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绿水人家绕散文(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8:29:29 页码:13
最新绿水人家绕散文(实用12篇)
2023-11-23 18:29:29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思维的训练,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展望未来。总结应当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一

对门的郝大爷养花的造诣很深,阳台上一年四季绿意葱葱,花开不断。尤其到春天,更是花团锦簇。微风吹拂,花香四溢。

受其感染,我也爱上养花,由简单植物起。每天清晨,我在阳台上打理花草,郝大爷在那头微笑着,隔空交谈,悉心指导。哪盆该浇水了,哪种该换盆了,怎样施肥和每种花草不同的习性。每次看到阳台上一派生机,我就生出一种成就感,也引得妻子和女儿时常到阳台上转。她们捧着花使劲地闻着,由衷地赞道,真香!花儿姹紫嫣红,真好看!女儿调皮地说,老爸的性情现在变柔和了,说话声音也好听。也许,种花的过程在潜移默化陶冶着我的情操,提升了生活品味,营造了家里的温馨气氛。

“花为媒”,我们开始与郝大爷一家走动起来。郝大爷一家人和和美美。儿子在机关上班,儿媳做药店销售员,孙女高中就读。他老伴潘大妈身体不好,只能靠坐在轮椅上“行走”,下楼不方便。郝大爷就琢磨着养些花草,让她调剂精神。这一养一发不可收,他把阳台整成了小花园。潘大妈每天最惬意的事就是摇着轮椅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观赏着一团团一簇簇盛开的花儿。郝大爷忙着冲营养品,拿小毛毯盖膝盖,还给她读报,讲新闻。郝大爷开玩笑道,这是在给老伴做心理治疗。花开无语却有情,默默地传递着大爷对她的爱意。

后来我发现了某种奇特的现象,同楼里喜欢在阳台上摆上花草的那几家人,相貌格外平和,偶尔碰面,他们都会微笑着打招呼,我也报以友好的'微笑。有时我还碰上他们家里老人在打扫楼道,中青年人帮别的老者拎重物等啥的。或许,爱花人更爱家。推及他人,会自然而然地释放出公益心。前不久传来隔壁单元五楼男女离婚的消息,我颇感意外,但细一想,这家阳台上空无一物,时常能听到吵闹声。那男的做生意经常不着家,女的染上了赌瘾。心思都不在家里,何谈有闲情雅致来养护花草?这些生活的细微处,能揭示他们的婚姻走向尽头的某种成因吧!

前不久,我到街头找店铺配拉门的玻璃。看过好几家,店铺里堆得乱七八糟。因为生意小,店主又嫌麻烦,态度很不好。最后我找到位于街角落的小店铺。同样是划玻璃的店,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成品和毛玻璃摆放有序。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屋子中间有一盆绿意盎然的吊兰,店外面还摆放着几盆月季。花开正艳,吐着芳香。女店主收拾得十分利索清爽,说话声柔和。问清了要求,她轻声“吩咐”老公下料,并说马上送过来。临走,我开玩笑道,一看见你们在养花就知道是好老板。女店主嫣然一笑,啥呀!弄几盆花,老公做事心里才不烦躁。我们住店里,地方小,在外面摆上花,这也是“穷讲究”嘛!

花开人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境,那就是热爱生活。花儿传递着家人彼此的关爱,也悄然释放着养花者对人间的缕缕温情。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读东坡词,听着那一场与天地的壮丽对话,不难发现,那明月、水光、箫声、凉气、墨迹、酒香的意象中,跃现的正是大师最旷达的人格!

苏轼是中国历不可无一,难得多得的大文人,他无复唐代李杜的豪放之风,却敢于突破北宋婉弱纤靡的词风,“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变绮丽婉媚之清雄刚健。

同是山水,早期的“花间词人”常取“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舡归极浦”的温和明媚,而苏轼笔下却是“漂流江海,万里烟浪花云帆”的宽大博大,以及“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的高大雄健!

在苏轼笔下跃然而出的是“帕手腰刀”的投笔将军,“气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北望,射天狼”的出猎太守,还有那“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青年才俊,他为宋词塑造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开了先河。

东坡先生命运多舛,身后有朋友的出卖,捕风捉影的诬陷、莫须有罪名的笼罩,他有过“乌台诗案”的满身脏水,有过丢宫保命的侥幸和穷途末路的绝望,还有过被放逐的寂寞,于是他的豪放词作难免一丝阴影,写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他曾做“我欲乘风归去”的奇想,却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矛盾心态,然而,他在发出“人生如逆旅”的慨叹之后,依附然能写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我般极富理趣的名句。

东坡先生上承屈原、李白空灵飘逸之风,下启辛词清旷隽永之风,这位豪放派的先导,实在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金兵南侵、汴京沦陷,王朝迁都,偏安江南,就在那国运衰落、山河破碎之时,辛弃疾作为豪放词人的代表,唱出了时代的音,奏响了令人骄傲的一曲曲悲壮豪放的爱国乐章!

面对金兵的野蛮铁蹄,豪放词人发出了“整顿乾坤,廓洗宇宙”、“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烈呼声;面对投降派的苟且偷安和自己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辛弃疾慷慨遥想起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抗金经历;一次次地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将悲愤寄之于词,纵使如此,他壮心不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位文武双全的爱国词人,曾有过“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的无奈,却更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矢志不渝。

豪放词人并非没有柔情、苏、辛二人也非无泪男儿,一曲苏词《江城子》道尽人世凄凉:一曲辛词《贺新郎》中的是花是人;叫人寻味无穷。一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洒尽天离人泪;一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堪与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媲美!

