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1:59:52 页码:10
最新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优秀8篇)
2023-11-23 11:59:52    小编:ZTFB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总结是唤醒记忆,铭刻成长的神奇力量。在撰写总结时,可以参考前人的经验,寻找优秀的范文进行借鉴。希望以下总结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大家可借鉴其中的亮点和方法。

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篇一

大一寒假,一个人去了广西桂林阳朔的一家国际青旅里当义工,起因并非为了什么诗和远方,单单只是因为不太习惯在家待太长时间。这段偶然的经历,却为自己后来的成长埋下了种子。

义工旅行简言之就是给别人打工换食宿,青旅客栈招收的比较多。我去的是家国际青旅,外国人居多。很是绝望,店家一直鼓励我要抓住这个机会多练练口语,无奈英语口语实在不佳,每次看见他们都躲躲的远远的,等避之不及时,就把尴尬的目光投向店主,祈求他把我于害人脸红的羞愧中解救出来。

现在说说阳朔的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也不是虚的。阳朔的自然山水风光极佳。有一次去遇龙河那边转悠时,和一个台湾爷爷结伴,他说他每年不论再忙都要回来两次,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他注视遇龙河的眼神就像看着情人那样温柔又深情。老爷子年轻时喜欢游历四方,英语贼溜,一路上跟我讲了好多他以前的壮举。自己在沿漓江徒步时,清早见到像淡牛奶一样的雾流动着包围着旁边的村落,纠缠于林木间时也不得不感慨这里的美丽,羡慕着扎根在漓江旁的村落。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必少不了贪念。人心就是妄念、贪婪和图谋的混杂,是欲望的战场。阳朔西街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最有历史的`街道了。哪里人气最旺,欲望就烧的愈旺。饭店,餐馆,酒吧,小贩使出全身解数来招揽游客。民族风情、异国情调、酒吧正对门口跳钢管舞的性感女郎无不在挽留游客留步,然后由早侯在门口的人给请进去,掏空他们的小钱包,客客气气地减轻他们大钱包的分量。

过春节那天,深夜从一家清吧出来吃完夜宵后再转回西街时,微微有点楞在眼前的景象前,凌晨的西街只剩零星几处灯光还在顽强支撑,酒吧旁边有人在收拾残余在外面的东西,寒风扫起地面的几个塑料袋,起起落落不知飘向何方。原来往常被灯光酒水喧闹吵沸的空气不是热的,冬天最原始的面貌是寒冷萧瑟。

再繁华的景象,再热闹的人群,等到了某一时刻,都会烟消云散,从此不辨踪迹。

现在过去一年了,还是会想念一伙人在露台上喝酒聊生活聊理想的那种无拘无束只管自说自梦的自由状态,靠在沙发凳上抬头看着星星,听着那些愿意分享自己经历的人讲他的故事,静静的听,静静的悟。等微醉双颊泛起红晕时,再闭上眼睛,用感官去探索自己存在的位置。等风来告诉我,以后的某一刻,我又在哪,在干着些什么事。

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篇二

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的心理是一个非常微妙,难以捉摸的“黑箱”,不是说: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吗。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验:明明非常喜欢对方,却偏偏表现出讨厌他的神态;父母越说不能做的事情,就越想去试试;快考试了,明知道紧张发挥不出水平来,可就是无法控制;在好多人面前讲话,竟然会不自觉地手脚发抖,大脑停转……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我们并不认识,也不了解的自己内部的某些东西。问题越多,冲突就越激烈。只有当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出现这类的问题的机率越少;我们了解自己越多,也就能更好地对待自己,与他人相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展开自我认识的旅途吧。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就象一个洋葱,每一个人生阶段就是一层洋葱皮。当我们身心健康时,洋葱皮是光滑、洁白的;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疾患,无法解脱时,这时的洋葱皮是黑色,有斑点的。可它又会被新的洋葱皮包裹住,仅从外表无法分辨。但是,那些不健康的洋葱皮会随时危害到整个洋葱的健康程度,甚至有时是致命的。

