国人用来表达喜庆,欢乐的代表颜色,我们亲切地称之为“中国红”。

中国人如此喜欢在喜庆的时刻用红色来表达心情,不知是否也与她给人热烈感受有关。下面的这幅招贴作品是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海报,它以红色作为基调色,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中国传统气息,而且能感受到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红色与其他颜色搭配时也可以表现出很强的颜色性格。下面这幅招贴就是这样用红色的色块与其他颜色的搭配来营造出活泼的氛围,政府和其“年轻人”的主题,而画面中的留白,也正好利用了白色给人更多意想空间的特点。黄色虽然也是一个明亮活泼的颜色,我们常用黄色来描述太阳,但是这样一个轻盈的颜色与庄严而又稳重的黑色相遇,则产生了很强的视觉冲突。人们正是利用这样一种视觉冲突给人以警示的作用。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警示牌常以这两种颜色相配合。下面这幅海报也是利用了这样的视觉特点,以诠释武器对人类的危害。蓝色给人感觉自然清新,表现在画面里也容易使内容显得干净而且有秩序,当降低蓝色的纯度和明度时,更能使画面的整体看起来更加温柔。配合以招贴中“大自然与音乐”的主题,能让人们瞬间进入到画面中去,静下心来,去感受自然,去聆听自然的声音。紫色给人感觉典雅、稳重,我们看到紫色便感受到夜幕的降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沉静。而有蓝色调倾向的紫色,仿佛被笼罩了一层忧郁。当人们看到这样的色彩基调的招贴作品,已经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情感投射,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诠释的主题,地球的悲鸣声。上面这幅海报是著名的德国设计师兰堡的.代表作之一,利用了简单的黑白色,制造出了黑暗与光明,我们一眼看去就能感受到书本能给人们带来的力量。而简单的用色,强烈的对比,不仅能够让人们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信息中去,给人明确的主次之分,同时互补色的对比,也很好地表达出黑暗之中对光明的向往与希望。同样也是基调色以黑白为主的招贴作品,下面这幅则利用了大量的留白给人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以简单的画面直截了当地向人们揭示它要传递的主题———言论自由。没有任何其他的颜色,画面给人感觉严肃,发人深省。

二、结语。

毋庸置疑,色彩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甚至影响人们的情绪。能够有效地利用色彩的属性以及熟知色彩给人的心理暗示能够更好地诠释主题。设计师不仅要了解色彩本身的属性,更要勇敢地尝试,细致地观察色彩给人们心理感受产生的变化,从而设计出更多精彩、优秀的作品。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十二

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产品被研发出来为人们生存发展服务,尤其是物品的外包装行业现今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物品的包装设计工作有自身的行业特点,这也是平面设计工作应用比较广泛的行业。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必须能够满足商业化的推广和宣传应用需求,市场经济的不断实施,快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包装是重要的方式。比如现今的月饼销售,单纯的食物本身价值很低,人们通过具体的包装,利用铁盒、木盒、或者是纸盒经过设计包装后,其售价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是食物本身售价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这也是设计工作达到的效果。此外包装设计还要保证货架展示的要求,如今大型超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更多的外包装设计要满足开架展示工作的摆设需要。相同的产品中良好的设计包装可以更快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眼球,留下更好的印象。此外包装设计工作还要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符合保护环境低碳环保的需求,色彩设计工作能够提升经济,加大美观性。

2综合各类因素,争强包装吸引力。

首先设计工作中必须合理利用色彩的对比错觉或者是特定的心理错觉,准确地处理表达文字、形状与底色之间的安排,加深产品包装的视觉效果,将产品的营销价值和推广效果上升到新的高度。设计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能够熟练控制掌握色彩视错觉的基本性质,在最大化避免作品中色彩效果误差的基础上实现色彩视错觉效果,运用相同的色彩造成外部因素不同条件下同样醒目的效果,吸引顾客的视线。其次适当的条件下运用色彩操作残像错觉和疲劳错觉,把握不同色彩在视觉中形成的混合效果特点。比如在印刷过程中将蓝色和红色叠加想成紫色,在配合绿色形成褐色等。第三,体现出多面的色彩视错觉,用新的手段取代以往浪费且复杂的包装过程。第四,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无彩色控制以及优化色彩特性,根据不同颜色带来的心理错觉,总体协调设计作品,引起大众的共鸣。比如在进行易拉罐汽水设计工作过程中,如果是苹果口味的汽水可以采用红色的基本色调,这样会让顾客直接联想到苹果的外貌和口感,橙子味的易拉罐可以采用橘黄的总体色调,这样增加了第一感官效果,最大化地发挥了色彩视觉的作用。

