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精选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8:01:12 页码:7
精选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模板14篇)
2023-11-23 18:01:12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怎样写才能让人对总结印象深刻呢?小编精选了一些与各行各业相关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一

1.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

2.介绍洞庭湖。

[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体现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

1.学生初读古诗。“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

“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3.互读古诗,相互交流。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诗句意思。

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

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

1.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

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

(1)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

(2)“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

(4)“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5)“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

3.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诗的意境。

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

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

[设计意图]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体现诗意。画配诗,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二

前置性作业:。

2、了解作者刘禹锡。

3、结合注释、字典、词典理解诗句的意思。

4、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句诗或者哪一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里,说出理由。

5、搜集一首描写山水的诗。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导出课题。

1、指名说一说。

2、汇报洞庭湖的资料。

二、汇报作者刘禹锡的资料。导出古诗。

三、结合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小组内自学。

四、全班汇报交流。

五、教师有重点地加以指导理解。

六、指导学生想象、感受古诗的意境。

七、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八、背诵古诗。

九、交流自己搜集的描写山水的古诗。

十、拓展:课后搜集刘禹锡的其他古诗词。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三

教材简析:本文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古诗。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湖光图。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一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二是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是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依据文本特点和单元主题、选编目的,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依据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已有知识基础、文本特点和教材选编意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熟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含义;难点是: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引导诵读,引导探究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引导法:引导学生诵读领悟诗句的美景,引导学生探究诗句的含义。

学习方法:诵读领悟,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要重视朗读训练,所以我引导学生主要运用读的方法来理解诗句和诗文,运用读、思、议相结合的方法,经历“初读通顺――读出节奏――细读明白――熟读积累”的过程,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本首诗我采用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解课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八百里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处理生字:庭)。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3、揭题:介绍得真不错,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一首《望洞庭》。

从课题的“望”字,你能捕捉到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开课之处首先让学生交流关于洞庭湖的一些知识,旨在通过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整体上对洞庭湖有一个感知,经历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并起到引题与解题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读出节奏。

2、检查朗读情况,适时处理生字词:多音字:和,磨。生字的书写:潭,螺。

3、范读,读出平仄。师示范读。并介绍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平音读长,仄音读短。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有两个内容,一是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朗读能力,通过两个层次的读,一是正确,二读通顺,三读出韵脚,完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方法,理解词意也是建立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两个层次的朗读足以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它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文本中出现的生字也要随文学习,所以,安排识字写字也是语文基础性的直接体现。)。

三、细读诗句读明白。

1、结合插图和诗文,你能说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吗?(湖光、秋月、湖面、君山、)?

2、你能用上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加强积累)3、再读诗句,边读边和同桌讨论这些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问问同学或者老师。

4、合作交流,理解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比喻句要注意)。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读出平仄和感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注意诗的节奏)。

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纸和绿粉笔头):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情读好这两句诗。

白银/盘里/一青螺。(注意诗的平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有三步,一是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结合文中插图,说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并尝试用学过的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意境,为下文理解两个比喻句做好铺垫,第二步是让学校合作学习,自读自悟,试着理解诗句意思。在学生合作时,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合作的进程,帮助他们解决疑难,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第三步是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在交流理解环节中,我将理解词句与领悟意境融合在一起,从中感知诗意,体会诗中描写的美景。)。

四、熟读诗句强积累。

1、如果你就是刘禹锡,在一个秋月高照的夜晚,登临岳阳楼,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色?(请用诗句告诉大家。)。

2、如果你就是刘禹锡,在一个月明星稀的秋夜,漫步在洞庭湖边,看到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朦朦胧胧,宁静和谐,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请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诗句。

3、这首诗意境很美,请同学们美美地吟诵并试着背诵。

4、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齐背。

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有三步,一是创设情境,用我心作你心,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作者,入情入境的诵读;二是在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尝试背诵并检查。第三步是我通过结束语,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兴趣,激发学生有实地欣赏游览的想法,从而落实单元训练主题: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四