或刚或柔的文字,展现的是豪放词人真实而立体的人性。那豪情,是他们笑看千古狂傲,是英雄建功立业的理想;那豪情,是志士忠贞耿介的人格,这豪情,流淌于作者的笔下,文字则如天地奇观;这豪情,融注于人生,人格则愈高尚;这豪情,展放于“世海”,入世态度则更趋积极,豪放词作,让后人读出了浓情,受到了震憾。

往事越千古,今人至今不定期在为赤壁矶旁孤傲旷达的灵魂而潸然泪下,为那些遥远的文学而击节赞叹——就因为,那力透纸背的刚劲,那跨越千年的豪情!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三

周末的清晨,我站在窗前悠闲的向楼下观望着----尽收眼底的是昨夜刚被雨水冲刷过的各种果树、百合、刺玫瑰----那沐浴过后的树叶湛绿湛绿的,在这绿衣的的点缀下,百合的洁白和刺玫的粉黛显得格外的绚丽,!这怡人的景致使我油然的想起了前几日我去团山采花时路遇的一队“飞骑侠客”-----他们身着七彩骑行服,飞速的与我一一擦肩,我不禁回头张望,那骑行在最后的队员,还戴着一副搭配得极其完美的户外眼镜,这别具风格的一处亮点,生动的再现了经典动画中的“蜘蛛侠形象”!

就在我自由遐想的时候,我的手机铃声已然响起----是我靓丽的同事关淑敏姐姐(自行车协会会员)打过来的,她受师母(明姨)的委托,,特别邀请我这个迄今为止还只与协会的飞骑队员路遇两次的冒牌骑行者去参加宏达煤炭嫩江分公司毛青才总经理的友情宴。

于是,我和关姐等人一起在接近中午十一点时如约来到了位于育才新区5号楼的自行车行,这里也是嫩江县自行车协会的根据地----我们所有飞骑队员的师傅家。

感慨之余,我便和几位车友按照师母的安排,乘坐着毛总派来的专车去补办会员证的照片,当我们走出照相馆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队友们的雅兴丝毫不减。大约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毛总的煤炭公司的大门口,透过被雨水划出弧线的车窗,我看见了早己等候多时的毛总------一个身材魁梧,豪放洒脱的东北男人的伟岸形象,顷刻间“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随着车子的嘎然而止,大家相继领略了毛总的热情,他一边寒暄着招呼大家,一边嘱咐手下的名厨加快了备菜的速度,因为还有一部分男队友有事迟些到场,所以我们这些姐妹们开始在毛总一楼的办公室随意地享受着先入为主的畅快,且心无芥蒂的侃起了每次一起骑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就在大家聊得兴起时,走廊里传来了数人的脚步声,一猜便知是我们迟到的男队友,与其应声而至的是毛总那粗犷大气的打场声,大家这才停下了兴致勃勃的探讨,追随着扑鼻而来的香味儿来走进餐厅。

毛总见大家已经一一落座,便站在餐厅的中央,以一种东道主特有的口吻开始了他的即兴演说;“今天这鲍鱼和海味都是我前几天从大连用保鲜箱特意背回来款待大家的,今早为了炖自家的猪肘子和排骨给大家品尝,我只好放弃了今天的骑行,亲自下厨-----”毛总憨笑着看看自己的队友,又继续着他的演说:“大家能光临,我高兴,我没有任何的个人想法,只为一份情缘和一个共同的爱好,才宴请大家,希望今天畅所欲言!”毛总的话音刚落,席间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这份侠骨豪情的无限感怀!

我以为毛总的开场白结束后,便是如我平日里司空见惯的酒场一样,在寒暄的虚晃中参杂着做作的推杯换盏,而后在彼此不常相忆的遗忘中结束了貌似豪饮的一次所谓的“亲情互动”!最后淡然挥手,各奔东西!

我醉意朦胧地看着眼前动情的场景----毛总豪爽地关照着每一位女士,然后捧着一大瓶子纯鹿茸酒,又向他的“哥们儿”挥洒着他那用之不竭的豪情!-----每人倒上一大杯,就连我们文质彬彬的在疆平律师事务所当顾问(兼自行车协会会长)的孔祥省和广电局的乔国臣也在劫难逃!大家似乎对毛总的专权早已司空见惯并乐在其中,因为大家知道,此刻,无论你是彪形大汉,还是文弱书生,一律要承受“通杀”的命运!这就是协会的与众不同的法规,在这里,没有年龄和资历的区分,更没有权贵与金钱的攀比,只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在大家的心底不断升华!

毛总乐此不疲地与他的哥们儿一通豪饮并兴致盎然的穿梭在两桌之间,这时,师母站起来倡议;为了使这次盛宴的气氛更加融洽,请大家客串敬酒并各尽其才即兴表演!话音刚落,餐厅的气氛便在这位女侠的豪爽说辞中再一次被推向高潮,就连坐在我旁边的关姐,王桂华以及会长夫人,也在国酒柔柔的浸透中娇羞的`异常美丽!

