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优秀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29:26 页码:12
最新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优秀19篇)
2023-11-13 09:29:26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强化个人优点。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下文是一些总结写作的典型例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一

未来的书会是什么样呢?

(现在的)书的身体有——书名、作者、目录、封面、封底……。

书的家庭很大,有——工具类、文学类、科技类……。

我最喜欢的书:书名是——、作者是——、我喜欢它,是因为——。

【我们一起做一本书】。

我们设计书的内容;

我们搜集文章;

我们整理文章;

我们画书的封面;

我们写书的前后记(简介书的内容);

我们编目录;

我们画插图;

我们为书做个广告;

……。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二

《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究竟李四光家乡的那块大石头奇怪在哪里?

2、 分角色朗读3——7段。请男孩子扮演李四光,女孩子扮演老师。

3、 这里5、6、7自然段都没有写某某说,你们是怎样判断的呢?

(我们不光能初步判断,还要能说出个中的原因)

1、 如果要把李四光和老师的话补充得更具体些,可以加上某某说,你会吗?

2、 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把对话补充得更具体吗?

请同学们先在课本旁边写写,再在小组间交流。

3、比较句子: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4、指导朗读

5、读再第5段,,你又有什么发现?(那是老师猜测还是老师肯定的回答)

谁能肯定地读读那段话?

7、 读了这一组对话,你们觉得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李四光又是个怎么样的人?

同学们,你们能仿照课文一样,写几句对话吗?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片段设计理念:

1、 此文的重点部分是通过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塑造了一个勤于思考、积极提问的少年形象。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读对话的过程中,先理清对话者的身份,渗透冒号和引号的用法,加深对话描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为后面的补、品、练埋下伏笔。

2、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习作时腰写清楚、写具体是重难点,这个对话正是让学生练习补写极好的语言材料。因此,我引导学生在补写“某某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式把对话写具体,从一开始个别学生用加动作、加表情的方法过渡到大部分学生也能试着描写,这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老师功能,让好的学习经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继而影响整个班级。

3、 学生对一份阅读材料的敏感程度,也就是常说的语感的养成,大多是通过对比阅读培养起来的。这里,我推荐学生比较“恐怕、也许、一定、应该”,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读懂了稳重的老师是一种猜测式回答,李四光是一种经验式提问,从而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起人物的印象。

4、 此片段教学最后的运用训练,为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和生活架起了可迁移的桥梁。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三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呢?

(生答)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啊;这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你们读的书真多啊。

3、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生提问题,师归纳并板书)石头书是什么样子的,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上有画吗,石头书真的是一本书吗,石头书是谁发现的…同学们真会提问题,爱动脑、爱思考是个好习惯,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石头书是谁发现的,它的样子是怎样的,石头书上是否有字有画。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文章中去探索、去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老师这里有些词语谁来领读?读得真不错,读得正确声音还很响亮,让我们来学着他的样子齐读这些词语。词语都读准了,真棒。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4个)。

3、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谁愿意来读?(指名四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指导几个比较难读的生字。)。

过渡:生字读准了,课文读顺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索石头书的奥秘吧!

三、精读课文1~9自然段。

1、生再次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细细地读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边圈圈画画,试着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

2、生交流。(学生回答到哪个问题,就相机教学相关段落)。

把话说完整,你发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

(1)回答谁发现的?哪发现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石头书是勘探队员发现的。石头书就是…(一块大石头)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勘探队员是怎样看着石头书的啊?)聚精会神。你能给它找个近意词吗?谁来读好这个词语。请你们一起再来读好这一自然段。

(2)回答石头书的样子(相机板书:一层一层的)。

预设1生:石头书就是一块石头。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师:你知道了石头书就是一块石头。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你还知道了什么?(勘探队员是怎样看着这石头书的呢?)生:聚精会神。师:你能给他找个近意词吗?谁能来读好它?(指名读,齐读)师:勘探队员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石头书,那么石头书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回答,相机出示第5自然段)。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你读出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预设2生回答(第5自然段)相机出示。

师:是的,你说的内容是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我们平时见到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而我们的书是一页一页的,这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呢,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发现呀!你们能试着读好这段话吗?你读出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师:这是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呢?(出示第7自然段)。

师: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石头书上的字是指什么?(雨痕、波痕、矿物,相机板书)。

师:你们见过这些字吗?想看看吗?(出示图片)今天老师把它们带来了,瞧,这就是石头书上的字。谁来认一认?(这是波痕,这是雨痕)为什么呢?是啊。像雨点,这就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矿物)是啊,这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颜色还真不少呢。课文中的“脚印”、“足迹”都是描写人的,用在这,多有趣呀。谁来读读这段话。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生自由练读、指读、评价、齐读)。

(4)回答石头书上是有画的。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发表意见)。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些图案并非人工雕刻,而是自然形成的呢,这可真是…(神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惊喜和神奇,把这段话读好吧!

