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1:17:40 页码:10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实用15篇)
2023-11-24 01:17:40    小编:ZTFB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怎样能写出一篇内容充实、详细且含义深刻的总结?阅读下面的总结示范,或许能够帮助你改善写作水平。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一

风雨兼程,去捡拾春天策划的创意。

路过春天。

你走时,一树繁花为你殉情,亦如。

你来时,东风邀约一树繁花的迎接。

看见燕子衔泥,看见草心微绿,我知道。

你来了,轻轻的、悄悄的,来了。

你绕过我的梦土。

绕过一个季节坚硬的线条。

扬尘和雾霾让你提心吊胆。

冬天遗弃的一场薄雪使你瑟瑟发抖。

你从日历本上坚信,你来的时间刚刚好。

不早一天,也不晚一天。

仿佛许许多多的相遇。

冥冥之中——命中注定。

你是飞翔的天使,随风。

安抚受伤的往昔。

你从南到北,由东往西。

走出麦田,穿越树林,掠过河流湖泊,爬上山岗。

你的呼吸,你的笑脸,保留在。

每一寸土地,每一方天空。

你看见蝶舞鸟戏,你听见蜂嗡蛙鸣。

你的心已被无尽的浓绿包裹。

某天,一株蒲公英的叹息。

牵动你的忧伤。

待一树愁绪白头时。

你划出浅浅的不规则年轮。

在阳光炙热的逼视下,你有太多的。

眷恋和遗憾。

你有一些不及出口的愧疚。

天空知道,大地也知道。

这一世的轮回已尽,你多么希望。

一场大雨为你送行,淋湿你惭愧的心。

组织一些句子,为春天送别。

为春天送别。

站在夏天的开头,需要。

组织一些句子,形容词赞美。

堆砌装饰春天的窗子。

为春天送别,不需要。

长亭和站台,泪花打转的眼眶。

衍生:时间与距离的荒芜。

斑驳一些思念和另一些思念。

为春天送别,发现。

一些殉情的花朵。

坚贞的爱情故事。

枯萎飘零,漫长轮回。

今天,为春天送别吧!

阳光热情的倒影,难以甄别。

一些句子的虚情假意和无病呻吟,不及。

一场雨水来的痛快淋漓。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二

流浪,带着心去流浪,或天涯?亦海角?将沉甸甸的心事放下,载着美丽的羽翼去寻一隅纯净的地方,那终是我梦里千回百转的柔肠。

站在这个红尘的渡口边,凝神远望着,那一岸沉睡的花啊,看那绰约的.花姿是否也在招惹着红尘里的万千情愁,那你为何迟迟不愿醒来?如若你醒来,如若你盛放,那将是何以绝伦的美啊?心中默念:彼岸花开,我再来。只愿在那最美的红尘里听最美的雨声,只愿在最美的雨声里舞起最美的身影。夜,未央,思绪却是这般溢满了心田,煮一壶风尘浊酒,放在岁月的案几上,倒入这往事的盅里慢慢品味,在寒冷的夜里是否可以温热瑟瑟颤抖的身体。

年华,过往,一切都没有永恒的年轻,一切是这般容易苍老,如那碾转的岁月一般让人不由唏嘘,经年后,当我回首来时路时,想必又会是一番心境。而今,我依然是一个匆匆赶路的人,任流年里的眼泪与欢笑肆意浸染着曾经那颗纯净而天真的心,痛的无言如何?笑的撒欢又怎样?我甚至无法也无暇去分辩这笑里有几分泪,哭里有几分喜,因为我要一直往前走,因为我是自愿再堕红尘,甘愿忍受这轮回之苦。或许,你是,他是,她亦是,太多的人和我有着一样的命运和追求,和我一样在伪装的坚强里行走!

剪一缕寒风吧,那是冬的童话,让它陪着我的心一起去流浪,山一程,水一程,让它快快唤醒温暖的春天,来年,花开,蝶飞蜂舞,伊人自在丛中笑!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三

撑着油纸伞,一个人行走在回忆铸就的小城,几站烟火,几缕荷风,几许花开,几多愁怨,原来夏日的心情,一不小心就可以被雨季浸染的多愁善感。

一朵云落在眉间,流入眼角,才恍如隔世的惊觉:春天已经将我离散,鸿雁不再归来。

闭眼,一滴泪迷离了整个盛夏光年。

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不愿眨眼,想努力记住每个人的模样,却奈何不了时间的匆匆过往。

一段萍水的缘,究竟要经历怎样的沧海桑田,才算不上遗憾?

我相信永远,相信每一次目光与目光的相遇都能够相互取暖,我误入你的视线,你走进我的心田,没有刻意,无需安排,一切顺理成章,浅笑安然。

如此,就成全了一次遇见,姗姗来迟的心愿,在那一刻找到了幸福的起点。

原来,这世间真的有一见如故,古老的街口,古旧的茶楼,你着一袭素衣在窗前凝望,阳光透过你清澈的眸,我分明闻到了遗世的芬芳。

就是你了,你就是我日日找寻的西楼女子。轻轻走近你的身旁,看着你视线里的远方,不言不语,不惊不扰。只是不忍打断你蕙质兰心的想象,只因希望与你共有一段简约静好的时光。

世间风物万千,你独爱雪,你爱它的清雅孤绝,你爱它的遗世独立,你说,雪是你的信仰是你的'灵魂,因为它,才成全了你素心如玉的祈祷。

你的灵动,你的洁白,早已在我心头植下了依恋,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的一点朱砂,此生,此心,注定了要陪你天荒地老。

可惜,年华终究苍老的太快,来不及将落红寻遍,就已韶光暗换,容颜更改。

我将往事酿成美酒,装进你精心句读的诗篇,醉了唐诗宋词里的牡丹,那一朵是你今世的呼唤。

开间茶楼吧,在你说过的地方,临湖而建,柳树翩翩,不需要太多客人,只为清灵,只是等待。

我相信山水的灵性,定会牵动你的婉约,我相信悠悠的茶韵,定会吸引你的味蕾,有一天,你会出现在我的视线,与我续写未尽的情缘。这一次不需要风花雪月,不需要浪迹天涯,只需要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将时光的密码悄悄解读。

若有天,在这馨香素雅的小楼,我看见了你,你认出了我,彼此都惊喜的喊出:缘来,你也在这里!