1广告设计的基本特点。

广告设计工作首先必须符合公司具体的商业化宣传目的,广告是现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手段,其主要面向群体是人类,广告设计工作要依据人作为主体来满足深入的需求和条件。其次,设计工作应该符合不同传播途径的详细要求,广告的转播方式很多,可以通过互联网播放、电视广播广告、平面广告、树立广告牌横幅等。调查研究显示出视屏动画类型的传播方式效果更佳好,电视网络的视觉效果优势比较大。广告设计的最主要目的是调节主体的差异性诉求、观念性诉求、情绪性诉求、认知性诉求等,通过设计表达来吸引和引导受众的购物欲望,让消费者对该产品认可且乐意享受产品服务,达到宣传推销的目的。

2合理把握载体特点,加大宣传力。

设计者开展工作前要充分了解委托者的目的和要求,考虑产品自身的特性,设计工作中首先要分析不同色彩能够带来的错觉效果,选用合理颜色来加深广告的可辨认度和视觉特性提升推广度。其次,合理利用色彩的各种心理错觉,提升广告表达主题的深度,加大对消费者的感染效果和亲和力。然后安排色彩的生理错觉特性,有目的安排不同的功能环境,将各种因素合理结合到一起,更好地提升广告带来的印象,考虑数字平台成像的特点和其他印刷方式的工作特点。例如在白色的整体背景下引用灰色,这样可以提升色彩多绝带来的效果,形成强烈的视觉效应,增加艺术感染效果。例如某个品牌的鸡尾酒广告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其系列广告中运用的色彩视觉效果就非常好,一款柠檬味的海报广告用柠檬黄为基本主体,配合具体的水果图案,消费者可以直接产生刺激,自发形成生理错觉,感觉到柠檬的味道起到良好效果。这是通过色彩运用产生生理错觉的良好体现。

1网站设计的特殊性。

如今高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应用,网站设计工作已经演变成为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网站设计工作和传统的设计要素中有一定的差别,网络中信息存储量巨大,用户通过使用互联网、网页浏览或者是访问网站来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网站设计工作中首先要考虑网页的导航系统,具体包括内部的下拉菜单、索引、导航条等。第二是页面的总体格局和大小。优秀的网页内容包含十分丰富,布局和大小等非常合理。有限的页面限制下,设计必须完整的表达出全部内容,控制设计的整体方向,合理规划框架大小以及网页构架。显示屏的显色和传统的表达色不同,必须将色彩控制更加透彻明亮,运用多元化的色彩表达。

2侧重色彩应用,构建特色网站。

具体设计工作人员必须分析整体的色彩文字信息,处理图片的布局和排版。设计者明白显示屏幕的色彩表达特点,灵活的开展工作。因为网站的传播方式很多,所以色彩效果在纯屏显示时和液晶显示时会产生区别,这些微小的差别会影响其所带来的视错觉效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细微的色彩控制调整。设计者利用色彩带来的生理错觉,提升网站表达的趣味和动感,这样可以吸引群众。如今很多的网站设计过程中使用了过分的表达方式,光色过分的鲜亮,加大了观众的视觉错觉,反而带来了不理想的效果,所以设计者尽可能控制动态画面的使用,使用色彩视觉来提升动态视觉,坚持科学的原则,深入研究并且不断的开发创新,提升实际水平培养客户的认可度。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独特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这是一种企业文化标志,也可以实现和其他企业的区分。企业、设计标志、和色彩控制相互关联,联系紧密。消费者如果看到其中任意一点应可以自发想到另外两点。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色彩运用要考虑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将色彩本身的作用与产品有机调和到一起,设计出符合不同主体的色彩视错觉应用方案。加大色彩对于受众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够提升印象。

书籍装帧的设计过程和包装设计有通用之处,色彩设计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书籍的独特辨认性,还要配合书籍内容加深其艺术文化性,最终起到宣传的目的。书籍设计工作中必须加深色彩控制应用的重视程度,充分运用色彩造成的心理错觉效果,让书籍包装更加符合其表达主题和内容。比如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家》,封面设计的时候应用了驼色和淡紫色,整体的透明度和纯度处于较低层次,然而书名文字却选用了红色,不仅提升了书本的基调,还带来了视觉冲击的良好效果。总而言之,色彩视错觉在平面设计行业中的应用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未来其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传统的设计理念必将被更改,面对未来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必须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定位,结合人类多种感官实际体验,科学合理地利用生理错觉,疲劳错觉等,考虑色彩的应用环境,颜色选择中充分体现意识的多元性,通过色彩视错觉设计为人类营造更好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十三