从那时起,他就拼命做好每一件事情,想重新“赢”得“好孩子”的称号。这状态一直持续到那次咨询,他意识到心里面总是在催促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声音来自4、5岁时受到心理挫折的他,这么小的孩子唯一可以想到的摆脱当时窘迫状态的方法,就是更听话,更好好的作乖孩子。没想到,这个“好孩子”缠绕他整整20年,没让他好好放松,没自由安排生活,没享受生活的乐趣。那么,从他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起,那个受挫的孩子对他的控制和影响力开始大大减弱了,他也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举这个案例的目的,是想让朋友们感觉一下被压抑的心理力量的强大,而这心理力量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情结”。情结会让人不断地纠缠在同类事情上,无法自拔,并愈演愈烈,有时还会发展成躯体症状,形成莫名其妙的“肉体”病症,给人们生活、成长带来痛苦。

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意识到自己的症结,早一些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或许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幸福得多吧!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读了《西游记》,大约都对其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一段特别喜欢:孙大圣寡不敌众变成麻雀钉在树上,被二郎神识破并化身成饿鹰去啄那麻雀;大圣赶紧变成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神又变成大海鹤去追捕;大圣忙变成一条鱼淬入水里,二郎神又识破,化身成鱼鹰等着吃他;大圣也认出那是二郎神,变成水蛇蹿入草丛,二郎神变化成灰鹤,来啄这蛇;大圣变做一只花鸨,二郎神嫌他变得低贱,现原形用弹弓射他;大圣趁势滚下山崖,变成土地庙,尾巴变成旗杆,正是这“旗杆”再次让二郎神识破是大圣变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篇三

他,是一位音乐摇滚的人!他的歌词曾经震撼过无数人的心!他的热情奔放使多少人开心和快乐!他,使无数人从噩梦中醒来!他,你认识吗?他,是我的偶像。不只是因为他是一名歌手,一名出色的歌手,不只是因为他豪迈的声音!而是因为他对音乐的态度、精神。也是因为他的每一首歌都深深地映在了我的心里!

记得又一次,我在学校训练田径,跑完10圈后,又跑了20圈。在最后一圈时我想放弃,我想趴在地上,我想逃训练,就在我想停下来的时候,铃声响起了,“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我在想,我是不是也该超越这平凡的生活了,是不是该向梦想前进,不该被汗水屈服了!

现在,你认识他了吗???

五年级:薛雯文。

上一篇:石榴的启示。

下一篇:《追梦的人》

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篇四

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人,生于北伐之前,经历过抗战离乱,青年时代名震台湾文坛,人到中年又移居纽约,一路写到了今天。一生流亡,阅历不少,读书不多,文思不俗,勤奋不懈。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杂文无一不通。被评价为一部充满文学意趣的活历史。

“得到”app上罗胖力荐,购买了《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才翻开“小序”,已然被吸引,今天先随王老先生序中所言,遐想着漫谈。

一名、利与情、义。

王老先生的回忆录共有四部,分别是《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我所说小序,来自第一部《昨天的云》。

序中说到乾隆的一个典故,乾隆当年站在黄鹤楼上,望江心帆船往来,问左右“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一臣子回奏曰“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利”。而王老先生以为,该答案不周全,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两样,即为情和义。

据《史记》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罗大众生活在俗世之中,为了利益可蜂拥而至,也可瞬间各奔东西。追名逐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欲动,则心动,烦恼自然紧随其后。当欲望来临,内心如何掌控,我想王老先生所说之情与义,应为化解烦恼之良药。

君不见,夫妻分离者,忘却了当日姻缘,狭路相逢时如陌路一般;家庭纷争者,记不起同住母腹,血肉相连的记忆在利益面前不见;朋友反目者,扔下了曾经温暖眼前世界的情义,只为了淹没于霾中隐隐浮现一点点机遇的光线。

过程中,或许也会承受太多不堪与不甘,当拼劲全力、背弃情义让名利在手中紧攥,可会感觉那一刻,虚脱的内心,已与开心走散?人生在世,从情义中来,亦应随情义而去,但过程中不回避追逐名利,满足俗世所需但不为俗世所累,这样既圆满了自己,亦不亏欠他人。在纠结、焦虑、困惑之时,学会放下也是一种智慧,“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放下了世界,烦恼自然就放开了你。

二历史的白与黑。

有人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王老先生说:“我并不是写历史,历史如江河,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或许吧,历史的面目,在每个人的眼中、脑中都是不同的,历史书上的记载只是凝固的历史,流传在坊间、流淌在人心的才是活的'历史,任由大家为他擦脂抹粉,她却一贯亭亭玉立、或盈盈不语。

