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3:01:05 页码:7
最新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汇总17篇)
2023-11-24 03:01:05    小编:ZTFB

总结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找改进的方法。如何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范文是优秀作品的集合,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一

周末的清晨,我站在窗前悠闲的向楼下观望着----尽收眼底的是昨夜刚被雨水冲刷过的各种果树、百合、刺玫瑰----那沐浴过后的树叶湛绿湛绿的,在这绿衣的的点缀下,百合的洁白和刺玫的粉黛显得格外的绚丽,!这怡人的景致使我油然的想起了前几日我去团山采花时路遇的一队“飞骑侠客”-----他们身着七彩骑行服,飞速的与我一一擦肩,我不禁回头张望,那骑行在最后的队员,还戴着一副搭配得极其完美的户外眼镜,这别具风格的一处亮点,生动的再现了经典动画中的“蜘蛛侠形象”!

就在我自由遐想的时候,我的手机铃声已然响起----是我靓丽的同事关淑敏姐姐(自行车协会会员)打过来的,她受师母(明姨)的委托,,特别邀请我这个迄今为止还只与协会的飞骑队员路遇两次的冒牌骑行者去参加宏达煤炭嫩江分公司毛青才总经理的友情宴。

于是,我和关姐等人一起在接近中午十一点时如约来到了位于育才新区5号楼的自行车行,这里也是嫩江县自行车协会的根据地----我们所有飞骑队员的师傅家。

感慨之余,我便和几位车友按照师母的安排,乘坐着毛总派来的专车去补办会员证的照片,当我们走出照相馆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队友们的雅兴丝毫不减。大约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毛总的煤炭公司的大门口,透过被雨水划出弧线的车窗,我看见了早己等候多时的毛总------一个身材魁梧,豪放洒脱的东北男人的伟岸形象,顷刻间“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随着车子的嘎然而止,大家相继领略了毛总的热情,他一边寒暄着招呼大家,一边嘱咐手下的名厨加快了备菜的速度,因为还有一部分男队友有事迟些到场,所以我们这些姐妹们开始在毛总一楼的办公室随意地享受着先入为主的畅快,且心无芥蒂的侃起了每次一起骑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就在大家聊得兴起时,走廊里传来了数人的脚步声,一猜便知是我们迟到的男队友,与其应声而至的是毛总那粗犷大气的打场声,大家这才停下了兴致勃勃的探讨,追随着扑鼻而来的香味儿来走进餐厅。

毛总见大家已经一一落座,便站在餐厅的中央,以一种东道主特有的口吻开始了他的即兴演说;“今天这鲍鱼和海味都是我前几天从大连用保鲜箱特意背回来款待大家的,今早为了炖自家的猪肘子和排骨给大家品尝,我只好放弃了今天的骑行,亲自下厨-----”毛总憨笑着看看自己的队友,又继续着他的演说:“大家能光临,我高兴,我没有任何的个人想法,只为一份情缘和一个共同的爱好,才宴请大家,希望今天畅所欲言!”毛总的话音刚落,席间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这份侠骨豪情的无限感怀!

我以为毛总的开场白结束后,便是如我平日里司空见惯的酒场一样,在寒暄的虚晃中参杂着做作的推杯换盏,而后在彼此不常相忆的遗忘中结束了貌似豪饮的一次所谓的“亲情互动”!最后淡然挥手,各奔东西!

我醉意朦胧地看着眼前动情的场景----毛总豪爽地关照着每一位女士,然后捧着一大瓶子纯鹿茸酒,又向他的“哥们儿”挥洒着他那用之不竭的豪情!-----每人倒上一大杯,就连我们文质彬彬的在疆平律师事务所当顾问(兼自行车协会会长)的孔祥省和广电局的乔国臣也在劫难逃!大家似乎对毛总的专权早已司空见惯并乐在其中,因为大家知道,此刻,无论你是彪形大汉,还是文弱书生,一律要承受“通杀”的命运!这就是协会的与众不同的法规,在这里,没有年龄和资历的区分,更没有权贵与金钱的攀比,只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在大家的心底不断升华!

毛总乐此不疲地与他的哥们儿一通豪饮并兴致盎然的穿梭在两桌之间,这时,师母站起来倡议;为了使这次盛宴的气氛更加融洽,请大家客串敬酒并各尽其才即兴表演!话音刚落,餐厅的气氛便在这位女侠的豪爽说辞中再一次被推向高潮,就连坐在我旁边的关姐,王桂华以及会长夫人,也在国酒柔柔的浸透中娇羞的`异常美丽!

我忽然想起了那句“酒酣之时人更美”的话!客串过来坐在我身边年过半百但仍容光焕发的孙和大哥,见大家兴致正浓,竟自告奋勇的在两张餐桌的空场地即兴演唱起歌曲和样板戏,那每一个唱念顾盼都是那么的投入,直逗得大家笑弯了眼!

我习惯性地低头看看手表,时针已指向14.30分,原来盛宴已经历时两个多小时,真该散场回家,让劳累半天的毛总好好地歇一歇了,可是酒意正浓的毛总又站回了他的演讲台,用半醉的舌音继续承诺着他的下一次宴请主题----杀羊!这时酒过三巡家住尔河的刘志会上前pk;--“你杀羊,我杀猪’!虽然这是略带醉意的承诺,但是我坚信,他们的豪情不吝色,他们的侠义不打折!

面对这样豪情万丈的两个男人,不,还有我们的飞骑队员-----我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自己所学来的经典词汇来赞美他们,这一刻,我感觉到了黔驴技穷的无奈!

或许今天的我有些飘飘然,即使一个人下车后漫步在阴雨绵绵的庭前小路,却也分外珍惜这饶有兴致的浪漫!

我仰起头,看了看天空的乌云,然后虔诚的在心里祈祷:愿次日清晨雨过天晴,旭日东升!那样,江边的浮桥上就会再一次呈现出一道动人的风景线!----那便是嫩江各界精英荟萃的飞骑队伍,他们将在晨曦的辉映下,穿上骑行服,跨上飞车,满怀豪情的奔驰在青山碧水之间并向着心中梦想的七彩人生继续出发!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二

我记得那天空是湛蓝。

我记得那池塘是清澈。

是牛羊自由的奔放。

是美,是原始的舒畅。

你走了。

是一点一点的.欲望……。

你换了模样。

是我们短浅的目光……。

我闻不到泥土的清香。

我看不到昆虫的闲逛。

我听不到鸟儿的歌唱。

我踏不进过去的风光。

迷惘。

谁能停止人们对欲望的滋长。

愤慨。

只能站在这糟杂里微声传扬。

我来对自然的渴望,我不想只是渴望,可我只能在心底瞭望,一张张古老又真实的画面。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三

巍巍南太行,是绵延八百里太行山的最顶峰。她春来百花妖嫣,而夏至凉风如船。她秋到红叶似火,而冬归万里雪飘。任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仍不会失去自己那种唯美的妩媚之态。特别在数九寒天,更能显示出她独有的品格与魅力。

每当,一场大雪铺天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霎时,山白了、鸟绝了,眼前的山村不见了。天地浑然一色,到处原驰蜡象。待晴,太阳刺破雾霾。走出村外站在旷野的你,会有一种神毓体旷的感觉。啊!我最喜欢这样的美。

唉!也许是厄尔尼诺现象,也许是全球气候变暖,也许是环境污染破坏了空气。总之,一场久以期盼的大雪至今很难见到。这不,过冬至节了,一场大雪才姗姗来迟。

冬至节来临,山里人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拽上一拽。无论再忙,全家人都要放下手中的活儿,到厨房炒几个菜,包几锅饺子,然后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个团圆饭。尽管你平时沾不沾酒,此时也得端起酒杯小饮一口,这是必须的。

虽然现在的小日子过得滋润了。但我依然恋着儿时的冬至节。那时,并没有非吃饺子这个说法。即便有,也没几家能吃得起。倒是五更起来摔南瓜,早晨吃南瓜拌炒面,这是上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说起炒面,大概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得甚少了。好!我就把如何做炒面的事给你唠唠叨唠叨。可能你不一定喜欢吃,但你一定喜欢听。假如你想做一顿过过嘴瘾,那也不一定能找上做此活的工具了,特别是城里。

时代变迁,这会儿冬天见个雪,大家就兴奋得不了不了滴。我儿时最讨厌的,就是一场又一场厚厚的雪。话又说回来,山村里的父辈们,他们对下雪却是一种奢望。只有下了雪,才能轻轻松松地过几天闲日子。

记忆中,冬至前两天,母亲会挤出个空隙,提前把煤泥调得粘乎乎的.压在灶火里。然后再挑出上好的玉米棒,把最饱满的籽粒用手拧下。看灶火旺了,端来蒸馍用的笼底,里边再放些干净的沙子。先把沙子炒热玉茭下锅,然后一只手拿着玉米棒不停地搅动,直到玉米炒熟为止。最后,再炒些黄豆拌进炒好的玉米中。