我忽然想起了那句“酒酣之时人更美”的话!客串过来坐在我身边年过半百但仍容光焕发的孙和大哥,见大家兴致正浓,竟自告奋勇的在两张餐桌的空场地即兴演唱起歌曲和样板戏,那每一个唱念顾盼都是那么的投入,直逗得大家笑弯了眼!

我习惯性地低头看看手表,时针已指向14.30分,原来盛宴已经历时两个多小时,真该散场回家,让劳累半天的毛总好好地歇一歇了,可是酒意正浓的毛总又站回了他的演讲台,用半醉的舌音继续承诺着他的下一次宴请主题----杀羊!这时酒过三巡家住尔河的刘志会上前pk;--“你杀羊,我杀猪’!虽然这是略带醉意的承诺,但是我坚信,他们的豪情不吝色,他们的侠义不打折!

面对这样豪情万丈的两个男人,不,还有我们的飞骑队员-----我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自己所学来的经典词汇来赞美他们,这一刻,我感觉到了黔驴技穷的无奈!

或许今天的我有些飘飘然,即使一个人下车后漫步在阴雨绵绵的庭前小路,却也分外珍惜这饶有兴致的浪漫!

我仰起头,看了看天空的乌云,然后虔诚的在心里祈祷:愿次日清晨雨过天晴,旭日东升!那样,江边的浮桥上就会再一次呈现出一道动人的风景线!----那便是嫩江各界精英荟萃的飞骑队伍,他们将在晨曦的辉映下,穿上骑行服,跨上飞车,满怀豪情的奔驰在青山碧水之间并向着心中梦想的七彩人生继续出发!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四

天有些阴沉,我一个人,缓缓地来到这一片绿草鲜美,杨柳依依的河潭边沿。在这个闷热的早晨时刻,那些喜欢晨练的人们都早已离去,此时,也正是人人在一天里最为紧张忙碌着的时候。大人们要吃完早饭去上班,孩子吃完早饭要去托儿所或到学校去上学,就是整天无所事事退休和离休的老人们,也都如往日一样,准备在吃完早饭后,去到老年活动中心,或是打几杆台球,或是下几盘象棋,再或者就是搓几圈呼香喊臭的麻将,作为一天的消磨。而我今日也无事,但我却是不属于以上任何的一种人。索性,我就一个人,信步踱到了这一片绿色盈盈的河潭来。

这是一片安静的所处,也是一片偏僻的所在,四周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嚷与噪杂,人们由所居住的门庭到这里来,只有通过一条弯曲的小路,再通过攀上一个不高不矮的山,才能抵达到这一溪的河潭。这一处河潭,距离我的家不近也不远,不过,在平日里我是很少来到这里散步或悠闲的。即便偶尔地来一次,也大都是与其他的人们,随帮唱曲地来,就是自己独来,也不过是都是匆匆地来去而已。今天我的到来,是与往日不同的了。因为今天我除了安闲,就是安闲。今天虽然闷热,但却是难得的一个阴天,不时地也有小风拂面,道是悠闲的好天气。

这里是山水相依的一带地方,也是绿色掩映着一片河潭的地方。我沿着脚下这无名的小路,走走停停,观观望望。有时悄悄地移到一颗碗口粗细杨柳的树下,双手握住树干,摇出一树鸟儿们的飞飞落落和雀跃的啁啾之声,还有我幸灾乐祸的窃喜和笑语欢声。或是弯下腰身,从地上捡起一块薄石,顺着琉璃一般的水面,撇出去,薄石在水面之上跳出几个轻盈的水花,随之漾出几朵眩晕的,如同少女一般的甜甜浅笑涟漪,悠悠地向着四外消散。我心里暗想,这里的美丽景色,或许是老天的有意安排吧,要不这里的一切景致怎么这样怡人呢,似乎又都充满了灵秀之气呢。

我在这样秀色可餐的景色之中,暗思着漫想着。我似乎错以为自己是在另一个世界里。好像在这里,我已经脱离了世间的是是非非,也忘却了恩恩怨怨,一切都是自然地平和。在我的周围,只有那些高高矮矮婆娑的杨柳的树,不时地在风中,用它们密密长形的叶子,将灰蒙的天空,随意地裁剪成好似雕版的刻画,或是纷乱成写实和写意的,浪漫与婉约的一组组生动的画面。我喜出望外地观赏着这些自然天成的杰作,我真的是流连往外了。

河潭的四周并不是很大,站在任何的一处地方,整个河潭都能一览无余。河潭里的水很清,但不是很深。以前,我看到有人下到过这水中,深的地方也只能刚好没膝,大多的水只是在人们的脚踝以上。四周的岸畔,除了东南水的向外流淌,不是合围的,其余三面的水几乎就是相互围合的,因此,也就形成了这一处的河潭。岸边大部分都是被葱绿的枝柯草木簇拥和覆盖着。也有几处被人们踩踏出毛茸茸的小道,直到河潭水的近前。那是人们有意无意才出来的,乍一看,这几条绿意深深地小道,很有一种画龙点睛的精妙和经典之所在。让我不得不承认,一切自然的,才是最美的,这样由衷的感慨来。我也不得不羡慕起这里的花草和树木,就连这里的土石,我也赞叹它们会有这样的好福气。这或许就是青山绿水共为邻的大好之处吧。也不知为什么,我的脑子里突然想到了陶渊明的那篇《桃花源记》来。