那会是多好的幸福……。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四

走遍三千路,大笑解光阴。

遨游三生梦,笑观问古今。

一舟走天下,山水赋青春。

风雨三千界,清幽是吾心。

世人常久醉,唯我唱风云。

行至水穷处,举头望白云。

人生路千万,行文通古今。

流水生财:

白鸟共合唱,世间乐悠悠。

燕语千千:

谁人春愁梦,引亮百鸟喉。

李自丽:

唯有春愁梦,引亮百鸟喉。

北溟剑客:。

三生酬剑胆,一曲醉琴心。

燕语千千:

终生苦寻觅,待等懂酒人。

春雷:

花间卧青石,梦里做仙人。

燕语千千:

湘云醉态样,至今扰世人。

笑岩:

顾首人生路,匆匆可留痕?

燕语千千:

匆匆人生路,痕迹问后人。

碧波凝翠宫:。

醉追日和月,幽梦一帘春。

燕语千千:

幽梦一帘春,感念思古今。

阴阳轮流转,日月白昼分。

lethe_m:。

百里长亭相送,烟雨半城柳。

燕语千千:

千里碧海扬帆,书山无尽头。

燕语千千:

想往追梦人,一步一追寻。

四季经风雨,千里跬步存。

过客:

往前三两步,步步却回头。

安然:

步步却回头,点点碧波柔。

两岸春意暖,一溪翠玉流。

过客:

点滴自心血,他朝奏凯歌。

安然:

他朝奏凯歌,乐韵飘成河。

四季随墨舞,阴阳曲自多。

过客:

一溪翠玉流,两处非闲愁。

望断三江水,四季将君候。

安然:

四季将君候,五光十色柔。

六律欢歌奏,七弦音韵有。

过客:

阴阳曲自多,情深意更浓。

春下惬花心,温酒待故友。

安然:

温酒待故友,手谈对春秋。

清茶有杯盏,晓叶顺水流。

流水生财:

但愿相约长城地,举杯共饮醉方休。

燕语千千:

流水生财再添杯,文朋师友齐聚会。

言语之中存建议,你来我往笔中走。

《春柔》。

一剪阳光波韵柔,柳脆弯眉头。

鹅黄小枝横斜舞,风吹碧波皱。

谁家黄口问青杏,何时才熟透?

赵艳平:

谁家黄口问青杏,何时才熟透。

株苗展叶含雨露,几时能参天。

轻风雨丝洒湖面,青蛙跳荷面。

株苗展叶含雨露,几时能参天。

冷梅含雪冰清诉,高雅洁一柱。

迎春浅黄笑时速,谁人常如故?

《春动》。

春风吻脆炫九州,万物敬慕点素柔。

百枝千朵笑如意,嫩蕊迎风动万头。

赵艳平:

嫩蕊迎风动万头,千条万盏红点点。

春风掠过枝头绿,万盏红灯笑盈盈。

听《曲终人散》。

羽蝶声声唱寂寞,字字句句泪成河。

一曲终了人已散,道尽世事变迁多。

赵艳平:

一曲终了人已散,人间沧桑心中藏。

鸟儿入笼人自贱,缤纷世间隔窗望。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五

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把其貌不扬的紫砂壶。

说是紫砂壶,可能也就挂个“紫砂”的名儿。当年,在宜兴,只花区区20元便买下了它。之所以一眼相中,是因其通体的修竹造型,虽略显简朴,却不失风雅。

竹,向为读书人的大爱。苏轼便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劳作于闹市楼宇间,要坐拥一片青翠的竹林,无异于痴人说梦。只能借一壶修竹,稍稍安抚读书人对清净的一点念想。

读《闲情偶寄》,知李渔是一资深茶客。可是,这部书里,对茶却着墨甚少。笠翁解释说,他实在是太爱茶了,害怕讲得过于简略,一定要另外为茶专写一本书。

虽未说茶,在“第五卷器玩部”,李渔却分享了对茶具的见解:“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然宝之过情,使与金银比值,无乃仲尼不为之已甚乎?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必至理穷义尽而后止哉!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忧,再曲则称弃物矣。”

笠翁的'意思是,茶壶之中,紫砂壶最好。紫砂壶中,宜兴出产的最佳。而如今因为把玩者众,一把宜兴壶弄得比金银还值钱,实在是大可不必,恐怕连孔子也会不爽的。壶,无非是拿来喝茶的。从实用角度看,壶嘴一定要直一些,这样茶汤才能顺流而出。

本来,我对手边这把“竹”壶的身价多少是有点忐忑的,笠翁这轻飘飘几句,瞬间帮我解了围。细想想,几百年后,众人挂在嘴上的那句“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而是用来住的”,仿佛也是循着笠翁所言的义理而来。

