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2:55:26 页码:9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优质8篇)
2023-11-13 02:55:26    小编:ZTFB

编写教案时需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的要求、教学环境等因素。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教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是一些经典教案供大家参考。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篇一

展示学生收集的百分数。

你能试着读出中这个百分数吗?生读一读。

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百分数,这说明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收集的百分数。

这是一条裤子的商标牌,请看这里:

展台展示:面料90%棉10%丝。

找生读一读,谁能把90%写在黑板上。生试着写,师范写:先写数,再写百分号,读作百分之九十。

2能用一个简单的图表示出来吗?

生用图表示,然后展示出来。

讨论:90%表示什么意思。生说师板书:棉。

材料是这条裤材料的90%。

3继续展示:

(1)地球表面中海洋面积约占71%。

(2)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占92%,少数民族人口占8%。

(3)山东省小学生近视率达53.5%。

学生说出每一个百分数的意义,然后师板书。

4小结。

什么是百分数?生试着说一说,师板书。

5生同位间互相说一说收集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6出示一瓶饮料。

饮料中果汁含量30%,把饮料倒入杯子中,问:杯子里果汁含量占百分之几?生说,师继续倒,让生说一说。

7课件展示林书豪的资料。

请你用数学的眼光看这段资料,1/2能用百分数表示吗?3/4米呢?

分数和百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巩固练习。

1用百分数表示。

(1)大部分:95%15%0.5%。

(2)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全部发射成功:80%98%100%。

(3)栽种的树木一小部分没活:80%5%50%。

(4)校车超载:95%100%300%。

3用百分数表示下面成语:

百里挑一十拿九稳百发百中一箭双雕半壁江山。

四总结。

%的开心()%的收获()%的遗憾。

送你一句名言。

爱迪生:99%的汗水+1%的灵感=成功。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求出下列图形的表面积。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运用公式是否正确,对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指导。

学生做第2题,本题目计算量比较大,防止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学生做第3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电视机布罩只有5个面。

学生做第4题,这个题目的要点是只有5个面,学生要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做第5题,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室内墙面积。

学生做第6题,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10×4+10×8+8×4)×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7×7×6。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摆放方法探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学具:每人4个正方体学具。

教具:课件、正方体、自制货车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这个长方体的几个面?

看来,我们最多能看到三个面。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个长方体只有三个面露在外面?(不可以,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露在外面,另外几个面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

对,我们虽然看不到其他几个面,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个物体有六个面露在外面。这节课,我们就要发挥空间想象力去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露在外面的面(利用课件演示)。

师:猜猜在墙角堆放了几个正方体箱子?为什么?

(2)师:那么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3)试一试。

师:这四个纸箱如果换一种方式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会有变化呢?同座一起摆一摆,数一数。

然后交流。

师:这些都是由四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发现了什么?

(1)师:刚才,我们是随意摆放,如果是有规律的摆,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规律。

(3)交流。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说出理由,并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3、自主完成下一道题。然后交流。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书21页第三题,完成后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2、师:如果是奇数个的正方体竖着摆放,露在外面的正方形面数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学反思:

这节数学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亲自实践观察,从中发现规律。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我侧重教学的活动化,把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进活动”,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活动中学会质疑、解思,体现了建构数学思想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地发展。课堂上,我让学生自主去摆放长方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的观察,知道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乐于动手去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要比老师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再记忆结果的效果好不知多少倍。这样的训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会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是新课改中新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存在原有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这种全新的内容时,更需要教师把握好教材,深入研究本节课的精髓所在,才能有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推向深处发展。在让学生探究规律时,不仅仅让学生发现“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等浅层的规律,更注重让学生挖掘规律后面的本质东西:3n+2、4n+1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这节课,如果没有课件,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弄清弄懂。如:演示几种摆法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等。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大屏幕显示,陪以师生的讲解,使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掌握了本节的知识。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篇三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

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3.摆图形.。

(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篇四

课题百分数的认识(二)。

合格率(教科书第页67页)教时(38)。

学习。

目标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学习。

重点1.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2.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引入课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课本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

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合格率”就是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

二、教学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1.当学生在比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时,引导学生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然后在进行比较。

2.练一练。

将下面的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电脑显示)0.3560.025。

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观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

2.、想一想做一做。

让学生自由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教材中的问题。

甲牌的合格率:43÷50乙牌的合格率:52÷60。

3、说一说。

请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如何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然后学生汇报。

四.。

1做一做教科书“试一试”

引导学生根据成活率的意义,独立解决。

2.生活的百分数。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求百分数的例子。

比如,计算全班同学的出勤率。

板书设计合格率。

甲牌的合格率:43÷50乙牌的合格率:52÷60。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教学反思。