(练读、指读)。

三、小结,整体感知2~9自然段内容: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石头书的样子——(一层一层的),从外形看象书;上面有字,分别是——(雨痕、波痕、矿物),还有画呢,就是——(化石),从内容上看,也像书。边说边点着黑板。

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内容都是文章的对话告诉我们的。让我们拿起书读读1——9自然段(齐读)。

四、升华。

川川和磊磊发现石头书是很偶然的,可他们后来是怎么获得那么多知识的呢?

(学生说到提问即可)。

不停地问直到知道问题答案就叫…(刨根问底)来读读这个词语。看来会思考、会提问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会使用它哦。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描红。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绘本,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2、品读故事,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3、理解作者寄托在故事里的深意,学会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4、感受愉快付出,快乐分享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你喜欢什么汤?

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汤。

师: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汤,酸的甜的等等,但有一种汤大家一定没喝过。

板书:石头汤。

好,今天隆重向大家介绍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课件:石头汤)。

二、讲授绘本。

1、师:你找到了有关这本书的什么知识?(这么有趣的书谁写的?)。

作者、绘者、译者。

(美国)琼穆特文/图。译者:阿甲。

介绍作者(课件)。

琼・穆特(jonjmuth),生于美国,他以优美恬静的画风在绘本创作和插画领域享有盛誉。琼・穆特的绘本有《禅的故事》《尼古拉的三个问题》等。都获得过世界大奖。

而这一本书是公认的世界经典图画书。美国纽约图书馆”推荐的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本图画书“之一。作者兼画者以优美恬静的画风在美术及插画创作领域享有盛名。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美国图书馆学会最佳童书推荐。

2、观察封面画面,看到了什么?

3、师: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故事里找答案吧!

4、解码前环衬。

师:看到了什么?

生:长城、山、树。

师: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所以故事发生在什么国家?

生:中国。

师:在一座山角下有一个小村庄,村民们长时间过着艰苦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心肠变得很坚硬,不相信任何人,不接纳任何朋友。一天,村庄里来了几位外乡人,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5、生自读第一页,课件出示相关生字,帮助学生阅读故事。

师:指一指谁是阿福?你怎么知道的?他们要去找什么?

生:找幸福。(板书:幸福)。

师:除了寻找幸福,他们还下山做什么?(提示:化斋)。

6、认识村庄里的一些人(课件出示第3页)。

b、观察他们的表情与眼神,他们是一群什么样子的人?

师:那他们看起来幸福吗?

生:一点儿也不幸福。

引导学生挖掘人物内心,找同他们各自的特点:自私、傲慢、冷漠。

师: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思想,村里的人很少来往。

7、引导学生会提出问题。

教师讲述和尚进村。

师:请提出你的问题。

生:村民们为什么要关上门和窗户?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1:他们不相信陌生人。生2:他们不想招待他们。

师:村民知道和尚是来化斋的………………。

生3:他们不想给和尚们食物。

师:如果你们是三个和尚之一,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师:是啊,我们来看看阿福他们到底有没有离开呢?

继续讲述故事。

8、感受村民的行为变化。

师:观察画面小女孩与妈妈的对话被谁偷听到了?

生:邻居。

师:他们用什么们的表情看着母女?

生:怀疑、冷静。

师:他们的眼光相信小女孩的话吗?

生:不相信。

故事:村里人一个接着一个走出家门,想看看石头汤到底怎么煮?

师:你想不想知道?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继续讲述故事。

重点抓住下面二个环节。

a秀才回来时除了拿着盐和胡椒粉,还有一点别的东西。

b妇人说“我家可能有!不过只有几根。”回来时捧着许多胡萝卜,多得都快抱不住了。

师:感悟秀才的行为和妇人的语言变化,妇人为什么说“可能有”“只有几根”?

(引导学生感受妇人语气的变化及心理变化)。

生:她开始不想拿出来,后来有点不舍得,再后来她的行为却很大方。

师:开始她有些不情愿,后来却得的慷慨大方了。

故事:和尚们搅啊搅啊,汤咕噜咕噜冒着泡。闻起来可真香!喝起来一定更想!村民们一个个都变得慷慨好施!

