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赤壁之战教学课件教案如何写 赤壁之战的教案(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8:42:50 页码:14
赤壁之战教学课件教案如何写 赤壁之战的教案(4篇)
2022-12-22 08:42:50    小编:ZTFB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赤壁之战教学课件教案如何写一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课文的朗读、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释、叙情形、议特点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00年,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

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这位伟大人物就是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 有气势 “淘”淘汰、湮没

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解读:人类历史如长江一样滚滚东流,无数风流人物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能被后人们记忆的又有几个呢?)

2、 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明确:气势磅礴

(乱石) 穿空险峻雄伟

(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

卷 起 千堆雪声势浩大

千堆雪比喻巨浪

这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

作者特意把周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显得气势豪迈

3、可怀念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美女配英雄,潇洒的风姿

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曹操70万大军瞬间就被周瑜给消灭了)

周瑜当时可真是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4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物和人物相得益彰

5、 讨论:三国时那么多的英雄豪杰,词人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34岁就建立功勋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孙权识人才,重用了周瑜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大都督大元帅)

④英雄惜英雄 苏轼:“知音如周瑜” 有人说周瑜心胸狭窄,那是罗贯中给他“演义”的,目的为了衬托诸葛亮苏东坡和周瑜都有奇才大志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6、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7、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就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1、总结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课外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江城子·记梦》和《赤壁怀古》的异同 ,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短评。

2023年赤壁之战教学课件教案如何写二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

二、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三、熟读课文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

(1)拿出预习卡片,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

(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3、学生齐读

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1)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

(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

5、教师小结

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一)阅读上阕,讨论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2、请学生试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句把写景部分的语句再现出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滚滚东流的长江汹涌奔腾,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3、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方天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

(二)学生自由朗读下阕,思考问题,完成下列问题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三)学生思考:对周瑜的追述是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四)、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1、阅读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

(1)投影显示《雨霖铃》

(3)教师用俞文豹《吹剑录》中的文字总结:

婉约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扬柳岸,晓风残月”;

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这是个拓展性话题,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而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023年赤壁之战教学课件教案如何写三

嗨,大家好!欢迎来到赤壁古战场,我是今天的导游——郭子仪,大家叫我郭导好了。

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古战场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场,就在这里演义了赫赫有名的故事——赤壁之战。今天,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近历史,感受历史吧!

大家看!大门两旁有两架巨大的鼓,敲出来的声音浑迫有力,小朋友们可以去敲一敲,听一听古时候发出过的声音,注意不要摔跤。

随我一起走进大门,我们可以看到面前有一个露天大舞台,里面有几千个座位呢!晚上我们可以来这里看晚会——三国演义实景大剧场表演,十分精彩。

现在,大家上楼梯,注意台阶,台阶两侧有著名的三十六计壁画——苦肉计、美人计、空城计、走为上计……大家可以边走边看”。

继续沿着台阶向前走,是不是闻到一股桃花香?前面就是桃园,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刘备、关羽就是在这里结为兄弟的,这就是有名的桃园三结义。

再看!桃园的水边是不是有两艘船呀!这里有一个故事——草船借箭。当时曹操来攻打刘备,而刘备的军队没有箭了。他的军师诸葛亮做了很多个草垛绑在船上,晚上曹操来攻打刘备的军队时,以为草垛就是人,射出了很多箭在草垛上,等曹操的军队退走后,诸葛亮把插在草垛上的箭取下来,足足有几十万支呢!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觉得诸葛亮很聪明呢?在当时,他的确发明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呢!让我们走进诸葛亮智慧园看看吧。哇!智慧园里的东西真是五花八门,有射箭、木牛车马、八卦阵……大家可以尽情地体验,不过要注意安全哦!

在我们的脚下,是波涛汹涌的长江,那些水花犹如一只只凶猛的野兽向我们扑来。大家向远处看,一块巨石上刻着两个大大的、红色的字——赤壁,据说,那是当年周瑜战胜后乘兴书写的呢!

好了,下面是自由游玩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恋、自行休息,但请注意安全,不要乱丢果皮纸屑。此外,卫生间往右拐就到了。最后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2023年赤壁之战教学课件教案如何写四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赤壁旅游区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三山组成。其主要景观有:

赤壁摩崖石刻:在赤壁山临江悬岩上,有石刻“赤壁”二字,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据说当时赤壁大战,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江面一片火海,把江边崖壁映得通红,周瑜率兵大败曹军后,把酒庆功,酒酣之余,提剑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后,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 其实二字为唐人所题刻,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惊涛骇浪的拍击,字迹至今清晰完整。二字之上有唐代道人吕洞宾刻“鸾”字形符号。两侧刻有游人诗赋,其下有明初王奉《过赤壁偶成绝句》二 首,诗曰:“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据宋人谢枋得《赤壁诗·序》载:“予自江 下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岩有赤壁二字”。明正统《嘉鱼县志》载: “赤壁……削壁面西,上有‘赤壁’二字见存”。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赤壁时写出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著名诗句。

翼江亭:在赤壁山临江矶头。建于1936年,系麻石构成,上 盖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状尖顶,以赤壁山、铁山似昆鹏两翼而得名。相传赤壁大战时此处为周瑜的指挥哨所,站在此亭中,可凭栏远眺隔江乌林,为当时曹军驻扎的大本营。此亭六柱六角,仿明清建筑风格,重建于1936年,亭柱有民国蔡汉卿手书前人的楹联一副:“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危言,兴 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忧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

拜风台:又名武侯宫,坐赤壁山东南处的南屏山顶,是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武侯在此"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建筑面积有310平 方米,分前后两殿庙堂,内殿供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全身塑像,袍带飘逸,栩栩如生。左侧有文物陈列馆,建于1979年,馆内陈列赤壁出土文物 1000余件,有刀、枪、剑、戟、镞、戈、带钩及东吴铜币(“大钱当千”、“大泉五百”、“大泉当百”),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及大量 东汉、三国时的陶器等。右侧于1975年建有“东风阁”,供游人歇憩。据清同治《嘉鱼县志》、《蒲圻县志》载,拜风台始建于明洪武十 五年(1382年),由嘉鱼知县刘秉政主修,称关主庙。明万历三十八年(1620xx年),嘉鱼知县葛中宪重建拜风台。今拜风台系1935年 重建,1948年维修。

周瑜石雕像:赤壁矶头,一处开阔平地上,矗立着三国东吴都督周瑜的石雕像,像高9米,是湖北省最大的人物石雕像。

凤雏庵:位于南屏山东南的金鸾山上,相传为赤壁之战时,号风雏先生的庞统披阅兵书处,后人于此建凤雏庵。现庵堂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最上一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分三个殿室:第一室供奉有庞统全身塑像,第二室为赤壁图书 馆,第三室为接待、休息室。凤雏庵外有千年银杏树一株,其枝叶如一巨大伞盖,荫盖着凤雏庵。

赤壁碑廊:位于拜风台右侧,东风阁后。1985年动工筹建,碑廊有建筑面积277平方米,1986年5月竣工开放,为四合回廊式、钢筋混凝土及木石结构。门楣有李尔重题“赤壁碑廊”四字,廊内镶嵌有25块石碑,石碑与墙面联为一体。碑上有历代诗人关于赤壁之战的诗、词,由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扬州等地的王遐举、沈鹏、任政、关山月、徐久达、吴丈蜀等全国著名书法家所书,赤壁碑廊后墙的正中还有一块长4.7米,高1.5米的黑色大理石碑,碑文乃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手迹,内容为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这些碑刻,行、草、篆、隶,各具千秋,精雕细镂,堪称不朽之佳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