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 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怎么写(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18:38:15 页码:9
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 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怎么写(8篇)
2022-12-22 18:38:15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关于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一

62.相逢报以微笑,见面说声您好。

63.你我诚实守信,晋城和谐文明。

64.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晋城。

65.文明无处不在,生活格外精彩。

66.打造和谐晋城,畅享文明生活。

67.文明就是和谐,和谐就是文明。

68.一日文明平凡,一生文明伟大;

69.文明时时处处,礼貌点点滴滴。

70.倡导文明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71.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传承文明

72.热爱新沂建设新沂美化新沂

73.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秩序优良

74.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

75.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76.提高市民素质,贵在自身行动!

77.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78.海上花园,温馨家园,创业乐园。

79.文明规范伴我行,争当射阳好市民

80.做诚实守信公民,建文明和谐家园

81.文明创建共参与,文明成果同受益

82.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83.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84.讲道德,献爱心,争做文明射阳人

85.用微笑传递文明,让和谐温馨鹤乡

86.文明连着你我他,创建造福千万家

87.做诚实守信公民,建文明和谐家园

88.文明创建共参与,文明成果同受益

89.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90.讲道德,献爱心,争做文明射阳人

关于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二

一、园林设计以及植物保护的情况

1.1病虫害的危害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在绿化建设中通常选择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不加论证就播种。虽然短期内这些树种在园林景观上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且易受到病虫害威胁。有的城市花费大量资金,盲目移植特大乔木,这些乔木成活率很低,且很难恢复原貌,同时生长不良会导致病虫害的出现。

1.2树种之间的配置不合理

在园林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知识面有限,考虑得不周全,在设计前没有完全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每种植物间的关系,导致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其表现在一些相克的植物同时种植,比如核桃会造成周围松树和苹果树受害;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同时种植,如:红叶小檗和竹子同时种植会出现锈病;将不耐水湿植物种植在低洼处,易出现病害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病、蚜虫及白粉病等,大部分病虫因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进行有效控制。

1.3园林的设计模式单一

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模式比较单一的现象:植物的种类、年龄以及层级趋向一致,植物生长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不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也不能够发挥出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加剧。如果大面积地种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将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大量进入城市草坪中,连年发生灾害。最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金丝柳,树皮金黄色而且光滑美丽,但是大量的单一种植没有伴生植物作为保护,十分容易感染腐烂病,引起皮层的溃烂以及叶片脱落,最终出现批量的死亡。

二、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解决的措施

2.1注重种苗本地化以及苗本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植物种子及苗木在选用时,尽可能在本地选取及培育。尽量减少长途调运植物种苗数量,跨地区采挖移植野生植物要严格控制。本地采收的种子及培育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耐性、抗性考验,播种及栽植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对病虫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选择植物种类时,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

2.2适地适树

配置树种时,一定要结合栽植地的具体情况,不仅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还要与其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园林的整体美。要结合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树种或者是慢生树种;结合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树种或者是阴性树种,结合地势以及地下水位这两者之间的高低,进一步选择抗旱或者抗涝树种;结合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结合周围建筑群的性质、周围建筑群的高度和周围建筑群的朝向,选择不同形态及功能的树种;结合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等相关的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栽植过程中,其位置如果违背了树种的.生物学的特性,比较容易发生病虫害。一些边缘树种或者外来树种,应充分考虑对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一定要注意气候,如果气温突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甚至是死亡。

2.3设计时要品种多样化以及结构复层化

园林植物中,植物是病虫寄生的寄主,不同病虫会危害不同树种。选择不同树种搭配时,必须要了解病虫害的寄主范围及活动规律,防治病虫害的转主危害及交叉感染。根据不同环境选用不同树种,增加物种间的制约能力,以此来减少病虫害发生。尽量选择不同类树种,以丰富多样性来形成多层次绿色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及自我调节能力。这样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色,同时也能预防及减少病虫害出现。在具体配置时,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使不同树种都有适应的生长环境,组成一个稳定及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同时也增强树种自身调节能力及增加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最终实现生态调控。实践证明:只有物种多样性才能有生态稳定性,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能更好地抵抗病虫害。例如在一些城市中,大批量种植杨树及国槐,导致杨树食叶害虫和槐树天牛类蛀干害虫的危害加剧。

三、结语

总之,园林在绿化设计时,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主要的指导。园林的植物要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把各种园林植物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不仅要构建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还要构建安全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三

一、今年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以建设森林为中心,以彰显森林为民为根本,以弘扬森林文化为引领,进一步促进造林绿化、森林保护和林特产业的全面、持续和科学发展,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重点造林工程和"森林宁波"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年,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8万亩。其中完成沿海基干林带造林40公里、**亩,完成计划的1倍多;生物防火林带造林152公里,完成计划的101%;珍贵树种造林8371亩,完成计划的209%;开展中幼林抚育4.8万亩,完成计划的%;重点造林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一是森林系列创建深入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行动目标要求,继续积极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的创建工作。森林系列创建活动仍是各地政府的主要民生工程之一。今年全市"森林"建设投入资金已达到19.3亿元。**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和**周巷、鄞州姜山等5个镇乡(街道)的森林城镇创建已通过省级预检,36个村申报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0个镇乡(街道)和180个村申报创建市级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镇海也启动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森林系列创建活动有效地改变了农村整体面貌。

二是平原绿化成绩显著。今年计划平原造林4.5万亩,实际已完成平原绿化面积4.8万余亩,完成计划的107%。截止目前,我市平原林木覆盖率已接近18%,提前3年基本完成省目标。积极开展"珍贵树种进千村行动",计划到20xx年在全市**个行政村,种植珍贵树种170万株,今年已累计赠送珍贵树种苗木36万株,580个村开展了这项活动,关联农户1.6万户,植树58万株。启动开展了"绿动千里海塘、助推蓝色经济"青少年参与海塘防护林建设活动。全市各地还以不同形式、不同载体开展了"庭院绿化"、"美丽村庄建设"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平原绿化的深入开展。

三是四边绿化取得初步成绩。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召开动员会议,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强化督查,积极推进四边绿化工作。今年,已完成森林通道612公里、**亩,其中公路铁路沿线绿化297公里、10041亩,河道绿化**公里、5301亩;完成通道沿线林相改造14200亩;共完成省、市、县(区)三级森林村庄建设244个。在绿化同时,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阔叶树种和彩叶树种,实现了绿化、美化、景化、价值化的协调和结合。

四是生态公益林建设持续推进。继续扩大市级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新增公益林建设面积16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25元,大中型水库公益林补偿每亩30元,中心城区重要饮用水水源涵养林补偿标准达到每亩35元。全市公益林补助资金账户管理平台已完成前期建设工作,可接入进行系统试运行。

(二)森林资源资产保护有了新增强

森林资源资产基本安全。森林防火态势稳定。今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6起,受害森林面积**亩,受害率*‰,火灾发生数和受害森林面积同比分别下降70%和73.4%。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明显。病死树数量和发病面积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1.8%和22.9%。

一是森林消防保持较好态势。推进"落责任"行动,强化《宁波市森林消防工作职责》落实、督查和考核,有力地提升了森林消防工作的执行力。推进"广宣传"行动,举行了"3.19关注森林消防"活动,春防期间通过各种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张挂(书写)宣传标语15万条,发送短信47万次,发放公开信17万封,有力地提升了森林消防工作的感召力。推进"控火源"行动,建立激励机制,坚持四定原则,强化巡查护林队伍常态化管理;清明等重点时段增设卡点、发布禁火令,增加巡查人员,进行了2个批次的人工增雨作业,降低了局部火险等级,有力地提升了森林消防工作的防控力。推进"强应急"行动,健全预案,开展对专业扑火队伍的培训,全市共举办培训56次,进行森林扑火演练52次,有力地提升了森林消防的应急处置力。

推进"攻坚"行动,完成了"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全面推进"引水上山"工程,全市完成玻璃钢蓄水池144只,吨,混凝土蓄水池9座,790吨,铺设管网8000多米,安装森林消防栓57个,增设便携式组合消防泵29台,有力地提升了森林消防的创新力。继续抓好林业政策性保险。全市森林参保面积383.9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61.1%;生态公益林投保覆盖面达到100%。