前一阵,家乡的“小兰花”在省城举办品茗会,我是欣然前往的。喝了几十年的“小兰花”,与乡茶间的感情几成亲情,茶在我的眼里只剩两种:一是小兰花,一是其它。我从未像今天这样,通过舞台上的讲解、表演、沙画、视频来体味它的海拔。当书法家完成一幅“喝遍神州茶,唯有兰花香”时,我端起杯子小啜一口,清香顷刻便在唇齿间氤氲开来,就像万佛山间徐徐蒸腾的云雾。

品茗会上,跟茶业专家聊天。他告诉我,其实,喝“小兰花”最好的茶具是玻璃杯,不是紫砂壶。一壶障目,不见婀娜兰形;一盖屏气,不闻幽幽兰香,总是辜负了“小兰花”的天生丽质。果然,台上的茶艺表演印证了专家之言。姑娘们巧手轻舞,“凤凰三点头”一气呵成,玻璃杯中的“兰花”,遂徐徐开放,叶叶如兰,楚楚可人,端的是“佳茗从来似佳人”。

我显然不是称职的茶客。饮茶数十年,从未想过动口之前需要怀着一种虔诚的仪式感。茶始终都埋身于这把“竹”壶里。我从没刻意掀开壶盖瞻仰,一观茶形,二闻茶香。每天读书写字时,便习惯性地喝上一口,久而久之,甚至都忘了去细品茶的味道。

端起壶,就那么不知不觉地喝着,一喝就是十八年。想想也是,多少春芽秋水皆在这壶里悄然来去,其间或许也藏着一刻未停的翻云覆雨。有人说,每个饮茶的早晨皆是入禅时分。当茶之外相不再成为挂碍,壶里的风暴也会在读书人的心里变得圆融通达吧。

如今,这把20元买来的旧壶,在外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名,但于我,它却价值连城。作为生命的元素,这把壶,盛着一颗素心。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六

情海里的一页页缠绵,当午夜的梦新醅出一樽相思的苦酒,我默默地合上落寞的宣纸,用一首凄美的旋律撩开清幽的夜色。

——题引。

深邃的夜,黯然在月光没落的青华里。回忆在不经意间走出了寂寞的躯体,在叹息中悄无声息地迤逦。似乎那抹隐隐的伤痛撩开了尘封的印记,幽忧的伤口如午夜漫天星光泛着彻骨寒气。

穿梭在记忆里的思绪,沿着每一条脉络奔腾冲撞,于无法自抑中拱露出一块块结痂的情状。所有的情景都在眼前重现着昨日的风光,没有依偎,只有彷徨。

站在秋夜的窗前,有寒重的秋风浸染,不经意间,一滴泪在眼睑的闭合中落下,潮湿了一个带露的午夜。婆娑的树影摇曳着苍老的影子,在月华如霜,风凉如水的夜里颤栗般点缀着落拓的地面,沁凉的空气里,氤氲着飘忽的前尘往事如雾如电若隐若现。

穿透灵魂的旋律,放飞如野草般疯长的思念,拉长着一根根纠缠的藤蔓,缠绕在寂寞的文字上,滋生出一页一页的相思缱绻。心似蜘蛛网,中有千千结,明知再度跪求500年,也难续今生一段尘世情缘,如你盈盈泪光,锁不住深深幽怨。

所有的一切,都在秋风得瑟中怅然凝结。任由琴瑟幽怨,不管酒量深浅,温一壶月光,独对杯具,狂舔。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七

一阵风,吹来一丝淡淡的清香,抬眼望去,白如羊脂的玉兰花开满了树枝;一个小女孩正在捡拾凋落在地上的花一瓣,用嘴吹掉花一瓣上的泥土,轻轻地放在盒子里;我想,花一瓣的凋零,那是春天里的幸福,她捡拾着春天的快乐;依然记起《红楼梦》里黛玉葬花的情景,葬的是她的痛苦,那是眷念的痛苦。此刻,小女孩捡拾着快乐和春天,她的脸上绽放着微笑,那是天使的微笑,那是春天的微笑,你俯瞰着,被她对美的追逐所感动,她让玉兰花永远洁白无瑕,让春天始终袅绕芬芳的心,飘逸美丽的姿态,守候这个小城的宁静。

玉兰花是天水市花,不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深深庭院,家家都会种植玉兰花,所以,每到春暖花开,争奇斗艳的桃花、杏花、迎春花,在玉兰花面前都会黯然失色。玉兰的淡香,会让人醉意,玉兰花一瓣的飘忽,会给人遐想......在芬芳里,让人心情舒怀,空间中,让人舒展身心,去呼吸花香、空气,沐浴一陽一光。美的幽,很远,很朦胧;心的静,很香,很爽心;若雾,如风,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份香味淡淡的,幽幽的,醉入心扉时,会迷失在花香里,看着小女孩对美的执着,想着那份香醇幽静,嗅着淡淡的花香,微醉,会让你行走在街上意乱情迷。

走近了,会觉得犹如羊脂细腻的暖,快乐时,犹如花开的灿烂;宁静时,恍若花一苞的纯静,那份淡然的香醇,那份陶醉,让人流连忘返。

也许,是昨夜的一场雨,让花一瓣飘逝,雨滴滋润花一蕊,花会记得雨滴的情,雨会记得花的香。花开的'香,永远会留下深情的芬芳,昨夜的雨,淋湿了花的身心,依然会将盛开的美丽,带去远行的旅途;花一瓣的飘逝,如飘落的心事,有谁愿意捡拾这份心事?落下的,一声叹息,带走了,一地深情,花开花落,那是季节的讴歌,花一瓣的飘逝,那是生命的流逝,花的绽放,那是美丽的霞光,花的凋零,那是青春留下的痕迹。