〔摘要〕在招贴设计中,“留白”这种表现形式越来越受欢迎,可以给读者带来无限想象和憧憬。“留白”在突出重点、衬托主题的同时,还可以为读者提供视觉畅游的可能性,使作品达到视觉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留白;招贴;平面设计。

“留白”是指二维空间的虚和实(即虚空间、实空间)。所谓“空间”《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的: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由宽度、长度、高度表现出来,可以是物理空间、宇宙空间、哲学空间、数学空间。本文对“留白”空间是这样理解的:空间是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图形的大小,颜色的多少、画面的构图等都是直接影响空间的主要因素。在招贴设计中“留白”也是构成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留白”的魅力无处不在,不论是在传统艺术还是现代的设计中,都能给人无限的空间想象,激起观众的好奇心,一步一步地引导观众去把握和接受画面传达的信息内涵,从而使招贴广告作品的信息传达效果逐步提升和强化,感染观众并唤起情感上的共鸣。中国绘画中的“计白当黑”就恰恰体现了这一观点。“留白”是空间与内容的共同构建,是整体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割舍的,“留白”能使形与背景之间产生空间关系。

在招贴设计中留白形式是多样的,从“无形无意”、“无形有意”、“有形有意”上都能体现出来。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表现形式来具体分析:(一)“无形无意”的留白。所谓“无形无意”,是一种高境界的理念,是受大脑支配的运动,称之为条件反射的精神活动。“无形无意”的留白,我们可以单纯地去理解它是既不具备形,也无表达的意义,在招贴设计中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图形、形状或者是更为具体的一种形象,在招贴中无形的留白给我们造成视觉上的直观空白,所以我们视它为无意的。“无形”的留白,我们可以看作是画面的背景,不去想它是否存在有内涵,设计者有心将它空出来,只是为了让观者在视觉上感受到轻松自在的享受。因此“无形无意”的留白,在我们的视觉上是空缺的,但它可以给观者一个呼吸的空间,从而突出设计作品的主题,在不失去本意的前提下,达到视觉上的.享受,给了观者一个无限遐想的意境。(二)“无形有意”的留白。其中“有意”,就是指内容要明确表达的那部分,这种表达就更具体化了。“有意”的留白是设计者刻意的意图,此时的留白具备了“有意”,达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这是设计者将“留白”有意安排给观者的,既解决了观者的视觉疲劳,又巧妙地运用留白的艺术手法,达到了设计者表达主题的目的。(三)“有形有意”的留白。“有形有意”的留白是设计者在设计作品中深思熟虑,认真推敲,严格按照画面的分割比例得来的数据,既科学又合理。看似空白的画面却体现出设计者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同时有着想表达的内涵。画面的黑白、虚实的对比,让观者一来可以放松自在地欣赏作品带来的视觉享受,二来可以通过鲜明对比增强画面的节奏感,突出主题,让观者从中享受“有形有意”留白带给大家丰富的想象力和营造出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2]郑军.空白与设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8.1.

[4]李蓓.简约之美——浅谈平面设计中的简约设计.文海艺苑,2009.4.

[5]薛舒阳.极简风格.学术期刊,2007.12.

[6]第2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中国广告长城奖获奖作品集.中国广告协会,2015.1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运用篇十四

别墅“佛手”地处千亩碧波,背靠老山连绵山峦,独享360度无限自然景观。运用了当地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构筑了一个形似佛手,有着合理功能规划的建筑,用完全不同的思维形式和构想表现出来,给人以视觉的新鲜感和冲击感,在大脑中形成很深的图片印象。这是一个成功的创意建筑。从“佛手”中可以发现,其建筑大面积的采用了“竹”天然材料,墙的内部是采用了一种高透明度的玻璃,反射率极低,使体验者行走在走道中有种融入自然景物的释然之感。每天日起日落的光影效果不同所映衬的室内效果又有截然不同的观感。利用自然光在不同时段的强弱展现了新鲜的不同视觉感受,每一天都新鲜呈现,耐人寻味。室内室外的隔断是竹墙,形成流动的人流动线。竹墙又似竹帘,根根紧密又隐约映出外面的美景,身处其中,如处大自然的呼吸般舒适,另有一番韵味。卧室中让人直观感受“与自然共生”之感,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光的明暗变化,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营造了无限的观感享受,处处体现着设计的哲学,体验者可以在竹帘的光影起伏中卧看山景,妙哉。而“睡莲”在视觉上是以地狭宽长、平缓的坡地向着小溪向湖面展开,别墅依平行等高线平面分开成折线带状空间,犹如叶脉,通过形体的处理,协调了坡地、水体和道路。屋顶略高于旁边的道路,是一个水生植物的种植园,水池中央放着如睡莲一般的圆形石板,里面放着一些自由散落的圆石,形成一种与自然“共生”的质感。人在园中走,如在画中游,阳光洒下,屋顶的水纹倒衬在屋内形成一种纹理,清新自然,使室内与室外互相延伸,互相融入。屋顶种植园池面嵌有六个圆形天窗,给室内形成独特的采光效果,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自然契合。低缓的外形下,晶莹剔透的玻璃外墙和屋顶种植园使得建筑宛如漂浮在林海中的一片绿叶,这种境界岂能三言两语描述。