二是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成效突出。松材线虫病防治除个别地方出现反弹现象外,全市发病面积和病死树数量持续双下降。做好病死木清理工作,全市115支专业队伍,累计投入用工4.9万人次,累计清理面积8.39万亩,清理病死树8.74万株,清理下山病疫木、采伐遗留木及火烧木等1.9万吨,全市病死树清理了覆盖率达到100%。下山的疫木全部进入定点加工企业,并按要求及时完成加工或熏蒸处理。组织开展春季防治和免疫预防工作,全市注射免疫制剂万瓶,对区位地段重要的68.3万株松树实施了预防注射。同时配套使用其他防治手段,全市累计喷粉10吨,外挂诱捕器1000套,释放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天敌50万头,施放灭虫药包3000枚,全市春季累计防治面积达15万亩。

同时,组织开展了重点造林工程林木种苗检疫检查、进出境林木种苗检疫监管服务、林木种苗春季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部署开展了"绿盾护林一号"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体系,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

三是林政管理工作稳步开展。组织开展保护四明山森林生态专项行动,对**山区毁林开垦种花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向市政府提出了切实加强山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的具体措施、目标,全面启动四明山区域生态修复。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开展"三访三评",进一步深化"大走访"活动,及时排查化解涉林矛盾纠纷。

积极创建"平安林区"。强化对平安林区创建单位的指导、督查,慈溪、奉化平安林区创建已通过省厅初步验收。相继组织开展了"铁拳二号"禁种铲毒专项行动和"铁拳三号"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铲除毒品原植罂粟株,查处各类案件194起,其中破获刑事案件27起。开展了以"弘扬生态文化,共享自然之美"为主题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救护野生动物55只,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2只,国家二类保护动物13只。督促、指导做好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修编。全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编落界工作已全部上报省厅,业内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启动开展了古树名木普查,外业调查已基本结束,全市现存古树名木6867棵。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管理和林木采伐管理,办理林地征占用218.67亩,组织开展了对县(市)、区林地征占用项目的检查;,采伐蓄积9.79万立方米,占计划的32%。做好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的木材流通秩序。

(三)林特产业经济实现新增长

今年,竹、茶、果、花卉林特业4大主导产业尽管不同程度遭受不利气候影响,但仍取得较好收成。全市茶叶总产量吨,产值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16.5%,其中名优茶产量2055吨,产值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和21%。竹笋产量15.1万吨,同比减6.8%,产值7.4亿元,同比增21.3%,水煮笋加工收购春笋万吨,产量125.7万罐,同比分别下降21.3%和23.8%,为历史最低。柑桔、葡萄、桃、杨梅等水果产量64.53万吨,同比增1%,产值27.86亿元,同比持平。较大规格苗木销售平稳,小苗及花灌木销售形势下滑,产值28.5亿元,销售24.7亿元,同比减少12%。受"海葵"台风影响,全市132万亩林业面积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今年全市林业总产值约320亿元,同比增5%。

一是林业会展经济成效显著。第六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取得预期成果。5月11-13日举行的第*届中国国际茶文化节由展示展销、经贸洽谈、茶艺文化、评优评奖4大类15项活动组成,茶艺大赛暨茶艺师职业技能资格赛、首届东亚茶经济茶文化论坛、"海上禅、茶、乐"茶会等活动深受市民欢迎。本届茶文化节突出宣传了明州仙茗品牌,加强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流,首次邀请了全国茶叶采购商走进宁波,引进了全国性茶业会议落户宁波,进一步提升了宁波茶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示展销现场成交达**万元,意向合同6000多万元,21个项目签约,投资额亿元,实现明州仙茗采购意向合同额3000万元。第六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获第*届中国会展之星大奖。

组织企业、大户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相继参加了第五届森林产品博览会、"笋竹产品华北行"活动、第*届浙江省鲜花展示展销会、浙江省、**县绿茶博览会和北京国际茶业展等展会和博览活动,有多个参展企业的几十个产品获得展会的金奖和优质奖等奖项,收到了弘扬林特产业品牌、宣传形象、外拓市场的成效。

二是林特产业化发展良好。抓好产业基地及标准化认定工作。今年全市6个示范区、16个精品园林特类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面积2.5万亩,总投资1.4亿元,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创建省级林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6项市级地方标准完成修订。推进市级竹产业工业园建设,首批总投资为7.54亿元的6个入园项目,已完成项目审批开工建设;完成竹林道建设82.8公里,毛竹fsc认证已通过法国bv预审,成为我市第一片认证森林;第一家竹加工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完成柑桔(水果)优化改良项目59个、**亩。完成茶园良种化改造2046亩,茶厂改造22家,新建茶叶加工包装中心2家,新增市内外明州仙茗专卖店27家,新创建省级标准化名茶厂4家。以"百户万亩"、"进村入户"为载体的林特适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示范推广起到了服务林农、有效推动林特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百佳精品果园"评选活动的大宗水果项目评选已基本结束,全市"百佳精品果园"总面积1万余亩,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1%多一点。

三是可食林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根据省市安排,7-10月在全市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认真组织对鲜笋、茶叶和山地水果的投入品检测工作,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对500多家林特业生产主体进行了培训、约谈、签订承诺书,并建立了管理档案。同时对全市各地开展大整治百日行动进行了专项督查。

四是林业规模化经营有所提高。按照《**省集体林权改革验收办法》,组织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查漏补缺和自查工作。今年新增林地流转面积4.95万亩,全市林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68.82万亩,全市流转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大户已有69家,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林权抵押贷款取得突破性增长,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上海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根据各地各行实际,开发了多种符合林业发展特点和林农需求的金融产品、信贷方式,今年新增林权抵押贷款2.71亿元,全市累计达到3.14亿元。

(四)森林生态理念取得新共识。

一是精心组织义务植树活动。新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和植树节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两次带领市四套班子领导、机关干部、武警官兵、师生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起到了表率、引领和推动作用。全市各地均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认种认养认管活动,全市293.5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8.1%。新建义务植树基地45个、面积*亩。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结合义务植树、珍贵树种进千村、森林消防宣传日大型广场活动、茶文化节、古树名木保护等林业中心工作,开展有重点、有特色、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工作,在《**日报》、《林业》、《**晚报》等市级以上媒体发稿近200篇,5次在宁波电视台《看看看》做专题栏目,组织参加宁波电台阳光热线主题活动,有效宣传了森林科普知识,宣传了我市林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举措和主要成就,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关注森林"、热爱森林的热忱。

关于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四

同志们: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人大政协“两会”刚刚结束,县委研究决定召开这次领导干部会议,主要是安排部署加强我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为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昨天晚上,十二届县委第一次会研究通过了《县委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希望大家对我们认真监督。下面,根据县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灵魂,必须作为一项事关根本、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牢牢抓在手上

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思想政治上的坚定成熟,是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县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县乡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全部到位。新班子要有新作风,新班子要有新作为,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新班子的新形象、新面貌。

第一,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的奋斗目标对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我县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位次不断前移,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但与群众期望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县第十二次党代会规划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全县上下思想高度统一,精神更加振奋,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氛围非常浓厚。通过这次县乡党委换届调整,一大批德才兼备、比较年轻的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能否不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以新的思想、新的作风、新的姿态、新的境界,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是对全县各级领导班子的一个严峻考验。现在各地都在竞相发展,你追我赶,形势逼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在座的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带动和促进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大力倡导八个良好风气的要求对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1月9日,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是我们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的鲜明标志。从我县领导班子现状看,一些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党性锻炼、思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宗旨观念淡薄,群众观点不强,缺乏对人民群众应有的感情;有的忘记了党的纲领和理想,不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缺乏应有的政治觉悟和较高的思想境界;有的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不起表率和模范作用,甚至落在群众后面;有的工作怕苦、怕难,一味追求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平时不是比工作、比贡献,而是比潇洒、比阔气、比场面;有的单位内部纪律松弛,工作无序,人浮于事,管理混乱,有些人甚至公开伸手要官、要权、要名。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其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与八个良好风气的要求格格不入,与全县上下奋力开拓、加快发展的氛围极不协调,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各级干部的思想作风,是全县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既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县委、县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更关系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使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身体力行,蔚成风气。

第三,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体制转轨期、矛盾多发期,经济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面对新的考验和复杂局面,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我们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表现出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不强,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不多,以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思想境界、工作作风与所处的位置、担负的任务还不相适应;少数基层干部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道,财务不公开,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这就迫切需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形成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层。

二、突出四项重点,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水平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四项重点。