玉兰花的芳一香,绽放着春天的灵魂;此刻,我站在街头,心为玉兰花停留。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八

记忆有种清浅的味道弥漫开来,暗淡的光里一切的味道都消逝得无影无踪,唯有清浅得简直不能言说的某些东西,弥漫开来,淡淡的滋味洒满整个心思,整个脑子,整个身体,整片灵魂。一切都被你的记忆洒满。

清浅的芳香弥漫开来。像是湖边的沟渠里淤泥的香味。明明是池底的一切,但是一切都显得很清显美妙。莲花出自于淤泥,莲花出自于不美好。她所有的美好都盛开在不好的`上边。这让人很敬佩。更让人深思。怎么忘记淤泥这回事,怎么到达清新的远方。这都是我们该泥足深陷的东西。我们为什么纠结于她现实的美好。而不看看她奋斗的艰辛呀。淤泥之中的拔出自己的泥腿。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毅力呀。

我敬佩的陷入深思之中。

荷的味道弥漫开来,荷的清香让人沉醉入迷,荷的风姿让神往。荷的一切呀,都在那股清香里寻寻觅觅的找到了踪迹。有人说热烈的东西永远长远不了,有点像恶作剧之吻里边,江直树对袁湘琴那段告白:

多少人呀,只愿在爱的滚烫的热水里飘忽浪荡自己的爱情。而我。只愿我们的爱情就像温水一般,一点点的升温。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的爱呀都还是永远的温热。

老实说我看到之后只有震撼,一个男子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神了。我钦佩他,我敬佩他。他是爱的导盲者。引领着我这人个盲人的前行。他们有点像一朵花,他们的爱情有点像一朵花。莲的绽放烦人妖娆。莲的绽放分清香淡然。

莲花清香满溢开来。岁月都有了安然的味道。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九

十年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从本村小学调到镇上教书。我们那儿自然山外青山,开放的校园周边是山野田地,草木触手可及。小镇同样在大山的皱褶里,只是一条稍微开阔、平缓的山冲,四周依然是林木苍郁的群山,校园封闭的围墙外面,是四季在上面铺锦叠彩的田地,大自然也近在咫尺。但就因了这一墙之隔,似乎筑了道坚实的樊篱,阻遏了山野气息,草木清香于我的嗅觉渐次疏离、依稀,一如飘渺的幽梦。

这不由得使我怀念起那些被草木清香氤氲的日子。

当然,山里人,像我,打小就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息,弥散的山野气息,浓郁的草木清香萦绕着我,包裹着我,浸润着我。与自然的关系,就像人与空气的关系,无时无刻离开过它,你却浑然不觉,这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出一辙。

我所怀念的,是一段特殊的感受和经历。

那时我在村小学教书。从家到校不过两三里地,除了小段要经过人家外,大段在田地丛林之间迂回穿梭,每天往返于家校之间得耗费一个多小时。或在山林中行进,或在田垄间游走,或在庄稼地里穿过。不知怎的,有段时间,我对草木的气息特别迷恋,竟爱之成癖。徜徉在山野之间,吮吸着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或随手采撷花枝草叶,入口咀嚼;或揉捻之后,塞进鼻孔,深深嗅闻。我就像传说中遍尝百草的神农一样,深谙许多草木的味道和脾性。我的肺腑间充盈着山野之气,浑身散发着草木清香。

蒿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山野之间,随处可见它们丛生的身影。每当农历正月末,沉睡的植物们大多做着他们的酣梦呢,蒿子便突破寒冬的禁锢,顶穿生硬的冻土,在浓霜里,在残雪中,探出娇嫩、纤弱的身子,窥伺春天的消息了。心急的村妇们,提着小篮,四处搜寻,她们要采蒿做蒿粑呢!几天东风,几场春雨过后,不经意间,蒿子便蔓延得漫山遍野。你驻足,随意掐下一株野蒿,凑近鼻前,一股清郁的蒿艾气味,隐着淡淡的苦涩,扑鼻而来,不禁让人精神一振。到了五、六月间,草木进入了生长繁盛时期,这时,蒿子长得更加勃茂,苦涩的清香,愈加浓烈,采来闻之,竟让你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蒿子的种类很多,多属于菊科。山里大多数人家都种有艾草。艾草也是一种蒿子。两者相较,蒿子的茎是圆柱形的.,而艾草的杆有纵棱;蒿子的叶单薄、光滑,艾叶则厚实些,背面布满白色的绒毛。人们称艾草为“苦艾”,我想这主要源于艾草独特的气味吧。艾草散发着优雅、醇正的药香,较之蒿子,更胜一筹,难怪它能入药。山里人种它,一是承袭端阳节门口插艾消灾避祸的传统习俗,但最主要的功用是收割后晒干,给坐月子的产妇或久染风寒的人熬汤泡澡,能散寒通风,扶正祛邪。也有刚生孩子的人家,在房里焚烧艾叶,以驱散浊气。点燃干燥的艾草,满室便弥漫着好闻的艾香,无怪乎人们将它称作“瑞香”了。