9、比较。

师:比一比现在的村民们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生1:快乐了。

生2:大方了。

生3:知道付出了。(板书:付出)。

10、游戏:《抢蔬菜》。

生:想。

师:同学们来当村民,我们一起来读这一页,让我看看你们到底有多热心吧。

(教师读句子,学生只需要读句子中蔬菜的名字,谁抢到了蔬菜的名字谁就可以摸一摸神奇的石头)。

师生表演读。

11、品汤。

师:汤马上就要出锅了,猜一猜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了?

生1:喝汤。生2:大家一起喝汤。

师:你希望他们一起喝还是各自揣一碗回家喝?为什么?

生:大家在一起会很快乐。

故事:汤终于煮好了。

师:看图大家在干什么?

生1:一起吃饭。生2:很快乐的喝汤。(板书:快乐)。

师:除了汤桌上还有什么?

生1:米饭。生2:馒头。生3:蒸包。

师:这些东西哪里来的?

生:大家共同拿来的。

师小结:同学们,现在的村民们,他们成了好邻居在分享快乐(板书:分享)。

12、欢庆。

师:晚宴结束了,人们又会做些什么呢?

生:玩游戏。

一起去看看吧。观察画面,人们在干什么?

生:唱歌,看皮影。

故事;他们敞开大门,争着把和尚请到自己家,给他们住非常舒适的房间。

师:对和尚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配乐讲述故事: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和风送暖,杨柳依依,村民们聚到河边给和尚们送行。

师:和尚会说些什么?

生:

师:村民会说什么?

生:

师小结:其实幸福就在付出当中,愉快的为他人付出你就会得到快乐,当你感动快乐的时候,要记得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联系板书)。

三、结束部分。

师:要是再有人来这个村庄,村民们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生发表看法。

师总结: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神奇的石头汤,(举例:拿来自己的图书,元旦时装饰教室等等),让我学会为别人付出,找到快乐的源泉,做一个使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的人吧!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第六单元课文《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这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激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石头书”的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并开始喜欢读科普读物。

《石头书》以对话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化石的作用,其理解两个孩子与勘探员叔叔的对话,懂得“石头书”的内涵,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是教学该课时的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

实物若干;

利用科学课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的了解。

说教法、学法。

一、质疑导读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可以弄清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疑难,便于随机调整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便于对疹下药,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发现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一、读中感悟法。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读懂课文,入情入境;教师将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给予点拨,或组织讨论,有助于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自主探究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学生在积极的阅读中深入探究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师生谈话,质疑导入。

1、生共同板书:书,问:小朋友喜欢书吗?为什么?你知道书籍有什么作用?(板书:作用)。

2、师小结,问:我们一般见到的书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书上面一般会印些什么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字、画。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叫“石头书”,(师把课题板书完整)。

4、师:课文你读过了吗?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吗?(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预习习惯,他们初读课文后一定能知道石头书是化石。)。

5、说说你们对化石的了解好吗?(师出示化石的图片,有动物化石、植物化石等作简单介绍)。

6、大家再来看看老师的板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伊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书籍的特点,让他们知道书上有字有画,以及书籍的作用,并且及时板书,再简单介绍关于化石的知识,这样就把课文的脉络给理了出来。接着,又鼓励学生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但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新东西发生了冲突,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六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

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5个生字,初知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课题:石头书学生读题。当你看到“石头书”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是“刨根问底”。

1、学生初步谈谈预习的收获,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

2、教师提出自读建议:(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记号与同学讨论等。(3)简要说说课文的内容。

3、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勘探光秃秃足迹煤炭矿物矿石贝壳脚印。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6、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7、分组朗读全文。

8、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初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出示小黑板抽读)。

2、指导书写“叔刨”、“矿怪”“壳”。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习字册书写生字词。

二、书上的字和画。

三、书里学问多。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七

生回答:四六自然段是李四光说的,其他的都是老师说的。)。

3、真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3——7段,来验证一下。请男孩子扮演李四光,女孩子扮演老师。

(二)补:

1、如果要把李四光和老师的话补充得更具体些,可以加上某某说,你会吗?提示语在句子前面,强调的是说话人,其实提示语还可以在句子后面,强调的是人物说话的内容,提示语在句子的中间,既强调了说话人,有强调说话的内容。同学们我们写作时就要灵活使用提示语,(板书:灵活使用提示语)。

2、这很简单是吗?那现在老师把难度加大,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把对话补充得更具体吗?