玉米炒好,母亲急忙拿起扫帚,从家里到有碾子的地方扫出一条雪路。再把碾盘、碾子的周围的雪全部打扫干净。然后,带着一家人高高兴兴就地去碾面了。其实,磨面的程序并不复杂。我们只管把碾子推得飞快,而母亲则把碾盘挤碎的面儿用箩筛下来。粗的再碾,再箩。直到全部磨细为止。

鸡叫三遍,黎明前比午夜更黑,母亲用高粱稍子点亮油灯,然后叫醒熟睡的我。因为我和母亲有个约定,我要亲自站在炕上的墙头,把母亲准备好的老瓜摔破。母亲捡起破瓜用水洗净切块,打火坐锅。不大一会儿,老瓜就在锅中唱起歌来。

吃早饭了,我们先把煮熟的南瓜放在碗里。去皮,加进炒面,筷子搅转。根据自己的口味,可稀可稠。炒面未到嘴边,香喷喷的味道早以扑鼻而来。虽然炒面诱人而馋,但也不敢放开紧饱去吃,因为炒面在肚子里要彭大的,贪吃会撑坏了肠胃。

等把大半碗炒面吃个底儿朝天,母亲又把一锅浆水汤儿做好了。其实,多半碗炒面,一碗浆水汤儿。既吃饱了肚子又润滑了肠胃,这是绝配。

这些老掉牙的陈年烂事,过去感觉乏得老掉了牙。而今天,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有时我也纳闷,如今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的,反而感觉生活平淡无聊呢?经过反思答出结了论:其实就是丢失过去忙忙碌碌的过程。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四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常年在村边缓缓流淌,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在朦胧的云雾中隐约可见。溪的两旁交错着数棵垂柳,略显凌乱却又井然有序。阵阵微风拂过,垂柳随风飘动。那婀娜的舞姿让谁看了都会沉醉其中。还有几根稍长些的柳条低垂在溪面上,如画笔般勾勒出多少种从未见过的小果子,在静静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了。那青山,似乎给这儿增添了不少它独一无二的.韵味。

夏日炎炎,即使有几座青山做遮挡,也免不了会有些炎热。那时,来到溪边,找个干净点的位置坐下,把脚伸进溪中,荡着小脚丫,看着不远处有几个小伙伴在溪中游泳、打水仗。有时,也会被溅起的水花淋个一身湿。坐着,荡着,看着,渐渐地,渐渐地,身上的炎热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也是农村所独有的“夏日风景”。

“放假了!放假了!大家呼喊着,不约而同地来到溪边,卷起裤腿,跳入水中,用手在水里摸索着。不时,总有人举起“战利品”给大家看,又放进准备好的袋中。还有人在水里拾到了一块被流水冲的很光滑、毫无棱角的卵石,像捡到一个“宝贝”似的轻轻放入袋子里,生怕摔坏了。过了许久,大家才上了岸,拿起自己的“宝贝”奔回家,边跑边喊:“妈妈,看我捉(捡)到了什么!”

这个古色古香的小村庄,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太平生活。那青的山,绿的水,和谐的人家,构成了幅幅精彩的画面!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五

走得太远,我都忘了,身在何方?想去看光雾后山阳光下的红叶,却又在猫雨。上次去十八月潭,也是阴沉沉的。10.9,我们30多号人,8、9个车,从仪陇朱德故里自由户外部落飞驰巴中。波娃子说是昨晚猫尿喝高了,像个红鸡公。还有临时不来的,又不早点说,害得想来的没来成,话不多说,直接咔嚓!

11时许,我们前面两车已到南江水泥厂大桥附近,后面的车还没跟上来。看到还有一队川哈尔的车也飘到前面去了。已给后山农家杨姐打了电话,安排了伙食,不然35号人搞不赢。远山,正迎合了光雾山的名字,光是雾。

午后1时许,我们才到往陈家山岔路的溪口村道。一截水泥路后就是翻浆的砂石路,只下去了一辆越野,其余小车只得倒回停到主路边的山货购销门市,开始还搞错了方向。一路人马拖拖拉拉几里开外,肚子都在唱空城计了。两点多,才到目的地,杨姐已经备好饭菜。

一路风尘,一路北风吹,初冬的红叶,已被雨打风吹去。一行人,老老少少,背包前行,渴了,就喝巴河水,甘洌爽口。柿子也红了,挂满枝头,主人何在?活生生将家的`变成野的了。

上次来,中秋无月,匆匆而过,加之车子耽搁和绊了两个人,没得好大心情。下午大家散去后,难得的时间自己在这块小村子转转。金黄的银杏,飘飞的落叶,野花野果,土墙瓦房,初冬的后山给人无限怅然。山风,呼呼地刮,穿透我沾满尘灰的灵魂。身在哪,心在哪?遍地枯草。

马鞍队秋秋她们晚餐用完,就直奔波娃子、故事等垒砌的柴禾,点燃熊熊的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而我们还在一起喝喝喝,最后大家齐聚篝火边,一阵群魔乱舞。然后是各出节目挑战,各展才艺。欢歌笑语,尽情渲泄。因为二天要爬山,夜已深,于是差不多了就各自散场安歇。我和波霸、四毛提了好几桶水才把火种全部熄灭,就怕风一吹引燃周围房屋。

波娃子、老冯、四毛我们几个还围坐在火塘边,几杯酒儿下肚,闲唠嗑一些漫无边际的话题。午夜时分了,晕乎乎的,倒头就睡。我和老范、波霸三个就在堂屋铺上垫子、睡袋一梦黄梁。外面,夜风穿过屋脊、树梢,伴着哗哗的巴河水,犹如浑然天成的交响乐、催眠曲,但也有嫌吵的。所以啊,花开两样红,人和人不同,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体会。

次日早上7时许,爬起来随便两碗稀饭,向峡谷进发。一切依然,水势小了许多,上次不能过的地方都能走了。还看到重庆来的几个驴友一哈尔上去,一哈尔就下来了,大概是来到此一游的吧。候着后面的几个摄鬼回到驻地,已是13时许,饭一吃,老范帮联系好拉包拉人的车子,一行人大踏步撤退。

青山绿水彩叶情,落红有意,流水无情。虽然后山红叶黄叶凋零,但在群山之巅,彩叶还在燃烧,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留点念想,遗憾也是美。窃以为,光雾山还是大坝景区红叶多一点。

来就来了,总得买点什么,在停车的寨坡乡溪口村山货商店,大家都可劲地买了些野山菌等东西带回去。这次驴行还不错,大人睡娃平安。特别是自胜者父母,虽然年事已高,但老当益壮。户外的规矩,相信大家会逐步领会。挥挥手,就此作别。路在远方,后会有期。

回来,才仔细看了牛背山出事的报道,3个游人,就此自驾黄泉路。那个车牌,也怪得出奇,后面3个4,真是点儿背啊!古言四川是个邪魔地,看来还真不假。在你说走就走的时候,恐怕还是要做好功课,安全第一,冷静评估,三思而后行!牛背山,我们自由户外曾经徒步上去,搭车下山,平安归来,出事只能说是游人的安全意识和当地管理的失控,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琐事缠身,打字忘字。草草作此回味,是为记。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六

病房内右边已住了一位看上去到了杖朝之年的肥胖阿姨,正躺在床上输液。阿姨的床边立着一位剪短发,不施粉黛的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她面容姣好,身材匀称,我不由频频多注视几眼,好精致的女人啊!