还有一种火蒿,茎杆修长而纤细,能长一人多高,叶子也显琐碎,多长于贫瘠的沙土地。以往,每到火蒿停止生长的时节,总有人上山刈割,束成捆担回来,晒至焦干,等农闲时扎成火把或搓成火绳,供夜行照明之用。因火蒿的枝叶细碎,且有一定的柔韧性,搓揉之后,叶子变成绒状,易燃。夜行者点燃火把的顶端,边走边舞动,呼呼生风,火星四溅,气味芳香,据传能避邪。火把还可用来驱逐野兽。庄稼成熟时节,常有猪獾等兽类来糟蹋。于地边、田埂处立几支点燃的火把,野物怕火,又惧火蒿异味,的确能保一夜安宁。火蒿较之艾草,苦寒的味道更甚,以至呛鼻,我却很喜欢。这味儿就像一位沧桑阅尽的老者,深沉,厚重,老辣。我常捋下几片叶子,放入口中细嚼,开始微苦,继而甜丝丝的,回甘悠长。有点像甘草的味道,又如吃了山间的苦李,苦尽甘来,口有余香。顿时,一种天高地迥、山远水阔之感油然而生。

四月,春意浓稠。薄霭轻笼的空中,浮漾着蒸腾的阳气。菜花们像听到了谁的指令似的,一不留神,开得一塌糊涂,满眼绚烂,将菜畦、田地变成流金的海洋。置身其间,就想张开双臂,将无边****拥揽入怀。时有清风拂过,浓烈的花香潜流暗涌,排山倒海般地袭来,淹没你的嗅觉,浸透你的肺腑。是那种浓得化不开的甜香,有种掉进蜜罐里的甜蜜、窒息感。这时你须自我把持,不知不觉间,你就会迷醉在花海中。

花香能形成逼人气势的,除了菜花,还有兰花、栗花和桂花。

我们这儿野生的兰花有两大类:人们称作“小兰”,“大兰”。它们的叶子都一样,呈披针状,气味也接近,区别在于花上。小兰开在寒冬腊月,花茎短,约四五寸长;花朵少,只在顶端挑着一朵花。虽说香气清洌,终因花少,势单力薄,成不了气候,须凑近植株,才能闻到香气。如果说小兰是小家碧玉,那么,大兰则是大家闺秀了,自有一种雍容、高雅的气度。每到谷雨之后,散落在深山幽谷中的大兰,便次第开放。大兰花株高一尺左右,较之小兰的纤弱、谦卑,大兰则开得繁盛而恣肆。光润的茎杆上节节生枝,枝上缀着吐露花舌、张开花瓣的朵儿,像栖着一只只玉蝶。你行走在林间,缕缕的幽香随着阵阵山风,影子似的尾随着你。兰花香气馥郁,让人沉迷,有很强的穿透力。像一道闪电,劈开混沌与麻木,穿透你的鼻腔,照彻你所有的嗅觉神经,然后在肺腑间盘亘,游走,挥之不去,经久不息。家乡的茶叶,雅称“翠兰”、“兰花”,想来确乎精准。不仅因其状若兰芽,啜饮之后,只觉得兰香浮动,心虑澄明。原来茶叶受兰花的浸润,难免沾上花气了。想当年,二十出头的我做着青涩的文学梦,受文人雅士的影响,竟也附庸风雅起来。记得有年春天给心仪的女孩写信,我颇费心思。从林间采来大把的兰花,用清水养在瓶子里,夜晚,将信笺罩在开得正盛的兰花上。天明,取下嗅一嗅,信笺上沾着兰香。再将美丽的心事诉诸兰笺,自认为很风雅。这有种焚香沐浴的意味。现在想来,即使再芬芳的情愫,历经时间的稀释,寄达时,也如这兰笺一样,香气尽散,索然无味了吧,只是那袭人的花气至今仍在记忆中袅袅。

家乡号称“栗乡”。坡上,地里,甚至稻田里,都植满了嫁接的板栗;而山中则遍生野栗树,我们叫做“毛栗”、“油栗”。五月,千树万树栗花开,一片烂漫、喧腾的景象。油绿、宽大的栗叶之间,缀满了粉黄色的花束,像数不清的毛毛虫在枝头蠕动。栗花的香气,有点菜花的味儿,是那种甜甜的醉人的浓香。只是栗树众多,花束繁密,形成的气息更加磅礴、壮盛,铺天盖地,席卷一切。这时你无论走到哪儿,只觉得熏香袭人,心旌摇动,目眩神迷。

我想,追慕诗意的栖居,不独城里人的专利,乡下人也不例外,从他们居所的环境上便可见端倪。山村人家房前屋后都环植了各种树木,随着时序更迭,变换出别样风景。在这些树木中,总少不了桂树的身影。或绿荫匝地,或亭亭如盖。揣测种桂树原因有二:其一,桂树枝繁叶茂,四时常青,点缀风景,美化环境;其二,桂花香气清幽,闻之神清气爽,怡情悦性。八月桂花遍地开,小山村便浸在幽幽的桂香里。这时,行走在山村,转过山嘴,爬上坳口,飒飒金风便送来扑鼻的清香,直沁人心脾。即便不熟悉地形,循着香源,也能找着人家。桂花细小而繁密,簇聚在小枝的叶腋下,仔细看,满树像撒了层薄薄的玉屑。它的朵儿虽小,香气却幽远,绵长,持久。没有那种大刀阔斧、长驱直入、横扫千军的气势,而是丝丝缕缕、点点滴滴的渗透。如同绵绵春雨,滋润大地;又如涓涓清泉,汇入河流;又如习习凉风,穿襟入怀。在这样的气息里浸没久了,岂止是唇齿生香,连梦境中都溢满了郁郁桂香。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山里人,身上散发着山野气息。但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酸溜溜的矫情;知情者则斥我伪饰,说我浑身俗气直冒。我曾反躬自省:真是这样吗?自己也说不清。社会是口大染缸,又是一口大窖池,各色人等、各种气息在这里混合,酝酿,发酵,长期熏陶、侵袭,想想,难免浊气熏天、俗不可耐了。