(一)强化理论武装。理论建设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强调:“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是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基础。”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打好理论功底,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条件。领导干部具备了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水平,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就会有较强的洞察力、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全局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在重大问题上坚定清醒。周恩来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可以说是至理名言。领导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重要职责,一种理想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坚持持久学、深入学,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不断吸取营养,打牢理论功底。要着眼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党章》和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学习,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增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家处在基层第一线,整天忙里忙外,工作非常辛苦,但学习一定不能放松。要挤时间学习,多读几本书,少泡几次酒场、牌场,靠学习开阔思路、开阔视野、开阔胸襟,努力创建学习型集体,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加强自我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要求,重新审视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认真分析新情况新矛盾,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

(二)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在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上下功夫。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的奋斗目标,不仅要有良好愿望和工作动机,更要有干事创业的本领。按照xx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重点提高“四种能力”。一是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工作中更加法制化、刚性化,这对我们领导发展的观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进一步增强决策力、理解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建设、促进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自觉主动地把经济社会民生、人口资源环境、改革发展稳定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要努力学会用新理念思考问题,用新机制解决问题,用新方法推动工作,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加快发展。二是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站得高一些,视野宽一些,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把握工作大局,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统揽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和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善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随着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深入,土地征用、资源环境、就业、社会保障等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处理矛盾纠纷和调节利益冲突的能力,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逐步地使社会更加和谐。四是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要少说多做、埋头苦干,以务实的作风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要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四种能力”,是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党性觉悟、群众观点、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素质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长期学习、实践和积累的具体成果,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思想政治建设成效的集中反映。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在干事创业中增强“四种能力”,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

(三)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少数领导班子不协调、不团结,一个带有共性的原因就是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的工作分工、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重要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形成决策前要各抒己见、广开言路,一旦形成集体决定,就必须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自觉维护并坚决执行集体决定。要严格实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班子成员既要自觉维护集体领导,关心全局工作,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又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其他方面充分履行各自职能。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不断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四)树立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能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是衡量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用准了一个干部,就树起了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甚至败坏党风、损害党的事业。要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政治上靠的住、工作上有本事,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支持鼓励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埋头苦干、认真负责、狠抓落实的干部,真正做到公正用人,树立起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

三、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各级都要按照八个良好风气的要求,从自身抓起,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第一,要做维护大局的表率。要自觉地服从大局、支持大局、顾全大局,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我县落到实处,确保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令在我县畅通无阻,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纪律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不是空泛抽象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表现形式,比如滥发议论,传播小道消息,团团伙伙,拉拉扯扯,闹无原则不团结,搞自由主义等等,都是有违党的政治纪律的现象。要遵守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在事关重大政治原则、事关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要鲜明,不能含糊和动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政策纪律为准绳,自觉遵守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做到听指挥、守规矩。决不允许口头上讲“保持一致”,而行动上却自行其是;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中央三令五申的事情我行我素。我们的干部都是在代表党委政府、代表组织做工作,责任重大,说话、办事要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不能信口开河,不能意气用事,不能违反组织原则,要做一个清醒的领导者。

第二,要做团结协作的表率。团结是干好工作的力量源泉,是检验领导班子有没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干部素质的试金石。增强团结,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团结出干部。不团结,势必一盘散沙,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才有战斗力。*今天的大好局面,就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要倍加珍惜、倍加维护,努力巩固和发展。俗话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大家在一个班子里合作共事,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难得的缘分。要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的大局为重,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加强团结。团结是一种境界,同志间相处,要有宽广的胸怀、坦诚相见的气魄、海纳百川的雅量,班子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几大班子之间,既要讲党性、讲原则,也要讲感情、讲友谊,互相谅解,坦诚相见。只要我们每个班子成员事事处处出以公心,时时刻刻以大局为重,即使出现一些分歧,也会找到共识,即使出现一些误会和矛盾,也会消除和化解。班长“一把手”要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择善而从,注意发挥好每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特别是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审批,都要做到民主讨论、集体决定,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和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团结。官大一级,要肩宽一分,多为下级承担责任。要听得进话,容得下事。加强团结是大家的事,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要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第三,要做真抓实干的表率。为政之要,贵在务实。真抓实干是检验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重要标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少说多做、埋头苦干,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和人大政协“两会”确定的目标,细化量化任务,人人心中有目标、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多干对发展有利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对群众有益的事,以务实的作风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从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做好事、为投资者解难事。要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举措,力求取得更大成效,使各级机关在服务经济上有新作为,在转变职能上有新起色,在改进服务上有新成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力戒浮躁之气。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炼内功、干实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干好工作上,用在加快发展上,靠实干凝聚人心,靠实干树立形象,靠实干推进*加快发展。

第四,要做执政为民的表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牢记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造福*人民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把实现群众愿望作为自己的最大责任。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大力实施民心工程,进一步扩大就业,抓好教育、卫生等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城乡低保、灾害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救助、城乡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加强土地管理,切实安排好城市拆迁户和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好中小学生辍学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解决企业中生活困难军转干部问题。逐步探索和建立帮扶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使扶贫济困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第五,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准则。一个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班子,首先必须是一个廉政的班子;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首先必须是一个廉洁的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一靠制度约束,二靠领导干部自觉。“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说一百遍也没有用。反腐倡廉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首要的是管好领导干部。重点抓好四个带头:一是带头廉洁奉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清正廉洁作为为官从政的第一品质,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和表率作用,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带出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组织上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一些人为了个人私利无孔不入,领导干部必须顶得住各种诱惑,哪一个方面把握不好,就可能酿成终生遗憾。有三句话说得很好:一是家有万担粮,一天只能吃三餐;二是家有千间房,一天只能睡一间;三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三句话看似通俗,却意义深刻,既有千年古训,又有现实生活的总结。这些道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正确运用权力,立党为公,干净干事,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管得住自己,经得起考验,顶得住诱惑,守得住根本,以公生明,以廉树威,艰苦奋斗,力戒奢侈浪费,始终保持一个领导干部的气节和本色。二是带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自觉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坚持以廉养心、以苦励志、以俭修身、以慎施政,牢牢守住思想道德底线、党性原则防线和法规纪律红线,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三是带头接受监督。监督是对干部的最大爱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带头接受监督。要自觉接受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这是对领导干部最重要的监督。班子成员之间彼此最熟悉、最了解情况,这个监督搞好了,就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要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话、谈心等活动,相互之间早提醒,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错误。要诚心诚意接受来自党内外群众的监督,真诚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四是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切实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要坚持从严治党,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以反腐倡廉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以党风带动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春节就要到了,“清廉不清廉,关键看过年”。最近,中央、省、市纪委相继召开全委会议,对今年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近日,县里还将召开县纪委二次全会,贯彻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提出具体要求。

同志们,实现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奋斗目标,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把我县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提供坚强保障。

关于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五

同志们:

这次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林业工作及“”期间全省林业发展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形势,谋划“十三五”林业发展,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刚才,会议通报了全省20xx年度营造林实绩综合监测、自然湿地保护率考核和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等情况,5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各省辖市进行了书面交流,请各地相互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20xx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林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新常态为林业改革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统筹做好林业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林业改革取得新突破。经深入调研和多方反复征求意见,草拟的《江苏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按有关要求报国家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工作小组审批,为即将全面展开国有林场改革奠定基础。推进先照后证、清理中介等林业行政审批改革,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林业行政审批进一步规范。开展全省林权发证调查摸底,林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与省工商局联合印发推行我省集体林地承包和林权流转两个合同示范文本,据此维护林农合法权益。

二是造林绿化再创新业绩。全省完成成片造林61万亩,森林抚育152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1068个。各地组织开展“3.12”绿化宣传活动918场,营建“市民林”、“公益林”、“车友林”、“小记者林”等各类纪念林1955个。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薄壳山核桃、榉树、楸树等木本油料林和珍贵乡土树种成片造林稳步推进,加快良种培育,出台《江苏省木本油料树种种苗质量管理规定》,审(认)定林木良种15个。高水平建成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江苏园”,并获展园金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组织奖等奖项。

三是资源管理跃上新水平。林地和林木采伐管理进一步加强,使用林地定额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有效落实。集体林采伐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县级和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年度变更调查全面完成。木材检查站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执法监督和开证管理得到强化。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顺利开展。全省森林火灾发生面积、过火总面积、受害森林面积均低于往年,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90.8%,成灾率1.8%,无公害防治率92.1%。松材线虫病连续十一年发生面积与病死株数“双下降”;美国白蛾疫情得到较好控制;杨树食叶害虫危害程度较往年明显减轻。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新进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重要湿地保护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管理更加规范,新建省级湿地公园5个,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3处,全省恢复湿地5万亩。积极履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目标任务。经省政府同意,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实施《江苏省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明显,麋鹿种群增至2818头。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服务与监管更加规范,资源就地迁地保护进一步强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与野外种群恢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不断加强。

