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0:19:03 页码:9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汇总14篇)
2023-11-23 20:19:03    小编:ZTFB

语文学习是培养人们细心观察、准确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重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写总结时要注意审查和修改,确保语言和内容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如果你想了解一些好的总结素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例,希望能够帮到你。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一

杨儒是清朝驻俄国公使。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开始和俄国政府谈判我国东北问题。当时,俄国政府借口镇压义和团,派兵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代表承认他们在东北的特权,永远霸占东北。杨儒坚决不一样意,拒绝在俄国人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俄国人威胁他:条约文本已由沙皇批准,一字不能改。你不签字,就不必谈判了。俄中两国也就无“友好”可谈了。杨儒不怕对方的威胁,回答说:“我宁愿与你们决裂,宁愿被我国政府治罪,也决不签字!我不能出卖祖国的权益。”

俄国代表又假意安慰说:“你们政府已授权给你,出了问题职责也不在你呀!如果你签了字,贵国政府要治你的`罪,我们俄国会出面保护你的。”杨儒感到受了莫大的污辱,气愤地说:“你何出此言!我是中国的官员,怎样会寻求你们的保护呢那不就太无颜面了吗我难道会那样做吗”

杨儒因为担忧国事,心境沉重,加上年事已高,一次谈判归来,不慎被雪地滑倒,摔成重伤,一病不起。可是他依然坚持自我的主张,不肯向俄国人屈服。

之后,清朝政府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同意了杨儒的意见,拒绝签约。杨儒的斗争胜利了,他不愧是一位有气节的外交官。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二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定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大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是电影里说的话,原话已经无从证实了)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此时,他年仅19岁。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三

在国民党任职期间总共四次直言进谏蒋介石。

第一次上万言书是“皖南事变”爆发后的1941年3月2日。张治中向蒋介石痛陈对国共问题处理的失策,“父亲认为这是招致两党破裂的开始,关系甚大。”张治中在万言书中建议:“为保持抗战之有利形势,应派定人员与共党会谈,以让步求得解决”,“若犹是听其拖延,其结果将对我无利而有害。”对此,张治中之子张一纯说:“可惜,蒋介石并没有接受父亲的建议。”

第二次是1945年11月,国民党当局正在为发动内战做准备。张治中再写万言书,托人带给蒋介石,力言对国共问题采取政治方式解决是独一无二的途径,反对重起内战。他在万言书中说:“我国经八年之长期抗战……民穷财尽,无日不在水深火热之中。……倘战争再度爆发,必益增人民之痛苦,违反人民之愿望。”

第三次是在1948年5月5日,此前的5月1日蒋介石和李宗仁分别当选为总统、副总统。张治中给蒋介石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指出大局已经到了最严重的阶段,提出补正之道是:执行亲苏政策、和共政策、农民政策、改革土地制度。蒋介石对这封信很重视。5月12日,张治中就收到了蒋介石的回电。蒋在电文中说:“来函与意见书今始详阅,应再加研究后另行电告。”但是,此后再无下文。

第四次是在1949年。张一纯说:“1949年参与北平和平谈判时,父亲还给蒋介石写过长篇改革建议。”此前,张治中在溪口劝蒋出国未成,在北平更是感到蒋介石留在国内是对和平的最大障碍,所以在万言书里痛陈利害。张治中后来回忆起这最后一封万言书时说:“不知蒋介石看后反应如何,但事实已经说明他是不会接受的。”

坚持正义。

“__”开始后,张治中的家也受到了冲击。在张治中家最艰难的时候,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他们一家。周恩来把张治中送到解放军总医院,改名叫林友文,不让家属去也不让通电话。张治中从此变得很沉默,也不说话,但是他的健康却被这种郁闷的情绪所吞噬。在生命的最后三年,张治中每天晚上问儿子张一纯“”的情况。

听说彭德怀被打倒,张治中写信给毛泽东,听说刘少奇被打倒,张治中也写信给毛泽东。彭德怀被打倒后张治中写了1万多字的信为彭德怀讲话。他在信里讲:“彭德怀的生活非常简朴,对自己非常的严,洗脸水都不倒掉,留着接着洗脚。彭德怀非常艰苦朴素,他绝对不会反对您老人家。”然而,张治中写的这两封信都被周压了下来。周恩来安慰张治中说:“你写的信主席收到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剩下的事我来办。”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四

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中,有许多热血男儿为*腐朽的清朝,拯救祖国,献出了生命,事迹非常感人。

有个叫禹之谟的革命志士,是湖南人。他痛恨清朝卖国害民,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因为他敢说敢做,带头反对官府,揭露清朝官员的丑恶行为,被官府视为眼中钉。官府千方百计要抓他,有人劝他去避难。他说:“我能为国家为社会而死,是件好事。革命,就要有人流血断头,我愿意先死!”