在翻译诗歌的意思的时候,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的方法。

在解释完重点词语了之后,我让学生组成四个小组或三人小组进行翻译。小组讨论的方法在以前我教二年级的时候非常有效。学生都很喜欢讨论学习效果较好。但当我让这个班的学生讨论的时候,他们中有大部分的人却拿出了笔和纸,自己一个人埋头想。想好了就把自己的写下来。我马上鼓励他们“这个方法非常好,等一会儿,哪个同学写好了,读出来给大家听听,我们评价看看,对不对,好不好”我检查了一部分学生写的,觉得他们写的大致相同。但意思与原文的解释还是有些出入。课上我也犹豫过到底应不应该把标准的答案写下来,让大家抄下来?但我此时一个词语——“原创”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知道如果我把标准答案写出来,学生肯定会把自己的刚刚写的`檫掉,把我的标准答案写下来。这对他们的自信心会有一些打击这样好吗?我一直在反思。我鼓励自己和学生。“属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呢?我想我会通过《课堂作业》进行检查。并且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五

《望洞庭》这首诗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美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教学这首诗,或者说在一堂课上,要有一两个闪光点,那么这堂课就会变得精彩的多。

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古诗,并且要注意朗读的要求。

生:自由读(有的同学都读了好几遍了)。

师:那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了,看你们究竟有多少人会读这首古诗。

(学生们都高举着小手,都想上来表现一下)生1:开始读古诗(没有感情,语言干巴巴的)。

生2:开始读古诗(声音响亮,有点感情)。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两位同学的朗读,你们认为谁读的好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都说第二位同学读的好)。

师:那么读古诗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生1:要响亮的读。

生2:要读的顺。

生3:既要响亮,还有有感情。

师:除了这些,谁还有补充吗?

(学生哑口无言)。

这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片呢?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1:感觉很平静。

生2:让人感觉很舒服。

生3: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生:应用平静、柔美的语气来读。

师:说的真好,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朗读这首诗。

教学反思:

现在的学生对于朗读的意义,普遍都是认为只要把书读好,读的响亮,读的正确,读的流利就行了,可是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感情地朗读。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内容,受到熏陶,并且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朗读的训练,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自己明白应该怎样朗读。更何况古诗写的本来就很美,因此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就能领悟出古诗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感情。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了这幅画,你感觉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再请学生结合诗句,说说对诗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仅能说出图画的内容,还能大致的说说诗句的意思,那么老师便在他们不懂的地方指导,让他们自主的学,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上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最终做到朗读之中领悟的效果。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六

教材分析:

《望洞庭》,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其一,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途径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诗篇。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些积累,本诗并无生僻之字,学生基本可以通过通过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诗的表面之意,在头脑中模糊出现诗中之景。但这画面如果用孩子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可能对他们难度稍大。因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有限,与作者经历及相隔年代遥远,所以很难将诗人与诗联系起来,将想象中的诗歌的意境表达出来,为本诗教学时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螺”,掌握“庭,潭,镜,磨,螺”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4、感悟作者眼中洞庭湖那“和谐之美”,体会诗的静态美,为下一首《望天门上》的动态美做好铺垫。

设计理念:

学古诗注重积累,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优美。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促使每个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行建构文本意义,让学生对课本获得自我感悟和独特体验。

课前交流:   背诵积累学习过的诗,(用相机照下原课文图片,大屏出示,模糊古诗字迹,帮助回忆。)。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些写景的诗吗?

2、课余时间你还积累过哪些写景的诗呢,说出题目来大家一起背吧。

教学流程:

一、欣赏诗中景。

(一)解题“望洞庭”,初读求通顺。

生解题,师补充。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

(二)讨论诗意,初理诗脉。

欣赏古诗与所配的插图,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学生汇报为主初步理解诗意,指导朗读,读出诗中的“宁静”之美。

1、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些什么内容?从哪些句子或词语知道的?

2、还有哪些字词不太理解?