虽然这里还算不得过于完美,但这里的祥和与清净也算得是一处很好的地方。在这里,你完全可以尽已所欢,为己所乐。不必委屈自己,也不用避讳什么。这里既是早晚锻炼的好去处,也是悠然自得的好来处。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是要多多来此的了。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五

我们衡水市地处河北东南部,与山东德州毗邻。虽说河北是沿海省份,可是我们衡水却是地道的内陆地区。海鲜要比德州贵上好几倍,所以大家很多时候是去德州吃海鲜。老天却很眷顾衡水人,造就了一个天然的衡水湖,在华北是第二大淡水湖,还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鱼类资源相当丰富,倒也不愁鱼吃。

沿湖岸尽是大大小小的野生鱼饭店,驱车几分钟就可以到达,甚是便利。有一个叫“船上人家”的饭店颇为著名,用木头搭建起来的的建筑虽然简单,却很有特色,一个个雅间沿水面而建,外观就像船只靠岸,内看就是湖里荡舟,加上乡土气息浓厚的服务,广受游客和本地食客的欢迎。由于饭店近邻106国道和衡水湖畔,生意十分火爆。

漂亮的农家小姑娘来点单的时候,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柔声的给客人请安,熟练的要告知本地的特产和拿手好菜。你若耐心等待,那淡水湖里生产的能和海鲜媲美的各类佳肴定能让你胃口大开。我总是觉得,在这个地方就餐,虽然不比五星级酒店的豪华气派,却神清气爽,惬意无比。若再有一二知己陪伴,随心畅谈,并不时惦记着心仪的食物,呵呵,那种滋味,颇有点焦灼和期盼夹杂的味道。

等餐的漫漫时间里,瞭望无际的湖面随风起着细微娇媚的水皱,一轮一轮往岸边扩散开,似乎和着畅谈的旋律一般,应着风,发鬓或者衣裾也会快活地漾起来,于是,这朽灰的木楼也跟着生动鲜活着。就在落日的霞迅速地退却,剩就残留的最后昼光时,那香气肆意朝我们奔赴而来,寻味望去,小姑娘手里捧着的汤盆竟恍惚成一盆良久以来心驰神往的琼浆似的了。汤盆是那种硕大和粗糙的铁盆,汤液乳白,点缀些许红绿,煞是诱人。然而,却是不可大口来品尝的,只能先如同品茗那般小啜,那些许的红,就是上好的小尖椒,完全将辣汁融在乳白浓黏的汤里,因为滚烫的缘故,辣味相当突出。所以,我总是首先小心地解开鱼脸颊的壳,露出白嫩鲜滑的肉,这块才是整条鱼的精华所在了。这块脸肉,我是相当爱惜的,必是要细细的在舌尖慢慢消受,在大多有鱼的餐桌,这块肉总是被我享用着,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随着时间,我渐渐觉察,其实单就这小小一块,我都深知,我多么被纵容着,我理所应当地视其为己有,吃到酣畅起来,索性就不用那么斯文地用筷子慢慢地捡了,用手除刺才是精准和快捷的。大快朵颐的时候,我是不顾那么多的礼貌,先随了自己的口舌要紧。并没有人觉着诧异和不适,想必已然习惯了我这么随性,而视若惘闻。所以,次次吃鱼,最后,我那方的鱼骨最为傲人的多。温度稍降,便是品汤的最好时候了,盛在白瓷碗中,似豆浆那般白滑,抿一口,鲜香溢满口齿唇尖,每每回想那种鲜香四逸,无论谁谈论起各地鱼的种类和吃法来,我都是斩钉截铁地认为,只有这乡间广殿的'雄鱼汤才算是极品。这可不算噱头,唐时的怀素,其传世墨宝《食鱼贴》就是佐证。“老僧在长沙食鱼……”,我宁愿相信,就是长沙鱼羹的酣醇鲜美,促这老僧成就了其惊世草书的巅峰之作。

暮色降临时,饱食的人谈兴正酣。木屋也开始掌灯了,这会儿,吃已退成其次,聊已成为正题。性情起来,就占着主人这块地盘神侃海聊。或者还有个好去处,就是沿着湖边的小径走走,很有些惬意,完全就在自然之中了。看不见其余的人或者灯火,唯一较高的建筑就只有湖畔矗着的一座新落成的管委会办公楼,唯一的火龙就是106国道来来往往奔驰的汽车。

夜凉,催人。待到归途再经“船上人家”木屋的时候,这木屋除了昏黄的灯,萦绕的飞虫,就剩一隅沉寂。飞车往都市奔去,我知道,我必然不久就要回来,在“船上人家”木屋,在一池绿水衡水湖畔,寻我自己的心情。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六

巍巍南太行,是绵延八百里太行山的最顶峰。她春来百花妖嫣,而夏至凉风如船。她秋到红叶似火,而冬归万里雪飘。任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仍不会失去自己那种唯美的妩媚之态。特别在数九寒天,更能显示出她独有的品格与魅力。

每当,一场大雪铺天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霎时,山白了、鸟绝了,眼前的山村不见了。天地浑然一色,到处原驰蜡象。待晴,太阳刺破雾霾。走出村外站在旷野的你,会有一种神毓体旷的感觉。啊!我最喜欢这样的美。