王老先生在序中说:一般大人物才写回忆录,但人物太大反而没法留下自述;而小人物可以从心所欲地写,但苍生默默,无人言语。历史的尴尬,或许就是横亘在大、小人物角色分配的巨大差异之上吧。但无论人物大小,落脚在同一个客观世界,因为角度不同,结论必然相差万里。如戏院一样,台下看见的,台上看不见,人生也一样,同一个人换个不同的位置,他前后看到的也必然不一样。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历史就在那里,她的黑白,在每个人心里。

喜欢王老先生的文字,虽然才开始阅读,但已经有了感受。心有所想,有感而发,当为写文字者之快乐所在。以后此类读后杂感,将是本公号的一部分内容,以此勉励自己多读书、多读好书,记录心得,与人分享。

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篇五

婆婆——一位慈祥的老人,已经离开我快三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却依然栩栩如生地时时在我眼前闪现,令我永难忘怀。

在沈阳东郊那寂静的小山村里,婆婆的两间小屋依然是我们经常牵挂和探视的地方,每当双休日,我们夫妇二人都喜欢乘车前往。虽然那里已经是物是人非,但当我们坐在婆婆、公公曾经生活过的小土炕上,眼望窗外熟悉的小院落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与老人们相处的日子,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在村儿里我与爱人是鼎鼎有名的大孝子,也许是做了一点儿儿女该做的事情、也许是有几位兄弟姐妹对老人太苛刻,相比之下大家自有公论,因此对我们才褒奖有佳。

说起婆婆,我的心中难免伤感。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人,倾其一生心血养育了几个儿女,到老来却有一些孩子不孝,置老人的赡养问题于不顾,令她的晚年十分清苦。期间,虽然我们和三弟、四弟尽了一点儿儿女的义务,但那些儿女对她的伤害实在是太重了,以至于婆婆临终那日的上午,我附耳问她老人家想谁时,她竟然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我谁也不想,平常的时候他们都不来看我,从我门前路过都不进院儿……”,我哽咽了,转过身去擦干了眼中的泪水,为的是怕婆婆伤心。

在我的电脑里储存着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有一次回家时,我为孤苦的婆婆留下的一张背影的照片。

照片上的婆婆苍老的身子坐在院内一个废弃的锅台上,眼睛望着通往自己家小院落的小路,身旁是那只陪伴着婆婆的忠实的狗儿——花花。拍下这张照片,我的心中真的是伤感至极。想想这位孤独的老母亲,曾经用自己身上鲜血化成的乳汁养大了那些孩子、想想这位辛劳的老母亲在油灯下为孩子们缝缝补补的景象、想想这位慈祥的老母亲,无怨无悔地为这个家作出的无私奉献……,如今就这样默默地期盼着孩子们的到来,却是十天有九天在失望中度过,尽管他们就生活在同一个村庄或临近的村落里。我真想大声地质问一声“难道你们的良知都让狼吃了吗?”

其实我对婆婆也有过误解,甚至还心生不满。说来话长,因为我总认为人在做,天在看,所以尽管自己家也很困难,却依然在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公公去世后,我曾经把婆婆接到身边来住,虽然我竭尽全力让她欢心,但由于婆婆自小就在农村住惯了,不习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感到自己如鸟儿关在笼内十分不开心,所以坚决要求回老家去,无奈之下,我们只好买了粮油等生活必需品送她回了老家,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了两地奔波的生活。

婆婆去世后,邻家的一个媳妇来为婆婆吊唁。她在婆婆棺材前放声痛哭,边哭边说“大娘啊!您这么好的一位老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忘不了那年大三十儿的,我坐月子,我家超军腿部做了手术,一家子那个年都不知道怎么过了。是您老为我送去了一条刀鱼、两只鸡腿儿,我们才过了那个年啊……”。听到这里,我忽然对大字不识一个的老人肃然起敬。婆婆啊!难得您有这副菩萨心肠,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从自己少有的东西里,拿出一份儿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我就是为您买再多的东西也值了。

如今,婆婆离我越来越远了。每当站在她的坟头,眼前自然会浮现出婆婆熟悉的面容,耳边会想起她粗生大气儿的声音、每当我坐在那个残旧的小炉台上时,眼前是婆婆那孤独的背影和期盼的眼神儿、每当我告别那个清净的小山村时,眼前依然是婆婆拄着拐杖站在路上送我们时的身影,风儿吹动着她满头的白发,她是那么孤单无助,令人心痛。好在如今您上了天堂,又和相依为命的老伴儿生活在了一起,儿媳再也不能为您们做什么了,唯有期盼二老在天家乐园平安顺心!