3、查找工具书,或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解决学生质疑的问题。

4、每解决一个小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诗句。

(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弯新月,月光倾泻在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三)聚焦景色,丰富画面。

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看同一处景感受也会不一样,再读读诗,看看画,说说自己看到的诗中的画面,这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从哪里看出来?(宁静、美丽、和谐)。

1、抓住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描写之巧妙。

潭面无风镜未磨:可以理解成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也可以理解成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在月光下像个白银盘,里面的君山像个青螺。

2、围绕字眼“和”感受画面美。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是一种柔和之美。青山倒映在水中,碧水掩映着青山,是一种融和之美。作者虽然被贬,可是依然乐观豁达,作者的心与这景之间的平和之美。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悟。

二、感悟诗中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透过这首诗来了解一下作者。

(一)用自己的话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1、作者的才学。

2、政治生活上的不得志。

3、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结合本诗感受作者虽然被贬却依然满眼美景,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平和心态。)。

(二)入情入境的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着读出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试背诵。

三、欣赏多姿多彩的洞庭湖。

(一)推荐给学生拓展阅读的古诗句,从多个角度感受洞庭之美。

借助图片课件,师生同读诗句,教师简介诗意或词意,旨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魅力,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

1、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写出了洞庭湖的水势浩大,雄伟壮阔。“前人之述备矣。”说明洞庭湖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

(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三、四句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此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平静与柔美,与我们今天学的《望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处。)。

(八月的洞庭湖,水势盛涨,几与岸平;天容水色,浑然一体。那湖面上滚滚蒸腾的云气,一片弥漫,笼罩着整体云梦巨泽;那浩渺无边的波涛,汹涌澎湃,巍峨的岳阳城也震动了,这是何等的气势和力量。)。

4、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韩偓《洞庭玩月》。

5、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李端《宿洞庭》。

(二)口语表达:我眼中的洞庭湖,课件配洞庭湖图片循环放映。

四、书写洞庭湖。

1、每人发一张印有洞庭湖图案的书签或扇面,要求学生将古诗默写在上面,写之前先仔细的看看本课生字,归类记忆“庭,磨”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潭,镜,螺”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写之后利用投影全班欣赏,品评。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七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设计理念】。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忽视对意境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6、背诵古诗。

四、欣赏名句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总结。

六、作业。

光、色。

和(柔)形。

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3、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4、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5、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三、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四、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五、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

重点难点:

领悟诗意,感悟诗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感受李白。

同学们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诗你能背几首?

(你来!流利!真有感情!你会的真多!)。

(图片以及古诗)。

是啊,这是一个乡愁满怀的李白。(板书:乡愁满怀)。

2、《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豪情万丈啊,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正是,潇洒的李白,豪放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

3、《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怎样的李白?

(请你回答。你也想说,请,)——正如你们感受到的,这是有情有义的'李白。(板书:有情有义)。

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李白,他是思乡的游子,是豪迈的侠客,是重情重义的真汉子,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李白的诗,你将会看到又一个不同的李白。

二、初读古诗。

1、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

有谁知道敬亭山?你来说说。(图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称为“江南诗山”。自李白《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等许多名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这座“江南诗山”,也因而饮誉海内外。

2、再读课题:敬亭山前面加了个“独坐”,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这么读?(你读得很慢,因为——哦,是因为伤感;你读得很轻,因为——哦,很孤独;你怎么读这么重?——哦,是在感叹!)。

3、读课文: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读两遍。开始——好!谁来试试!(读得多好啊!字正腔圆。)谁再来?同学们从他们的朗读里听出了什么感觉?(好孤独!好无奈!好伤感!好寂寥!恩,很有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

4、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得出你很善于思索!)。

三、细品诗意。

2、这首诗里分明写了好几样景物,为何李白要说“独自坐在”敬亭山呢?请在诗中划一划,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词语。

好,你找到了什么词语?(“飞尽”是指——)是啊,所有的鸟都飞走了,敬亭山静悄悄了。你呢?(“独去闲”是指——),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我和你的感觉一样)(是啊,好一座寂静清幽的敬亭山!)。

3、读读这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久久地坐着,久久地看着,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谁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4、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来看去,谁也看不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啊!再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山脉脉相望,紧紧融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四、感悟孤独。

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你曾豪情万丈,你曾广交朋友,为什么此刻这么深情地看着敬庭山呢?(孤独)。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1、我们一起读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在李白的眼里,那是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再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其实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你们很善于推测。)。

(介绍背景)的确,这时正是李白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时候。李白曾经七次来到敬亭山所在的宣城游玩,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以后再次来到敬亭山所作的。李白的满腹才情只被唐玄宗视为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他空有投身政治报效祖国的雄心,却被一些权臣小人算计被迫离开长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增添了孤独与寂寞之感。

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听得出,同学们感悟很深)齐读。

2、老师也来试一试。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配乐,范读。

同学们来!(齐读)。

(1)练笔。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2)引读。

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不言中(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李白啊!”