唉!也许是厄尔尼诺现象,也许是全球气候变暖,也许是环境污染破坏了空气。总之,一场久以期盼的大雪至今很难见到。这不,过冬至节了,一场大雪才姗姗来迟。

冬至节来临,山里人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拽上一拽。无论再忙,全家人都要放下手中的活儿,到厨房炒几个菜,包几锅饺子,然后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个团圆饭。尽管你平时沾不沾酒,此时也得端起酒杯小饮一口,这是必须的。

虽然现在的小日子过得滋润了。但我依然恋着儿时的冬至节。那时,并没有非吃饺子这个说法。即便有,也没几家能吃得起。倒是五更起来摔南瓜,早晨吃南瓜拌炒面,这是上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说起炒面,大概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得甚少了。好!我就把如何做炒面的事给你唠唠叨唠叨。可能你不一定喜欢吃,但你一定喜欢听。假如你想做一顿过过嘴瘾,那也不一定能找上做此活的工具了,特别是城里。

时代变迁,这会儿冬天见个雪,大家就兴奋得不了不了滴。我儿时最讨厌的,就是一场又一场厚厚的雪。话又说回来,山村里的父辈们,他们对下雪却是一种奢望。只有下了雪,才能轻轻松松地过几天闲日子。

记忆中,冬至前两天,母亲会挤出个空隙,提前把煤泥调得粘乎乎的.压在灶火里。然后再挑出上好的玉米棒,把最饱满的籽粒用手拧下。看灶火旺了,端来蒸馍用的笼底,里边再放些干净的沙子。先把沙子炒热玉茭下锅,然后一只手拿着玉米棒不停地搅动,直到玉米炒熟为止。最后,再炒些黄豆拌进炒好的玉米中。

玉米炒好,母亲急忙拿起扫帚,从家里到有碾子的地方扫出一条雪路。再把碾盘、碾子的周围的雪全部打扫干净。然后,带着一家人高高兴兴就地去碾面了。其实,磨面的程序并不复杂。我们只管把碾子推得飞快,而母亲则把碾盘挤碎的面儿用箩筛下来。粗的再碾,再箩。直到全部磨细为止。

鸡叫三遍,黎明前比午夜更黑,母亲用高粱稍子点亮油灯,然后叫醒熟睡的我。因为我和母亲有个约定,我要亲自站在炕上的墙头,把母亲准备好的老瓜摔破。母亲捡起破瓜用水洗净切块,打火坐锅。不大一会儿,老瓜就在锅中唱起歌来。

吃早饭了,我们先把煮熟的南瓜放在碗里。去皮,加进炒面,筷子搅转。根据自己的口味,可稀可稠。炒面未到嘴边,香喷喷的味道早以扑鼻而来。虽然炒面诱人而馋,但也不敢放开紧饱去吃,因为炒面在肚子里要彭大的,贪吃会撑坏了肠胃。

等把大半碗炒面吃个底儿朝天,母亲又把一锅浆水汤儿做好了。其实,多半碗炒面,一碗浆水汤儿。既吃饱了肚子又润滑了肠胃,这是绝配。

这些老掉牙的陈年烂事,过去感觉乏得老掉了牙。而今天,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有时我也纳闷,如今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的,反而感觉生活平淡无聊呢?经过反思答出结了论:其实就是丢失过去忙忙碌碌的过程。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七

走得太远,我都忘了,身在何方?想去看光雾后山阳光下的红叶,却又在猫雨。上次去十八月潭,也是阴沉沉的。10.9,我们30多号人,8、9个车,从仪陇朱德故里自由户外部落飞驰巴中。波娃子说是昨晚猫尿喝高了,像个红鸡公。还有临时不来的,又不早点说,害得想来的没来成,话不多说,直接咔嚓!

11时许,我们前面两车已到南江水泥厂大桥附近,后面的车还没跟上来。看到还有一队川哈尔的车也飘到前面去了。已给后山农家杨姐打了电话,安排了伙食,不然35号人搞不赢。远山,正迎合了光雾山的名字,光是雾。

午后1时许,我们才到往陈家山岔路的溪口村道。一截水泥路后就是翻浆的砂石路,只下去了一辆越野,其余小车只得倒回停到主路边的山货购销门市,开始还搞错了方向。一路人马拖拖拉拉几里开外,肚子都在唱空城计了。两点多,才到目的地,杨姐已经备好饭菜。

一路风尘,一路北风吹,初冬的红叶,已被雨打风吹去。一行人,老老少少,背包前行,渴了,就喝巴河水,甘洌爽口。柿子也红了,挂满枝头,主人何在?活生生将家的`变成野的了。

上次来,中秋无月,匆匆而过,加之车子耽搁和绊了两个人,没得好大心情。下午大家散去后,难得的时间自己在这块小村子转转。金黄的银杏,飘飞的落叶,野花野果,土墙瓦房,初冬的后山给人无限怅然。山风,呼呼地刮,穿透我沾满尘灰的灵魂。身在哪,心在哪?遍地枯草。

马鞍队秋秋她们晚餐用完,就直奔波娃子、故事等垒砌的柴禾,点燃熊熊的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而我们还在一起喝喝喝,最后大家齐聚篝火边,一阵群魔乱舞。然后是各出节目挑战,各展才艺。欢歌笑语,尽情渲泄。因为二天要爬山,夜已深,于是差不多了就各自散场安歇。我和波霸、四毛提了好几桶水才把火种全部熄灭,就怕风一吹引燃周围房屋。