真想再到山野间走走,让草木清香再次洗礼我的身心。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十

五月的一个清晨,初夏的风凉爽地吹过一阵花香。宽大的平台上,三株白兰树长得正盛,花苞缀满枝桠。青的羞赧,紧闭花瓣深藏叶间;白的逍遥,半开半合着,仿佛欲语还休,香气却已直沁心脾。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在清风香花的环绕中,母亲说,明天就是端午了。

每年端午前,母亲早早从菜场买来粽叶,泡在木盆里。不用塑料盆,也不用铝盆,母亲说会伤了粽叶的清气。木盆是桐油漆过的,纹路清晰可见,散发着木质的气息。粽叶浸在这样的木盆中,一汪碧绿便鲜活地浮动起来。半日之后,换了水再泡;又大半日,执一团白纱,横担一只砧板于盆上。拎一片粽叶覆上,正面抹,再反面抹。粽叶撩起的水珠,偶尔有洒在母亲臂膀或脸庞上,母亲并不去擦,任它自然滑落或渗入肌肤。

粽叶洗净了,馅儿也泡开了。主料是白白的香糯米,辅料却各种各样,有红豆、火腿、蜜枣,有葡萄干、果脯,有时还有板栗、蛋黄……风在轻轻吹着,香在悄悄溢着,母亲坐在平台的门边,开始包粽子了。她的面前摆着两个盆,一只盛粽叶,一只盛馅儿。青的叶,白的米,红的豆,绿的果……母亲端坐其中,脸色安详,神情自若,我的心被这仿佛艺术化的场景震撼了。

我静静地坐在一旁。母亲对我说了几句什么,我恍惚着没能听清。我沉醉这片宁静的氛围中,感动着一份脱离纷繁和喧嚣的安逸,和恍若隔世的散漫与清闲。

盆中的粽子越堆越高,五个一束,十个一结,清香的芬芳袅袅地在空气中飘散开来。卷叶、装馅儿、裹紧、扎牢、放入盆中……一切都在无声中诉说和表达着,我忽然感到那种叫做亲情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

母亲低头包着粽子,我在一旁喝着茶,慢慢地喝,慢慢地被滋润着。你去忙你的吧。这回我听清了母亲的话,但我没有动,我只想坐在她身边,享受一份难得的`心情。

粽叶在母亲的手中翻滚、跳跃着……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省略掉的许多细节,此刻正在被母亲细致地一一捡拾。我们都沉浸在这个细致的过程中,默默无语。我内心里原本凝滞的某些沉重的东西,被粽叶的清香渐渐地稀释着,消解着,久已干枯的神经像株雨中的植物,舒展开来。

母亲直起腰来的时候,面色红润,眼里闪着喜悦。她长长哈了口气,说,闻闻,多香啊!明天喊他们回来吃粽子!哦,母亲!我在心底叹道。你是在用手,用手中的粽叶,把一份亲情,裹得紧紧密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十一

也许,造物主将花种洒下人间,是为了让人收获甜美的芳香,然而,我发现还有一种香,比花儿更为怡人,它能让人收获智慧的幽香。

在书中,我嗅到了梦想与勇气的清香。

儿时三岁,妈妈每日睡觉前都给我读童话寓言,告诉我一个个有趣的成语故事。我随着书中的人物心情一起转乐为悲,又一起破涕为笑,然后伴着欢笑或泪水入梦,到梦中再去诉说主人公的悲欢离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小人书读到世界名著,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奇妙旅行,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成长,我长大了,我感受到了书墨的清香比任何奇香都来得实在,来得可贵。

在书中,我嗅到了生命与自强的清香。

我喜欢读现代作家郭敬明的小说。在他的'小说中,主人公都处于大好的青春年华,也许他们在为考试焦虑着,为某种情愫困扰着,似乎都陷在生活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但他们仍为生活努力着,奋斗着,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追求着。即使经历痛苦,也要在无数刀光剑影中站直身子,即使被岁月与现实摩擦的千疮百孔,也要去笑着面对未来。这正是我所欣赏的。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为何不在青春中大胆闯一闯,多接受些生活的历练,也许,正是伤痕累累的青春最值得回忆。

在书中,我嗅到了心灵与自由的清香。

我喜欢读《简·爱》。简爱是一个让我钦佩的女性,她曾在书中说过:“我渴望自己具有超越极限的视力,以便我的目光抵达繁华的世界,抵达那些我曾有所闻,却从未目睹过得生机勃勃的城镇和地区。”面对命运的捉弄,生命的风暴,她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冲进风暴,与命运一搏,最终迎来新的曙光。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平凡女性却不平凡的坚毅。我喜欢读《三毛传》。三毛不束缚于中国女性常规的生活模式,而是打破常态,只身一人去沙漠流浪。在沙漠中,她看过了美丽的景象,也目睹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同样见证了一个小女孩早年出嫁的悲惨经历。她用笔记录下来自己沙漠一行的所见所闻令世人惊叹。她追求自由的性情,便注定她会有不同的经历与成熟的心智。每每读到她的文字,心中总会有一种对世事的淡然,同样也有一种冲动,渴望自己可以像她一样去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为生命增添一份可能历经曲折的光彩。

清风吹拂,桌上的书页翻动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十二

19世纪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说:

“将人分成好与坏是荒谬的,人要么有趣,要么乏味。”

我深以为然。

所以平日处世读史,难免丢了家国大义去看,爱传奇胜于英雄,爱极端胜于中庸;

喜欢烈性,喜欢吊诡,喜欢剑走偏锋,喜欢出其不意,喜欢赤子之心,喜欢惊才绝艳,喜欢不死不休,喜欢武侠触目惊艳的美。

看武侠时,爱古龙和温瑞安也难免比其他大家多一些。

如今想写一个江湖系列人物评,讲一些我所喜欢的、不那么大众、不那么正派、却非常迷人的武侠角色,与大家分享。这一篇闲谈姑且当做序吧。

01。

从幼时侠义云天的古装电视剧,到少年时代接触沧月缥缈绚丽的《听雪楼》,我爱了武侠很多年。

它在我心里早已不再是初高中老师口中的“野蛮人的打打杀杀”,而已有了难以用言辞表达的精神内核和特殊意义。

在人的生命里,总有那么些事物你一眼看中,说不出哪里好,但于以后的岁月遇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色彩纷呈的事物后,心生喜爱,赞美认同,拿来与原初那个相比较,便恍然惊觉,原来真爱一直在心头。

沧月的“听雪楼系列”对于我而言,便是这样一个即使在他人眼中诸般不堪提拿,在我心里依然神奇的存在。

如今偶尔于午后捧一卷闲读,只觉,中二年代一去不复返。

02。

不吹不黑,武侠大抵有那么点中二。

所以许多武侠作者都是过了中二期,作品就少了那么点灵气;

读者都是过了中二期,就少了那么点热血,后来重读,也不过是缅怀青春罢了。

沧月在《镜》系列之后,几乎没有能称得上作品的了;

温迷们也都戏言,男孩子都有过武侠梦,但温老一梦不醒,中二了一辈子。

其实想来也是一种幸福,能够一辈子单纯,怀揣着热血与梦想,不落流俗。

听说温老每次参加活动,在台上讲武侠,都是“满场飞”的状态,如老顽童一般。

如今金庸封笔,古龙不再,梁羽生隐退,也只有温老,还在“百城千校巡回演讲”,并表示有可能填坑,宣扬武侠没有没落,侠义精神传承不息,实在可敬。

03。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这个江湖故事太多,写不尽。

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古龙的“浪子不回头,大快生平”,

温瑞安笔下的“刀剑丛中的诗,淋漓的骨与血,冰与火的'爱与切”,

那么多解不开的恩怨情仇,忘不掉的刀剑风流,或热烈、或凄迷、或温暖、或凛冽,不过下雨下雪天,偶然谈及,拿来下酒。

想起一首前些年被沧月炒得很热的小诗,来自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繁华落尽,所有爱恨在纸上成灰,一切忠诚与背叛,伤害与纠缠,不能言说的爱恋,没有昭雪的深冤,不过云淡风轻,随酒下咽。

迷蒙处,恍若看见,杨过搀着他的姑姑,苏摩坐在龙背上哭,陆小凤在给花满楼数河灯,白愁飞还没有背叛,苏梦枕还没有杀雷损,他还可以爱雷纯。

我们长大了,而他们永恒。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十三

拒绝城市的喧嚣,端起一杯浓茶,静静地品味一缕清香。茶杯上氤氲的香气,在灯光的映衬下,向上漫溯,笼罩着满屋子。

以前的我并不喜欢喝茶,那是因为一次,我在外面玩疯了一阵,回到家感到口渴,便冲进厨房,抱着茶杯一口气喝起来。可刚进口,我便吐了出来,感觉十分苦涩,然后便对茶产生了厌恶,不再喝茶。

也许是因为买了几次“康师傅茉莉蜜茶”中,又中了几次“再来一瓶”的奖励,渐渐地,我开始对茶不再那么讨厌了。从最初的茶饮料到家里泡的茶都喝。渐渐地也认可很多人所说的“品茶如品人生。”

会品茶的人都说:“品茶要慢慢地去品尝,不能心急,要用心去品。”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生活表面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与不幸。但我们只有慢慢的'用心去品味,去欣赏,那么,生活是挺美好的。我们不应总被生活的表面而吓到,而应用心去品味。

众所周知,泡茶需用沸水。你见过沏茶吗?取上一小撮茶叶,放入古典的茶杯中,向茶杯中注入一些沸水,茶叶在杯中上下翻飞,沉浮。再注满茶杯,茶叶上下沉浮得更加厉害,一股醇厚醉人的香气袅袅溢出。生活亦如此,世间芸芸众生,都是茶叶。有的人不经风雨,平平淡淡地生活,就如温水泡茶,沏不出他们的芳香与精彩。而那些饱经风霜雨雪的人,生活就如沸水一样,坎坷、磨难一次次打击他们。他们在风风雨雨中上下沉浮,释放出生命的活力与精彩。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品茶给予了我智慧与人生哲理:只有在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挫折,生命才会精彩。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十四

这几日心里颇烦,无聊之中,随手拿了本周作人的小品文来看看,借以消遣一下。

周作人的小品文,尤其生活随笔,很是耐读:语言随意,平平淡淡,感情如水,初品无味;越品越淳厚,很有点如豆浆,不加糖,自有一种素朴与淡然之味,非常人所能品咂的。

他的文中,有一篇《喝茶》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闲,可抵十年尘梦。”