3、师小结:真好,我们还可以丰富人物的表情、动作,让人物的对话更加具体(板书:丰富人物的动作、神态),大家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以下的对话补充完整吗?请同学们先在课本旁边写写,小组间再交流一下。

(三)读。

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2、有“恐怕”与没有”恐怕“意思一样吗?哪条句子表达准确?

3、是呀,老师也是猜测的,他也没法确定,齐读句子。

老师小时候它就在这里了,那石头有多久了,老师也说不上,齐读句子。

4、再看这一段,读读看,你又有什么发现?(那是老师猜测还是老师肯定的回答)。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5、是呀,对于李四光的问题,老师都根本没法确定,男同学读,女孩子读。

谁能肯定地读读那段话?

7、读了这一组对话,你们觉得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李四光又是个怎么样的人?

小结::透过对话的背后,同学们体会得真深。人物对话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写能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板书:表现人物品质)。

(四)写:

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上课前老师跟你们的互动写几句对话吗?

要求:

1、灵活运用提示语。

2、丰富人物的神态、动作让对话更加具体。

3、通过人物对话来体现人物的性格。

1、此文的重点部分是通过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塑造了一个勤于思考、积极提问的少年形象。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读对话的过程中,先理清对话者的身份,渗透冒号和引号的用法,加深对话描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为后面的补、品、练埋下伏笔。

2、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习作时腰写清楚、写具体是重难点,这个对话正是让学生练习补写极好的语言材料。因此,我引导学生在补写“某某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式把对话写具体,从一开始个别学生用加动作、加表情的方法过渡到大部分学生也能试着描写,这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老师功能,让好的学习经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继而影响整个班级。

3、学生对一份阅读材料的敏感程度,也就是常说的语感的养成,大多是通过对比阅读培养起来的。这里,我推荐学生比较“恐怕、也许、一定、应该”,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读懂了稳重的老师是一种猜测式回答,李四光是一种经验式提问,从而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起人物的印象。

4、此片段教学最后的御用训练,为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和生活加枸杞了一道可迁移的桥梁。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八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一、收集学生初读课文时产生的问题。

1)学生读文时遇到的问题。李四光、地质学家、孤零零、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恐怕、陨石、砸、卧、突兀、甚至、遥运、考察、冰川、长江流域、遗迹、震惊。

2)学生读文时产生的问题。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

2.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3.冰川是怎么形成的,它怎么可以推动大石头旅行呢?

4.李四光还有其它研究成果吗?

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捉迷藏吗?怎样藏才可以让小伙伴找不到你呢?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也经常玩这个游戏。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1.出示词语,检查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1.默读课文,并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交流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1.齐读课文。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先读帖,再摹写,最后临贴。)。

1.学习课文后,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

2、巩固本课生字,并认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同学们你们喜欢石头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石头。

2.你们见过“奇怪”的大石头吗?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请大家通过读课题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样的大石头?我没有听清,再来一遍?(这样反复引导学生读出对题目的理解)。

1.课文围绕着大石头讲了哪些奇怪之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汇报,(教师用简笔画画一个大石头,)教师在石头周围用词语概括。“巨大的,突兀的.,孤零零的,时间久的,能把人遮得严严实实的”

3.练习用上这些词语或其中的一部分来描述这块石头。

例:这是一块巨大的,突兀的,孤零零的,时间久的,能把人遮得严严实实的大石头。

1.面对这样一块石头,你会想些什么呢?李四光又问了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到7自然段,读完后同桌互相演一演。

2.师生交流,出示李四光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读后讨论。

3.教师小结,并板书:“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

4.李四光从老师哪弄清问题了吗?既然老师都不知道,我看就算了吧!(激将学生)。

5.请大家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看看李四光又去问谁了?问题问明白了吗?