波娃子、老冯、四毛我们几个还围坐在火塘边,几杯酒儿下肚,闲唠嗑一些漫无边际的话题。午夜时分了,晕乎乎的,倒头就睡。我和老范、波霸三个就在堂屋铺上垫子、睡袋一梦黄梁。外面,夜风穿过屋脊、树梢,伴着哗哗的巴河水,犹如浑然天成的交响乐、催眠曲,但也有嫌吵的。所以啊,花开两样红,人和人不同,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体会。

次日早上7时许,爬起来随便两碗稀饭,向峡谷进发。一切依然,水势小了许多,上次不能过的地方都能走了。还看到重庆来的几个驴友一哈尔上去,一哈尔就下来了,大概是来到此一游的吧。候着后面的几个摄鬼回到驻地,已是13时许,饭一吃,老范帮联系好拉包拉人的车子,一行人大踏步撤退。

青山绿水彩叶情,落红有意,流水无情。虽然后山红叶黄叶凋零,但在群山之巅,彩叶还在燃烧,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留点念想,遗憾也是美。窃以为,光雾山还是大坝景区红叶多一点。

来就来了,总得买点什么,在停车的寨坡乡溪口村山货商店,大家都可劲地买了些野山菌等东西带回去。这次驴行还不错,大人睡娃平安。特别是自胜者父母,虽然年事已高,但老当益壮。户外的规矩,相信大家会逐步领会。挥挥手,就此作别。路在远方,后会有期。

回来,才仔细看了牛背山出事的报道,3个游人,就此自驾黄泉路。那个车牌,也怪得出奇,后面3个4,真是点儿背啊!古言四川是个邪魔地,看来还真不假。在你说走就走的时候,恐怕还是要做好功课,安全第一,冷静评估,三思而后行!牛背山,我们自由户外曾经徒步上去,搭车下山,平安归来,出事只能说是游人的安全意识和当地管理的失控,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琐事缠身,打字忘字。草草作此回味,是为记。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八

这个小村庄被大片的绿色包围着象是一个岛屿。清新湿润的空气里偶尔传来阵阵牛粪与腐草的味道。泥墙土院、鸡鸣狗吠,一切依然是多年前那未曾改变的旧模样。

既然是老模样就少不了麻雀们的热闹,它们响亮欢实的叫声交织成这里最独特最热闹的一种音韵。五个一群三个一伙站在人家的墙头院子、树叉上,叽叽喳喳、一惊一乍,就像是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们。想从它们那里瞧出点什么,可惜鸟儿光顾着它们自己的事情,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线索,一缕烟的功夫便你追我赶地又飞往别处了。

一只老牯牛拴在树下,它倦怠了?还是象一位经历了很多事情的老人,把流年的岁月当成了一块点心,慢慢回味慢慢咀嚼,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牯牛都没有任何表情。

芦花大公鸡是无所谓的。它漂亮美丽,正值壮年。不知道什么是忧患。它那色彩斑斓的“外衣”让我想起小时候做毽子时的快乐。毽子只能用公鸡的毛做。母鸡的毛短做出来笨拙得很。那时生活贫困,家家都养的是下蛋的母鸡,公鸡很少却也得等到过年才能杀鸡取毛。因此我和许多小女孩的愿望一样,就是谁能给几根鸡毛。如今芦花大公鸡的毛再美丽都已经过时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里的孩子都已经不玩这个了,至于玩的是高级的还是低廉的,孩子们恐怕都没有时间去摆弄了,他们对付的是铺天盖地的作业。骄傲的芦花大公鸡后面一直跟着几只母鸡,它也有三妻四妾吗,瞧,那只被落下的母鸡,它摇摇摆摆急速奔来的样子是多么笨拙好笑啊!

乡村的狗倒是变了品种。它们没有了高大的外形,就象人里面的矮子一样没了自信,吠声也就可以和稍大一点的猫相比较了。

地里头丈把高的麦苗,经过季节之手的摩挲已有了成熟的气息。这阵子的农人闲下来了,只等着麦熟果黄呢!也许离城镇较远消息闭塞,他们并没有出去打工的意思,无论寒暑都习惯地两手筒在袖笼里一起唠唠嗑,说说谁家的媳妇好,谁家养的羊儿多,秋冬可以买个好价钱……老农们的脸上沟壕纵横,如同是麦田里一道道垄沟。他们的衣着和岁月一样久远,但农人习惯了这样没有波澜的日子,因为他们很少走出这个“岛屿”。

施工中的一天,我来到一棵树下靠着麦垛休息。

迷迷糊糊中,隐约地看见一个老太太歪歪扭扭的朝我走来。她一脸的慈祥笑意,还提着一个布兜。我有些惊讶的坐起来,只见她从布兜里掏出几个冒热气的包谷说:一个女人家干这么累的活,够辛苦的啊,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掰了些包谷煮了,新鲜着呢吃吧!