五是林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积极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为突出林业产业区域特色或集群优势,首次设立省级林业产业化引导项目资金,实施项目12个,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开辟新方式。组织相关单位参加第八届义乌森博会、20xx中国森林旅游节等活动,林业产业交流合作丰富多样。全省3家种苗企业成功上市,苗木电商发展迅速,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走在全国前列。

六是基础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及廉评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汇编。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开展“利剑二号行动”、“雷霆行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清理整顿等活动,全年查处各类林政案件1130起,查处率97.5%,破获涉林刑事案件47起。开展打击生产制售假劣林木种苗和侵权行为专项行动,整顿苗木市场秩序。森林公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省24个县级森警大队统一规范名称。全年实施林业科技项目76个,财政补助资金3967万元。《绿色江苏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为林业项目资金安全管理和确保项目实施成效奠定基础。

20xx年全省林业目标任务的完成,实现了“”圆满收官。回顾“”,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间,我们“稳增量、保质量”,林业生态资源扩面提质。积极拓展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空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397万亩、森林抚育460万亩,建设绿化示范村5373个,林木覆盖率由“”末20.6%提高到22.5%;林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防护林和特用林比重进一步上升;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9000万立方米,新增538万立方米;林木碳储量6650万吨,增加1700万吨。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恢复湿地28.3万亩,建成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27个,湿地保护小区230处,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2.9%,初步形成了不同利用管制级别、多种管护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体系。先后编制实施《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增至576万亩。推进森林防火现代化体系和防火扑救能力建设,加强林区安全用火宣传,狠抓预防措施落实,五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防火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管,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防治减灾,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1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86%,成灾率控制在1.5%以下。

“”期间,我们“调结构、提效益”,林业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实施杨树等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森林旅游等一批重点林业产业工程,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效益逐年提高。五年采伐杨树430万亩,出材约400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林木种苗等我省传统优势一二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全省人造板年产量586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二,竹木地板年产量2.8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一;全省林木育苗面积达240万亩,年产苗量27亿株,年产值达249亿元,居全国前列。大力发展森林湿地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森林湿地生态旅游超过5000万人次。20xx年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到470亿元,全省林业一、二、三产的产值比由“”末的52:41:7调优为25:63:12。20xx年林业总产值4081亿元,比“”末增长2.6倍,年均增速超过20%,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木材、纸张、经济林果等丰富可再生物质产品,而且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间,我们“抓宣传、促创建”,林业生态文化蓬勃发展。抓住植树节、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大力宣传国土绿化、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组织短信和网络捐赠植树护绿以及微信助力植树等活动,促进社会广泛认同、支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强林业生态创建引导服务,“”末,创成国家森林城市5个;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3个、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区33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44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5个;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7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53个,森林湿地生态旅游突破5000万人次。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第七届中国竹文化节、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20xx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高水平建成江苏园。这些生态创建过程和成效,使林业生态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期间,我们“打基础,强能力”,林业政策体系和基础保障不断完善。推进林业地方立法,《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办法》相继颁布实施,《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被列入立法计划。各级财政林业投入不断加大,达327.3亿元,同比增长28%。基本完成第八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真正实现全省森林资源一张图、一个库、一套数。启动全国第二次野生植物调查、全省湿地保护率监测统计和水鸟同步调查以及林木种质资源清查等工作。面向基层林业干部职工教育培训10万余人次,编写出版并免费发放《江苏林业实用知识读本系列丛书》。森林公安机构和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乡镇林业站、木检站、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林木良种基地等基层林业网络体系有了改善。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科技项目管理、森林公安等先后启用信息系统管理,江苏林业网连续4年获得“全国林业十佳网站”称号。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是通过改革创新,为林业发展增强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强化林权抵押贷款金融服务,不断改革调优集体林采伐管理政策,引导发展林下经济和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集体林业活力进一步释放。推进林业简政放权,取消14项、下放5项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公益林补偿以及造林、良种、抚育等补助补贴政策,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5元,启动湿地省级生态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00元,20xx年补偿资金又增加30%;部分市、县相继建立公益林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林业贴息贷款规模不断增大。实施国有林场扶贫项目近100个,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和道路建设等工程,国有林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制定实施《江苏林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和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34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0项,审(认)定林木良种10批152个,推广困难立地造林等关键技术150余项,有效提高了我省林业科技水平,为全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通过严格考核,为工作推动增加压力。“林木覆盖率”被纳入江苏“两个率先”、“八项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工程等考核指标体系,“自然湿地保护率”被纳入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这些考核指标成为我们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我们对照绿色江苏建设年度目标要求,层层细化分解并下达林业年度任务,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指标监测,加强对各地按时序进度完成情况的考核通报,有力促进了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推动全省林业资源数量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通过作风建设,为事业发展增添合力。“”期间,特别是党的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开展了“三解三促”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过到基层一线驻点调研,通过“四风”问题的查摆整治,通过对照“三严三实”标准进行“六查六看六整治”,增进了与基层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清除了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净化了机关干部心灵,增强了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与好评,大大促进了全省林业系统党风政风行风的转变,为推动全省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同志们,“”时期我省林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科学部署的结果,是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的结果,是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同志和广大林农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绿委办和省林业局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向长期奋战在林业战线的干部群众表示崇高敬意、诚挚慰问和衷心感谢!

二、深入分析林业发展新形势,科学谋划“十三五”林业发展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林业发展正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既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为林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以来,中央执政理念正发生新变化,生态优先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林业发展倍受重视,已成为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前不久,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他特别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他又强调,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中央层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湿地面积等被确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明确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森林资源被纳入自然资源负债表进行核算。总之,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既为林业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林业改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二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确立,为林业发展增加了新内涵。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央和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围绕五大理念描绘蓝图,为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加了内涵。就“创新”发展而言,随着社会对林业需求的日趋多样和林业多种功能空前凸现,林业拓展了生物产业、森林观光、保健食品、生态疗养等发展新领域。就“协调”发展而言,森林和湿地两大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支撑,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是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就“绿色”发展而言,林业引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理念,为社会提供丰富、可循环的林产品和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担当着夯实生态根基、创造绿色财富、积累生态资本的绿色发展使命。就“开放”发展而言,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已经逐步成为国际共识,森林碳汇、濒危物种保护等涉林问题,是国际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做好相关林业工作,能为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外交新筹码、增加外交话语权。我省沿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国际生态地位和关注度高。近期美国前财长鲍尔森专门致信省委罗志军书记,就其基金会研究发现的江苏沿海4处湿地保护空缺问题提出有关建议,江苏滨海湿地保护上升为国际关注新问题。罗志军书记和徐鸣副省长先后批示,要求我局研究提出方案,我局迅速就4处湿地现状和保护对策形成意见建议,近日,徐鸣副省长就做好相关工作的批示要求,已经转至有关市县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可见,开放发展环境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共享”发展而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呼声,加快林业发展,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共享”发展最有效、最实际的行动。各地要在编制本级林业“十三五”规划时,贯彻落实好这五大发展理念。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许多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经验表明,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上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实施的罗斯福生态再就业工程,既增加了1.03亿亩森林,又增加了社会就业和居民收入。上世纪70年代,日本为应对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实施《保安林整治临时措施法》和保安林规划建设,增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使保安林面积增加2倍多,大大提高生态承载力。20xx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以林业部门为主实施“大户外”战略,不仅提供610万个持续就业岗位,而且增加近800亿美元税收。20xx年5月,欧盟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施绿色基础设施新战略,力图实现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三赢”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正着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我省落实这些政策的措施,为生态建设和保护腾出更大空间,也必将促进生态补偿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从农业方面看,我省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生产成本刚性上升,市场价格下行,补贴政策已近上限,促进农民增收作用减退,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对此,林业大有可为,可以通过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发展林农复合经营和经济林果及其产品精深加工等,可以推进农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休养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增加森林资源、提高土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省委省政府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定位,为林业发展赋予了新任务。在建设新江苏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坚持“率先建成生态省,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目标不动摇,对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村庄绿化等提出约束性指标,对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始终把生态文明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要“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完善监管细则和生态补偿办法”,“开展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深入开展绿色江苏建设,新增成片造林25万亩,抚育森林100万亩。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也对森林防火、冬春造林等当前林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五是我省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为林业改革发展带来新挑战。我省是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的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在经历了“”森林资源大幅增长后,可造林土地资源锐减,大面积杨树林进入轮伐期,林业比较效益降低,这些因素综合叠加,造成以杨树为主的森林面积出现快速下降,特别是淮北杨树主产区乔木林面积下降趋势加剧,林木覆盖率保持并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杨树人工林更新改造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林业有害生物跨区域传播的风险越来越高,防控形势越来越复杂严峻,除治成本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的加强,林地、湿地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盲目开垦致使湿地面积缩减、外来污染物汇集导致湿地污染等问题突出。全省基层林业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林业建设保护任务。国有林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打破瓶颈、突破困境,加快改革发展、促进转型升级,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科学应对。