课题蛋白质含量(教科书第69页)教时(39)。

学习。

目标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学习。

重点1.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观察图,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图,教师可展现出实际情境,然后鼓励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以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二、读题分析。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50÷36%。

三、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把百分数化。

分数、小数”的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参与个别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电脑显示。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时,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时,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五、小结。

让学生回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六、作业设计。

课本第68页第3、4题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图,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以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学生互相讨论,

学生汇报。

四、练习。

“试一试”第1、2题。

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

蛋白质含量。

25÷36%250÷36%。

=250÷0.36250÷0.36。

=90(千克=90(千克教学反思。

课题这月我当家(百分数应用三)教时(40)。

学习。

目标1.会用百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

2.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学习。

重点会用百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让学生通过阅读统计表,明确数据的含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月一共花多少钱)。

2.。让学生互相讨论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我家这个月支出的40%等于500元。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0%x=500。

x=500÷40%。

x=1250。

三、巩固练习。

做“试一试”

1.让学生说一说要填出数据相当于解决什么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描述。

四、小结。

提问: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阅读统计表,明确数据的含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汇报。

学生说一说要填出数据相当于解决什么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描述。

板书设计。

今天我当家。

40%x=500。

x=500÷40%。

x=1250。

教学反思。

课题百分数练习课(教科书第73页,练习六)教时(41)。

学习。

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学习。

重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73页第1、2题学生活动。

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

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

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谈谈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百分数练习课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篇五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种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2.认识正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篇六

执教:刘晓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大公路第二小学)。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用具】长方体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新课引入。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3.揭题:这节课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小组合作。

1.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游戏:你们会玩摸长方体的游戏吗?

a你怎么确定摸到的一定是呢?还有什么方法?(他是用“面”、“棱”、“顶点”描述这个长方体的。)。

b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我想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你们可能有所了解,在资料袋中也有提示说明。)。

c全班反馈。

d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2.探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a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各有什么特征?

b分小组活动。(下面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学具,通过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精彩的发现?将发现写在记录表上。)。

c全体发馈,同学提问。(根据小组的发现,谁能向他们提出问题?)。

d你们还有问题吗?

e教师提问:正方体与长方体有关系吗?为什么说是特殊的长方体?(预设:认识长方体长、宽、高特征;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f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你可以画出一个长方体吗?

3.教学如何画长方体。(如果这样放最多可以看见他的几个面?还有哪几个面看不见?)(在画图时,除了画前、后两个面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看上去成了平行四边形,实际上它还是长方形)。

三、运用新知体验价值。

1.如果现在只看到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还能画出一个长方体吗?(闭上眼睛,画长方体。)。

2.说出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说出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面积。

(平方分米)。

3.猜一猜:根据长、宽、高长度,它可能是生活中的什么物体?

4.做一个如图的长方体宝宝床的床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长的木条?

5.你准备选择下面哪一种尺寸的床板?(单位:分米)。

32×920×10。

四、全课总结拓展创新。

1.想一想:为何北大校区众多建筑设施的外观造型都是长方体呢?

2.实验活动:用准备的材料做一个长方体(再次体验长方体的特征)。

『江西赣州会场一等奖(现场研讨课)』。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篇七

知识目标:

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难点】: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0题,让学生计算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

学生做第11题,让学生先计算出分数乘法算式的得数再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做第12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表,求出比增加多少元?

学生做第13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注意提醒学生认清长度单位。

学生做第1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回答:楼房的形状……。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电视机包装箱、现代汉语大词典……)。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教学反思:

教学中渗透给学生数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使用各种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不光理解了知识,同时还掌握了一些数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向指路创设情景,提供信息、资料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用“试一试”、“比一比”、“做一做”等体验方法,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再现”,使之成为丰富思维的活动。学生正是在这种“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体验性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是独立的、独特的,很容易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其创新的潜质有条件得到开发。在体验性学习中,通过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新的思想方法,每个学生又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学生的思想、能力、个性都是发展的。每一个学生又都在不同的学习层次上得到自我实现,学生的体验也是发展的。这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需要一些方法和策略,从而在使用方法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过程意识。“应该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步感受,逐步领悟,逐步形成,逐步发展。几何图形是很抽象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用手摸,用眼观察去体验立体图形,循序渐进最后抽象出长方体,并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这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实践--总结”这一探究过程。整个过程,从观察思考,到讨论、操作、探索发现,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经历了探索长方体棱、顶点及特点的全过程。只有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焕发创造力,迸发创新的火花。

第二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回答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并填完表格。

学生做第3题,根据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和每组对面的形状,分辨出6个不同的面的编号。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中6个面的长、宽来做成面积相等的纸片,然后组成一个长方体来进一步熟悉长方体的6个面的大小和相对的位置。

教师根据课本第4题中的长方体插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制作一个这样的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篇八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种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2.认识正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三、巩固拓展.。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

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3.摆图形.。

(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