禹之谟被捕以后,清朝官吏对他动用惨无人道的酷刑。他被脱光衣服,用绳子吊起大拇指和大脚趾,悬起来拷打;绳子断了,他重重摔下来,手脚指被拉断了。官吏又用香火一下一下烧他的皮肉,让他跪在铁链上,用皮鞭抽打900多下。他被打得血肉模糊,几次昏死过去,却决不屈服。朋友们劝他吃下有毒药的食物自杀,免得再受酷刑。他说:“我不能这样死。大丈夫要死得光明磊落。我要到刑场上去死,让百姓看我的刑伤,唤起他们奋起斗争。我情愿像牛马一样被杀,也不当奴隶而生!”

后来,官府要绞死他。他大声说:“我要流血而死,你为何不杀我的头,不让我的血流出来,辜负了我的报国心!”官吏说:“你总说要流血牺牲,今天偏不叫你如愿!”禹之谟哈哈大笑“好!我可以保住我的血纯净不受污染了!”他实现了为国而死的愿望。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五

朱自清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先生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先生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先生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六

赖宁,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七

66年前,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

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对抗外敌侵略取得的第一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

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拼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战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强国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正义,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是他们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他们浴血奋战于抗战的。最前线,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伟大奉献。

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曾蒙受巨大的耻辱,给予人民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抬头望望血红的国旗,那井冈山上染红的杜鹃,长征路上烈火烧红的天空;我们的毛泽东、刘少奇同志当年南征北战、重振中华的往事;红军时期宁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挥战争不怕牺牲的杨成武,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坚信着“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的英雄烈士们……就是他们,用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日子,立志勤奋学习,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好准备吧!

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通过重温那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记忆,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此,我要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开展,为建设泰安:“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做好全面准备。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八

左权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国的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以身殉国。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5月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总理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并亲自为他写下了荡气回肠,彪炳史册的悼诗: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为纪念左权将军,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根据辽县人民的强烈愿望,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艰苦朴素。

左权将军戎马一生,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他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后人继承和学习。

1940年前后,日本侵略军对我解放区实行“三光”政策,在这个节骨眼上,太行山区又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左权将军一面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带领干部、战士开荒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一面带头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当八路军总部来到辽县麻田村时,左权将军听说民房不宽裕,就主动住在村中的一座小庙院里。从老乡家借来一张旧方桌,靠山墙用门板支了一个床铺,上面放着他仅有的一床薄薄的被褥,后墙上挂了一张画满红箭头的军用地图,窗台上摆了一大摞书,就布置好了他的寝室兼办公室。

左权同志自我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工作可以比别人多做,生活却不能比别人特殊。”炊事人员看着左权将军因工作忙累,身体一天天消瘦了,就把部队喂养的鸡杀了一只炖好,给左权将军端去。可是,他却悄悄的送给了伤病员吃。当伤病员又给他送回来时,他就生气的说:“你们在抢林弹雨中爬来爬去,挂了花,流了血,多吃点肉,养好身体,多杀敌人,不等于爱护我军吗?”左权将军就是这样,别人送给他的食品,他却不轻易吃一口,总是送给别人。

有一次,左权将军的袜子破得实在不能穿了,脚后跟补了三四层,再也不好补了,勤务员带着请示的口气对他说:“参谋长,用这个月的津贴费买两双袜子吧!”原来这位有着赫赫战功的名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每个月才有5块钱的津贴,买了袜子就不能吸烟了。当时,战事频繁,除了战斗,每天都要熬夜工作。因此,烟似乎比袜子更需要些。他便决定:再想想办法,对付到下个月再说。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九

虽时光荏苒,但中华儿女从未忘记曾经所经受的屈辱,我们鉴往知来,在对历史的铭记中奋斗和崛起。

回望历史征程,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中国被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而,中华民族从未屈服,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抛头颅,洒热血,1945年,不屈的中国人民彻底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它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是他们!那群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人;那群用手中的笔和纸来抵制侵略者的人……是他们!是他们的奋力反抗,让一直被挨打的中国“站”了起来!让曾经一直受欺凌辱骂的人,也能挺直腰板说话!他们在中华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地站起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日寇指向老百姓的'枪口!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宁死不屈,绝不让日寇从嘴里套出什么,而去危害人民群众!