五、课外拓展。

《秋蒲歌》出示。自由读,感受下这首诗里是怎样的李白?

你来读读。请你读读。很深情。让我们齐读《秋浦歌》。

“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能安慰安慰他吗?

李白,这么多人在关心你啊,你要乐观、坚强、开朗起来。

你还记得《赠汪伦》吗?同学们齐——。

还记得《静夜思》吗?

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

李白啊李白,我们都在怀念你,你并不孤独!

让我们再来齐诵这首诗《独坐敬亭山》。

好,下课!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十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重点:。

1、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难点:。

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否只是描写洞庭风光的诗歌?

明确:重在:赠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时当朝宰相]。

2、这是一首干谒诗[求取,谋求,希望得以引荐或重用]。

3、补充注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

济:渡过。

端居:闲居不仕。

耻:有愧于。

坐观:旁观。

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1、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写洞庭湖的.壮阔气魄。

2、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3、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调动所有感官,体会岳阳楼的浩瀚气势。

5、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典]。

6、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用典]。

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7、如何理解最后四句的诗意?

明确: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发之想。其实这是对自己现状的一个比喻:我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被录用进入士大大之列却没人接引,这正如要渡过湖去却无舟船一样。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推说自己闲居不仕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天子的。最后两句揭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个垂钓者,希望张九龄能给我解决渔具,以实现获鱼的心愿。最后两句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

8、如何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整体把握诗意,感悟诗词之妙。

1、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2、向学生会写一封自荐信,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学生会干部的渴望,仿照本诗含而不露的艺术特色。

3、完成下列练习题。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4、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1、b(“欲济”不能的原因是“无舟楫”,这里作者用“渡水凭恃的工具”来隐喻张丞相的引荐)。

2、c(欲渡无舟、欲钓无器,是在申明“渴望帮助”,即张九龄的引荐)。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十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简介刘禹锡和洞庭湖。(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十二

教材解读:

《望洞庭》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幻想和想象”这一单元的古诗。本诗描写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夜游洞庭,对洞庭湖万籁俱寂的夜色所发出的由衷感叹。全诗四句,字字珠玑,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一幅安宁恬静的画面。作者始终以“远望”的视角进行观察,并且辅以大胆优美的想象,让我们从诗中处处体验美,处处找寻美,把洞庭湖的美融入了每一笔,每一画中。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读课文的能力。古诗虽短,但是充斥了很多文言气息,因此在教授时,大部分时间可由学生进行自读,从不断的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深意,教师可从旁进行辅助,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相对困难的词句,对全诗内容进行适当提点,以便学生能尽可能领略诗中的美。

教学目标:

1.学习《望洞庭》,用正确的方法朗读诗歌,读出诗歌所表现出的韵味和含义,了解全诗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升华至朗诵,在朗诵中去体会洞庭山水的美。

3.抓住重点词语“望”“和”“镜”等进行重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各中意境,促使学生升华品味全诗。

重难点:

1.如何让学生在朗诵中去体会洞庭湖包含的那份大自然的美。

2.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字词大胆进行想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诠释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诗歌,通过各种方式自查生字,并朗读熟练)。

教师所制作的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谈话,背诵曾经学过的古诗。

2.进行和诗歌有关的自我介绍,并以一种游玩的方式导入课题。

3..从一幅优美的图画中去进行观察,并给出这些美丽景色的地点:洞庭。

(设计意图:游玩于山水之间的诗句,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导入。而这样导入,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方便学生尽快地进入诗歌环境。)。