快到中午了,小护一士送来一杯熬好的中药,只见她轻轻地把阿姨扶起坐好,用手倒了一点中药试试温度后,才把中药端给阿姨喝,接着又倒了一杯热水给阿姨漱口。没多久,又剥了一个香蕉递给阿姨吃,又取张餐巾纸给阿姨擦嘴,看见她这样的无微不至照顾老人家,猜想她一定是阿姨的贴心小绵袄。随着母亲住院的天数增加,我对她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喜欢上她,并且越来越敬仰她。

原来她叫贺喜英,是冷水江煤矿的退休工人。住院的是她的婆婆,姓段。段阿姨今年78岁了,是锡矿山的退休工人,老人家有一子两女,贺姐是段阿姨的媳妇。段阿姨的老伴去世多年,一直一个人住在北矿,儿女多次上山接阿姨到市里生活,老人家就是不愿意。原来阿姨看见孩子们工作都很忙,不愿拖累儿女。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贺姐给婆婆请了保姆,还买了台手机给婆婆。经常电话里再三叮嘱婆婆注意身体,注意安全。每逢周末,她都要携同丈夫一起买些水果、鸡、鱼、肉去北矿看望婆婆。她常说:“家有一老,就是一宝。我们总有一天都要老的。”

这次婆婆感冒了,一直拖着,没有告诉儿女。幸好贺姐心细,在打电话是发现婆婆不停咳嗽,马上决定将老人家接下山,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老人家不但血压高,而且肺部也被感染了。天气转凉,贺姐看见婆婆穿的衣服太单薄,马上到街上给老人家买厚衣服、厚袜子。段阿姨的'儿子、大女儿都要上班,小女儿的孩子才3岁,她将照顾婆婆的重担一肩挑一起。她自己有严重的腰椎盘突出,每次做完牵引,就马不停蹄地赶到病房来。她每次进病房都要观察老人家的气色,查看一下每天打些什么针,吃些什么药,血压多少?是否还有咯音?看药吃了没有,哪不舒服?当她要回家做饭,小姑子来接班时,她都要交代小姑子什么药还没有喂,饭后再喂什么药,她每天做些合口的饭菜送来,精心侍侯,从不厌烦。

婆婆也不见外,把媳妇当成亲闺女看待。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贺姐风尘仆仆刚从市场宰两只土野子进门,还没来得及歇口气,段阿姨要解小手只喊小贺帮忙,当时老人家的大女儿也在场,以至于老人家的亲闺女都自叹不如嫂子照顾妈妈尽心尽力。

贺姐退休后曾经跟朋友合伙开过麻将馆,收入可观。可当她母亲在长沙住院,马上要动手术时,她毫不犹豫把麻将馆打出去,去长沙侍侯母亲。她说钱可以以后再赚,母亲只有一个。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生病时间一长了,就不招儿孙待见了。但是她却觉得照顾婆婆越久,心里越是牵挂她,越是放不下。

婆婆病好之后,她再也不准老人家回北矿去住了,丈夫看她很辛苦,要帮她雇一个保姆照顾婆婆,她没有答应,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老人跟她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就跟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她要用自己的孝心来回报她,悉心照料她,让她幸福的渡过自己的余生。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七

天有些阴沉,我一个人,缓缓地来到这一片绿草鲜美,杨柳依依的河潭边沿。在这个闷热的早晨时刻,那些喜欢晨练的人们都早已离去,此时,也正是人人在一天里最为紧张忙碌着的时候。大人们要吃完早饭去上班,孩子吃完早饭要去托儿所或到学校去上学,就是整天无所事事退休和离休的老人们,也都如往日一样,准备在吃完早饭后,去到老年活动中心,或是打几杆台球,或是下几盘象棋,再或者就是搓几圈呼香喊臭的麻将,作为一天的消磨。而我今日也无事,但我却是不属于以上任何的一种人。索性,我就一个人,信步踱到了这一片绿色盈盈的河潭来。

这是一片安静的所处,也是一片偏僻的所在,四周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嚷与噪杂,人们由所居住的门庭到这里来,只有通过一条弯曲的小路,再通过攀上一个不高不矮的山,才能抵达到这一溪的河潭。这一处河潭,距离我的家不近也不远,不过,在平日里我是很少来到这里散步或悠闲的。即便偶尔地来一次,也大都是与其他的人们,随帮唱曲地来,就是自己独来,也不过是都是匆匆地来去而已。今天我的到来,是与往日不同的了。因为今天我除了安闲,就是安闲。今天虽然闷热,但却是难得的一个阴天,不时地也有小风拂面,道是悠闲的好天气。

这里是山水相依的一带地方,也是绿色掩映着一片河潭的地方。我沿着脚下这无名的小路,走走停停,观观望望。有时悄悄地移到一颗碗口粗细杨柳的树下,双手握住树干,摇出一树鸟儿们的飞飞落落和雀跃的啁啾之声,还有我幸灾乐祸的窃喜和笑语欢声。或是弯下腰身,从地上捡起一块薄石,顺着琉璃一般的水面,撇出去,薄石在水面之上跳出几个轻盈的水花,随之漾出几朵眩晕的,如同少女一般的甜甜浅笑涟漪,悠悠地向着四外消散。我心里暗想,这里的美丽景色,或许是老天的有意安排吧,要不这里的一切景致怎么这样怡人呢,似乎又都充满了灵秀之气呢。

我在这样秀色可餐的景色之中,暗思着漫想着。我似乎错以为自己是在另一个世界里。好像在这里,我已经脱离了世间的是是非非,也忘却了恩恩怨怨,一切都是自然地平和。在我的周围,只有那些高高矮矮婆娑的杨柳的树,不时地在风中,用它们密密长形的叶子,将灰蒙的天空,随意地裁剪成好似雕版的刻画,或是纷乱成写实和写意的,浪漫与婉约的一组组生动的画面。我喜出望外地观赏着这些自然天成的杰作,我真的是流连往外了。

河潭的四周并不是很大,站在任何的一处地方,整个河潭都能一览无余。河潭里的水很清,但不是很深。以前,我看到有人下到过这水中,深的地方也只能刚好没膝,大多的水只是在人们的脚踝以上。四周的岸畔,除了东南水的向外流淌,不是合围的,其余三面的水几乎就是相互围合的,因此,也就形成了这一处的河潭。岸边大部分都是被葱绿的枝柯草木簇拥和覆盖着。也有几处被人们踩踏出毛茸茸的小道,直到河潭水的近前。那是人们有意无意才出来的,乍一看,这几条绿意深深地小道,很有一种画龙点睛的精妙和经典之所在。让我不得不承认,一切自然的,才是最美的,这样由衷的感慨来。我也不得不羡慕起这里的花草和树木,就连这里的土石,我也赞叹它们会有这样的好福气。这或许就是青山绿水共为邻的大好之处吧。也不知为什么,我的脑子里突然想到了陶渊明的那篇《桃花源记》来。

虽然这里还算不得过于完美,但这里的祥和与清净也算得是一处很好的地方。在这里,你完全可以尽已所欢,为己所乐。不必委屈自己,也不用避讳什么。这里既是早晚锻炼的好去处,也是悠然自得的好来处。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是要多多来此的了。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古老的歌吟体现了人类对山的情愫。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度,在长期与大自然博斗的过程中,大山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无限的物质基础,民房依山而建,宗教择山而居,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山文化。

山,是地球表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地貌,这一特殊的地貌特征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无疑担当了人类摇篮的角色。遥想那洪荒岁月,我们的祖先《山顶洞人》在列日当空时,凭借山洞抗拒酷暑,在大雪纷飞时凭借山洞抵御严寒,在猛兽袭击时,凭借山洞躲避灾祸。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山顶洞人在山洞中传宗接代,编织着他们对未来无限憧憬而又甜美的梦。当一轮红日普照大地,山顶洞人则奔忙于山野林间,或捕猎动物,或采集野果以填饱自己和族群的辘辘饥肠,不过这时的山顶洞人也许还是处于那种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当某一天,他们当中的某位祖先发现用某种石头,经过击打可以产生火花,并能生火时,山顶洞人便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时代,进入到一个新的生存时代。

《尚书・舜典》中说:“岁二月,车巡守,至于岱宗,望秩于山川”,这里记载的就是几千年前一个春天的某一天,舜,作为部落首领,率领部众登上泰山之巅,他们在自认为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堆起干柴,当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时,干柴被点燃了,在熊熊火焰与太阳遥相辉映之时,舜便向部众宣告他与天的沟通。与此同时,舜也宣告了自己是受命于天来统治天下的,从此以后的几千年中,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皇帝几乎都对泰山视若神明,进行封禅,并举行大祭祀,使泰山人为地神化了,也使泰山在中国五岳之中处于五岳之首的地位。

山与宗教也结有不解之缘,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也分为许多派系,其中佛教的禅宗派主张在山林名胜之处建立“禅林精舍”。受其影响,我国佛教各门宗也纷纷在山高林密,险峻陡峭的大山之上建造寺院,从而形成极具汉文化特色的山林宗教文化。久而久之,在中国相对的东、西、南、北方位形成了《峨眉山》、《五台古刹》、《九华胜景》、《普陀秀色》四大佛教名山。让我不解的是我国东、西、南、北、中的五岳名山中也都有寺院,而它们为什么没能成为佛教名山,我也没有见到这方面的资料,权当一个悬疑提出来吧。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有趣的是各宗教派别都与山结缘,而各教派在同一山林中共生共存,这也是我国独有的宗教文化现象,也许是山的灵性感化了他们,而西方各国不同宗教派别历来水火不容,宗教冲突经常发生。

宗教文化在中国千百年来,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佛教禅宗派在山林名胜建立禅林精舍的影响,自唐代以来,我国古代的学者们便在风光秀丽的山林幽静之处建立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就基本上是建筑在山上。比如建在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上的《白麓洞书院》,建成在长沙岳麓山上的《岳麓书院》,以及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古人将书院建在山上,固然是为了追求治学、研究所必须的清静环境,同时也表现了古时读书人的独立精神和超逸情怀。但是,山本身所蕴含的哲学、历史和文学信息对古代学者的感染和启迪难道不是一种更重要的因素吗?比如理学大师朱熹的文章据说有许多灵感就多是来自山林的。

