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6:35:38 页码:13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精选17篇)
2023-11-23 16:35:38    小编:ZTFB

现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总结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分析和评估自己的表现和成果,找到不足之处。下面是一份总结的模板,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总结工作。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楼望水》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月夜江行/旅次江亭》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除夜长安客舍》欧阳詹。

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

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

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

《边城独望》马戴。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送人游吴》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题稚川山水》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乡思》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闻雁》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边城思》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章台夜思》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秋风引》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长安春望》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鹧鸪》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静夜思/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江外思乡》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太原早秋》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旅次朔方/渡桑干》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闻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关山月》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黄鹤楼/登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客中行/客中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除夜作》高。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蜀中九日/九日登高》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阴雨》白居易。

润叶濡枝浃四方,浓云来去势何长。

旷然寰宇清风满,救旱功高暑气凉。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悲歌》京镗。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行行重行行》京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

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

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二

gg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佩玉之傩。

淇水hh,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这是写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而思念家乡的诗歌。全诗每四句为一章,分别从回忆与推想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了远嫁外地的女子思乡怀亲的强烈感情。全诗情感缠绵往复,深沉蕴藉;语言凝练含蓄,清新动人。

汉乐府《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全诗既不叙事,也不写景,而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和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表现欲知家乡情事的热烈急切的心情。而最令诗人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诗中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体现了诗人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诗味浓郁。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三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

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四

快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成龙的感言:

谢谢。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五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2、《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3、《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6、《渭水思秦川》。

唐·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7、《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8、《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9、《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0、《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2、《宿龙宫滩》。

唐·韩愈。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故乡。

13、《零陵早春》。

唐·柳宗元。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14、《春江夕望》。

唐·杜甫。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

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15、《长安秋夕》。

唐·戎昱。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16、《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8、《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9、《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1、《客中夜生》。

明·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2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3、《吐蕃别馆月夜》。

唐·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

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24、《登逍遥楼》。

唐·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25、《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26、《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27、《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慈母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七

2.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栏杆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3.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6.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7.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宋李清照醉花阴。

9.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0.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南宋李清照声声慢。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17.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8.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9.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宋陆游,钗头凤。

21.情人眼里出西施。色不迷人人自迷。--清黄增,集杭州俗语集。

22.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2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翦梅。

24.红耦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2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折桂令。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29.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3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3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32.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李之仪卜算子。

37.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宋朱淑真谒金门(春已半)。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八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九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参考释义】。

高达百尺的树木,挖空为舟,乘之直航吴楚。西来的疾风吹动着顺水东去的船帆,一日的航程就有千里之远。昨天告别时熨在脸上的酒酡红色还没有消退,我身已经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刚刚离别一天就想你了,只看到江水碧绿,平添愁绪。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十

一想到故乡,我便想起故乡的小河,童年时代捉螃蟹的乐趣,为了吃螃蟹,不惜独自去闯自己也没去过的地方,这些美好的记忆,构成了我快乐的童年。

我见过水面如镜的西湖,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即使它们再美丽,也比不上老家的湖,老家的湖没有大海大,也没有西湖清澈。可是,它是我们小时候的“风水宝地”,只要是淡淡云日,只要没有下雨。我们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那里玩,一玩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直到外婆拿手杖来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三口作两口快速吃完,就用飞毛腿迅速跑到湖边玩耍。

我们玩的类型很多,有打水漂,比谁漂的次数多。也有游泳,那时候会游泳是最平常的事,大家都会游,久而久之,便开始比赛游泳,水面波纹一下子变得驳杂起来,大家尽情欢呼着,呐喊着!还有捉小螃蟹,小鱼,小虾。捉多了,便给大人们,大人做成好吃的,别提有多开心了!

即使我离故乡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但我对那条小溪,对家乡的螃蟹热爱,永远不会磨灭。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十一

地处东南乡。

头枕黄土塬,

足登渭水长。

秦岭入云端,

教稼富民强。

美名天下扬。

严寒袭大地,

雾霾罩故乡。

近乡情更切,

逢故意愈浓。

年年景相似,

岁岁人不同。

野径独徘徊,

谁欲伴我行?

三、忆江南。

夏日。

中伏日,

炎炎似火烤。

黄狗吐舌猪泥淖,

鹅鸭戏水池中跳。

翁媪把扇摇。

四、忆江南。

河堤路。

河堤路,

蜿蜒并相望。

马路宽阔车疾驰,

柳树成荫花成廊。

悠悠渭水长。

五、忆江南。

周武桥。

周武桥,

横跨渭水上。

长虹卧波展雄姿,

周武天堑变通畅。

劈波又斩浪。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十二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的《春望》。

1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的《红豆词》。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十三

5、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何逊《边城思》。

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千里思》。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9、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李白《江南春怀》。

10、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1、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2、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13、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李白《郢门秋怀》。

14、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5、水涵空,山照市。——苏轼《更漏子·送孙巨源》。

16、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17、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郑燮《满江红·思家》。

18、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梅尧臣《苏幕遮·草》。

19、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蒋捷《虞美人·梳楼》。

20、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结《贼退示官吏》。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十四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作者: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作者:杜甫。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作者: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作者: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作者: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作者: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作者: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作者: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作者: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作者: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作者:柳宗元。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作者:武则天。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作者: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作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作者: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作者: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作者: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十五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7、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1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15、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16、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5、悲歌能够当泣,远望能够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2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7、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2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9、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3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

3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3、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4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4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4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52、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江楼感怀)。

5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6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太宰治)。

6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6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6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6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十六

家乡,是我们第二个家,从古至今人们对家乡有着太多的`情感,各种思乡之情跃然纸上,流传千年令人感慨万千,下面是关于思念故乡的古诗词,欢迎品读。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4、《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5、《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6、《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7、《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9、《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2、《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3、《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6、《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7、《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8、《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9、《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0、《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1、《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3、《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4、《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5、《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6、《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7、《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8、《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故乡之春古诗简短篇十七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慈母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1、《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3、《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4、《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5、《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6、《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2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8、《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9、《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30、《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1、《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32、《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