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篇六

项羽——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

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

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

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

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

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

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

东坡仰天一啸,生命之佩瑶瞬时飘溢出盈天漫地的磬香。

我看到那飘飘白衣猎猎于萧萧风中,风度翩翩风情万种风华绝代。

这位被林语堂先生誉为“不能为一”却“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一生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便是一篇超越狭隘自我,演绎壮丽人生的辉煌篇章。

一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使我们的大文豪苏轼几近陷入灭顶之灾,吐纳珠玑的玉口在严刑拷供中凄惨哀号;泼墨风流的秀士在长枷锁铁镣中迎风颤抖,发配荒蛮,风尘满怀,浪迹四野,身如浮萍。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无定所的漂泊;涛隐隐的故垒边却依然响起你震撼苍穹的凯歌。

你认识的`自己是旷达的,所以你在烟瘴四布的密州仍“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你认识的自己是洒脱的,所以你在凄风苦雨的黄州仍“何妨吟啸且徐行”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认识自己是超然的,所以你在独处荒僻的琼州仍挚情的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慈游奇绝冠平生”。

苦难历程中的热忱不减,赢得了东坡浪漫潇洒的一生,超越狭隘自我的男儿本色,造就了一段瑰丽的文明。

项羽被突袭的浮云遮住眺望的慧眼。

鸿图霸业灰飞烟灭于自我的孱弱,而傲岸的苏子凭借笃定的自我超越,为漫长的历史,增添了一片经久不衰的绚丽春色。

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篇七

有一个交际花总是喜欢向人炫耀。

“今天我认识了一位银行家。”

一天,她得意洋洋地对人们说。

“今天我又认识了一位大明星。”

又一天,她拿出明星的签名展示给大家。

每一天她都能认识许许多多的大人物,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

但是突然之间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出入于社交场合了。

原来前段时间向人炫耀的时候,有一个老者这样反问了她一句:“你认识的人诚然比任何人都多,然而你认识你自己吗?”

刹那之间,()她醍醐灌顶。

认识你自己吧,因为你是世界的缩影,是世界的开头和中心,认识了你自己,也就认识了整个的世界。

而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即使认识再多的人也仍然是个孤立者,他把自己隔离在了大千世界的外面。

我认识张丽钧散文汇总篇八

婆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从小到大没有进过一天学堂,也不认识一个大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没有文化的女人,却偏偏有着注重文化知识的超前意思。在她的脑海里,孩子好好读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记得第一次见到婆婆的时候,她就拉着我的手说:“这念书就是好!哎呦呦!你看看!我做梦都没想到,院长的女儿能做我的儿媳,这要不是我儿子读书读得好啊!有个好工作,就是下一百个雨点也淋不到我们家呀!年轻人啊!还的好好读书,只有读好书才能有福享。”婆婆就是这样一位絮絮叨叨的老人。语言丰富,嘴巴巧。有时候说出来的话,都让你不知如何去应答。