就是这么一群将生死置之度外,将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人,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对于老百姓送的一针一线,他们都不接受,反而将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人民群众。

“蔡廷锴坚拒日寇”“许世友搏杀日本大佐”郝梦龄浴血忻口”“抗联英杰杨靖宇”“永远的赵一曼”……就是这些不断涌出的英雄人物,做出了一件又一件惊人的事,给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让全中国人民的心拧在了一起!

他们做这些,不就是想让我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不受人凌辱吗?我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如今的幸福生活也是由他们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那么,生活在安然盛世的我们不应该做些什么吗?现在我们虽是稚气的小学生,但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就是我们报效祖国的本领,就是我们反击敌人的利剑。

“落后就会挨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十

张自忠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盟军中阵亡的最高将领,也是现代战争面对面厮杀,贴身肉搏,喋血拼刺中唯一战死的将军。

那是长江流域春夏之际的一个夜晚,张自忠将军率领着只有两千战士的部队渡过湖北襄河,直扑日军主力,死战不退,最终全部阵亡。张自忠将军浴血之战的真实意图,就是以决死的意志,扑向劈面而来的日军。“我生国死,我死国生!”将军呼啸着冲向敌阵。此一战他就是要杀敌,就是要战死沙场!

像岳飞、袁崇焕一样,张自忠也受过冤屈。1937年,“卢沟桥事变”张自忠奉命和谈,他没能与日军作战,成了全国一片骂声中的汉奸与卖国逆贼。张自忠将军无言地承受了这一切。他率领这些穿着草鞋的农家子弟,有的只有十六七岁,长得还没有枪高,就要和敌人去拼命。他们从南到北地行进着,谁能知道将军的心里一直在寻找机会,历史最终将给将军一条保留名节的血路。

这一天终于来了。

穿过冰冷的河水,暗夜里行进的他心里清楚,他要战死在这里。中日战争中最惨烈搏杀的战场是在长江三峡东口外的鄂北。据战报公布,张自忠将军生命的最后时刻,全身被数弹洞穿,可他没有倒下,仍面对日军挥舞着早已无弹的手枪,最后几位保护他的士兵也全部阵亡了。日军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一枪,击中张自忠额头,血污糊住了将军的`眼睛,他大声呼叫杀敌!日军一等兵藤冈之用刺刀穿入了他的左肋。日军惊遇鬼神,说将军倒下时像一座山。

当天夜里,日军确认战死的是张自忠上将时,发出了短暂的欢呼,接下来他们一起郑重地给张将军敬礼。第二天,日军又用柏木棺材埋葬了将军,当晚他们接到总司令部命令,把张自忠的遗体运到武汉。是夜,一支中国军队突袭此地,发了疯的中国军人敢死队冲向日本鬼子,二百多名官兵倒下,他们从敌人手中抢回了将军的忠勇之驱。中国军人作战的果敢、顽强,以前所未有的火力,使日军为之胆战心寒。将军以死激发了中国军人复仇的火焰。将军不惧死,士兵何曾怕死?正如张将军战前所言:“人生百年,终有一死,贵在死得其所!”他属下的士兵斩断了生的念头,毅然地冲向了敌人。

张自忠将军的灵柩,由湖北武昌起程运往重庆,举行国葬。当日,十万人口的宜昌,倾城出动,万人空巷。在将军灵柩经过的长江边,为他送行。日军飞机多次在宜昌上空盘旋,十万宜昌人眼睁睁地看着敌机,没一人惊恐躲避。日军看着这破天荒的场面没有轰炸。将军以死拼杀没能战胜的敌人,显然被将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所震慑。

轮船汽笛响彻长江,载着将军缓缓驶离宜昌码头远去,驶在长江上,开向流着中华民族忠勇之士热血的天险三峡。

张自忠上将的遗躯经过秭归,峡边高山上再一次立满了人群。这是屈原故里的乡亲,他们默默地望着。长江上传来一首古老的歌谣,这是两千多年前屈原的《招魂》,凭吊亲人,秭归人从来就是这么唱着:“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一个人把自己置于死地,将军深义何在?一个民族,一条大江,正是有了这样的忠勇之子,其文明才能日夜不息地流淌至今。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十一

李商隐年少有为,并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这首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上并无其人,只可是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十二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向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应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终,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终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十三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抗日爱国故事如何写篇十四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