综合判断,全省林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科学应对各种挑战,确保林业发展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十三五”全省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以绿色江苏林业建设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优化、民生改善为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深入挖掘造林潜力,着力抓好抚育更新,加强森林湿地管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夯实生态基础。

主要目标是,到20xx年全省净增造林面积12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4%以上,完成森林抚育改造518万亩,重点公益林保有量达585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林业年产值达到4300亿元。

总体布局是:衔接全省林业发展“”规划,构建并完善“一区、二带、三网、四片、五域、多点”的空间布局。一区:以淮北为主阵地的杨树人工林更新改造建设区。二带:沿海生态防护带、沿江景观防护带建设。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建设。四片:以环太湖、宁镇扬、徐州、连云港4个集中连片丘陵岗地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五域:以太湖流域湿地、长江沿江湿地、淮河流域湿地、里下河湿地、滨海湿地5个湿地分布区域为主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多点: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国有林场、绿色村镇等呈点状分布的生态建设。

围绕上述布局,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持续推进生态建设,扩大林业资源总量。贯彻关于修复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长江防护林建设,加强沿江湿地保护修复,切实承担沿江省份应尽职责。坚持把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组织实施生态屏障建设、湿地保护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力争基本建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优质高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加强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加快黄河故道地区风沙化土地造林绿化,改善丘陵岗地生态环境。加快绿色通道建设步伐,以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为主体,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护路风景林,形成集景观、生态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绿色长廊。开展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加强自然湿地保护,强化湿地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提升自然湿地保护率。沿海地区要落实徐鸣副省长批示要求,高度重视滨海湿地修复保护,切实保护好滨海候鸟栖息地。

(二)强化资源经营管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在确保林木覆盖率不滑坡前提下,有序推进平原绿化树种结构调整和杨树更新改造。优先更新低产低效以及成过熟杨树林、通道两侧杨树林以及城市与居民区周边雌性杨树林。通过丰产栽培、修枝间伐、适度延长轮伐期等措施,千方百计提高杨树林培育经营水平,提高亩均杨木收益。推进丘陵山区次生林、绿色通道等森林抚育,实施低效林改造,加强健康森林培育,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加强林地保护,实行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一张图”建设管理,年均使用林地限额面积严格控制在738公顷以内。加强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保持稳中略升。建设公益林效能监测网络,系统监测掌握公益林的资源动态及生态效益。

(三)加强灾害防控和应急处置,维护生态资源安全。强化森林火灾防控、处置、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全面增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确保全省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创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无公害化防治,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的防范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等三大体系,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主要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大幅压缩松材线虫病发生范围,全力遏制美国白蛾疫情扩散趋势。

(四)促进林业产业升级,增加林业经济效益。加大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的林产品开发力度和林产业门类拓展,培育林业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林业产业集群区,提升林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以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为目标,调优人造板产品结构,推动木质家具定制生产,促进竹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绿化苗木、木本粮油、中药材和木本花卉等特色种苗产业,打造优势品牌,加强苗木交易市场建设,形成种苗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产业链。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总规模增至1200万亩。加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辟生态旅游新线路,推动形成森林和湿地生态旅游网络,力争“十三五”期末,全省林业生态旅游人数达7000万人次/年。

(五)突出科技创新,提升林业建设水平。依托省农林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科技力量,围绕我省林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林业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强化林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的集成与推广应用,为林业可持续经营、提高林业发展质量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开展沿海盐碱地、丘陵岗地等困难立地造林、平原林网杨树更新与高效定向栽培模式、木本油料等经济林高效精准化栽培、森林健康经营、林下经济高效经营、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湿地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加速林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生态定位站、科学实验基地等科技推广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林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大力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提升林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六)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按照国家批复的《江苏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大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政策支持力度,保护国有森林资源,保障林场职工生活,增强林场发展活力。贯彻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和《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的意见》,将加强林业工作站建设作为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确保林业工作站机构建设与林业任务相协调。加强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培训,切实发挥好林业站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等管理职能,确保林业各项工作在乡镇落地生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健全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

(七)坚持依法治林,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围绕现代林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湿地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林业地方立法,完善林业法规规章体系,促进林业建设与保护有法可依,加强林业普法宣传教育,营造依法治林良好氛围。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和技术装备建设,强化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森林公安机构,推进森林公安队伍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保障标准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培训,提高林业执法水平。创新林业行政执法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林业生态资源安全。

(八)加强协调保障,增强组织推进能力。我们要努力把林业发展目标落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切实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特别是将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干部业绩与科学发展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将林木覆盖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工程等考核指标体系,将自然湿地保护率纳入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围绕村庄绿化、沿海造林、湿地修复等工作,加大监测和考核力度,为提升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巩固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提供组织保障。

三、准确把握今年工作重点,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十分关键。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落实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我省《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报国家审批,这标志着我省国有林场改革即将全面开展。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6号文件和省政府即将印发的实施意见,周密策划、精心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要精心组织编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措施和步骤,确保改革方向不走偏、不走样。要坚持公益取向原则,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合理界定国有林场属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妥善安置职工,依法、民主、阳光操作,努力使广大职工享受到林场改革红利。

(二)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扎实推进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和沿路生态防护林建设,大力开展珍贵(乡土)树种用材林、优良笋(材)用竹林、木本油料等名特优新经济林培育等,扎实抓好杨树采伐更新工作,力求采一栽一。积极探索森林抚育新技术和新模式,着力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综合效益。扎实推进绿美乡村和城市森林建设,增加村庄和城镇整体绿量,提升绿化档次。认真抓好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加强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工作,不断提升我省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全年完成造林25万亩、森林抚育100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500个。

(三)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徐鸣副省长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批示精神,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宣传教育、火源管控、隐患排查、预警预报和值班值守,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严守林地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林地林权保护,狠抓重点公益林管理,确保面积稳中有升。及时分解下达“十三五”采伐限额指标,严控林地占用征收定额和林木采伐限额。加强森林资源监测,掌握消长动态。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自然栖息地保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全力推进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进一步加大松材线虫病疫点更新改造力度,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和阻截防控,提高杨树病虫害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提升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水平。加强测报体系建设,提升测报水平。继续抓好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四)扎实推进湿地保护恢复。通过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水源保护区等建设,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资源,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4%。新建3-4处省级湿地公园,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3个,新建湿地保护小区10个。督促指导太湖流域湿地生态恢复工作,加快对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沿海地区退化湿地恢复治理。开展重要湿地监测站点建设,加强监测评估。结合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等,建设湿地科普宣教平台。

(五)努力促进林业产业提档升级。促进杨树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竹林培育利用、经济林果综合利用等特色产业。借力国有林场改革,高效综合利用林场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整合各类要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湿地生态旅游。加强林产品市场需求动态研究,积极搭建林产品市场发展公共平台,支持“互联网+林业”建设。继续组织林业企业开展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家级林业展会活动,扶持引导国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强林业贴息贷款制度建设,努力发挥林业贴息贷款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

(六)着力提升依法治林水平。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快推进湿地保护立法。贯彻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持续抓实林业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林业执法培训,提高林业执法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认真做好林业行政复议等工作。按照省里统一部署,继续深化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今年,新修订种子法颁布实施,对传统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切实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国家林业局已经启动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末位约谈制度,各地特别是种苗产销重点地区,要高度重视种苗质量监管工作。

(七)进一步强化林业支撑保障。各地要科学编制“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沿海生态带、沿江生态带、平原杨树更新区等重点工程所涉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专项建设规划。20xx年省级财政林业项目资金70%已切块下达,市、县林业项目资金管理统筹权加大,管理责任也同时加大,各地在项目申报和项目资金监管上要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争取本级财政的扶持政策,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要积极组织申报,要建立健全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强化项目资金全过程监管。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继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解三促”活动,努力以优良的机关作风带动林业系统行风政风持续向好转变。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意识,确保林业系统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同志们,“十三五”全省林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作出林业应有贡献!