婆婆中等身材,白净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稀疏花白的头发梳得溜光水滑。浑身上下,即使打着补丁也不见一点污迹。婆婆有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一摇一摇的。她最不喜欢脱鞋子。结婚这么多年,我没见过她在炕上躺着。就是偶尔的身体不适,只是头朝里面躺下,而一双穿着鞋子的小脚也是耷拉在炕沿的外边。你若让她脱掉鞋子,去炕里躺着。她则说这样很舒服。进城以后,她若是看到谁家地上铺了地板或是地毯,她就会说我的鞋子不脏,一边说一边将两只鞋子在地上狠狠的蹭几下,再踮着脚尖走进屋里。反正脱掉鞋子对婆婆来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婆婆是个勤劳而善良的女人,一生受尽了苦和累。婆婆十八岁时嫁给了同村的一个农民。天有不侧风云,就在女儿一周岁时,丈夫因为疾病而过早地去世了。于是婆婆就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嫁给了公公。婆婆嫁过来不久,公公的村里有一对夫妇因病双双早逝,留下了一个哇哇待哺的男婴。当时如若没有人领养,这个孩子就会死掉。善良的婆婆为了保住这条小命,不顾家人的反对和邻里的劝说,毅然的把这个孩子抱了回家。那时人们的生活都很困难,别说买奶粉、吃细粮了,就是连粗粮也不够吃。大人们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常常饿着肚皮下地干活。为了把这个孩子养活,婆婆只好去富裕人家里,捡人家孩子用过的擦奶布子,回来后用牙一点一点的将奶挤出来,再用锅煮开给孩子喂下,可这点只能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婆婆就把自家产的玉米磨成细粉,加水熬出米汤和面糊,给孩子做辅食吃。就这样,婆婆硬是把这个孩子养大了。并为其娶妻成家,这就是老公的大哥。婆婆自己和公公又生下了五个孩子。公公的姐妹都走的早,又撇下了一帮没娘的孩子。这些表哥、表姐都是靠婆婆帮助照顾才长大的。其中有一个表哥和表姐也是由婆婆一手拉扯大的。这样加起来在家里养的就有九个孩子,再加上逢年过节回家来的孩子就有十多个。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张嘴,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为把这帮孩子抚养长大成人,婆婆整日整夜的在干活奔忙劳碌。清晨早早的起来,喂那些鸡、鸭、鹅、狗。白天顶着烈日和公公开小片荒地,种粮食蔬菜。夜晚归来给孩子们打点饱后,婆婆就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孩子们缝补衣物。由于家里困难,买不起新衣,只能是大孩子穿小的衣服,改改再给小孩子穿。就这样一个捡一个的,不管是不是亲生的,谁大谁就能穿件新的`,而最小的孩子总是得捡哥哥姐姐们穿小的。日子在婆婆精打细算下,也勉强过得去。这些孩子在婆婆的照顾和关爱下,也都长大成人了,并且成家立业。而操劳一生的婆婆一天福都没享受过就走了,婆婆走的那年正好八十岁。

老公是老儿子,又赶上好时代。婆婆对他的教育自然而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那时无论家里农活有多忙,婆婆都不让小儿子去干,而是让其在屋里面学习。可小孩子是爱贪玩的。有很多时候老公都背着婆婆躲在屋里偷偷的听收音机,为此没少挨婆婆的责骂。有的时候由于老公的过分贪玩,气得婆婆拿着烧火棍追赶着吓唬他。为了让其好好读书,婆婆没少费心。上初中的时候,婆婆见村里面的教学质量不好,就托人把他送到镇上的学校去读书。由于数学跟不上,婆婆又去求村里面教数学资历高的老师给儿子补课,然后再把自家产的鸡蛋积攒起来送给人家还人情。在那个年代一个字不识的婆婆就知道给儿子补课,这种注重教育的思想不得不令人佩服。老公在婆婆的关注和教育下终于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听老公说,接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会,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可高兴之余,婆婆又为儿子的学费发愁,那时候哥哥姐姐们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小家,他们过得也不宽裕。而对于一对六、七十岁的老人来说,要靠种地供一个大学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给儿子积攒学费,婆婆把自家产的水果、鸡蛋都积攒下来,一个也舍不得吃。每逢镇里集市的时候,婆婆就挎着装满货物的小筐,掂着一双小脚,行走三十里的山路去赶集卖掉。然后将卖来的钱,再一分、一毛、一元的攒起来,供老公读完了三年大学。

婆婆心地善良,为人真诚实在,对我更是疼爱有加。记得我和老公订婚那会,我还在卫校上学。按当地习俗,每逢节假日都得去婆婆家过。婆婆从不让我进厨房,说是怕把我的衣服弄脏了。每次从他家走时,婆婆都会把自家产的水果,鸡、鸭蛋给我装在兜里,并且还让老公给我炒葵花籽带上。就是包顿饺子也得等我回来。姐姐们给公公带的好吃的,婆婆也会偷偷给我留下点,可她自己却从来不舍得吃一口。这就是我的婆婆,她像妈妈一样的疼我。我和老公结婚五年才有孩子。对于一个生活在封建山村的女人来说,结婚生子、传宗接代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可是婆婆却从没在我面前说一句不中听话。每次都嘱咐老公要好好待我,一生都不要负我。也许是我们一家人的善良感动了上苍,三十岁那年我实现了一个做母亲的愿望,生下了整个家族中唯一的一个男孩。为此,七十多岁的婆婆来帮我把孩子哄大了,而好好念书依旧是婆婆每天都在给孩子说的话题。老公没有辜负婆婆的希望,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而成了一名政府部门的中层干部。我真的很佩服婆婆,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就有如此超前的意识,真的是很难得。我想对天堂的婆婆大喊一声:“妈妈!谢谢您!谢谢您生了个好儿子!是您让儿媳拥有了一个好丈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