肚子倒是不饿,有了说话的我也不寂寞了。老人说:家里太穷太乱要不早就让你到屋里休息了。我说:这里很好,凉快的很。

老人似乎很信任我,很快地就打开了话匣子。

那年,老人和老伴为收留一个流浪儿而高兴。这个孩子当时一直是昏迷不醒的,很多人都说是养不活了,就是养活了收养一个这么大的孩子,让他打心眼认这个家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村里许多人都不很支持他们这么做。

婆婆和老伴没有听从任何人的劝告,他们倾尽所能为孩子医好病养好身体。小男孩的菜色脸庞有了些红晕,换上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特别招人喜爱。流浪儿似乎也很乐意把这里当成了家。

家总算圆满了,老两口有了精神,他们在孩子到来不久就在村上的小学给报了名。有了书读有了温暖的家,有了孩子甜甜的叫声,幸福在这一家人脸上绽放。

可惜好景不长。为了念书的孩子为了家里多出一碗饭,本来老两口生活并不宽裕,这下更添几多愁肠。没有别的出路只有靠卖菜为生。他们早出晚归,腿脚一刻不闲,老伴很快就累倒了,不久便撒手人归。

刚刚起步的家就这样坍塌了,婆婆和孩子少了依靠,生活穷困极了。没钱,孩子也读不了书,但他也不愿跟着婆婆在地里头吃苦,于是村子里又多了一个偷鸡摸狗的无赖。老人多次苦苦相劝也无济于事。最后竟不辞而别。

老人夜思日想、牵肠挂肚。哭的没有了眼泪。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的儿子终于有一天回来了。

外面流浪多年的孩子已不是孩子摸样了。他还领来一个比他年龄大很多的一个女人和一个不过几岁的孩子。老人没有办法,只好让他们住下。那个女人的眉眼之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刁钻与狡诈,根本不象儿子说的无家可归的样子。每每儿子不在家的时候都对婆婆恶语想加。

老人原本身体就不好,又气又累。便偷偷规劝儿子说:自己还有些积蓄让他好好找个女子成个家,不要和那个不明不白的女人来往了。儿子假装听从,当老人把钱递与他的手中时,便领着女人又踏出了家门。

从此,老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婆婆讲叙这个故事时,一直是平静温和的。似乎讲述着一个于己无关的故事。她掰啃着一个有些老的咬不动的玉米棒子。所剩无几的牙费力的咀嚼着,象是咀嚼一段艰涩的人生。老人是微笑的,全然没有积劳怨恨的样子,也不似饱受折磨后的一腔怨气。从老人身上看到,艰难困苦的生活可以使人容颜衰老,但不能因此就让一个人对生活就失去了信心!

每每我在辨别这个小村庄的方向时也在辨别那里的房子,哪家最寒酸最窘迫。老婆婆如何在漫长的岁月里坚守,在孤苦冷雨中度日。所幸的是,每次见到的老婆婆,见她并没有增添多少的憔悴。

简短的话语,匆忙的告别。大家各自有事,她拾着路边的瓶子,我坚守着工作岗位。无法探知她的境遇,她也不似有倾诉之意。每次给她带些的牛奶和食物,老人都很开心。

老婆婆纵然有太多苦难,但她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个性一定会冲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她会很好的生活下去的。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九

病房内右边已住了一位看上去到了杖朝之年的肥胖阿姨,正躺在床上输液。阿姨的床边立着一位剪短发,不施粉黛的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她面容姣好,身材匀称,我不由频频多注视几眼,好精致的女人啊!

快到中午了,小护一士送来一杯熬好的中药,只见她轻轻地把阿姨扶起坐好,用手倒了一点中药试试温度后,才把中药端给阿姨喝,接着又倒了一杯热水给阿姨漱口。没多久,又剥了一个香蕉递给阿姨吃,又取张餐巾纸给阿姨擦嘴,看见她这样的无微不至照顾老人家,猜想她一定是阿姨的贴心小绵袄。随着母亲住院的天数增加,我对她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喜欢上她,并且越来越敬仰她。

原来她叫贺喜英,是冷水江煤矿的退休工人。住院的是她的婆婆,姓段。段阿姨今年78岁了,是锡矿山的退休工人,老人家有一子两女,贺姐是段阿姨的媳妇。段阿姨的老伴去世多年,一直一个人住在北矿,儿女多次上山接阿姨到市里生活,老人家就是不愿意。原来阿姨看见孩子们工作都很忙,不愿拖累儿女。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贺姐给婆婆请了保姆,还买了台手机给婆婆。经常电话里再三叮嘱婆婆注意身体,注意安全。每逢周末,她都要携同丈夫一起买些水果、鸡、鱼、肉去北矿看望婆婆。她常说:“家有一老,就是一宝。我们总有一天都要老的。”

这次婆婆感冒了,一直拖着,没有告诉儿女。幸好贺姐心细,在打电话是发现婆婆不停咳嗽,马上决定将老人家接下山,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老人家不但血压高,而且肺部也被感染了。天气转凉,贺姐看见婆婆穿的衣服太单薄,马上到街上给老人家买厚衣服、厚袜子。段阿姨的'儿子、大女儿都要上班,小女儿的孩子才3岁,她将照顾婆婆的重担一肩挑一起。她自己有严重的腰椎盘突出,每次做完牵引,就马不停蹄地赶到病房来。她每次进病房都要观察老人家的气色,查看一下每天打些什么针,吃些什么药,血压多少?是否还有咯音?看药吃了没有,哪不舒服?当她要回家做饭,小姑子来接班时,她都要交代小姑子什么药还没有喂,饭后再喂什么药,她每天做些合口的饭菜送来,精心侍侯,从不厌烦。