新春将至,我代表省林业局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猪年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关于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六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 ,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 “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018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

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

著名的静园草坪过去是一片苹果园,作为草坪,它取代的是过去的东草坪的地位。曾经的东草坪就在现在的新图书馆的位置,它曾经是很为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东草坪是北大老图书馆东边的那块地儿。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李嘉诚说:这块地儿空着怪可惜的,我给你们点儿钱,再修半截图书馆吧。一年后,这里再没有一人一张报纸一本书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还庄严肃穆的建筑淹没了本来该发生的好多故事。”

后经学生强烈要求,原先的苹果园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复了,然而那片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果园却永远地失去了。多少总是有些可惜的。

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开始缩小,或者未名湖周围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一塔湖图”并非北大的全部,北大的精神,很广,北大的骄傲,就在于它所创造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北大的校园北部可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优美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位总是喜欢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

幽静的小径边生长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头,它独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针下部的蜡质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土质变差,以至于到了刮风的时候会有尘土飞扬。而石头可以防止扬尘,从而保证了这里路面与空气的清新与洁净。

而路旁的传统建筑的大屋檐则为麻雀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鸟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走进北京大学校园,树枝上、草地上、教学楼旁、图书馆前、未名湖畔、博雅塔顶……到处都可看到成群的喜鹊以及其他各种飞禽,一派“校园处处闻啼鸟”的景象。

“19年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北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黎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上大学时就在校园内看到喜鹊,但没有现在的数量多,初略估计多达数千只。现在,校园内不仅可以看到喜鹊,还可看到松鼠、刺猬等多种野生小动物,未名湖上还飞来过白天鹅。讲话间,记者不时看到喜鹊从他办公室的窗前飞过。

“现在,北大校园已变成了各种飞禽和动物栖息的乐园。校园内遍布了端庄浓绿的桧柏、苍劲古朴的油松、华美高雅的白皮松、金黄富丽的银杏枫树等常绿树和春秋色树。据北大园林科调查,全校共有416株古树,其中300年以上的有30棵,100年以上的有386棵。

”张黎明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北大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节假日,到北大校园感受文化氛围的各地游客多达数千人。“

是的,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的确在十分努力地做。就如我们后来在西校门,看到了一只对人毫无恐惧的喜鹊。由衷的喜悦,升起……

湖光塔影,让人留连忘返。未名湖景色出众,已经成为北大风景的标志。环湖的杨柳婀娜多姿,枝条低垂,温柔地拍打着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隐隐浮现。横卧在湖中的有石舫,点缀着塔景的是湖中的小岛。幽静的湖心岛是未名湖上的一颗珍珠。翻尾石鱼,则是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老师那里,才知道了其背后的故事。小岛原先是芦苇等植物旺盛生长的优良环境,是一个生态极其协调的小环境,与翻尾石鱼一道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在百年校庆时,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介绍和说明,在小岛上设立了一块说明牌,由此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岛,人的影响使得芦苇的生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到芦苇完全从小岛上消失。

好在学校已经认识到这点,今天看到的说明牌,已经从小岛上转移到湖边。具有自恢复性的生态系统,在得到长期发展的条件后,应该可以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重新拥有一个优良生态的小岛,然而并非所有的错误都可以得到补救,有时候,一个不很英明的决定是可以造成很大的遗憾的。规划的长远性由此可见一斑。只愿小岛的故事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着悠久历史的燕园,是我们的骄傲。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早在金代就成为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到了明代,大规模构筑园林,至清代成了封建帝王的“赐园”。民国期间成为燕京大学校园。校园的用地中包括了八个古园遗址,即“勺园”、“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及“治贝子园”等。在位置上与圆明园毗邻,在内容、造园风格上与圆明园之万春园中的若干园中园有类似之处。不同于宏丽的皇家园林,也有别于咫尺山林的私家园林而独具一格。

关于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七

(一)精心组织,科学规划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早计划、早安排、早组织、早落实,各项工作往前赶。林业部门要按照全县林业生产安排,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分项目、分工程认真搞好规划设计,尤其要做好各项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到先设计后施工。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全面推行封、飞、育结合,乔、灌、草配置,带、片、网搭配,生态林和经济林同步的多种造林模式,保持树种的多样性,提高林木抗病虫性,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强化管理,落实技术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今秋绿化造林要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严把“四关”。一是严把整地关。针对今秋造林地立地条件差的现状,加大造林前整地换土工作,要严格土源的拉运,碱土的清出和良土的回填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专人把关,为造林奠定良好的土壤基础;二是严把苗木关杜绝无根苗、病虫苗及老化苗,为植树造林选择良种壮苗。把好起苗关,做到随起苗,随栽植随灌水。三是严把栽植关。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实行技术承包,责任人现场指导,严格按照造林操作技术规程,做到栽植坑的标准化,对换土的造林工程必须进行灌水渗实后方可栽植;四是严把检查验收关。对重点造林工程实行工程验工制,对不符合栽植技术要求的,坚决返工,努力提高造林质量。林业局局将技术人员下派到各个造林地点,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

(三)依法治林,加大林木管护力度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把管护工作落到实处,严格各项林木管护措施,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珍惜民财民力,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一是做好宽幅林带、农田林网林权证发放工作,将林权确权到户,切实提高农民护林造林积极性;二是组织人力,对新植苗木全部进行涂白和剪口封扎处理,防止抽干,达到防虫、防牲畜啃食的目的;三是组织护林人员,加强林木的管理力度;四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建立巡视机制,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五是要加强林木病虫害的检疫、监测工作,切实做好鼠、兔、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六是加强依法治林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加大毁林事件的查处力度,使全社会形成积极支持林业、自觉参与生态建设和齐抓共管林业工作的局面,确保植树造林成果。

(四)严格奖惩,狠抓落实

今秋明春造林工作列入乡镇、部门的双文明考核之中,明确具体任务,量化完成率,制定加减分标准。同时制定奖罚措施。各乡镇在今秋明春的造林中,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成活1株苗木奖励2元。反之,成活率小于85%,每降低1个百分点,每死亡1株苗木罚2元,严格兑现奖罚,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群众高度重视环境绿化,严格按造林规程植树,努力提高造林质量,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

同志们,今秋明春绿化整治工程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落实“生态立市”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团结一致,打好这一攻坚战,为加快我县城市化进程,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平罗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八

同志们:

这次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林业工作及“”期间全省林业发展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形势,谋划“十三五”林业发展,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刚才,会议通报了全省20xx年度营造林实绩综合监测、自然湿地保护率考核和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等情况,5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各省辖市进行了书面交流,请各地相互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20xx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林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新常态为林业改革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统筹做好林业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林业改革取得新突破。经深入调研和多方反复征求意见,草拟的《江苏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按有关要求报国家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工作小组审批,为即将全面展开国有林场改革奠定基础。推进先照后证、清理中介等林业行政审批改革,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林业行政审批进一步规范。开展全省林权发证调查摸底,林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与省工商局联合印发推行我省集体林地承包和林权流转两个合同示范文本,据此维护林农合法权益。

二是造林绿化再创新业绩。全省完成成片造林61万亩,森林抚育152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1068个。各地组织开展“3.12”绿化宣传活动918场,营建“市民林”、“公益林”、“车友林”、“小记者林”等各类纪念林1955个。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薄壳山核桃、榉树、楸树等木本油料林和珍贵乡土树种成片造林稳步推进,加快良种培育,出台《江苏省木本油料树种种苗质量管理规定》,审(认)定林木良种15个。高水平建成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江苏园”,并获展园金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组织奖等奖项。

三是资源管理跃上新水平。林地和林木采伐管理进一步加强,使用林地定额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有效落实。集体林采伐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县级和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年度变更调查全面完成。木材检查站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执法监督和开证管理得到强化。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顺利开展。全省森林火灾发生面积、过火总面积、受害森林面积均低于往年,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90.8%,成灾率1.8%,无公害防治率92.1%。松材线虫病连续十一年发生面积与病死株数“双下降”;美国白蛾疫情得到较好控制;杨树食叶害虫危害程度较往年明显减轻。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新进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重要湿地保护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管理更加规范,新建省级湿地公园5个,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3处,全省恢复湿地5万亩。积极履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目标任务。经省政府同意,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实施《江苏省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明显,麋鹿种群增至2818头。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服务与监管更加规范,资源就地迁地保护进一步强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与野外种群恢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不断加强。