6.既然爸爸都不知道,我年就算了吧!不要再追究下去了。(再一次激将学生)从而引出李四光具有“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精神。

1.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一找李四光是怎样把这个迷团解开的。

2.在学生概述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直到他长大后到了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相机出示课件,解释冰川之迷。

教师小结:疑团终于解开了,正是因为李四光研究出了这块石头的来历,从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3.那么李四光还做出了哪些重要的成果呢?请学生打开书,读课后资料袋的知识。

1.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以“大石头旅行记”为题编一个小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爸爸听。

2.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九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去认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请同学们翻开书27页,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读了这位地质学家的事迹,你有什么感受?你说。

师:他是蒙古族人,于1919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博士学位。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部部长。正如同学们所谈的,我们被李四光爷爷的巨大成就深深折服。在我们感叹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李四光爷爷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换句话说,在他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今天,我们一同学习――《奇怪的.大石头》,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四光,了解他、学习他。

1、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的25页读一读。在读得过程中,同学们把生字从课文中标出来,用一些好办法争取把字音读准,好现在开始。

2、学习生字:

师:课文中的生字能读准吗?瞧,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请了出来(出示词语),同桌合作认读这些词语,有读不下来的赶快向别人请教。

学生合作认读。

3、谁来读一读难读的自然段(第10小节)谁再来读?你来。这一节中有5个生字,你能读得这么通顺,看来你预习得很认真!

读着读着,谁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时、地、人,以及事情来概括。

(放幻灯片)。

幻灯片: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师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板书:爱提问/爱思考/善观察。

2、李四光是个爱思考的人,关于这块石头,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请大家默读2-8节,边读边找,看谁找得又快又准!你说。还有吗?你来出示3个问题:

师:李四光一共提出了3个问题。谁来读一读这3个问题。你来。多会提问题的孩子啊,我们先来看他的第一个问题。

3、第一个问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齐读。这是怎样的一块大石头呢?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划出描写石头的句子。出示句子: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1、反馈: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你说,很奇怪,孤零零。理解孤零零,平时我们看到的石头通常是怎么样的?你说。而这块石头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真是奇怪。你说,从巨石看出石头很大。

2、课文还有一处也写出了石头的大,是哪一句?出示句子: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齐读句子。

从哪儿体会到石头的大?你说,严严实实。你说,在石头的另一面也看不清。

引:这样的一块大石头,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却让李四光觉得很奇怪。齐读问题。

3、从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里,让我们感受到小时候的李四光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b你说。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你读。

师:有点疑惑的感觉了,还有没有读得更疑惑的?你来。

师:很好,我能够感觉你心中那个大大的疑问号了,好,全班一起来读----。

师:李四光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跑去问老师。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出示对话。

师: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

: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写:卧、藏、旅、秦。

体会大石头怪在哪里,领会李四光提出的问题联系紧密,步步加深的。

:领会李四光提出的问题联系紧密,步步加深的。

一、揭题。

1、同学们已经读过《奇怪的大石头》,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谁?(板书:李四光)你对李四光有哪些了解?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捉迷藏》。听了这个故事,你对李四光在小溪边研究石头的认真劲给他一个好词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2、我们今天来读读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你们都很想读课文,赶紧读读吧。(学生各自读课文)。

二、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

1、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板书:怪疑问探究结论)。

2、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课文的第一至八段。

三、重点研究“怪”和“疑问”

1、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了石头的怪?(板书:独立、庞大、时间久、大人也说不清)。

2、正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开始是如何思考的?

3、后来,李四光先请教谁?再请教谁?他们之间是怎样回答的?(采用不同的.方式读课文)。

4、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觉得李四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真会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步步加深;执著的追求)。

5、我们也来看着这块大石头,学着李四光问问看?(看课件上的大石头)。

6、李四光在解决石头“怪”的时候,请教了老师和父亲,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了解决了疑问,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研究。

7、齐读课文第一段到第八段。

四、指导学生书写。

卧、藏。

旅、考。

同学们马上脱口而出说出了“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学生细细阅读,教师循循善诱。课堂上,我抓紧时间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仔细研究课文内容。问题的提出具有发散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边读边找。我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石头的怪?”就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细细阅读,边读边找,一点一点地找出来了。在检查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边听边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梳理,把学生概括出来的好词语板书出来,巨石的四怪就显而易见了:独立、庞大、时间久、大人也说不清。

书写生字,美观大方。写字时,我鼓励学生课余积极认字。我在教学生写“卧”字时,先让学生看看“卧”的左边是个什么字,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是“臣”,然后让学生看板书书写“臣”,再书写“卜”。有了写“卧”的基础,我再指导学生写笔画很多的“藏”字,感觉就不难了。在板书生字时,我力求字体美观大方,色彩美丽,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给学生的书写起到榜样的作用,激起学生认真书写的兴趣。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一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a、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c、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观看录像,明白原理。

b、观看科普录象,演示冰川推动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现:假如你是李四光,你来我们学校做有关“冰川移石”的科普讲座,你准备怎么把这个知识讲清楚,现在请你整理好你的演讲稿。

4、齐读课文。

交流感想。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分组交流。

课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奋斗计划: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这些伟大的人靠近。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中的3个:藏、卧、旅。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之间的关系。

3、体会李四光的好学好问、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一、揭题、谈话。

1、板书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觉得文章仅仅是在写大石头吗?