喝茶,要有茶点,他认为豆腐干切丝很是适宜;另外,将豆腐炸成豆腐干,寸半大,三分厚,边喝茶边细嚼,最是相宜。这些,都是取其素淡耐嚼。

读到这里,一时满口生津,不禁令人向往之至。

其实,周作人笔下写的,与其说是清茶豆腐,倒不如说是一种乡村小户素淡平静的生活,换言之,乃乡下平淡如水的日子。

因为,黄豆,是乡村最常见的一种粮食。豆腐,也就成了一种最寻常的菜。

豆腐,石磨磨的,算的最上乘,也最有味;机器磨的则次之。因为,机器磨的没有石磨磨的`细腻匀称,吃进嘴里,也少了一种清纯的豆香。

过去,我家就有一盘石磨,一到雨天,磨子就忙起来。这时,左右邻舍总会拿一两升泡过的黄豆来磨豆腐,那时,我母亲会放下手里的活,帮忙喂磨眼。随着“咯吱咯吱”的推磨声,白白的豆浆,就沿着石磨上下磨扇结合处流出来。

我们一些小孩,就在旁边叫着跳着,有的伸出手指,沾一点放进嘴里,噙一嘴豆香,高兴地跑了。

磨豆腐的人磨完豆腐,回到家,做了豆腐,总要送一块过来。母亲推脱着,无论如何不要,实在却不过,才无奈地接下来,下次自己磨豆腐,一定要割一块大的送给人家。

石磨磨豆腐的日子,已经远去,可童年的记忆仍时常入梦,豆香四溢。

豆腐做菜,可炖,可炒。切得四四方方的豆腐块,放进“刺啦刺啦”响的热油锅里,上下翻着炖,再加上葱蒜、酱油,煨好之后舀起来,一清二白的,既好看,也好吃,夹一箸放进嘴里,软软的,香喷喷的。

童年时,饭桌上有一盘豆腐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日子。

豆腐除做菜外,也可煮汤。母亲时常把豆腐切成一寸宽、一指长的条,和粉条煮了,煮开后即吃,那味,算得食中隽品。

豆腐之外,豆浆也不错。

有人爱在豆浆中放糖,此法未免失当。豆浆加糖,糖的甜味会压住豆浆的香味。啜豆浆,是品尝豆浆香味的过程。那种香味已润入水中,豆浆进嘴,在舌间一转,缓缓吞下,算得真宗喝豆浆的方法。此种饮法,犹如饮茶,是我爷爷告诉我的。

晴日霜后,冬天的早晨,蹲在屋檐下,拿着一碗豆浆喝下,舌头再绕着碗边扫个圈,满头大汗,满嘴清香。用我爷爷的话说:“每天喝豆浆,神仙也不当。”

无论豆腐豆浆,其味,都以清淡悠远见长。

进城后,我所居的房子对面有一家豆浆店。每早起来,店主就忙活开了,在热腾腾的蒸汽中忙碌着炸油饼,烧豆浆。一到早晨八点,打工的、过路的、做小买卖的,都纷纷拥来,一个烧饼,一碗豆浆,吃完喝罢,微笑而去。中间,绝少有西装革履大腹便便者。

豆浆店的名字叫——平民豆浆店。

这名字很好,豆腐、豆浆,细论起来,都是平民食品,难以和鱼虾海鲜并列,然而,很多人来这儿,却吃得安闲,自在,满意。因为,他们喜欢的就是素朴安闲的生活,追求的就是洁白宁静的日子。在一盘豆腐一碗豆浆中,体会平淡生活的幸福悠长。这,绝不是达官贵人在生猛海鲜中所能得到的。

所以,想起豆腐豆浆,我就想起乡下,想起乡下平平淡淡的生活。

一壶茶的清香散文篇十五

其实,大师的话无非是要告诫人们:要多读书,不将书读好了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将书读到一定的份上,笔下就有了天地,就有了自由,有了风流,有了遍地风光。无奈,我对图书馆已经产生了近乎偏执的热爱。填报高考志愿前,我并不热衷于高校的名望或地理位置、天然风物,而是四下打听大学图书馆的藏数量!就这样,我毫不犹豫地在表格上填上了“淮阴师范学院”!

当真正站在气魄雄伟的师院图书馆前,我突然间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发现“横扫师院图书馆”这句誓言的可笑处。我明白也许我一辈子都不能读完图书馆的一角,但至少我可以让我的四年大学时光在满室书香中变的厚重而丰富!

读书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一种心情。读书的妙处,就在于使有限的人生得到无限的拓展。当一个人沉浸在阅读中,它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东西:单纯之中的丰富与丰富之中的单纯。

于是,没有初进大学的迷茫、张望彷徨,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最爱:平时的课余时间与周末,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迈进图书馆,喜欢在二楼的阅览室找个安静的角落,经常看得天昏地暗,不知今夕是何夕,等肚子唱起了凤阳花鼓,猛抬头:满屋子明亮的灯,满屋子埋头阅读的背影。极度珍惜大学的图书馆式学习生活,如此的自由和洒脱,你完全可以按照最适合自己的轨道安排学习计划,没有人会来打扰过问。慢慢的,读书也就成了最体现个人意志的事,意简丰赡,个人口味。

我在书中欢笑,思索,痛苦,哭泣,继而重生······。

我着意把在图书馆度过的时光都雕刻的精致而有韵味,在时光的页脚上写上浪漫的絮语,在时光的眉心里描上人生最美丽的幻想。在如水流逝的日子里,我学会了欣赏别人,懂得了感恩别人的救助,知道了芬芳他人也可以愉悦自己,更重要的是,体会了求知的快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