山,千百年来激发了多少哲人的思想,产生了多少富于思辨的'哲理,也让多少诗人为山写下了无以数计和诗词歌赋,是山强化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同样,山也激发着乐人的创作激情,我们从《诗经》中的“风”篇到今天cctv的青歌大赛,以山为歌颂对象的作品层出不穷,比如现存最古老的汉代乐府歌曲《关山月》,就是借助山川景象来抒发戍边将士的情怀。再比如最现代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井冈山》等等歌曲也表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与豪迈。

山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中华文化,山也成就了中国革命。

横亘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在公元1927年,中华民族那个最关健时刻,是它敞开了母亲一般的胸襟,培育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就是这“星星之火”成为后来中国革命的燎原之焰。井冈山,是一座影响了中国命运的山,也是一座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独特价值的山,中国历史将永远呼唤着它的名字:井冈山。

中国革命从《井冈山》出发,在走过《六盘山》,翻过《雪山》,到达《宝塔山》,在最后战胜《风雪大别山》以后,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走向成功,走向新中国。

中国是山文化最发达的中家之一,也是发行山邮票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以山为题材的邮票向人们展示了山的雄伟与壮丽,也向人们展示了山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人类的一部伟大的文明史,就这样从大山之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今天,当我们乘坐着数字化的现代列车驶向高度文明的时候,也别忘记了我们的祖先的出发地山。人们啊,多给山一些尊重和关爱吧,否则不管我们拥有多么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们将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九

有一次,我下班回来,母亲告诉我一件事。隔壁病房有一位老太太,因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一病,显得非常瘦弱。这位老人的孩子因事刚出门,老太太肚子很不舒服,自己拿着吊针瓶子向厕所艰难移去,等移到厕所门口时,她已经无法挺一直腰背,只能用手捂住疼痛部,一点点挪动,“走一步,要掉几滴汗珠。”正好贺姐从旁边经过,她马上跑进病房,把她婆婆的专用凳子搬到厕所,扶着老太太坐在凳子上,等老太太大解完毕后,将老人家送到病房,又将厕所冲洗干净,好心的贺姐转身离去。贺姐的举动,深受医生、护一士、病友及病人家属的称赞,也深深感染了我。

母亲终于康复出院,贺姐的故事今天说到这里。我跟贺姐一见如故,我们相互留下了电话号码。

贺姐,好人一生平安!在此,我祝贺姐及她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顺利!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十

一个大大的磁湖,终年装饰着我们这美丽的黄石。湖的周围,有柳树和一些野花儿,就好像给磁湖妈妈佩戴的花环一样,为磁湖增添了许多生机;那柔软的柳枝轻垂下来,随风飘动着,像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当小鸟在柳树上歌唱时,磁湖也会随风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即使天旱,这大湖也绝不屈服,也不会干旱。节假日,人们去湖边乘凉,钓鱼,赏景,划船。小时我和爸爸、妈妈以及爷爷一起去划过一次脚踩的船,船划到湖中间时,由于有风,船摇摇晃晃,我害怕极了,生怕掉进湖里,便大哭起来。从那时起我就不敢划船了。可是我现在长大了,不怕了,于是那便成了我划船的好地方呢!

在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高山,是我们黄石有名的山——东方山。站在山顶,望下去,好高啊!如果是清晨或小雨时上山,山上就会云雾袅绕,仿佛进入仙境一般。我很喜欢爬山,因为爬到山顶时会看让你想像不到的美景,更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成功感觉。

我家有两层,我们都住在二楼,那里光线明亮,阳光充足,我的房门朝东,打开窗户,窗户外面就是一棵老桑树,每天清晨就会有小鸟飞来唱起欢乐的乐曲,我会慢慢睁开双眼,开始一天快乐的生活。

家乡的人大都姓李,房子有大有小,从而更显得错落有致,高的房子有三四层楼高,小的只有一二层。人们都很勤劳:早上大人上班,小孩上学,晚上就都回家,聚在餐桌边吃晚饭,享受着家的幸福。吃完饭,老奶奶们会在亭子里或跳舞,或聊天,或散步。那段日子的记忆,深深的印在我脑海里,那些快乐的时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十一

我的故乡坐落于227国道线西侧,干旱稀水,故取地方名东上坝村。我租房所在的庄子,二十余户人家,都是王姓,便取名王家庄。村子人少户纯,民风淳朴,勤劳奋进,深受邻村人赞誉。

在我幼小时,村上人家居住分散,不很集中,村道北侧一丛人家,村道南侧几户人家,村东北边几院人家,村东南头几户人家,十分分散,但都遥遥相望。陌生人到村子找人,总不易找见,拐来转去总迷失方向,村里人见状先引进自家喝水小憩,待陌生人解了渴再引领到需要找的人家。

村上有四户高墙大院人家,都相距甚远,但又不失亲密交往。有三家是祖上修建留下的,庄墙瓷实宽阔高大,孩子们常搭木梯爬在墙体上面捉迷藏、抓特务、抢山头,疾驰而过,毫不惧色。大院实在太大了,大得有些空阔荒凉,偌大的围墙里仅坐落着数间屋舍,只占去冰山之一角。院墙外面即使有人大声高喊,里面是决然不会听到的。一户是包产到户前生产队的饲养院,搬进后拆除了牲口棚圈,修建了住房,围墙依旧是黄土夯筑而成的高大厚实的土庄墙,深居其中,宽阔安全。

每至夜晚,村上人便不约而同到高墙大院人家念卷,念卷人皆有村上辈分大有文化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土炕中间摆上小炕桌,备好茶水,念卷人沿炕后墙坐成一排,手捧卷书,手持家什,有板有眼的念起,声音抑扬顿挫,粗细相宜,高低相合,圆润婉转,很是动情,炕下面坐满听众,唱者声情并茂,满怀深情,听者声泪俱下,如痴如醉。唱完一卷,略作调整,或唠家常,或讨论卷书里的戏情,有甚者竟然被卷书里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所震撼所打动所感染,一把鼻涕一把泪,泣不成声,伤心欲绝,悲痛至极。在邻座大爹大妈的规劝下,方止住哭声,控住悲情,慢慢的恢复常态,有说有笑的唠起开心事,卷书里主人公悲惨的遭遇早已抛却脑后。卷书不太丰富,数量相当有限,案头常摆放七八卷,卷书封面也已皱皱巴巴,伤痕累累,有的已重复粘贴修缮过,依旧传来游去的不得闲置。卷书始终都在不停的流动,村里村外借来借去的,大都是老旧的卷书,不曾有新的卷书出现过。虽然版本有限,故事陈旧,但家乡人久念不厌,久唱不倦,乐此不疲。歇息一阵后,若听众兴致不减,继续听卷的呼声较为强烈,念唱卷书班的人会抖擞精神,声情并茂的再念唱上一卷,直直念唱到夜已深沉,寒气微袭,身心倦困方踏着微微的月光和密集的犬吠声散场回家。

念唱卷书的场地不固定,常在几户高墙大院的大户人家轮流设场,每至黄昏时分,四家大户人家有意设场的便早早备好茶水座位,将念唱卷书的班子请回自家,一边喝茶抽烟喝寡酒,一边等待村民的到来,待备好的座位已满,念唱卷书的班子即可开始念唱。平日如此,逢年过节也是如此,只是节日里散场的迟,气氛异常活跃热闹。也有不念唱卷书的'时日,假如到了农忙时节,村上遇到大事,或者念唱卷书班的人有时不能凑齐,皆不念唱卷书。对于孩子们而言,念唱卷书那是大人的事情,孩子不会太在意,不会太着迷,不会太期盼,偶尔露露脸面仅此凑凑热闹而已,但都不会久留,也不会候场。

四户高墙大院的大户人家宽敞的院落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和天堂。每天晚饭后,村上的孩子们不约而同结集到念唱卷书人家的大院里玩游戏寻乐子,大人们不大理会,好像孩子们就该玩耍,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不玩耍就不像孩子。玩耍的游戏五花八门,有老的生厌的,有新的现学的,但都玩得尽兴开心认真。也有玩捉迷藏不慎被狗咬伤或被狗惊吓的,也有玩打仗被土块在脑袋上打了血泡的,大多哄哄就又和好玩上了,也有家长找来带走的,但家长都不凶,不骂人,不指责,带走自家处理了事。次日照旧如约玩耍,照旧玩的昏天地暗,精疲力竭,直至大人听完念唱卷书寒气入命,方才意犹未尽的跟在大人屁股后回家,也有玩累了或者玩闹了早早悄悄回家歇息的。在不念卷书的时候,孩子们照例集结玩耍,只是不在高墙大院里,只能在村子周围村道里玩耍,也有在同伴家院落里玩耍的,大人素来不干涉,玩耍的都很快乐都很尽兴。