婆婆也不见外,把媳妇当成亲闺女看待。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贺姐风尘仆仆刚从市场宰两只土野子进门,还没来得及歇口气,段阿姨要解小手只喊小贺帮忙,当时老人家的大女儿也在场,以至于老人家的亲闺女都自叹不如嫂子照顾妈妈尽心尽力。

贺姐退休后曾经跟朋友合伙开过麻将馆,收入可观。可当她母亲在长沙住院,马上要动手术时,她毫不犹豫把麻将馆打出去,去长沙侍侯母亲。她说钱可以以后再赚,母亲只有一个。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生病时间一长了,就不招儿孙待见了。但是她却觉得照顾婆婆越久,心里越是牵挂她,越是放不下。

婆婆病好之后,她再也不准老人家回北矿去住了,丈夫看她很辛苦,要帮她雇一个保姆照顾婆婆,她没有答应,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老人跟她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就跟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她要用自己的孝心来回报她,悉心照料她,让她幸福的渡过自己的余生。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十

1966年,父亲费尽心血、耗尽他当时所能筹措得来的所有,寻找设计师,将原来普通的、一般的两层楼,魔术似地塑成这一栋在那个年代整个美拖旋转桥南区最好看、最别致,也最高的四层楼建筑:房子?房屋?住所?不,是父亲的爱,他无尽的爱凝成的「家」,给你们的「家」。

对,「家」,在1966年刚建好时,多温馨、多温暖、多温柔、多温和、多温心的一个词儿,一个光让你看俊秀浅蓝的外貌即已喜欢、陶醉的窝。楼下第一层右边是一个可爱的院子,矮矮的篱笆旁立着几株亭亭的琼英,舒服亮眼的朵朵黄花在片片绿叶的陪伴下,于微风中摇曳生姿。二楼阳台的长长栏杆,是你在家时肯定会去倚立的地方;停电的夜晚,唯有倚栏呆看夜空中盏盏照明弹,倾听不时传来的枪炮声,不知能向谁问战火可能停歇的日子。四弟爱单独住在三楼。顶楼的小房间似乎不为什么地存在着,让二妹在另一大半的露天阳台上,种些她欣赏的西红柿、苦瓜和许多美丽的`花。

1968年戊申春节,最惨烈的战事摧残整个南越。年初二清晨起,大批的难民四面八方涌来挤满一楼,大大的厅只有他们的惊惶、哭泣、哀号,等着能回到已半毁或全毁的家。

长期在西贡飘流居无定所的你,实际上住在这个「家」里没有几天。1969年9月17日你以为的暂别成为永别。而父亲,艰辛营造一个1966年绝美的「家」,他自己和母亲,却一直都待在对面的万寿堂中药房里,孩子们每夜从药铺过来,与父母永远隔街相对。

也许不忍目睹1975年4月的沦陷,1974年,年纪轻轻就急着去世的母亲,没有住过一天这个「家」的任何一处。1979年初,父亲在你眼泪早已流干,痴痴盼等重聚的那一刻,临上飞机的前一晚,未及说任何话即已离世;妹妹们让他仓促地从这个「家」前往母亲长眠之处。

他走之后的第二天,他一生的全部全部心血,已成为「政府」的最大「胜利」;而他和母亲原本「安息」之地,亦于初由「政府」挖去。被迫离「乡」的他们,飘流在陌生的堤岸。离「家」二十余年的四弟,才回去陪着他们自「家乡」往「异地」,也在数天后,永远孤单地睡在更遥远的另一个异乡,不提归期。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十一

只有望不见尽头的死寂。饱受着风吹日晒,仿佛我的每一片树叶都在更快地衰败,老去……我等待着救赎,又像是等待着死亡,那度日如年的感觉,绞痛着我的每一片茎叶。

每每夜晚,当晚风拂过,我摩挲着自己的叶子,用飒飒的响声发出呼唤,可我却发现,什么都没有,寂静得仿佛这片土地只有我一棵树一般,空虚而无助。

那是我的孤独。

那是我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这儿不是我的乐土,那大山之间……不才是我的归宿吗?

面对夜空,我又一次摩挲起树叶,奏起凄凉的歌,对着天边的母亲诉说起我的那份悲哀、那份孤独、那份对家乡深的思念。

我生命的枝叶只有在家乡的温暖中成长,只有,在青山绿水间葳蕤……。

绿水人家绕散文篇十二

有一次,我下班回来,母亲告诉我一件事。隔壁病房有一位老太太,因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一病,显得非常瘦弱。这位老人的孩子因事刚出门,老太太肚子很不舒服,自己拿着吊针瓶子向厕所艰难移去,等移到厕所门口时,她已经无法挺一直腰背,只能用手捂住疼痛部,一点点挪动,“走一步,要掉几滴汗珠。”正好贺姐从旁边经过,她马上跑进病房,把她婆婆的专用凳子搬到厕所,扶着老太太坐在凳子上,等老太太大解完毕后,将老人家送到病房,又将厕所冲洗干净,好心的贺姐转身离去。贺姐的举动,深受医生、护一士、病友及病人家属的称赞,也深深感染了我。

母亲终于康复出院,贺姐的故事今天说到这里。我跟贺姐一见如故,我们相互留下了电话号码。

贺姐,好人一生平安!在此,我祝贺姐及她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顺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