五是林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积极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为突出林业产业区域特色或集群优势,首次设立省级林业产业化引导项目资金,实施项目12个,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开辟新方式。组织相关单位参加第八届义乌森博会、20xx中国森林旅游节等活动,林业产业交流合作丰富多样。全省3家种苗企业成功上市,苗木电商发展迅速,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走在全国前列。

六是基础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及廉评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汇编。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开展“利剑二号行动”、“雷霆行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清理整顿等活动,全年查处各类林政案件1130起,查处率97.5%,破获涉林刑事案件47起。开展打击生产制售假劣林木种苗和侵权行为专项行动,整顿苗木市场秩序。森林公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省24个县级森警大队统一规范名称。全年实施林业科技项目76个,财政补助资金3967万元。《绿色江苏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为林业项目资金安全管理和确保项目实施成效奠定基础。

20xx年全省林业目标任务的完成,实现了“”圆满收官。回顾“”,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间,我们“稳增量、保质量”,林业生态资源扩面提质。积极拓展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空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397万亩、森林抚育460万亩,建设绿化示范村5373个,林木覆盖率由“”末20.6%提高到22.5%;林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防护林和特用林比重进一步上升;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9000万立方米,新增538万立方米;林木碳储量6650万吨,增加1700万吨。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恢复湿地28.3万亩,建成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27个,湿地保护小区230处,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2.9%,初步形成了不同利用管制级别、多种管护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体系。先后编制实施《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增至576万亩。推进森林防火现代化体系和防火扑救能力建设,加强林区安全用火宣传,狠抓预防措施落实,五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防火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管,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防治减灾,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1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86%,成灾率控制在1.5%以下。

“”期间,我们“调结构、提效益”,林业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实施杨树等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森林旅游等一批重点林业产业工程,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效益逐年提高。五年采伐杨树430万亩,出材约400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林木种苗等我省传统优势一二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全省人造板年产量586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二,竹木地板年产量2.8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一;全省林木育苗面积达240万亩,年产苗量27亿株,年产值达249亿元,居全国前列。大力发展森林湿地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森林湿地生态旅游超过5000万人次。20xx年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到470亿元,全省林业一、二、三产的产值比由“”末的52:41:7调优为25:63:12。20xx年林业总产值4081亿元,比“”末增长2.6倍,年均增速超过20%,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木材、纸张、经济林果等丰富可再生物质产品,而且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间,我们“抓宣传、促创建”,林业生态文化蓬勃发展。抓住植树节、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大力宣传国土绿化、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组织短信和网络捐赠植树护绿以及微信助力植树等活动,促进社会广泛认同、支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强林业生态创建引导服务,“”末,创成国家森林城市5个;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3个、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区33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44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5个;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7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53个,森林湿地生态旅游突破5000万人次。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第七届中国竹文化节、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20xx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高水平建成江苏园。这些生态创建过程和成效,使林业生态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期间,我们“打基础,强能力”,林业政策体系和基础保障不断完善。推进林业地方立法,《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办法》相继颁布实施,《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被列入立法计划。各级财政林业投入不断加大,达327.3亿元,同比增长28%。基本完成第八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真正实现全省森林资源一张图、一个库、一套数。启动全国第二次野生植物调查、全省湿地保护率监测统计和水鸟同步调查以及林木种质资源清查等工作。面向基层林业干部职工教育培训10万余人次,编写出版并免费发放《江苏林业实用知识读本系列丛书》。森林公安机构和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乡镇林业站、木检站、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林木良种基地等基层林业网络体系有了改善。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科技项目管理、森林公安等先后启用信息系统管理,江苏林业网连续4年获得“全国林业十佳网站”称号。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是通过改革创新,为林业发展增强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强化林权抵押贷款金融服务,不断改革调优集体林采伐管理政策,引导发展林下经济和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集体林业活力进一步释放。推进林业简政放权,取消14项、下放5项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公益林补偿以及造林、良种、抚育等补助补贴政策,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5元,启动湿地省级生态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00元,20xx年补偿资金又增加30%;部分市、县相继建立公益林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林业贴息贷款规模不断增大。实施国有林场扶贫项目近100个,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和道路建设等工程,国有林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制定实施《江苏林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和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34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0项,审(认)定林木良种10批152个,推广困难立地造林等关键技术150余项,有效提高了我省林业科技水平,为全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通过严格考核,为工作推动增加压力。“林木覆盖率”被纳入江苏“两个率先”、“八项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工程等考核指标体系,“自然湿地保护率”被纳入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这些考核指标成为我们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我们对照绿色江苏建设年度目标要求,层层细化分解并下达林业年度任务,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指标监测,加强对各地按时序进度完成情况的考核通报,有力促进了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推动全省林业资源数量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通过作风建设,为事业发展增添合力。“”期间,特别是党的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开展了“三解三促”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过到基层一线驻点调研,通过“四风”问题的查摆整治,通过对照“三严三实”标准进行“六查六看六整治”,增进了与基层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清除了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净化了机关干部心灵,增强了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与好评,大大促进了全省林业系统党风政风行风的转变,为推动全省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同志们,“”时期我省林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科学部署的结果,是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的结果,是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同志和广大林农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绿委办和省林业局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向长期奋战在林业战线的干部群众表示崇高敬意、诚挚慰问和衷心感谢!

二、深入分析林业发展新形势,科学谋划“十三五”林业发展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林业发展正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既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为林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以来,中央执政理念正发生新变化,生态优先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林业发展倍受重视,已成为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前不久,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他特别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他又强调,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中央层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湿地面积等被确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明确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森林资源被纳入自然资源负债表进行核算。总之,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既为林业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林业改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二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确立,为林业发展增加了新内涵。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央和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围绕五大理念描绘蓝图,为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加了内涵。就“创新”发展而言,随着社会对林业需求的日趋多样和林业多种功能空前凸现,林业拓展了生物产业、森林观光、保健食品、生态疗养等发展新领域。就“协调”发展而言,森林和湿地两大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支撑,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是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就“绿色”发展而言,林业引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理念,为社会提供丰富、可循环的林产品和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担当着夯实生态根基、创造绿色财富、积累生态资本的绿色发展使命。就“开放”发展而言,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已经逐步成为国际共识,森林碳汇、濒危物种保护等涉林问题,是国际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做好相关林业工作,能为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外交新筹码、增加外交话语权。我省沿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国际生态地位和关注度高。近期美国前财长鲍尔森专门致信省委罗志军书记,就其基金会研究发现的江苏沿海4处湿地保护空缺问题提出有关建议,江苏滨海湿地保护上升为国际关注新问题。罗志军书记和徐鸣副省长先后批示,要求我局研究提出方案,我局迅速就4处湿地现状和保护对策形成意见建议,近日,徐鸣副省长就做好相关工作的批示要求,已经转至有关市县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可见,开放发展环境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共享”发展而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呼声,加快林业发展,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共享”发展最有效、最实际的行动。各地要在编制本级林业“十三五”规划时,贯彻落实好这五大发展理念。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许多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经验表明,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上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实施的罗斯福生态再就业工程,既增加了1.03亿亩森林,又增加了社会就业和居民收入。上世纪70年代,日本为应对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实施《保安林整治临时措施法》和保安林规划建设,增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使保安林面积增加2倍多,大大提高生态承载力。20xx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以林业部门为主实施“大户外”战略,不仅提供610万个持续就业岗位,而且增加近800亿美元税收。20xx年5月,欧盟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施绿色基础设施新战略,力图实现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三赢”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正着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我省落实这些政策的措施,为生态建设和保护腾出更大空间,也必将促进生态补偿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从农业方面看,我省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生产成本刚性上升,市场价格下行,补贴政策已近上限,促进农民增收作用减退,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对此,林业大有可为,可以通过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发展林农复合经营和经济林果及其产品精深加工等,可以推进农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休养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增加森林资源、提高土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省委省政府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定位,为林业发展赋予了新任务。在建设新江苏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坚持“率先建成生态省,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目标不动摇,对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村庄绿化等提出约束性指标,对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始终把生态文明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要“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完善监管细则和生态补偿办法”,“开展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深入开展绿色江苏建设,新增成片造林25万亩,抚育森林100万亩。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也对森林防火、冬春造林等当前林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五是我省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为林业改革发展带来新挑战。我省是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的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在经历了“”森林资源大幅增长后,可造林土地资源锐减,大面积杨树林进入轮伐期,林业比较效益降低,这些因素综合叠加,造成以杨树为主的森林面积出现快速下降,特别是淮北杨树主产区乔木林面积下降趋势加剧,林木覆盖率保持并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杨树人工林更新改造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林业有害生物跨区域传播的风险越来越高,防控形势越来越复杂严峻,除治成本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的加强,林地、湿地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盲目开垦致使湿地面积缩减、外来污染物汇集导致湿地污染等问题突出。全省基层林业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林业建设保护任务。国有林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打破瓶颈、突破困境,加快改革发展、促进转型升级,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科学应对。