3、你了解李四光吗?出示资料简介。

4、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对于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反馈:

老师把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你找对了吗?

先自由朗读。

指名小老师带读,要求读音标准。

齐读。

2、老师把最后一行词语变成了红色,因为它们是地质学上的专有名词,比较特殊。让我们一起读好它们。

3、指明分意义段读课文,思考: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过渡:原来,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是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发生的,这部分内容在课文的第几小节?请你仔细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2小节。

2、让学生体会有关句子。抓住“巨石、孤零零、遮得严严实实”

4、和李四光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李四光觉得这块石头奇怪呢?

(会观察、会思考、会提问)。

四、学习3-9小节。

1、学生交流李四光的问题,教师归纳: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2、学生自由朗读这些问题,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

指名读,齐读。

3、李四光提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依据呢?(会思考、会观察、会提问)。

2、读了刚才这些问题,你觉得把他们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4、面对这一连串的疑问,他会想什么办法解决呢?请你继续读课文。

5、交流:

请教老师:在老师那里得到答案了吗?请你读读老师和他的对话。可以同桌互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问老师,老师也说不上来,那怎么办呢?

请教爸爸:说不清楚。

有关这块巨石的疑惑,老师和父亲都没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那怎么办?

看来就只有自己想了。可谁又知道,童年时无意中的一个疑问一想就想了好多年啊!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生字书写。

藏、卧、旅。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读懂课文,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读好对话,了解石头书的内容及价值。

了解“石头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3课时。

多媒体。

第一课时。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勘探”、“地壳”、“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一、揭题激趣:

1、板书:书。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谁能说说读书的好处?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读一本书。板书:石头。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弄明白这些问题。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用“?”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

2、检查读书情况。

(1)开火车读课文(同桌问答),相机正音,指导读通课文。

(2)提出不懂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词,注意指导方法。

第一自然段:勘探(查字典)。

第七自然段:足迹(文中找近义词)。

第十一自然段:地壳。

第一自然段:刨根问底。

(3)同桌互读课文,相互评价。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了课文,你对石头书有哪些了解?从什么地方知道的?相机再读课文。

2、找出文中表示川川和磊磊感情变化的词语(好奇,奇怪,高兴),同桌练读。

3、质疑。

四、练习钢笔描红。

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上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写“勘”、“叔”。

五、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探()矿()刨()煤()。

深()扩()炮()谋()。

壳ke()好hao()。

qiao()hao()。

2、熟读课文。

板书:外形。

用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为“石头书”,体会石头书的内容及其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检复:

2、你是怎么理解“石头书”的?(结合上节课的质疑)。

二、精读理解:

1、勘探员叔叔为什么把石头称为书呢?(外形;内容——字,画;价值)。

2、你认为其中哪一条最重要?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组研究。

4、指导方法:读(课文);说;表演;实物展示……总之,要想办法让别的同学接受你的观点。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老师求助。

5、集体交流:

外形:

(1)实物展示。(一页一页)。

(2)读好第五自然段叔叔的话:“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字:

(1)读课文。

(2)“足迹”何义?为什么不直接用“脚印”?(避免用词的重复)。

(3)指名再读叔叔的话,其他同学提提建议。

(4)多媒体展示。

(5)小组齐读。

画——化石。

(1)指名说。

(2)分角色朗读,评议。

(3)多媒体展示化石。请一名代表到台上演叔叔,其他同学扮演川川和磊磊,可举手向叔叔提问。

(叔叔回答不出来的,其他同学可以相机补充。)。

(4)听了他的介绍,你们有何感想?

(5)想象、设计石头书里的其他内容。(画一画)。

价值:

(1)指名说。

(2)引导“刨根问底”,“……用处可大了……”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联系上文,回读前文,帮助理解。

6、小结:经过研究、讨论,你们对自己刚才的观点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几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请你把这些看法连起来说一说。

7、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1)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你从石头书中读懂了什么?

