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1:13:53 页码:10
最新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优秀13篇)
2023-11-18 01:13:53    小编:ZTFB

最近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很多事情,现在需要对它们进行总结。沉着冷静的态度有助于在压力下保持良好的表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经典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一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

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二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三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四

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拜:授予官职。如: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序》。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四、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五、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

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六、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五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被动句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靠于引进主动者。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就可以除掉了。(《鸿门宴》)。

2、渐见愁煎迫。译:渐渐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孔雀东南飞》)。

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译: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荆轲刺秦王》)。

2、吾属今为之虏矣!译: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鸿门宴》)。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1、为仲卿母所遣。译: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弃。(《孔雀东南飞》。

2、吾属今为之所虏矣。译: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鸿门宴》)。

3、若属皆且为所虏!译:你们这些人都将被被他所俘虏!(《鸿门宴》)。

e、用被表被动。

1、今日被驱遣。译:今日被休弃。(《孔雀东南飞》。

2、仍更被驱遣。译:想不到还要被驱遣。(《孔雀东南飞》。

3、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译: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荆轲刺秦王》)。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妇女无所幸。译:妇女没有被宠幸。(《鸿门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六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七

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把)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如何、奈何、若何也可紧缩为如何、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作谓语时,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时,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怎么办;作状语时,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怎么。例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第二种: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都是动宾词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作有无的宾语。例如: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如有所语。(《核舟记》)。

第三种: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意义上相当于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以是介词,当用(拿)讲。有以相当于有可以拿来的,无以相当于没有可以拿来的。例如:

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河曲智叟亡(无)以应。(《愚公移山》)。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八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

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浙江卷: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暴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

--砍个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成。娶个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办不成。

2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说:“秦王如果拿去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3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已经出来,没有告辞,那么办呢?”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如:

5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如:

7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樊哙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8“……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9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四、“何以……为”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何以……为”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

(1)压缩为“何以为”结构,意义不变。如:

(2)有时省去了“以”字,形成“何……为”式,这时,意义发生些变化,“何……为”可译作“为什么……”或译为“做(干)什么……”。如:

4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项王笑着说:“老天要灭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呢?”

(3)“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如: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表示“有什么……”的意思。如: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格式来对译。如:

6王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有?”(《孔丛子》)--(陈)王说:“六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到了知识,再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七、“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如: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八、“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如:

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4高帝曰:“得无难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高祖说:“(拟定朝廷礼仪之事)只怕是不容易吧?”

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不变。如:

另外,“得无”中的“无”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7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

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宋国人有个担心庄稼长得太慢就去拔苗助长的。

2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3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

4门下有毛遂者。(《史记平原君列传》)--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例4中的“孰美”和例5中的“孰为好学”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刘邦说:“(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7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一般对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如例678;若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一般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例9。“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对译。如: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与其……宁……”是肯定后者,“宁”是语气副词;“宁……无(不)……”是肯定前者,舍其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有时,在“与其……宁……”格式中的“宁”字后加“其”字,构成“与其……宁其……”的形式,意义不变。如:

6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勾践栖会稽》)--与其杀死这些人,不如得这个国家。

也有时在“宁”字前加否定副词“毋”,构成“与其……毋宁……”的形式,意义仍然不变。如:

7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与其饿死在路上,被别的野兽吃掉,还不如死在猎人手中,把我放在贵族家的食具中当食品。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8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与其让别人用刀子杀死我,宁可自杀。

十三、“……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用来(拿来)”、“来”等。如:

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我们这些小人物都有一个住屋用来避干湿冷热。

2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五蠹》)--一般平民互相交友,既没有财产来彼此贪图,又没有权势用来彼此威胁,所以他们要找忠实不欺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有时,动词“有”、“无”的宾语省略,这时,便成为“……有以……”、“……无以……”的形式,可用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如:

3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4……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都有办法拿来镇定安抚王室。

5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等汉军到了,没有什么可拿来乘渡的。

6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有时,也遇到“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十四、“……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作宾语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为客整整三年了,左右没有什么人谈论的,我也没有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擅长的。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4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现在大王果真能一改项羽的做法:任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手不被你诛灭的!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立功的臣子,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你!率领正义之师加上思念家乡的军队去打仗,还有什么人会不被你打败!

应指出的是,“何所……”式中,“何”是谓语,“所……”词组是主语。如“何所不诛”,即为“所不诛(者)何”,意思是“所不诛灭的是什么”,也就是“什么都能诛灭”。可见,“何所……”形式,是谓语提前,有突出谓语的作用。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1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慎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荀子劝学》)--所以君子是不急噪、不隐瞒、不盲目,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诗经》说:“不过于急切,也不有意怠缓,能受天子的赏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庄子天论》)。

--《诗经》说:“君子既遵守礼义,而行为无差错,又何必担心旁人说闲话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知道得多,说的就是我啊。

“其……之谓也”的形式,是在“……之谓也”形式中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之前加一个“其”字,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传》(论语子路篇)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不正当,即使下命令也没有人听从他。’说的这不正是李将军吗!”

“其……之谓矣”、“其……之谓乎”与“……之谓也”、“其……之谓也”的作用和意义基本一样,只是语气词“也”改换成“矣”、“乎”,表示了他们之间在语气轻重和口吻上的差异。“其……之谓也”的形式所表示轻度语气。如:

5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诗经》上说:“自己给自己留下忧患。”大概说的就是子臧这种人啦!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粗浅的研究,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而定酌。

全国卷: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九

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3、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十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5、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

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

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

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

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

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

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

1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为以沛公言具报项王。)译: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鸿门宴》)。

17、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为得于此复见将军。)译: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鸿门宴》)。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十一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十二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5、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

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

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

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

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

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

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

1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为以沛公言具报项王。)译: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鸿门宴》)。

17、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为得于此复见将军。)译: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鸿门宴》)。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范本篇十三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2.“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3.“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