庄户人家大都不富裕,家境差距不大明显,养骡的,就不养驴,养牛的,就不置办农具,有车有农具的就不养牲口,农忙时节,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养骡的出骡,养驴的出驴,养牛的出牛,有车有农具的出车和出农具,没牲口没车没农具的人家就出劳力,左邻右舍自动搭对儿组伙儿,男人挑重活做,女人拣轻活干,老人留守在家照料孩子备好饭,泡地、耕地、播种、收割三五日便结束停当,没有掉队没有落下的,啥农时做啥活,个个争气,个个起劲,家家奋进,户户俭朴,日子过得实在快活。谁家有喜事了,那家有丧事了,不用礼请,不用招呼,家家出人,户户出物,按照村里的习俗,大小事宜,里里外外料理的停停妥妥,井然有序,不伤大雅,不碍民风。村上谁家的孩子在外面惹事受欺负了,村上也会家家出人商讨解决,了解清事情的真相后,该赔偿便赔偿,给认错就认错,毫不含糊,毫不马虎。若是占理受委屈了,一点也不迟疑也不讹诈,秉公办理,绝不退让绝不手软。左邻右舍,公婆儿媳也有拌嘴骂架闹矛盾的,但都不结仇不记恨不过夜,拌过嘴骂过架闹过不愉快结束就消失,没人提及,没人顾忌,饭点了,一家人围桌吃饭,爹是爹,娘是娘,哥是哥,嫂是嫂,儿媳是儿媳,叫声亲切而脆响,没有半点含糊,说说笑笑中便又和好如初。邻居也不忌讳,闹过就闹过了,该谝慌的谝慌,该打牌的打牌,该蹭饭的蹭饭,笑声不断,话语不绝,丝毫不别扭不生分。村里来了小偷,一呼百应,老妇幼齐上,小偷闻声而遁,不敢再犯。闲暇时间,老妇幼同乐,念卷书,听故事,做针线活,打牌聊天玩游戏,从不,素来没有人过。也有喝酒助兴的,喝大了倒头就睡,喝晕了的玩笑不断,猜拳声不绝,不乱方寸不乱规矩,也没有胡咧咧骂东吼西砸摊子的,尽兴了便各自回家歇息。

后来,县乡村搞新农村建设,家乡人竞相参与,两年时间开通了村主干道,拆除了不符合规划的危旧房,在规划区修建了新瓦房,在原址新建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计新颖的新农村。在修建中,家家积极行动,户户踊跃参与,倾力修建高标准住宅,没有退缩的,也未甘心落后的,白天夜里,常有小轿车出入,常有大小商贩往来做生意,新建的新农村美丽如画,处处充满设生机和活力。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十二

机缘巧合,新的学期,我与贺都调到初一,同头教学,我俩面面相对,朝夕相处了六年的时光。

贺是被人称道的真正的美女教师。高高的身材很是苗条,白净净的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讲话细声细气,做事有板有眼。歌唱得好不说,还画一笔好画。

那时,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天七点到校。她孩子还在小学,每天是七点四十上学,爱人又经常出差,所以,当孩子自己吃早饭的时候,她已经站在讲台上,组织学生上早读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学校里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厌学的学生。她班的几个又格外的厉害,这几个学生就成了她的“宝贝”。节节课都要去关照他们,可是从来没有听到过她大声的呵斥学生。总是和风细雨的劝说。四年下来,真不知说了多少话,费了多少心才没让这几个“宝贝”流向社会,最终完成初中学业。

学校的常规是每学期任课老师都要讲一节公开课。那学期,她选的公开课是周国平的寓言《白兔和月亮》,那时教室还没有配多媒体,老师们上课就是以黑板和粉笔为主。备课讨论时,我们曾经担心不好设计教学环节。没想到贺讲课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白兔对待月亮的三种不同心态时,人家贺拿起粉笔,几笔就画了三只不同心态的小兔子的不同的表现,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效果非常好。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也都频频颔首。

我患有类风湿病,双手的关节总是疼。冬日的一天,闲说到我的手怕凉,不敢到下房的缸里取渍菜。几天后,她拿来一个三个齿的小钩子,说姐姐你再拿渍菜用这个钩子,就不用把手伸进凉水里了。原来她听我说后,回老家时求人做的带回来送我。

零九年秋天,不知什么原因,我左手中指的关节红肿变形,痛得彻夜难眠。去医院被告知:这是世界医学界的难题,只能吃点激素缓解一下。

贺听说用蜜蜂蛰刺关节的痛处,蜂刺排进人体内的蜂毒可治疗类风湿。她就去她家小区的花丛中,去学校的花园里捉蜜蜂,把捉到的蜜蜂放到小布袋中,小心翼翼的带到办公室来,用一小镊子轻轻地钳住小蜜蜂,放到我红肿的手指处……撑着胆子来帮助我治疗。有一次,从小区捉的蜜蜂透过布袋把她的手都蛰肿了,她还是想方设法坚持帮助我治了一个疗程。

每当看到她黑黑的大眼睛关切地注视着我红肿的`手指时,我的心里就热热的,眼睛里湿湿的,觉得她是我的亲人,是我的亲妹妹。

扇子是零七年调到我们年级的,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在学校,如果没有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过的经历,就难以深入的了解。我到北戴河就与她相识,但是相知,还是在同一间办公室的日子。她令我刮目相看敬佩油然是缘于她给我的几个震撼:

首先是备课。作为老班主任老教师,学校不要求写详细的教案。可是无意中发现,她不但教案写得详细,就连班会课都备有条理清楚的教案。不仅如此,在与班干部和学生个别交流后,又对班会课的教案进行修改,其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其次是对学生的作文的批改。把学生叫到身边,像个母亲坐在那循循善诱入情入理的给自己的孩子讲解生活道理一般,逐字逐句推敲,学生认真的地倾听,氛围非常感人。

再有就是她特别会抓教育的锲机。她们班有个单亲家庭的学生,父亲离家出走,母亲精神受刺激,就带他寄住在姥姥家。他爱招惹别人,又懦弱得经常受比较淘气学生的欺负。

扇子发现这个情况后,又得知这个学生快过生日了。她就组织策划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生日party。当多媒体屏幕上出现“小强生日快乐”时;当“相亲相爱一家人”唱响时;当同学们的礼物小山一样在这个学生面前堆起时;当他把漂亮的生日蛋糕分给大家时,欢呼的声音热烈而持久,扇子眼中充盈着泪水,学生们的眼中充盈着泪水,我的眼中也充盈着泪水——我受邀参加了她组织的这个班会。

扇子课讲得有特色。她特别善于诱导学生,我们戏称她会“忽悠”学生。但是细究起来,她是贯彻“启发式教学”最好的一个。每听一节她的课,学生老师都受教育受启发。我和贺常拎着小凳子去听她的课,还主动请她来听我们的课,回来一起讨论分析探讨教学方法,对教学的促进非常大。可以说我们三人建立的互学机制,积极主动,求真务实,行动起来又乐此不疲。

我的年龄大,视力昏花,步履蹒跚,常年被病痛折磨着,工作能力也差,悲观消沉是情绪的主题。扇子常鼓励我,要积极治疗,不要颓废,要改变自己的心情,把自己打扮的靓丽些。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她和贺也忙也累,但总是帮助我批卷子,评作文,而且我连谢谢都不用说。扇子看我冬天的那件衣服领口大,还细心细意的给我买一条色系典雅的羊绒围巾……台湾张晓风说:巾,是温柔温暖的。是啊,这条羊绒围巾环护着我萦绕着我,温柔了身,温暖了心。

我很喜欢那句名言“工作着是美丽的。”我更喜欢这两个小同事。和她们在一起,不必担心无意说话不得当会引起误会;不必担心工作中出现纰漏被打小报告;不必担心教学效果好了遭妒忌。和她们在一起,备受呵护,身心放松,如沐春风。

她俩还是我们大家的“开心果”。贺有副好嗓子,她唱歌绝对够上“百姓舞台”的水准。黄梅戏“打猪草”,开口一唱,那音域那音色极像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的演唱。有时,一边判着学生的作业,一边听她俩斗嘴,也特有趣。话题多是贺挑起:

扇子呀,今天的妆画得不错呀,又换牌子了吧,这套化妆品起码的三十元一套吧?

是呀,咱们穷人,不像某些人那么讲究。本人底版好,三十元一套画出的效果堪比三千元的。

扇子呀,听说你买了件“哥弟牌”风衣?咋没配条“姐妹牌”裤子呀?