(2)既然石头书里有那么多学问,你怎么去读这本书呢?(读——研究和考证)。

我们应当向勘探队员学习,不仅要经受野外风餐露宿的辛苦,还要从小打好基础,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读懂“石头书”。

(3)感情朗读。

三、拓展迁移。

(任选一话题,进行说话训练)。

四、总结延伸:

2、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竟然蕴藏了这么多学问呢!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石头的知识吗?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所学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课外书,到大自然中去,看懂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

四、作业:搜集关于化石的资料。

板书:

外形。

字——雨痕、波痕、矿物。

画——化石。

用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石头书的用处,懂得如何去读石头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石头书的外形是,看上去就像。、

是这本书上的字,等化石是这本书上的画,所以我们叫它“石头书”。

二、深化理解:

1、石头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再次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2、分小组练习表演。

3、指名表演、评价。

三、拓展延伸:

1、关于石头书,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化石的资料。

说说自己从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其他同学谈感受。

3、你认为怎样才能学会读这本书?

(结合实际,讨论交流)。

四、作业:

读一读有关石头的书。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四

出示课题:“石头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1、师述: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

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

3、(显示:6个问题)(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

(显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

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

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节。

交流(板书:一层一层)。

(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

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

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3、齐读第五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

2、指名读第7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

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

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

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

第九自然段。

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

2、说说理由:书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

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你在前一周的恐龙化石展里看到了哪些化石?

欣赏其他化石。

4、分角色读8、9两节。

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

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十一自然段。

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

(1)显示:

___________________化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2)联系7、9和11两节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

(4)齐读11节。

十三自然段。

(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

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

生齐读14节。

1、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

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五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石头书中的学问,激发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有趣的课文——石头书。我们读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老师来检查小朋友上堂课的学习情况。

出示:课文主要写了川川、磊磊通过,

了解。

指名生回答。

教师小结:那么“石头书”中到底有哪些学问呢?今天我们就和川川、磊磊一起来“刨根问底”,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看谁从“石头书”中“刨”到的知识最多。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石头中有些什么学问?可以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表扬有些同学会读书,一时不懂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边读边动笔)。

2、刚才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把你从文中“刨”到的知识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同学在说时我们要边听边思考,有补充或不同的看法,等同学说完再谈自己的想法。

4、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石头上有字。生答师相机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矿物”指什么?省略号表示什么?

出示幻灯片(3)请同学们看雨痕、波痕、矿物图片,了解这些字只有勘探队员才认识。

(2)石头书上有画。生答师相机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出示幻灯片(4)请同学看树叶、贝壳、小鱼化石。这些都是化石,图纹清晰,保存得十分完整。

出示幻灯片(5)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别的化石,请同学们欣赏各种各样的化石,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化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吗?(这么多化石哪儿来的呢?上面的画又能说明什么呢?……)。

(3)出示幻灯片(9):“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也许你能从中“刨”到答案?

a、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

师小结:勘探队员根据石头上的字、画推测到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密林、后来变成大海。

b、了解化石的形成。(有些动物或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被埋了起来,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以后,这些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就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d、指名生有感情读这段文字。

(4)读懂了石头书还有什么用呢?(找矿、了解人类的发展、生物的进化……)。

我们班哪些同学特别喜欢刨根问低,就请你们读川川、磊磊的话,爱解决问题的同学就读勘探队员的话。

1、教师引导:学到这里,老师也想和川川、磊磊一样来“刨根问低”——。

2、川川、磊磊怎么会“刨”到这么多学问?(善于观察充满好奇不懂就问)。

3、勘探队员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的知识?(知识丰富、观察仔细、研究投入)引导学生联系“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这什么。”理解。

5、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也能学到许多知识。真可以说“生活处处皆学问”。

1、今天小朋友学得这样认真,老师送大家一份礼物,这块石头采自水蜜桃之乡——无锡阳山,阳山水蜜桃驰名中外,特别好吃,据说这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朋友有兴趣读一读这本书吗?

2、老师向大家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浏览。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六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两课时。

课件等。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同时在书本上做记号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7课《石头书》,石头为什么像书,到底里面有哪些奥秘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一)、师述: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呢?(指名读齐读)显示: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理解“好奇”,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齐读句子)。

(二)、师: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1、听了叔叔的回答,他们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呢?(指名答)。

显示:书?哪里有书哇?