接触不是观念的传递,而是观念的延伸。“佛手”大量使用的竹材,触碰着竹屏给人自然的生机,不用在森林中也能感同身受。在室内,运用柔软的布艺,软硬兼施,有松有驰,可以使整个环境达到一种舒适与平衡。“佛手”中的地板、墙纸的拼接经设计师的精心设计而富有质感的生命力。建筑的每个设计之处都印下了设计师思考驻足的足迹,建筑因此而富有张力和生气。“睡莲”另有一番清新独特的韵味,“睡莲”景象给人清新大方美观尤其是在夏天。“睡莲”的豪华浴缸有鹅卵石铺垫,能在沐浴的时候让人缓解一天的疲惫情绪。在纹理上,可以触碰到休闲时光的闲暇乐趣,也起到保健的作用。整体采用了灰色大理石,条状木板的铺设,更有“时光”的触感。通过触感的延伸传达一种与自然一体的共生概念。卧在柔软的布艺床上,肌肤与纤维的交织,享受山林鸟语融入着自然的时光,舒适安逸。

南京佛手湖畔的两栋住宅建筑都运用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环保饰材、家具与产品,因地制宜的营造清新自然的室内环境,使人获得身心的安然和释放。在嗅觉的运用规划上,“佛手”大量采用了竹质和自然木,能闻到竹和木的清香在曲径通幽的长廊上。体味大自然的味道,处在此意境上能让人安下心来静静享受时光。其间还充满着阳光的气息,不同时间段,不等量的阳光撒在沙发上,能闻到其散发出淡淡的阳光味道,怡然淡然。“睡莲”的设计上另有一番味道,它是以睡莲的形态为设计元素。在建筑屋顶注入清水种植莲花,采用了莲叶形的天窗。睡莲以各自的形态安然着,卧室里可以传来淡淡的香薰,在柔软的大床上,做甜美的梦,让紧张的身心感受无限的放松。通透的房间内,流水在风的带动下带来嗅觉的安逸,清新自然。闭上眼,莞尔一笑,这独有的矜持超脱,芳华四溢使人不禁待眼细凝,看迎风弄襟,颔首俯眉,享受心灵的那亩宁静。

在“佛手”的设计当中,无论是客厅或是卧室,都布置有适当的与自然相融合的环境声,这给人们的听觉“刺激”带来共存之感。“佛手”傍水而建,临水面开敞式的结构能很好的将外界的风声、水声传递到室内,听着舒缓流畅的乐曲,感受温暖与舒畅;听着明朗轻快的节拍,产生希望和自信;循着风吹树叶的声音,感受自然的气息。大自然的声音“吹”进室内撰写着美妙的乐章,让整栋建筑完全融入山水鸟林之间。“睡莲”的设计上类同佛手,声音配合着光、影等效果,完全融入于周围空明的自然环境中。其中建筑上大量应用水的元素,水在风的带动下隐约可听潺潺的.流水声,带来雅致独到的自然之味,安抚情绪,凝目养神,使人们更真切、积极的感受交往空间。

我们穿越、停留、注视、思考、碰撞、呼吸、呐喊......以各种方式接触建筑在建筑的母体内骚动和不安。佛手湖中的建筑以不同新颖的建筑形式、形态向人们展示了空间的变化,颜色及结构的多样变化与山林中风声水声的结合,向人们立体的展示了现代建筑的美感。把建筑从众多的感知中解脱出来,还原为以五觉为主导的体验。现代家庭室内设计就应该满足人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方面的请求,营造出人们生理和心理双向需求的室内环境。(本文作者:冯淳筱、高程炜、叶磊、阎平舟、贾旦旦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西区艺术与设计学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