你创个“姐妹牌”裤子吧,我第一个买。价钱得公道,别“黑”姐妹啊。

扇子呀,你这唇膏怎么搞的?下嘴唇忘擦了吧,一片红一片白呀……。

逗得我们开心开怀地笑。

这样的伙伴,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时光,多亲和多温馨多美好!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学期的结束,我们也分开了。虽然不在一间办公室,还有机会凑到一起聊聊天。可是随着贺的调离,见面的机会锐减。有好一阵子,我被怀念和伤感搞得心里戚戚。于是就到那间办公室坐坐。隔着时空,重温和她们两个在一起工作交谈说笑的情形……她俩就是贺玉敏和单江曼。我叫她们扇子和贺。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十三

对门的郝大爷养花的造诣很深,阳台上一年四季绿意葱葱,花开不断。尤其到春天,更是花团锦簇。微风吹拂,花香四溢。

受其感染,我也爱上养花,由简单植物起。每天清晨,我在阳台上打理花草,郝大爷在那头微笑着,隔空交谈,悉心指导。哪盆该浇水了,哪种该换盆了,怎样施肥和每种花草不同的习性。每次看到阳台上一派生机,我就生出一种成就感,也引得妻子和女儿时常到阳台上转。她们捧着花使劲地闻着,由衷地赞道,真香!花儿姹紫嫣红,真好看!女儿调皮地说,老爸的性情现在变柔和了,说话声音也好听。也许,种花的过程在潜移默化陶冶着我的情操,提升了生活品味,营造了家里的温馨气氛。

“花为媒”,我们开始与郝大爷一家走动起来。郝大爷一家人和和美美。儿子在机关上班,儿媳做药店销售员,孙女高中就读。他老伴潘大妈身体不好,只能靠坐在轮椅上“行走”,下楼不方便。郝大爷就琢磨着养些花草,让她调剂精神。这一养一发不可收,他把阳台整成了小花园。潘大妈每天最惬意的事就是摇着轮椅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观赏着一团团一簇簇盛开的花儿。郝大爷忙着冲营养品,拿小毛毯盖膝盖,还给她读报,讲新闻。郝大爷开玩笑道,这是在给老伴做心理治疗。花开无语却有情,默默地传递着大爷对她的爱意。

后来我发现了某种奇特的现象,同楼里喜欢在阳台上摆上花草的那几家人,相貌格外平和,偶尔碰面,他们都会微笑着打招呼,我也报以友好的'微笑。有时我还碰上他们家里老人在打扫楼道,中青年人帮别的老者拎重物等啥的。或许,爱花人更爱家。推及他人,会自然而然地释放出公益心。前不久传来隔壁单元五楼男女离婚的消息,我颇感意外,但细一想,这家阳台上空无一物,时常能听到吵闹声。那男的做生意经常不着家,女的染上了赌瘾。心思都不在家里,何谈有闲情雅致来养护花草?这些生活的细微处,能揭示他们的婚姻走向尽头的某种成因吧!

前不久,我到街头找店铺配拉门的玻璃。看过好几家,店铺里堆得乱七八糟。因为生意小,店主又嫌麻烦,态度很不好。最后我找到位于街角落的小店铺。同样是划玻璃的店,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成品和毛玻璃摆放有序。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屋子中间有一盆绿意盎然的吊兰,店外面还摆放着几盆月季。花开正艳,吐着芳香。女店主收拾得十分利索清爽,说话声柔和。问清了要求,她轻声“吩咐”老公下料,并说马上送过来。临走,我开玩笑道,一看见你们在养花就知道是好老板。女店主嫣然一笑,啥呀!弄几盆花,老公做事心里才不烦躁。我们住店里,地方小,在外面摆上花,这也是“穷讲究”嘛!

花开人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境,那就是热爱生活。花儿传递着家人彼此的关爱,也悄然释放着养花者对人间的缕缕温情。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十四

晚云消散,夕阳的余晖收起了最后一抹斑斓的光焰,你,中秋的圆月,犹如灿烂夺目的圆盘,漫过清寂黑夜的边缘,从遥远的梦中走来。

你着一身洁白的曳地长裙,带着银铃般环佩的声响,轻轻地伫立在广寒宫深幽寂寞的廊檐下,伴着离歌轻舒飘逸的广袖,映衬着一叶知秋的夜晚,带着孤独和忧郁,不时地向人间俯瞰遥望。

我站在高高的楼台上,依偎在庭院的栏杆边,对你深情凝望。你丰满圆润的身姿,光华四溢,彷如刚刚出浴的美人,射出醉人的清辉,盈盈清澈纤尘不染;端庄柔美的容貌,冰洁娴静,透出你那俊美冷幽的面庞。仿佛你是从一轮明镜里缓缓走出,带着一股神韵,透着让人沉醉的古典雅致。象牙色的银辉,宛如皎洁的冰轮清澈,陪衬着一望无际那浅蓝色的苍穹,你将如水的银辉铺洒,浸润着楼台上的树木花草,似是牛乳一般清亮。花影婆娑,影棹移动,氤氲的辉光笼罩着楼下郁郁葱葱的香樟和银杏,像是一座神秘的影像,飘渺迷离,让人醉倒在你柔婉温情的月光怀抱里。夜深人静,楼台上更是清寂娴静,你那皎洁明亮的眸子,仿佛看透我内心的杂乱和伤感,你用纤柔的玉指,轻触我的肌肤,温情地拂过我干涸的心。暖暖的热流在我的身体内串流,杂乱的思绪和期待、还有惆怅和伤感,顷刻间化为一泓涨潮的春水,满溢,圆满!流进一弯情思,温暖着寂寞,凝成绕指的柔。彷如绿水亭畔的莲荷,盛开在我的心湖。

露珠轻洒,如珠如玉,滴在花草上,树叶上,有丝丝清凉。一阵惬人心意的秋风,掠过柿子树的梢头,瑟瑟的响声中,落下几片枯叶,绵绵的秋思瞬间荡漾在柔软的心头。轻风拂过,飘过桂花阵阵的清香。秋夜的花园庭院,屋外的树木花草,在你洒下的明洁辉光里,是那样的冷寂,清幽,如同绿褐色的帘幕,在我的眼前铺展。

紫陌红尘,多少喧嚣,多少纷扰,充斥在岁月的烟火中,迷乱了眺望的眼眸。原本洁净的心灵染上了俗世尘埃,心灵上似有杂乱、世俗的喧哗,总渴望有一缕和风轻拂;渴望着有清爽洁净的光辉清洗。我呼喊着:“给这混沌的'心灵一片宁静吧!”今晚,我敞开蒙尘的心怀,把所有积压的情感,袒露在你面前,让这缕缕的秋风吹去上面的污垢,让你空灵的指尖掀开我结茧的心花,轻轻地悄悄地,一瓣一瓣地将其剥落,让最初的心灵重归于血肉的温润和鲜活;用你神灵般的银辉慢慢拂去尘埃,让柔韧的生命在摔打、潮涨潮落间归于平静,呈现永恒。让这澄洁的明秋之夜你遍洒的轻蔼,牵引着一叶心舟,引领我回到最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在屋后的那片竹林里,仰望洁净的天空,遥看你的清纯,感受着你给与我的温暖,体验着明镜如水的心境!

我沉浸在这良辰美景之中,与你明澈的清辉相拥。你从墙头的那端斜泻下来,笼住我的身影,在地砖上幻出一个微微发福的影像,一阵轻柔的微风,吹乱了额前几绺银色的发丝,我忽然有一丝惆怅和几许淡淡的忧伤,一如古人那悲秋的诗行,总是免不了陷入凄然的情绪中,深感人生的秋意阑珊……周围是那样的恬静,天上,明月高悬,繁星点缀,不时有星星飞渡;空中,偶有几声啼鸣,抬头仰望,原来是几只南归的大雁,也被你的美貌倾倒,对着圆润的你在空中飞旋,流连;楼台上几只“纺棉姑”在花丛中亮着嗓门浅吟低唱。不远处似有琴音,仔细听原来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随着轻拂的秋风缓缓飘来。那清新柔和的钢琴声,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又如暴风骤雨般如泣如诉,像是被你忧郁孤寂的神情感染而共鸣。

你妩媚皓洁的清辉映照着庭院,竟然也令小小的院落,显得无比宽敞,虽无落霞孤鹜,却有秋水长天。小小动情的桂花瓣,离了花枝,轻舞飞扬;小院里几盆滴翠的藤萝和吊兰,在你的爱抚下,越发是青绿娇嫩,丝丝柔情,在你静谧的月色中微颤。花草最是有情人,知人心意,它们和着琴音与你一起传递相思。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吟诵着唐诗宋词,敬慕你高雅纯美的深蕴,凝成一道摇曳在心底的风景,让我沉迷。今夜无眠,一曲琴音和着古典诗行,低眉含笑,细语呢喃。一种琴韵令人神怡,一种心境令人浮想联翩。竹影婆娑沐浴着你泻满银辉的清凉,绿叶托着旖旎的星光,我对你凝望。你一片皎白裹夹着我的身体,透过肺腑一股凉意浸润,溢出满心的芬芳,感觉一阵清爽。这时我忘记了疲劳和心累,像是一只紫燕,翱翔在青蓝色的天空。我听见你月白的点赞,我感觉到灵魂的所在地……那滴溅在睫毛上的潮润,在我的心底润染。

随着你游移的身影,时间在静寂中走过,抬眼看见你穿过清香袅袅的花丛,迈着青莲小步缓缓走过露水盈盈的荷塘,掬起一捧荷叶上的清露,轻轻地洒在我的身上。恍惚中我仿佛是一朵莲花仙子、圣洁的白莲,正慢慢退化着染尘的灵魂,透亮着一颗清爽洁净的心!