综合判断,全省林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科学应对各种挑战,确保林业发展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十三五”全省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以绿色江苏林业建设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优化、民生改善为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深入挖掘造林潜力,着力抓好抚育更新,加强森林湿地管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夯实生态基础。

主要目标是,到20xx年全省净增造林面积12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4%以上,完成森林抚育改造518万亩,重点公益林保有量达585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林业年产值达到4300亿元。

总体布局是:衔接全省林业发展“”规划,构建并完善“一区、二带、三网、四片、五域、多点”的空间布局。一区:以淮北为主阵地的杨树人工林更新改造建设区。二带:沿海生态防护带、沿江景观防护带建设。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建设。四片:以环太湖、宁镇扬、徐州、连云港4个集中连片丘陵岗地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五域:以太湖流域湿地、长江沿江湿地、淮河流域湿地、里下河湿地、滨海湿地5个湿地分布区域为主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多点: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国有林场、绿色村镇等呈点状分布的生态建设。

围绕上述布局,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持续推进生态建设,扩大林业资源总量。贯彻关于修复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长江防护林建设,加强沿江湿地保护修复,切实承担沿江省份应尽职责。坚持把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组织实施生态屏障建设、湿地保护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力争基本建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优质高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加强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加快黄河故道地区风沙化土地造林绿化,改善丘陵岗地生态环境。加快绿色通道建设步伐,以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为主体,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护路风景林,形成集景观、生态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绿色长廊。开展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加强自然湿地保护,强化湿地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提升自然湿地保护率。沿海地区要落实徐鸣副省长批示要求,高度重视滨海湿地修复保护,切实保护好滨海候鸟栖息地。

(二)强化资源经营管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在确保林木覆盖率不滑坡前提下,有序推进平原绿化树种结构调整和杨树更新改造。优先更新低产低效以及成过熟杨树林、通道两侧杨树林以及城市与居民区周边雌性杨树林。通过丰产栽培、修枝间伐、适度延长轮伐期等措施,千方百计提高杨树林培育经营水平,提高亩均杨木收益。推进丘陵山区次生林、绿色通道等森林抚育,实施低效林改造,加强健康森林培育,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加强林地保护,实行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一张图”建设管理,年均使用林地限额面积严格控制在738公顷以内。加强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保持稳中略升。建设公益林效能监测网络,系统监测掌握公益林的资源动态及生态效益。

(三)加强灾害防控和应急处置,维护生态资源安全。强化森林火灾防控、处置、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全面增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确保全省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创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无公害化防治,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的防范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等三大体系,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主要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大幅压缩松材线虫病发生范围,全力遏制美国白蛾疫情扩散趋势。

(四)促进林业产业升级,增加林业经济效益。加大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的林产品开发力度和林产业门类拓展,培育林业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林业产业集群区,提升林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以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为目标,调优人造板产品结构,推动木质家具定制生产,促进竹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绿化苗木、木本粮油、中药材和木本花卉等特色种苗产业,打造优势品牌,加强苗木交易市场建设,形成种苗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产业链。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总规模增至1200万亩。加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辟生态旅游新线路,推动形成森林和湿地生态旅游网络,力争“十三五”期末,全省林业生态旅游人数达7000万人次/年。

(五)突出科技创新,提升林业建设水平。依托省农林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科技力量,围绕我省林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林业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强化林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的集成与推广应用,为林业可持续经营、提高林业发展质量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开展沿海盐碱地、丘陵岗地等困难立地造林、平原林网杨树更新与高效定向栽培模式、木本油料等经济林高效精准化栽培、森林健康经营、林下经济高效经营、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湿地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加速林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生态定位站、科学实验基地等科技推广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林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大力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提升林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六)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按照国家批复的《江苏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大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政策支持力度,保护国有森林资源,保障林场职工生活,增强林场发展活力。贯彻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和《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的意见》,将加强林业工作站建设作为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确保林业工作站机构建设与林业任务相协调。加强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培训,切实发挥好林业站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等管理职能,确保林业各项工作在乡镇落地生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健全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

(七)坚持依法治林,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围绕现代林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湿地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林业地方立法,完善林业法规规章体系,促进林业建设与保护有法可依,加强林业普法宣传教育,营造依法治林良好氛围。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和技术装备建设,强化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森林公安机构,推进森林公安队伍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保障标准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培训,提高林业执法水平。创新林业行政执法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林业生态资源安全。

(八)加强协调保障,增强组织推进能力。我们要努力把林业发展目标落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切实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特别是将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干部业绩与科学发展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将林木覆盖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工程等考核指标体系,将自然湿地保护率纳入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围绕村庄绿化、沿海造林、湿地修复等工作,加大监测和考核力度,为提升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巩固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提供组织保障。

三、准确把握今年工作重点,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十分关键。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落实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我省《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报国家审批,这标志着我省国有林场改革即将全面开展。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6号文件和省政府即将印发的实施意见,周密策划、精心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要精心组织编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措施和步骤,确保改革方向不走偏、不走样。要坚持公益取向原则,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合理界定国有林场属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妥善安置职工,依法、民主、阳光操作,努力使广大职工享受到林场改革红利。

(二)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扎实推进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和沿路生态防护林建设,大力开展珍贵(乡土)树种用材林、优良笋(材)用竹林、木本油料等名特优新经济林培育等,扎实抓好杨树采伐更新工作,力求采一栽一。积极探索森林抚育新技术和新模式,着力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综合效益。扎实推进绿美乡村和城市森林建设,增加村庄和城镇整体绿量,提升绿化档次。认真抓好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加强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工作,不断提升我省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全年完成造林25万亩、森林抚育100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500个。

(三)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徐鸣副省长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批示精神,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宣传教育、火源管控、隐患排查、预警预报和值班值守,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严守林地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林地林权保护,狠抓重点公益林管理,确保面积稳中有升。及时分解下达“十三五”采伐限额指标,严控林地占用征收定额和林木采伐限额。加强森林资源监测,掌握消长动态。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自然栖息地保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全力推进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进一步加大松材线虫病疫点更新改造力度,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和阻截防控,提高杨树病虫害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提升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水平。加强测报体系建设,提升测报水平。继续抓好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四)扎实推进湿地保护恢复。通过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水源保护区等建设,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资源,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4%。新建3-4处省级湿地公园,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3个,新建湿地保护小区10个。督促指导太湖流域湿地生态恢复工作,加快对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沿海地区退化湿地恢复治理。开展重要湿地监测站点建设,加强监测评估。结合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等,建设湿地科普宣教平台。

(五)努力促进林业产业提档升级。促进杨树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竹林培育利用、经济林果综合利用等特色产业。借力国有林场改革,高效综合利用林场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整合各类要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湿地生态旅游。加强林产品市场需求动态研究,积极搭建林产品市场发展公共平台,支持“互联网+林业”建设。继续组织林业企业开展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家级林业展会活动,扶持引导国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强林业贴息贷款制度建设,努力发挥林业贴息贷款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

(六)着力提升依法治林水平。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快推进湿地保护立法。贯彻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持续抓实林业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林业执法培训,提高林业执法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认真做好林业行政复议等工作。按照省里统一部署,继续深化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今年,新修订种子法颁布实施,对传统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切实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国家林业局已经启动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末位约谈制度,各地特别是种苗产销重点地区,要高度重视种苗质量监管工作。

(七)进一步强化林业支撑保障。各地要科学编制“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沿海生态带、沿江生态带、平原杨树更新区等重点工程所涉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专项建设规划。20xx年省级财政林业项目资金70%已切块下达,市、县林业项目资金管理统筹权加大,管理责任也同时加大,各地在项目申报和项目资金监管上要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争取本级财政的扶持政策,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要积极组织申报,要建立健全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强化项目资金全过程监管。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继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解三促”活动,努力以优良的机关作风带动林业系统行风政风持续向好转变。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意识,确保林业系统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同志们,“十三五”全省林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作出林业应有贡献!

新春将至,我代表省林业局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猪年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