二.朗读诗歌,观察美景。

1.观察洞庭的距离是远还是近?(远)。

2.从哪个字能看出来?(望)。

3.围绕着图画,自由读全诗,读出一定的节奏。自由读诗后,请个别学生单独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4.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朗读,尤其是掌握一定节奏的朗读,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尤为重要。因此在学习全诗之前,让学生能通过朗读初步建立一种诗歌的音韵美。)。

三.通过美图,理解全诗。

1.通过夜间的洞庭湖美景,再次询问学生能望见什么(在询问的过程中对学生所说词句进行适当补充完善)。

2.由重点词语“湖光”,“秋月”,品味当时洞庭湖上的那一片安静的风光,理解“湖光”从何而来,“秋月”对我们在夜色中观察洞庭湖起到了哪些作用。

3.在洞庭湖中,能看见几幅图画呢?分别在哪里?为什么你能够望见?

(设计意图:此三问为第一句的重点,将重点词语和“两相和”紧密联系,让学生能从美景的欣赏中准确找出“两相和”的原因)。

4.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忍心破坏吗?所以我们要如何观察?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着中心词“望”,让学生明白“望”能够发现如此之多的美景)。

5.我们不忍心破坏,那大自然忍心破坏吗?你从哪里能感觉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感觉升华景物的观察,由表及里,对美景进行层层递进。)。

6.水面像什么?像一面什么样子的镜子?原因是什么?

7.原来水面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难怪你能看见两幅图画。再读一二句。(通过“镜未磨”很自然地联系回第一句话的画面,使两句诗有机结合。)。

9,孩子们,原来大自然妈妈没有打扰洞庭湖的美梦,是想送给她一件青葱翠绿的外衣啊,让我们再远一点,读——遥望洞庭山水翠。

(设计意图:以拟人的手法进行过渡,突出洞庭湖的颜色)。

11.银白色的盘子里装了些什么呢?(学生可畅所欲言)。

12.再读全诗,感受洞庭湖安静祥和的意境。

13.出示白天的洞庭湖,与夜晚的洞庭湖进行比较。

14.揭示“望”在全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设计意图:对诗歌的理解再次升华,从对美景的欣赏转变为对生活的感悟。)。

15.配合音乐,再读全诗。

16.欣赏音乐,再次回忆。

17.将刚才洞庭湖美景写在纸上,并写出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再次升华,由读到写,让学生写出如同游记一般的几句话或者一段话)。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十三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通用篇十四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刘禹锡的《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独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

因此,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技能目标)。

2、理解词义句意,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3、感悟诗歌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揭题。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略)。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动听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5、多媒体出示诗和音乐,师范读。(设计意图: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

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调查、访问。例如要求学生课外查询有关洞庭湖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如课外书籍、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

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大世界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例如在教学中播放洞庭湖的图片等。通过图片展示洞庭湖的迷人风光,并配以和谐的音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对洞庭湖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对具体情境的体验、领悟更深,认知和情感发展更协调。)。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齐读。(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词。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晚上。相和:相互和谐。潭面:洞庭湖面镜未磨:没有磨拭的镜子。句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没有经过磨拭的镜子,迷迷蒙蒙。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师:谁能美美的把这两句诗读好呢?指名多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吟诵(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二)教学。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句意: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在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设置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常见的大盘子,但它使用白银做成的,银光闪闪,随后老师说:“我在盘中放上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你看到了吗?这是你有什么感觉?”睁开眼睛把你想象的与书上的插图比一比,像吗?这里,诗人把月夜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君山比作青螺)。

师:这么美好的意境,谁能把它读出来?指名朗读,指导吟诵。(设计意图:朗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让学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为了使学生对古诗有更为具体的直观感受,设置了一个想象的情境,情境的实质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其中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一读再读,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切实体会到这个比喻的精妙,并且在读中培养语感。)。

三、朗读悟情。

让学生连贯诗意,描绘意境。洞庭山水美,而这首诗写得更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配乐指导吟诵。(设计意图: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并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并配以优美和谐的古乐,更有韵味了。

四、延伸拓展。

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这样的美景又引来了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怀,写下了《望洞庭赠张丞相》,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学一下。(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程度,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延伸,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延伸,引领其向更远更广阔的境界提升,拓宽学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积累更多的语言资料。)。

五、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风光无限,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一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