闭上眼,沐浴在你的清辉里,感觉得到你无处不在。心神与你汇成一体,如水般温婉。我知道,我的归心此时已被你清亮温暖的眸子占有,开成了乡愁思念的花朵。温柔的夜,被你清辉的晾晒,带着一种氤氲暖意,情柔似水。听着你轻移脚步的声响,无尽的思绪像潮一般在心中荡漾,你晶莹的月华牵住我如梦的乡愁,总能牵扯出一丝心底的怀旧和念想。我急寥寥地打听着你来时的方向。

浓稠的乡村夜色,浸染着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墨块,田野朦胧中现出淡黑色的山影。你静悬碧蓝的夜空,将如烟如水的柔辉,如帘如幕地飘洒下来,田野澄净,山枕寒流,群星簇拥,天地相接,那清新柔美的自然境界充溢着无限的情致。所及之处,你融融的银辉轻柔。秋虫的鸣叫还是那样的浅吟低唱;点点萤光辉映着村庄农舍盏盏灯火,摇曳着乡村夜色的温软;间或有几声狗吠,来不及喧嚷就被凝固了。乡村的夜晚因你的捷足,更显温婉而恬适,透着一股别样的灵性和静美。你以灿烂的星光为背景,遍走天涯,洒下清辉冷淡,照着人,照着朦胧的山水和坡坎,投下一道道模糊而又清晰的影子。看着皎洁的夜空,沐浴着你的清澈,心里就莫名地添上了浓浓的欢喜。一幅深幽空灵、安详静穆的江南夜景,令人遐思万缕。

我仿佛看见你穿过金黄的稻田,走过弯曲伸展在黑夜里的羊肠小道,在绕村的小河边小憩。白天,故乡的小河婉转迂回,碧水潋滟,日夜奔流唱着欢快的家乡小调,不时有浣洗的村妇,捣衣聊天,发出一串银铃般的嬉笑。鱼虾在小河里窜来窜去,清莹莹的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一群肥大的白鹅拍打着雪白的翅膀,在水面上追逐玩耍,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清澈的小河远看他是那样的绿,绿的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环绕;近看他是那样的清,清的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移动。夜晚,小河沉浸在你一片银色的柔润中,潺潺流淌轻吟着温馨的歌谣。两岸的垂柳随着晚风飘荡,亲吻着流淌的河面,一副温柔娇羞的可爱样。你那俊秀靓丽的倒映,楚楚动人,在流动的水面上,飘忽不定,犹如盛开的莲花花瓣,向着远方伸展流淌。

你在银色的缎带上,流连了半响,继而越过河上的那座石桥,走进了古色古香的明清小镇。那长长窄窄的青石板小巷,迎面走来了一位身着蓝底碎花的二八姑娘,撑着一把红油纸伞,喜悦的脸上,掩不住甜蜜初恋的心花开放。仿若昨天的月光里,那个梳着两条长辫子的姑娘,倚在小巷布满苍苔的门檐下,唱着歌,微闭双眼,感受着你温柔的手轻触她那光洁的额头,发辫里还留下些许沐浴的银辉和暖香。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十五

在中年的秋望里,垄上轻烟摇摆,秋田已收拾得干净了。割痕泛出泡沫,双脚下到田里去,淤泥从脚趾缝隙里一团一团翻涌出来。我想起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也是这样站在秋天里,看漫山遍野被秋光煮得透熟,身同一只硕鼠,想象着它那满满的洞穴。绿色的菜叶子在园中伏地生长,红薯在膨胀,将土层打出大个的裂缝来。大豆黄呀,棉桃白呀,芝麻香啊,密密麻麻,密密麻麻。我跳过去,从岸边的枝柯上摘下红色的浆果。它们在春天里发芽,在夏日里生长,秋天,带着酸甜的气息,从我舌头两边滑下去,我的喉间随即沸腾起一股热切的滋味,发出饱满的声响。

此时我心中生发出喜悦来,这喜悦属于儿时,为这秋熟的模样,总是暗合着一个孩子急于生长的身体。那些稻梁和浆果,给养着她的生命,使她摒弃饥饿,一路欢叫着一截截往上窜。

在中年的秋望里,秋天暴雨倾盆地来了,黄叶下落,草茎枯萎,归禽试足在水中央,温度已三分冷去。我想起当我还是一个心细如发的青年,那时我遥望云天,看到大雁向山处飞过去,回声落在云端,它们高昂的阵脚,将行程拉得如此遥不可及,仿佛从此不再回头,从此不再留恋,那一方曾有关关雎鸠的江滩小渚。再一低头,荷花谢了,红颜在烈火烽烟中死去,鲜红的泪,随一缕清波蜿蜒流转。尽夜里,雨,循至的雨,倚在窗台下,小径旁,石榴枝底,不眠不休地,敲打那扇折损了的芭蕉叶子,一滴滴,一声声,如长门怨妇的絮语。

那时我揪着一颗绝望的心去看秋天,仿佛看到一次次佛前剃度,盛夏已了,万物突然空洞起来,把孕育了一春一夏的生长,青丝一样,大彻大悟地卸下去,随风远扬。

如今我依旧以欢喜的心情去回想那个青年,庆幸她曾经凝神在秋里,看生命接踵而去,一遍遍栽着无常的跟斗。旷野无垠,它们喊着高亢的号子赴生,赴死,反复生长与断裂的疼痛,像缚在悬崖上遭受啄食的酷刑。她站在旷野,对远赴的生命不懈地追思,久久执迷于生命浓雾弥漫,是解不开的团,以夸父逐日的方式透视生命。

当季节与生命手把了手,一趟春花一趟秋实地催熟了凝望的目光,人到中年时,我又看向秋天。秋天是一味悦纳生命的药,凉血,清热祛燥,散结止痛。喝一口,一寸一寸沁入骨髓,便觉得合心合肺,连心神也是契合的,可相互奉为知己。

在秋天里凝视中年,需把自己调弄成闲云野鹤,从一条小径,一片落叶,一颗清露开始,揭开疆野里的层层叠叠,寻找自己随秋天一起双栖双飞的影子。

常在深夜倾听秋天,听风声轻扫。不知是谁遣来这位贤能的主妇,手持拂尘,喃喃细语,间以摇头,喟叹,轻笑。从山头到郊野到村落,平扫,拂抹,点厾。拂尘丝缕绵长,在空隙间疏朗,不凝滞,不回旋,像流水滑过平台。我听了,知道这风与往日不同,不推波逐浪,是通透旷达了不少,带着中年的性子,季节便是秋天了。听秋,听雨声滴落残荷。荷是枯竭的荷,丛中折着几支莲蓬,僵硬得一碰就碎。鲜红碧绿已经流落干净,只剩影子般的风骨在泥里宁折勿弯。雨来了,与雨声再作秋日的回响。这回响参差顿挫,依旧带着中年的质地,声音沉郁了些,苍浑了些,慢慢悠悠,滴滴咚咚,像古刹沉年的木鱼声响,又像古琴弦上的宫徽商羽角,更像一位讲述者,隔着光阴徐徐道来一个故事,此故事只与中年人相际会,此故事绵长如静水深流,与深夜里的中年人作会心一笑。

无需挑选日子,随意穿件轻衣,着双薄履,施施而行,我这样走到秋天里去,像远道而来的老友,更像久别的`归人。看脚下草附身在小径上,踏步而上,到达一处平冈。秋阳平铺过来,秋阳不大不小,有温笃的脸,有羞涩的笑,秋阳正为夏时的孟浪饱含歉意。阳光直透疏林,一条条光秃的干,一条条光秃的枝,横斜竖倚,各自遣兴,泛出一林子的干脆利落。伸手摸去,树干几乎是要脱身而去,连皮都不要了,只剩满手骨质的触感。而叶子,在树底杂色相驳,一层层叠铺下去,一片又一片像负累不起的片状、结状、条索状的衍生物。