2、这里写出了他们怎样的想法?(指名答充满疑惑)。

师:他们觉得有书吗?(没有)面前只有(生齐答)光秃秃的石头。

3、谁来把这种疑惑读出来?(指名读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三)、显示:石头就是书。

1、张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这里石头与书哪里像?(指名答)。

2、石头像不像书?(像)谁来读一读勘探员叔叔说的这句话?(指名读)。

显示: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同学们读得真好,谁再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四)、重点学习第7自然段。

1、师:石头是不是就这一点像书呢?(不是)看看我们的书上都有些什么?(有字有图画)这石头书上有没有这些东西呢?它到底像不像石头书呢?川川的想法跟我们差不多的,请同学们读读下边这段话(显示第7自然段)把石头书上像字的地方圈出来。

2、交流:指名读(适当指点)。

3、谁来像小雨点一样在石头上留下脚印?(指名读);谁来像波浪一样在石头上留下足迹?(指名读)。

5、谁来做做这些小不点儿,来读一读这句话?

(五)、我们读的书上还有画呢。找找看,石头书上有画吗?

1、自由读第9自然段。

2、你找到了吗?石头书上有些什么画呢?(树叶贝壳小雨)。

师:你想欣赏一下这些化石吗?(欣赏化石图片)。

(六)、过渡:同学们,我们日常读的书上的文字图画,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指名答)。

1、像石头一样的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2、自由读第11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3、像石头一样的化石包含着这么个有趣的故事呢。树叶长在树上,所以这里肯定有树木;贝壳生长在海里所以这里有海洋。化石能告诉我们地质变化(板书)。

(七)师:川川和磊磊,一连向勘探队的叔叔问了好几个问题,可他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还想问问勘探队的叔叔,这就叫:刨根问底(生齐答)。

1、师: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谁来读读下边这段文字(显示第13自然段)。

(八)川川和磊磊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他们可高兴啦。齐读第14自然段。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川川和磊磊一起听勘探员叔叔上了一课,了解了石头像书,你觉得石头哪些地方像书呢?(结合板书小结一层一层的就像书页,上面的雨痕波痕和矿物能告诉我们矿藏;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能使我们了解地质变化。)。

石头书能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石头书。

一层一层书页。

雨痕波痕矿物文字矿藏。

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地质变化。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八

《石头书》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石头书》在记叙一件真实的事情过程中介绍了化石,《小稻秧脱险记》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航天飞机》则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这三篇课文均为科学性的小品文或童话,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石头书》为一篇科学小品文,讲两位小朋友——川川和磊磊向勘探队员询问“石头书”——化石的情景,介绍了化石和化石的作用等有关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赞扬了他们刨根问底的精神。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

:写石头书的作用。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

(3)初步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找出川川和磊磊的问题初步学会默读的方法;

(2)通过欣赏图片了解课文内容,对矿物、化石留下直观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并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石头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2.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语境,特别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来理解“石头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成功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整节课奠定基调。在设计中先对课文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征来一个回忆,“川川和磊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利于新的内容的学习;点出“刨根问底”,也为教学情感目标作铺垫。

(二)精读感悟。

(1)《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因此在找川川和磊磊提的问题时设计为默读,边读边画出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由“刨根问底”导入课文,抓住“问”来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建立“问”的意识,为教学情感目标作铺垫。在讲授的过程中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另外,第一小节到第五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石头的外形一层一层的,像书”,点出这一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脉,同时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3)三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较抽象的事物还不能很好的建立关联点。而图片正具有形象、生动等特点,符合现阶段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更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易于接受知识。因此在教授过程中通过出示雨痕、波痕、矿物、化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形象,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矿物、化石等抽象事物,同时更好地理解课文。

(4)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以对话为主,其中有人物的神态描写,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更高的朗读目标。另外,通过分角色朗读来帮助学生体会对话体课文的特点。

(三)总结深华。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多学的同时更要多问,将“刨根问底”的习惯内化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四)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课所学的内容为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化石,因此让他们搜集有关化石的资料他们将乐意而为,在兴趣之上培养习惯,提高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石头汤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十九

出示课题:“石头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师述: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

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

3、(显示:6个问题)(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

(显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

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

三、学习课文:

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节。

交流(板书:一层一层)。

(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

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

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3、齐读第五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

2、指名读第7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

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

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

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

第九自然段。

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

2、说说理由:书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

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你在前一周的恐龙化石展里看到了哪些化石?

欣赏其他化石。

4、分角色读8、9两节。

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

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十一自然段。

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

(1)显示:

___________________化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2)联系7、9和11两节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

(4)齐读11节。

十三自然段。

(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

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

生齐读14节。

四、总结:

1、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

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