爱极了这样一片爽气逼人的林子,孑然而立,岂不等同于抛却一切世事纠纷,保留一股刮骨疗伤后的畅意给我。这舍得,必然只是秋、只是中年才有的气概。我躺下来,与高林与高空相对,想这秋阳,这平冈,这林子和中年半日的闲光,如果再加上一本书,必是人生好际遇!我掏出一本书来,姿势慵懒,庆幸书中一没有黄金屋,二没有千斤粟,倒是淬满了时光那乱雀纷飞的影子。我捡起小棍子翻动书页,期待人迹不可到来,慢慢地看,将心性里一些细小的翅膀,秋风吹落叶子似的,慢慢地甄别,筛选,放飞。

像这样将一带秋光落脚在中年的安宁里,不只是喜欢或是攫取,更是浸溺。

喜欢安静地闭眼,静侍在路途,去感受秋天越来越浓的气息。天空高远,大地静默,河水澄清,朝雾浸润日头。秋越深,行走的线条拉得越长。大山大川竖立如大斗,斟满秋天的气象。这气象浩如阔大肚肠里海纳百川的气魄。快去快去,快拉开步子向山川挺进。当我站立在高高的山顶上,昂首向秋,我看到高阁久置的经卷山彻底摊开,露出大荒苍苍般的底色。远近高山壁立了,平野坦荡了,一树接一树,像鏖战后卸甲,垂手,肃立,静思。我看到秋,也看到海,看到深海一般的秋自远山滔天而至,以涤荡的气势剥夺千山万壑。它来了,它所到之处,厚的重的向下,轻的盈的向上。秋意袭身而来,崖上大风披发,我看到天高了些,山高了些,原野高了些,树高了些,我的脚也高了些。

脚踏高岗我屏息凝神,任由浩瀚秋声自由进出我的脏腑,作着智慧的启迪。我靠近秋天,如同面临神袛,它说,删繁就简,以厚重向下沉淀,以高远向上提升,中年应如此立身安命!

秋又来了,我听到季节行走在我的脉搏里,它一路击节而歌。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十六

1966年,父亲费尽心血、耗尽他当时所能筹措得来的所有,寻找设计师,将原来普通的、一般的两层楼,魔术似地塑成这一栋在那个年代整个美拖旋转桥南区最好看、最别致,也最高的四层楼建筑:房子?房屋?住所?不,是父亲的爱,他无尽的爱凝成的「家」,给你们的「家」。

对,「家」,在1966年刚建好时,多温馨、多温暖、多温柔、多温和、多温心的一个词儿,一个光让你看俊秀浅蓝的外貌即已喜欢、陶醉的窝。楼下第一层右边是一个可爱的院子,矮矮的篱笆旁立着几株亭亭的琼英,舒服亮眼的朵朵黄花在片片绿叶的陪伴下,于微风中摇曳生姿。二楼阳台的长长栏杆,是你在家时肯定会去倚立的地方;停电的夜晚,唯有倚栏呆看夜空中盏盏照明弹,倾听不时传来的枪炮声,不知能向谁问战火可能停歇的日子。四弟爱单独住在三楼。顶楼的小房间似乎不为什么地存在着,让二妹在另一大半的露天阳台上,种些她欣赏的西红柿、苦瓜和许多美丽的`花。

1968年戊申春节,最惨烈的战事摧残整个南越。年初二清晨起,大批的难民四面八方涌来挤满一楼,大大的厅只有他们的惊惶、哭泣、哀号,等着能回到已半毁或全毁的家。

长期在西贡飘流居无定所的你,实际上住在这个「家」里没有几天。1969年9月17日你以为的暂别成为永别。而父亲,艰辛营造一个1966年绝美的「家」,他自己和母亲,却一直都待在对面的万寿堂中药房里,孩子们每夜从药铺过来,与父母永远隔街相对。

也许不忍目睹1975年4月的沦陷,1974年,年纪轻轻就急着去世的母亲,没有住过一天这个「家」的任何一处。1979年初,父亲在你眼泪早已流干,痴痴盼等重聚的那一刻,临上飞机的前一晚,未及说任何话即已离世;妹妹们让他仓促地从这个「家」前往母亲长眠之处。

他走之后的第二天,他一生的全部全部心血,已成为「政府」的最大「胜利」;而他和母亲原本「安息」之地,亦于初由「政府」挖去。被迫离「乡」的他们,飘流在陌生的堤岸。离「家」二十余年的四弟,才回去陪着他们自「家乡」往「异地」,也在数天后,永远孤单地睡在更遥远的另一个异乡,不提归期。

绿水人家绕散文范本篇十七

我们衡水市地处河北东南部,与山东德州毗邻。虽说河北是沿海省份,可是我们衡水却是地道的内陆地区。海鲜要比德州贵上好几倍,所以大家很多时候是去德州吃海鲜。老天却很眷顾衡水人,造就了一个天然的衡水湖,在华北是第二大淡水湖,还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鱼类资源相当丰富,倒也不愁鱼吃。

沿湖岸尽是大大小小的野生鱼饭店,驱车几分钟就可以到达,甚是便利。有一个叫“船上人家”的饭店颇为著名,用木头搭建起来的的建筑虽然简单,却很有特色,一个个雅间沿水面而建,外观就像船只靠岸,内看就是湖里荡舟,加上乡土气息浓厚的服务,广受游客和本地食客的欢迎。由于饭店近邻106国道和衡水湖畔,生意十分火爆。

漂亮的农家小姑娘来点单的时候,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柔声的给客人请安,熟练的要告知本地的特产和拿手好菜。你若耐心等待,那淡水湖里生产的能和海鲜媲美的各类佳肴定能让你胃口大开。我总是觉得,在这个地方就餐,虽然不比五星级酒店的豪华气派,却神清气爽,惬意无比。若再有一二知己陪伴,随心畅谈,并不时惦记着心仪的食物,呵呵,那种滋味,颇有点焦灼和期盼夹杂的味道。

等餐的漫漫时间里,瞭望无际的湖面随风起着细微娇媚的水皱,一轮一轮往岸边扩散开,似乎和着畅谈的旋律一般,应着风,发鬓或者衣裾也会快活地漾起来,于是,这朽灰的木楼也跟着生动鲜活着。就在落日的霞迅速地退却,剩就残留的最后昼光时,那香气肆意朝我们奔赴而来,寻味望去,小姑娘手里捧着的汤盆竟恍惚成一盆良久以来心驰神往的琼浆似的了。汤盆是那种硕大和粗糙的铁盆,汤液乳白,点缀些许红绿,煞是诱人。然而,却是不可大口来品尝的,只能先如同品茗那般小啜,那些许的红,就是上好的小尖椒,完全将辣汁融在乳白浓黏的汤里,因为滚烫的缘故,辣味相当突出。所以,我总是首先小心地解开鱼脸颊的壳,露出白嫩鲜滑的肉,这块才是整条鱼的精华所在了。这块脸肉,我是相当爱惜的,必是要细细的在舌尖慢慢消受,在大多有鱼的餐桌,这块肉总是被我享用着,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随着时间,我渐渐觉察,其实单就这小小一块,我都深知,我多么被纵容着,我理所应当地视其为己有,吃到酣畅起来,索性就不用那么斯文地用筷子慢慢地捡了,用手除刺才是精准和快捷的。大快朵颐的时候,我是不顾那么多的礼貌,先随了自己的口舌要紧。并没有人觉着诧异和不适,想必已然习惯了我这么随性,而视若惘闻。所以,次次吃鱼,最后,我那方的鱼骨最为傲人的多。温度稍降,便是品汤的最好时候了,盛在白瓷碗中,似豆浆那般白滑,抿一口,鲜香溢满口齿唇尖,每每回想那种鲜香四逸,无论谁谈论起各地鱼的种类和吃法来,我都是斩钉截铁地认为,只有这乡间广殿的'雄鱼汤才算是极品。这可不算噱头,唐时的怀素,其传世墨宝《食鱼贴》就是佐证。“老僧在长沙食鱼……”,我宁愿相信,就是长沙鱼羹的酣醇鲜美,促这老僧成就了其惊世草书的巅峰之作。

暮色降临时,饱食的人谈兴正酣。木屋也开始掌灯了,这会儿,吃已退成其次,聊已成为正题。性情起来,就占着主人这块地盘神侃海聊。或者还有个好去处,就是沿着湖边的小径走走,很有些惬意,完全就在自然之中了。看不见其余的人或者灯火,唯一较高的建筑就只有湖畔矗着的一座新落成的管委会办公楼,唯一的火龙就是106国道来来往往奔驰的汽车。

夜凉,催人。待到归途再经“船上人家”木屋的时候,这木屋除了昏黄的灯,萦绕的飞虫,就剩一隅沉寂。飞车往都市奔去,我知道,我必然不久就要回来,在“船上人家”木屋,在一池绿水衡水湖畔,寻我自己的心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